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参与电子政务论文

2022-04-20

[摘要]20世纪90年代起源于治理理论的善治理论,强调通过协商、合作、伙伴关系,实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协调与合作,是政府与公民的互动,是两者对社会的共同治理,因此,政府善治与公民参与具有天然的内在的关联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公民参与电子政务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公民参与电子政务论文 篇1:

电子政务基础下的公民参与和政府管理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形式逐渐多样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公民参与政府管理提供了重要平台。这种信息技术与政府管理的融合为公民参与提供了便利,同时也降低了管理成本,由此看来,应鼓励公民通过信息技术提高其参与政府管理的力度,实现公民与政府的双向互动。

[关键词]电子政务;公民参与;政府管理;创新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6.123

1 公民参与和政府管理创新的理论概述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之一就是提高公民的参与度,国家在报告会上也反复强调赋予人民权利的重要意义。国家尽力扩大公民参与的领域和范围,提高公民参与的积极性,通过经常组织人民依法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包括经济文化事务和政治事务等,提高公民的参与度,以促进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

公民参与管理政治事务、经济事务也是一种权利,是公民意志的体现。加森(G.D.Garson)指出,电子化参与是指使用电子化工具来鼓励公民与利益相关团体参与政府机关的决策或法规制订过程,而电子化参与通常以3种形式呈现:决策透明化、电子邮件以及电子化法规制订。部分专家和学者认为,公民参与其实就是政府为公民提供的一种说话和发表意见的渠道,这种渠道与政府公共事业相关联,能影响政府的决策行为。公民的政治参与度其实也是指公民要通过政治渠道来影响政府活动,例如选举等,以更好地促进公共事务的管理。公民参与通常有两种口径:窄口径的参与指政治参与,诸如参加投票选举、政党活动等;宽口径的公民参与是指除了政治参与外,参加诸如公共利益、社区管理、公共事务管理等方面。

2 电子政务条件下公民参与对政府管理创新的作用

在传统的政治体制下,政府管理缺乏公众参与,究其原因主要是当时的信息传播受到一定的局限,公民没有合理的表达途径。在这种境况下,迫切需要一种民主制度来帮助公民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合法权益。代表与选民之间有时还会出现意见不统一的情况,即代表与选民间的信息不对称,政府不断追求自身经济利益而忽视选民意见,导致决策不科学。而在电子政务的背景下,一些重大会议都体现了公民的参与性,其中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传统的公众参与形式大大限制了公民的参与度。政府网站的建立,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为公民的政治参与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政府与公民之间可通过电子渠道和网络平台进行连接,扩大受众群体,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需求。这打破了以往的时间和空间限制,逐渐拉近人民群众与政府之间的距离。另外,互联网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参与者可以不受身份限制,且整个参与过程都接受群众的监督。网站的这些特点为提高民众的参与度,为公民参与政治提供了良好条件。

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公民参与政治和政府管理的一种新形式,为公民的民主治理创造了一条重要途径,也为民主治理模式提供了重要方式。信息技术优点众多,能促进政务公开,增强政府信息的透明度。公共信息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民主化发展进程。信息技术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能推进民主化进程,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降低公民参与政治的成本。

另外,在信息技术的形势下,政府间的交流形式也逐渐增加,政府可在内部建立一些合作形式,以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互动。社会各个阶层都可参与电子政务的决策,每个电子政务平台都有一个智囊团和专家团队,并发挥着重要作用,不断提高政府的民主化决策水平。在政府的外部组织下,社会民众能利用网络合法发表自己的言论和看法,还可以反馈自己对政府的要求。对一些重大政策,政府应提前提出决策意图,使人们在互联网上互相探讨,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以利于科学民主决策。

还需要强调的是,电子政务虽然能促进公民参与,但也存在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公民参与度的提高。因此,就不能称之为十分成功的电子政务公开,要不断促进电子政务的发展。电子政务不仅能促进政务公开的信息化、电子化,还能促进政府与公民之间、公民与公民之间进行良好的互动,也时刻体现着自身的政治的合法性。这是我国的政治管理体制建设的重大举措。

总之,政府的管理需要不断的创新,而且从古到今都受到高度的关注,公民参与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扩展,每个时期都会出现很多新的参与形式。也就是说,公民参与政府管理创新的大量实践还需要不断总结,公民参与政府管理创新的理论还需要不断探索。因此,不论是当前还是今后,公民参与政府管理创新的研究都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

主要参考文献

[1]G D Garson.Publ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Government:Managing the Virtual State[M].Burlington,MA:Jones and Bartlett Learning,2006.

[2]竹立家.政府管理创新与构建和谐社会[N].学习时报,2014-08-30.

[3]陈星博.只有公众参与管理,社会才能和谐[J].中国改革,2007(9).

[4]陈俊.公民有效参与政府管理及实现途径[J].传承,2010(3).

[5]张艾荣,黄宝荣.电子政务环境下的公民参与机制变迁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8(8).

[6]常征.“公共管理与公众参与”研讨会综述[J].中国行政管理,2011(9).

作者:吴钟雅

公民参与电子政务论文 篇2:

电子政务语境下政府善治中的公民参与

[摘要]20世纪90年代起源于治理理论的善治理论,强调通过协商、合作、伙伴关系,实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协调与合作,是政府与公民的互动,是两者对社会的共同治理,因此,政府善治与公民参与具有天然的内在的关联性。在信息技术不断创新的背景下,电子政务的发展又为公民参与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然而,要在电子政务的语境下扩大公民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实现真正的政府善治,还需要政府与公民双向互动参与程序的完善,需要建构保证公民充分享有自由、平等的政治权利的民主机制和制度,需要建设参与型的公共行政文化和价值体系。

[关键词]政府善治;公民参与;电子政务

一、政府善治需要扩大公民参与

从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治理理论,强调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定共同的目标等途径,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在此过程中,公民与公民社会的作用日益彰显,政府善治实际上是国家的权力向社会的回归,善治的过程就是一个还政于民的过程。这就需要公民积极参与和自愿合作,逐步形成与政府间良性的互动合作的公共事务治理模式。在政府、公民参与和民主之间的和谐动态过程中公民不再只是公共服务和产品的消极消费者,或者只是传统的选择代议人的投票者,而成为了“表达自身利益、影响公共政策的有生力量,是参与社区决策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与公共管理者一起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合作伙伴”。〔1〕 实践中,公民参与政府治理的过程乃是现代公民充分张扬个性、实现公民利益、权利和价值的过程,具备现代公民意识和健全公民资格的公民被赋予了治理中心和主体的地位。 “通过广泛的公民民主参与,就会将长期以来官管民的官本位的管理转化为民管官的民本化的管理模式,通过切实的民主监督,使政府及其各级官员能够树立社会主义权力观”〔2〕(P56-60)这种政府服务角色意识的确立和公众在政府管理中地位的确立,可以使政府治理与公民参与达成一种和谐的关系,使得政府善治拥有雄厚的民众基础。

公民参与作为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标志,能更好的体现政府治理的民主性、合法性、透明性、回应性、责任性和有效性。亨廷顿在研究政治发展的过程及影响政治发展的相关因素时,就把公民参与视为影响政治发展的重要变量,并把公民参与的程度和规模作为衡量一个社会政治现代化程度的重要尺度。实现政府善治,需要有保证公民充分享有自由、平等的政治权利的民主机制,需要在公民与政府间形成良性的公共权威和公共秩序,公民参与需要被赋予足够的民主空间。只有公民才最了解自身的公共需要,公民在争取自己利益的过程中,必须过问并参与和自己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管理过程,甚至就某些利益关系重大的问题向政府讨价还价并施加压力。从另一个角度讲,治理理论强调治理公共事务是政府与公民之间上下互动合作的过程,公民也只有在参与公共事务管理中才能体现自身的主体地位,才能实现真正的民主管理,正如盖伊·彼得斯所说“在这样一个时代里,如果没有公众的积极参与,政府很难使其行动合法化”〔3〕(P80-85)。因此我们不难发现政府善治与公民参与之间天然的内在关联性,政府善治需要扩大公民参与。

二、电子政务对公民参与的推动作用

电子政务的发展为公民参与提供了一个平台,无疑是民主进程的一个重要的推动力。电子参与是电子政务过程中的公民参与,是公民社会进行政治参与和行政参与,实现政府善治的关键运行机制和有效路径选择。

首先,电子政务催生了公民参与的动机,萌生了公民的政治功效感。电子政务发展起来后,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自由地交换信息和思想,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和驾驭者。这种自由体验使公民获得了极大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而自主性体验又直接影响公民的政治功效感,使公民自认为政治方面自己是有为的,从而对自己的参与行为更为自信,认为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能够使自己的期望得到实现,于是乐此不疲参与其中。可以说,电子政务环境下的自主性体验进一步催生了公民的参与动机,这正是推动公民参与及电子政务发展的一个大前提。

其次,电子政务使公民获取信息更加便捷,参与途径更为科学有效。公民参与有效性评价的一个重要要标准就是公民掌握的的信息状况,互联网诞生以来,电子政务充分利用了网络技术的优势,每秒30万公里的光纤传递速度,将信息以文本、数据、声音、图像等形式生动地呈现给公众,并且,在网络环境里,一话题一旦引起公众的注意,虽然分散的网络用户彼此并不相识,但基于彼此相似的体验、固有的信念、个人的期望等形成了一致的态度和目标,形成“网上社区”的合力,依靠集体的力量向传播者或者社会权威发布强大的群体意见,与政府进行公平对话,从而产生不容忽视的推动力,提高了公民参与的能力。

再次,电子政务使公民参与更具互动性,推动更积极的公民参与。能够容易的表达正当需要并得到积极的回应是调动公民参与积极性的关键,电子政务使公民参与更具有互动性,政府会对公民的声音能及时做出回应。电子政务的发展,一方面,公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采取登陆政府网站等方式,了解各种信息,同时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网上调查、留言等寻求政府服务,与政府人员进行沟通,参与行政决策。政府对公民参与的积极反馈产生的结果既是一次公民参与的终结,更是激发公民下次参与的动力,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推动公民下一次更积极的参与。

三、电子政务语境下政府善治中公民参与的困境

在电子政务语境下,公民参与可以克服传统情境中公民无必要知识,参与效率低、成本高、渠道单一等缺陷。然而,电子参与的方式尚处起步阶段,现实中政府推进公民通过网络参与的尝试也并非十分顺利,搭建公民与政府间的交流互动平台已无技术壁垒,但是现实的情况是公民参与的深度和广度尚待开发。

首先,从程序的角度看,没有一套完善的公众电子参与的运作程序,虽有一些职能上的安排,但是比较模糊,如此运作程序导致公民电子参与效果不佳,甚至出现失效、扭曲、变异。例如单向发布参与告示,在线参与栏目形同虚设;政府运作公众参与决策程序随意性较大;停留在“末端参与”阶段等等。

其次,从政府的角度看,决策权仍集中在少数人的手中,公民对决策的影响有限。对于政府而言,如果政府组织的决策权完全集中在最高层的少数人手中,那么这个组织很少会有创新精神,也很难做出更具针对性的有效决策。同时,决策过程的透明度不高,因此也不便于受到广大民众的监督,这容易导致决策的暗箱操作。另外,由于公众没有亲自参与决策的制定过程,对于决策所要涉及的具体问题不能从全局来考虑,公众较多考虑自身利益、眼前利益,并且有限理性使其反映的问题常带有片面性或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而一旦自己的要求没有达到就容易使他们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影响公民参与的热情。

再次,从公民的角度看,许多网站欢迎来自全民的不同观点并要求参与者也尊重其他人的不同意见。然而,网络容易引起产生或孕育着社会分裂的危机。其主要原因是因为网络很容易让人找到那些和自己观点相同的人及避开和自己观点不同的人,这种情形可能导致在决策的过程中人民内部产生两极分化。在联合决策阶段的公民参与,也会存在此种矛盾,这将会导致决策过程被派系热情和利益所控制,造成一种多数暴政。〔4〕(P72)同时,公民的专业知识和认识能力客观上存在差异,对专业问题的判断常存在巨大差异,在不完备的信息基础和经验基础上,公民参与不必然产生合乎理性原则的公共政策和社会治理。

四、政府与公民双向互动的路径选择

实现政府善治,达成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和谐治理过程中,快速发展和普及的电子政务作为一种工具为这种互动性的增强提供了条件,电子政务已引起了政府职能、组织结构及运行等等的一系列变迁,同时,也推动了公民参与,对公民参与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在电子政务语境下,要实现政府与公民真正的互动、协商和合作,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推进公民参与程序的完善。现实电子政务中的公众参与决策的程序有一个整合机制,它的运行机理便是各个程序、公众参与意见、参与需求、评价意见、意见综合、最终方案、民意信息以及施政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相互结合、循环往复。政府应尽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参与栏目的多样性和有效性推广网络参与活动;(2)制定公众参与决策程序各个阶段运行的规则,包括一般规则和对紧急及例外事件的处理规则;(3)及时对公众意见进行处理和回复,规定责任主体,监督其处理过程和处理时限;(4)保障公众参与决策的主题与政府工作相结合,提高参与效果;(5)另外,让公众参与介入时间越早越好,一般来说,政策议程设置阶段电子参与活动较多;政策的实施和评估阶段电子参与较少。〔5〕(P59)

加快民主制度建设,为公民参与提供制度保障。由于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是在“外发后生型”政治生态下启动的,使得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始终贯穿着一种“超前”态势。一方面,利益格局的变化和利益关系的大规模调整,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利益表达的愿望和政治参与的热情;另一方面,民主程序和制度建设滞后,尤其是制度的民主性和开放性尚未达到能够容纳公民进行广泛参与的程度。为此政府必须主动提供制度化、程序化的途径,让公民和各种社会组织合法地享有社会管理权利。这就要求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政务公开制度,参政议政制度,协商对话制度,民主评议干部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通过这些制度使每个公民都能实际参与讨论和决定与他们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并充分行使公民对政府的监督权。

建设参与型的公共行政文化和价值体系,为政府善治提供伦理道德支持。用程序与制度的方法去平衡个人利益是完全不够的,一定的公民德性与公益精神是必要的。参与型的公共行政文化以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为底线,自由、平等、宽容、理性妥协、互惠互利,以及理性公民内心真实的同意等是其基本内容,它追求公共的善,而不是政治权威的价值偏好。在共享价值观和义务感基础上的参与型公共行政文化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对政府及其公务人员实施美德教育,强化服务理念。二是要加强对公民参与意识和民主文明品质的培育。

治理理论强调公民作为公共权力的终极所有者,其参与公共事务、检验和监督公共权力的热情和积极性都有赖于公民民主文明品质的培养。所以,只有让公民在民主实践中逐渐养成理性宽容地对待政治问题的习惯,了解民主的规范、程序和规则,才能以更加积极、和平、合法的方式表达其政治愿望和利益诉求,提高公民参与政府治理的积极性,增加公民参与的政治功效感,实现政府善治。

〔参考文献〕

〔1〕 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与新策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 王强,陈易难.学习型政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 〔美〕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 张艾荣,黄宝荣.电子政务环境下的公民参与机制变迁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8,(08).

〔5〕 祝小宁,吴良智.电子治理语境下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J〕.电子政务,2008,(08).

〔责任编辑:杜宇〕

作者:谢宜甜

公民参与电子政务论文 篇3:

试论公民参与能力的提高

[摘要】公民参与能力的高低是判断民主程度的最真实和最直接的标准。总体上看,我国公民参与能力较低,为此,必须为公民参与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保障和扩大公民的民主权利,建立健全公民参与的制度体系,使公民在参与的实践中提高能力。

【关键词】我国公民;参与能力;培养和提高

公民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础和核心。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公民参与有了很大的发展’,与改革开放前相比显现出很大特点:一是公民参与是依法参与;二是公民参与的范围大大拓展,包括“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三是公民参与的途径和形式多种多样。但横向比,尤其是从“治理”和“善治”的要求看,我国公民参与水平整体上处于较低水平,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即公民参与能力较低。

一、公民参与能力的涵义及其意义

公民参与能力最初是指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即公民对于一项政府决策的政治影响和参与的程度。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主政治日益由政治民主向行政民主发展,公民参与能力也由政治参与能力扩展到行政参与能力。因此,公民参与能力指的是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和行政参与能力:美国现代政治学家阿尔蒙德把公民能力划分为公民的主观能力和客观能力。所谓公民的主观能力,是指公民对自已影响和参与政府决策、参与行政的能力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公民的主观能力是公民参与的心理因素或心理基础。公民的客观能力是指公民影响和参与政府决策、参与行政的实际能力。公民参与的主观能力和客观能力是相辅相承的,主观能力是客观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如果仅有客观能力而不具备主观能力,公民参与的行为就无法产生,而如果仅有主观能力而无客观能力,则公民参与的行为及参与效果都会受到很大影响。虽然公民的主观能力并不等于对政府活动的实际影响,但是,这种主观能力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具体讲:第一,在民主政治中,公民对民主的认知、情感和态度是民主政治的心理基础,如果公民对自己的影响和参与缺乏信心,他就失去了表达意见和参与行动的动力。第二,一个主观上有能力的公民更有可能成为一个积极的公民。如果一个人相信他具有本身就会影响到政府的决策,影响到政府政治系统。如果决策者相信公民影响力的存在,即使公民没有采取行动,决策者在制定政治时也会考虑到这种影响,避免引发矛盾:因此。提高公民参与能力必须同时提高公民参与的主观能力和客观能力。公民参与能力的高低是判断民主程度的最真实和最直接的标准。

二、我国公民参与能力低的原因分析

1、经济因素。一般而言,经济发展与公民政治参与呈正相关关系。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为公民参与提供机会和条件。因为经济发展增加了国民财富,提高了教育程度,为人们提供了在社会地位较高的职业中就业的机会,使得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物质保障去进行政治参与活动,使人们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得到增强。二是经济发展带来社会利益关系的变化,从而推动公民诉诸政治参与来维护并实现自身的利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总量的提高是举世公认的事实,但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客观上限制了公民参与的物质条件,这是影响公民总体参与水平及影响公民参与能力的一个基础性因素。

2、社会历史文化因素。公民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是一种政治行为,必然受到一定社会和政治文化及意识形态的影响。政治文化影响甚至决定公民参与行为的指向方式和程度。我国长达二千多年的封建主义政治文化中的“官本位”、“权威崇拜”、“与世无争”、“清官”情结、臣民意识等政治心理,至今影响着人们的政治观念和政治行为,公民普遍缺乏民主意识和参政议政能力。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公民自发产生了日益强烈的民主意识,但这种自发产生的民主意识具有零碎、多向、复杂的特点,水平和层次比较低,而且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型过程,社会中存在的公共权力的异化以及涉及政治、制度文化社会伦理等各个层面的腐败等也影响着公民的参与热情从而影响公民的参与能力。

3、制度因素。公民参与不论是作为一种民主机制,还是作为一种社会协调治理的方式,关键在于其运作的制度化和程序化。政治参与和行政参与的合法化、规范化需要制度保障,制度本身界定了公民参与的资格、形式、范围等方面的内容:目前我国公民参与的制度性供给不足,成为影响公民参与及其参与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造成我国目前公民参与的制度性供给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建国之初对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制度性认识不足,有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法律而无相关的制度。现实中,公民参与成为行政机关对公民的恩赐。二是现实生活中公民参与行为的缺乏,使我国制度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实践经验的有效补给,造成制度建设的粗糙。三是具体行政机关对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必要性、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制度性建设没有投入应有的精力和人力资源支持,影响了公民参与制度建设的质量和速度。

此外,由于我国公民参与发展的经历和经验非常有限,近代中国民主政治的艰难历程和“文革”中民主政治的逐步失落,使中国民主政治的历程及公民的参与能力受到极大影响。而且,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快速发展,社会事务管理尤其是决策过程,呈现日益复杂化和专业化的趋势,由于我国公民平均受教育程度不高,许多公民因缺乏相关的知识、技能而无法参与,这也从一个侧面凸显出参与能力弱的问题。

三、全面提高我国公民的参与能力

1、提高公民参与的主观能力。提高公民参与的主观能力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公民的主体意识。公民的主体意识是公民的基础性和根据性意识,公民只有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才能意识到作为主体而应有的权利与承担的责任;才会有能动的政治参与意识,并外化为政治参与活动。培养公民的主体意识具体讲包括:

第一,培养公民的权利意识:公民的权利意识是公民主体意识的具体化,是公民主体的权利在观念中的反映。其基本内容包括:一是认识和理解依法享有的权利及其价值;二是公民掌握如何有效行使与捍卫这些权利的方式;三是公民自觉地把行使公民权利的行为规约于法律规范之中,以免损害其他主体的合法权利:公民的权利意识是主体意识存在的逻辑条件和参与意识生成的逻辑前提。公民形成了自觉的权利意识,才能真切地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才会有主动践行其公民权利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行为。

第二,培养公民的参与意识。公民参与意识是公民能动地实现其权利和主体性的政治参与行为在观念中的反映。公民参与意识的价值在于外化为自觉的参与活动,并对公共权力运行的方向、过程和结果发生现实的影响。公民的参与意识越普遍、越自觉,参与的行为就越广泛、越深入。

第三,培养公民的平等意识。公民的平等意识既是公民

基本价值要求在观念中的表现,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生存条件在公民意识中的反映。平等意识的基本内容是:公民主体地位的平等、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的平等、公民参与政治机会和条件的平等。

第四,培养公民的法治意识。公民的法治意识实质上是民主自保机制在公民观念中的反映,这也是一种主体意识在公民观念中的反映。公民的法治意识包括:自觉认同和尊重法律、自觉守法、自觉依法抵制他人的违法行为:公民只有形成了自觉的法治意识,并普遍见之于行动,才能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保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性质和有序运行,促进公民参与的有序和合法进行。

第五,培养公民的责任意识:公民的责任意识也是其主体性的一种观念形态的反映。当公民享有权利的时候,应当担负起应有的责任。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对社会和谐健康发展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但是,在传统社会,由于个体完全被埋没于群体之中,群体责任又太过于庞大和沉重,使得民众在太多要尽的责任和太少尽责的能力之间形成巨大的反差,其结果是由于个体责任目标的模糊及日常生活中的明确的责任主体的缺位,使公民的责任意识谈漠。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逐步形成,公民逐步具有了充分的个体自由和权利,这使责任意识的培养具备了可能性,同时也成为一种必要。因为只有当公民普遍具有责任意识,公民的参与行为才会更加自觉和有效,在自觉和有效的参与中其参与能力才会逐步提高。

2、提高公民参与的客观能力:提高公民参与的客观能力即提高公民的实际参与能力。具体讲包括以下三种能力:一是认知能力,即对公共决策实质的认知能力;二是程序能力。程序能力是关于“游戏规则”的能力,主要包括两方面能力,一方面是知识和策略技能,即发现公共决策程序和运用程序的能力。另一方面是按照一个人自己的标准评价政府官员和其他参与者的能力;三是习惯性能力。这种能力不是关于知识的能力,而是关于感觉义务的能力。

3、提高公民参与能力的对策思考。公民的参政议政能力不可能自发产生,成功的公民参与除了个人能够认识到公民资格的重要性,对公共事务具有敏感性等,还需要整个社会和政府的支持和配合:

首先,公民参与及其能力的提高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

(1)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公民参与的物质基础,为公民参与及其能力的提高提供良好的经济环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使得平等、自由、公平、诚信等观念深入人心,多种经济成份的共同发展,利益的多元化,竞争机制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建立,行业协会的成立等,这些社会因素构成了催生与萌发公民主体意识的经济环境。实践证明,我国的改革开放促使了公民参与意识的提高,公民参与意识的增强又大大推进了改革开放的发展,两者的互动,使中国的社会面貌和人民的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只有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为公民能力及其素质的提高提供沃土。

(2)加强执政党的民主建设,以党的民主带动整个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为培养和提高公民参与能力及其素质提供良好政治环境。

(3)政府和公民均应转变思想观念,形成公民参与的良好的思想环境。政府部门要坚决破除给予公民参与权是行政机关“恩赐”的思想。不管是资本主义国家“主权在民”原则还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都充分体现公民具有参与国家管理权利的宪政精神。行政机关本身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没有人民的授权,就没有公共权力的存在,行政机关作为人民治理国家的“代理人”无权剥夺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权利,更谈不上“恩赐”。政府及其领导成员必须树立正确观念,真正把吸收公民参与看成一种责任、义务,看成是优化政府行为的必由途径,同时,身体力行地实践这一理念.主动为公众创造环境和条件,主动提供给公众更多的参与机会。

另一方面,公民必须不断增强参与的责任感和对参与的认识水平,树立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参与型的思想观念,这种思想观念的树立一方面靠外部力量的推动,同时公民亦应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努力培养主体意识。

(4)大力发展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为公民参与及其能力的提高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文化是制度之母,民主和法治是外在的制度体系,它们需要内在而无形的公民文化相适应。为此,必须培育和传播以体现公民参与意识、主体意识为主旋律的公民文化:因此,在社会的宣传教育方面,要着重加强新闻舆论的引导,使公民正确认识自己的权利和自由,塑造独立的政治人格;加大公民文化的宣传与教育,让公众真正充分了解政治体系,提高公民对政治体系的信赖感和支持程度,使公民对参政议政的理解由朦胧走向自觉,以此提高公民的参与意识和主体意识。同时,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增加公民受教育机会提高公民素质。要实行教育理念的变革和教育制度的创新,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向把教育重点转向为培养合格或优秀的公民服务,在学校教育中大力进行公民文化的教育。

其次,保障和扩大公民民主权利,使公民在行使权利中提高其参与能力。民主政治的发展表明,公民能力的发展大体上与公民权利的扩大同步进行。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了公民众多的民主权利,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多权利得不到保障,不能落实。如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现实中常常由于选举程序不够民主,因而缺乏实质性和有效性。再如公民的知情权,往往受制于暗箱操作。公民所拥有的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民主权利在现实中被虚置,所形成的巨大落差,严重挫伤了公民参与的广泛性和主动性,限制了公民能力的提高。因此。必须加快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步伐,切实落实和保障公民法定的参政议政权利,并逐步扩大公民的其他民主权利,才能有效提高公民的参与意识、主体意识,才能提高公民的参与能力。

再次,建立健全公民参与的制度体系,使公民在有效参与的实践中提高能力。公民的参与能力在有效的参与实践中才能得到较大的锻炼和提高。良好而有效的公民参与取决于下述几个相互影响的基本要件:一是公民的主体性;二是知情的公民;三是有效健全的参与系统。而有效的参与系统(或制度体系)应包括参与的制度、规范的参与程序及顺畅的参与渠道。

(1)健全参与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制度体系。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外,还逐步建立了选举制度、听证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公民参与立法制度以及公民批评建议制度等。但是勿庸讳言,目前我国公民参与的法律和制度还很不完善。而且已有制度在具体施实和执行过程中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偏颇。为此,在提高公民参与的制度化水平方面一是要完善和落实已有的具体制度,二是要不断进行制度创新,积极探索公民参与的切实有效的制度。

(2)规范参与程序。规范的参与程序,是公民有序参与的

依据和保证。目前,在我国公民参与体系中。参与程序特别缺乏。为此。应进一步完善公民参与的法律法规。通过法律法规规定公民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范围(包括参与人的范围和参与事项的范围)、参与途径(如决策参与、执法参与、争议裁决参与、监督参与等)和参与方式(如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龟子邮件、走访提出意见、建议,直接提高行政决策等):同时,为保障公民参与的有效性与公正性,应以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不同类型、不同形式公民参与的程序和方法.

(3)疏通参与渠道。顺畅的渠道是公民有效参与的基本条件。目前我国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渠道还比较单一,对话、沟通和协商的渠道还不够畅通,致使公民参与成为一个热点的“理论问题”,瘸腿的“实践问题”。民主政治(行政)本质上仍然是一种制度化的政治(行政)模式,公民参加国家事务的过程也是一个制度化的过程,而不是以“绿色通道”的形式直接干预公共管理。没有制度化的公民参与渠道,就没有真正的理性的公民参与。因此,必须大力拓展和优化公民参与渠道,创造灵活多样的参与方式。并使新的参与方式制度化。

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应建立、疏通和完善公众互联网参与渠道。互联网打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社会公众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问题,提出建议,社会公众的意见可以直接传递给政府相关的当事人,而且政府职责部门有义务把公民反映问题的处理结果在互联网上公布,从而使公民对政府的监督得到加强,网络不仅拓宽了公民参与的渠道,改善了公民参与的技术手段,降低了参与成本。而且有利于提高公民参政议政的兴趣和热情,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的效果和质量。因此,网络为公民参与提供了一条便捷而顺畅的通道。但到目前为此,真正利用互联网为公众参与公共管理提供有效渠道的政府机构还不多,一方面是因为目前已经建成政府网站并已开始有效运行的政府机关还占少数,另一方面,那些已经开通政府网站并开设有政府工作报告信箱的政府部门由于受到技术人员等限制,能利用互联网与广大公众沟通的也不多。所以。对我国各级政府机关来说,要大力推行电子政务,把疏通公众互联网参与渠道作为一项紧迫的任务,尽快落到实处。

我国公民只有在有效的制度化的参与中,才能逐步提高参与认知、熟悉了解参与程序,提高其认知能力和程序能力,才能真正发挥主人翁作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责任编辑:秦玉珍】

作者:王彩梅

上一篇:网络经济物流发展论文下一篇:家庭教育注意事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