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军四会政治教员标兵授课演示讲稿

2024-04-19

全军四会政治教员标兵授课演示讲稿(通用2篇)

篇1:全军四会政治教员标兵授课演示讲稿

全军“四会”政治教员标兵授课演示讲稿之四

2009年09月21日 18:15 来源: 新华网【进入论坛】

全军“四会”政治教员标兵授课演示讲稿之四——追寻水的优秀品格塑造给水兵崇高人生主讲人:宁夏军区给水工程团政治处副主任刘桂志

东流入海的执着、滴水石穿的坚韧、善利万物的奉献、潭水静默的情怀,这就是水的品格……

我们团是根据周恩来总理重要指示,于1974年组建的。35年来,历代官兵牢记党和人民嘱托,走戈壁、闯大漠、上高原,1500多眼甜水井记载着他们为水而战的足迹和历程,蓄满了他们为民找水的精神和荣誉。2007年4月,胡主席视察宁夏后,在陡坡村全体村民的来信上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我们“再接再厉,做出更大成绩”。作为新一代给水兵,我们一定要牢记胡主席的嘱托,自觉在找水打井的实践中传承团队精神,汲取水的优秀品格,塑造给水兵崇高人生。

宁夏军区给水工程团政治处副主任刘桂志进行授课演示。王一轩摄当好给水兵,就要有“东流入海”的执著信念

我们看滔滔黄河水,九曲十八弯,多少阻隔,多少诱惑,东流入海的“信念”始终不曾动摇,雄浑奔放的“脚步”始终不曾停歇。李白笔下“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豪迈诗句,赞美的就是水的这种执著。这也是我们给水兵忠诚于党和人民给水事业坚定信念的真实写照。

建团以来,一代代给水兵始终坚定对党和人民给水事业的执著信念,坚持自己的选择和追求,坚守自己的岗位和职责。有6名同志从建团到退休没有离开过团队,一直奋战在找水打井第一线;36名同志从士兵到技术骨干,一直坚守同一个岗位;9名同志为给水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忠诚于党和人民给水事业的执著信念!高级工程师李树棠,是咱们团的建团元勋,他“三不进京”的故事,就是对给水兵坚定信念的生动诠释。第一次是1974年,团里决定从河北省地矿局特招李树棠入伍,国家地质总局也准备选调他进京工作,他选择了大西北。第二次是1982年,基建工程兵部队撤销,北京市水文地质指挥部派专人劝调李树棠,他再次选择了大西北。第三次是1985年,部队精简整编,李树棠由技术处长改为普通技术干部,北京一家石油勘探公司高薪聘他进京工作,他还是选择了大西北。李树棠第一次选择大西北,用他自己的话讲,从事水文地质事业是他的选择,既然选择了就要有一番作为。后两次选择大西北,是因为两件事:一件是,在内蒙古查汗滩水文普查时,一个8岁的小女孩告诉他,因为缺水,记忆中长这么大她就没怎么洗过脸。另一件是,在中蒙边界水文勘察时,还是因为缺水,边防官兵只有下雨时,才能痛快地洗个雨水澡。那个8岁小女孩向往水的神情,以及边防官兵洗雨水澡的场面,深深刺痛了李树棠的心,也更加坚定了他扎根西北找水打井的决心和信念。

“千江有水千江月。”像李树棠这样的给水兵,我们身边还有许许多多。因此,当一名优秀的给水兵,首先要有忠诚于党和人民给水事业的执著信念。也许大家会想,我只是普通一兵,身居小岗位,干着具体活,也干不成大事业。可大家想想,一滴水,不正是有了入海的执著信念,才汇聚为涓涓溪流,才汇流入滚滚江河,最终成为浩瀚无垠的大海吗?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执著能产生无穷的力量,这就是信念的力量。只要我们坚定对给水事业的追求,坚持当给水兵的选择,坚守无尚光荣的给水岗位,就能够在小岗位上干出大成就、实现大作为。

当好给水兵,就要有“滴水穿石”的坚韧意志

“水至柔,却柔而有骨”,说的就是水坚韧的特性。一句“滴水穿石”的成语,令无数人对水以弱胜强、以柔克刚的意志力肃然起敬。试想,微不足道的滴水反复做着单调的自由落体,以细微之力也要毕穿石之功。这,蕴含着多么坚强的意志、多么刚强的精神、多么顽强的耐力。我们历代给水兵所创造和形成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团队精神和优良作风,不正是水这种优秀品质与找水打井实践的完美融合吗?

建团之初,在一无资料、二没经验、三缺人才的情况下,老一代给水兵处困境不沮丧,遇逆境愈奋进。为了查明巴丹吉林、乌兰布和、毛乌素和腾格里四大沙漠的水文地质状况,官兵们硬是靠着两只脚板,走过了相当于绕地球8圈的路程,钻透了相当于30座珠穆朗玛峰的深度,找到了15个大型自流水盆地和6条古河道富水带,填补了我国水文地质勘察领域的多项空白。这一串串数据的背后,凝聚着老一代给水兵的心血和汗水,也见证着他们锲而不舍、坚忍不拔的意志品格。

这就启示我们,当一名优秀的给水兵,就要自觉在找水打井的实践中练意志和作风,培育顽强的战斗精神。具体来说,就是要培育如水之柔的顽强意志。我们给水兵长年与荒漠为伍、与艰苦为伴,一年365天通常有265天奋战在野外,吃着沙拌饭,喝着苦咸水,忍受着夏天四五十度的高温、冬天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面对恶劣的环境,我们要有水“盂圆则圆,盂方则方”的优秀品格,不断增强对艰苦环境的适应力、对艰辛工作的承受力,做到再苦不言苦、苦中有作为。就是要培育如水之坚的拼搏精神。“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意思是天下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然而以柔克刚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胜过水。我们给水兵能够钻透坚硬的岩层,在极度缺水的地方打出如泉之涌的自流井,在公认的“无水区”找到一条条深藏于基岩夹缝中的富水带,打出一口口优质井,体现的就是如水之坚的拼搏精神。因此,面对艰难困苦,面对逆境挫折,面对技术难关,我们要像水那样柔而有骨,百折不挠,攻坚克难,永不言弃。就是要培育如水之韧的战斗作风。孔子临河而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赞美的就是水长流不懈怠、坚韧不退缩的优秀品格。大家知道,每人守一岗、百人开一钻,找水不回头、开机不停钻。这,就是我们给水兵的工作特点。这就要求我们,找水打井要像水那样开流不回,做到不怕疲劳,连续作战,英勇顽强。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说的是水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有功于万物而又甘心屈尊于万物之下,这就是“善”的最高境界。水,养山山青,哺花花俏,育苗苗壮,却常常甘居低洼,见物而不见水。所以,水最有爱心,最具包容性,通达而广济天下,奉献而不图回报。这,也正是历代给水兵牺牲奉献精神的生动写照,也要成为我们的追求。

弘扬老一代给水兵奉献精神,就是要有水生万物的爱民情怀。水,是万物生命之源,她博大的胸怀时刻装着万物的所需所求;水,也是人们生存生产生活之本,我们给水兵心中也要时刻装着人民群众的所需所求。西北有些地方极度缺水,比如在宁夏6.6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不少地方水源奇缺,十年九旱,穷就穷在一个“水”字上。像“喊叫水”、“上流水”、“一碗水”、“喜集水”、“狼刨水”这样的地名,反映的都是当地回汉群众等水祈水盼水的急切渴望。1996年,我们团实施了“百井扶贫”工程,从第一眼井成井出水到第一百眼井打成,大家心中最大的牵挂就是回族老人盼水盼了一辈子的眼神,就是老百姓靠水坑集水过日子的艰难,就是那一片片因缺水而干裂的土地。现在,我们团正在实施“百井支农富民”工程,当前这一工程已进入攻坚阶段,我们要有老一代给水兵那样的爱民情怀和忘我干劲,全身心投入到这一为民爱民富民的民心工程之中。弘扬老一代给水兵奉献精神,就是要有水利万物的价值取向。水,无色、无味、无形、更无欲,利万物而不争,她只记着自己对万物的本分和责任。这,为我们看待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提供了正确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利益问题。比如,因为长年在野外打井而照顾不上家人,或是影响到个人愿望的实现,等等。只要我们有了水那样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一些问题可能就不是问题,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弘扬老一代给水兵奉献精神,就是要有水润万物的献身精神。水利万物的最高境界,就是润万物而献身。我们历代给水兵宁可喝着苦水,也要为老百姓打出甜水;宁可撇下亲情,也要为老百姓送去真情;宁可透支生命,也要为老百姓谋取幸福。四连班长魏路,当了15年兵,打了15年井,最后一次离开井台,还是因为严重的肝病恶化,牺牲时年仅33岁。临终前,他念念不忘的还是找水打井,在给团党委的信中他这样说:“我当了15年兵,记不清打了多少眼井,但我却清楚地记得打坏了9眼。这9眼井,是我钻井生涯中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战友们,这种献身精神,难道不是我们给水兵对“上善若水”最鲜活的注解吗!

当好给水兵,就要有“潭水静默”的虚怀境界

水哪儿低往哪儿流,哪儿洼在哪儿聚,低调中彰显着虚怀若谷的崇高境界。古人说,“潭水静默,浅流乃潺潺作响”,就是告诫人们要像潭水一样有品位、有内涵、有境界,不要学浅流哗哗作响,自鸣得意。身为给水兵,更应做潭水而不要做浅流,珍惜党、国家和军队荣誉而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创造荣誉而不骄傲、不张扬,保持荣誉而不把荣誉当资本。

翻开我们团的历史,最耀眼的就是一个个成绩和荣誉。团队先后4次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100多次受到各级表彰奖励,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军委、总部和兰州军区首长对我们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多次深入打井一线看望和慰问官兵。这些成绩和荣誉,就是一茬茬给水兵,对潭水优秀品格的一次次生动解读。这就启示我们,塑造“潭水静默”的虚怀境界,就要像潭水那样不拒细流善于吸纳。积水成潭,重在不拒细流的包容,贵在不拘一格的吸纳。建团以来,历代给水兵像潭水那样积极适应,善于吸纳,练就了找水打井的过硬本领。这,就是我们打出一眼眼甜水井的“金刚钻”,也是获得一个个荣誉的“支撑点”。现在,我们团装备建设有了重大发展,一批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程度高的新装备配发部队,我们更应当像潭水那样注重点滴积累,善于虚心学习,不断提高找水打井的新本领。就要像潭水那样融为一体善于协作。潭水,融泉水、溪水、雨水于一体,遇风浪不分离,遇涨跌同起伏。这,也正是一代代给水兵团结协作精神的生动体现。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它后来被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成了纪录片《沙漠探水记》。1981年3月,钻井三连深入腾格里沙漠腹地进行水源勘察,突遇强风暴天气,16名官兵被困沙漠15天。最后几天,他们挖完、吃光了周围所有的草根。剩下最后一撮草根时,每个人都想着用它来维持其他战友的生命,一撮草根在16名官兵手中传了好几圈,竟没有一个人吃……这,体现的不正是潭水的崇高凝聚精神吗?找水打井工作有着很强的协作性,这要求我们像潭水那样善融合、重协作,对战友团结互助、对工作密切协同,同心协力完成好各项任务。就要像潭水那样平静内敛不骄不躁。潭水,平静而不躁动,内敛而不张扬,深邃而重涵养。水的这种优秀品格,体现的正是我们给水兵珍惜荣誉、保持荣誉、创造荣誉的高尚境界。2007年,我们团为宁夏彭阳县陡坡村打了3口井,那些祖祖辈辈盼水求水的乡亲们发自内心地把那3口井称作是“救命井”、“致富井”、“小康井”,还给胡主席写信,表达对党中央和胡主席的感激之情。这说明,荣誉不是争来的,而是干出来的;保持荣誉不是抱着荣誉不放,而是要靠新的业绩赢得新的荣誉。我们一定要牢记胡主席的殷切期望和更高要求,以褒奖为动力,把荣誉当责任,勘准每一个点,打好每一口井,用忠诚、智慧和心血弘扬团队精神,续写团队建设发展新的辉煌篇章!

篇2:全军四会政治教员标兵授课演示讲稿

全军“四会”政治教员标兵授课演示讲稿之二——让荣誉之花开满军旅之路

主讲人:第二军医大学政治部宣传处干事 印言蹊

同学们,你们刚一入校,我就对大家进行了一次关于荣誉问题的调研,你们的回答可谓丰富多彩。有的说,荣誉是一个和英模人物同生俱存的名词,我们应该努力追求;有的说,荣誉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考个高分,毕业时找个好工作,就是荣誉;也有一些同学认为,现在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超级女声、快乐男声这样的娱乐速食也可以产生荣誉;还有的则认为,荣誉靠平时奋斗不一定管用,关键是评比时争一争。

那么,作为当代中国革命军人,作为一名军校大学生,应该如何看待和创造荣誉呢?怎样理解胡主席提出的“视荣誉重于生命”的要求呢?我觉得首先需要弄清的问题是:

荣誉是否值得我们去追求

孔子认为,“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意思是说,君子以终生得不到荣誉而引以为憾。孟子说:“令闻广誉施于身,所以不愿人之文绣也”,有了美好的荣誉在身上,远胜过那些锦衣华服。他们为什么都如此看重荣誉呢?

(一)荣誉是人的正常精神需求。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需要层次论”中指出,自尊与期望受到他人的尊重,乃至社会性的褒奖和认可,这是人的一种正常精神需要。这种需要,在一定意义上高于对生理和安全的需要,甚至高于对归属和爱的需要,它使人们在生活中变得更有方向、更有动力。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史志经典中找到大量佐证:从“秉德无私”的屈原到“留胡节不辱”的苏武,从“赢得生前身后名”的辛弃疾到“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从“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到“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视荣誉为生命。这就是荣誉,这就是荣誉的力量。可以说,对荣誉的崇拜天然融于每个人的血脉之中,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都会在这种精神需求的牵引下行事。

(二)荣誉是不同社会的普遍追求。在原始社会,荣誉往往同维护部落整体利益相联系;在奴隶主眼里,荣誉时常是拥有奴隶的数量以及身份特权的象征;在封建社会,荣誉意味着忠孝义节,意味着金榜题名、封侯拜相;在资产阶级那里,金钱的多少以及个人价值实现是衡量荣誉的主要标准;而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做主,为国家、为人民的利益恪尽职守、无私奉献,得到人民的尊敬和褒奖,就是高尚的荣誉。经过这样简单的梳理,我们不难看出,荣誉的内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深刻的阶级烙印,但是同时我们也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荣誉这一概念所表征的价值追求却具有普遍性、恒定性。

(三)荣誉是军人的永恒追求。军队与荣誉相生相伴,军人与荣誉息息相关,古今中外凡有所作为的军队无不崇尚荣誉。早在公元前两千多年,大禹的儿子夏启在与有扈氏打仗前就做了这样的动员:“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就是说,英勇杀敌就在祖宗的牌位前给以赏赐,贪生怕死就在社神的牌位前杀头。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这是一件关乎荣辱的大事:要么光宗耀祖,要么辱没神灵。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所作的军歌中有这样的唱词:“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封建时代,军人能够建立军功,得到“封侯”就是最大的荣誉。外国军队也不乏对荣誉的向往追求。拿破仑主张对军队“不用皮鞭而用荣誉来进行管理”,他曾经豪情万丈地说:“只要给我足够的勋章,我就能够征服世界。”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1962年在西点军校接受“森林神”奖章时发表演讲,提出“责任、荣誉、国家”六个字,把“荣誉”与军人的品德和最高使命并列,这六个字至今被西点军校奉为校训。由此可见,崇尚荣誉是古今中外治军的重要原则。那么,作为当代中国革命军人,应该追求什么样的荣誉呢?

第二军医大学政治部宣传处干事印言蹊行进授课演示。王一轩 摄 什么样的荣誉最崇高

我认为,与其他军队相比,我们当代革命军人所崇尚的荣誉,应该具有集体性、人民性和精神性等鲜明特点。这是因为:

第一,融入集体的荣誉更有价值。我军在党的领导下,推崇的是集体英雄主义,而不是古代侠士、欧洲骑士那样的个人英雄主义。1935年,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的第二天,彭德怀率部大败敌军,一举斩断了妄图跟进我陕北根据地的尾巴。为此,毛主席欣然赋诗一首:“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彭老总看到后,当即把第四句改成“唯我英雄红军”。寥寥几个字的改动,不仅让我们感受到彭老总的博大胸怀,更让我们体会到集体英雄主义的伟大魅力。军人的利益不是孤立的,而是在为国家、为人民利益的不断奋斗中实现的。只有自觉地将自己的利益融入到集体利益之中,个人所获得的荣誉才更加隽永、更有价值。

第二,人民给予的荣誉更加珍贵。去年,解放军报组织了“与时代同行--改革开放30周年军营新闻人物”评选活动,有30位大家熟知的战斗英雄和时代英模当选。随后军报集中刊发了他们的获奖感言。其中,华益慰妻子张燕容的感言是“华益慰一生践行我军宗旨服务人民,人民对他的这份真挚感情,是对他的最高褒奖。” 杨利伟发表的感言是“百倍珍惜党和人民给予的荣誉,为祖国载人航天事业再立新功!”从中不难看出,英模们都把人民授予的荣誉看得高于一切。今年1月12日,行驶在亚丁湾的我国“振华13”号货轮船员,为了感谢海军“武汉号”驱逐舰直升机的护航,用了6个多小时在甲板上写下了“向人民子弟兵致敬”8个大字。在护航官兵眼中,这8个大字就是人民对军队的最高褒奖。胡主席在建军80周年讲话中指出:“从诞生之日起,人民解放军就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利益而奋斗,赢得了亿万人民的衷心爱戴和全力支持,形成了夺取胜利最深厚、最伟大的力量源泉。” 第三,精神褒奖的荣誉更为恒久。我军给予官兵的荣誉有时会伴有物质奖励,但真正的荣誉是一种崇高的精神追求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内在激励。物质的东西用掉、花完就没有了,但精神性的褒奖却能恒久地伴人终生。对于这一点,我个人的感受尤为深刻。我的父亲也是一名军人,他在1985年全国第一个教师节时被评为优秀教员,到现在已经过去24个年头。期间我们先后搬过5次家,每次到了新家,父亲都会把那张镶有奖状的玻璃匾擦拭干净,小心翼翼地放到书柜上。小时候看到这种情景,我不太理解,一张纸质的奖状有那么金贵吗?但是当我渐渐长大,当我也穿上这身军装,我才懂得:在父亲的眼中,这张奖状代表的是组织对他工作的肯定,是一笔无价的精神财富,是他献身国防教育事业的重要精神动力。我们再看,在四川抗震救灾中,那15名从生命极限5000米高空跳下的勇士,出征前写下了“我愿付出自己的一切,去挽救灾区人民的生命,实现我们军人价值”的决心书;不幸受伤的消防战士跪在地上,仍发自肺腑的喊着“让我再去救一个”。相信从电视上看到这些画面的每个人都会为之动容。这些壮举是多少金钱也无法衡量、无法褒奖的,而等待救援的受灾群众打出的“关键时候还靠人民子弟兵”的横幅,正是对战士们这种壮举的最高褒奖!金钱的背面是写不出也留不住故事的,而一枚枚勋章、一张张奖状后面流淌的则是绵绵不绝的军人荣誉,这比任何物质奖励更为恒久、更让人难忘。

那么,作为当代革命军人,又该如何崇尚荣誉呢?下面学习讨论第三个问题。争创荣誉靠什么

首先,靠过硬的素质本领。胡主席在阐述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时指出,崇尚荣誉就要“提高素质、全面发展”。对于我们医大学员来说,就是要有救死扶伤的高尚境界和精湛高超的业务技术。我们二医大有一大批杰出的专家教授,他们当中有两院院士,有尖端学科的带头人,还有一些在国内甚至世界医学领域独树一帜的领军人物。吴孟超院士就是他们当中的突出代表,他在肝外科领域奋斗了50多年,做了1万多台手术,被誉为“一代神刀”。2005年,吴老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胡主席亲自为他颁奖。我想,这种巨大荣誉正是对吴老高尚医德和精湛技术的肯定。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我校副校长、著名的免疫学专家曹雪涛教授,是我校81级的学员,28岁被破格提升为正教授,32岁成为博士生导师,40岁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数十年如一日地潜心研究,从树突状细胞中发现了124条全长新基因,并且在国际基因库登陆。最近,他研究发现了一种新型泛素化酶Nrdp1,其研究成果被国际一流学术杂志《自然免疫学》发表,这是该权威杂志时隔四年后再次发表的中国科学家研究成果。他们的成功告诉我们,荣誉通常青睐那些具有过硬素质本领和卓越行为能力的人。其次,靠不懈的艰苦奋斗。马克思说:“青春的光辉,理想的钥匙,生命的意义,乃至人类的生存发展全包含在两个字里面,这两个字就是奋斗。”在决定成功的诸多因素中,固然不乏一些偶然因素的加入,但起决定作用的通常是令人钦佩的坚持和努力,在顺境中摒弃懈怠,在逆境中砥砺拼搏,如此方成大器。

第三,靠无私的奉献精神。军人的价值就在于奉献,由奉献产生的荣誉最崇高。2007年11月30日,孟祥斌,这位年仅28岁的军官为了抢救一名落水女青年,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的灵柩送回山东齐河老家的时候,无数的金华市民像送别自己的亲人一样,守候在凛冽的寒风中,点燃蜡烛、手捧鲜花,送别他们心目中的英雄。2007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组委会给孟祥斌的颁奖辞这样写道:“风萧萧,江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同样是生命,同样有亲人,他用一次辉煌的陨落,挽回另外一个生命。别去问值还是不值,生命的价值从来不是用交换体现。他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给我们一个温暖的启示。”孟祥斌,用自己的生命,赢得了军人的最高荣誉。今年我校毕业的本科生,分配时创造了“三个百分之百”:100%服从分配,党员100%提出支边申请,100%按时报到!大家可不要小看了这“三个百分之百”,在这些申请支边的毕业生中,有的是原本可以留校的全优生,有的在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得了高分,有的则是从小生长在上海的本地人。在毕业分配这个人生的重要关口,他们放弃了许多人生的最初梦想,作出了自己无悔的选择,践行了崇尚荣誉的职业操守。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全军四会政治教员标兵授课演示讲稿】相关文章:

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解读04-16

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学习心得04-17

全军政治工作心得体会04-17

全军覆没成语造句05-01

在县委全军会议上讲话05-27

王全军的个人简历04-11

四能四会范文04-19

正步四会教学教案04-25

四会教练员05-06

向部队学四会教学04-29

上一篇:我喜欢的水果的幼儿园小班说课稿下一篇:事业单位档案需用要件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