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教育分析论文

2022-04-16

摘要:面对当下我国现代公民教育现状的名实不符,宁夏回族地区学生公民教育更是一片空白,我国尚未具备完整的适合民族地区的现代公民教育课程体系,公民教育的部分要素也只被当作思政类课程附属的现状。通过对回族聚居区师范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公民教育类课程分析及反思,寻求适应于回族地区学生公民教育的内容与方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民教育分析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民教育分析论文 篇1:

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中的公民教育分析

摘 要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公民意识和技能的重要时期,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从个人品德、国家认同、文化自信、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方面呈现了丰富的公民教育内容。运用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开展公民教育时,教师应回归学生的真实生活,挖掘生活事件的意义与价值;应合理选择教学策略,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教学过程中应基于学生经验,以学习活动为核心,深化教学目标。

关键词 小学 道德与法治 公民教育 教材分析

公民教育就是培养学生成为能够理解和认同自己所属国家的政治、历史和文化,具有主体意识和人格,讲社会公德,在享受权利的同时能相应地承担义务,尊重自由平等和维护公平正义的公民。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基础阶段。小学阶段的公民教育为学生成为社会合格公民奠定了重要基础。“教科书是读者最多、最特殊、最被读者信赖甚至依赖、最耗费读者精力和时间、对读者影响最深远的文本。”[1]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蕴含了丰富的公民教育内容,合理利用其开展公民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一、《道德与法治》中公民教育的内容

由于公民具有多重身份,公民教育内容的设计理应多样化[2]。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中的公民教育包含了个人品德、人与社会、国家认同、文化自信、人与世界等方面的内容。

1.个人品德

公民教育以培养公民的独立人格为前提,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明确自己的身份;使学生逐步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形成批判性思维;履行自己的义务,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富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具有健康愉悦的心理状态。

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是小学生成为合格公民的第一步。“我们爱整洁”“我们不拖拉”“让我自己来整理”教会学生做一个爱干净、不拖拉和爱动手的好孩子;“不做‘小马虎’”则教育学生要认真负责。这些内容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学生的真实心理或实际行为作活动基点,引导学生从现在做起,严格要求自己。“挑战第一次”告诫学生要勇于迈出挑战自我的第一步,敢于挑戰,培养学生勇敢冒险的精神;“试种一粒籽”“学习有方法”“变废为宝有妙招”等内容引导学生尊重科学、乐于探索、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才会有收获”帮助学生理解坚持的意义,学会持之以恒;“说话要算数”使学生了解不守信的人得不到他人的信任,教导学生诚实守信;“分享真快乐”让学生学会分享合作,体会分享和合作带来的快乐。“学做‘快乐鸟’”“做个‘开心果’”帮助学生了解快乐健康心理的重要性,在自己开心的同时,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快乐,做一只快乐的“开心鸟”。六年级下册中的“学会尊重”“学会宽容”和“学会反思”等内容分别以尊重自己为出发点,教会学生在尊重自己的同时,能够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在生活中培养他们反思的习惯和批判性思维。

2.国家认同

每个公民都应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具有民主法治意识、民族自尊心,认同核心价值观,增强参与意识和批判能力,维护民族利益和尊严,自觉遵守宪法和国家各项法律法规。

三年级下册中“生活离不开规则”旨在让学生明白规则的重要性,公民素养的基本是遵守规则,引导学生学会从身边小事的规则开始遵守,以身作则。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是班级的主人”旨在通过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班委的选举,加强学生的集体意识、规则意识、民主意识和平等意识,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从六年级开始,教材更注重对学生在法律和政治方面的教育。首先,“感受生活中的法律”和“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让学生通过身边的法律事例感受到法律的存在,了解法律是我们的守护者,引导学生知法守法,懂得依法维护我们的权利;其次,“公民意味着什么”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让学生初步了解公民的含义,知道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能够辨认损害公民基本权利的违法行为,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实施途径;最后,“国家机构有哪些”和“权利受到制约和监督”,让学生从生活出发,了解国家的正常运转和我们的生活都离不开国家机构,认识到权利的行使是有边界的、受监督的,违法行为必会受到追责。这些内容都教导学生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权力,依法履行义务。

3.文化自信

任何一个公民都滋养于特定文化中[3]。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出发点,让学生在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同时,培养其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从二年级开始,逐步引导学生从爱家乡文化延伸到爱中华优良传统文化。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让学生在了解家乡风俗的基础上感受家乡的变化,以激发学生的爱乡之情,从而为家乡建设做出贡献。到四年级时,从“我们当地的习俗”“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和“家乡是喜是忧”中逐步呈现对学生热爱家乡文化的教育,让孩子在了解身边风俗的同时,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在感受家乡变化的同时,热爱自己的家乡。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骄人祖先,灿烂文化”,重点向学生阐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魅力文字,文化瑰宝”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字蕴含的智慧和灵感,尊重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文化自信;“古代科技,耀我中华”帮助学生了解到四大发明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传统美德,源远流长”促使学生进一步深化理解中华传统美德,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

4.人与社会

个人与社会紧密相连,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公民应处理好自身与社会的关系,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包括遵循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良好行为规范,遵守社会基本准则,维护社会公正,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班级有规则”让学生体会到规则带来的好处,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班级规则的良好习惯;“我是班级值日生”教孩子学做值日生,以此培养学生对集体和班级的责任感,形成学生对任务认真负责的态度;“装扮我们的教室”则教导学生形成合作共创的能力,体会合作带来的喜悦,懂得在集体生活中合作共创的重要性,提升与人交往的能力。课文“这些是大家的”和“我们的公共生活”旨在告诉学生在公共场合要爱护身边的公共财物,因为公共财物是大家共同的“朋友”。“生活离不开规则”和“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旨在引导学生认识规则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在生活中发现并遵守规则,努力构建有序和谐的公共生活,积极参与公共生活;“我参与,我奉献”则是更深一步让学生明白服务社区的重要性,树立学生服务社区的的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父母分担”与“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让学生在体会父母辛劳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家庭责任意识,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主动为自己的家庭做贡献、尽责任,提高学生承担家庭责任的精神。

5.人与世界

近年来,生态环境成为全球日益关注的问题,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培养学生爱护自然、保护自然,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意识,是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中有多篇有关自然环境、保护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的内容。二年级下册“绿色小卫士”一课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园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例如:“小水滴的诉说”旨在让学生理解水资源的珍贵,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的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清新空气是个宝”以“宝”喻清新空气,使学生深刻明白清新空气的重要性,进而从自身出发,保护空气,减少污染;“我是一张纸”旨在让学生从身边常见的资源出发了解纸张的来源,初步树立学生爱护资源的意识;“我的环保小搭档”更是从身边的环卫小搭档出发,了解环保的重要性,使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这些内容都是从学生常见的资源出发,逐步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爱护资源,保护自然,从自身做起,争做绿色小卫士。六年级下册“地球——我们的家园”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及其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探索环境问题的根源,从而学会爱护环境和保护环境。“应对自然灾害”旨在通过观察和查找资料,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灾害带来的灾难和损失,探索自然灾害背后的原因,促使学生懂得自然环境的重要性,树立保护地球、爱护自然的责任感。

二、利用《道德与法治》实施公民教育的路径

1.回归学生的真实生活,挖掘生活事件的意义与价值

2011年颁布的《课程标准》中强调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参与社会,让学生学会做人。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根据儿童的生活来呈现出多样的案例与话题,使儿童能在案例中找到自己生活的经验,并就话题进行讨论,以走进孩子自己的生活。教师应积极挖掘真实生活事件的意义与价值,让孩子逐渐地去了解生活。例如,在讲“上学路上”时,可以让儿童讲述自己在上学路上的所见所闻,鼓励孩子讲真话,教师则可以引导孩子发现“上学路上”所蕴含的意义与价值,引导孩子理解家长的呵护、路上交警叔叔的指挥以及同伴同行等之间的幸福感与温暖之情。教师要鼓励学生讲实话而不是“正确的话”,营造有教育性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让他们在课堂活动中体悟道理,借助切身体会更深层次地理解教材所要传达的经验或道理。教师利用教材中的案例和话题讨论,促进学生对生活规律的观察与认识,讓学生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实践,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公民品德。

2.合理选择教学策略,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

公民教育更多的是一种隐性教育。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的公民教育有机渗透于案例和话题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注意贴近学生的心理和生活,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由于公民教育具有隐蔽性的特点,所以教师在利用教材开展公民教育时,应将个人品德、国家认同、文化自信、爱护环境、政治法律意识和公民主体意识的教育渗透到学生文本内容和插图的学习之中,让全体学生参与话题讨论。公民教育要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实现,教师要关注学生对书本案例中的人物形象的情感体验,将学生自身的情感与书本中的案例融合起来。另外,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以自身的言行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教师要通过故事启蒙、榜样示范、案例分析、互评互助等方法来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促进他们个体经验的转化与完善。

3.基于学生经验,以学习活动为核心,深化教学目标

教师应基于学生的经验和需要开展公民教育。公民教育离不开学生自身的经验活动。将教材目标和内容转化为各种外部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在各种类型的活动中实现公民道德与公民行为的培养。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在活动中体验。公民教育就是在生活体验中培养公民。统编版《道德与法治》设置了不同类型的栏目,依托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着眼于对学生的经验的唤醒、丰富和提升,对学生的沉睡经验进行唤醒,对学生的活跃经验进行提升。道德与法治教育要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起点,以教材中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为核心,将党和国家通过教材传递的育人目标更细致化和深入化,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例如,五年级下册“百年追梦,复兴中华”这一单元中,以“虎门销烟”“红军出征”等历史事件为切入点,呈现出近代以来中华人民不屈不挠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梦的过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博物馆、红军陵墓、纪念馆等相关资源,培养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通过走访劳动模范等活动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培育学生的国家认同和公民参与意识。

参考文献

[1] 石鸥,石玉.论教科书的基本特征 [J].教育研究,2012(04):92.

[2] 冯建军.公民教育课程及其设计[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1):9-14.

[3] 刘霞.中国传统文化与公民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15(07):5-11.

[责任编辑:白文军]

作者:陈元珍?曾水兵

公民教育分析论文 篇2:

回族聚居区现代公民教育类课程分析及反思

摘 要:面对当下我国现代公民教育现状的名实不符,宁夏回族地区学生公民教育更是一片空白,我国尚未具备完整的适合民族地区的现代公民教育课程体系,公民教育的部分要素也只被当作思政类课程附属的现状。通过对回族聚居区师范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公民教育类课程分析及反思,寻求适应于回族地区学生公民教育的内容与方式。旨在培养回族聚居区师范生的公民意识,通过自身现代性公民角色扮演而指导义务教育中的公民教育,深化落实素质教育。

关键词:现代公民教育;课程分析及反思;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通过在回族聚居区师范类高校开展大学生现代公民教育,大力培养师范生的公民意识,使他们能够担当未来基础教育的教育者,通过自身现代性公民角色扮演指导义务教育中的公民教育,深化落实素质教育,为当前民族地区公民教育培养师资队伍,也为当前国内碎步不前的公民教育另辟新途径。

一、现代公民教育课程现状

1.课程定位

通过前期对宁夏师范学院大学生现代公民教育现状调查分析,因为国家的各项教育方针政策中并没有明确将培养公民置于基础的、独立的地位,所以学校没有开设专门的公民教育课,既没有相应的课程体系,也没有对应的评价系统;导致学校、教师和学生认识上的混乱和实践中的茫然。

2.教育内容与目标

公民教育涵盖在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教师教育及实践教育中,甚至被当成思想政治教育对待,对学生进行渗透式的公民教育。

3.授课方式与考核手段

属于纯理论化教授,并以考试量化形式进行考核。这种授课方式和考核手段直接导致教师不可能从日常生活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考量学生的公民行为和公民素质。

4.学生对公民教育的期待

通过前期对宁夏师范学院学生所在的实习学校、工作学校调查回族聚居区中小学现代公民教育情况,统计显示宁南回族聚居区广大中小学,均没有开设专门的公民教育课程,主要以思品、品德课代替,甚者学生在课堂问老师关于人民、臣民、公民的区别时,近七成的教师不能正确回答。广大师范类学生希望通过学校教育,系统学习公民知识,提升公民素养。通过自身现代公民角色扮演指导义务教育中的公民教育。

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分析

(一)专业目标定位

思政专业学生的政治敏锐性高于其他专业学生,且国家意识和族群认同、地域认同的矛盾显得尤为突出,在实际教学中,思政专业学生的权利与义务认知要强于其他专业学生。

《宁夏师范学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目标定位是:思政专业是以系统学习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为主要内容,以增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提高大学生道德品质及政治自觉为价值取向的本科专业。本专业按照学校确定的教学型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为基础,以德育和法律服务为专业发展方向,培养适应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科研需要,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思想政治、法律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性人才。①

(二)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

1.通识教育平台(44学分):由“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模块”(8学分)、“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块”(4学分)、“大学外语课程模块”(16学分)、“计算机应用课程模块”(3学分)、“军事理论与军事训练课程模块”(2学分)、“专业认知及职业素养与发展课程模块”(5学分)、“综合教育课程模块”(6学分)等七个领域的课程模块构成。

2.学科基础平台(15学分):掌握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学、哲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研究方法。

3.专业教育平台(58学分)

专业基础: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基础课程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研究方法。

专业核心:重点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

专业方向:掌握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相关的课程内容,设置“德育方向”、“法律方向”两个方向,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其一。

4.教师教育平台(27.5学分):培养学生的教学方法与技能,设置必选、限选及实践模块,注意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5.实践教育平台(36.5学分):主要由“通识教育实践”、“教师教育实践”、“学科专业实践”、“学生实践创新与素质拓展”等几块构成。

三、分析与反思

现代公民教育是立足于社会化的现代大工业与商品市场经济基础上的“现代人”培育、即公民的现代性角色认同的教育。“公民”是复杂微妙的现代公共社会中的“人”。现代公共社会则是接通从全球到国家、从社会到每个人的超级大“链接”。现代公民教育是培育适应现代化、世界化和理性化要求的、具有主体权利和责任意识、独立与平等意识、参与和创新意识、自由和监督意识、开放和多元意识、效率和规划意识、信息敏感意识、自利利他而非自私损人的、有成就取向的现代公民。①

现代大学课程安排与学时、师资决定了单独开设专门的公民教育类课程困难大。但在思想政治专业的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教师教育及实践教育中均涵盖了公民教育主题。

(一)公民教育内容

1.通识教育的灵魂是公民教育

李曼丽采用马克斯·韦伯“理想类型”法研究通识教育的概念和内涵,从性质、目的、内容三方面对通识教育的内涵进行了论述。综合李曼丽和其他学者的主要观点,通识教育(狭义)是指对所有大学生进行的非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强调文化的培养和心灵的陶冶,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有广博的见识和通达的人生。故全球化时代大学通识教育中包含公民教育诸多内容。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模块”体现了公民资格教育,主要培养学生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为人师表。公民资格意味着特定民族国家的成员身份,体现为完整的公民权利和责任内涵。

“综合教育课程模块”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教给学生某些价值、态度、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将其现实生活中的文化遗产、可贵经验与智慧,能够认同、择取及内化,使之成为个人的一部分,进而培养出通达之才。这也正是公民教育的目标。

2.专业课的导向作用

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受教育者”成为良好的公民,而公民最基本的是具有健全的人格。蔡元培先生认为健全的人格需要四种教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德育就是公民基本素质教育,包括平等意识、独立意识、维权意识、自觉承担责任意识,作为思政专业方向之一的德育,自然离不开对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的通透了解。政治学的目的是学生了解现代政法的功能,让学生知道宪政的必由之路。社会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对人类社会有全局的把握,能更好地认清自己所处的形势,更自觉地承担社会责任,增强使命感等等。

3.特色地方课程:宁夏历史地理与文化

我国著名学者费孝通“中华民族多远一体格局”理论,引导我们在少数民族地区,需要开展多元一体的教育,民族地区学生因为更多地受到族群观念、民族宗教、生活方式和习俗的影响,过于认同本民族的价值和信仰及其行为方式和习惯,公民意识相对比较淡化,且缺少积极、包容和开放的心态。公民教育内容既要注重其普适性,又要突出地方性、民族性。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求“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加强课程建设,特别是自主开发课程和优质课程资源建设,强化教育实践环节,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专业教育和更多个性化的发展空间,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和个性全面的发展。培养宁夏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民族教育发展所需要的合格应用型人才”。思想政治专业开设特色地方课程《宁夏历史地理与文化》,地方课程能紧密结合本地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现状,充分利用本地的课程资源,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地方课程的提出,为少数民族地区公民教育内容兼顾普适性与差异性提供了平台。

(二)公民教育的教学形式及评价

尽管公民教育内容涵盖在思想政治专业的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教师教育及实践教育中,教学形式也从传统的填鸭说教式逐渐转变为“以学生为本”的参与式,但仅限于课堂上。要达到真正培养良好公民的目的应该是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注重培养积极参与、理性负责、批判思考以及自我反思的知识、技能与态度,并注重过程性评价。根据英国、法国和德国的官方文献和一些学者们关于公民教育的建议,我们可以发现,这三个国家在研究了关于公民教育的方法后,普遍都采用了以下方法:一是公共辩论方法,即让师生通过对他们共同关心和感兴趣的公共问题进行讨论和辩论,通过这一途径提高高校学生的批判和反思能力。二是参与方法,就是通过让高校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社区活动等公民活动增强他们的公民意识。三是陶冶的方法,通过相关的训练和陶冶课程使高校学生具备良好的公民素质。

“我们教师不会提供一套成形的知识结构,让你记下你并不理解的东西。参与对话才是大学。你不一定要知道所有的知识,但必须有一些素质:好奇心、坚持、勇气、提问的能力和思考他人观点的能力。”在2010年的开学典礼上,美国波莫纳学院数学系教授沙希瑞(Shahriar Shahriari)对新生说。一名留学生这样评价讨论的教学形式:“讨论是一种良性循环。教授不需要讲太多,优秀的学生可以互相启发思路。”

参考文献:

[1]刘焕云.全球化时代大学通识教育中的公民意识教育[J].公民意识研究,2008(2).

[2]陈效飞.新西兰公民教育课程的历史发展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3(9).

[3]彭世武.论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向公民教育转型[J].理论观察,2013(4).

[4]王建梁.美国公民教育教材效果测试的内容与方法[J].中国德育,2011(1).

[5]孟凡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公民教育地方课程开发探析[J].贵州民族教育,2007(5).

[6]高向杰.通识教育理念下高校第二课堂建设探析[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9,15(3).

[7]何佳娣.回族聚居区师范类大学生现代公民教育现状调查研究[J].学理论,2013(9).

作者:何佳娣

公民教育分析论文 篇3:

公民教育的理论与结构分析

[关键词]公民教育;公民意识;公共领域;公共性;公民社会;公民能力

[摘要]公民教育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真正强大的必要条件,这已经得到世界发达国家的实践检验。但是在中国,公民观念是舶来品,深植于国民意识之中的是臣民观念。由臣民意识向公民意识转变,是中国近现代政治观念发展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极为复杂和困难的过程。本文从我国公民教育在实践中所面临的困难谈起,对公民教育的理论与结构进行了分析,提出应建立我国的公民学,要目标明确地按照步骤和阶段培育现代公民。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确定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重大任务,这是我们党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作出的又一重大部署。毫无疑问,公民教育应承担起责无旁贷的使命。但长期以来,我国公民教育问题一直被忽视,今天迫切需要构建公民社会,需要大量社会组织和公民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公民缺乏基本的素质和能力所引发的问题已显现出来了,甚至成了民主化进程的一个障碍。公民教育是我国当前整体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一环,需要更深层的思考。李慎之先生认为,千差距、万差距,缺乏公民意识是中国与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先进的国家之所以先进,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一直重视本国的公民教育。二战以后,西方发达的国家,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从研究社会发展的角度,对本国公民教育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其做法应该成为我们关心公民教育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参考。

一、我国公民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代以来,中国从西方引进了公民的概念,然而由于文化和环境的隔阂所造成的认识上的差异,至今对其概念仍有模糊不清的认识。公民及公民教育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产物。一定的公民教育观基于相应的公民观。近代中国由于民族与社会危机所引发和启动的宪政进程中,知识精英试图借鉴西方民主思想与制度形式,期望通过教育造就“新民”,挽救民族危亡,但并没有取得成功。新中国成立后,政治思想道德教育取代了公民教育,其主要目标是培养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建设者”。这一基本观点的确立,使我们对于“公民”概念的认知,长久以来偏重政治与道德上的含义,公民常被解释为具有法定公民资格,可以行使公民权利,具有“公德”之民。党的十六大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将“社会结构”、“社会公正”、“社区自治”、“社会组织”、“社会治理”、“社会政策”、“社会保障”、“社会工作”、“社会团结”等内涵丰富的概念整体写入了中央文献,特别是报告中多次提到的“公民”概念,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但是,如果仅仅是从法律、政治和道德层面去理解“公民”,在构建和谐社会这一宏大背景下显然就不合适了。

(一)我国关于“公民”概念的解读

我国宪法第33条规定: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但长期以来,我们从政治角度常常使用“人民”的提法,与公民称谓相对来讲,人民是公民但公民不一定是人民,即极少数被依法剥夺了政治权利的自然人就不属于人民的范畴,但仍是我国公民。这一误区在1982年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上得到了纠正。正如邓小平指出的那样:公民在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尽管如此,对公民教育的观念方面,仍延续着传统的理念。依法律层面而言,公民是指在法律上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主体,受国家宪法和法律管辖与保护的人;作为政治意义的公民,是指行使一定政治权利的人;从伦理层面来说,公民是指具有符合公民权利和义务所要求的个人行为态度和品质的人。因此,公民教育就被推断为引导受教者认识国家、法律,个人在法律上具有一定的权利与义务,并有高尚道德修养、遵守法律秩序的人。这种公民教育的理念并没有什么错误,但是在培育今天的公民社会强调公民参与而言,却有很大的问题。因为在公民的言行中,包含着政治文化对他们的深刻影响,表明着他们的价值观和态度。

传统的公民教育告诉我们,国家的目的意味着个人的牺牲与服从,这种对“国家理性”的崇拜,在主权国家与民族国家建立之初是必需的,一旦国家生存的威胁已经解除,国家作为一个情感的或政治利益的载体,则理所应当受到监督,而非被崇拜,国家构成的公共哲学、政治体制,乃至国家与政府之间概念的厘清,必须要进行新的调整,成为一种新的认知与规范。因此,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不是构成上下关系,而是组成关系,这是当前我国公民概念认知上必须要澄清的第一步。

其次,遵守法律当然是公民的基本教养,公民应当知法守法,但是,公民对于法律合法性与合理性的意义,以及法的实质正义与程序正义的意蕴,“公民不服从”的底线与含义的理解和认识却无从可知,这一点也必须得到纠正。难怪我们常常把法律视为国家对公民的约束,或公民权利的保障,而非公民追求自由、平等、政治参与的保障。马克思强调,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一旦公民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要么不会利用自己的权利去维护,要么铤而走险。

相比较而言,公民政治思想道德教育强调个人对国家、社会的服从和责任,公民教育则以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为基础,去理解个体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和责任,以培养“独立自主的人格”为要求,尤其强调能“独立判断价值,能自律自主的行动”的个人;政治思想道德教育包括了执政党的政治倾向、主张和价值取向,公民教育则以公民社会的要求为基本取向,“重视个人的尊严与个人的批判能力”;政治思想道德教育是以应然的道德性为本,公民教育则以实然的合理性为本。若以公民道德为例,政治思想道德教育追求先进性的完美道德,人人应当成为因公忘私的道德人,公民教育则要求公民应当遵循最基本的道德,“公—私”领域要划分清楚。总之,公民教育以合法性、合理性为基础,是一种面向所有人的更为普遍适应的教育。

虽然公民内涵有着多样性与歧义性,但从根本意义上讲,公民是指一个人在公共生活中的角色归属,公民概念则是在公共领域对“我是谁”,“我能做什么”之类的问题给予答复。任何一种公民观,其基本内涵都应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公民在所属共同体内的性质与形式如何,如果公民个人在政治生活中不具有自主性时,他是作为臣民而存在;当公民个人在政治生活中获得了自主性时,他是作为公民而存在。二是公民能否取得平等参与国家共同体的权利,这是公民的目的。这两个方面相互支持、相互联系。与此相对应,公民教育观的主要内涵也应包括两个基本维度,即通过教育,公民认识到自己在共同体内所牵涉的

各种权利和义务关系,以及学习如何处理、对待这些关系。如此看来,公民教育观之所以受到重视,其根本原因是它认为公民要真正实现自我价值,就必须提高其公民能力和公民意识。

(二)公民社会与公共性在现实中的缺失

提高公民能力和公民意识的途径就是公民接受教育和通过公民社会参与实践,当前公民教育施教困难的另一个原因,是我国缺少公民社会的传统,致使公民社会与公共性普遍缺乏。

中国确实不具备西方意义下的“市民”与“市民社会”。西方布尔乔亚市民阶级所造成对传统教权与王权秩序的挑战,以及市民参与公共性事务的精神,在传统的中国从未发生,即使在今天,这种市民社会或公共性的发展,仍然在摸索起步的阶段。

在有关公民社会的各种特质中,最重要的就是“公共性”,公共性是形成公民社会最基本的要件。公共性不是某种人类的共同本性的产物,共同世界是有着无数的视点,而每个人都是站在一个不同的视点位置上来看和听的,如果共同世界只能从一个方面被看见,或只能从一个视点呈现出来时,世界的末日也就要到来了。而公共性是存在于不同的视点及其相互关系之中,如果是视点的单一化,或者是相关关系的消失,那么,将会导致公共性消失。

从字面的意思而言,希腊语“公共”这个字的第一层意思是指一种能力,是一个成熟的公民才具备,且能够超越个人的利益,而从更全面的人与人之间的彼此关系中去进行利益的思考;第二层意思则是指一种人与人之间所共同拥有的事物,这个共同拥有的事物将人与人之间紧密地连结在一起,并且使得彼此相互关心,也就是一种生命共同体的意识。因此,“公共”对于希腊人而言,既是指公民的能力,也可以指称他们所共同生活的“政治社群”。

总之,具有公共性的公民社会的建构始于公民资格所具备的地位、权利与义务的引导,透过公民意识的自觉和参与行动而形成公共领域,其目的在于对公共利益的追求。按照社群主义的观点,每个人都应当努力追求美德,在追求美德的过程中实现一种善良的生活。公民社会不是契约化关系,而是人们共同生活自然形成的;也不是如民间社会自绝于公共领域之外。如此看来,在我国历史上从未有过公民社会的建构,更无探讨公共性的训练,所造就的公民低素质可想而知。亚里士多德认为,公民社会是最能发展人的能力的社会。这里所谓“发展人的能力”,指的就是发展人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也是实践和说话能力在其中共同形成的领域。公民通过说话和行动,不仅表现出他们的集体性和互相依赖性,又通过与地位相等的人的交流,使自己个体化,为了他们自己而说话和行动,因此只有在公民社会的环境下才能充分提供这样的机会和空间。

二、我国构建公民教育体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公民教育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实践课题。我国应及早建立自己公民学的研究,主要是着眼于现实的需要和未来的发展。当前,世界各国都把公民教育作为国民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培育积极公民,不论意识形态、政治信仰、价值取向有何差别,通过专门的公民教育课程或完备的公民教育体系进行系统的教育是大部分国家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任何一个社会里,教育对于提高公民意识和能力非常重要,培养公民具备某种态度,并导致某些行为,教育可以充当造就某种特定角色的倾向。美国、法国等国家自独立或革命以来即以公民教育或相关课程,有步骤地引导受教者成为宪法规范下的“理想公民”,一则可以加速国家的建立,二则可以培养公民对公、私生活的认识与思辨能力。因此,有无公民学或公民教育课程,公民素质明显不同。

当前我国对于而言,公民学的研究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正是通过对公民进行教育才能更好地维护我国社会主义的主导地位和方向。第一,必须充分认识公民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对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社会政治秩序和规范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公民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出现了国民素质和能力相对滞后的现状,严重地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导致了一些社会行为失范的严重后果。第二,必须充分认识公民学的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对和谐社会传导机制的作用、特点的研究,对公民素质、意识和能力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了解,有助于我国公民社会系统化、组织化、规范化的发展。第三,公民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要协调一致,必须重视公民教育的启蒙性、主导性、连续性和强化性。第四,必须充分地认识公民教育对于造就符合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需求和合格理想公民的重要性。

我国学者应该以高度的学术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着手开展基础阶段公民教育的政策研究。以我国民主化进程和政治文明建设及全球化发展为背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公民的基本要求作为主线,提出有建设性的政策建议,使公民教育成为我国加快现代化进程及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手段。

美国斯坦福大学格罗斯教授和德州大学丹尼逊教授1985年提出公民发展的理论模式,他们将儿童至成年人公民观念发展历程分成六个阶段。研究者根据在校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设计出相应的公民教育训练,从中探索每一阶段公民教育的方式方法。至于我国公民学的建立,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借鉴发达国家的公民教育的有益做法。这个工作事关重大,非一人一时所能完成,因此本文只提出初步构思和可行性分析。

开展公民学研究,必须要构建多学科整合的公民教育课程体系。公民的概念已经从狭义的政治、法律意义上的理念发展成为一个广义的概念,融入了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乃至生态的内容。公民内涵范围的拓展、层次的延伸以及内涵的深化丰富了我们对公民教育的理解,使我们意识到公民素质的养成是复杂的、流动的和开放的过程,各个要素之间是相互关联和相互补充的。公民教育涉及的主要学科领域包括法学、政治学、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涉及的基本价值包括正义、平等、自由、尊重、关爱、责任等;涉及的认知和行动技能主要包括收集和遴选信息的能力、组织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的能力。这就要求公民教育课程对各种人文、社会学科予以整合。通过公民教育的目标整合不同学科视野中的公民教育观及相关教育内容,形成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的公民教育体系。与此同时,课程设计要注意克服以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缺点,从形成态度、情感、价值观,到培养自主探究和自主选择的思维习惯,加强参与公共事务和自治组织的能力方面的课程,构建理解性课程、活动性课程。既有显课程,也有潜课程;既有校内课程,也有走出校园的服务学习的课程体系。这都迫切需要公民教育研究提供相关成果。

三、公民教育的理论与结构分析

公民教育的核心是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公民教育需要一套可以检验的学科标准,用来确定公民教育的性质、意义、目的、内容、方法,并与其背

后的基本预设与理论模型都能有清楚的架构。

首先,就公民教育的性质与意义而言,由于“公民”是一种人的文明存在模式,公民教育因此是一种引导或培育人,使其透过对周围环境的理解,自觉成为“公民”的过程。一种人的教育,有别于自然科学教育,也有别于纯属知识性理解的社会科学教育。

公民教育的目的,在现实中就是为国家培养理想公民,但本质上,它更是对于人的世俗生活全面性理解、规划的教育,是一种知觉与实践的教育,因此和狭隘的政治教育不同。

论及公民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公民不仅要遵守道德、服从法律,而且要知道这些规则和法律是怎样制定出来的,知道在发生矛盾和问题时,人们如何通过协商来修订规则,化解矛盾。现代公民教育比较强调公民的权利一面,强调公民的主体性、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这些现代社会所必需的人格素质的发展,培养出公民的责任心、使命感和独立人格。具体而言:公民义务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支持性义务,包括纳税、从事社会有效益的工作;关怀性义务,包括关怀他人和自己,包括受教育、就业和接受适当的公益事情;服务性义务,包括有效地发挥各种服务的作用,并实际参加服务,如选民登记工作、老人健康照顾、为公共利益的无偿服务、志愿救灾服务、青年服务等;保护性义务,包括服兵役,协助警察治安,救护伤员;政治性义务,包括参加社会活动和参与政治,保护社会主义制度;法律义务,包括尊重他人自由等。公民权利可以分为四类:法律权利,包括程序性权利,实质性的权利;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等;社会权利,包括受教育权利、分配权利等;参与权利,包括参加公民组织的权利等。

公民素质的塑造途径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负有教育责任的政府机构凭借各种手段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公民提供学习机会和信息,通过学校教育、成人教育、社会教育等各种途径,以正式或非正式课程,引导或养成文明社会所需要的“公民”素质,使公民逐步形成一定的思维和行为的基本模式;二是公民个人通过参与构建公民社会和社会组织,积极地参与公共事务。

同样地,公民教育无论在内容与方法上,都是复杂因素的组合,学者德里克希特(Derek Heat—er)就试图透过空间因素、人为因素与教育因素三个方面建构一个公民教育的立体结构。一是公民教育的知识分析。其强调说明“事实”,解释现象和在社会组织中个人角色的看法。公民教育的态度学习,包括知识与判断力的训练、沟通技巧、行为实战等。二是公民教育中的地理、空间位置。例如从自己居住的小地方,到省、直辖市、国家,乃至全球的自觉性。三是公民教育中的人与社会因素。其包括人的自我确立、公民平等身份的自觉,公民权利、平等政治权,以及经济、社会权利的认知等。

回顾世界各国公民教育发展,大致也可以分成三个阶段:一是以建立文明与文明秩序为主的阶段。传统农业社会,或单纯以血缘、亲缘关系所建构的情感社会,已逐渐受到市场经济冲击,需要建构法理型社会。因此,政府开始建构秩序,规范众人世俗生活的“法治”基础,确定政治组织及其权力架构下的支配与被支配关系、权力的运作与被监督、法的正当性来源、法的程序正义,以及公民平等地位、公民对权利与义务的自觉等,成为各国公民教育的第一步。二是以建立公民理性思辨与扩大视野、提高认识能力为主的阶段。文明秩序建立之后,个体与群体生存问题初步得到解决,为了个人与群体进一步发展,公民教育的内容包括进一步培养公民分析、理解、推理、感知与理性论辩的能力,因此在法制教育、公民权利教育之外,加强了思维逻辑的训练,伦理教育、社会科学的教育。人对自己认知能力的反省,在人类社会变迁中,仍是各国公民教育十分重视的内容。三是以培养具有文化自觉与民族风格的良好公民为目标的阶段。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理想的公民教育,是基于既有的历史文化基础,因此不假思索的制度与文化移植,是一种明显的错误。公民教育必须透过个体及对本民族的认识和对他民族的洞见,并且在时间、空间所交织成“意义”的网络中,寻找定位,在传承中完成个体与群体生命的发展。上述公民教育的过程,绝非是上台阶式的递增,而是一个系统的工作程序,可同时操作,亦可有主次之分,以促成人与社会的共同成长。

四、公民教育的路径选择

构建公民社会是公民教育的关键环节,也是公民教育的最佳路径,公民参与公民社会的实践可以提高和锻炼公民意识与公民能力。

(一)构建公民社会是公民教育的关键环节

“公民社会”的概念是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国家兴起的,它强调公民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参与和对国家权力的监督与制约。“Civil Society”-词在国内有三种不同的译名,即“公民社会”、“市民社会”和“民间社会”。“市民社会”是最为流行的术语,也是Civil Society的经典译名,它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中文译名。马克思精辟地分析了公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相分离的政治意义。他指出,政治制度本身只有在私人领域达到独立存在的地方才能发展,在商业和地产还不自由,还没有达到独立存在的地方,也就不会有政治制度。市场经济的诞生为公民社会的存在提供了经济基础,而公民社会的独立存在又为代议制民主奠定了结构性基础。

所谓“公民社会”是指这样一个社会共同体,公民明确地认知自己所处社会中的地位,因此而产生的权利与义务,这种公民身份是要求所有人拥有平等的权利承担平等的义务。基于此种认知而产生出个人与个人、个人与整体的共同体意识,这个共同体的联结纽带是互惠与合作的横向关系,而不是权威与依附的垂直关系。公民之间是作为平等的人,而不是作为庇护与附庸,也不是作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来发生互动。因此使得公民主动采取参与公共利益的行动,来忠实地履行其公民资格。公民社会具有权利与义务的平等性、认知的共识性、行动的动态性、行为的自主性、利益的公共性及参与的实践性等特征。公民社会中的公民生活,越接近互惠原则基础上的政治平等这些理想状态,公民生活就越会采取自治的形态,这个共同体就越有公共精神。它是一个公民体现公共性的现代理想型的公民共同体,也是培育现代公民意识和公民能力的理想场域和最佳路径。按照西方学者已有共识的观点,公民社会的结构性要素主要有四个:第一,私人领域,构成个人自我发展和道德选择的领域;第二,非营利组织,这是公民社会的核心要素,成为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机会和手段;第三,公共领域,公众聚合的场所,包括互联网络等;第四,社区居民自治组织。考量吸纳这些要素,我们可以探索开展公民教育的一些可行路径:

一是建立终身学习的社区教育。除了学校的正规公民教育之外,更重要的在于透过终身学习的渠道来提高公民素质。对于社区教育,第一是训练公民在家庭中的行为;第二是训练公民在社区上的行为,使公民知道怎样参与地

方的事业,怎样完成居民的责任;第三是教育公民怎样恭敬、亲切、教养、热爱社区,诚实守信,语言文明,消除种种不良行为。这种教育,看起来只是一种社区训练,但人总是依存于其具体生存环境的,总应先处理好各种关系,然后再扩展到社会公共领域。

二是参加各类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有助于培养公民能力,参与非营利组织活动,学习了解各种政策议案形成的来龙去脉,不但可以对公民提供必要的专业知识,更可以组织有相同使命的公民共同为某一特定议案努力,使之朝向社会的公益方面发展。

三是在社会上开展各类学校的公民性教育活动。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应试,而是培养公民的健全的人格,强调公共的价值观和对社会的责任感。教育政策加快改革,让教育的内容更具有公共理念,包括培养国民道德、增进团体生活、公民权利与义务、公民责任等。

四是参与公共领域的活动。在网络和新闻媒体等公共媒介上展开公共话题讨论,通过探讨、辩论,提高公民意识。

(二)提高公民意识和公民能力

公民教育的关键在于公民“具有公共意识和公民能力”。公民社会则是培养公民意识的重要环节。公民社会中的成员在自愿的基础上结合,为共同关心的事业走到一起。这些事业也许在旁人看来没有多大意义,无非是为残疾人提供帮助,呼吁改善自己居住城市的生态环境等。但这样的社会组织为人们在日常工作中学习如何平等相处,相互信任,并用民主的方式处理分歧意见提供了训练机会。从公民社会的功能中也可以清楚地了解,公民社会可以将人们从血缘与家族的关系中,带到更大的一个社会环境里,在其中可以使得个人从“私”的环境,扩大到对于“公共”的参与,以追求社会最大的公共利益为目标,并且以改革社会问题为志愿,去促使公共政策的推动,建构一个完美的社会。因此,一个公民社会的蓬勃发展和公民个人参与的积极性高涨,正象征着其“公民意识”的成熟度。

另一方面,公民社会也有助于“公民能力”的提高。公民以个人日常生活为起点,去关心、参与周围的公共事务,并且在参与的过程中,培养人与人之间的共同认可的情感,以及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再进而将这种情感与能力扩大到包含其他地区、国家。因此,严格来说,公民社会的建设并没有一定的模式或内容,而是依照各个地区的民众共同的需求,来建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公共领域环境,公民社会的建设形式上是在改造社会,而本质上却是在“造人”。通过公民个人实际参与公共事务的过程,培养公共意识和公民参与的能力。因此,公民社会也正是提供检验公民意识与能力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汪晖等主编,文化与公共性[M],北京:三联书店,1998.

[2]俞可平,社群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约翰·基恩,公共生活与晚期资本主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4]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 孔伟]

作者:李图强 李家福

上一篇:中学三生教育论文下一篇:教育科研思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