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员素质教育论文

2022-04-19

军事教育既是一个军队走向强大的深厚基础,又是军队发展的直接动力。当今世界,军备和军事竞争日益激烈,其实质是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军事教育竞争。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政治教员素质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政治教员素质教育论文 篇1:

军队院校青年教员队伍建设的问题及对策初探

摘 要: 本文通过认识青年教员在军队院校的地位与作用,分析了目前军队院校青年教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军队院校 青年教员 教员队伍建设

为适应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要求,大量青年教员步入了军队院校,成为教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加强和完善青年教员队伍建设对提高军队院校教员队伍整体水平、培养高素质人才至关重要。

1.青年教员在军队院校的地位与作用

部队建设关键是人才,基础在教育,教育的关键是教员队伍。近年来,军队院校中的青年教员占相当大的比重,青年教员队伍建设在军队院校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因为一支结构合理、质量合格、群体优良的教员队伍是办好学校的重要保障。青年教员已成为军校教员队伍的主力军,青年教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必须从教员队伍结构出发,把青年教员的培养放到战略地位,通过各种教育途径,开展教学研究团队、学术创新团队等方面的建设,在提高整体师资队伍建设水平的同时,促进青年教员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地方院校的青年教员队伍建设已走向了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轨道,为军队院校的青年教员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由于军队院校的特殊性,军队院校的非现役教员队伍建设工作必须体现我军的特色,因此不仅要培养非现役教员的教学素质,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政治素质、军人素质,等等。

2.当前军队院校青年教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青年教员队伍缺乏高职称的教员。

在军队院校青年教员(35岁以下)队伍中,副高和正高的高级职称人数几乎为零,青年教员队伍存在严重的结构性失调现象。以我校为例,青年教员初、中级职称教员偏多,而高级职称教员较少,职称结构很不合理。青年高级职称教员数量严重不足,在学科分布上呈现不合理状态,某些学科、专业缺乏专业团队的领军人物,不利于专业的建设和发展。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由于我校近年来选拔了大量的应届博士毕业生充实教员队伍;二是我校的职称评定制度有待改进。

2.2青年教员队伍培养机制不健全,科研创新能力没有充分发挥。

近年来,军队院校的青年教员队伍学历层次有了大幅度提高,军校从不同的途径培养和吸收了各类专业人才,基本达到了新装备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制定相应的培养目标,采用积极的培养方法,培养合适人才的目的。

目前,军队院校每年都选派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年青教员到清华、北大、国防科大等军地名校进行联合培养,并从部队吸收一些优秀的专业人才加入教员队伍。但这些高素质的人才走上工作岗位后,只是根据单位学科的需要进行研究,而没有将所学的特殊知识结合装备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使专业知识无法进一步深化,科研创新能力不能充分发挥。以我校为例,自实行联合培养政策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基金、博士后基金等基金项目数量年年攀升,确实为学校增添了不少光彩,但由于没有制定长远的培养计划和措施,没有提供足够的条件进行进一步的科研研究和应用,从而影响了青年教员的后期发展。据调查发现,这些青年教员很难融入学校的科研团队,几乎是各自为战,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啃老本的现象。主要原因是:(1)由于青年教员资历浅,很难申请到其他科研项目;(2)由于短期看不到成果且经济回报率低,青年教员不愿参与专家教授的科研团队。

2.3青年教员职称评定制度不够完善。

在教员的职称评定、学术评价工作方面,指标体系缺乏科学的标准和依据,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实质、重眼前轻发展、重考核轻激励的问题。在很多情况下通过教员发表的论文数量等评价教员工作,那些在短期看不到成果的科研工作和教学改革往往遭到封杀。另外,学校对教员教学评价存在过于量化的标准化模式的情况,忽视教员个人教学特色,扼杀教员的个性,等等。

这样的评价很难推动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员素质的提高。在评价主体方面,虽然采用了教员本人自评、教员之间的互评、专家评分及单位领导的核评等多元化评价主体,但在具体操作中却不尽如人意。由于受到竞争效应、情感效应等因素干扰,论资排辈现象严重,评价结果缺乏可信度,甚至失真。

随着军队院校的进一步发展,补充的青年教员人数越来越多,讲师再过几年要评高职,如果院校不制定合理完善的职称评定制度,很难留住人。军地高校优秀的博士应届毕业生看到此情况,可能就不会选择留校,直接影响到院校的声望和教员队伍建设。

2.4青年教员队伍奖励制度不健全,青年教员的工作得不到正确的评价。

除了教学外,各教研室都相应地增加了很多工作量,青年教员花费了很多的精力与时间,可某些单位没有相应的评价政策,计算工作量时一般不计算这部分工作,致使工作量计算不甚合理,挫伤青年教员的工作积极性,对青年教员队伍的稳定非常不利。

3.针对目前军队院校青年教员队伍建设中一些突出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根据军队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构建、打造一支学历水平高、年龄结构合理、有科研能力、有教学能力的青年教员教学团队,是军队院校建设的重要问题。

在当前的形势下,建设一支修养好、专业知识深厚、学术造诣高的青年教员队伍,是十分必要的,要求学校、院系在人才引进、梯队组合、师资培养等方面加以整合,将相关的教育理念贯穿青年教员队伍建设的每一个环节,积极构建优秀的教学团队,打造优秀的青年教员队伍,将新的理念带入教育活动,使他们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在人才素质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促进军队院校的建设和改革。

3.1重视青年教员队伍建设。

要充分认识青年教员在军队院校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高度重视加强军队院校青年教员队伍建设,使军队院校青年教员队伍趋于合理和完善。在教学上不以一个特定的教学标准和教学模式要求青年教员,而是重视和保护青年教员的个性和特点,使他们在宽松的氛围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3.2提高青年教员职业道德修养。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事业能否更好地为人类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作贡献。教师职业的重要性因社会和人的发展要求的日益丰富、全面、超前而显现得更突出。教育是国家的基石,教师就是奠基者,厚德方能载物,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和修养水平。军校教员更应该将所有精力放到教育事业上,即立足三尺讲台,献身国防教育事业。教师是培养人、教育人的人,应当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这也是教师的理想和信念的生动体现。因此,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在教师职业道德实践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

3.3破格提拔优秀的青年教员,优化青年教员队伍。

要把领军型青年教员培养作为当前军校建设的重点突出出来。超前筹划,在青年教员中遴选一批教授候选人对象,制定超常措施,进行重点扶持。

我校通过联合培养并从部队吸收部分优秀的专业人才进入教员队伍中,他们大多是应届毕业生,高学历、理论知识也很丰富,但由于我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及一些不成文的规定,致使青年教员队伍中缺乏高职称的教员,人才结构比例严重失调,会阻碍我校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鉴于此,我校可以效仿地方高校,每年选一批在科研上有潜力的青年教员,破格提拔为副教授或者教授,进一步加大科研的参与力度,改变科研攻关各自为战、搞小圈子的现象,让这些年轻教员有更多机会负责和参与本单位的课题研究。新补入的教员原则上前两年不担任教学任务,主要是参与科研项目攻关和跟班听课。我校应给予这部分青年教员、教授优于同职级的待遇,这样做不仅使其他青年的教员产生一定的压力,而且可以吸引更多的军地的优秀毕业生,提高我校科研工作的实力,扩大我校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影响。

3.4制定合理的青年教员职称评定、学术评价机制。

完善评价制度,激发教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学校实际建立科学、公正、合理的教员考核办法和指标体系,逐步建立起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教师考核与奖惩制度,提高教员的教学和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建立、实施科学的职称评定制度。稳定和优化教员队伍,创建一流大学,不仅要有一流的师资队伍,更要有一流的青年教员队伍。为了稳定青年教员队伍,加强青年教员队伍建设,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规范职称评定工作,更好地调动青年教员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学校应该建立青年教员系列职称评聘体系,面向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和社会服务工作的青年教员,及时做好他们的职称晋升工作。长期以来青年教员系列职称评定一直没有单独设组,青年教员基本没有正高职称,即使是特别优秀的青年教员要晋升正高职务也没有可能。学校应该在青年教员系列职称评定中设立青年教员研究员职称,以便调动青年教员的工作积极性。

3.5制定并实施有利于青年教员队伍开拓创新和稳定的办法和举措。

3.5.1制定新政策,重点扶持创新。

3.5.1.1青年教员掌握专业前沿,创新能力强,有足够的精力搞好科研工作。因此,在军队项目申请中要改变论资排辈现象,给予青年教员一定的政策扶持。

3.5.1.2对于可延续性课题,特别是联合培养时所研究的课题,要根据需要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使新技术得到更深入的研究并应用到实际装备中。

3.5.2实施新举措,稳定持续发展。

制定并实施有利于青年教员队伍开拓创新和稳定的办法和举措。青年教员队伍的稳定与技术水平,关系到教学改革和长远发展,一支稳定的、技术水平较高的,并具有一定创新精神的青年教员队伍是提高教学和科研成效的重要保证,学校应采取多种措施,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建设一支结构优化、技术水平高、团结协作、具有创新精神且相对稳定的教学、科研人员队伍。对青年教员队伍职称评审制定倾向性政策,逐步推行青年教员担任科研学术带头人的做法。

为调动青年教员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学校应设立“优秀科技工作者奖”、“特色教学奖”等奖励项目,肯定成绩,鼓励上进,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这些奖励要在职称评定、单位考核中具有一定的作用,以此调动青年教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员对学校的工作的满意度。针对教研室各项非教学科研工作,应制定相应的工作量计算办法,以提高青年教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教研室各项工作的开展。在物质方面,可以根据工作量、工作质量等,给予各种津贴,特别是对于刚参加工作的教员,更应该适当给予物质激励,缓解他们的生活压力,使他们安心工作。基础(数学、物理、英语、文法)教研室教学任务重,科研项目相对较少,导致教员的工作积极性降低,动力不足,所以应采取一定的措施鼓励先进,有针对性地制定课时量和工作量的计算办法,对教学获奖者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采取各种积极的措施,稳定青年教员队伍,发挥优秀人才的作用。

4.结语

军队院校青年教员队伍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不断发展的工程,要不断总结经验,立足现实,放眼未来,高度重视军队院校青年教员的招聘、管理、培养和提高工作,使军队院校青年教员队伍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得到更好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邓偊.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管理策略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11).

[2]于大清.目击西点[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5.

[3]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Z].2010.7.

[4]刘延福.理工院校大学语文师资队伍建设的策略[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1.

[5]王国强.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09.

[6]张文桂,李晓宇,郭剑.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实验队伍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1).

[7]盖晓红.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应对[J].辽宁教育研究,2007(8):118.

[8]张建平.论教师专业成长与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新体系[J].教育与职业,2006(36):54.

[9]赵志鲲,陶勤.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制度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0):114.

[10]崔锐捷.关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N].科学时报,2010-0-27(B4).

作者:苗倩 余志勇 侯洪庆 李艳玲 张辉 姜勤波 徐辉

政治教员素质教育论文 篇2:

增强军校教员教书育人意识理性思考

军事教育既是一个军队走向强大的深厚基础,又是军队发展的直接动力。当今世界,军备和军事竞争日益激烈,其实质是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军事教育竞争。发展军事教育,提高军事人才培养水平,深入贯彻落实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强军目标,以“红色传人培育工程”为抓手,进一步提高教员教为战、练为战的思想认识,树立盯一流、谋发展、争上游的忧患意识、创新意识、进取意识,不断增强教书育人水平,打牢学员立志强军兴军的坚实基础,培育能打仗、打胜仗的新型军事技术人才。

一 军校教员在教书育人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如今,军校教员群体已成为军校教育事业的主力军,而他们大多来自军校、部队或地方高等院校,由于受社会环境,自身素养和学历层次等因素的影响,毕业后大都未经专门系统的教育教学技能训练,在教书育人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价值取向偏离

少数军校教员在市场经济中,价值取向发生偏离,重物质,轻道德,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本职工作中,精力投入教学不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趋利原则的影响,社会地位与物质待遇的反差致使少数军校教员心理失衡和价值取向改变,表现为人生理想趋向实际,个人幸福追求实在,价值标准注重实用,行为选择偏重实惠。在功利化思潮导向下,急功近利,心浮气躁较为普遍。

(二)成就观偏颇

少数军校教员成就观有失偏颇,重业务,轻人文,敬业精神不足,由于一些军校只注重教员的业务素质、学历层次和学术成果,而忽略其思想素质的提高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导致少数军校教员过分看重个人利益,存在明显的“实力本位”和“重理轻文”思想,形成了搞好科研,多发论文就会带来利益和荣誉的成就观。此外,成长于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少数军校教员丧失了意志品格锻炼和人文素质修养的机会,较弱的人文修养使得少数军校教员难以高屋建瓴地从历史、文化、社会的大视野中认识教员这一职业的地位和作用,难以寻找,发现为人师表的闪光点和自豪感。

(三)责任感淡薄

重教书,轻育人,育人意识淡化在军校教员教学科研工作实践中并非少见,少数军校教员满足于课堂教学,只顾完成教学任务,对学员的思想道德教育不闻不问。只注重传授知识,片面认为教员的职责就是教书,没有把育人作为应尽的责任。在教书育人上没能真正用心下功夫,与学员接触沟通少,关心指导不够,很难掌握学员的思想动态和他们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不能有的放矢地对学员进行教育引导。教书与育人是“教”“学”双向结合的过程,是充满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两者既是因果关系,又是互动关系。相对来说,教书容易育人难,教书比较容易做到,育人则难以立即见效。知识教学不仅教给学员基础知识,同时也在培养着学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品质,但在这一问题上,有的教员认为“只管教书,不管育人”,只教知识、业务,而不想也不碰学员地想问题,这是不切实际的。

(四)教书育人理念陈旧

少数军校教员教书育人理念陈旧,一是还没有牢固树立“树魂立根”的理念,教为战、练为战的思想认识还不深刻,“树魂”就是要树立军校学员理想信念之魂,突出 “听党指挥、能打仗、打胜仗”重要思想武装学员的头脑,牢牢把握知识为谁所用、为谁服务的方向。教育引导军校学员确立在党领导下实现强军梦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二是还没牢固树立“以学员为本”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学员的主体地位不强,服务学员的意识还不强,还没有做到一切以学员为本,一切为了学员的成才和发展,做到想学员之所想,急学员之所急,办学员之所盼,还没有牢固树立“全员育人”理念。

二 加强军校教员做好教书育人的对策探讨

(一)做好军校教员教书育人思想引导

1 引导教员对教书育人的敬畏心和事业心

教书育人是军校教员的根本责任和使命所在,淡忘或不善教书育人,是军校教员职业道德缺失的表现。教书育人的对象是充满生机活力、充满渴望、具有远大理想追求的军校优秀青年学员,军校教员自身应有敬畏之心,只有敬畏,才会有使命感和荣誉感;只有敬畏,才会不敢慢待和懈怠。教书育人是一项极具专业性、探索性、创造性和学术性的事业,要求军校教员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赢得学员的尊敬和爱戴。

2 引导教员提升教书育人改革的自觉性和创造力

军校教员的教书育人,绝非只把书本知识机械地传授给学员就行了,即使科研水平很高的教员也不一定擅长教书育人。愿不愿教是态度,善不善教是能力。在大力倡导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今天,深化教学改革、特别是教书育人模式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迫切性越来越强烈。没有高素质创新型教员队伍,怎能培养出高素质创新人才。新形势下提升军校教员的教书育人能力,一个重要方面是提升教员对育人模式改革的欲望和激情。只有对教书育人工作饱含深情、充满激情,才会对创新育人模式有欲求,也就会有教改的自觉行动。应让每一位军校教员明白,不愿或不会创新育人模式的教员是会落伍的,甚至被淘汰,能否迸发教书育人的创造力,是衡量教员与时俱进、追求卓越的重要标准。

(二)加强军校教员教书育人示范引领

1 加强师德育人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师德就是威信,师德体现素质,师德重于生命。教员树立良好师德,既是无声的命令,更是团结学员、凝聚学员的“磁石”。作为学员心目中的一面旗帜,作为教员要有一种为人师表的师德形象,以便让学员鉴别和模仿。教员必须做到坚持原则、作风正派;思想敏锐、品德高尚;治学严谨,谦虚好学;待人和气、文明礼貌;仪表端庄、朴素大方。教员在教书育人中,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身教重于言教。身教可以给学员提供一个活生生的榜样,使学员懂得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给学员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身教可以增强学员对教员所授知识的信念,加深学员对接受教育的感受,从而转化为他们的本领和技能。

教员的道德价值取向将会对学员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员的道德高度将决定学员道德的高度。教员师德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教员的师德行为具有示范性,西汉杨雄说:“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员不仅要传授给学员科学文化知识,同时还要给学员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二是教员的师德意识具有自觉性,教员用师德调控自己的行为是以自觉性为前提的。教员职业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师德越高,自觉主动性越强,态度越积极,投入精力也越多。反之,离开了自觉主动性,教员的道德行为就难以实现。三是教员的师德境界具有奉献性,教育工作是无止境的、艰辛的创造性劳动。四是教员的师德影响具有深广性,在道德影响上,教员的职业道德要比其他职业道德影响更广泛、深远。军校教员应正确认识自身所从事职业的价值,从而对自身进行正确的定位,应使自己的境界更高,价值观更无私,思想更具前瞻性,而不能使自己的价值取向带有太多的功利性。以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学术道德,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引导军校学员树立正确的社会道德取向,大力倡导和培育“听党指挥、能打仗、打胜仗”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将军魂铸入学员的心灵深处。

2 加强情感育人

在教书育人中做到情感育人,首先教员要有爱心。大爱成就大师,大师育就英才。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感情,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尊重学员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没有爱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军校教员应认识到爱心、热忱、仁爱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树立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到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实现道德,人格的魅力化,以深厚的师生情感为纽带,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员。爱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对学员进行爱的教育是教育的关键,也是教育的基本要求,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通过课堂专业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启迪学员的心灵,挖掘、唤醒学员的潜能,让学员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其次教员要有耐心,把和学员打交道看成是快乐的事情,学员的成长进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作为教员必须要放下急躁的情绪,在学习、生活以及思想固化过程中耐心地帮助他们。此外教员要善于做学员的朋友。因为首先教员和学员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只有使师生变为“师友”,彼此在人格和学习上互相尊重,才能使学员学好专业,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学员,这样才能做到教学相长。

3 加强教研育人

军校教员在教学科研中担负起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任和使命首先要树立先进的创新教育理念,如今,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超前教育,开放教育和终身教育等现代教育观念已渐入人心。因此,军校教员应树立新型的教育观,从“授业型”转变到“育才型”,明确自己的首要职责是如何教学员做人,其次才是传授具体的科学知识。在教学科研实际工作中更应践行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为军队培养姓军,知军,爱军,为军服务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深化教学改革求发展,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全面实现军队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做出应有贡献。要树立“面向部队搞科研”,“科研为部队服务”的理念,加强与学员队干部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及时把握学员的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在日常管理和教学中引导学员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学员培养成为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相统一,既会做人,做事,做学问,又会处理各种矛盾,具有知识结构优化,实践经验丰富,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复合型人才。通过教书育人,造就德才兼备,指技合一的科技将才或帅才,引领军队信息化建设和创新文化建设。

二是着力提升自身的综合业务能力,强军兴国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兴盛靠教育,教育发展靠教员。有一流的教员,才有一流的教育,才能育就一流的人才。“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教员自身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是影响教学质量最为关键和最直接的因素。军校教员需牢记:“要想给学员一滴水,自己必须拥有一桶水”,因此应增加知识储备,改进育人方法,更要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坚持“学,练,研”三位一体的自我培养方案。军校教员需树立自主学习,创新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参加教育专题讲座,学术研讨会,教育教学培训班等及时交流教学经验。在学习中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熟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熟练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将自身锻炼成“会上课,能科研,懂管理”的复合型、双肩挑教员。只有勤于学习,不断汲取新知识和新思想,吸收相关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最新理论和方法,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才能在教学中融入自己的科研新发现,新体会以及工程实践经验,引导学员接触科学发展的最前沿领域,启发他们学会观察、总结、思考。

(三)营造激发教员提升教书育人能力的政策制度环境

积极营造激发教员提升教书育人能力的政策制度环境,切实尊重教员劳动、提高教员地位待遇,同时对教员高标准严要求、寄予厚望。一是要加大优秀教员表彰奖励,树立榜样,又要千方百计改善教员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为教员解除后顾之忧,让他们全身心高效率地做好本职工作;另一方面,既要尊重教员劳动的特殊性,给予相对宽松的环境,又要切实加强和改进教员管理,完善有利于教员立德树人、实施素质教育的考核评价和聘任办法,有效鞭策每位教员求进思变,拒绝平庸,克服教书育人能力上的种种不如意,肯于砥砺自身的高尚教学品质和教书育人品位。同时还须看到,让教书育人工作大放异彩,不应只是“文件要求”和制度规定,只有让“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深植于军校制度环境建设中,才会形成更好激励教员自觉提升师德师能、执著提高育人质量的政策和制度氛围。

(四)加强教员教书育人能力培养力度

必须建立一支庞大的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教员队伍。首先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始终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习主席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加强教员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以开展“三育人”活动为中心,以爱党、爱国、爱校、爱岗、爱生为切入点,以牢记“八荣八耻”“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员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增强育人意识,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不断提高师德水平。其次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师德建设的激励机制和评估、考核制度,推进和完善“评教”制度、教员岗前、岗中培训考核制度,积极发挥学术带头人作用,树立“名师典范”,推广育人典型,提高教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教员教书育人能力培养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教员培养将重点放到提高教员教书育人能力上来,教员培训工作作为提高教员教书育人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应作为各级院校的中心工作之一。同时无论是学历培训还是非学历培训,都应与教书育人能力挂钩;在教员达标考核中,不仅要看学历情况,更要看教书育人能力。

二是完善教员培训制度的正常、有序,院校应在现有制度基础上,积极建立与完善教员培训制度。培训制度应进一步明确教员接受培训的时间要求、水平要求、达标要求及有关的奖惩办法、培训机构建设、培训人员的授课要求、培训管理、培训经费保障等,使教员培训工作更加规范,更加具有针对性,提高其实效性,以确保每位教员每年都有机会参加一定时段的培训。

三是整合教员培训资源,改善培训内容、方式, 培训工作应在传统的讲座式培训基础上增加主题话题讨论式、课题研究式、问答研讨式等教员认可的培训方式,还应增加专项技能、专项内容的培训,同时应推广案例式培训。

四是发挥教研部门作用,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加大校本培训与教研力度,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

总之,21世纪是知识军事时代,军队实力的强大,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关键。军校学员是军队的希望,未来的栋梁,军校教员应牢记党和国家赋予的人才培养重任,在实际教学科研工作中奋发图强,锐意创新,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授课艺术,成长为人格高尚,学识渊博,业务精湛,育人有方的优秀教员,积极履行人才培养的光荣使命,为军队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肖振安.在构建课堂教学文化中提高教书育人质量[J].现代教育科学,2013(3):5-7.

[2]吴宝贵.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性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高等教育版),2008,11(1):85-87.

[3]李明玉,李德亮,唐启红.根据大学员成长规律做好人才培养工作[J].高等教育研究,2003,26(2):41-43.

作者:马岑睿 李彦彬 王宁

政治教员素质教育论文 篇3:

任职教育教员队伍建设问题与对策探讨

摘要新时期军事变革不仅要求部队要从编制/体制上进行改革,也要求军校适应这种变革。在新一轮军队院校改革的背景下,更突出了任职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从加强教员队伍建设角度出发,探讨了如何适应任职教育需要,为院校健康发展和部队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创造条件。

实现“培养新型高素质军事人才”的教育战略目标,关键在于教育,而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员。教员是院校教学与科研的主体,认真研究和正确把握新形势下教员队伍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既是院校自身建设的需要,更是为部队培养和输送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需要。为适应新时期任职教育需要,积极推进教管机制改革,建立一支政治思想好、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作风过得硬,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教员队伍是院校正规化建设和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

1 实事求是,认清新形势下教员队伍建设面临的新问题

对军校教员来说,肩负着培育新时期高素质军事人才的神圣职责,只有把自己的工作视为军队的事业、党的事业和国家的事业,充分认识到从事平凡教学工作直接关系到学员的成长、军队的建设、未来战争的胜负以及国防的巩固,才能真正理解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激发内在力量,立志三尺讲台育人才,将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给军校教育事业。当前,从院校实际情况来看,绝大多数教员都能忠诚军校教育事业,在本职岗位上辛勤耕耘,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少数教员思想不够稳定,事业心、责任感和奉献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 价值取向发生偏移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日益冲击着人们的头脑,重物质、轻精神;重眼前、轻长远;重自我、轻集体;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价值观腐蚀着人们的思想。与部分先富起来的人相比,军人的收入相对较低,致使个别教员心理失去平衡,少数高学历、“热门”专业的教员有“离军离教”的不良倾向。还有的过于追求名利,斤斤计较个人得失,只愿搞科研,不愿搞教学。认为搞教学无名无利,搞科研却名利双收,把主要精力从教学工作中转移到单纯出成果和获利上。甚至还有个别教员,院校耗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供其读硕、考博、进修深造,不断为其解决家庭实际困难。但是,一旦完成学业,便不愿回校工作,不是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就是试图寻找更为理想的单位,闹着跳槽转业,却根本不考虑回报院校,给院校的教育事业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

1.2 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

近几年,由于受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的冲击,部分教员使命意识淡化,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工作不安心、不尽心,对工作敷衍应付,得过且过;有的工作标准不高,甘居中游,缺乏创一流的进取精神;有的工作不够努力,学习不够勤奋,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还有的安于现状,不重视继续教育,不注意加强知识更新,难以适应现代教学要求等等。

2 与时俱进,用新思路解决教员队伍建设面临的新问题

加强教员队伍建设,调动教员工作积极性,既是培养新型军事人才的前提,也是院校创新和发展的动力。面对新形势下教员队伍建设出现的新问题,应该与时俱进,贯彻落实好“四个尊重”要求,用新思路、新观念去解决新问题,用宏伟的事业凝聚人才,用崇高的精神激励人才,用真挚的感情关爱人才,用适当的待遇吸引人才,重点要着力营造好以下三种环境:

2.1 营造尊师重教的环境

营造尊师重教的环境是搞好教员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尊师重教既不应该只是一个口号,挂在口头上;又不应该只是一种形式,流于肤浅中。而是应该在思想上确立尊师重教的意识,尊重教员的主人翁地位,尊重教员的工作,尊重教员在治学、治校上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是要使教员在院校建设和教学改革中的主人翁地位充分地体现出来,使教员能积极有效地参与院校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决策,真正发挥教员在院校建设和发展中的主体作用。

2.2 营造开创事业的环境

从一定意义上说,营造开创事业的环境,就是营造拴心留人的环境,这是搞好教员队伍建设的关键。要创造民主、开放、公平、动态,既有良性竞争,又有团结协作、生动活泼的有利于教员开展教学、科研的良好环境,确实让教员感到有用武之地,得到社会承认,感到事业有成,从而保持良好的心态,安心本职工作。另外,营造开创事业的环境还要求改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解决后顾之忧,让教员感受到组织上的关怀和院校环境的优越,从而使教员安心教学,努力钻研,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院校的吸引力、凝聚力。

2.3 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院校改革的目的是优化,而优化的关键是竞争,竞争的成败在公平。要想调动教员工作积极性,必须注重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和环境。

真正的人才乐于竞争。公平竞争的环境是高素质人才的试金石,是搞好教员队伍建设的客观要求。破除“论资排辈”的传统习惯,坚持选贤任能,是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的必需。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需要改革人事制度,打破能上不能下的局面;需要改革分配制度,打破平均主义、吃大锅饭;需要改革编制制度,按需设岗,量才录用,发挥教员在院校建设方向中的决策作用,教学和科研中的主体作用,为其施展才华提供更为广阔的天地。

3 开拓创新,加强教员队伍建设要努力建立健全几个机制

教员队伍建设能不能得到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有没有相关的机制和制度做保障。不断开拓创新,努力建立健全和完善教员队伍建设的各项制度,逐步形成一个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教管机制,是提高教员队伍素质、优化教员队伍结构的重要措施,也是院校教管建设规范化和有效性的必然要求。

3.1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调动教员投身教学科研的积极性

院校教育的质量提高,功能的全面开发,没有教员的激情参与,效果是难以想象的。在教育体制改革的前提下,一是把着眼点放在激活教员的内在动力和调动从事军事教育和军事科研工作的激情上。二是激励机制的创新与改革,必须有助于保护高学历人才的积极性。严格教员任期考核制度,细化教员考核标准,体现其公平、公正、合理性。要结合教员考核、优秀教员评比和教学、科研成果评比等活动,对教学能力强、学术水平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员做到优先晋职(级)、晋衔,优先立功受奖,优先提拔使用,优先送学培养。对工作不安心、教学不专心、履行职责不尽心的教员要实施处罚;对工作平平、考评不称职的教员要推迟晋升。真正实现以工作实绩为标准,奖勤罚懒,奖优罚劣,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2 建立健全培训机制,大力提高教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要给学员一杯水,教员要有一桶水”。事实上,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日益加快,对教员而言,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显得更为紧迫和重要。要着力提高教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实施继续教育,必须建立健全培训机制。因此,有必要拓宽培训渠道,使更多的教员得到更多的再教育机会。就院校而言,教员培训应坚持在职为主,自学为辅,保证重点,急需优先,普遍提高的原则。要切实制定教员业务培训计划,组织培训活动。一是实施换岗培训,通过不同岗位轮换,使教员既熟悉教学系统,又熟悉机关业务以及学员队的管理,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二是学历再教育和职业再教育并举,提高教员的学历层次和从业能力。三是加强与部队和院校间的联系,实现人才互动、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优势互补的有利局面。另外要重点加强对学科及学术带头人和有发展前途的中青年教员的培养。靠良好的培训机制为教员创造良好的进修深造机会和条件,最终提高教员队伍素质,促进院校发展。

3.3 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员队伍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员队伍,必须建立健全法规制度,形成有效的教员管理机制。要逐步建立教员任职资格制度,确立新的历史条件下军校教员任职的基本条件和素质标准。尤其要规范教员素质考评制度,将考核与使用、培养、晋升及奖惩紧密结合起来,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要根据院校实际实行“优进劣汰”的管理机制。一方面,要敢于扶植有教学科研能力的学科带头人,敢于重奖有重大教学科研贡献的人员;另一方面,要加强教员的管理,避免教员台上讲马克思主义,台下犯自由主义的现象,淘汰不称职、不合格的教员。要积极探索教员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和考核制度,打破教员“职称终身制”,使教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建立进出有序的合理流动机制,保证教员队伍既能健康成长,又具有一定的新陈代谢能力,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4 结束语

从生长型教育到任职教育的转型,对院校来讲是面临的新课题。如何尽快适应这一转型教育,加强教员队伍建设是关键,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开拓思路,改革创新,才能使院校走出自己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袁健康.军校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

[2]王平理,薄磊.部队干部短期培训的效益性对提高院校任职教育质量的启示[J].坦克兵学刊,2005(6).

[3]刘海.信息时代军队院校合成教育体系[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

[4]研究生教育管理讨论论文集[M].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3.

作者:薄 磊

上一篇:三大构成设计教学论文下一篇:高校动画设计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