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论与素质教育

2022-09-11

直到今天, 判断一个学生是否聪明的标准, 通常是他学习的成绩或智力测验的结果。考试分数高、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就是我们喜欢的聪明学生。然而, 人们越来越多地发现, 在学校里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 走上社会后取得突出成就的机率并不是很高;相反, 上学期间成绩平平的学生, 多有干出一番大事业者。从爱迪生到比尔·盖茨, 从韩寒到满舟, 无论是学校拒绝了他们, 还是他们放弃了学校教育, 显然他们并不是学校教育的佼佼者。因此, 仅仅以学习成绩和智力测验的结果, 无法回答一个人“聪明与否”的问题, 更无法解释众多学校教育的失败者却在不同的领域取得非凡的成就, 如顶尖的运动员、演员, 著名的歌唱家、艺术家、还有有发明家、科学家等等。

面对这样的困惑,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创立的多元智能理论, 不仅消除了人们的疑虑, 而且为人们打开了一片全新的视野。

加德纳认为, 智能决不是标准化测试中所得到的成绩, 而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下或社会生活中解决问题或创造产品的能力。其中解决问题是指能够针对某一特定目标.找至通向这一目标的路线。创造产品, 则不仅是指能够获取知识、传播知识, 而且包括能够表达个人的观点或感受, 创造新知识。加德纳不仅重新界定了智力, 而且提出了关于智力结构的新理念——多元智能理论。这一理论认为, 从基本结构来讲, 智力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 也就是说, 智力不是单一的, 而是多元的。他提出有八种智能类型, 分别是: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智能。在这八种智能之间, 不存在那一种智能更重要、哪一种智能更优越的问题。八种智能在个体的智能结构中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只是在不同个体身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并且具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 换句话说, 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在一定程度上拥有其中的多项能力。对于每一个体来说, 不存在谁比谁更聪明的问题, 只存在谁在哪一领域, 哪一方面更擅长的问题。

作为一种泊来品, 多元智能理论之所以能够在我们的教育改革中得到强烈的认同, 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它与素质教育异曲同工。它对我们的启示在于。

1 多元智能理论改变了教育目的理念

近年来, 中国教育的某些问题受到了越长越多的关注, 譬如说在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中, 中国学生屡屡获金夺银, 却没有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学生基础扎实, 却出不了世界级大师;中国学生的计算能力世界第一, 却少有原创意义上的知识、科技创新, 以致于在最近的世界科技实力总评价中, 美国得了1 0 0分, 日本得了72分, 德国得了54分, 俄罗斯得了25分, 中国只得了2 0分。显然这些问题不能用三言两语来回答, 因为这中间有体制机制、文化传统、社会发展进程等多方面因素, 但就教育自身而言, 存在着问题和弊瑞是不容置疑的, 最突出的就是对教育目的性的迷失。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回答。学生会说是为了得到—个好分数, 家长会说是为了让孩子考上一个理想的学校, 教师会说是为了传授更多的知识。但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教师, 很少有人把发现和寻找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作为教育的归宿。而多元智能理论则特别强调个体解决问题和创造出社会所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按照这个理论, 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记住已经被证明的、确信无疑的知识, 而是为了发现新知识, 解决新问题。要让学生在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 在没有机会的地方发现机会, 在没有道路的地方开拓道路。所以, 教育必须走出单纯传授知识和掌握知识的误区, 以开发学生的智慧和潜能,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完善学生的人格为最终目的。

2 多元智能理论改变了我们对学生的评论观

以往教师更喜欢、偏爱那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 而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几乎是被教师瞧不起的、经常受批评的对象而多元智能理论则认为, 每个学生都有强势智能和弱势智能, 成绩差并不意味着其他各方面都不好。因此我们不应当问“这个学生聪明吗?”而应该问“这个学生哪方面聪明?”不应该问“哪个学生聪明?”而应该问“每个学生哪些方面聪明?”作为一个教师, 不要光看学生身上的缺点, 而应该更多地观察生身上的闪光点。要让每个学生, 特别是成绩差的学生树立信心, 看到自己的长处, 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 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3 多元智能理论为因材施教、特长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大家知道, 在应试教育没有彻底改变的今天, 许多具有特别天赋和潜能的学生被埋没了,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而多元智能理论则认为, 人的智能只有倾向和强弱的不同, 而没有好坏之分, 而且它是多维的、多层次的。再从社会分工的角度来看, 各行各业所需要的智能显然是有区别的, 它们都需要符合本行特点的、具有特殊才能的“偏才”。

所以, 教育应该是“扬长”, 不应该“补短”, 必须为不同智能类型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宽广的发展空间。作为一个教师, 应该树立这样的信念: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只有不会教的教师, 只要我们真正实行因材施教, 注重发展学生的特长, 那么人人都可以成才。我们要变“选拔适合教育的学生”为“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面向全体学生, 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为每个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摘要: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 智能决不是标准化测试中所得到的成绩, 而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下或社会生活中解决问题或创造产品的能力。多元智能理论改变了教育目的理念, 改变了我们对学生的评论观, 为因材施教、特长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因材施教,创新

上一篇:关于高职会计专业教学实现教育现代化改革的思考下一篇:高职院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