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空间设计论文

2022-04-15

摘要:所谓文化空间,是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描述,其具有时间性、空间性、公共性和服务性的特点,我国是一个文化大国,随着现代化建筑的发展,人们对室内空间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将文化空间应用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使现代建筑更具有民族文化特征和欣赏价值,本文则对现代文化空间设计进行分析研究。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文化空间设计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文化空间设计论文 篇1:

交互性城市社区公共文化空间设计探索

摘 要:信息化时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眼界逐渐变得开阔,对新事物的探求与体验感知需求被放大。社区公共文化空间是社区居民参与文化活动的主要公共场所,大众越来越希望能通过交互体验的方式来获得愉悦。文章通过对交互性社区公共文化空间构成要素、趋势与功能的解析,提出交互性社区公共文化空间设计的方向,包括参与式空间交互、互动体验式空间交互和服务式交互三个方面,为交互性社区公共文化空间设计提供理性参考。

关键词:社区公共文化空间;交互性设计;交互体验

一、交互性城市社区公共文化空间的概述

(一)社区公共文化空间的概念

“公共”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是属于社会的、公有公用的,语出《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於民也。’”公共文化空间从广义上讲是指承载文化的环境,也是文化产生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狭义上是指具有文化属性的、起到文化传播作用的公共文化场所,例如剧院、展览建筑、图书馆等。公共文化空间从具象和抽象两个角度出发可以分为服务性公共文化空间、社区公共文化空间、盈利性公共文化空间、节庆公共文化空间和虚拟公共文化空间。其中,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属于具象的基层公共文化空间,在有限的建筑范围界限内,实现文化参与、文化活动与公共文化服务等功能,满足社区及周边人群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交流互动,构筑起他们的心灵港湾。

(二)交互性城市社区公共文化空间设计的理解

丹·萨菲尔认为交互设计其实就是两个主体之间的信息的交换。交互性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可以理解为具有交互属性的公共文化空間,社区公共文化空间中的人以及各要素之间存在信息交流的现象,相互之间产生作用。这里的交互,表面是空间交互媒介与人的交互,实际上形成人与人、人与文化的信息交流。而交互性社区公共文化空间设计是以服务社区居民为中心,依托交互媒介与手段打造互动性文化空间,加强社区居民及周边使用人群的文化感受与体验,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的同时,深化大众对文化信息的解读。

二、交互性社区文化空间设计的分析

(一)交互性社区文化空间设计的构成要素

交互性社区文化空间作为客观媒介与主观意识构成的集合空间,构成要素从主客观的角度可以分为人、空间、文化以及交互媒介。

人的要素是指社区公共文化空间的交互的主体,包括人的尺度、心理、感官与行为等。社区公共文化空间作为城市居民文化参与的场域,由于文化参与人群类型的不同文化需求不同,形成文化空间的层次化,可以依据年龄、类别、受教育程度等做进一步划分。公共性的空间需要满足不同类型人的需求,并与空间传递信息产生交互,才能活跃空间的使用频率,实现最大参与化。

空间的要素是指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内物质与非物质构成,包括建筑空间结构与界面、公共设施、家具等物质要素,还有尺度、风格、价值观等非物质要素。文化空间的表达不仅要注重空间内涵的赋予,还要注重空间属性的有效实现。

文化的要素是主客体之间交互的对象,是文化活动的内容,社区公共文化空间交互的文化包含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形象文化、社会文化和解释文化。在城市社区公共文化空间,文化作为居民的共同性文化生活支撑点,在社会人际关系松弛、人口流动性强的环境下,丰富社区文化活动有利于增强社区的凝聚力,逐渐加强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交互媒介是构建起人与文化沟通交流的桥梁,是人与空间交互的链接口。随着交互技术不断进步,交互需求不断提升,交互媒介逐渐走向智能化、体验化。目前市面上较为领先的交互媒介有背投多点触摸墙系统、全息互动投影系统、地面互动投影系统、虚拟翻书系统等。

(二)交互性社区公共文化空间设计趋势

传统的社区公共文化空间设计通常是用文化物化的设计手法,将空间打造成承载人基本物质需求的、讲究审美与安全的容器。而交互性文化空间设计借助数字化虚拟现实交互技术延伸空间界面,使空间不再停留在物理空间层面,虚拟空间变得触手可及,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在场域中共存,而系统化、联动化的空间交互性设计改变传统空间孤立、局限的空间局面,形成“有机体”的空间环境。

空间交互技术打破静态文化展示传播的方式,受众人群可以通过互动体验的方式,在文化历史长廊中来回穿梭,加深对传播文化的体验与理解,并调动五感获得身体与精神上的愉悦。例如,上海历史博物馆在公元前1900年至前1200年马桥文化时期陶器的展厅旁,设有“小小陶艺家”的多媒体互动项目,来参观的儿童可以通过交互媒介选择陶器纹样样式来绘制虚拟陶器,完成的作品还能发送到手机保存。在这过程中,交互性设计改变观众走马观花式的观展方式,将观众拉入古与今的对话中,形成有效参与的文化传播环境。空间动态体验设计不仅提升空间层次,丰富空间内容与形式,同时将成为未来空间设计的趋势。

(三)交互性社区公共文化空间的功能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观念、技术与材料的出现,为空间设计提供了更广阔的设计出路,空间的功能也更加综合化和人性化。建设有文化特色的城市,以文化为核心的城市发展越来越受重视。城市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出现的目的就是在多元化的城市环境中,建立起一个以文化为中心的共同体。交互性城市社区文化空间是居民可以自由进入,能通过空间交互媒介参与文化活动,体验文化和享受文化服务的场所,由此可以将交互性社区公共文化空间概括为文化交互参与、文化交互体验与文化交互服务三大功能。

文化交互参与是衡量交互性空间建设的指标,体现文化主体与文化活动互动关系;文化交互体验是文化空间在满足参与者体验与情感需求的同时,将他们从被动接受信息的状态转变成主动开放体验状态;公共文化服务是文化空间的再造力量,文化交互服务功能既满足参与者基础需求,也提出对空间活力氛围营造的要求。

三、社区公共文化空间交互方向

(一)参与式交互

参与式交互可以分为两种:一种需要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公共文化空间的文化活动设计中来,社区群众作为社区文化活动的参与主体,参与主体由于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差异对文化需求不同,如若文化活动的建设忽视文化需求差异,则会造成文化主体的缺位;另一种是社区居民参与空间文化活动,文化传播的主体对象是人,文化空间文化活动的开展离不开社区的居民的参与与支持。交互性社区公共文化空间设计需要引起群众的共鸣,使之参与到这个文化空间的交互文化活动中来,让他们能注意到一直生活在身边却又彼此不相识的熟悉的陌生人身上,消解邻里之间的陌生感,同时个人又在空间中获得愉悦。参与式交互既是人与文化的交流互动,又加强了人与人的互动,在实现消息传递的同时,以社区为空间中心,以文化为联系情感的纽带,构建起人与人相互沟通的桥梁,是促进空间交互体验的关键。

(二)交互与体验

交互体验式社区公共文化空间突破传统文化空間陈列式设计,借助系统集成手段、计算机通讯技术、数字交互技术等与空间艺术相结合,将社区群众带入空间提供的文化活动中,通过互动体验加深文化印象,深化文化理解,打造交互文化体验空间已然成为文化空间设计发展趋势。辛向阳认为体验关注的是一段经历,若缺乏惊喜,没有意外,则很难成为一段经历,要使经历变得有意义,不仅在于经历本身,还在于体验者的过往经验与自我内心的期许,以及事后反馈与事件的构架。文化空间交互与体验的特点也相类似,交互体验是交互参与者由感官到思维转化的过程,也是情绪产生与变化的过程。

(三)服务式交互

服务式交互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可以理解为文化服务建设系统化的交互,需要整合社区文化资源,借助交互手段实现社区公共文化空间系统化文化交互服务;从微观的角度来说是以服务为导向型的空间交互端口,是文化空间服务功能实现的物质基础,一般是通过智能化人性化的服务,满足社区公共文化空间的服务需求。服务式交互从人性化角度深化空间设计,多方位创造满足社区居民需求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环境,增强人的参与与互动,促进空间活力的营造。

四、结语

交互性空间设计是近年来关注的热点,针对不同空间所提出交互性空间环境设计要点值得分析,很多相关交互性空间设计方式值得探讨。本文选择城市社区公共文化空间来进行交互性空间设计探索,提出参与式、交互体验式与服务式交互的空间交互设计方向。研究着眼点聚焦于人与空间文化的互动的同时,多方位探索参与者物质与精神需求,具有普适性特点,对不同城市不同社区的公共文化空间交互性设计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玥,张天臻.公共空间室内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

[2]张晖,李艳.空间交互设计[M].南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6.

[3]刘琛,郑伯红.交互演绎趋势下的当代展示空间设计现状研究[J].艺术评论,2017(6).

[4]金栋昌,王琳慧.文化互动视角下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与新媒体融合策略[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

[5]陈波,张洁娴.城市社区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现实与未来设计:基于全国17省46社区的考察[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6).

[6]辛向阳,王晰.服务设计中的共同创造和服务体验的不确定性[J].装饰,2018(4).

作者单位:

张莉,常州大学。

吕微露,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作者:张莉 吕微露

文化空间设计论文 篇2:

现代文化空间设计研究与应用

摘 要:所谓文化空间,是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描述,其具有时间性、空间性、公共性和服务性的特点,我国是一个文化大国,随着现代化建筑的发展,人们对室内空间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将文化空间应用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使现代建筑更具有民族文化特征和欣赏价值,本文则对现代文化空间设计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现代建筑;文化空间;文化遗产;设计;应用

随着现代建筑的高速发展及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文化遗产已处于濒危状态,这就要求构建现代文化空间来传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民族元素,注重地域性及历史性方面的文化特点,将传统元素作为现代空间设计的元素,从而设计出一个能被现代人所接受的一种文化空间形式。

1 现代文化空间设计理念

分析上海建筑的现代空间设计,当前上海的文化遗产保留较完好,早在19世纪,人们就非常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且也建立了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项法规等。然而,在发达的城市中,如何解决高速发展的经济文化与传统民族遗产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已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因此,注重现代文化空间的设计理念,分析传统元素对现代空间设计的影响,使各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空间设计中发挥重要作用。

2 传统元素对现代空间设计的影响

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不间断文明史的古国,我国拥有十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民族元素应用在现代室内环境空间设计中,第一,在传统古典主义风格应用上,传统建筑注重自然、飘逸脱俗的交融。例如,“圆”的应用,在传统文化中,其是指圆满、和谐,根据资料表明,[1]苏州园林的设计就应用了“圆”,通过设计圆形门洞,以营造出良好的审美意境。因此,将传统文化设计在现代建筑中,其可以达到良好的设计效果。分析现代室内环境的空间设计,人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建筑室内设计中。例如,选择圆形的木质窗花,设计带圆形的空间造型,以满足人们对圆满的追求。第二,中国新古典风格,其是在传统古典主义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具有多样化、集中化、自由化的表现形式,其比较注重现代建筑文化的审美情趣及高科技技术结合的发展,由于新古典主义不仅具备了古典的审美效果,同时也具备了现代化的审美效果,利用现代化的装饰技术和材料,在古典主义基础上加强现代建筑室内空间环境设计的装饰效果,突出古典主义的气质,使人们在享受物质文化过程中能产生文化上的精神共鸣。因此,在新古典主义风格设计中,应注重新古典主义风格精神上的追求,而不是直接挪用新古典主义进行室内空间环境的造型设计,采用简化的设计手法,将现代建筑装饰元素与古典主义的精神风貌进行有效融合,使现代建筑室内空间环境增添现代的文化风格和古典的文化气息。第三,传统古典主义衍生的风格,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结合衍生出不同的室内风格,分析传统文化风格,其注重自然的田园式风格,也比较强调精神飘逸的文人风格,追求天人合一的神式风格,然而,这些风格在现代文化中是不能表现的形式。因此,在现代建筑室内空间环境设计中,将文人风格应用在现代室内空间环境设计中。例如,选择四君子题材的元素,包括字画、书籍、文房四宝及博古架等,其可以表现出文人的高洁气质,在贵族风格上,虽然空间设计会变得比较繁琐,即需要选择优质的木质家具、稀少的工艺品,并且还需要选择更炫的色彩,但其可以获得富贵及殷实的空间享受。然而,在神道风格上,其主要体现在佛学精神上,即将自然的竹、兰等植物作为室内空间环境的装饰,从而营造一种自由和灵动的空间。

3 传统元素在现代空间设计中的呈现方式及策略

3.1 传统的典型装饰元素

针对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室内空间环境设计中的装饰,其典型的装饰元素有:第一,字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字画是最优秀的艺术载体,包括楷书、魏碑、行书、漆画、壁画、色油画及各种器绘等,将这些元素融合到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并以悬挂的形式出现,则可以达到较好的装饰效果。第二,雕刻,由于中国传统的雕刻艺术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在石头上进行平面剔底浅浮雕,也可以在砖和木板上进行局部的高浮雕和横竖纹衬底浅浮雕,其中,应用最多的则属于平面低浅浮雕、横竖纹衬底浮雕,在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一般将雕刻作用作为室内空间的隔断,也有将雕刻作品作为背景墙面的装饰。第三,器皿,主要包括罐、盘等传统工艺之作品,由于器皿的材质比较丰富多样。例如,石器、玉器、陶器等,将这些工艺制作品作为现代建筑室内空间墙面、柜子等部位的悬挂设计,可以达到良好的设计效果。第四,装饰图案,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演进,将原始陶器及青铜上的纹样作为现代建筑空间设计的元素,并应用在现代室内空间的各个角落,也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其中,原始社会的装饰纹样种类较多。例如,民族服饰上的图样、各个朝代中神话人物图样等。第五,织物,传统的丝、棉、麻等各种织物材料通过编制、刺绣等多种手段都可以描绘出一些优美、天文形象的内容,将这些织物应用在现代建筑室内设计中。例如,抱枕、窗帘、坐垫等。

3.2 现代文化空间设计的策略

针对上海现代建筑空间设计,可以发现大多数现代建筑都比较注重外在设计元素。例如,上海博物馆的设计,其注重将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融为一体,在博物馆内,展示的珍贵文物有青铜器、陶瓷器等,同时也有雕塑、玉器等,但是,却有很少的民族工艺馆,虽然外在的设计元素在现代空间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传统的民族特色是现代空间设计的关键。因此,在现代文化空间设计中,应将民族文化应用在室内设计中。例如,56个民族服饰上的图样,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这就要求设计师需要以当地的发展速度和文化来创造出地域风格,将文明的历史气息融入现代建筑空间和室内环境空间中。虽然现代空间设计的发展逐渐向世界流行文化的方向发展,但是,这严重冲击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室内空间设计的开展启迪了设计师的创造思维,但其更注重共性化的创造,若片面地开发现代的室内空间设计,而不注重室内空间设计的文化档次,则容易导致室内设计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空间严重脱节。因此,注重民族风格的新发展,保持地域文化特色,将传统的文化思想与现代的科学技术有效融合,产生新的民族文化和风格,使现代室内空间设计充分体现传统的民族特色。

4 结束语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注重精神文化的追求,尤其是在现代建筑空间设计中,要求将中国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民族元素融合到室内空间设计中,虽然外在的设计元素是非常重要的,但最为核心的则属于传统的民族文化,改变原有现代空间设计中的共性化,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空间设计相互融合,从而构建出能被现代人们所接受的文化空间形式。总的来说,现代文化空间的建立,不仅可以引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也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着手,根据当地文化特色来构建现代文化空间,以达到创新文化、传播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周秀梅.城市文化视角下的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研究[J].武汉大学,2013.

[2] 王明洁.当代中国文化建筑公共性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2012.

作者简介:陆俊(1991—),男,上海人,本科,艺术设计专业,研究方向:景观设计。

作者:陆俊佶

文化空间设计论文 篇3:

文化表征视角下对大运河(扬州段)文化空间的研究

摘要:中国大运河作为代表性的文化空间,蕴藏着华夏的诸多文化遗产。文章运用文化循环理论与文化隐喻理论研究运河文化空间里的标识,从文化基因、标识特征与文化隐喻、受众意义与模式的再建构对文化空间的文化进行分析,找出文化空间特征,进而从文化空间特性、文化基因等方面进行保護。

关键词:中国大运河;文化空间;文化隐喻

大运河文化的核心是生态、真实、动态地反映大运河族群的民俗习惯、岁月传统、生活方式、价值理念。在中国文化中,大运河文化占据了一席之地,探寻大运河文化亦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挖掘。随着时间的流逝,大运河文化在不断进化与发展,所以必须动态地把握大运河文化的发展。文化空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集中、最为典型、最为生动的形态和形式,特别是大运河文化空间的标识系统,为我们研究大运河文化提供了落脚点。但是目前大运河文化空间的标识研究多从设计学、环境学、语言学等角度出发,标识与文化隐喻方面的研究尚未成熟。鉴于此,文章拟从文化空间的文化基因、文化空间的标识特征、受众意义与模式的再建构三个维度探索大运河文化空间标识品牌的建造。

1    大运河扬州段文化空间的形成过程

1.1    大运河扬州段的文化基因

文化基因就是决定文化系统传承与变化的基本因子、基本要素,其中最重要的结晶是在一个民族语言文字系统中,升华为哲学核心理念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1]。而大运河文化基因就是运河文化传承与变化的基本因子、基本要素,包括大运河文化的精神内涵和表现形态,后来经由表征系统的转化形成了共享的文化信码。正是由于共享的文化信码,大运河文化的文化特征与模式得以传承与发展。扬州大运河的文化基因呈南北、东西交融之势。因为自隋唐运河开通以来,扬州变成南北的咽喉要道,成为众多文人的集会之地,自然成为文化交流与碰撞的要地。根据文化基因论,文化的形成是动态的过程。地理条件与社会环境等造成文化基因的打开与闭合,进而形成文化系统的分支,即文化系统树。对于大运河文化来讲,扬州段的大运河正是中国大运河文化系统树上的分支。因此要分析大运河扬州段的文化基因,可以从作为根的中国传统文化与作为分支的扬州文化两方面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运河文化种群的根,具有其他运河分支文化的共性,是运河文化基因的原始编码。我国传统文化可以概括为仁爱精神、自强不息精神,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人格精神,忧国忧民、竭诚尽忠的爱国精神,“慎独”的高度自觉的道德精神以及敬老爱幼、尊师重道、温良恭俭让[2]。这些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人际关系与天人关系。同时,在文化基因遗传变异的过程中,这些具有主体基因性质的文化维持着民族的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

文化基因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状态:开放的状态与闭合的状态。具体来说,社会动荡时期,作为文化主体的人民生活不安定,文化种群处于自卫的状态,文化基因的进化停止,从而陷入“文化停滞”的状态,宋、元、清时这一现象都出现过。如社会动荡不停止或文化种群被毁灭,将会造成文化断层。与之相反的是,在社会稳定时期,文化基因处于开放状态,吸收外部文化,形成“附着基因”“混和基因”“变异基因”,从而完成文化选择。作为大运河的分支,扬州段大运河的文化基因不断吸收与进化,有过开放与闭合,形成了以徽商文化、园林文化、饮食文化、扬曲文化、评书文化、玉器文化、剪纸文化等为主的文化共生体。

1.2    文化空间标识与文化隐喻

根据霍尔的理论,概念需要经过符号表征系统的转化形成符号,进而实现意义流通与消费。在这一过程中,符号的产生与结构必须共享相同的“文化信码”。文化空间标识属于符号系统,那么便离不开“文化信码”进行意义建构,这要求我们从扬州的文化信码、扬州文化空间标识符号源域与目标域的相同特征、扬州文化与文化空间的关系三个维度解读其文化。首先,扬州地区的“文化信码”属于大众化的文化契约,属于主流文化,没有地理、宗教、政治等因素造成“文化隔离”,所以适用主流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与模式解读。其次,扬州文化空间标识的特征方面,因为主流“文化信码”运用的隐喻方式为相似性隐喻,即通过事物之间的相似性,通过重合的部分将源域与目标域连接起来。如竹因为茎为木质,能抗击风雨,屹立不倒,所以在中国人的思维里,竹便与坚韧不拔、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联系起来。诗词中也经常吟咏竹的品质,如元稹在《新竹》中说:“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丛。惟有团团节,坚贞大小同。”特征隐喻的思维模式也离不开文化,并涉及深层次的文化隐喻,如上所说的竹,其表层隐喻为坚韧不拔、刚正不阿,深层隐喻为君子,因为在中国文化中,坚韧不拔、刚正不阿正是君子的品质。最后,文化空间标识与文化呈现出附着关系,即文化空间的标识系统依文化形成、发展、成熟,反之,文化依靠文化空间的标识延续、传播、进化,两者是一种共生的关系,缺一不可。综上所述,在文化空间标识构建的过程中,文化是核心,文化空间标识是形式,文化隐喻是手段,三者互相依存,激发有效的文化互动,描述出基本社会价值和文化特征。

2    大运河扬州段文化空间标识形象与文化隐喻

大运河的文化空间具有符号与文化的双重属性。文化空间的这些标识形象既有深厚的文化烙印,又有强烈的视觉冲击,这与品牌形象塑造的要求不谋而合,所以可从文化空间的标识与背后的文化中寻求塑造品牌形象的关键。

2.1    古村落的文化隐喻:臧陈社区官南

在文化空间标识里,古村落算是一个重要代表,它与民居建筑的外观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可以根据民居建筑的特点研究古村落的文化隐喻。宝应县射阳湖镇臧陈社区官南是最早的原始村落,此地建筑端正雅致,外形体量较高大,覆以青瓦。在附属房屋部分也建有宽窄不同的单向坡屋顶,并有马头墙等标志建筑,是典型的徽派文化的象征。院中的天井在徽州的地域文化观念中与“财禄”相关,聚水即聚财,天井能聚水为财之源。天井是一种内向型的建筑方式,聚合成一个家族,表现出宗族聚族而居的观念。

建筑内部装饰以圆形为主,如座椅的雕饰等,因为圆形四周无角,光滑平整,是和的象征。此地民居粉墙黛瓦,色质简淡,仅存白与黑,营造出安静、祥和的意境,是人际关系和谐的象征,与儒家文化中的“礼之用,和为贵”和道家文化中的“和其光,同其尘”对应。从扬州古镇的建筑来看,扬州的民风文化可以归结为以区域和血缘为主的宗族观、遵法守礼的价值观、以和为贵的道德观,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并且与徽州文化、吴越文化等都有所交集,是在时间的长河中与外来文化不断交融的结果。

2.2    扬州方言的文化隐喻:扬州评话

语言在文化多样性中一直占据基础地位。扬州评话作为扬州方言的代表,可以从文化隐喻角度分析其题材、表演技艺、表演者,进而研究方言文化空间。首先,从题材看,从一开始取自经典名著的《三国》《水浒》《隋唐》,到说书人自己创作的反映底层人物、借以讽刺社会的《清风闸》《飞陀传》,说书题材不断丰富,由文学小说题材逐渐向扬州的市民生活题材转变,这一过程也是扬州市民生活文化不断被挖掘、整理、艺术化的过程,同时伴随着扬州市民文化的自信度、受众接受度、评话艺术成熟度的不断上升。其次,表演技艺多样化。从明代单一的说书形式,到后来各种戏曲、口技的加入,扬州评话所包含的艺术种类更多,扬州方言的文化空间亦在这一维度上得以发展。最后,扬州评话的艺人不断增加,到同治、光绪年间,艺人已经达到了二三百人,一时间出现了“八骏马”    “八大红伞”等著名艺人。评话艺人群体的扩大是扬州方言这一文化空间中评话这种小众文化逐渐主流化的表现,也是清代扬州在盐商影响下经济与文化达到发展顶峰,在市民娱乐活动方面的体现。

2.3    节日岁时的文化隐喻:烟花三月旅游节

我国的节日岁时与天文观、夏历历法等密切相关,而一个地区或民族特有的节日便是其独有的文化空间。扬州以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扬州琼花节、二分明月文化节等为代表,形成了扬州节日岁时的文化空间。烟花三月取自李白名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三月是扬州文化中岁时观念的体现,与我国传统的纪年文化与岁月文化相通。烟花三月旅游节本身是扬州节日岁时观的重要标识之一,隐喻着扬州人对扬州的自豪感,扬州是诗文文化、旅游文化、历史文化汇集的文化空间。且旅游节这一文化空间标识逐渐成为一种品牌,不断出圈,体现了时间性的文化空间具有流动性的特点。具体来说,是文化空间的文化记忆借助节日品牌载体扩散,受众接受、复制、传播文化空间的文化,这得益于文化空间在时间维度上的传播,其是超越空间限制的文化空间。时间性的文化空间往往以传统岁时为基础,随后生根发芽。但是新时代文化流动频率加快,同一空间里存在多种文化角力,导致传统岁时观念退化,这亦是保护时间性文化空间的一大难题。

3    大运河文化空间的双重保护

空间性的文化空间应注重物质与文化双重保护的理念。在物质价值方面注重原生态的保护,原生性是其重点。在文化价值方面应将文化与文化物体相结合,避免文化与载体的脱节,而使文化空间退化,造成“此地空余黄鹤楼”的局面。文化空间的空间形式作为大众常见的文化遗产形式,对其的双重保护应做到以下三点。第一,空间性的文化空间因为物质的属性,常以实物的状态出现,需要与自然景观遗产区别,区别在于是否有文化的在场。第二,空间性的文化空间因为没有要求景观价值,加大了保护难度,景观的在场往往能带来附加的经济价值,也能受到更多的关注与重视。同时,空间性的文化空间中存在缺少景观价值的一类,这加大了保护文化空间的难度。第三,应根据空间性文化空间的特点,注重文化载体与文化内涵的双重保护。一方面注重文化场所的完整性、原生性,另一方面注重正确解读文化场背后的文化内涵,结合本地文化与传统文化,建立正确的保护机制。

时间性的文化空间与空间性的文化空间相比,因为没有场所的优势,所以保护程度不够,文化流失较为严重。如我国的传统节日、传统习俗等,其生存空间正被快餐化的西方文化节日蚕食,面临着传承与发扬的困境。文化空间内涵流失严重,文化的传承遭遇阻碍,所以在文化空间的保护上应当同等重视空间性与时间性,树立文化遗产保护的空间意识与时间意识。做到时间性的文化空间保护不仅仅只存在于文件、政策中,而要落到实处,如对岁时习俗的政策扶持、相关产业的开发、品牌形象的推广等,同时运用影像设备等将时间性文化空间的文化以物化的形式保存下来,让文化有迹可循,并不完全依靠文化记忆。此外,因为时间性文化空间的岁月特性,可将此类文化空间按时间节点归类,进行分类管理与保护,以减少保护成本。

文化空间的完整性是保护文化空间不被割裂。文化空间的形成往往依托于民族与区域,而其存在的前提是成员的交流,是以宗族与血缘为基础的社会网络,是一个整体的、流动的、进化的社会群体。如只对某一群体、某一文化进行保护与隔离,无疑会造成文化的流通“阻塞”,并且完全不能反映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了核心价值的文化空间,亦无存在的必要,特别是偏向空间的文化空间更是如此。生态性的要求是尊重自然,减少人为干涉,避免文化空间遭到破坏。如游牧改为定居,放弃母语,建立水坝,表面上是与现代化接轨,但对文化空间来说,却是毁灭性的打击。许多文化空间与自然、民族生态紧密相连,生态性与文化空间相互依存,坚持原生态文化空间亦是正确解读文化空间隐喻文化的前提。生活性的原则是指文化空间是在生活的过程中产生、成熟与发展的,是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将某地的传统民俗活动搬到舞台上,成为“表演”与“作秀”的内容,文化空间将失去原有的生存环境,自身的文化系统会被破坏,进而丧失生命力与活力,很多古镇已经失去了作为文化空间核心的人与文化。所以从生活性而言,文化空间的保护切忌只采取杀鸡取卵式的保护方法,对文化的传承来讲,这种方式只能是缘木求鱼。文化的真实性是指文化空间的保护应遵从“文化选择”,如上文所说,文化基因有开放与闭合的过程,在此期间,复合基因、附着基因等基因形式会不断影响主体基因的状态,在适应环境中完成基因进化。这一过程是文化优胜劣汰的过程,符合文化发展规律,如出现人为干涉,文化空间的价值将被大大削弱甚至扭曲。

中国大运河文化基因的挖掘应当深入运河历史,包括运河的辉煌传说与事迹,筛选出的文化空间形象标识,可以是空间性的,也可以是时间性的,关键在于能反映民族特性、区域特点、宗族特性等。在选择文化空间标识的过程中,要注重文化空间特征与隐喻的文化重合度较高的文化空间标识,并且能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信码”下完成隐喻的文化解读。

4    結语

大运河的文化空间经过了文化基因的形成、标识系统的成熟、文化意义的建构三大环节。这三个环节环环相扣,构成了文化空间文化的循环模式,由基因到标识,再到意义的再生产与再消费,是文化保持活力的基本模式。同时,大运河的标识是经历了时间的洗礼,不断流传下来的文化表现形式,具有符号与文化双重属性,这对打造千年运河品牌有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东.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与现代传承(专题讨论)中华文明的五次辉煌与文化基因中的五大核心理念[J]. 河北学刊,2003(5):130-134,147.

[2]钱逊.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关系的几点想法[J].学术月刊,1996(5):21-24.

作者:朱益佳

上一篇:高职营销策划论文下一篇:生活作风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