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论文

2022-07-03

摘要:高校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时间有限,并不能充分利用一切高校所拥有的体育资源。因此,推动高校体育资源与社区体育资源相互结合并不是一件不好的事情,而是一件具有一定可操作性,值得琢磨和研究的事。基于此,文章主要针对黑龙江省高校体育资源与社区体育资源的共享和互动问题做了相关研究,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论文 篇1:

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发展的对策探究

摘 要:实现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良性互动发展,不仅可以有效解决社区居民从事体育锻炼场地设施的瓶颈问题,同时还能提高高校体育场地设施与器材的使用率,真正体现出体育资源的共享与实现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和谐共生。文章分析了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发展的可行性,重点探究了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高校体育 社区体育 互动发展 对策探究

随着《全民健身纲要》的纵深推进和社会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观念与体育锻炼意识逐步深入人心,社区体育的蓬勃发展也有目共睹。众所周知,由于房地产规模与发展速度的迅猛态势,导致了地价的上涨,导致社区体育在运动场地方面捉襟见肘。此外,由于房产可以买卖,社区居民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在设施器材的投资及社区体育管理等也存有明显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社区居民的体育锻炼诉求与场地设施的矛盾日益凸现。另一方面,我国高校体育场地设施齐备,且具有一定的規模,在寒暑假基本呈闲置状态,众所周知,特别是室外的体育设施器材,在太阳曝晒与风剥雨蚀之下,即使闲置,安全使用年限到了,也理应报废与更置,可见高校体育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有浪费之疑。但绝大部分高校和附近的社区之间存在一定的地缘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探索一条能够促进高校体育和附近社区体育互动融合发展之路径,即附近社区居民的体育文化需求,同时,也可以提升高校体育场地器材的使用率,同时,也实现了“人民教育人民办、人民教育为人民”的宿愿与初衷。

1 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1.1 高校体育设施可以缓解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匮乏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在国家教育部的领导下,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校内体育场馆设施绝大部分已达到了国标标准,据第四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情况报告,学校系统所占的体育场地总数约为全国总数的67.17%,其中高校的体育场馆总数占全国总数的2.07%。[1]高校不仅状况良好,而且有标准跑道、单双杠、各种大小球球场等设施齐全。另一方面,在高校周边附近的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却相当匮乏,同时,高校在非上课时间和寒暑假等节假日,体育场馆却呈闲置状态。众人皆知,体育场地设施也有它的使用年限,如其闲置不如投入正常使用。社区居民进人高校进行有组织的健身与锻炼运动,会受到高校文化的熏陶与大学精神的濡染,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人文知识也得到了相应提高。实现了体育文化资源的共享与协同发展。

1.2 促进社区体育文化的大发展

众所周知,高校是体育人才较为集中的地方,在师资方面,除了少数中老年体育教师是体育本科毕业外,其余以青年教师为中坚力量的中青年教师基本上都是体育硕士,甚至体育博士毕业。这些年富力强的体育教师不仅在该专业具有渊博的论专业知识、扎实的基本功,且在体育学科的所有门类均有涉猎与专长。为此,他们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可在社区体育领域中充分施展了自己的才华。指导社区居民从少数到多数、从盲目锻炼逐渐走向科学健身,以达到强健身怡心、增寿延年的幸福生活。走访调查发现,目前在社会上深受欢迎的体育舞蹈、瑜伽、武术等培训班的教练,大部分都是由高校体育教师所组织或亲自指导的。他们既有健身理论上的高度,又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深受参与者的欢迎。为此,高校体育管理部门应加强与社区管理部门的联系,充分发挥高校体育人才在社会体育领域的功用,促进社区体育文化的大发展。

1.3 社会体育有利于加快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的改革

社区体育和高校体育协同发展的同时,无形中加强了高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之间的密切联系,高校体育教师在搞好学校体育教学的同时,应高度关注社区体育,一方面充分利用高校现有的体育人才、场地资源、教学经验与组织方法,与社区居民一起进行体育文化的互动与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实现藏息相辅、教学相长。在互动过程中,通过对社区群众所喜爱的运动项目、组织形式、练习密度与强度等方面进行反思与总结,一方面吸收社区群众体育中传统体育文化的精华成分,加快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的改革与发展。另一方面,也为继承与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1.4 有利于增加大学生对真实社会的接纳与判断能力

高校所培养的体育人才,毕业后要踏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体育人才所就业的范围目前主要集中在学校,为拓宽就业面,社会则有更广阔的空间。实现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发展,则有利于让大学生走进社区,去体悟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区别与联系,学会灵活运用学校体育知识与方法,因地制宜地利用社区的体育场地设施,组织社区群众进行社会体育活动,不仅有利于拓宽就业面,同时有利于增加大学生对真实社会的接纳与判断能力,将所学的学习体育知识体系与运动技能与社会体育融合起来,对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2 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发展的对策探究

2.1 多举措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场地设施是开展体育活动的首要条件。要实现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发展,高校体育场地设施对周边社区群众开放,首先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资金的投入力度,多途径、多举措籌措专项资金为高校进行场地设施的基础建设工作。一方面可以从目前发行体育彩票收益中适当拨发专项费用,加强高校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与维护,来缓解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资金投入的单一渠道问题;其次,高校所在行政辖区的地市级政府应加大对社区居民体育锻炼设施资金的投入,满足社区居民的基本体育需求;最后,通过政策导向利用媒体加大对社区体育的宣传力度,诚招个别知名企业与社会成功人士的投资与赞助。总之,要多举措加大对场地设施的资金投入。[2]

2.2 维护与修善高校体育场地与设施

场地不仅需要资金投入,更需要专业人员的维护和保养。因为体育场地与设施随着使用密度的加大,自然破旧与人工无意间的损坏都是客观存在的问题,为此,校方与社区方应在协商的基础上,设立高校体育场地与设施监管的专职人员,负责对调查设施的日常检查,随时排除安全隐患,同时对损坏度较轻的设施与器材,要及时维护与修善,不能影响正常的使用。

2.3 在管理上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

基層社区居民的体育锻炼活动在时间安排方面基本上处于自发状态,为使其不与高校正常的体育教学相冲突,应在管理上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对社区居民进行一定的引导、组织与管理工作。由于高校长期处于稳定、规范和单一的封闭式管理模式,与社区群众体育融合后,由封闭转向开放,改变了高校体育场地原来的封闭管理模式,会产生部分不相适应的地方,在相互接纳与融合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新的矛盾。因此,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能为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和谐的融合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对故意损坏和不按要求使用场地设施与器材的人员,对故意干扰正常教学秩序的人员,以规劝告诫为主,惩处为辅,严重者要走司法程序。其次,要按《高校体育工作条例》所规定的人均锻炼面积的比例,控制当天锻炼人数,在时间和空间上要使高校体育场地的高效利用,不能出现人满为患的不和谐局面。总之,既要搞好顶层设计,又要转变思维方式,为双方的和谐与可持续而探索与总结经验,逐步完善管理制度,真正体现出体育资源的共享,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和谐共生。[3]

2.4 人才培养模式与社区体育相衔接

高校是体育人才的培养基地,高校拥有科学规范的体育教学与管理制度,有强大的体育师资队伍做后盾。在解决与社区体育互动发展思路方面,高校首先应从自身的视域出发,利用该校的优势建立各种体育社团等组织,例如:体育舞蹈队、跆拳道馆、舞龙狮俱乐部等组织,为大学生提供参与社区体育实践的机会与舞台展示的窗口;其次,在教学内容方面要加强与社区体育的衔接,尤其是在民族传统体育与民俗体育方面,高校体育教学更应挖掘、筛选部分民族传统体育与民俗体育项目内容,在原来基础上进行整合与创新,为今后社区体育的蓬勃发展提供专业人才支撑。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尤其是体育院系应依据就业市场对体育人才的需求方向,参照大学生就业的需要,重视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重视大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与民俗体育及体育舞蹈、轮滑、瑜伽等新兴体育项目内容的学习深度,培养社区群众体育所需要的专业人才。[4]

2.5 壮大社区服务志愿者队伍

社区居民的体育基础参差不齐,要走向正规与和谐发展之路,离不开社区服务志愿者的无私奉献。一方面,高校可发动体育教师、具有一定体育特长的大学生积极参加到社区服务志愿者行列之中,把个人所学的体育健康常识,运动技能、锻炼方法传授给社区居民,充分利用周六、周日等课余时间,为社区居民组织某个专项的培训活动,例如:体育健身舞、太极拳等,高校体育系或公体部,应在完成教学、训练任务的同时,合理规划场地,提高各类场地设施的利用率。统筹安排,在课余实践,为社区居民积极开办各种专题知识讲座,举办健身舞、瑜伽等培训活动,引导社区体育向有序、健康、和谐的正向发展,也可实行有偿服务、合理利用优势资源,使高校体育向社区体育延伸与融合。[5]

参考文献

[1]符巍.试论高校与社区体育资源的共享[J].怀化学院学报,2007(2):108-109.

[2]李伟峰,许惠玲,朱家勇.普通高校体育與社区体育物质资源共享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1):1-2.

[3]吴嘉毅,杨建明.释析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和谐的融合发展[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120-123.

[4]苏莉莉.济南市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0.

[5]刘成,巫国贵.依托高校体育资源促进社区体育发展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9(6):35-37.

作者:李元华

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论文 篇2:

探讨黑龙江省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资源的共享与互动

摘要:高校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时间有限,并不能充分利用一切高校所拥有的体育资源。因此,推动高校体育资源与社区体育资源相互结合并不是一件不好的事情,而是一件具有一定可操作性,值得琢磨和研究的事。基于此,文章主要针对黑龙江省高校体育资源与社区体育资源的共享和互动问题做了相关研究,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高校体育;社区体育;资源;共享;互动

全国各地的高等院校作为培养全方位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地方,拥有丰富的体育资源,如以篮球场为代表的各类运动场地,以足球、乒乓球为代表的各式球类,经验丰富的体育教师及体育项目训练员。所以,将高校体育资源与社区体育资源相结合是一项既能够使社区群众受益,又不会对高校产生特别严重的消极影响的事。

一、当前黑龙江社区体育资源与高校体育资源的境况

1.黑龙江社区体育资源现存的弊端。(1)资源较为贫乏。体育运动设施是体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体育活动能否顺利进行的基础。然而,黑龙江省的人口数目众多,尽管黑龙江省没有停止过对体育事业的投入,但由于经济实力有限,仍不能满足社区体育发展的需要。社区体育资源仍然局限于社区的广场、空地和为数不多的健身器材[1]。极度短缺的场地和严重不足的运动器材不仅不能满足社区群众参加形式各异的体育活动的愿望,而且还限制了参加体育活动的群众的数量,甚至阻碍了社区体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2)社区体育制度不完备。黑龙江省的社区体育制度并不是很成熟。首先,黑龙江省社区体育资源的提供方不多,政府在体育资源的供给问题上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而政府拨款有限,无法满足社区体育事业的发展需求。而社会资金由于政策限制,不能够有效参与到黑龙江省社区体育事业的建设中来,使得社区体育建设项目长时间处于设备不足、形式单调的境遇中。这就导致社区群众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带有比较大的盲目性,致使社区群众在进行体育锻炼,特别是在做诸如体操等难度系数大,同时又隐藏着极大危险的运动时更容易受伤。这种情况表面上不会对体育事业产生任何危害,但实际上它不仅会给当事人留下心理阴影,还会削弱社区群众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最终影响社区体育事业的发展。

2.高校体育资源存在的长处。(1)充足的体育资源。黑龙江省的各个高校面积都比较大,体育场地和设施也都比较齐全。因为高校中的学生数目有限,所以平时高校中的体育设施不仅没有出现供给数量小于需求数量的情况,而且有的运动设施还会在一定时间内被闲置。将高校的体育资源与社区共享并不会影响高校学生正常使用校内体育资源。另外高校的体育专业人士也比较多,适当地抽调部分专业人士定期指导社区群众进行体育锻炼既不会影响高校学生的体育课程,又不会对专业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产生消极影响。反而可以充分发挥高校所拥有的体育资源的作用,促进社区体育事业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2)完整的体育制度。当今我国在世界各项体育比赛上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与我国各个高校完善的体育制度是有着紧密联系的。黑龙江省的各个高校拥有标准化的训练场地和经验丰富的教练员以及各种比赛的组织权和参与权,从而使得高校体育训练的体系经过各项比赛的锤炼和积淀后变得更加完善。将高校体育资源与社区共享,一方面推动了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加大了高校对社區体育事业的发展的贡献力度,另一方面,社区获得了高校科学合理的体育训练体系后,既可以提高社区群众的免疫能力,又可以避免因盲目进行体育训练而负伤的情况发生。

二、阻碍黑龙江省社区体育资源与高校体育资源合作的因素

1.缺少充足的资金支持。高校体育资源与社区体育资源的共享表面上看是一个相互帮助,使双方都获利的事情,但事实上,主要是高校将体育资源分享给社区,然而,高校的体育设施也需要保养和维护,向社区分享体育资源必将加快高校体育设施的消耗[2-3]。然而,高校并不是以盈利为主的企业,即使有教育部门的拨款,资金仍是十分有限,况且各个高校平时都要将大量的资金用于教学或科研,增加维护体育设施的资金必然会影响到各个高校的正常发展。

2.共享管理制度不健全。虽然高校体育资源比较充足,但却并没有将体育资源共享给社区的经验,所以高校内部与共享体育资源相关的制度还存在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首先,高校并没有确定将体育资源向哪些社区的群众开放,以及要不要收取适当的费用。其次,高校自身也需要使用校内拥有的体育资源,如何设置合理的开放时间才能够既保证自身权益,又为社区体育事业助力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最后,如何应对高校体育资源在开发过程中出现的突发状况也是对高校的一个考验。

三、推动黑龙江省社区体育资源与高校体育资源相结合的措施

1.采取统一的共享管理体制。不同的社区群众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不同,不同的高校使用自身体育资源的时段也各不相同。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体育资源,从而兼顾高校和社区对体育的需要,可以采用统一的共享管理体制,将黑龙江省各个高校的体育资源进行系统化处理,制定出一致的管理细则。并对利用高校体育资源的社区群众进行系统化管理,给群众发放统一的通行证,确保其可以凭借该证件在各高校开放时间内相对自由地使用体育设施。同时,可以采用定期或按照共享次数计算的方式对社区群众进行适当的收费,从而弥补高校在共享体育资源后所增加的修缮体育设施的费用,维持高校共享资源的积极性。

2.普及共享理论常识。社区体育活动与高校体育活动还是存在一些差异的,在资源共享的过程中,为了避免社区群众因没有资源共享意识或因不懂如何正确使用体育设施而使高校体育资源遭到破坏的情况发生,在共享资源的同时要加强对社区群众的共享知识普及工作,通过派发宣传页,进行共享主题讲座等形式,让社区群众了解共享体育设施的目的和意义,增强他们维护体育资源的责任感。

四、结束语

无论是高校的体育资源还是社区的体育资源,都是我国体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并不是相互分离的,而是相互包容的。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推动高校体育资源与社区体育资源的共享与互动,既可以使高校体育资源暗藏的潜能得以爆发,又能够为社区群众提供符合他们期望的体育设施,从而改善社区体育资源贫乏的现状,加快社区体育事业的发展,最终,增强我国人民的身体素质,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辛金花.透过文化视域看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融合[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8,(3):135-137.

[2]孙华飞.基于网络平台的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互动交流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8,(2):120-125.

[3]李骁天,郭世豪,车利.北京市社区体育俱乐部与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协同影响因素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1):90-97.

作者:冯宇 段丙政 王寿秋 董海涛

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论文 篇3:

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协同发展研究

摘要:高校体育教育发展和社区体育文化建设通过体育文化协同发展作为契合点,广泛开展高校与社区间体育事业的交流,在带动社区体育文化发展的同时,加强高校与社会的联系,对推进全面健身和终身健身战略的开展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校体育资源;社区体育;协同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校体育和社区体育已经成为当前人们健身的主要载体,共同为我国体育事业的长效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在未来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探索高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互动发展模式,为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提供具体的实施渠道。为了实现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协同发展,要有效结合两者之间的特点,真正做到取长补短和优势互补,整合高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资源,实现高校体育发展服务于社区体育发展,为全面健身战略的开展与实施提供保障。

一、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协同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1.高校体育资源可为社区体育文化发展提供支持

为了实现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长效协同发展,必须有效整合二者的可用资源。高校具有专业的体育建设场地和人才,可以为社区体育的发展提供保障。高校体育场馆主要分为体育运动场馆和休闲体育场馆,可以为居民提供体育活动平台,丰富周边居民的体育文化生活。此外,高校还可以为社区体育提供专业的教练员和各类活动的管理人员,体育专业的学生也可以投入体育建设的环境中来,多参加一些社区举行的体育赛事,在培养社会体育意识的同时,还可以带动社区居民的运动热情,促进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长效发展。

2.高校体育建设以社区体育文化发展作为导向

社区体育文化的发展是社会体育文化氛围的缩影,体现了我国体育活动事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更是社区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反映,因此社区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也应该是高校体育课程研究的方向。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健康体育与全面体育建设是高校体育课程价值的体现,而社区体育是全民健身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社区体育文化的建设将会对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产生重要影响,而社区体育的内容将成为高校体育教与学的导向。

3.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协同发展实现双赢

高校体育为社区居民提供活动场地,满足其参加体育锻炼的需要,缓解了居民体育健身场地不足的问题,提高了高校体育场馆的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公共资源的浪费。居民到高校场地进行体育锻炼,可以有效促进高校与社区之间的沟通,有利于促进高校体育多元化的发展,将高校构建成一个更加开放、更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社会教育机构。

二、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协同发展的实施途径

1.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建立高校与社区互动发展的管理体系

为了促进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有效融合与顺利进行,政府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实行市场运作融合理念,构建科学的组织管理机制,通过建立决策机构提高高校与社区之间的产能互动,实现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良性对接。此外,政府部门还需要出台相关文件来引导高校体育向社会体育过渡,提升高校与社区互动的积极性,在财政预算上增加体育事业的费用比例,为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协同发展提供保障。

2.发挥高校体育优势,促进社区体育发展

高校服务社会,是我国当前发展背景下新的发展思路,是保证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工作,因此促进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协同发展需要基于当前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与社区体育的拓展,在保证高校自身体育教育不受干扰的同时,为社区体育提供便捷的体育设施,缓解社区体育设施的不足。在这一过程中,居民需要尊重高校体育场馆的开放时间,并确保场馆的正常教学和安全。此外,高校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流动资金,用于维护场馆,同时也强化了高校的服务功能。

3.发挥社区体育优势,促进与高校的协同建设

高校体育人才的培养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因此在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可以实现办学与教学理念的转变,建立互动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社区体育没有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培训,而高校体育可以填补这份空白;同时促进高校向社会化迈进,在保证自身授课的前提下,做到与社区体育合作运营,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优化了高校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此外,社区体育通常会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具有较强的选择性,这有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培养,保证了高校教学的连续性。

三、结束语

高校體育与社区体育有着不同的特点,共同保证了我国全民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有效促进了二者的互动融合与优势互补,对于社区体育资源紧张、体育指导缺乏等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社区体育建设有助于拓展高校体育教学的空间,推进高校教学改革与体育事业的长效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小虎.依托高校体育资源构建新型社区体育体系[J].甘肃社会科学,2006(6).

[2]王蕾,宁姝.辽宁省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发展的互动性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2,2(17).

作者:臧彤

上一篇:先秦儒家大学生德育论文下一篇:建筑结构下建筑抗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