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论与师范数学教学

2022-09-12

最近几年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 师范院校的生源质量逐年下降, 导致师范生学习能力的差异逐步扩大, 学生薄弱的文化课基础严重影响着他们对新知识的获取。由于基础差, 跟不上课, 许多同学不想学;老师的教也遇到了前所未有挑战, 面对新情况, 我们数学教师必须应用新的教育理论来探求数学教学的变革。目前, 赏识教育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研究性学习理论都是新课程改革的主旋律, 它们可以作为我们教学课改的理论依据。

在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 多元智能理论被视为本次课程改革重要的理论依据之一, 它促使我们重新思考教育的内涵和模式, 重新制定教育目标。下面我将根据师范院校数学教学的现状, 结合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 来谈谈如何重新构建师范院校数学教学的观念和策略, 并给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1 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哈佛大学资深教授霍华德·加德纳 (H o w a r d Gardner) 提出的一种心理学理论。这种理论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 在加德纳博士的《心智的结构》 (Frames of Mind) 一书中, 他挑战传统的IQ智能理论, 认为智能是指在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生态中解决问题和制造产品的能力;指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的, 认为每个人至少有语言、数理逻辑、音乐、身体运动、空间、人际关系、自我认识、自然观察力等八种智能:

语言智能:是指用语言思维和表达并欣赏语言深层内涵的能力。作家、诗人、记者、演说家、新闻播音员都显示出高度的语言智能。

数理逻辑智能:是指人能够计算、量化、思考命题和假设推理, 并进行抽象复杂数学运算的能力。数学家、工程师、设计师、医生都具有这些能力。

音乐智能:是指人能敏锐地感知音调、旋律、节奏和音色等的能力。具有这种智能的人包括作曲家、指挥家、乐师、制造乐器者和善于领悟音乐的听众。

身体运动智能:是指人能巧妙地操纵物体和调整身体的技能。运动员、舞蹈家、外科医生和手艺人都是这方面的例证。

空间智能:是指人们利用三维空间的方式进行思维的能力, 想象力极强。如航海家、飞行员、雕塑家、画家和建筑师所表现出的能力。空间智能使人能够知觉外在和内在的图像, 重现、转变和修饰心理图像, 不但能有效的调整物体的空间位置, 还能创造或解释图形信息, 使自己在空间自由驰骋。

人际关系智能:是指能够有效地理解别人和与人交往的能力。成功的教师、社会工作者、演员或政治家就是最好的例证。由于近来西方文化已经开始认识到心智与身体间的联系, 所以, 也必然开始重视精通人际交往行为的重要价值。

自我认识智能:是指关于建构正确的自知、自省的能力, 并善于用这种知识计划和引导自己的人生。神学家、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就是拥有高度的自我认识智能的典型例证。

自然观察力智能:是指观察自然中的各种形态, 对物体进行辨认和分类, 能够洞察自然或人造系统的能力。学有专长的自然观察者包括农夫、植物学家、猎人、生态学家和庭园设计师。

多元智能理论揭示了认知功能的多元性。应该说这八种智能位于大脑的不同区域, 本身并无优劣之分, 既是相对独立的, 又是相互影响的, 只是由于经济、环境差异等原因, 对每一个人来说, 这八种智能发展并不平衡, 有强弱之分。一般来说, 有些人有几项突出, 大多数人有一项突出。每个人都有各自独特的智能组合, 不同的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能差异, 而智能是可以培养加强的。

2 多元智能理论为师范院校的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

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去分析数学教学问题, 对于我们树立积极乐观的学生观, “对症下药”的教学观和灵活多样的评价观, 以及促进数学教学改革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2.1 学生观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 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方式。”“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最重要、最有用的教育方法是帮助他寻找到一个他的才能可以尽情施展的地方, 在那里他可以满意而能干, 我们完全没有重视到这一点。相反, 我们使每一个学生都面对同一种教育……”——加德纳

多元智能理论是一种强调和尊重个性差异, 充分肯定人的潜力的一种智能理论。在教育观念上,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几乎每个学生都是具有多元智能的个体, 都是聪明的;学生与生俱来就是不同的, 他们没有相同的心理倾向, 也没有完全相同的智能, 而都有自己的智能强项, 都有各自的学习风格, 因此在教学方法上, 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智能态势, 因材施教;在教育目标上, 多元智能理论反对精英主义, 认为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发展学生的智能, 使人人各得其所。因此就有了:“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口号。

多元智能理论所倡导的学生观是一种积极的学生观。传统智能理论以人的“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为依据, 构建了与传统考试方式一致的智商测试方法。它关注的是:“你的智商有多高?”用这种典型的思维方法审视学生, “差等生”就理所当然应被学校教育所轻视甚至抛弃, 这与推行素质教育、贯彻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理念是相悖的。而多元智能理论关注的问题是“你的智能类型是什么?”更关注用什么教法来适应学生, 更人性化。加德纳认为学生的智能并无高低之分, 只有智能倾向的不同和结构上的差别。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 有符合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 学校里不存在差生, 每个人都是具有不同智能特点和发展方向的可造就人才。

由此, 我们的学生观应该发生本质性变化, 不能轻视差等生, 我们应该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倡导“正视差异, 善待差异”的学生观。

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学生不寻常的行为中, 往往能折射出该生的智能强项。这一理念擦亮了老师们的眼睛, 使我们能够经常发现“调皮生”潜藏的优点, 寻找到开发他们潜能的有效方法。例如:我们班有个学生数学成绩一般, 一次在数学课上偷偷画画, 画的还不错, 可见他有较强的“视觉/空间智能”。当时我并没有批评他, 而是随后寻找机会展示他的优势才能。刚好我们在学立体几何, 在初步介绍了斜二侧作图法后, 我让他上台演示空间立体图形的作图, 他的立体感强而又精美的图形作品颇让大家吃惊。更令我惊喜的是, 这一次展示让他看到了自己的优势, 也因此激发了他对数学的兴趣, 成绩开始提高了。所以说学生观的变化, 首先受益的大多是人们眼中的“差等生”。另外, “调皮生”潜藏的智能, 常常使得他在社会上适应能力强, 就业门路更广。

2.2 教学观

只有使受教育者身心健康, 具有健全的道德心、责任心和团结奋进的精神, 才是成功的教育。我们不强求每个学生都很优秀, 允许有差异。差异是发展的基点, 是创新的起点, 也应该是教学观的重建点。差异要求教学必须注重个性化, 而个性的发展与创造力有密切关系, 有多样的个性才能孕育丰富的创造力。而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 实质上是阻塞了智力和创造力发展的源泉。多元智能理论所倡导的教学观就是这种“对症下药”的因材施教观。

新的教学观要求数学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育对象的不同, 去尝试各种能够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例如:有的学生擅长以动手的方式学习, 我们便在“线面、面面成角”等立体几何教学中, 采用让学生用笔、书搭建模型, 进行实验探究的方式教学。还有的学生擅长通过语言叙述的方式学习, 我们便让学生自己总结概念和性质, 参与分析、讨论等等。我们的目的是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发现并使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因为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其次, 要坚持问题式教学的教学观。所谓问题式教学法, 就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 并把这一线索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即教师首先提出问题, 或者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 理解问题、讨论问题, 最后教师根据讨论的情况, 做针对性讲解, 准确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在这里, 我想强调一下, 特别是让学生学会发问, 学会思考, 意义重大。因为发现问题的能力价值更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 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杨振宁说:问题提得好, 等于创造完成了一半。

2.3 评价观

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的教学评价, 首先是根据学生的智能特点和学习方式采取多元化评价。这主要包括评价内容、方式和方法的多元化。如:对学生的评价不应该只限于集中考核成绩如何, 应该从多个方面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内容包括:1) 在平时课堂学习中的发言情况;2) 探究问题时与其他同学之间合作交流的情况;3) 课堂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每次课前的预习情况;5) 平时作业完成情况;6) 每次测验与考试的成绩情况;7) 课堂学习的积极程度等等。应把以上的全部内容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综合成绩, 而不能以一次考试的成绩来评定学生学习的好坏, 这样才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其次, 应充分发挥评价的主体作用, 在评价中让学生积极参与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例如:出考试题时, 需要从整体的、全面的角度去分析知识点, 所以在每章学习结束后, 先让学生进行全面复习, 然后让他们拟出一份数学试卷, 再对试卷的内容、结构进行评议。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对自己一定阶段的学习有个更深了解, 又可以从别人的评价获得新启发。

3 多元智能理论为师范院校的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策略

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师范院校数学教学的实践, 不仅为数学教师开启了新的思维空间, 更为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策略——发展智能强项为主, 改善智能弱项为辅。让学生全面发展, 并不是让每个学生及其每个方面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 而是以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出发, 从不同层面、不同的发展潜质和发展方向来看待每一个学生, 因材施教, 让所有学生有平等发展的空间和途径, 发挥强势智力, 提升弱势智力, 培养“合格 (弱势) +特长 (强势) ”的人才。并让每个学生认识到自己将来的社会角色——小学教师, 必须充分发展自己的人际关系智能强项, 学会沟通, 学会理解别人, 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 自觉打造成功型教师的基本素质。

4 师范院校的数学教学问题的解决思路

现实教学状况:师范院校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能力差异很大, 导致学生在知识的领悟与掌握上有很大的差距, 教学局面是教难教、学难学、学生成绩两极分化。因此, 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正视差异, 改革传统教法, 采用多元教法。

4.1 实施个性化教学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单个个体有很高的某种智能, 却不一定有同样程度的其它智能。只有当学生的这种个体差异性被考虑到时, 教学才是有效的。所以,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了解每个学生的智能特点, 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如:对“数学智能”差的学生, 教师要及时给予关照与肯定, 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逐步解决问题, 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从而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而对那些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 教师可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 提供学习材料, 促进数学智能的进一步发展。

4.2 调动学生的多种智能来学习数学

根据加德纳的观点, 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程度的多种智能, 而所有的智能都能够应用于创造发明。当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运用多种智能来挖掘自身的数学潜能而高效学习时, 他们必在认知、情绪、生理、交流各方面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积极变化。因此, 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 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创设丰富的数学现实情景, 使学生的多种智能积极地调动起来, 帮助学生将优势智能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弱势智能领域, 力求对知识有立体的感知, 促进对概念的理解和知识的掌握。真正的理解应包括感悟、迁移、运用这样三位立体的理解, 它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1) 可以结合自己的体验或用自己的话阐述复杂概念。 (语言智能) (2) 进行联想、比喻及推论。 (空间/逻辑智能) (3) 在新环境中能提出问题或解决问题。 (数理逻辑智能) (4) 做出创新。 (自然观察力智能) 而达到这四个层次需要多种智能的综合协调。

4.3 调动学生自主探究性的学习

在教学中, 可以要求每个学生都动手做一做模型, 写一写过程 (身体运动智能) , 不能只是被动地听, 要让其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自主探究。同时要求学生与同学、老师多交流 (人际关系智能) , 学会分析、评价别人的数学思维, 学会使用数学语言确切地表述 (语言智能) 数学思想。更重要的是注意找到适合不同层次的相应的教学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智能, 培养其对数学的兴趣, 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注意分层布置作业, 分层要求不同的同学, 能够使数学比较薄弱的同学也获得成功的喜悦。

“多元智能理论”以其独特的智能诠释和极大的整合性, 为我们数学教师的专业教学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尤其在更新教师的传统教育理念和丰富其教学实践方面, 更开拓了一个崭新的视野。让我们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提供一个发展多元智能的空间。让学生拥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 增强自信, 开发潜能。我相信, 在多元教育理念的影响下, 师范院校的数学教学中的“教难教、学难学”局面会有可喜的改变。

摘要:最近几年, 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 生源质量逐年下降, 导致师范生的差异逐步扩大, 文化课基础薄弱与深入学习之间矛盾尖锐。在数学课的教学中就日益呈现出学生“不想学”和教师“不好教”的两难局面, 这就需数学教师能应用新的理论来探求数学教学的变革。本文重在依据多元智能理论, 从师范院校数学教学的现状出发, 来重新构建师范院校数学教学的观念和策略, 并给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师范教育,数学教学,多元评价

参考文献

[1] [美]霍华德·加德纳.心智的结构[M].新华出版社, 1999.

[2] Gardner.Howard Frames of Mind: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1985.

[3] 魏新民, 蔡宝来.教学论的困境与出路[J].教育研究, 2002, 6.

[4] 曹学良.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数学教学观[J].天津教育, 2004, 11.

上一篇:职业学校茶学专业教学浅析——以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为例下一篇:甘肃兰州天源九号住宅小区种植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