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特色大学文化论文

2022-04-18

摘要: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如何按照“双一流”要求发展,实现建设目标,需要学校统筹谋划,将自身置身于世界的坐标中自我审视、自我定位、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标准为指引,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学校情况制定相应的举措,推进学校的建设,实现自我彰显、自我提高。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空间特色大学文化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空间特色大学文化论文 篇1:

行业特色大学人文社科类教师职业压力及缓解对策

摘要: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的构成部分,行业特色大学具有自己特殊的地位。随着行业特色大学分配制度、人事制度等相关改革的深入,行业特色大学中的人文社科类教师面临着一些特定的职业压力。这种压力往往与行业特色大学特殊的工作环境以及学校对人文社科类教师采取的政策相关。对于行业特色大学而言,应该立足于学校自身的行业特色,了解和分析人文社科类教师的职业压力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缓解或消除其职业压力,使之更好地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同时,对人文社科类教师自身而言,寻找适当的职业压力自我疏解通道也是必要的。

关键词:行业特色大学;人文社科类教师;职业压力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多元化与差异化的趋势日趋明显,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的构成部分,行业特色大学具有自己特殊的地位,对国家经济建设的人才保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行业特色大学总体上还是以理工高校为主,随着这类高校学科数量与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人文社科类教师在行业特色大学师资中所占比例呈一个逐渐上升的态势。同时随着行业特色大学分配制度、人事制度等相关改革的深入,行业特色大学中的人文社科类教师面临着一些特定的职业压力。这种压力往往与行业特色大学特殊的工作环境以及学校对人文社科类教师采取的政策相关。对于行业特色大学人文社科类教师而言,适度的压力可以增加工作的欲望与动力,但若压力过大或者产生的压力不恰当,将会对这类群体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会引起他们的不满,进而会影响到学校的健康发展。如何立足于学校自身的行业特色,了解和分析人文社科类教师的职业压力情况,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是行业特色大学以及人文社科类教师都需要认真思考与面对的现实问题。

一、行业特色大学人文社科学科的定位

行业特色大学通常指的是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行业背景显著、主要为特定的行业进行专门人才培养的高等院校。行业特色大学具有特殊的历史背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大学模式参照苏联进行了院系重组,突出了专业性和行业性,在农业、林业、地质、矿业、石油、电力等行业新组建了一批行业特色大学,相当长的时期内,其隶属关系在各个部委。1998年开始,国家进行教育改革,取消行业办学,这些行业特色大学中的一部分划归教育部管理,另外一部分实行地方政府与教育部双重管理。行业特色大学专业特色鲜明,其学科体系主要围绕相关行业设置,学科相对集中,行业影响力较大。[1]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10月第32卷第5期李治国:行业特色大学人文社科类教师职业压力及缓解对策随着行业特色大学学科数量与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以理工科为主的行业特色大学大多也开办了相当数量的人文社科类专业,扩大了学科覆盖范围。在学术资源和人才资源稀缺的背景下,一所高校想在所有的学科领域都处于一流水平几乎是不可能的。对于行业特色大学而言更是如此,它们只能在与其密切相关的行业的若干个学科建立自己的优势学术地位,形成自己的特色,进而带动相关学科的协调发展,最终使得学校的整体学科地位获得认可。从这个角度来讲,行业特色大学的特色与其优势学科是相对应的。在这种情况下,行业特色大学的人文社科类学科总体上是依附于学校的主干学科,整体实力相对较弱,发展也相对不平衡,劣势比较明显。同时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行业特色大学人文社科类学科发展的不确定性在增强。这种发展的不确定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文社科类学科的发展。[2]这种背景下,行业特色大学中的人文社科类教师总体上来说处于相对边缘的地位,其发展依附于学校主干学科和特色学科,发展的空间相对狭窄。

二、行业特色大学人文社科类教师职业压力的表现

一般而言,职业压力指的是当职业要求迫使人们作出偏离常态机能的改变时所引起的压力。正是由于行业特色大学人文社科类学科存在着自己的特殊性,因此人文社科类教师除了一般高校教师所共有的职业压力外,其压力还体现出一定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主要表现在:

1.工作地位相对尴尬,教学任务普遍比理工类教师繁重。行业特色大学的主干学科一般是理工类学科,其学科体系主要围绕相关行业设置,学科相对集中,行业影响力较大。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石油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石油化学工程等学科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和师资队伍,整体发展水平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正是由于有这样一批特色鲜明的优势学科推动,行业特色大学的品牌和特色才逐步形成。基于这样的背景,行业特色大学的人文社科类学科得到的重视程度则普遍不够,在行业特色大学中常常有一种低人一等的感觉,很多学校的管理者甚至认为人文社科类学科是可有可无的。同样的道理,行业特色大学的特色专业发展历史较长,师资积累较为雄厚,而人文社科类专业普遍发展历史较短,专业教师普遍比较年轻。从师生比例来看,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师生比明显不如理工类专业合理。在行业特色大学中,理工科教师的教学量安排较为恰当,教师可以有较多的时间从事科研工作。而人文社科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普遍较满甚至超负荷,这就使得行业特色大学的人文社科类教师没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科研工作。

2.竞争压力相对更大。在行业特色大学中,由于历史以及学科发展不平衡等原因,人文社科类学科的科研整体实力是要弱于理工科的。对于某些高校来讲,这种差距甚至是巨大的。但是在职称评定、专业进修、成果考核等方面,行业特色大学则往往采取“一刀切”的政策,对于人文社科类教师和理工科教师同等对待。虽然说目前在行业特色大学中,人文社科类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其学缘背景和学历结构也在不断优化,但这种行业性与学科差异性的长期存在,使得人文社科类教师要在科研方面取得和理工科教师一样的成果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学科的差异使得人文社科类教师在岗位聘任、业绩评定甚至相关福利的发放等方面都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进而导致人文社科类教师职业压力较大。[3]

3.职业发展目标不清晰。行业特色大学近年来开始逐步重视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发展,人文社科类专业与人文社科类师资总体上是呈增加的态势。但由于所在专业发展时间短,底子薄,相当数量的人文社科类教师对于未来的发展目标是不够清晰的。由于没有之前的相关经验可以借鉴,人文社科类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对于如何选择适当的研究领域,如何在教学与科研中寻找平衡,如何加入相关的教学科研团队等,还缺乏较为客观与清晰的认识。当行业特色大学的发展目标或者发展方向与自己的教学科研方向出现不一致的时候,人文社科类教师往往会感觉到茫然,从而产生压力。

三、行业特色大学人文社科类教师职业压力形成的原因

对于行业特色大学的人文社科类教师而言,其特殊的职业压力是与行业特色大学的各种特殊因素相关联的。

1.人文社科类学科建立时间短,基础薄弱。长期以来,行业特色大学在发展的过程中结合自己学校的定位慢慢形成了自己学校的优势学科和优势专业,总体上强调以理工学科发展为主。相比较而言,相当数量的行业特色大学的人文社科类学科是在大学扩招的背景下,为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这些学校的人文社科类学科普遍存在发展时间短且在发展中存在“撒胡椒面”的现象,强调人文社科类专业的齐全,但支持力度不够。有的行业特色大学的本科专业已经涵盖了人文社科类大多数学科,但缺乏硕士点和博士点的进一步支撑,教学和科研能力总体偏弱。相当数量的行业特色大学在人文社科类学科发展中严格来讲尚未形成系统科学的学科体系。[4]这使得行业特色大学中的人文社科类教师由于学科支撑较弱,相对于学校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的教师而言压力较大。

2.学校对人文社科类学科重视程度相对不够。长期以来,大多数行业特色大学形成了重点发展特色学科的办学理念,这就使得人文社科类学科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比如在人员编制上,这类学校明显地向理工学科倾斜,造成人文社科类学科教师编制相对紧张。相应地,在完成学校同等的教学工作量时,人文社科类学科的教师人均工作量就会成倍增加,从而压力也就会增加。再比如在经费投入方面,人文社科类学科明显少于理工学科,存在着经费投入不足问题。诸如此类问题不再一一列举。

3.学校在科研评价方面没有考虑人文社科类教师的特殊性。目前高校正在积极推行教学科研工作量综合评价制度,这种教学科研评价结果直接与教师的职称、岗位评聘相挂钩。有的行业特色大学规定,无论什么学科的教师,要进行职称申报,必须有国家级课题,必须发表国际著名数据库检索的文章。但大家知道,国际著名数据库主要集中在自然科学领域,人文社科领域的数据库不但较少,而且受文化、意识形态等影响较大,因此,中国的人文社科类教师想在国际数据库收录的期刊上发表文章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这种未进行学科区分的科研评价体系也是行业特色大学人文社科类教师产生职业压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4.行业特色大学办学定位的提升对人文社科类教师要求的提高。相当数量的行业特色大学是211高校,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这些大学近些年大多提出了要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这些大学在保持原有特色学科优势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对人文社科类教师的学历、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文社科类教师之间的学历竞争、业绩竞争不断加剧。同时知识资源更新的趋势在不断加强,这也使得人文社科类教师的压力与不安在逐步增强。如现在许多行业特色大学要求教师博士化,但对于许多人文社科类学科如艺术类的教师来讲,在中国现有的学历学位体系下,获得博士学位是非常困难的,这样其压力也就会逐步增加。

四、行业特色大学缓解人文社科类教师职业压力的途径

1.适当调整行业特色大学人文社科类教师的考核评价机制。针对行业特色大学人文社科类学科教师的特点,学校可以考虑从教学与科研两个维度改革相关教师的考核评价机制。

从教学方面来看,应提高教学工作在人文社科类教师评价体系中的地位,这点主要是针对目前行业特色大学人文社科类教师教学任务负荷过重带来的压力增大而设计的。根据人文社科类学科各个二级学科的不同性质,调整相应教学工作的权重。同时为了鼓励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中,对教学评估体系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在评估体系中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的原则。

从科研方面来看,对于人文社科领域而言,若想取得较高的科研成果,必须要有深厚的功底和长年的积累。尤其对于行业特色大学的人文社类科教师而言,本身学科在学校内就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为此,行业特色大学对于人文社科类学科科研的考评可以考虑实行周期考评,如进行3年或者5年的一次考评。这样的话,可以大大降低教师的压力,有利于产出有分量的成果。

同时在考评的时候,行业特色大学要积极探索教学与科研相互替代的方案,这样可以使得人文社科类教师集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取得最佳效果,从而可以有效降低其相对劣势带来的压力。

2.引导人文社科类教师合理规划职业生涯。行业特色大学应该高度关注人文社科类教师的压力问题,对相关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应当建立专门的教师帮助机构,通过该机构与青年教师共同规划其职业生涯。在对人文社科类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对其教学、科研定位要与学校发展、学院发展相结合,尽量避免走弯路。在职称评定、岗位聘任等方面要针对人文社科类教师不占优势这一类问题提早进行心理介入,进行目标管理,设定正确的目标和路径。

同时可以考虑介入必要的职业压力管理。目前职业压力管理还没有纳入到中国高校的组织管理体系中,但在西方的高校中职业压力管理得到了普遍重视。从行业特色大学成本支出的角度来看,压力管理会增加一部分显性成本,但从长期来看,却可以大大降低由于人文社科类教师压力增大导致的工作效率下降而带来的机会成本。从压力管理的角度看,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在学校人力资源部门充实相关的专业人员,如增加心理辅导咨询师,为包括人文社科类教师在内的广大行业特色大学的教工提供减轻压力的帮助,这个效果应当是显著的。[5]

3.构建支持型的人文社科类院系组织文化。作为行业特色大学中的教师,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兴趣爱好、自身的精力投入等这些内在因素。但宽松的组织氛围、良好的办公条件也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对行业特色大学的人文社科类教师而言,这些可能更为重要。对于他们而言,充足的科研经费、良好的工作环境这些显性的条件固然重要,但自主的学术环境、得到充分尊重和认可的学术科研空间可能更重要。所以,对于行业特色大学中的人文社科类院系,建立支持性的组织文化,为人文社科类教师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组织环境,形成具有团队合作的文化氛围,鼓励教师奉献和创新,也是非常重要的。

4.鼓励人文社科类教师通过自我完善来缓解压力。学校的相关制度和政策以及相关的外部干预在缓解行业特色大学人文社科类教师职业压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对他们自身来说,提升其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教育的能力也是必要的。对此,行业特色大学的人文社科类教师可采取以下对策:一是要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进行科学规划。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职业发展目标进行合理设计,比如可强化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与交叉,借助优势学科来发展自己,进而防止由于目标设计不合理而带来挫折感和压力。[6]二是要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心态。作为行业特色大学中相对弱势学科的教师,要认识到这种学科的弱势在短期内是难以改变的,因此要培养自己理性平和、自信自尊的心态,扛得住压力、耐得住寂寞,树立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三是要多参与社会活动,积极与同事、学生进行交流,主动接受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掌握必要的应对压力的方法和技巧。这些都可以有效地降低行业特色大学人文社科类教师的职业压力。

参考文献:

[1] 孙涛,张永宁.行业特色大学的人文社科发展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1(9):3538.

[2] 张守涛,贾冰.行业特色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路径探析[J].阅江学刊,2015(5):9498.

[3] 曾晓娟,齐芳.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现状调查及其管理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3(8):7277.

[4] 赵莎莎.理工为主综合大学人文社科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对策[J].技术创新与管理,2015(4):398402.

[5] 姜捷.论高校青年教师的压力问题及其缓解对策[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123130.

[6] 赵兰芳.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与调适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2):7273.

作者:李治国

空间特色大学文化论文 篇2:

“双一流”要求下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发展路径探索

摘    要: 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如何按照“双一流”要求发展,实现建设目标,需要学校统筹谋划,将自身置身于世界的坐标中自我审视、自我定位、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标准为指引,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学校情况制定相应的举措,推进学校的建设,实现自我彰显、自我提高。本文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以上海海洋大学为例,结合学校发展的实际,简述学校在“双一流”建设中的战略设计与发展策略。

关键词: “双一流”    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    战略设计与发展策略

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目标和任务要求。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国家高等教育战略的又一重大变革。“双一流”建设打破身份固化,鼓励公平竞争,倡导分类建设,引导特色发展,这为地方高校提供了发展空间和机会。

地方特色高校大都是由行业部委管理、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划归省区市为主管理的具有显著行业背景由优势特色学科的高校[1],这些高校明显的特征是综合实力不强,但与行业密切相关的学科优势特色明显,学科水平高,这些学科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具有良好的基础。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95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不乏此类地方高校。

当前,世界一流大学主要集中在欧美等国家,特别是美国。世界公认的四大排行榜2018年數据显示,QS的TOP100中欧美大学占比65%(美国31%),THE的TOP100中欧美大学占比79%(美国41%),ARWU的TOP100中欧美大学占比83%(美国49%),US News的TOP100中欧美大学占比85%(美国48%)。中国在推进“双一流”建设过程中既要扎根中国大地,又要积极学习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经验。

一、基于大学排行榜分析和世界一流大学办学经验的启示

(一)世界大学排名指标体系分析。

世界一流大学的内涵,并无一个明确的界定,学者们都是从世界一流大学的内涵或者所具备的特征予以界定的[2]。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世界大学排名的指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一流大学的本质特征,考察分析这些指标体系对学校的“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启示[3]。

排名对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全球排名实现的,全球排名不但使中国政府和部分大学更强化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意识,而且为中国大学提供了世界一流大学的范例[4]。

1.QS世界大学排名[5]。QS世界大学排名是由英国教育组织Quacquarelli Symonds发布的一项全球高等教育质量排行榜,自2004年起每年发布。数据来源主要是高校报送的材料、Elsvier/Scopus数据库及发送给学者和雇主的声誉问卷调查表。QS世界大学排名旨在提供一种交流平台,帮助学生在全球范围内挑选适合自己就读的高校。QS世界大学排名的指标是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主观声誉指标所占比重较大。因其问卷调查形式的公开透明而获评为世界上最受注目的大学排行榜之一。2017年6月8日,发布2018年QS世界大学排名。超过70000名学者和超过40000名雇主参与了问卷调查,是目前世界同类调查中规模最大的。目前QS与世界最大的学术出版集团爱思唯尔合作推出,现涵盖QS世界大学排名(世界大学综合排名),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QS毕业生就业能力排名、QS全球最佳求学城市排名、QS高等教育体系强度排名、QS亚洲大学排名、QS拉丁美洲大学排名、QS金砖五国大学排名、QS阿拉伯地区排名、QS全球EMBA排名等。不同排名的指标体系及其权重略有不同。

2.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THE)[6][7]。泰晤士高等教育与QS合作,自2004年起每年发布泰晤士高等教育-QS世界大学排名。2010年起每年推出自己的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是全球唯一一个通过教学、研究、知识转移和国际视野等各个核心任务评判研究型大学所有核心使命的全球绩效表。2017年9月5日,THE发布了2018世界大学排名,学校超过了1000所,成为其最大的一次世界大学排行榜。2018年的排名计算一直受到普华永道的独立审计。THE排名现涵盖了THE世界大学排名、THE世界大学学科排名、THE全球最年轻大学排名(建校50年以下)、THE世界声誉排名、THE亚洲大学排名、拉丁美洲大学排名、美国大学排名、日本大学排名、THE新兴经济体大学排名等。与QS世界大学排名相似,很重视声誉调查,占了总体权重的33%(教学声誉15%、科研声誉18%)。

3.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8][9]。《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 & World Report)一直是最有影响力的美国大学排名。在社会全球化的大背景下,US News于2014年10月28日首次发布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包括前500所大学。2017年10月24日发布2018年US News全球大学排名。此次排名中共对74个国家的1250所大学进行了排名,比去年又多了250所。

4. 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名[10]。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是中国政府授权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发布的,于2003年6月首次发布,是全球第一个发布的世界大学排名。ARWU排名采用可以验证的客观性指标对全球前500名大学进行排名,初衷是寻找中国大学和世界名牌大学在科研上的差距, 2017年8月15日发布2017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

尽管四个大学排名指标体系权重不同,但从考察内容看,主要是教学、科研、师资、国际化、声誉等方面的内容。国内很多学者基于对四大排名的分析,得出世界一流大学的共性特征及对中国“双一流”建设的启示[3](11-13)。

(二)世界一流大学的特征。

哈佛大学是公认的世界名校,陈俊珂认为哈佛大学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在于始终坚持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并已成为其成功的经验:求是崇真的办学宗旨与目标,严格的录取标准,一流的师资队伍,以核心课程为主的本科课程体系,注重实践独具特色的案例教学,坚持“三A”(学术自由、学术自治、学术中立)的重要传统和原则和利用社会各界募集办学资金[14]。陈敏俊等总结世界一流大学办学经验,认为主要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和生源、世界先进水平的科学研究和学科交叉、广泛的国际开放与交往、一流的管理水平、良好的社会服务和办学条件等[15]。蓝劲松认为办学理念与运作机制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关键[16]。刘树道回顾世界一流大学形成和发展史,其成功的历史经验主要由独特的办学理念、充足的经费投入、符合时代特征的制度创新、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国际化的办学模式[17]。

(三)基于世界大学排名和世界一流大学成功经验分析的启示。

世界一流大学并没有固定的办学模式,任何两所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模式都存在显著差异,表现出独特性。国际化和中国特色都是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所必需的[4]。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中国内地高校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是要坚持学校特色,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二是要建设世界一流的师资队伍;三是要培养一流的人才;四是要加强学科前沿基础研究,产生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成果;五是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六是加强学校内部治理,提升管理水平;七是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提高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社会服务的质量与整体水平,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共建共享[18] 。

二、“双一流”要求下地方高水平大学发展的基础

上海海洋大学前身是张謇、黄炎培1912年创建于上海吴淞炮台的江苏省立水产学校。2008年由上海水产大学更名为上海海洋大学,2017年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正处于改革攻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结合学校“十三五”规划编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方案编制等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办学定位、战略愿景,近期、中期和长期建设目标,为学校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三、“双一流”要求下地方高水平大学发展的战略设计与思路

上海海洋大学前身是张謇、黄炎培1912年创建于上海吴淞炮台的江苏省立水产学校。2008年由上海水产大学更名为上海海洋大学,2017年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正处于改革攻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结合学校“十三五”规划编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方案编制等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办学定位、战略愿景,近期、中期和长期建设目标,为学校各项工作指明前进的方向。学校充分意识到要实现“双一流”要求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目标,需要加强战略设计,提升内涵发展水平。

(一)秉承传统,坚持特色。

学校在发展过程中,要继续秉承“渔界所至,海权所在”的创校使命,继续践行“勤朴忠实”校訓精神,继续坚持“把论文写在世界的大海大洋和祖国的江河湖泊上”的办学传统,聚焦“水域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和地球环境与生态保护”的学科轴线,坚持高度诠释“生物资源、地球环境、人类社会”的办学使命。以“聚焦、错位、合作、共赢”的发展思路,对标国内外标杆学校,发挥上海市与农业农村部、国家海洋局的共建机制,构建特色化的学科系统,推进格局战略转型,积极探索一条地方特色大学的内涵发展之路。

(二)走“四化”的发展路径。

学校在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的过程中,确立了特色化、国际化、信息化和法治化的发展路径。“双一流”建设要求要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特色”就是“你无我有,你弱我强、你强我更强”,特色就是质量,特色就是水平,特色就是生命[17]。特色化是基础与核心,学校的工作都要围绕特色化这个核心开展,才不会偏离目标。国际化、信息化和法治化是发展的手段、途径与保障。国际化是世界一流大学形成和发展的必由之路[17],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显著特征,教育信息化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19]。法治化是推进学校内部治理现代化,完善中国特色大学制度的需要,是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20]。

在特色化方面,一是聚焦“水域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和地球环境生态保护”办学主线特色;二是具备高度诠释“生物资源、地球环境、人类社会”的学科能力特色;三是形成世界一流的水产学科、海洋学科与食品学科方向,并引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特色;四是形成服务国际影响力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的运行管理特色。在国际化方面,要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谋划。促进与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标杆学校的深度战略合作,建立稳固的互动合作机制,推进建设一批实质性的高端国际合作项目和平台,着力提升优势学科、特色学科的国际化水平,切实提高我校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形成国际通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国际化学术创新体系、国际化的学术治理体系、国际化的支撑保障体系,拥有多元国际(国籍)师资。在信息化方面,要建立信息化的教学管理系统、建立信息化的科学研究服务系统、建立基于数据集成的数据分析平台、建立基于信息化的事务流程、建立基于前沿大科学的数据平台。在法治化方面,要建立法务组织体系、建立法务制度体系和建立法务工作机制。

(三)推进基于“三局同布”的特色化学科系统建设。

学科、专业、学位点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学科是专业的基础,对专业起支撑作用,从课程角度支撑专业发展。从专业的学术型看,专业主要承担学科的人才培养智能[21]。没有学科,专业则无所依托;没有专业,学科的价值则无法得以体现[22]。学科与学位点相辅相成。学科是学位点的前提、基础,先有特定的学科才会有相应的学位点。学科水平决定学位点的水平。学位点是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重要平台和阶段性成果[23]。学科、专业、学位点的建设内容具有一致性,包括结构布局、师资队伍建设、平台建设、资源配置、运行管理等内容。所以学校推进“学科-专业-学位点”三局同布下的特色化学科系统建设。优化学科、专业、学位点布局,编制基于主干、相关、支撑学科要素的学科全图,明确学科之间互为主干、相关、支撑的关系和分层分类发展的线路图,精准建设三大主干学科和特色鲜明的前沿交叉学科,凸显人文社会科学特色,形成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学科出特色、创一流,以重点突破带动学校整体水平的提升;基于学校办学定位、发展目标,对接国家重大服务战略、上海城市功能定位和经济转型,结合分析行业人才需求,统筹规划学校专业结构,厘清专业定位。培育发展新专业,改造提升传统专业,构建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依托学校整体学科建设,结合本科专业设置优化学位点及学位点方向布局,通过学科交叉融合,突出特色。

(四)聚焦学科主线,提高科学研究和创新服务能力。

围绕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海洋强国”战略实施、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构建陆地、沿海、大洋两极的地球球面三环空间系统和高原、沿海、深海的地球纵深三级空间系统。推进实施“创新领跑计划”、“并跑超越计划”、“跟跑转升计划”,着力支持开展重大科学问题的战略研究、重大项目的预研究。围绕学术前沿、国家海洋强国战略、“一带一路”倡议、长江大保护战略、长江大三角经济带建设、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等,梳理每个学科方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面向。基础研究体现学术前沿,应用研究对接国家战略、地方要求和行业需求。

(五)建设服务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的一流师资队伍。

一流的师资队伍是 “双一流”建设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关键因素。师资队伍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学校的竞争力。四个世界大学排名指标体系的分析得出,教师在各大学排名指标体系中均有85%以上的直接影响[24]。一是推进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做好人才引进规划和顶层设计;坚持引育并举,通过定向引才,以才聚才、专家荐才、上下联动,集聚一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具有优秀学术潜质的羌年人才。二是建立包含“海洋学者”、“海鸥计划”、“海燕计划”等在内的人才成长阶梯计划,强化青年教师导师培养责任制度、实施青年教师专项扶持计划、优秀青年学者跟踪选拔计划等加快青年教师培养。三是推进各类人才分类发展改革。深化岗位聘用、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改革、完善从入职到聘任、晋升、奖惩的教师管理全过程分类评价考核体系。探索以“任务+绩效”为导向的二级学院人员经费拨款制度、“岗位+业绩”为导向的机关直属部门分配制度改革,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注重外籍专职教师引进,加快形成国际化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步伐。

(六)创新教育理念,探索拔尖人才培养新模式。

瞄准国家“双一流”建设要求,以培养具备科学素养与专业能力、综合判断与分析能力、多元文化理解与交流能力,有助于促进人类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化优秀人才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个性化、应用型、创新性、国际视野的教育理念,建设结构合理、特色鲜明、适应能力强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际一流多元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与高水平海洋大学定位和多元化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质量保证体系。一是完善基于立德树人的全校育人机制,“三个聚焦、三大机制”统筹推进学校德育综合改革。二是推进专业的系统优化与动态调整,完善专业结构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改革课程体系,建立健全分类化、特色化综合教育课程体系;构建通专平衡、层次分明、有机衔接、结构合理的学科专业教育平台课程体系;完善精品課程体系,加强优质课程信息化建设;加强课程教学规范建设,完善课程教学大纲的功能和内涵,完善课程逻辑地图编制;改革学业评价考核办法,注重落实学习目标达成度分析。建立实践教学、外语教育四年一贯教学体系。深化工程类本科专业国际认证改革试点工作,打造多种类型的示范教学团队,引领基层教学组织发挥在教学质量保证中的作用。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形成定型化的本科教育质量保证模式。三是加强以成果为导向的创新创业体系建设,探索建立跨院系、跨专业、跨学科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新机制。

(七)加大国际合作力度,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

高水平特色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要将学校置身于世界的坐标中自我审视、自我定位、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标准为指引,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学校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举措,推进学校的建设,实现自我彰显、自我提高。一是拓展国际合作布局。基于国际比较研究,有针对性地确定学校、三大主干学科的国际合作布局、合作重点,建立国际合作的运行机制。在重大科学问题上,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或一流学科的国际合作。二是积极探索国际用工新模式,强化国际师资的组织管理和制度建设。三是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以培养方案改革推进一流学科专业国际化建设,以专业的国际认证推动专业建设质量标准国际化,以建设全英文专业和全英文课程推动全英文教学,以推动学生海外留学和游学、中外合作办学形式等推动国际合作培养。强化留学生教育工作的战略布局,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系统推进落实,开辟留学生教育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四是围绕“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优势学科服务输出,加强人文交流与教育合作。

(八)推进大学章程落实,完善学校特色化的治理体系。

一是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依法治校,民主管理,形成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不断完善规范党委和行政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建立决策权科学配置机制;完善师生参与、专家咨询与学校决策相结合的机制,积极发挥学术委员会等各类委员、教代会、学代会等组织的民主决策作用。二是完善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形成动态“废、改、立”工作机制,完善各项工作的运行机制和流程(流程再造),推进政务、校务和事务运行系统改革;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的协调运行工作机制;探索“教授治学”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围绕学校发展目标,以建立高校运转组织体系为目标,重新定位、重构组织体系,建立和完善分类考核评价办法。以信息化为支撑,建立学校综合管理系统,提高数据共享水平,提高学校运行管理效率。三是完善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健全领导班子的内部监督管理制度,推进校务公开,建立和完善决策评估机制。深入推进校院两级管理,明确学校与学院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形成学校宏观决策、部分协调配合、学院实体运作的管理模式。理顺体制,优化基于学院定位的组织体系,完善学院治理架构,引导学院建立基层学术组织参与决策的机制。在“学科-专业-学位点”三局同布的基础上,优化人力资源、财务资源、资产资源等配置,优先解决影响学校发展的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问题。

参考文献:

[1]轩兴荣,李柏林,游录泉.地方特色型高校学科国际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5(7):30-32.

[2]李鹏虎.关于大学排名与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6(6):75-79.

[3]张勇,张强,杜启振.世界大学排名指标体系对比及其对中国“双一流”建设的启示[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93-97.

[4]別敦荣.大学排名与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J].评价与管理,2015(3):1-10,14.

[5]http://www.iu.qs.com/university-rankings/.

[6]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world-university-rankings.

[7]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world-university-rankings/methodology-world-university-rankings-2018[DB/OL].

[8]https://www.usnews.com/education/best-global-universities/articles/methodology[DB/OL].

[9]https://www.usnews.com/education/best-global-universities[DB/OL].

[10]http://www.zuihaodaxue.com/ARWU-Methodology-2017.html[DB/OL].

[11]陈婷婷,杨天平.世界一流大学的“共性”特征——基于“ARWU”、“THE”与“QS”排行榜的分析[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6(3):19-31,100-101.

[12]殷晶晶.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路径探究[J].江苏高教,2017(5):25-28.

[13]郭丛斌.中国高水平大学学科发展现状与建设路径分析——从ESI、QS和US News排名的视角[J].教育研究,2016(12):62-73.

[14]陈俊珂.如何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哈佛大学的办学理念与经验[J].现代教育科学,2006(5):41-43.

[15]陈敏俊,来平凡,应航.世界一流大学办学经验及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2009(4):78-80.

[16]蓝劲松.办学理念与运作机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关键[J].高等教育研究,2001(5):17-20,29.

[17]刘树道.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经验和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之路[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1):2-5.

[18]郑旭东,桑新民.创造信息时代的大学科研文化——杜德斯达特科研方式变革观透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2):135-144,191-192.

[19]雷朝滋.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N].中国教师报,2018-1-3(12).

[20]赵德武.以法治思维推进大学治理现代化[N].光明日报,2015-5-31(07).

[21]张炳生,王树立.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2(2):43-45.

[22]孙玉清.大学的学科与专业[J].中国高等教育,2016(12):42-45.

[23]王顶明.学科、学位点的关系及其建设思路[J].云南电大学报,2012(4):22-25.

[24]褚洪生,王云海.“双一流”背景下大学师资队伍建设路径研究[J].北京教育,2016(11):28-30.

经费来源:上海海洋大学2018年高教研究重点课题资助。

作者:李柏林 轩兴荣

空间特色大学文化论文 篇3:

论新时期特色型大学的特色发展策略

[摘 要] 特色型大学因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独特性,显示了其在高等教育中的不可替代性,其在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相关行业背景深厚的“底色”和相对优势明显的“亮色”。在新的发展时期,面对新的课题,特色型大学应选择多元发展、生态发展、卓越发展的发展方向。在发展策略上应选择坚守与超越之道,即集聚优势、培育卓越,根据自身传统凝练特色发展方向,建设特色发展平台,扩大开放,提升国际化水平,完善协同创新机制,发挥文化引领作用,从而保障特色发展。

[关键词] 特色型大学;特色发展;策略

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通过学校分类指导和学科调整等多种形式,初步建立起了一个多元化的发展体系”[1]。在这个多元体系中,特色型大学因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独特性,逐渐被认定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特定类型。特色型大学具有历史的共性,面临新的发展要求,今后发展应探索一条符合自身特点、适应时代要求的发展之路:基于坚守、实现超越,立足优势、培育卓越。

一、特色型大学特色办学的发展历程

特色型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结构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特色型大学在中国具有长期的发展历史。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按照“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方针,将原来由国家行业部门管理的一批高校,有的划由中央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有的划由地方政府管理,有的在划转以后还进行了合并。[2]同时,国家还对高等学校加强了分类管理。如今,特色型大学真正作为一种特定概念被提出和作为一种高等教育的类型被加以关注,并具有了较强的特指性。目前,特色型大学一般指的是办学具有相关行业背景,具有相应的学科优势,以培养相关行业所需专门人才和承担相关行业共性技术研究为主,从而呈现出鲜明的行业特色的大学。

(一)特色型大学的传统办学特色的形成

1.相关行业背景深厚——特色型大学特色办学的“底色”

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以苏联为主要学习对象,对高等教育系统进行了一次大规模调整。为了满足当时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国家新建、重组了一批为石油、农林、电力等行业服务的高等学校,重点加强了理、工、农、医等专业性教育,建成了与国家工业发展布局相配套的比较齐全的高等工程教育体系。[3]长期以来,特色型高校由相关行业部门管理,由相关行业部门提供经费和资源,同时,也为相关行业培养专门人才,与相关行业互相支持、共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学科专业结构与人才培养特点。随着新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这类高校数量不断增加,在20世纪70年代达到300余所,到90年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之时已达到571所。[4] 特色型大学与一般综合性大学相比,普遍具有相关行业背景深厚、服务面向明确、产学研特色突出、人才培养注重实践的综合优势。特色型大学在伴随着相关行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实现了与相关行业文化的紧密融合,把行业精神、行业理念、行业作风等深深融入到校园文化和大学气质中,形成了自身的文化特色。[5]

2.相对优势明显——特色型大学特色办学的“亮色”

相关行业背景和底色塑造了特色型大学的优势和特色,使特色型大学形成了鲜明的“亮色”:一是产学研结合的办学优势。基于与相关行业的天然联系,特色型大学与企业、科研院所优势互补,实现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现场生产的深入结合,使产学研结合成为学校的重要办学模式。二是特色学科专业的优势。相关行业底色为特色型大学特色学科的形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些特色学科一般与相关行业生产相对应,优势突出、应用性强,并形成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成为系统性地培养精英人才、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的依托,并在这些特色学科集中了一批学术水平高的一流学者。三是对行业具有重要的高等教育支撑作用。特色型大学长期在相关行业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相关行业不可或缺的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基地。

(二)办学管理体制转型后特色型大学特色办学的探索

1.自主发展意识增强

办学管理体制的变化为特色型大学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为适应新的管理体制,特色型大学逐渐摆脱了相关行业办学的计划性和对行业的依赖性,切实加强了自主办学的探索,办学理念更加开放,发展思路更加灵活,形成了更加主动地结合相关行业、服务相关行业的办学局面。相应地,随着办学体制调整后原固有的部门壁垒被打破,传统的学科领域开始面临来自其他高校的竞争,特色型大学的竞争意识也在不断增强。积极应对竞争,特色型大学开始积极探索和开创新的办学生长点,着力改变原来的学科专业面过专、人才培养方向过窄的情况,积极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加强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大大拓宽了人才培养体系。

2.继续坚持特色发展

在新的管理体制下,面对更加自主的办学环境,虽然有的特色型大学盲目走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发展道路,但多数特色型大学充分认识到自身特色的来之不易和保持特色对整体办学发展的重要性,始终坚持把已有的办学特色作为立校之本,把面向相关行业的特性、学科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的特质、应用技术研究的优势等传统优势作为新发展的基础,面对新的发展要求,积极获取外部发展资源,科学规划适合自身的特色发展战略,始终坚持特色发展。

3.保持与相关行业的紧密联系

管理体制改革并没有切断特色型大学与相关行业之间的本质联系,特色型大学充分认识到在办学过程中紧密联系相关行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积极构建与相关行业的良性互动机制,依托相关行业参与学校共建,积极探索与行业协作的新模式,不断拓宽渠道,争取行业支持。根据相关行业发展的需求,特色型大学不断完善学科专业体系,使自己的学科专业结构始终体现相关行业技术的发展方向,培养适应相关行业发展的人才;同时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追踪相关行业科技发展方向和技术前沿,巩固在相关行业技术创新中的基础理论、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优势,融入相关行业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二、特色型大学特色发展面临的新任务

随着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的发展,特色型大学迎来发展的新阶段。在新的发展过程中,特色型大学需要认真解决好以下几方面的发展课题。

(一)着力解决培育创新性人才和创新性成果的时代课题

创新已成为时代的主题,经过十几年的大调整、大改革、大发展,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和整体结构已趋于相对稳定,在此形势下,提高办学质量就成为高等教育今后发展的核心任务。培养创新人才、融入创新体系、产出创新成果是当前高校进一步发展的时代课题,这一课题特色型大学同样要予以解决。

(二)着力处理好外部关系,增强发展的主动性和适应性

一是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要适应政府对高校由计划管理到宏观调控为主的管理方式变革,充分发挥办学自主权,利用政府的宏观指导,增强发展的主动性、创新性。二是处理好与相关行业的关系。应主动贴近相关行业的需求,融入相关行业的战略规划,以服务求支持,靠质量保地位,在贡献中求发展。三是处理好与所在区域的关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已成为当今高校的重要责任。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特色型大学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面临着新的机会和要求。为此,特色型大学应解决原来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服务不足的问题,更好地融入所在区域的创新体系,这是特色型大学要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三)着力通过机制和模式创新巩固产学研合作办学的优势

在日益开放的高等教育体系中,高校共享发展的机遇,其突出的体现是与行业的合作、共建范围不断扩大,高校与行业间正在建立起多元、多向共建的联盟体系。产学研合作优势不再是某一行业高校独享的优势,而成为一种基本的办学模式,特色型大学的产学研特色需要更丰富的内涵支撑。

三、新时期特色型大学特色办学发展的方向

超越是特色型大学的特色发展之道。特色型大学在新时期的发展肩负着更大的责任,有更宽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宽厚、更坚实的发展平台,也因此必须有更高的追求、更宽的视野。为实现超越发展,应更加注重发展特色的规划和发展策略的选择,而首当其冲的是定位办学特色的发展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内涵丰富、别具一格的办学特色体系。

(一)“顶天立地”,多元发展

立足行业、超越行业是特色型大学办学的战略性选择。特色型大学保持与相关行业的紧密合作关系的关键,是特色型大学必须在人才、技术等方面全方位、多层次、持续不断地满足相关行业的需要。但特色型大学不能仅局限于满足行业的现实需要, 还要走在国家和社会的前列, 带动国家和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向前发展。这是因为,特色型大学所面向的行业往往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和支柱性产业,这些行业关乎国计民生。特色型大学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必须着眼于长远,瞄准科技发展的尖端和前沿。目前,很多行业的发展已进入了转型阶段,迫切需要改进传统技术,加强理论创新。特色型大学必须做到对行业的支撑需要与引领发展并举,一方面,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应用技术的开发,与相关行业的需求直接对接,解决相关行业的现实需要;另一方面,应通过其超前性科技创新和培养的优秀拔尖人才引领相关行业的发展。特色型大学既应积极承担国家科技重大突破的课题,又要积极解决现场应用技术的实践课题,要保持人才培养的多规格、多类型,从而做到既“顶天立地”,又满足多元化服务的需求。

未来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特色型大学的多元化要求将更加凸显,在此形势下,特色型大学一要坚持服务领域的多元化,适应相关行业发展的外向型、国际化等多元化的发展趋向;二要坚持多样化的人才培养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注重技术人才、工程人才和管理人才等各类人才的培养;三要坚持学科专业的多元发展,针对内部学科专业不平衡和发展定位不同,对不同学科专业进行多元定位,如部分专业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另一些专业则需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等。

(二)系统谋划,生态发展

现阶段,特色型大学在外部应该主动纳入两个体系,即国家高等教育体系和相关行业科技创新体系。应准确规划发展目标定位,并积极争取必要的支持,优化发展环境和条件。[6]在内部,特色型大学应该围绕学校的整体发展目标,系统分析各组织要素,不断优化内部治理结构,整合资源,汇聚力量,促进特色的不断发展。同时,还要坚持开放发展,在开放办学中寻求最佳生态定位,构建大学发展的和谐生态系统。应确定在高等教育体系、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位置,确定在相关行业、所在区域发展中的位置。定位时,与同层次高校之间,要通过主要服务面向(所面向的行业、所在区域的主干学科、关键技术等)进行区分,体现学科专业的不同组合、学生的专业特色等;与同行业高校之间,要通过层次、区域、学生的培养类型、学科方向领域等加以区分。同时,在外部应与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深入合作,构建外部支持体系,建立生态发展环境。

(三)以质取胜,卓越发展

追求卓越就是追求在同行、同类、同批等具可比性群体中的顶尖水平。特色的形成以质量为根本保障,以水平的卓越为目标追求,因此,追求卓越发展应是特色型大学的办学目标。中国高等教育已进入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发展时期,特色型大学应把提高质量摆在重要位置,特别要争取在特色领域达到领先水平,以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形成竞争优势。以质取胜要求特色型大学有国际化的视野,找准国际比较的坐标,把特色融入主流,使办学质量达到必要的标准,通过质量的规范要求增强社会和相关行业的认可。以质取胜还要求特色型大学突出内涵发展,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特别应在学术指标显示度上下工夫。要着重建设高级别重点学科、实验室等高水平资源平台,积极推出高层次人才,积极承担重大项目,创造高级别、高水平的学术成果。特色型大学的卓越发展,尤应重点解决创新力问题,包括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和创新成果的培育等。

四、特色型大学的特色发展策略

特色型大学要根据自身优势,选择以下有效发展策略,以保障特色发展。

(一)凝练特色发展方向

凝练发展方向是有效集聚发展力量和资源的基础。通过凝练发展方向,能够“有意识地、创造性地、持续性地对传统不断集成和扬弃” [7]。凝练发展方向有以下几个层次的内涵:在学校层面上是办学面向的确定,要立足行业,超越行业;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科研领域、人才培养等方面,都有凝练方向的问题。方向代表着特色。凝练方向一是瞄准国家战略、盯紧市场需求,以满足国家、行业和区域发展需要为己任,并注重引领性、基础支撑性的高水平定位;二是主动寻求外部差异化,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新;三是内部取向注重协同性,在交叉融合、整合协调、整体提高上做文章;四是注重发挥基础优势,厚积薄发,积极开辟新的发展领域。

(二)建设特色发展平台

办学资源的充分开发与优化配置是学校特色发展的现实基础[8],发展平台是资源汇聚的载体。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成果的培育是高校特色发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高水平人才和成果的产出需要相应的平台支撑。特色型大学需建设特色发展平台。

一是应着力加强优势、特色学科的建设。学科是大学特色发展的标志性平台,学科特色是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特色型大学应该注重由学科的行业特色到特色的学科体系的转型,进而形成更加突出的学科优势。采取重点建设策略是强化学科优势和特色的基本途径,许多特色型大学在实践中也采取了“加强基础支撑,构建合理学科体系,重点建设优势特色学科”的路子,可以说,通过重点学科建设进一步强化优势学科、增强学科特色是特色型大学坚持特色办学之路的关键。

二是应搭建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发展平台。不同的人才培养平台可以造就不同的人才。因特色型大学的毕业生具有多元发展方向,所以必须为他们搭建多元平台,使学术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并重、通才与专才培养有机统一、多类型多规格人才发展需求得到满足。一切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因其掌握资源、技术要素,所以其发展都不仅仅是单纯的专业技术工作。特色型大学还应高度关注对相关专业技术领域内学生的社会工作能力专长以及专家的培养。正如埃里克?阿什比在《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里所指出的,我们必须培养“对从核防御措施到污水处理基地等一系列建设事业都能综合地考虑政治与科学问题”的人才,“这种专家的种子必须种植在大学里”。

三是应建设高水平的科研创新基地。科研基地是培养高层次人才、建设高水平科研团队、开展学术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平台,是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也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色型大学应树立多元学术观,促进发现的学术、综合的学术、应用的学术和教学的学术的全面繁荣。应建设布局优化的多层级科研创新平台,还应充分发挥科研基地在集成优势、学科交叉、原始创新等方面的组织和平台作用以及在承担大项目和产出标志性创新成果方面的引领和示范作用。通过基地建设促进学科的交叉和融合,通过基地建设汇聚学科队伍,通过基地建设提升承担高水平项目和产出高水平成果的能力。

四是应积极推进信息化平台建设。特色型大学应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特别注意以信息化为支撑,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解决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问题,推动利用信息技术带动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全面改革。

(三)扩大开放与提升国际化水平

卓越发展首先要开放发展。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根本趋势,交流与合作也成为高校发展的基本要求。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加快经济转型的升级、促进科学发展是当前各行业的发展趋势,特色型大学要在服务相关行业中有所作为,就必须面向世界、走向世界。建设国际一流的特色优势学科,也要求学校在国际高等教育体系中把握方向,准确定位。特色型大学应进一步增强开放的办学意识,推进办学高度开放和广泛合作,吸收和利用国内外优质办学资源,扬长补短、借势发展。一要强化国内开放合作。要发挥产学研合作的传统优势,扩大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机制、搭建合作平台,加强校企合作的计划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二要着力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要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制定切实可行的国际化建设方案,采取措施,积极拓展、深化国际合作,建设国际化的一流师资队伍,着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不断扩大国际影响力。

(四)完善协同创新机制

协同发展是生态发展的重要体现。协同发展在当下的突出主题是协同创新。为推进协同创新,中国教育部联合财政部出台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提出了“以机制体制改革引领协同创新,以协同创新引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的要求,力争突破高校内部以及与外部的机制体制壁垒,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的活力。产学研合作办学的传统使特色型大学具有良好的协同创新的基础,为此,特色型大学应很好地把握“2011计划”实施的机遇,着力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而提升的关键在于有关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一是应通过建立联盟,优化结构,为深度融合搭建好平台。正如“产学研联盟是产学研合作的高级形式和发展方向” [9]一样,经过长期探索,校校、校所、校企、校地以及国际合作的模式也都逐步向联盟发展,各方通过缔结联盟共担风险、共享利益,合作不断深入。特色型大学应坚持将产学研合作作为实现协同创新的主要纽带,“发挥优势、面向行业、拓展领域、融入地方”,积极参与、组织建立多元、多层次、多类型合作联盟,通过协同、联合汇聚优势资源。同时,还应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和内部组织结构,使其有利于多学科交叉,有利于资源的集中配置。

二是应依托平台,建立实体,着力推进实质性协同合作。要充分发挥学校各类平台的资源集成优势,面向重大科学前沿、行业产业发展、区域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培育若干协同创新中心,从人事管理制度、评价机制、组织模式、文化建设等多方面进行配套改革,积极探索创新中心的实体化运行。在创新中心建设中应坚持将两个主体作为创新要素的集聚方向:(1)重视企业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主体作用,在协同中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汇聚,着力培育重大创新成果;(2)确保人才培养工作的中心地位,加强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互动,将优质教育资源向人才培养工作集中,促进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着重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

(五)以特色文化引领特色发展

大学文化的发展是推动学校持久前进的动力。发展学校的文化特色,发挥特色文化的引领、凝聚作用,可采取的措施包括:(1)通过文化标识彰显学校文化特质,增强文化自觉。要立足于学校文化的历史传统,通过学校的形象系统、校风、校训、学风、学校精神等标识性元素,形成共识和认同。(2)善于吸纳、融汇环境文化的优秀元素,不断创新文化建设成果。主动适应、融合环境因素,保持学校文化的鲜活、领先,不断强化文化特色,增强外部认同和文化影响力,提升文化自信。(3)完善大学章程。通过章程建设促进学校完善治理结构,彰显大学学术属性,完善现代大学制度;通过章程建设总结、凝练、提升学校的办学特色,积淀办学传统;通过章程建设促进文化创新,努力形成具有时代气息的现代大学文化。(4)优化学校综合文化环境。在加强硬件文化设施建设的基础上,突出软文化建设,深入挖掘学校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学术文化、行为文化,丰富学校的文化内涵,增强学校的软实力。

[参考文献]

[1] 徐小洲,王家平. 卓越与效益——大学重点发展战略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17.

[2] 山红红.对特色型大学建设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8(8):12.

[3] 张翠荣,王淑玲.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定位与发展策略探讨[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0(1):102.

[4] 苑英科,李荣.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建设与行业发展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5):32.

[5] 吴淦国.服务国家需求和行业发展 提升特色型大学核心竞争力[J].北京教育:高教, 2009(3):23|25.

[6] 山红红.立足优势 科学定位 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J]. 中国高等教育,2009(7):12.

[7] 段丽娟.高等学校办学特色的生成机制研究[D]. 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6.

[8] 王伟.学校特色发展的实现机制[J].教育科学,2009(5):12.

[9] 苏竣,何晋秋,等.大学与产业合作关系——中国大学知识创新及科技产业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96.

[责任编辑:赵 玲]

On the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Specialized Universities in New Period

YAO Chengjun1,Li Ruixue1,YANG Zheng1,LI Zhengang2

(1.Research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Qingdao, Shandong 266580, China;

2.The Presidents Office,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Qingdao, Shandong 266580, China)

Key words: specialized universities;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strategies

作者:姚成郡 李瑞雪 杨政 李贞刚

上一篇:温室监控系统设计论文下一篇:装备采购方式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