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体育锻炼论文

2022-04-18

摘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云南省普通高校学生的每周锻炼频率、单次锻炼时间、选择锻炼的项目等进行了调查,了解学生锻炼习惯和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以探寻目前我省普通高校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规律和存在的问题,为决策部门提供参考依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校学生体育锻炼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校学生体育锻炼论文 篇1:

三维健康观视角下体育类APP对于高校学生体育锻炼影响研究

摘要:近年来,体育类APP能有效帮助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已被大学生所接受并已广泛使用,体育类APP软件的出现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喜爱,其所具备的丰富功能,也使其对人们的体育锻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三维健康观为视角审视体育类APP对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影响,研究认为体育类APP对于高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三个领域有促进作用。提供的建议是将体育类APP与高校课堂相结合;构建线上体育的社交分享交流平台;线上给学生提供关于体育的资源与资料。

关键词:体育类APP  高校学生  体育锻炼  三维健康观

引言

通过在中国知网上文献检索搜索关键词“体育类APP”与“高校”,得出总库有62篇,发现高校学生与体育类APP相关的研究较少,涉及的面不广,本文从全新的视角出发,三维健康观视角下审视体育类APP对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影响,运用了文献资料法与调查法进行研究。

2014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这是国家第一次从产业角度确认体育产业发展规划,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这些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全民健身、全民健康的高度重视。在中国经济和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加丰富,隨之而来的就是巨大的压力。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学习、就业等诸多压力,身体素质逐年下降,大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问题日益严重。在国家倡导全民健身的号召下,大学生更应该走出寝室,走向操场,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目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速度,让APP已广泛走进大学生的生活。体育类APP作为新起航的一个平台,它拥有许多独特的特点,例如,它能在线上传授体育知识与发布体育信息,并且拥有着社交功能,这些优势已对大学生及其体育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对体育类APP对大学生锻炼态度和行为的影响的研究,对于实现全民健身、全民健康的国家战略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力求在这些问题上进行新的探索研究,让大学生体育锻炼与体育类APP更能有效结合。

1、三维健康观的概述

健康观是指人们对什么是健康、如何维持和促进健康的认识,医学通常把无病的状态称之为健康。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知识综合应用到健康研究,人们对健康的认知不止停留在无病状态,而是认为人的健康由多个维度组成。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是世界卫生组织在1948年提出来的三维健康观:健康不止是指身体上的含义,更包括生理的健康、心理的健康、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良好构成了人的整体健康。健康的三个维度互相帮助依附、互相制约、互相影响,个人的成长需要是离不开它们的共同发展。

1.1、身体健康方面

高校学生的身体健康是他们的根本。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在进入高校后,身体素质越来越差,不愿走出寝室,每天三点一线,很少的参加体育锻炼,身体素质日益下降,改善高校学生的身体健康是非常必要的。

1.2、心理健康方面

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他们的灵魂。许多学生经历高考进入高校后,学生从高压中走出来,他们大多适应不了新的生活,会产生空虚、迷茫等心理现象,改善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必要的。

1.3、社会适应方面

高校学生的社会能力是他们的桥梁。学生的社会能力社交能力是他们在高校立足的基本能力,然而许多学生不愿出寝室与社会沟通,与社会交涉过少,慢慢的学生与社会脱轨,提高高校学生的社会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2、当前体育类APP的使用现状

当前,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率为100%,并且功能越来越全面,随之而来的是各类手机应用平台和APP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与此同时,在我国大力推进学校体育和健康中国战略的背景下,体育产业的发展迎来了最佳时期,传统的大学体育课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而体育类APP的快速发展有效填补了这个需求。在国家倡导全民健身的号召下,大学生更应该把健康第一的思想贯彻下去,走出寝室,走到操场,培养一项喜欢的运动技能,养成运动习惯,为自己以后拥有健康的身体打下基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学生更应该走出寝室,走向操场,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目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速度,让APP已广泛走进大学生的生活。体育类APP作为新起航的一个平台,它拥有许多独特的特点,例如它能在线上传授体育知识与发布体育信息,并且拥有着社交功能,这些优势已对大学生及其体育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

2.1、大学生使用体育类APP的普及率

以四川农业大学在校大学生为例,通过线上发放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的使用情况。如表1所示。在我国大力推进学校体育和健康中国战略的背景下,体育产业的发展迎来了最佳时期,传统的大学体育课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而体育类APP的快速发展有效填补了这个需求。经过线上调查问卷反馈,我们可以得到四川农业大学雅安校区在校大学生知道并且使用体育类APP的占比为67%,说明体育类APP已经广泛的在大学生中普及,知道但未使用体育类APP的占比为26%,人数为78人,完全不知道体育类APP的占比仅为7%,由此可以说明互联网和体育已经基本进入了大学生的生活中,如今大学生对体育项目本身或者体育的周边产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愿意在体育这一板块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大量的金钱,来强身健体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或者丰富自己文化的需要,并且体育类APP不仅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体育服务,而且时时刻刻记录他们自己的体育行为带来了较大的便利。

3、三维健康观视角下体育类APP对于高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影响

《纲要》提出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5个领域的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当下流行健康第一的思想,因此,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在高校中尤为重要,体育类APP作为高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三维健康观审视下能判断出他带给高校学生们的积极作用。

3.1、体育类APP对于高校大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

在使用体育类APP之后参与大球项目小球项目与田径项目参与度有着明显增加的趋势,其中大球项目增加幅度最大,小球项目幅度其次,田径项目幅度最小,意味着体育类APP进入大学生生活时,先进的运动技术,更加丰富的体育项目使得大学生对越来越多的体育项目感兴趣,尤其球类运动,体育类APP的视频演示,动态图片以及文字描述等功能为大学生参与和学习这些运动项目提供了很大便利,增强了学生的获得感。

学生使用体育类APP之后,会更加积极的参加体育锻炼,并且会更规范化,系统化的进行身体活动的练习,身体不再盲目没有目的去训练,高校学生按照体育类APP的视频展示,会促进身体健康发育。

3.2、体育类APP对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体育类APP的数据记录功能与社交功能在用户体验上很好的满足了高校学生的心理需求,高校学生在大学期间会遇到许多心理的障碍,学生往往在处理心理问题时没有许多经验与方法,并且不愿意在线下寻求老师家长学生的帮助,体育类APP能记录学生的运动数据,让学生心理拥有进步的获得感,社交功能能帮助学生在面临心理问题上时,在线上需求帮助,分享运动心得,并在线下一起进行体育活动,消除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

体育类APP的这些功能进而增强了高校学生对运动类APP的使用粘性,高校学生对体育类APP的多重体验对心理健康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3.3、体育类APP对于高校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影响

大学生使用体育类APP后间接或直接影响着其锻炼,例如,体育偶像力量与购买体育周边产品都是通过体育类APP让大学生了解了自己喜欢的体育明星或体育周边产品,从而间接促使他们参加体育锻炼,体育类APP在信息精准推送以外增加社会交往的功能对学生参与体育产生更大的影响。通过体育类APP里社交平台进行分享交流,不仅可以刺激学生坚持进行体育锻炼,还能促进学生运动习惯的养成。

体育类APP的这些功能对于高校学生的社会适应产生影响。高校学生在使用体育类APP时,体育类APP精准推送实时的体育类新闻以及政策,也是学生与社会在接轨,体育类APP不是独立于社会的产物,它与社会紧密相关,因此体育类APP促进了高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4、三维健康观视角下体育类APP与高校相结合的对策与应用

4.1、身体健康方面

信息化时代的来临,让高校学生促进身体健康方面拥有了多种途径,其中之一就是将体育类APP与高校课堂相结合。

体育类APP及可穿戴设备辅助体育课堂教学的另一大优势就是培养大学生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学生;第二方面,老师。在学生方面,课堂中准备部分,利用体育类APP的音乐节奏动感旋律,学生会在这过程中产生更多的锻炼激情,从而提高锻炼效果,在课堂中,学生在老师讲完动作讲解自由练习时,如果还有其他疑问,可以利用体育类APP解决不了解的问题,帮助学生自身更好掌握技术动作;老师方面,在课堂中老师可以观察学生的运动轨迹和心率等数据了解学生的运动进程,学生的运动量是否达标,然后进行针对性提高运动量或减少运动量,从而提高身体锻炼效果。

体育类APP与高校结合也存在许多问题,例如许多高校不接受互联网进入课堂,学生在课堂中利用体育类APP的效率不高,所以研究道路任重道远。

4.2、心理健康方面

大学生体育锻炼运动量越高,其抑郁,焦虑和睡眠质量得分越低,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学生产生心理问题时,多数的学生不愿意跟其他人面对面的线下分享自己的事情或面对的心理问题,体育类APP能作为很好的媒介,解决其问题。

学生在出现心理问题或有问题征兆时,学生可以在线上匿名分享自己所面临的困境,心理医生也能及时全面得到学生的问题,然后做出相应的判断以及治疗。

4.3、社会适应方面

互联网其中一大功能是社交功能,体育类APP拥有着此项功能,能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体育锻炼能激发与磨练学生们优秀的意志品质,在体育锻炼中能提升自己的价值感获得,间接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郑瑞论学者界定社会适应为:个体与特定环境进行互动时,为了能够获得更好的社会资源与机遇,利用其改变自身行为与心理的过程。大学生能够在体育类APP获得许多社会资源,并进行筛选对自身有用的信息进行利用,从而提升自己,在这过程中学生逐渐拥有了自己的思维能力,从而提升了社会适应能力。

5、结论

体育类APP的普及率较高,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从而高校学生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三个领域都有着促进作用,体育类APP对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在身体健康方面,大学生在使用体育类APP之后会更加积极的参加体育锻炼,并且会更规范化,系统化的进行身体活动的练习,身体不再盲目没有目的去训练。

在心理健康方面,数据记录功能与社交功能在用户体验上很好的满足了高校学生的心理需求,也消除了学生与老师线下面对面交流的恐惧。

在社会适应方面,体育类APP精准推送实时的体育类新闻以及政策,也是学生与社会在接轨,体育类APP不是独立于社会的产物,它与社会紧密相关,学生也与社会紧密相连。

参考文献:

[1]谭志刚.三维健康观教育下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调查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26(3).

[2]袁晓芳.“互联网”+体育类APP在大学生中使用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09).

[3]廖小华.大学生体育消费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2.

[4]教体艺[2002]13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體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EB/OL].(2002-08-06)[2016-11-10].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28/201001/80824.html.

[5]石晓.“互联网+体育”背景下运动健身类App在大学生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体育学院,2019.

[6]孙宏伟.运动类APP视域下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

[7]胡煜强.山东大学生体育类APP及可穿戴设备的使用状况与智慧体育课堂研究[D].山东大学,2019.

[8]刘祖鸿.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焦虑及抑郁的影响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20.

作者:唐志坚

高校学生体育锻炼论文 篇2:

云南省普通高校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现状调查

摘  要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云南省普通高校学生的每周锻炼频率、单次锻炼时间、选择锻炼的项目等进行了调查,了解学生锻炼习惯和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以探寻目前我省普通高校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规律和存在的问题,为决策部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云南  普通高校  大学生  体育锻炼行为  习惯

为贯彻教育部2014年6月12日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通知(教体艺【2014】4号文件)中“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将体质健康状况、体育课成绩、参与体育活动等情况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以及“应组织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三次课外体育锻炼,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精神。本文对云南省普通高校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习惯进行了调查,找出某些规律及存在的问题,为决策部门提供参考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云南省6所普通高校(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昆明医科大学、云南中医药大学)共444人,其中男生182人、女生262人;大一243人、大二201人。

(二)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开展研究。问卷采用有针对性的网络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以体育班为单位,提前和体育老师进行沟通协调以保证调查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共计填写有效问卷444份,其中微信提交336份,QQ提交108份,对获得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处理。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对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调查

从表1可以看出,有22.75%的同学选择了很“健康,精力很充沛”,選择“健康”的占比为52.70%,有75.68%的同学认为自己处于健康状态。亚健康及以下的人数有108人,占比为24.32%;从男女生交叉对比看,男生39.01%认为自己很健康,精力充沛,认为健康的也占到45.60%,认为自己是亚健康的只有14.29%,女生方面,只有11.83%的学生认为自己很健康,精力充沛,57.63%的女生认为自己健康,29.39%的女生则认为自己处于亚健康状态。

(二)对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调查

学生对参与体育锻炼的看法直接影响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及锻炼质量。从表2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还是持肯定态度的,但男女生有差异,超过一半的男生认为参加体育锻炼很重要,而女生则只有38%认为是很重要的。由此,可以看出男女生对参加体育锻炼的认识和态度的不同。

是否掌握体育锻炼方法直接影响到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和对某项体育运动的爱好程度,若没有掌握锻炼技术和方法,自然锻炼的积极性也就不会高。从表3的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有近一半的女生和,38.46%的男生不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

根据教育部的精神“应组织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三次课外体育锻炼,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从表4中看出,有35.14%的学生每周锻炼次数在3次以下,未达到教育部要求。而这一占比中,男女生有较大差异,男生有17.78%和女生45.81%每周的锻炼在三次以下。从表5中看出,有37.36%的男生每次锻炼时间在30分钟内,有50%的女生每次锻炼时间在30分钟内,未达到教育部“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

从表6的统计中可以看出,很多学生喜欢用慢跑的方式来锻炼身体,占总人数的61.71%,而在对抗相对激烈的足、篮、排等项目的选择上男女生有明显的差异,有29.12%的男生选择,而女生只有8%。而在各类操及舞蹈的选项中男女生也有明显差异。可以看出,女生选择的锻炼项目以慢跑、乒羽网、各类操及舞蹈等隔网或安全系数较高的项目为主。

运动前热身是任何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在于可以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减少损伤的风险系数。而在表7的调查结果中发现,只有41.44%的学生会进行锻炼前的准备活动,有17.57%的学生表示不会进行,选择偶尔会的也只占40.99%。可见学生对锻炼前热身和准备活动的重视程度不足,这也反映出了学生普遍缺乏基本运动常识的问题。

运动后放松的作用消除疲劳、恢复体能,提高锻炼效果。剧烈运动后,放松活动是保证躯体和内脏运动平衡的重要措施。从表8中可看出,有16.89%的学生选择了不会进行锻炼后的放松和拉伸,只有51.58%的学生选择了会。这种结果同样也反映出了学生普遍缺乏体育锻炼常识的问题。

(三)对体育锻炼效果的调查

从表9中可以看出,对于锻炼的目的而言,选择增强体质的学生占大多数,占54.95%。但男女生有显著的差异,男生多为增强体质,占68.13%。而女生多为减肥,占女生总人数的43.13%。男生更多追求强健的体魄,而女生对于拥有漂亮的身材,对美的追求更为明显。

从表10的统计中可以看出,选择效果明显的只占总人数的28.60%,选择效果不明显和没有效果的占总人数的71.40%。而男女生对锻炼想要达到的效果也有较大差异,有19.85%的女生认为锻炼效果明显,而男生则有41.2%选择了此项。这说明,锻炼效果的显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想达到体育锻炼的效果不仅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还要有科学合理的锻炼方法及技术。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健康状况的自我评价总体良好,但有不少女生认为自己处在亚健康状态;绝大部分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有正确的认识,但大多数学生仅停留在认识的表层,没有把体育锻炼作为一种习惯,参与体育锻炼的次数较少,每次锻炼持续时间较短;部分学生没有掌握相关体育锻炼的技能,缺乏基本的体育锻炼常识。

除慢跑外,在选择锻炼项目上男女有较大差异,男生偏爱对抗性较强、激烈的运动项目;女生喜欢乒、羽、网、健美操等对抗性较小的项目。

从锻炼的目的上看,男女生有所不同,男生多为增强体质,而女生多为减肥。通过锻炼,只有少部分学生认为有明显效果,大多数学生认为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且女生的锻炼效果没有男生的锻炼效果好。

(二)建议

应加强对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如何判断自身的健康状况、了解体育锻炼对自身机体的影响、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掌握运动损伤的初步处理等相关知识和技能,以此为学生锻炼习惯的养成和科学进行体育锻炼提供良好的理论与技能支撑。

学校组织和提供的锻炼项目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且要男女有别,既要有对抗相对激烈的运动项目,也要有轻松愉快、简单易学、适合体质较弱或平时缺乏运动的学生锻炼的项目,从而让不同学习需求和不同体质的学生都能喜欢体育锻炼,并热衷亲身参与其中。

另外,还应对学生体育成绩的评价拓展为课内外一体化的模式,即视课外体育锻炼为体育成绩的一部分。学校也应把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安排在学校重要工作日程之中,且力求找到一个在实践层面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的一体化模式,建立起有效的校园那体育活动运行机制,切实实施有益有利学生体育活动开展的措施、管理办法和相关的评价量化标准。

参考文献:

[1]常生,陈及治.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研究现状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0):1305-1307.

[2]钟振新,姚蕾.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调研[J].中国体育科技,2003(03):27-29.

[3]羅艳春,邓小刚,邓春菊.对湖南省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现状的调查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3(04):39-42.

[4]白雪松,薛宇雯,方师平,梁英.西南普通高校实施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实证方案研究[J].运动,2015(16):36-37.

[5]曲强,闫振龙,王小春.当前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参与中的问题与解决策略[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17):180-181.

方师平  薛宇文  郭志峰  赵斌  白雪松  昆明理工大学体育学院

作者:方师平 薛宇文 郭志峰 赵斌 白雪松

高校学生体育锻炼论文 篇3:

如何培养高校学生体育锻炼主观能动性

【摘 要】如何加强学生更好地进行体育锻炼,使之身心健康,充满活力呢?内因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根本,是原动力,只有在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价值,自觉地养成锻炼习惯之后,才能真正实现“终身体育”。本文首先就阐述了培养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形成主观能动性的原因,接着提出了培养高校学生体育锻炼中主观能动性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高职学生 体育锻炼 主观能动性

一、培养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形成主观能动性的原因分析

培养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形成主观能动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其一,培养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主观能动性是满足学生自身的需求。对于处于高校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的身心发育都变得日趋完善。与其他阶段的学生相比,高等院校的学生的学习行为变得十分的理性,以往仅仅凭借兴趣进行学习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因此,培养高校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很好的满足他们自身对于体育锻炼的需求,并在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各项的体育锻炼中去。其二,培养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主观能动性能够让学生对从事的体育项目产生强烈的兴趣。众所周知,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凡事具备了兴趣,学习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培养高校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主观能动性能够让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理性的认识,进而以一种更加积极的姿态投入到体育锻炼中。

二、培养高校学生体育锻炼中主观能动性的主要途径

(一)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力度和强度

根据笔者的调查,高等院校中普遍欠缺与体育锻炼相关的文化和氛围。因此,要想培养高校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观能动性,文化建设应该成为“排头兵”。首先,现如今各种体育赛事多如牛毛,志愿者在体育赛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巨大。一般情况下,各大赛事的志愿者大都来源于各个高等院校。而这些高校的学生在参与各项赛事的过程中体会到体育运动的乐趣,并在此过程中创造自己的价值,让自己收获足够的认可。其次,各个高等院校应该大力发展与自己学校实际情况相适应的体育社团。一般而言,体育社团属于校园内的自发组织,由喜欢体育锻炼的学生筹建组成。体育社团的建立和完善是体育校园文化根植校园并发扬壮大的一大具体表现。在体育社团中,喜欢体育锻炼的学生“汇聚一堂”,在频繁的活动中互相帮助,互相促进,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观能动性逐渐增强。

(二)因地制宜,加强校园体育场馆器材设施的建设力度

体育锻炼与其他学习活动相同,相应的设施设备都是必须保证的,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保质保量的体育器材设备,任何体育锻炼都将变成了“空中楼阁”。根据笔者的调查,与普通的高等院校相比,高等院校体育设施设备的缺乏是普遍现象。很显然,在“缺衣少粮”的状态之下谈主观能动性,效果是完全可以想象的。因此,为了提升高等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观能动性,校园场馆的建设势在必行。各个高等院校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分步骤,分阶段的进行体育场馆的建设和体育设置的购置购买。体育设施设备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着学生学习能动性的提升,也是学校进行对外宣传的窗口之一。

(三)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提升与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因此,要想提升高校学生体育锻炼中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该借助各种手段和多种渠道不断提升自己教学水平。首先,教师应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教学知识的能力的提升和补充,与时俱进,以全新的姿态来适应新时期学生的新要求。其次,教师还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授课能力和组织能力。只有自身具有魅力且教学能力较强的体育教师才能在教学中满足学生的需求,并在学生能够接受的范围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四)使用具有多样性的教学手段

现如今高校学生的学习需求明显增强,与以前的学生相比,他們对于教师的教学有着更加高级的要求。因此,这就要求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应该采用比以往更加多变且灵活的教学手段。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特点不同,其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兼有的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方面学生会由于自己取得的成绩而感到无比的开心自豪,这对于提升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能够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而另一方面在体育锻炼中难免会存在诸多的障碍,而这些障碍带来的挫败感、失败感则是学生提升主观能动性的“拦路虎”。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始终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对于那些难度较大,技术复杂的内容就应该采取科学且规范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有难度动作要领的讲解,并且通过游戏法、比赛法等趣味性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摆脱枯燥的学习体验,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进行体育锻炼,提升体育锻炼的主观能动性。此外,与其他学习科目不同,体育教学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加强体育练习中对于学生的保护,让学生在一个安全无忧的状态之下进行体育锻炼,在这样的形式之下主观能动性势必会得到显著提升。

(五)帮助学生克服体育锻炼中的消极情绪

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不同的运动项目会有完全不同的学习体验。很多身体素质不好或者是不爱好体育的学生很容易在体育锻炼中产生消极和挫败的情绪,而很显然这种消极的情绪是体育锻炼中主观能动性的“最大敌人”。很多有经验的体育教师就很会在教学中通过一对一或者是趣味教学的方式有效的帮助学生克服一些不必要的消极情绪,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逐步树立起学习体育的自信心,在一个积极且向上的情绪氛围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六)积极发展体育俱乐部,让体育锻炼普及面增强

高等院校的学生思维活跃,十分具有活力。在高等院校中积极发展体育俱乐部对于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校园俱乐部是建立在体育锻炼和体育比赛的前提之下,其主要是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让他们能够更多的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并在此过程中既锻炼了自己的身体,又提升了体育锻炼的主观能动性。

三、结语

高等院校作为我国目前教育体系中一大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高校中,体育课程承担着非常重要的教学作用,既能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又能让学生在感受到体育学习的快乐。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让学生在积极向上的氛围中自觉进行体育锻炼,提升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谭乐华,亓永顺.培养高职大学生体育锻炼主观能动性的途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1):82-83.

作者:闫国强

上一篇:个人寿险营销分析论文下一篇:经济合同效力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