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素质思想政治论文

2022-04-20

[摘要]青年的价值观影响着未来世界的价值观,指引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和正确的社会心态已成为当下高校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重点,是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的新要求,是党和人民对大学生的期望。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心理素质思想政治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心理素质思想政治论文 篇1:

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培养

摘要:21世纪的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教师所培养的学生除了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良好的品德、强健的体魄外,还必须具备健全的人格,适应不同环境和承受各种挫折的能力,以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于处在生理和心理特殊时期的高中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应予以高度的重视,从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挖掘教材中心理健康资源,完善教师人格魅力,因材施教等途径来积极地培养高中生的良好心理素质。

关键词:高中生;心理素质;培养

中圖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一、高中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内涵

心理素质在素质结构中占有独特地位,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心理素质是由心理潜能、心理能量、心理特点、心理品质与心理行为五个方面有机组成,而这五个方面又都蕴含在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之中。培养心理素质,就是要发挥、发展、培养、提高、训练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潜能、能量、特点、品质与行为。因此,心理素质教育主要就是指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高中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在高中阶段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素质是指人发展的水平与质量,是个体在遗传体质与先天条件的基础上,在社会环境影响、教育以及个人实践中形成起来的稳定的基础性的身心特点的综合。”①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大势所趋。未来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与合作的社会,单纯知识型应试型的人适应不了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重视心理素质教育。心理素质对一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重大的影响,高中阶段是学生心理素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个阶段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有利于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从高中生的身心特点来看,高中生是正处于半成熟半幼稚、独立性和依赖性错综复杂的时期。这是一个自我意识冲突,心理危机四伏的时期,也是一个很不稳定的时期,他们常常由于需要得不到满足而情绪低下,也有的因早恋产生心理纠葛等等。在情感方面,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渴望被人理解,但波动性大,内心充满矛盾,容易产生偏激情绪。在认识方面,他们有时过分欣赏自我和苛求社会;有时心理失衡,把社会理想化,对自己缺乏信心。因此对高中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可以有效地帮助高中生顺利渡过青春期、健全人格。

三、加强高中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对策

(一)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正面引导学生。

高中阶段开设的课程多与心理学有着更多的关联,作为目前学校教育中更多肩负着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载体,教师需要具备这方面的能力。教师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要重视和帮助解决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仅靠简单的说教或者常规的教育方式是难以实现的。还要凭借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来助推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教师的精神面貌可以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听课效果及人格塑造。因此,在当代社会为保证教学质量及学生健康成长,教师也需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并掌握教育心理学的一般规律,进而运用于教学实践中。

(二)深挖教材心理健康资源,提升课堂效果。

思政教材中常蕴含着对学生行为规范、人格要求等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教师在备课和课堂中要懂得如何挖掘此类资源。如高一的《经济生活》中就涉及“正确对待金钱”的内容。通过对不同金钱观及其带来的不同人生观进行比较,可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人生观。在讲“消费心理和做理智的消费者”一节内容时,针对当前部分中学生互相攀比的现象,如饮食消费向广告看齐、服装消费向品牌看齐、娱乐消费向流行看齐、人情消费向成人看齐等,分析互相攀比带来的后果及危害,教育学生要正确认识金钱,摒弃盲从心理和攀比心理,从而引导学生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还有在高三的《生活与哲学》中涉及“实现人生的价值”的内容。通过对不同价值观所带来的不同人生进行比较,教育学生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并不断砥砺自我、自强不息,努力发展自己各方面的才能,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从而在为社会的奉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利用教材中的心理健康素材,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三)充分利用多种教学形式,拓展教学内容。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是保证有效教学的条件。目前在高中思想道德课堂中,多数中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出现厌学情绪,因此,教师应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避免教师单向传授。在课堂中,应利用网络开展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能够声像结合、图文并茂地学习知识,教师还要运用诙谐、激励的语言艺术,关注学生的闪光点,认真倾听并对学生的思维成果进行充分肯定,使学生放松心情,享受学习的乐趣。教师还应结合学生关心的热点话题,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等紧密联系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若要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教师除利用好课堂的45分钟外,还应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如辩论会、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完善学生性格特质,形成积极乐观的健康心理。

(四)必须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道:“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②每一位学生都是具体的、有差异的生命力个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育,因材施教,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有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和个性特点,并采取与之相适合的教育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有学者说过:“许多限制自己取得成功的外部因素,归根结底,其实都源于自己的内心。”③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异常表现,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采用或送去一个眼神、或结合教学内容给予提醒、或课下对其进行循循善诱的教育等多元教育方式和手段,保护学生敏感的自尊心,助力学生心理健康。正如心理学家洛扎克洛夫所说:“重要的是将你们的目光集中在一个较高的目标上,以此来激励自己向创造性的方向前进。”④

注解:

①贺淑曼:《健康心理与人才发展》,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999 .43.

②[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修订版 全一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142

③史彩娥:《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二年级上册》[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13.37.

④李荼晶:《轻松·愉快·忧质·高效———介绍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法》[J],天津教育,1986(05).

作者简介:王慧鸿(1987.11-),女,汉族,籍贯:江苏省徐州市,学历:江苏师范大学在读硕士,单位:江苏师范大学,邮编:221116,研究方向:学科教学(思政)专业。

作者:王慧鸿

心理素质思想政治论文 篇2:

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大学生心理素质与社会心态的培养途径

[摘           要]  青年的价值观影响着未来世界的价值观,指引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和正确的社会心态已成为当下高校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重点,是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的新要求,是党和人民对大学生的期望。简单论述心理素质和社会心态的培育对大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并且就思想政治课堂培育大学生心理素质和社会心态的现状分析在思想政治课上培育大学生心理素质和社会心态的具体措施,以此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

[关    键   词]  思想政治;大学生;心理素质;社会心态

一、大学生心理素质和社会心态培育的重要性

(一)实现中国梦的思想引导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场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育优秀的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心态势在必行。正确的心理素质和社会心态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以后的生活、学习提供正确的思想引导。

(二)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表现

大学是学生与社会接轨的重要阶段,为了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大学生不光需要有专业的基础知识,还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心态,学会以积极向上的思想影响自己和他人。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重视学生心理素质和社会心态的培育,不断强化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使其健康成长。

(三)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国际化发展的潮流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日益增多。据研究表明,当下人们的生活、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普遍存在一些心理疾病和不良风气。对大学生来说,面对这样的生活和学习环境,需要老师在实际思想课堂上协助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社会心态,为以后的发展提供正确的思想指导。

二、大学生心理素质和社会心态的现状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大学生作为高智力、高文化、高自尊心的社会群体,将面临诸多问题和机遇,在身体和心理上也承受着一些压力。据调查指出心理疾病突发率在大学群体中容易出现。我国当下大部分大学生心理和社会心态是健康的,他们的学习效率高、情绪稳定、积极向上,面对自己的心理状况可以自我调节,适应良好。可是,少部分大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和问题,自卑、挫折、焦虑、抑郁、孤独、恐惧等各种不良情绪造成这些大学生心理出现问题,更严重的有离家、自残等行为。

在当代社会的各种思想影响下,社会大背景对大学生的思想影响具有深远意义。大部分的大学生心理和社会心态发展不全面,容易在小事上发牢骚,怨天尤人,觉得自己生不逢时、运气不佳。有的学生在遭遇挫折时自我否定,失去信心和动力;有的学生由于考试失利或感情失败导致不良思想;有的学生由于现实和理想差距较大而灰心;有的学生由于处理不好人际关系而抑郁。以上的心理问题一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存在,长此以往,大学生对困难的承受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逐渐被削弱,因为这些心理问题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习工作。

三、在思想政治课上培育大学生心理素质和社会心态的具体措施

(一)培育大学生坚强的意志和耐挫能力

意志是人的自律表现,可以促使人们主动地进行某场活动并且调节自己的心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表明了坚强的意志可以促使学生的成功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发展。对大学生来说,马上就要步入社会工作,需要老师在思想理论课堂上培育学生坚韧的意志和受挫能力。大学生需要自律、果断、顽强和极强的承受能力,这样可以让大学生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拥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己调节情绪,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增强挫折承受能力需要强化自身的思想,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主动参与实际,逐步形成竞争意识。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利用独立的人格魅力感染社会。

(二)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促进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从课堂方案设计的角度来说,需要老师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本和具体教学进度出发,脱离章节教学,根据课本中内在的思维关系和逻辑,经过整合、提取、填充等方法设计课堂方案,以培育学生的心理状况和社会心态为主要教学任务,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探究课本中蕴含的深刻思想。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主动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活动中,有利于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譬如,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课中,老师要重点讲解价值观的影响,从而端正大学生的社会心态,协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为大学生以后的工作生活提供正确的思想指导。

从课堂氛围营造角度来说,老师需要借助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活动培育学生正确的思想和健康的心理状态,使学生和作者的思想表达同步。大学生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的积极和自主、愿意参与相关的活动和对活动接受的程度和自身的情感有密切关系。所以,在培育学生正确的社会心态和健康的心理状况时,思想政治理论老师需要结合课本本身的思想内容影响学生,用情感感染学生,在实际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老师需要重视课堂教学的情感任务,在给学生上课时不光要给学生讲解理论知识,还要重视培育学生的情感表达,慢慢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用健康向上的情感引领大学生的成长。另外,老师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行考评时需要把情感表达和思想心态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老师要深入了解课本内容,用课本知识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调节课堂学习气氛,促使学生主动地融入课堂活动中,给学生创造活跃的课堂学习环境,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老师需要改变自身的授课方式和情感,用情感與学生交流思想政治课堂,才能让学生真正爱上这门学科,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在以后的生活中要有用心、自信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而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开展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教学,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课的学习中,首先,老师可以协助学生组建学习团队,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性格和特点找寻可以与自己的性格互补的同学一起组队,每组人数在6人左右,然后选出学习小组。其次,在思想理论的讲解过程中,老师可以提供一些实际案例或者热点新闻让这些小组学生利用案例分析、团队竞赛、主题辩论或演讲的方式进行研究和探讨,这时小组长要带领学习团队对这些活动流程做好理解,给其他小组成员明确分工,在合作中寻求真理。最后,老师依据课本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在课堂交流中出现的问题,给学生推荐适合他们讨论的电影视频或比较热点的话题,利用电影欣赏、座谈会等方式提升学生的视野,扩大知识面,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监督学生的讨论,并给予学生正确的思想指引。

(三)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

对大学生的思想培育不要只限制在课本教学上,老师还需要结合实际,督促学生融入实践活动中。在历经紧张的高考后,大部分学生放松了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性格塑造,他们经常会因为一些课程学习而烦躁,从而影响健康的心态。在這时老师需要教导学生端正心态,学会自主调节情绪,合理利用自身的思想观念寻找正确的学习方法,做到劳逸结合,预防病态的心理状况。大学生需要拥有良好的学习动力和正确的学习观,这样就可以促使学生主动融入政治思想理论学习中,主动接受知识,增强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为了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培育多种技能。

在大学校园,社团活动是大学生课下生活的主要场所,在活动过程中大学生需要塑造独立自律的人格和顽强的思想心态。而且学校可以协助学生组建高效的社团活动,利用新奇的手段吸引学生主动融入其中,这样不光可以促使大学生陶冶情操,协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态和优秀的品格,还可以给学生的才华和特长提供发展的平台和场所,推动学生健康和谐发展。

例如,各大学校最主要的学生会社团,它几乎包含了各个院系的优秀人才,他们协助其他学生对社团组织、宣传,并为学校的服务设立了纪检小组、巡逻小组、生活小组、卫生小组、新闻小组、技术小组和体育小组等,几乎涵盖了所有需要用到的领域,各个小组之间互相协调,确保学校的安全工作和学生学习。另外,学生会帮助其他有才华的学生创建舞蹈社、书法社、跆拳道社和辩论社等,大学生在这些有趣的实践活动交流中不仅可以丰富自身的学识,而且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可以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用这样的平台施展自己的才华,有利于培育学生的自尊、自信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跟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迈出胜利的步伐,为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总而言之,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和社会心态对其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来说至关重要,老师需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重视学生的思想状况,引进科学的教学方案,培育学生正确的社会心态和健康的心理,朝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向前迈进。

参考文献:

[1]胡杨,徐建军.转型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大学生和谐社会心态的培养[J].江西教育科研,2017(9).

[2]朱新秤,邝翠清.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心态与观念[J].青年探索,2018(4).

[3]彭文英.大学生健康社会心态的培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7(1).

[4]林文贵.论转型期大学生社会心态的问题与求解[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2016(3).

◎编辑 冯永霞

作者:陈璐莎

心理素质思想政治论文 篇3:

略论新时期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及其培养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创造力的发挥不仅取决于他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取决于他在一定场合下的心理状态。这已被实践证明并引起人们高度注意。所以,一个勇于改革、不断创新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除了要有良好思想品质和知识才能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具有的心理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门科学,是一门塑造人类灵魂的高尚艺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心理素质,正是由这种特殊的工作性质与要求决定的,是在实际教育工作中由主客观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要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能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需具备如下心理素质。

1.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

这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做好工作的前提。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是认识、情感、意志心理过程的综合反映,也是思想政治工作者世界观、革命理想、信念在实际工作领域中的具体化,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对于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具体体现在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各种合格人才的坚定信念上。这种坚定的信念,应表现在对各自所负责的工作范围、工作目标、思想教育工程发展前景,心中要有一个蓝图,并能励精图治,鞠躬尽瘁。

2.良好的情感品质

情感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干部对学生和本职工作喜爱与否的心理体验。政工干部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而深刻的影响。青少年学生,往往因感受到政工干部真挚的爱,而打开紧闭的情感之锁,倾吐心底秘密。因此,政工干部要善于驾驭自己的情感,在需要的时候可以热得发烫,去融化冻结了的心灵;也可含而不露,帮助学生冷却热昏的头脑。政工干部的崇高职责是培养国家所需要的一代新人。要使教育获得成功,政工干部首先要对自己的工作对象充满爱,即爱学生。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智力测验中发现,通过老师对学生的爱和期望,会对学生心理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促进学生的智力和人格发展。这就是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或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

政工干部对学生的情感是由学生在德智体几方面得到发展过程中的种种行为而产生。当学生符合社会期望,健康地成长时,会产生欣喜、愉快的情感体验;反之,则产生焦虑、忧愁的情感体验。为了教育效果,政工干部的种种情感不能简单外露,而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具体环境和学生状况而决定情感倾向,表现爱而不纵、怨而不弃;炽热的爱与原则的、公正的、合理的要求相结合。这是最有力量的情感。

3.坚强的意志

意志是思想政治工作干部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各种困难,积极完成本职工作的心理过程。它是政工干部动员自身力量,战胜不利因素的内部条件。这表现在他们对工作往往是没有结果不撒手,不出成绩不罢休。遇到困难时,不是把困难看成前进中的障碍,而是当作前进的阶梯,争取工作成功的希望。工作受挫,也能经得起考验,吸取经验教训,继续努力。这还具体表现在:(1)对预定工作目标的坚定性。即对已定目标确信无疑,具有为实现目标百折不挠的坚毅精神。(2)决策的果断性。果断性就是处理问题速度快,能量大,效果好。做到令行禁止,扬抑得当。例如,学生发生打架斗殴事件,政工干部能迅速地有效地分析这种冲突的发生原因和所产生的后果,恰当地加以处理。当断不断,优柔寡断,犹豫不决,会导致失去时机或控制不了局面。塑造学生灵魂,转变后进生的过程,往往是政工干部与教育对象意志力的较量过程。一旦遇到不懂礼貌,不讲道理,不遵守纪律,甚至公开顶撞的学生,政工干部应是意志坚定、沉着冷静地去处理事端,以实现预定教育目标。政工干部的坚强意志是学生形成良好意志品质的具体榜样和力量所在。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只有在“以理性影响理性,以道德影响道德,以性格影响性格,以意志影响意志的情况下”,政工干部才能取得教育的成效。

4.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在学校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使这一工程有效实施,达到预期目的,思想政治干部就要恰当地协调同事之间、干部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关系。这个过程,一方面是知识经验、情报信息和专业等方面的相互交流,从而发展个人的才能;另一方面是人的思想、信念、情绪、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相互摄取,从而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能保证这种交往。政工干部具有良好的相容心理,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一旦上下级之间、同志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发生裂痕时,能够跻身于裂缝之中,架起友谊的桥梁。政治工作者在与学生交往中,除了真理的力量外,还必须有坦诚待人、一身正气的人格力量。

5.创新的意识

不断探索、改革、开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是思想政治工作干部良好心理素质的核心和主要标志,这里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干部既要有实事求是少说多干的科学态度,又要有勇于创新、敢担风险的变革气概;既能有效地吸取别人经验和成果,但又不落后于他人、步前人之后尘;对上级政策指示不是机械执行照办,而是结合实际,创造性执行;对常规不是轻信盲从,而是勇于挑战,大胆创新。新时期、新任务、新问题要求有相应的新思想、新作风、新方法。只有思想政治工作干部具有创新意识的心理素质,才能不断改善思想政治教育,正确引导学生,激发他们求知、求新、求异的成才积极性。如果思想政治工作干部缺少创新意识,仍沿用拘谨、闭锁、思想单一的传统模式教育学生,那么会严重地阻碍学生接受新观念、发展新意识、形成优良的心理品质。

总之,思想政治工作干部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为打开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奠定心理基础,才能在学生中树立起威信,真正成为学生的一位可亲可近的良师益友。

二、思想政治工作者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途径

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心理素质是由新时期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性质、特点、内容所要求的,是在主客观作用下形成的。

1.加强政治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思想政治工作干部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就要求政工干部首先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指导思想政治工作沿着科学的方向发展。科学需要正确的哲学作指导。恩格斯指出:“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是受哲学的支配”。世界观和方法论渗透在每个科学工作者的头脑之中,自然科学如此,社会科学也如此。这就需要政工干部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哲学原理,提高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坚持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正确地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地回答和解决实际工作中提出来的各种思想、理论问题。除此,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思想政治工作干部还须学习和掌握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以及耗散结构论这

些新的科学思维方式。只有有了正确的世界观作指导,才能开创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为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提供先决条件。

2.强化角色意识,确立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越感

思想政治工作干部的崇高职责是培养和塑造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一代新人。思想政治工作这一特殊的职业,决定了他们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也使他们形成了政工干部这一角色意识。政工干部的角色意识不仅包括对职业意义、价值的认识,对职业要求的行为规范的认识,还包括对职业的苦乐、荣屏、褒贬的情绪体验,以及由认识、情感激起的动机和行为。然而,对政工干部工作的真正价值的认识,只有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实践,通过与学生的交往及其他教育情境的人际交往获得。政工干部在工作实践中、在交往中得到的反馈,可使他们产生积极或消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强化或削弱政工干部的角色意识。这种反馈可以来自社会,各级领导,尤其是学校领导、同事、学生及自己。因此,政工干部要善于运用这种反馈作用,来强化自己的角色意识。例如,要随时对来自领导的表场、批评,同事的支持、冷漠,学生的反对、赞扬等反馈信息,及时处理协调自己心理承受力,强化自己的角色意识,从而提高自己工作目标设置水平。所以,政工干部获得积极的反馈信息,能强化角色意识,改变那种不论时间地点都一本正经、不苟言笑、仿佛不食人间烟火的现象,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越感。

3.热爱事业,培养自己的有益兴趣

兴趣是政工干部努力探究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心理倾向。兴趣产生于对事业的强烈追求的心理。钻进去必有成效,尝得甜头必有兴趣。当自己能在从事创造的领域内自由驰骋时,便会形成对事业稳定而又持久的热爱。一个人一旦对自己从事的事业和工作不仅发生了兴趣,而且达到了“入迷”的程度,他就能废寝忘食地去钻研,直到成功。思想政治工作干部的兴趣对学生有极大的感染力,特别是当政工干部的兴趣、爱好和专长更广泛时,更会受到学生的尊重和赞扬,也只有当政工干部的兴趣、爱好、专长与学生产生同步共鸣时,思想政治工作效益才能成为现实。因此,政工干部应当有追求新事物、新成果、新经验、新知识的巨大热情和兴趣,想方设法改进工作方法,增添工作的新意,来激发学生的“兴奋点”,争取良好的工作效果。

4.学校要有一个思想政治工作的最佳环境

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环境,是师生员工的精神面貌包括思想品德、习惯、风格、纪律、人际关系的综合反映。在一个充满正气的思想政治工作环境里,先进自有人学,后进自有人帮,正气能得到充分发扬,邪气能得到及时去除。学校就像一座革命熔炉,不断使先进的思想升华。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学习,必然会导致积极的、向上的、进取的群体意识和共同行为,从而成为一种优良的风气、习惯。最佳思想政治工作环境不是自然而然、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靠学校的领导、党员、干部、教职员工的理想、道德、情操、作风促成的,同时也是各级领导、教学管理;服务部门共同创造的。不良的工作环境导致心理状态恶化,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环境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干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根据现代管理心理学研究,人的需要产生动机,动机激发行为。思想政治工作干部需要得到尊重、信任,需要树立思想政治工作的权威,需要有一个大家认可满意的工作环境。一旦这些需要得到满足,他们便会在思想上消除压抑,心理上产生平衡,激发出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良好心理素质得到培养。

思想政治工作干部在培养合格人才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特别的地位。因此,加强思政工作者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对有力地维护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的权威,开创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系华北水电学院人事处处长、副教授

(郑州 450045)

责任编辑:海文

作者:张殿玉

上一篇:会计信息市场经济论文下一篇:事业单位社会保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