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民主政治发展分析论文

2022-04-26

摘要:在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随着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农民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乡村公共活动之中,乡村社会已具备了培育现代公共精神的土壤。由于乡村社会结构和形态正处于转型期,现代公共精神的培育和发展还面临着一些难题。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农村民主政治发展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农村民主政治发展分析论文 篇1:

我国农村民间经济组织与农村民主政治的互动关系

摘要:农村民主政治是我国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农村民间经济组织也在农村扮演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那么,在我国农村地区,各类农村民间经济组织在农村建设中的活动,与农村基层民主政治活动一起,构成合作与竞争并存的农村组织运行格局,同时形成双方互动的趋势,共同推动着整个农村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民间经济组织;民主政治;互动关系

一、农村民间经济组织的概况

农村民间经济组织,也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村经济协会、农村经济合作社等等,是以农民为主体,按照自愿参与、互惠合作等方式进行互助活动的农村互益性经济组织。包括农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专业技术协会、产业化协会、研究会、联合体,以及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等。

我国农村民间经济组织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蓬勃发展于90年代,是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换以及加入WTO的国际化大趋势而兴旺起来的。农村民间经济组织在农村发展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立足本地,联结全国,以集体力量闯荡大市场,促进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农业科技的开发和推广;起到维护当地市场秩序的作用;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搭起了农民进入市场的桥梁;改善了政府对农村经济的管理和调控手段;有效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显而易见,农村民间经济组织在我国农村所起的作用是全方位的。

二、我国农村民间经济组织对农村民主政治的促进作用

(一)农村民间经济组织有效培养了农民的现代合作精神和民主政治素质

中国历来是个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封建国度,相互之间的封闭性造成了中国农民合作精神的缺失,尤其是不擅长运用现代意义上的合作方法来解决单家独户无法解决的各种问题。因此,中国农民虽然是我国人口最多的一个社会阶层,他们却无法摆脱经济落后、社会地位低下的处境,从而成为我国最大的弱势阶层,也成为中国民主化、现代化的最大障碍。由此看来,中国农民需要某种现代化的启蒙。而农村民间经济组织正是一种培养农民现代合作精神的学校:农民通过合作过程的锻炼,增加了相互之间的沟通,学会了怎样进行合作,提高了组织化程度,最终有助于消除传统小农意识,培养现代公民的合作精神。公民的合作意识正是现代民主生活必不可缺的基本素质之一。

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塑造了中国农民的“顺民”、“臣民”性格,使他们缺乏主动争取自身权利的参政意识,或者就是相反,发展到“官逼民反”的另一种极端,而少有西方公民的理性精神。农村民间经济组织则可以通过现代组织生活锻炼农民的管理能力,激发他们的参政热情,拓宽他们的生活视野,使其整体素质得到极大提高,其中包括提高他们的现代民主素质。

具体来说,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对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作用,可以通过学者冯开文对深圳市横岗镇的调查研究加以证明。横岗镇农民通过当地经济合作组织,首先,“形成了有章可循和按章办事的制度习惯”;其次,“提高了村干部的科学决策和民主管理水平”;再次,“有利于确立村民的‘主人翁’地位”;最后,“推动了该镇精神文明的建设,促进了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1]。这样,当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有效地加强了民主治村、依法治村,而且提高了农民素质,最终达到村民凝聚力增强、社会稳定的目标,使村民自治走向民主化的道路。这一切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具体要求和实际内容。也只有占中国人口绝大部分的农民逐步实现民主化的生存方式,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才会走上正轨。

从反面来看也是如此。冯开文在山东等地的调查证明,村民自治在没有合作社的地区,发展的相应更不规范[1]270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当地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不能团结成一股坚强的合力来制约并督促村民自治的具体运行;另一方面则在于,当地农民缺乏农村民间经济组织的民主作风和现代管理经验,没有形成相应的民主习惯和民主行为。

(二)农村民间经济组织的发展为村民参政提供了经济实力

我国发达地区的农村民间经济组织产生较早、数量较多,同时,当地的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例如山东烟台的莱西市,全市已有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1 000多个,其中农村经济协会58个,2005年初仅有农村经济协会27个,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增加了一倍多,呈加快发展的趋势。特别是在2006年第一季度,该市新成立的农村经济协会达到17个,平均不到6天就有一个新的农村经济协会成立。目前,全市75%的村建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60%的农民加入各种类型的经济合作组织。同时,由于其经济实力和影响力,当地农村民间经济组织参与村民自治已成为必然趋势,而且往往对村民自治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由于农民与农村民间组织的关系是经济上的依附和被依附的关系,对农民来说,经济上依附于这个组织,必然在政治上依附或屈从。一旦民间组织(或它的负责人)希望在村民自治中发挥作用,必定会得到该组织成员的拥护和服从[2]。

但值得注意的是,农村民间经济组织及其成员参与村政必须坚持理性化、法制化、程序化的原则,否则可能局限于个别组织自身利益而忽视其他农民的利益要求,从而不利于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农村发展。

(三)农村民间经济组织有助于我国农村社会的政治稳定

农村民间经济组织帮助农民进入市场,有效保护和实现农民的利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各种类型的农村民间合作经济组织成为企业和农民之间互利互惠关系的纽带,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实现。例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其特有的民办性、合作性和专业性等优势,把服务渗透到从生产到流通的各个环节,解决了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统不起来、国家经济技术部门包揽不了、农民单家独户又不能干的事情,完善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四)农村民间经济组织有助于促进乡镇政府职能转变

随着农村民间经济组织的出现,有些地方的农民依靠自身力量实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强了自身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加了农民收入和政府财政税收。这不仅大大缓解了地方政府的工作压力,也促进了乡镇政府职能的真正转变。例如,程同顺通过对天津郊县的调研证明,过去许多乡镇干部对农民生产经营活动管得过多过死,反而吃力不讨好,搞得干群关系紧张;现在有了各种合作社和专业技术协会后,农村经济反倒发展得更好了。鉴于这种认识,有些乡镇政府主动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进行了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财政投入,乡镇领导则把精力集中在其他该办的事情上[3]。这种情况明显增强了基层政府的执政能力,促使它们不断走向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的执政道路,有助于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三、农村民主政治对农村民间经济组织的影响

(一)农村民主政治对农村民间经济组织有助推作用

冯开文在深圳的调查证明,村民自治制度在当地得到有效的推行,在此背景下实行的农民经济合作制度也取得了良好的绩效,从而加快了当地的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具体在于,村民自治下的村民直选、村务公开得到有效落实,村民代表大会制度也保证了民主决策和财务监督的实际执行[1]251、257、257。这样,各个村内就形成了一种民主办事的作风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氛围,将其推而广之,运用到经济合作组织的具体运行当中,带动农民对当地经济合作组织进行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从而使其获得健康快速发展。因此,在村民自治营造的良性环境里,积极放手发展民间经济组织并加以创新,从而形成经济组织对政治组织、经济制度对政治制度进行监督制约的制度格局,预期是当前农村经济制度演进的方向。

(二)农村民主政治中存在的问题阻碍了农村民间经济组织的成长

我国政治民主化的滞后,严重阻滞了农村经济发展速度,也严重影响着农民合作经济制度的发展创新。徐旭初认为,未来可能改变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安排的因素之一就是“政府的规制和导向、农村民主政治进程”[6]。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曾指出政治制度对经济制度的制约作用,即经济制度的创新需要法律等政治制度的界定和规范,甚至需要必备的政治制度环境,尤其是宪法等政治制度的出台和修改加以保障[1]270-271。我们可以将农村民间经济组织看作是经济制度,将村民自治看作是政治制度,那么,前者对后者的改善作用是明显的,即经济制度发育迟缓的地方,其政治制度的演进也不够理想;同样,政治制度演进不良,也阻滞了经济制度的变革。因此,营造一种良好的政治民主化氛围,加快农村政治民主化的程度,既能够助推各类农村民间组织的成长,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和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冯开文.合作制度变迁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294-296.

[2]吴学宝,赵世龙.浅议农村民间组织在村民自治中的作用.青岛民间组织网2006-06-22.

[3]程同顺.农民组织与政治发展 再论中国农民的组织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227.

[4]徐旭初.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339.

作者:刘艳霞 史来平

农村民主政治发展分析论文 篇2:

乡村振兴视阈下现代公共精神之塑造

摘      要:在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随着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农民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乡村公共活动之中,乡村社会已具备了培育现代公共精神的土壤。由于乡村社会结构和形态正处于转型期,现代公共精神的培育和发展还面临着一些难题。应从加强党的领导、完善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培育农民公共意识等方面着力塑造现代公共精神,以助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建设。

关  键  词:乡村振兴;现代公共精神;乡村集体经济;民主政治建设

收稿日期:2020-12-23

作者简介:祝丽生,中共绍兴市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公共精神和基层治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发达地区乡村社会治理中公共精神重塑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5CSH013。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现代公共精神的内涵

公共精神是社会公共生活的产物,是一种高尚的伦理精神,是公众在现代公共生活中应具备的基本精神,其涉及到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公共生活领域,事关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事关个人生命健康和生活秩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结构以及地理空间等方面的差异,公共精神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衍生出不同的内涵。新时代,现代公共精神的内涵可以理解为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对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准则、规范的主观认可以及客观行动上的遵守、执行。

现代公共精神以公共性为基础。现代公共精神的公共性主要体现在公众对公共事务的参与上,具体表现为具有一定公共精神的公众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做出对其他公众和社会有益的行为。现代公共精神的公共性是以社会的基本道德为前提的,而道德又可以分为公德和私德。公德指向的是公共领域和公共空间,私德则表现为私人领域的基本道德品质。“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向善其群者谓之公德。”[1]从公德与私德的关系来看,“私德是公德的基础,社会上可能有些人私德醇美而公德还不完备,但绝没有私德败坏而公德却完美的人。”[2]因而培育现代公共精神应首先重视对个体道德品性的培育,继而形成维护公共利益的社会公德。现代公共精神是公众应具备的基本美德,是一个国家、社会不可或缺的素质,对于正义原则、公共参与和公共审议的不断关注有助于现代公共精神的培育和维护。[3]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农民为了满足自身需求而积极参与到乡村社会的各项公共事务中,正是这种公共性基础上的集体认同为现代公共精神的塑造提供了内在支撑。

现代公共精神以公共参与为实现方式。公共精神是在公共参与的过程中形成的,具体表现为公众对公共规则的认同、对公共利益的追求和对公共事务的关心。所谓公共参与,是指公众在一定的公共领域为了维护和追求公共利益通过理性参与的方式而形成的自觉行为。公共参与不是被动的、强迫性的,而是积极的、主动的,是建立在公众理性认识基础之上的,是具有公共意识的公众在公共领域和空间里自觉将自己融入公共组织中进而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随着公共领域和空间的不断拓展,现代意义上的公共参与不仅需要制度和价值层面的保障,也需要公众形成主动参与的良好意识。在我国传统乡村社会中,农民以家庭为活动单元,国家和集体意识较弱,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度不高。而在乡村振兴进程中,源远流长的优秀农耕文明、寻根溯源的人文情怀、历久弥深的乡村情结特别是现代城市文明的导入融汇使农民的公共参与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土壤。

现代公共精神以公共空间为载体。狭义的公共空间是指那些供公众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共同使用的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体育场地等室外空间以及政府机关、学校、图书馆、商业场所、办公空间、餐饮娱乐场所、酒店民宿等室内空间。而广义的公共空间不仅仅只是地理概念,还包括公众在此空间中的广泛参与、交流互动。一方面,公共空间为公众塑造现代公共精神提供了平台。在公共空间内,公众参与公共活动、协商公共事务,并由此形成群体认同。公共空间这一公共交往、沟通协商的平台既能够为公众参与公共事务治理提供机会,也能够使公众将私人议题转化为公共议题,从而争取更多的关注以便妥善解决问题;[4]另一方面,公共空间拓宽了公众实现公共利益的渠道。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除了满足各自的私人利益外,也存在着与他人共同的利益,如果都从自身利益出发去處理与他人的关系,极易出现利益间的矛盾冲突。因此,理性的公众为了追求公共利益往往在公共空间中积极地与他人沟通互动,以期形成合作共赢的局面。乡村公共空间既是农民公共生活的场所和领域,也是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资源和资产。只有充分挖掘农村公共空间强村富民潜力,盘活集体经济,将农村公共空间治理与环境整治、集体增收、扫黑除恶、基层治理相结合,统筹推进各项措施落实,真正让农民共同利用和享有公共空间,才能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进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

现代公共精神以实现公共利益为最终目的。从政府的角度来看,社会的期望是政府的行政之本,亦即获取合法性之源,通常其会转化为政府对于公务员的动机和行为的要求,并以“公共精神”这一形式表达出来。概言之,公共精神体现的是政府对于公务员的内在要求。[5]现代公共精神对于公务员公共角色的塑造、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能够指导公务员通过行使政府公共职能实现公共利益的终极目标。从社会的角度来看,现代公共精神主要通过公民的整体素养加以体现,其与民主意识、法治意识和权利意识相联系,是基于平等前提下的公民在公共空间内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社会共同体精神之展现。具体到乡村振兴领域,现代公共精神的塑造更多体现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推进诚信建设,强化农民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主人翁意识。

二、乡村振兴呼唤现代公共精神

乡村振兴呼唤以公共认同为基础的现代公共精神。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的振兴,而且是整个乡村社会多领域的综合振兴。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农村逐渐由传统型进入到现代型,农民的自主性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充分展示,农民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对于乡村振兴的认同也日趋由自发性转向自觉性。但应看到,在尚处于转型期的乡村社会中,农民对于乡村振兴的自发性认同正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逐渐淡化,而理性的自觉性认同又尚未真正形成,自发与自觉之间产生了一定的断裂。从本质上分析,出現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个体利益最大化所带来的农民对集体利益的漠视。现代公共精神强调集体认同,通过对农民公共意识的培育,有助于使其跳出个体利益价值观的束缚,在参与公共事务、追求公共利益的过程中实现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在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基础上逐渐形成集体认同。

乡村振兴呼唤以公共参与为实现方式的现代公共精神。乡村振兴作为国家的一项战略决策,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是题中应有之义。农民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力量,需要在提升主体意识的基础上共同参与乡村社会建设,并在此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公共理念。乡村振兴就是要改变以往乡村内部的分散性,激发农民的参与意识,实现国家战略与农民全面发展的有机结合。为此,不仅需要地方政府积极转变职能,也需要农民转换角色,积极参与到对美好生活建设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现代公共精神遵循“人人平等”的原则,具有群众性、普遍性的特点。因而,塑造现代公共精神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发挥政府职能,从宏观角度加强乡村振兴各要素间的资源集聚与整合,另一方面有助于激活农民的互助合作意识,切实发挥内在合力的推动作用。

乡村振兴呼唤以公共利益为价值追求的现代公共精神。作为一项社会改革,乡村振兴的基本原则之一即“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就需要在形成公共认同的基础上凝聚以公共利益为最终目标的合力,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村公共事务。而现代公共精神正是在农民参与农村公共事务中逐渐形成的公共认同,其不仅能够强化农民个体的自主性,亦能够激发农民的公共认同感,使其充分认识到集体利益对个人发展的作用,进而自觉参与到农村公共事务中并形成“承担维护公共利益的责任和义务”的价值共识。

乡村振兴呼唤以城乡融合发展为保障的现代公共精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也将“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乡村振兴的基本原则之一。从现阶段看,城乡发展尚不平衡,特别是农村的发展还不充分,这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突出短板。要补齐短板,一方面需要加强农村自身建设,加快农业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另一方面需要发挥城市的反哺功能,在建立健全体制和机制的同时发挥城市的引领作用,实现城市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促进城乡之间资源的优势互补和优化配置。城乡融合发展既非农村城市化,也不是将城市的发展理念完全嫁接到农村,而是在保留乡村社会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城市发展的先进理念,形成现代乡村社会独特的发展理念。为此,就政府而言,应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就农村而言,应深入挖掘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立足乡村文明,吸取城市文明优秀成果,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新,引导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实现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干群融洽,充分展示新时代农民的精神面貌。

三、乡村振兴中塑造现代公共精神需破解的难题

农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塑造现代公共精神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作支撑。目前,农村各项公共事业大多依靠政府的财政支持,农民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经济基础薄弱。特别是在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中,由于过于强调家庭的作用,对农村集体统一生产和服务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农村集体经济比重下滑,村级组织服务农业和农民的功能不断弱化,凝聚力和认同度相对较低,乡村内部矛盾凸显。而且,在城市工业化大规模发展背景下,集体性质的乡镇企业、村办企业与城市工业企业相较劣势明显,缺乏市场竞争力。在农村内部利益分化加剧和城市工业化发展的双重影响下,自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集体性质的农村企业大规模倒闭或转型。尽管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但农村集体经济薄弱的现状依然普遍存在。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情况来看,2018年,全国无经营收益的村庄有195233个,占比35.8%;有经营收益的村庄中,收益在5万元以下的村庄占比27.9%。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情况看,收入在5万元以下的村庄(包含无经营收益)占比总数为63.7%。[6]

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有待加强。农村民主是农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现,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在参与公共事务中不仅体会到民主对于满足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而且深刻认识到现代公共精神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价值所在。在此过程中,农民逐步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下被动生产和经营的束缚,一些捕捉市场信息能力较强和思想开放的农民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奋力打拼,成为率先致富的经济精英。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这些“富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带动其他农民共同致富,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可以说,“富人治村”是市场经济推动社会分层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在农村经济社会逐渐分化、各地政府鼓励“富人”成为农村“带头人”的大背景下,“富人治村”现象愈加普遍。“富人”群体的先赋特征和后致资源使其更容易成为村治主体。“富人”担任村干部,可以通过自身的社会关系网和社会影响力为乡村争取项目资源、发展机遇。但应看到,“富人”群体担任村干部,最直接的效应就是公共政治资源向经济精英集中,使其有机会借此建构出新的乡村政治伦理。在农村集体资产薄弱、项目筹资困难的情况下,“村干部贴钱办事”成为政治正确。当“以私济公”的道德门槛和水涨船高的经济门槛成为参与农村政治的地方性共识时,被选举权的标准就大幅度提高,普通农民由此被挡在农村政治之外。这种对普通农民的政治排斥会挤压农村的公共治理空间,导致基层治理的代表性缺失以及基层民主萎缩。[7]

村级组织功能缺失。村级组织主要包括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和村合作组织,其是党和国家在农村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单元,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节点。村党支部作为党在农村落实和开展各项工作的具体实施者,既是党与群众密切联系的纽带,也是农村其他各类组织开展工作的坚强领导核心。现阶段,村党支部建设还存在着领导力不强,党员结构失衡、老龄化现象突出、党员主体作用发挥有限等问题,一定程度上给党组织的凝聚力、生命力、号召力带来了不利影响。村民委员会的建立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体现,农民通过对村级事务的自我管理极大提升了民主意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村民委员会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行政化色彩较浓、自治功能发挥不足,对腐败问题缺乏有效监督,成员政治素养不高等问题。村合作组织通过合作的方式将农民组织起来,不仅能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而且能有效化解农村社会的诸多矛盾。但由于发展时间较短,村合作组织无论在组织管理还是在职能发挥上都面临着困境,如规模较小、缺乏专业指导和资金保障,农民思想较为保守,传统化特征明显、农业合作化效益尚未显现等。

农民集体意识弱化。近代以前的中国农村,村落不仅是一个地理意义上的人口结合,同时也是乡村文化的载体,个体农民家庭之间的互助就蕴含在这种文化之中并因为村落常见的血缘宗族关系而得到加强。社会主义改造使村落从根本上摆脱了千百年来一直延续的发展轨道和生存逻辑,合作社以及后来的人民公社成为动员、组织农民的连接形式,集体取代个体成为农民新的生产生活方式,而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协作也不再仅仅是道义上的互助,而是集体组织的安排和要求,乡村社会由此形成了一种较为理想化的集体主义原则,但这种忽视个体利益的“平均主义”一定程度上也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改革开放后,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经营方式实现了由“统”到“分”的转变。生产经营方式的变迁使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个体意识呈现增长态势,村落的天然归属性被弱化。较为分散的家庭生产经营方式极大释放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农民获得了农业农村改革带来的红利,但原子化的个体发展趋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农民的集体归属感,使其维护和发展农村公共利益的价值观念日渐“萎缩”。

四、乡村振兴中塑造现代公共精神的路径

加强党的领导,夯实塑造现代公共精神的政治基础。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根本指导思想,并在党的建设过程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中国共产党具有了独特的思想理论优势。现代公共精神作为一种乡村社会内在的公共价值在塑造过程中应切实发挥中国共产党独特的理论优势,将马克思主义贯穿其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健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社会治理的基础在基层,薄弱环节在乡村。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关乎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只有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群众”这一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才能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才能增进农民福祉,让亿万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才能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塑造良好的现代公共精神。农村党组织是党的最基层组织,最能了解农民的现实需求和思想动向。应进一步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做好农村规划工作,改善村容村貌,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以助力于乡村社会现代公共精神的塑造。

完善民主政治建设,夯实塑造现代公共精神的民主基础。一是完善村民自治。一方面,理顺乡镇政府与村“两委”之间的关系。乡镇政府应切实发挥服务职能,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指导和监督村“两委”工作,为乡村民主政治建设提供良好的组织保障。另一方面,健全村民自治制度。在民主选举方面,结合各地实际进一步完善农村民主选举方式、方法,增强民主选举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程度;在民主决策方面,健全村级事务民主决策机制,进一步发挥村民代表大会和村民大会的职能;在民主管理方面,制定和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引导农民在农村经济社会事务中发挥自我管理作用;在民主监督方面,加大村务公开力度,规范政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健全村务议事和财务管理制度。二是提升村干部和农民的政治素质。村干部是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带头人,为农村选拔素质高、能力强的村干部是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条件,在选拔任用过程中应始终把讲政治放在首位,真正将政治理论水平高、政治能力强的干部选拔到村级组织中。农民是塑造现代公共精神的重要主体,应通过政治宣传和培训教育不断增强农民的政治素质,提升其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三是加强法治建设。积极推进乡村法治队伍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的依法办事能力;推进农村法治平台建设,架构农村法治建设的网络化结构,使民主政治建设驶入法治轨道;积极开展法治宣传,引导农民遵守法律法规,学会用法律手段来维护个人正当权益。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夯实塑造现代公共精神的经济基础。一是加大政府对乡村集体经济的扶持力度。塑造现代公共精神,必须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培育各类专业化、市场化服务组织,推进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帮助农户节本增效;发展多样化的联合与合作,提升农户组织化程度;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开展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帮助农户对接市场;扶持农户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体验农业、定制农业,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拓展增收空间;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发行上市、新三板挂牌和融资、并购重组,深入推进农产品期货期权市场建设;鼓励工商资本到农村投资适合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农业项目,提供区域性、系统性解决方案,与当地农户形成互惠共赢的产业共同体;落实财政、税收、土地、信贷、保险等支持政策,扩大新型经营主体承担涉农项目规模;鼓励经济实力强的农村集体组织辐射带动周边农村共同发展。二是打破人才瓶颈。应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造就更多乡土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支持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弹性学制参加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农村集体经济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探索公益性和经营性农技推广融合发展机制,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农村集体企业挂职、兼职或离岗创新创业,允许其通过提供增值服务合理取酬;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规划师、建筑师、律师、技能人才等通过下乡担任志愿者、投资兴业、包村包项目、行医办学、捐资捐物、法律服务等方式服务农村集体经济,支持农村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乡风文明建设、农村弱势群体关爱等;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实践锻炼等多种方式并举,引导城乡、区域、校地之间开展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鼓励科技人员定期服务农村集体经济。三是着力增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应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場。积极推动土地流转,以股份合作的形式实现土地的集体化生产和经营;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集体成员身份确认,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发挥村党组织对集体经济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防止内部少数人控制和外部资本侵占集体资产;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引导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充实农村集体产权权能。

培育农民的公共意识,夯实塑造现代公共精神的认同基础。一是培育农民的主体意识。乡土人才是农村的种养殖能手、农民企业家、能工巧匠,长期扎根农村,懂技术,有经验,热爱农村,应把其聚集起来,在提升其综合素质的同时给予政策、资金、技术等支持,激发其干事创业的热情,将其培养成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头人。集中力量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方面入手为农民创造发展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以增强农民“放下包袱轻装上阵”的安全感和“甩开膀子加油干”的信心,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主体。农民主体地位最终体现在参与感上。作为一方水土的主人,农民熟悉这一方水土,热爱这一方水土,农民有建设这一方水土的智慧和能力。只有让农民在参与家乡建设的过程中收获自尊,收获自信,才能激发农民的主人翁意识和群体意识,进而激活农民主动性,共建美好乡村。二是培育农民的责任意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农民作为乡村振兴的主体,必须担负起相应的义务。乡村振兴不仅仅是国家和社会之责,更需要农民尽一己之力、行权利义务之责,将“扶贫”和“输血”转化为乡村自身的“创造之举”和“造血之力”。应引导农民内化于心与外化于行兼修、权利之心与义务之行并举,着力塑造现代公共精神,共同筑就乡村振兴之梦想。三是培育农民的道德意识。“人而无德,行之不远。”加强农民道德建设、提高农村社会道德水平,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每个人心底都蕴藏着善的种子,“人皆可以为尧舜”。引导农民树立道德意识,围绕德润人心,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德化人。要用农民听得懂、可接受的方式摆事实讲道理,通过在公共空间张贴标语和美德小故事图画、录制动漫视频等方式达到入耳入脑入心的效果;[8]需要既重对孰善孰惡的辨析,更重知行合一。道德是生活的哲学,从公共场所举止文明到邻里相处和睦互助,从举手之劳保护环境到心底无私为民服务,农民谨守社会公德,努力实现精神之美、行为之善、思想之真,激发“见善如渴,闻恶如聋”的意愿,增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行动力,就能成为一个“精神富有”的人,成为一个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人,就能让道义的力量汇流成河,润泽农村社会和谐有序运转。[9]

【参考文献】

[1]梁启超.新民说[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

[2]陈来.发扬中华文化,重视私德培养的传统[N].人民日报,2014-09-22(07).

[3](美)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丁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4.

[4]陈朋.寻求公共空间建构的基层治理[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9,(4).

[5]张国庆,王华.公共精神与公共利益:新时期中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价值依归[J].天津社会科学,2010,(1).

[6]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农业农村部政策与改革司编.2018年中国农村经营管理统计年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9.

[7]董磊明.“富人治村”的利与弊[J].人民论坛,2019,(18).

[8]薛惠.德润人心,提升道德水平[N].人民日报,2020-07-17(05).

[9]李斌.做讲社会公德的好公民[N].人民日报,2019-10-29(04).

(责任编辑:刘  丹)

The Shaping of Modern Public Spir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Zhu Lisheng

Key words:rural revitalization;modern public spirit;rural collective economy;democratic political construction

作者:祝丽生

农村民主政治发展分析论文 篇3: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民主是一种管理体制,是相对专制而言。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就是农民在获得土地生产经营自主权的基础上,进而逐步获得了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形式,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广大农民有了政治上的民主权利。这种村民自治形式,是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扩大农村基层民主的有效途径,也是广大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农村 基层民主 制约因素 发展途径

所谓农村基层民主,就是农民在获得土地生产经营自主权的基础上,进而逐步获得了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形式,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广大农民有了政治上的民主权利。这种村民自治形式,是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扩大农村基层民主的有效途径,也是广大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的必由之路。农村基层民主虽早已存在。但是其真正发展并对整个国家民主政治建设产生影响的还是发生在最近的几十年里。由于基层处于国家与社会的关键环节,因而基层民主建设不仅关系到国家与社会的稳定,而且关系到民主政治长期发展的原动力问题,所以基层民主的发展对当代中国政治的发展,不仅具有制度建设方面的意义,而且具有促进国家政治体制改革和国家民主化进程的战略意义。

一、当前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影响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民主的发展水平是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民主化的程度、方式。往往要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美国学者科恩曾说,使公民体力情况恶化并迫使他们主要或完全关心自己或家庭生存问题的经济条件是不可能产生有生气的民主的。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大多数地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有的农民尚未脱贫,解决温饱仍是他们的头等大事。农民发展观念落后,收入偏低。农户思想不解放、发展观念陈旧。比如受传统思想束缚,不愿调整结构。这部分农民考虑吃饭过多,考虑发展偏少,导致发展跟不上去,家庭富不起来。还有就是对市场经济认识程度不够,不敢去发展。再就是是对政府依赖性太强,不主动去发展。少数农户家庭虽有积蓄但不投资不发展,有少数农户的确没有资金投入。更不主动去想办法,在考虑自己家庭的经济收益方面缺乏主动性。他们依靠政府来投资、依赖干部来帮助的思想比较严重,很难有所发展。此外,由于内陆农业劳动生产率低,非农产业发展不足,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农民素质偏低,进城就业数量少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农民收入偏低,而收入不高,也在客观上限制了农民的投资选择,从而导致内陆农村整体上生产性投资不足,形成一种贫穷的恶性循环。迫于无奈,大多数乡镇村民选择外出打工挣钱,成为当前流动的劳动力。这些农民所关心的首先是生计问题,他们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参与政治活动。我国农村经济相对落后,且发展极不平衡的现状是农村基层民主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二)农村村民文化水平不高,影响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我们这里讲的知识文化是指受过学校教育或其他专门教育才具备的文化修养。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者占相当大的比重。列宁指出:“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弱智者是没有民主能力的,无知者的民主能力要大打折扣。我国农村现阶段较低的知识文化水平是基层民主建设的一个极其不利的因素。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形式的农村基层民主要求农民具有相应的科学知识文化水平。在行使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权利时,村民要独立思考、独力判断、独立发表意见-要参与讨论,提出建性的批评与建议;要审查账目,审核问题、阅读讨论材料。文盲是无法做到这些的。文化程度低的人往往目光短浅,思维狭隘,思考方法简单,遇事蛮干,不讲科学。由于缺乏科学文化知识,农民的民主意识淡薄,不能理解民主的意义和作用,也无法正确履行自己的民主权利。

(三)农村村民民主意识淡薄及封建宗族意识浓厚

这里说的民主意识淡薄,主要是指普遍的民主意识还不很强。这表现在农村换届选举中选民直投率还不太高,在一些农村拥有选举权的村民,由于外出务工或交通不便,不积极或不参加投票,更多的是主观上认为选举无所谓,影响了选举的直投率

中国有极为漫长的君主专制集权的历史,而无民主法制的传统与经验,农民习惯于被动接受“自上而下”的管理,习惯于对清官式政治的渴求,并把自己的命运寄托于清官统治上。在村民自治的实践过程中,民主观念的缺失使自治的主体——村民往往对自治感到冷漠,无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候选人由本村选民直接提名”,也就是说,有选举权的村民都可以联名提名候选人。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人口数千人的村,收到的村民自发候选人推荐票却寥寥无几,要么由乡镇提名推荐,要么在党支部做了动员工作后才能收到推荐票,村民往往显得很被动。部分村民对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严肃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参与基层民主自治的积极性不高。

(四)乡镇政府干预村民自治的情况还较为普遍

乡镇政府干预村民自治的情况还较为普遍。根据村委会组织法的规定,乡镇人民政府对村委会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是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从实际情况看,乡镇政府干预村民自治的情况时有发生。比如,有的乡镇在招商引资和土地转让中,绕过村委会直接对外签订土地转让协议,有的扣留或截留土地转让费用,等等。目前,有的乡镇正在试行村财乡管,如何防止农村集体资金被乡镇挪用占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二、发展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主要对策

(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为发展基层民主提供物质基础

民主政治建设需要经济发展来提供物质保障。在农村,就是要发展农村经济。要“大力调整农业结构,积极拓宽农民增收领域。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同时,地方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找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培育农村市场体系,活跃农村市场。鼓励农户参与市场竞争。历史的经验教训说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最浑厚的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大力繁荣农村市场,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社会化、现代化水平是推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实际步骤。

具体来说,要积极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强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首先,扶强壮大农村本地的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农业基地建设。落实优惠政策,傲大做强龙头企业。其次,要合理整合土地资源,推动规模经营。采取“先统后包”,即由村集体统一向农民租赁土地,集中零星分散的土地再统一发包给专业大户或龙头企业的办法,实行集约化规模化种植,破解发展现代农业“用地难”问题。再次,建立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对农副产品营销、农业科技推广,信息咨询、动植物病虫害防控和农业生产资料等方面服务。建立建全农产品

流通营销体系,培育发展专业化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扩大和规范订单农业。加快发展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整合农村社会化服务资源,创新农村社会化服务机制。最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按照“组建一批、改造一批、规范一批”的思路,积极做好农民专业台作经济组织的各项工作,使之成为农民发家致富、规避市场风险的重要保障。

(二)努力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政治素质,为发展基层民主提供强大的内驱力

虽然农民和市民在同样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竞争。但是由于他们缺少知识,缺乏技术,还没有起跑,就已经输掉了。所以,“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的素质。鉴于农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广大群众的政治素养不高。现阶段发展基层民主,就要着力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和政治素质,增强公众政治参与意识,发挥民主主体作用。当前和以后很长一个时期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首先,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把“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方针落到实处。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不断增加的教育消费极不相适应,政府应增加教育投入,降低教育费用,保证适龄儿童受教育的权利。其次,要培养和提高农民的民主法律意识。要切合农村实际,对村民进行适当的民主理论普及教育,培养与民主发展相适应的平等、公平、竞争等民主意识。同时,加强普法教育,使群众学法、知法、懂法,守法,重点要教育基层干部依法办事,杜绝行政违法的发生。最后,要普及政治科学知识,澄清人们对政治活动的误解。要让群众体会到政治发展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尤为关键,任重而道远。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涉及农村工作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必须与发展农村经济、为民办实事好事,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要把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发展是硬道理,只有通过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给农民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利益,思想政治工作才有说服力和感召力,从而充分体现党的方针政策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要强化民权意识,要由农民直接选举当家人

过去我们常说农村落后,常常忽略民权意识这方面的落后。从现代社会学的观点来看,农村真正的落后,莫过于人的意识的落后,而这种意识的落后,又是同混乱的社会秩序相联的。也就是说。在农民不知所措的情况下,劳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会受到极大的破坏,怎么能摆脱贫穷落后的局面呢?所以,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农村,不从深层次去认识,将是徒劳无益的。我们要解决“三农”问题,也将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我们要跳出“三农”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一句话,要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一定要强化民权意识,真正做到还权于民。要由农民直接选举当家人

既然要在公开竞选中通过农民自己来认定自己的当家人,那么就一定要还权于民,强化民权意识,使农民破无荒地第一次真正感到当家作主的滋味。因此,加强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首要问题,就是要充分发扬民主,让老百姓通过自己的意志,选出符合广大农民利益的当家人。我们现在不是时常提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了许多挑战吗?在我国广大农村,强化民权意识,我看是面临的一种新的挑战,而且是一种更大的挑战。试想,在一个没有民权的地方,会有民主的氛围;而没有民主,就不会有公正;没有公正,就不会有什么社会秩序;而没有社会秩序,也就不可能在开放的世界中找到立足之地。

(四)正确处理好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关系,县级以上政府及民众要对乡镇政府的政治行为加以监督和指导,促进村民自治健康发展

乡村干部要正确理解村民自治的含义,切实转变自己的思想和观念,转换工作的方式、方法,要勇于将权利还给农民,让农民参于民主治村,焕发农民当家作主的热情,变村务少数村干部督办为农民大多数人帮助办的局面。市级各部门要加强对村民自治的指导和扶植,特别是人大,组织及民政部门更要根据《组织法》和《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规定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一是将村民自治的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用好用足现行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同时要结合本地实际,完善自治体制,并监督有关部门不折不扣地实施落实《组织法》。二是搞好调查研究和动态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尤其是基层解决不了’解决不好的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三是抓典型带动一般。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对阻挠、破坏自治的人和事要敢抓敢管,批评教育直至依法惩处。四是发现、培养民主自治活动中的人才和干部,不拘一格,依法加以提拔重用。同时,切实加强对村民自治工作的领导,正确处理好乡镇人民政府与村委会、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乡镇人民政府作为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必须严格依法行政,确保本法在所属辖区得到全面贯彻实施。

扩大基层民主,关键是要完善民主的法律监督机制。历史已证明,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无论是选民选出的人大代表还是代表选举产生的乡镇政权机关领导人,或是村民选举出来的村委会干部都必须接受群众的监督。但由于民主监督不具强制性,因此,民主监督只有通过专门机关的法律监督才能起作用,因而专门机关必须重视和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法律监督是诸多监督手段、方法中一个最为重要方面,它是用法律手段,对于法律实施过程中的活动进行监督和督导,纠正违法行为和追究法律责任。民主监督是法律监督的基础,法律监督是民主监督的保障。必须把这两种监督很好地相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二者在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促进国家机关廉政建设。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上的作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才不至于成为一句空话。

结语:当前我国虽然存在较多制约农村基层民主发展的因素,但这并不表明基层民主的未来一定是一片灰暗,前途可危的。只要能切合实际,实事求是,勇于创新,我们总能找到基层民主发展的可行途径。回顾历史可知,20多年来,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取得了很大进步,不过相对于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来说,这还仅仅是起步的阶段。但我们必须看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主主体的文化水平和政治素质的提高,民主意识和民主能力的增强,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必将有更为可喜的进步。

作者:史佩宇

上一篇:严重创伤急救护理管理论文下一篇:粮食安全节粮型畜牧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