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与多元智能开发论文

2022-04-27

【摘要】本文分析了聋哑学生目前的常见的心理和性格,学校要摒弃陈旧的教育方式和方法,研究和尊重聋哑学生的个性特征,重视对他们的情感引导与潜在能力开发,切实加强以舞蹈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才艺培养。还阐述了律动教学在舞蹈训练中的应用,既提高了聋哑学生对舞蹈的理解,又提高了训练的效果。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艺术教育与多元智能开发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艺术教育与多元智能开发论文 篇1:

艺术修养和形象思维对化学教学和科研的影响

最早知道沈致隆先生,是看到他在杂志上发表的一些关于美国哈佛大学艺术教育的文章,以后又陆续看到了他翻译的在全国教育学术著作中居于畅销首位的《多元智能》和教育部高教司向全国大学生推荐的文化素质教育丛书之一《亲历哈佛—美国艺术教育考察纪行》等专著。2001年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的年会上,才真正目睹了他的风采。继后,我们的课题“当代中国杰出化学家审美素质与其事业成就相关性调查研究”又得到他的大力支持,使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到这位优秀的热衷于美育事业的化学教授。2006年,新春开始,借春节假期,我们采访了他。

问:沈先生,您作为一名化学教授,怎么成为参加美国哈佛大学“零点项目”研究惟一的中国教授,您能否告诉我们一些有关的背景情况?

答:也许是我自幼对音乐的酷爱让我这位化学教授与美国“零点项目”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但我又是在不经意之间被时代的大潮卷入“零点项目”有关多元智能理论研究的。这个大潮,就是改革开放以后,美育在中国的复兴,就是艺术教育的蓬勃发展。我知道哈佛大学有一个“零点项目”,是来自当时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教育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李妲娜的介绍。她是一个开放型的音乐家和社会活动家,和国内的音乐界、教育界有着广泛的联系,在艺术教育领域有着较大的影响,并且对国外的音乐教育理论和实践十分熟悉,与许多外国的音乐家和教育家也保持着多年的友谊。1986年,国家教委成立了艺术教育委员会,标志着教育领导部门已经正式将全体学生的艺术教育提上了议事日程。也许是因为出于对我艺术修养的了解,她那时就开始鼓励我在自己工作的学院开辟艺术教育的阵地。1992年随着一位新上任的副总理主管教育工作,艺术教育出现了较为强劲的势头。1994年,李妲娜邀请我从事高等学校的音乐教育普及工作时,介绍了哈佛大学“零点项目”所做的工作,并表示愿意推荐我前去美国访问,给了我加德纳教授的通讯地址。

虽然有人推荐,但要得到哈佛大学的邀请,还要必须研究“零点项目”和多元智能,做出成绩来。我首先给加德纳教授去了第一封信,做了自我介绍,表明因为将要申报艺术教育的有关课题,希望从他那里得到帮助和有关资料。不到一个月,就收到了他本人的回信,并寄来一些有关“零点项目”和多元智能理论的资料。我根据他寄来的资料,翻译并整理,发表了一些文章,还通过讲座的方式,向人们介绍多元智能。1995年,我一方面积极申报课题,争取立项,另一方面给加德纳去信,提出访问哈佛,以便为我的课题收集美国大学艺术教育和“零点项目”艺术教育研究的资料。正是由于我做的介绍“零点项目”和多元智能理论的工作,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派人到北京对我进行了考核之后,我才得到了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副院长莫奈尔教授的邀请函,邀请我这个中国一所一般大学的化学教师访问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研究生院。最后,我申报的研究课题“中外理工科大学艺术教育的研究和探索”,由国家教委和轻工总会有关部门立项,获得批准,我拿到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副院长莫奈尔教授的邀请函,漂洋过海去了美国,到了哈佛大学成为“零点项目”的一员。

问:您认为美国“零点项目”取得了哪些重要研究成果?

答:“零点项目”创立于1967年,是美国在50年代末,由于空间技术落后于苏联而引发的教育10年大反思的产物。美国“零点项目”投入上亿美元,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就是艺术认知的规律、人类智力的潜能和人类的创造性。其创始人是哈佛教育研究生院的著名哲学家和美学家纳尔逊·古德曼教授。他认为:艺术作品不仅仅是灵感的产物,艺术也不仅仅是情感和直觉的领域而与认知无关,艺术过程也是思维活动,艺术认知是与科学认知同等重要的认知方式。他还认为人们过去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金钱以改进逻辑思维和科学教育,不承认艺术也是一种认知方式,对艺术认知和艺术教育的认识基本为零。因此,他立志从零开始,弥补科学教育研究和艺术教育研究之间的不平衡,将项目命名为“零点项目”。1972年,纳尔逊·古德曼教授退休。“零点项目”从那时起,由2名年轻学者主要负责,一位是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曾经从事人工智能研究的大卫·帕金斯教授,另一位就是为中国教育界和心理学界所熟悉的霍华德·加德纳。

1979年,受荷兰海牙伯纳德·凡·李尔基金会的委托,“零点项目”承担了一项重大课题,研究人类潜能的本质及开发。加德纳也接受了一项令人胆怯而又极富魅力的任务:写一部专著,在人文科学领域中建立人类认知本质的理论。

20世纪的最后10年被称为是脑科学的10年,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为人类研究大脑的认知功能和方式提供了条件。“零点项目”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其中的一个重要成果,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就是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1983年,他在《智能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一书中,提出并详细叙述了这一理论。他经过多年的发展心理学、生理学、神经医学、人类学、考古学、教育学、艺术认知的研究,通过大量心理学的实验数据和实例的观察分析,证明了人类思维和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多元化的,可能存在9种以上的智能:

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存在智能等。加德纳认为理论和实践证明了每一种智能都是独立存在的,都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多元智能理论,在美国和世界各地的教育工作者中受到了广泛而热烈的欢迎。他们开始在课程体系、教育评估和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的实验,主要是多元智能理论在学龄前儿童、小学生和中学生教育中的应用。这些实验有适用于学龄前儿童的“多彩光谱”项目,适用于小学阶段的“重点学校”实验项目,适用于初中阶段学生的“学校实用智能”项目和适用于高中阶段的“艺术推进”项目。

到2002年为止,加德纳本人已经获得了包括普林斯顿大学在内的世界22所大学授予的22个教育学、法学、音乐学、心理学荣誉博士学位,被誉为“推动美国教育改革的首席科学家”,名列包括孔子、柏拉图在内的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100个教育思想家名单之中。

多元智能理论和哈佛大学“零点项目”的影响范围远远超出了美国,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改革中已经起着并将继续起着作用。

问:您认为美国“零点项目”取得的这些重要成果,对我国有哪些借鉴价值?

答:“零点项目”吸引了众多科学家参与并为之不懈努力,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美国各界对艺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正如李政道博士曾在一次讲话中所谈:“苏美之争的实质是什么,我们一直以为是军备竞赛,是工业竞争,是钢铁比赛,直到世纪末我们才明白,他们竞争最深沉的东西是有艺术气质的高科技人才(李政道.科学与艺术—一个硬币的两面.中国青年报,1999-6-10)。”“零点项目”的工作给美国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各界以深远影响,人们对大脑思维方式的传统观念和习惯做法渐渐改变,1994年美国有关教育的法律已规定艺术为基础教育各级学校的“核心课程”之一。音乐、戏剧、舞蹈、视觉艺术逐步成了美国各级学校的重要科目。这样美国不仅在本国而且在人类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将艺术提到了空前重要的地位上。

多元智能理论表明,过去中国的应试教育仅仅凭逻辑数学智能和语言智能判断人的智力高低,注重选拔人,淘汰人,决定谁该接受高等教育,谁该从事简单劳动,方向错了,所用的标准也错了。人才评价以文凭为惟一标准,是社会人力资源的最大浪费。心理学家不应该专注于发明各种测量方法,将人按照聪明程度排队、分等,而应该集中精力,帮助那些在学校表现似乎不佳的人,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开发他们的特长和强项,从而造福社会和人类。1994年哈佛教育研究生院院长莫菲(Murphy)教授对“零点项目”和多元智能理论称赞到:“这个项目的研究对人类的智能理论发起了挑战,使我们对创造性和认知的理解更进了一步。它还使我们不得不再一次思考教育的内涵,思考未来教育的模式。”

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彻底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这一点与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学导向不谋而合。多元智能理论的出现,为我国的教育改革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它在美国和世界各国的成功应用,给予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很多有益的启示。多元智能理论可为我国当前大力推广的素质教育提供理论依据,“零点项目”已进行的多项试验可为我国转变应试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提供参考。《多元智能—实践中的理论》一书既有心理学、教育学理论的根据,又有学校具体应用和操作的方法和实例,对于推动我国的素质教育将产生重大作用。

问:我们从一些资料上知道,您自幼爱好音乐,曾经在北京大学交响乐团拉第一小提琴,您的音乐素养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音乐对您的人生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答: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4集中,刊登了我在几个大学的演讲稿《音乐人生》,上面讲到了音乐对我人生产生的影响。

我的经历很有戏剧性,自小酷爱小提琴但却进了北京大学学习化学。毕业后未能如愿走上科学研究之路,在青藏高原挖了5年的矿,饱受磨难。高雅艺术和古典音乐是我在那个年代生存下来的精神支柱之一,从贝多芬、莫扎特、柴可夫斯基的人生和音乐中我汲取到了精神力量,摆脱了沮丧、颓唐的心境。我是改革开放后早期国家公费派往海外学习研究的高校教师,在英国学习化学的2年时间里,有机会亲自前往英国国家美术馆、法国卢浮宫、荷兰国家美术馆等世界一流美术馆参观,进一步提高了对艺术的兴趣。1997年,作为中国一所非重点大学的理科教师,应邀成为世界一流高等学府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零点项目”的访问学者。科学与艺术结合的生涯,是我通向哈佛的基础,中国美育春天的到来,为我打开了通往哈佛的大门。

问:我们发现在您的身上既有作为化学家的严谨,也有作为艺术家的幽默和浪漫,有人称您是科学艺术“两栖人”,您能谈谈科学与艺术的关系吗?

答: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狄拉克曾经问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听说你也是一位诗人,对吗?奥本海默回答:是的。诗人是用别人从未用过的叙述方式来描述人人都会有的感情,而科学是用人类的共同语言来表述过去任何人都不知道的知识,奥本海默一个人怎么能同时成为两者呢?怎样解释达·芬奇、爱因斯坦、鲍罗丁、郭沫若、李四光既是科学家又是艺术家的现象呢?

表面看起来,科学与艺术需要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分别为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艺术与科学在很多方面也的确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如艺术偏重感情认识,科学偏重理性思考;艺术偏重于表现,科学偏重于内涵;艺术善于用形象来说话,科学善于用逻辑来证明;艺术将平凡的人和自然界表现得生动、活泼、丰富多采,科学将人类自身和自然界的千变万化描述得单调、简单、归一。但是科学与艺术又有许多共同和相通的地方。艺术现象实际是非模式化的科学,科学现象实际是模式化的艺术。李政道教授说:“艺术与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爱因斯坦说:“音乐和物理领域中的研究工作在起源上是不同的,可是被共同的目标联系着,这就是对表达未知的东西的企求。”科学和艺术,都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影响着人类的感情和表达这种感情的艺术作品的风格。反过来,艺术的形象思维也为科学的发现和发明提供了灵感和启迪。

问:沈先生,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科学和艺术的完美结合,我们还了解到您在物理化学和胶体化学等课程中,注重贯穿审美教育的思想,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之美,常配合数理方程的推导,以文学艺术名著为例,在科学与艺术的结合点上,启发学生在学习科学的同时自觉提高文化素质,使他们对化学和艺术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很想具体了解您是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将科学与艺术结合的?

答:物理化学利用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手段,研究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指导化学、化工各学科和行业科研和生产的基本理论学科,过去和今后都是中外高等教育化学、化工各专业教学计划中的重要基础课和必修课。胶体化学过去是物理化学的一个分支,现在虽然已经相对独立,但它的课程性质与物理化学相同,我认为它们都是难得的、有效的结合科学审美进行教学的自然科学课程。因此,我在讲解数理化的理论、公式、实验时,同时以数理化的理论、议程、实验为对象进行审美教育,这是我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点。

物理化学的审美对象主要是科学理论美、科学公式美和科学实验美。虽然理论的形成和表达离不开实验和公式,但是这里所说的理论美,是指最后被证明了的科学假说。科学史上很多杰出的理论的确立,都是科学家经过长期的观察、初步的实验和思考,在丰富的想象力和概括能力的基础上,首先提出假说,然后被自己和他人进一步的深入实验和研究所证实的。这些闪烁着真理的光辉、逻辑上完整和统一的理论假说,就像魅力无穷的艺术作品,不但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发人深省,对于后来的科学家和学子有巨大的启迪作用。

科学与艺术之间密切相关的例子最有名莫过于波动光学和印象主义美术的产生。1874年4月,巴黎市中心一间摄影工作室几个当时无名青年人的画展,揭开了美术史上一场影响深远大革命的序幕,早期印象主义美术诞生了。印象主义美术作品当时虽然受到冷嘲热讽,但最终影响到文学、音乐,不但征服了艺术界,而且征服了全人类,成了现代艺术的源泉。其实早期印象派画家只不过汲取了波动光学关于光散射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自己在大自然中的写生实践,发现了过去长期不为人们所注意的色彩现象,从而在绘画的色彩上引起了一次意义深远的革命。早期印象主义的绘画,如马奈、莫奈、德加、雷诺阿等人的作品并不神秘,从波动光学的理论和实验中不难找到其中光色变幻特征的答案。特别是曾任剑桥大学名誉校长,20世纪初获诺贝尔奖的瑞利(Rayleigh)1871年提出的著名瑞利散射理论,就是很好的证明。

胶体化学中著名的丁达尔(Tyndall)效应,就是由于光散射引起的。在胶体分散系光学性质这一章的教学中,我就同时用数学物理方程的推导和莫奈等人的作品做为瑞利理论和方程的证明,十分生动、有力。科学和艺术的关系、科学与艺术的结合、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不但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还促使他们立志提高文化素质,做爱因斯坦式的“科学的艺术家”。

问:沈先生,您不仅是一名优秀的化学教授,在化学领域的科研和教学中都有突出成绩,曾任北京工商大学化工学院化学系主任,为该校化学学科的学术带头人,而且2003年起担任了国家教育部第4届艺术教育委员会的委员,曾在全国60多所高等学校以《科学与艺术》、《艺术与人生》、《艺术的功能》等为题演讲200多场,2005年还去青海宣讲普及高雅艺术。作为化学教授,您为什么要去做艺术普及工作呢?

答:我虽是一名化学教授,在哈佛的日子,我深深体会到,美国学校的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教学手段和师资队伍的优越固然值得我们学习,但文化氛围、美育环境和艺术教育以及由此体现的哲学思想、教育体制、审美观念则更值得我们借鉴。我深感中国艺术教育的不足,因此,回国后我一边教物理化学,一边利用自己的业余爱好开始了艺术教育普及的实践。

我到全国高等学校去宣讲普及高雅艺术是2005年国家教育部的一项重要工作,2005年教育部发起一个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活动,主要是在高等院校中普及高雅艺术,重点是普及交响音乐。一共分2个方面:一方面由教育部组织了18个交响乐团,在东部10个省市组织了194场音乐会,有30多万大学生欣赏了交响音乐的演出;在西部由于经费和条件的限制,没有组织大规模的交响音乐会,教育部就组建了全国高等学校艺术教育(音乐)讲学团。我作为这个讲学团成员之一,被派到青海省的3所大学讲“交响音乐的艺术特征和欣赏方法”。这是一个全国性的活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006年教育部继续在这方面做工作,组织更多的交响音乐会进大学校园,使更多的大学生接受高雅艺术的熏陶,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我作为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的一员,在西部地区各高等学校尽自己最大努力。不光是交响音乐,今后还有其他门类的艺术普及工作,我都会尽力去作。

我之所以这么做,除因为我本人酷爱艺术,更重要的是想用实际行动推进素质教育。

问:您的音乐爱好对化学研究有什么帮助吗?

答:音乐爱好的确对我的化学研究有帮助,第一,左、右脑同时开发,形象思维增强了我的想象力、创造力,我们搞自然科学的,工作对象比较抽象和枯燥,如果整天在逻辑思维中冥思苦想,难免钻牛角尖,甚至找不到出路。艺术活动或音乐活动使我们能够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有的时候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第二,音乐爱好有助于我和他人的交流,和他人的相互理解,使我周围有一个理想的团队,同事们、学生们都给了我很大支持和帮助,特别是在异国他乡,英国、美国留学期间因为艺术爱好和对文化交流的共同愿望,我认识了很多朋友,他们在生活和研究当中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是我在化学研究上取得一定成果不可缺少的因素;第三,科学研究是非常艰苦的工作,音乐爱好可以使我保持生理和心理的平衡,对帮助我战胜各种困难起了重要作用。每当我在事业上遇到挫折,对事业和生活失去信心,音乐修养和艺术爱好常常使我学会坚强,在困难面前不退缩,不低头,不会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当代大学生特别是理工科大学生,精神系统的问题不断,高校学生跳楼成为各个大学领导不得不关注的问题,原因就是即使智商很高但是心理素质不过硬。

问:听说您最近将再次前往美国哈佛大学访问、讲学,能告诉我们您的一些打算吗?

答:我是1997年访问哈佛大学的,时隔9年,于2006年初再次访问,主要有2方面的打算。第一,是想了解一下美国当前高等学校和中小学教育改革的进程。原因是9年前,我从美国哈佛大学回来以后,翻译了一本《多元智能》,这本书向中国广大读者介绍了当代发展心理学的一个重大发现,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创建的多元智能理论。这个理论传到中国以后受到了广大教育界人士的普遍关注,受到了基层中小学的热烈欢迎,对于中国当前的教育改革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和借鉴作用。时隔9年,我想再去看看多元智能理论在哈佛大学产生了哪些进展,对美国的基础教育改革起到了哪些推动作用,它今后的发展对中国的教育改革将会起到哪些作用,对这些做深一步的研究。第二方面,是想考察一下美国高等学校的艺术教育。国家教育部越来越关注高等学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和公共艺术教育,全国2000万在校大学生既需要科学教育,也需要艺术教育。党的教育方针“德、智、体、美”,美育到底应该怎么样进行,国内目前还缺乏经验。因此我再次访问哈佛大学的第二个打算,就是深入了解美国大学特别是哈佛大学公共艺术教育和科学教育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然后回国向高等学校的领导、科学教育工作者和艺术教育工作者以及学生介绍,希望能对中国2000万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有所推动。当然,在考察访问过程中,也会应邀讲学,对方半年前就已经有了安排我讲学的计划,题目正在商量之中。我想向哈佛大学的各国师生介绍中国教育改革取得的巨大进步和存在的问题,和他们一起讨论有关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内容。

作者:贾连伟 龚 玉 周鸣鸣

艺术教育与多元智能开发论文 篇2:

关注聋哑学生发展及其舞蹈教学对他们的影响

【摘 要】本文分析了聋哑学生目前的常见的心理和性格,学校要摒弃陈旧的教育方式和方法,研究和尊重聋哑学生的个性特征,重视对他们的情感引导与潜在能力开发,切实加强以舞蹈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才艺培养。还阐述了律动教学在舞蹈训练中的应用,既提高了聋哑学生对舞蹈的理解,又提高了训练的效果。

【关键词】聋哑学生 心理 性格 舞蹈 律动

聋哑学生作为特殊群体,同正常人相比,其情感和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受到更多复杂因素的影响,这就可能给他们带来与普通人相比更为严重的心理行为问题,比如他们的心理承受力就相对与普通人群要脆弱许多。关注和提高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促进其个性全面发展和潜能发挥是我们每一位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职责。笔者是柳州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学校对他们的教育从实际出发,加强以艺术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才艺培养,通过让聋哑学生参加舞蹈节目的训练和演出比赛,实践成功说明,聋哑学生有着特殊的心理特征、情感因素和智力潜能,舞蹈的练习对聋哑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情感引导和潜在能力的开发。律动教学作为一种艺术教学的手段伴随着舞蹈的始终。它听起来并不陌生,但在聋哑舞蹈教学中却是一种较新的课程类型。它打破了传统单一坐着不动的上课模式,把“振动”引进教学与训练,以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出现在特殊教育教学中。

1. 关注聋哑学生常见的心理和性格

1.1 自卑、敏感的心理

聋哑学生由于生理上的缺陷、语言沟通障碍,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少,对很多事情感到难以理解,容易缺乏自信,产生自卑心理。尤其一些社会成员对其有偏见、轻视和嘲笑加强了自我保护意识,往往容易将小问题放大化、敏感化。如在学习和生活中,如果你同别人说笑时无意中指点他时,他会认为你们是在议论他,在说他坏话,有的马上情绪反应强烈,造成性格上容易激动、性情急躁的特征。

1.2 封闭的人际关系

聋哑学生与外界的语言交流困难,交际经常无法进行而受挫,交往范围很小,多数聋哑学生只与少数家庭成员和同班的关系较好聋哑学生交往。缺少父母、老师和朋友关心和爱护,致使其情绪波动大,性格急躁、孤僻、古怪,产生焦虑、紧张的情绪,长此以往还将影响聋哑学生感到人情冷漠,使其缺乏同情心,对他人不关心,不友好,甚至具有攻击的倾向。

1.3 适应能力较差

我校聋哑学生生源主要来自柳州及周边地区,绝大部分出生在多子女家庭。受经济文化条件所限,这些孩子从未受过系统的正规教育。尤其对于刚进校的聋哑学生表现出不会也不想学习、不喜过多交往、不愿参加集体活动等,表明其社会性水平低;他们对于做事随意性较大,表现出不成熟幼稚的心理特点。柳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属于封闭式教育,在这样一个封闭的环境长期学习生活,会更易造就孤僻、古怪和内向、保守的人格特征。

2. 加强才艺培养,发掘优势能力

国内传统教育中最大的缺陷就是忽视了人的能力结构的不平衡性,不管受教育的对象个体能力差异如何,只一味偏重所谓主要学科的学习和书本知识的传授,过分强调语文和数学,往往忽视学生的运动、音乐、人际交往、自我认识等多种能力的培养,这必然会严重阻碍学生个性发展和优势能力的展示。同样的,对于聋哑学生这样的弱势群体,运动、音乐等一系列能力的开发和才艺技能的培养显得更为重要,因为这是他们生存与竞争的根本,是符合他们能力结构特色的创造性教育。因此,在特殊教育中强调并增加音乐、舞蹈等艺术类课程,加强对聋哑学生的才艺培养,对促进聋哑学生多元能力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舞蹈训练和演出能使聋哑学生在接受艺术美的熏陶中逐渐具备协调动作的基本能力,促进聋哑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间的交流,丰富的肢体语言与强烈的情感意境相互交融的高层次交流让他们获得更强的自信心,从而使他们享受艺术的美,感受人生的美。

3. 舞蹈中的律动教学

3.1 律动与音乐节奏振动的感知

节奏指的是节拍的变化、时间的长短、速度的快慢、力度的强弱,以及根据作品要求相互之间形成的比例关系。它是音乐的骨骼,是生命的节律。节奏性不仅是舞蹈艺术的基本要素,也是舞蹈的基本艺术特征。是舞蹈就有节奏,没有节奏就没有舞蹈。缺失音乐的舞蹈如同失去提线的玩偶,而失去节奏的音乐没有形态的幽灵。舞蹈的感觉来自律动。舞蹈律动的产生源于音乐的节奏。肢体语言在舞蹈中处于核心地位,但必须对音乐节奏振动进行深入分析、解剖、处理,而律动是规范化的、形体化、艺术化的音乐节奏。律动是肢体语言的提线,是动作的精魂所在。只有突出音乐的节奏特点,做好舞蹈的律动,才能在学习训练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合理安排时间、空间、力度等。因此,注重律动教学与音乐节奏振动相融显得尤为重要。

3.2 律动与舞蹈的气息

自然界中的一切生物有呼吸,呼吸的调整有利节奏振动的把握。每个舞蹈都需要通过呼吸来稳定情绪,调整心境。呼吸是贯穿舞蹈动作之间连接的关键。平常而多变的呼吸,令舞蹈处于无常、多变的运动中,它对舞蹈的影响不可忽视。如果表演者不懂运用呼吸,那么舞蹈中设计的许多动作仅能在肢体的运动上停留,舞蹈便会黯然失色,失去应有的韵味和美感。

舞蹈分内在呼吸和外在呼吸。内在的呼吸事实上是舞者内心的节奏,而外在的呼吸指的就是肢体的律动。这时,内在呼吸与外在的呼吸在节奏振动的牵引下,两者同处一体同气连枝。当内在节奏振动加强、加快时,外在表现为短促有力的律动;而内在节奏振动减弱、变慢时,外在表现为缓慢而饱满的律动。呼吸的来自内心,如果心中没有节奏,就没有和谐的呼吸,自然也就没有流畅的动作。因此,只要掌握好内在的呼吸就能把握好外在的肢体律动。

3.3 教学中的律动技巧掌握与提高

3.3.1 突出节奏振动,采用变换训练法训练促进律动教学

在舞蹈律动与音乐要素配合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是律动要跟随音乐节奏振动的变换而变化。首先要合节拍,其次是速度和旋律。在教学中,教师应选择一些不同风格的乐曲,让学生熟悉、分辨各种舞曲的节拍振动,可以利用音乐的时间、节奏、空间想象以及音乐的力度、色调、色度等艺术特点来渲染舞蹈动作。

3.3.2 律动与气息的调整

一个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好的舞蹈作品,一定是呼吸、形与神、律动的完美融合。要做到这一点十分的不容易,它不仅需要外部灵巧柔韧、极富有表现力的肢体语言,更需要的是编导老师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观察和深刻感悟其丰富的内心世界。

优美成功的舞蹈能带给人们美感,那是因为动作的流畅,而动作流畅又是源于呼吸的流畅。无论在民族舞、现代舞、自由舞中,呼吸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现代舞中的跳跃或者旋转动作——讲究用脚、膝盖等部位来发力支撑身体的重量。在做这类动作时要快,一般都是呼气;而“冻结”就是要在舞蹈中,突然出现一个倒立着的停顿动作,在做这类动作时要在瞬时完成,一般都是吸气、屏气。上述舞蹈都有几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音乐中出现重拍的时候呼气,同时律动在这个时候也暂时的停止。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妙在灵活,贵在创造。在多年参加各类比赛中积累的经验指引下,走进新舞蹈教学训练中,探索新课堂教学的奥妙,让特殊学生舞蹈律动课堂教学越来越精彩,越来越容易掌握动作技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用一个勇敢的心去迎接新的生活和挑战。

【参考文献】

[1]朱丽莎. 残疾人心理健康探讨[J]. 医学文选,2006,25(4):733-735.

[2]张鸿雁. 聋哑儿童人格特质的研究综述[J].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7,7(4):316-317.

[3]成全译. 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4]刘同春.舞蹈教育课程的优化设置与互动[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4(04).

[5]郭艳霞,张兴存.律动教学[J].中国音乐教育,2008(9).

作者:钟玉梅

艺术教育与多元智能开发论文 篇3:

“互联网+”时代的电影课程在中小学生心智教育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从“多元智能理论”衍生的心智教育维度出发,论证了心智教育与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重点结合电影课程开发的实际案例,全面论证了电影课程在中小学心智教育中的应用,从而阐述它对互联网时代教学模式的重要的实践价值。

关键词:互联网+;艺术教育;电影课程;多元智能;心智教育

近年来,在“互联网+”的发展模式下,教育行业逐步转变了思维理念和实践方式,原有的课程分类、课程设置和课程传播的模式在互联网平台上不断加载升级,以适应信息技术不断出现的新特点和信息时代培养人才的新要求。在艺术教育领域,由于“认知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心智”理论的提出,人们对艺术教育的认识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同时,艺术教育已成为交互、创新、智能等信息时代特点的重要体现方式和教育实践模块,而电影作为媒介手段之一,在引进艺术教育课堂时,其媒介和图像的属性一旦与互联网传播模式结合,对中小学生心智教育和媒介素养的双重培养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艺术教育重要性的凸显

艺术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艺术的认知性、审美性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其根本目标是立足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与感悟,来开启人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人的内心情感得到和谐的发展。艺术教育与智力教育、道德教育共同构成了一个人在进入职业教育之前的基础教育。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71号文件《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2015年起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到2018年取得突破性进展,各级各类学校开齐开足美育课程;到2020年,初步形成大中小幼美育相互衔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促进、学校美育和社会家庭美育相互联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美育体系。”但需要指出的是,广义的艺术教育并不单单指学校的艺术教育,还包括社会的艺术教育(即由诸如博物馆、美术馆、广播电视媒体等一些社会机构来实施)和来自家庭的艺术教育两个方面。

从艺术教育的当前发展来看,现阶段的艺术教育特别是中小学的基础艺术教育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观念,尤其是关于信息技术对艺术教育在思路上和课程模式上所产生的颠覆性影响,还需要革新思维。具体体现在:①在目标导向上,还需要充分认识基础艺术教育在开发学生潜能、促进认知和心智发展中的地位、功能和作用,克服长期以来艺术教育“专业化”的倾向;②在课程范式的创新上,要创设能激发学生参与,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团队协作和创造性活动的形式和情境,实现心智培养的教育目标,避免课程设置上的单一化、科目化倾向;③在课程传播方式上,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和网络平台的资源优势,适应“互联网+”时代学生认知方式的新变化和新特点,利用慕课和翻转课堂增强传统艺术教育的互动性,实现交互,打通“线上线下”平台,连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全方位育人模式;④在课程实现手段上,借助多媒体、跨媒体的媒介方式,如电影课程、VR装置、交互平台、人工智能产品来实现人在认知领域的拓展。

“多元智能”认知理论与电影课程

“多元智能理论”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他将智能分为七类,包括言语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人与人的区别,仅仅在于所拥有的智能的种类和程度。2000年,他又提出面向未来的“五种心智”(Five mind for the future),其中包括专业心智、综合心智、创造心智、尊重心智和道德心智。

而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地延伸可以发现,处于成长期的人,其基础心智的框架包涵以下几个方面:①认知维度——批判性思维;②情绪心理维度——同理心、理解、心理健康程度、情绪成熟度等;③意志维度——勇气、信念教育;④行为维度——掌握技能、学会学习、创新思维;⑤群体文化维度——社会、家庭、团队合作;⑥价值观维度——自我实现与社会责任。

通过比较研究我们发现,这些基础心智框架中包含的六个维度,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要求的“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一致,从而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的共通的目标诉求。同时,美国的基础艺术教育注意到艺术的“认知”属性的重要性,并围绕视觉智识开展了在校学生的艺术教育,即开设基于“互动认知”研究的视觉文化系列课程。

而电影教育的特质是:①它是以认知为基础的综合媒介形式,作为基础艺术教育的组成部分,能够直接作用于视觉智识的激发和识别;②电影教育的互动性,为教师提供了能够观察学生独特智能组合的教育情境。艺术教育不是简单地传授艺术知识和专业技能,而是培养其艺术感知与欣赏能力、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艺术评价与反思能力、通过艺术形成交流能力、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與非艺术学科的连通能力,以及多种艺术综合发展的能力;③电影教育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立足于中小学基础艺术教育,是以塑造学生整体素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为主旨的。基础艺术教育阶段,电影教育的目标不是在基础教育阶段授予学生电影专业技能,而是通过电影这种综合艺术形式,从审美和欣赏的角度,把培养建立中小学生的核心价值观融合到美育之中。

电影课程的心智教育模式

既然是与中小学生心智培养相关的电影课程,那么在课程设计时,在选片标准、教学设计和传播方式上都要以心智培养为目标,实现融媒介素养和艺术教育为一体的“全面育人”的培养模式。

1.片目围绕“心智教育”进行选择

选择的片目标准应为G(大众级)和PG(家长辅导级),完全适合中小学生观看;选片的主题从知识和文化、生命和人性的思考、积极的价值观三个层面进行考量,实现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到社会参与的核心素养的形成。关于心智教育的六个维度,对应主题相应的影片,针对中小学生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命题进行引导。例如,批判性认知维度方面——如何看待贫穷(《跑吧!孩子》)、认识离别(《杜玛》);情绪心理维度方面——了解自己的情绪(《头脑特工队》)、如何面对委屈(《奇迹男孩》)、爱妈妈的方式(《印式英语》);意志维度方面——相信的力量(《小男孩》)、善良的作用(《天使爱美丽》)、宽容的力量(《青蛙的预言》);行为维度(掌握技能)方面——爱上一种运动(《灵魂冲浪人》)、了解各种职业(《妙手情真》);群体文化维度方面——怎么对待朋友(《翡翠森林》)、家庭的作用(《弱点》);价值观维度方面——付出与索取(《魔术师》)、关于竞争(《赛车总动员》)、怎么看待聪明(《阿甘正传》)。另外,从文化知识方面,也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影片进行专门的主题设计,如好玩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数学的美(《博士热爱的算式》)、什么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分类(《玛丽与马克思》)、人工智能与数据(《我,机器人》)等,从传统文化到基础学科再到信息技术都有所涉及,将知识性和影像的趣味性结合,让教育和学习具有更丰富的载体,从而更好地实现心智的启迪和人性人格的塑造培养。

2.“交互式”的课堂模式

电影营造的情境感,能够帮助学生获得超越现年龄段的人生体验,并获知价值和理念;而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交互式”课堂,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享不同观点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创造、评价、反思、表现、交往、合作、解决问题等能力的提升。另外,要以教师引导、小组讨论为主体,所有的问题不指向唯一标准答案,而是让学生在明辨的过程中建立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

3.“线上线下”的传播模式

在“互联网+”背景下,电影课程能够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搭建网络平台,开发美育网络资源建设,大力开发与教材配套的中小学美育课程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加强基于互联网的学习平台建设。同时,能够创新美育教学方式,打通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壁垒,实现艺术教育“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覆盖,从而将艺术教育从有形的课堂延伸到“无形”的课堂,真正实现艺术教育对人的心智的教化、启示作用。

基于网络平台,以电影课堂为载体的艺术教育形式,是面向中小学生心智教育的实践方式,是可以促进个体全面发展、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教育模式。它利用信息时代影像的可视性、信息的流动性、交互的双向性建立了全息的心智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高华平.中国传统哲学与美育和素质教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

[2]郭声健.艺术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9.

[3]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共青团中央学校部,中国科普研究所.青少年创造力国际比较[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4]李方晴,蒋晓华.美育与学校教育[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4,7.

[5]李天道.美育与美育心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1.

[6]滕守尧.回归生态的艺术教育[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8,3.

[7]Joubert,Lindy.Educating in the Arts:The Asian Experience:Twenty-Four Essays[M].Berlin Springer,2008,7.

[8]吴向东.让学生的基础心智在课堂中成长:数字时代的基础心智初探[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19).

作者简介:刘亭,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戏剧影视学院讲师。

作者:刘亭

上一篇:基于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论文下一篇:普通高中课程建设教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