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碍村级民主政治建设发展进程主要因素及对策

2024-04-17

阻碍村级民主政治建设发展进程主要因素及对策(共4篇)

篇1:阻碍村级民主政治建设发展进程主要因素及对策

阻碍村级民主政治建设发展进程主要因素及对策改革开放20多年来,城市、尤其是沿海开放城市的发展速度比较快。而阻碍我国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根本问题是“三农”问题,而“三农”问题的症结就是农村的基层班子建设,有了一个好的班子,就能带领广大村民走致富道路,而好班子往往都是采用规范化的民主式管理,无论是华西村、滕头村、还是小路下村、明伦村,实践都证明了这一点。由此看来,村级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大问题。为此,我根据10多年机关工作的体会和下基层半年多来的实践和感受,与大家共同研讨村级民主建设问题,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近几年来,随着村级两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不断完善和创新,民主政治建设的触角已延伸到村级基层政权建设,民主选举,民主议事决策,已深入到每个党员群众的内心深处,党员群众的民主意识日益增强,对“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要求强烈,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已势在必行,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农村村级民主政治建设发展速度滞后,制约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干部民主意识落俗套,是阻碍基层村级民主政治建设发展进程的主要原因。农村镇乡干部,尤其是村干部,习惯了传统的管理模式,经验型干部较多。几十年来,镇乡干部就是采用垂直式的灌输方式;或是采用让村干部自生自灭无为而治的方式管理,认为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低,小农意识强,特别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对村级事务的关心度大大下降,多数农民放弃知情权、参与权,更不用说行使监督权了,另外也认为如果充分发扬民主,就难以集中,难以贯彻上级领导意图,于是认为采用传统的模式选拔人、使用人,用传统方式管理省事,利于稳定。如有些村支部书记认为有些事情,只要对群众有益,也就做了算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利于重大事项的决策,干脆我们几个支委商量定了省事。

二、群众民主意识混乱,是阻碍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发展进程的内在因素。当前农民的民主意识主要有以下这几种不良倾向:一是认为讲民主,是在搞形式,只不过是党代会、人代会或党支部、村民会换届时让他们画几个圈,没有什么意思,事不关己,就按照上级领导意图行使民主权利算了;二是认为既然让我们行使民主权利,我们就要充分运用自己的权利,如果上级领导有意图,就有逆反心理,非要反其道而行之不可。将那些自己心理上也通不过的人,被一部分人鼓动后,就违背意愿,行使民主权利;如对于支部书记下派的村,一些党员认为:村里物色不出支部书记没面子,换届选举就会不投下派干部的票。三是那些望“官”心切的村民利用换届选举,搞宗族、宗派、拉票现象,具体体现在村民会换届选举上,这种现象相对来说,多一些,村主任上任后,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而是与村支书比权力大小,地位高低,搞小团体,导致对三委会丧失凝聚力和战斗力,在群众中造成极坏影响。

三、民主制度不健全,是阻碍村级民主政治建设的又一因素。民主、专制知兴衰,民主化管理已被不少干部推崇。然而,如何采用民主管理,民主式管理的内涵到底有多少,基层干部不尽然所知,即使有些村支部书记,想搞民主化管理,但不少支部书记不知道如何管理,主要表现在:一是没有形成一整套完备的制度,如《村民自治章程》、《村民会议事决策实施细则》、《村三年目标规划》等制度。或是传统的开开会、读报纸、文件、办一些实事,认为这些工作能开展得正常,已经很不错了;二是对民主管理的理解不透彻,认为民主仅仅体现在换届选举上,换届选举结束了,群众就没有必要或没有内容行使民主权利了;三是民主决策不规范,不懂决策原则和决策程序,认为只要自己出于公心,不贪不拿就可以了。

四、党员年龄老化、文化程度低,也是阻碍村级民主政治建设的原因之一。咸祥镇行政村党员年龄、文化程度分析表(按2001统计口径)总数年龄 783 百分比 总数文化程度 783 百分比35周岁以下9612.3%小学.文盲39250.1%45周岁以上54069%初 中28236%55周岁以上34143.6%高 中9512.1%60周岁以上27134.6% 大专.中专141.8%我镇行政村现有党员783名,其中在45周岁以上的有540人,占69%,老党员为人正直,工作经验丰富,党性观念强。这是他们的优点,但老党员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观念落后,思想比较保守,开拓创新精神不足。反映在民主议事、决策上,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二是老党员习惯于传统的管理模式,长期来受到毛泽东时代的熏陶、教育,对当今时代的一些做法往往要用那个时代的标准来评判,难以用历史的、发展的、全面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问题,表现在议事决策上,如发展新党员上,要求苛刻,对待支部书记、村干部搞第二职业,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勤劳致富,在思想上通不过。三是老党员年龄

过大,文化水平低,小学文化程度以下的占50.1%没有能力或者说难以学习和领会一些党的新政策,缺乏领导或带领全体村民走致富道路能力,如表现在议事决策上,对农村发展多种经营,反映迟钝,科技兴农意识弱,对新引进的农产品品种,往往持观望和反对态度,待大多数农民尝到甜头后,才愿跟着干。当前加速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对策主要有:

一、选人公开化。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的讲话中深刻指出,要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建立健全选拔使用干部的科学机制。首先要认识到选人公开化已势在必行。当前村级班子选人公开化的机制已日益形成,条件越来越成熟。村支部书记换届选举实行“两推一选”尝试已成功,村主任直选,妇女主任结合村主任换届选举,也是通过妇代会选出来的。如这次党支部换届选举推行“两推一选”后,村民代表、群众参与支部换届选举的积极性更高了,24个行政村,在推荐支委候选人时,到会率达90%以上。咸三村,换届前两个月因特殊情况按传统方式完成换届选举工作,但这次村民代表获悉“两推一选”后,纷纷要求党委能否让村民代表再推荐一次支委候选人,要求享受民主权利。其次要形成公开选人制度,对确因工作需要届中换人的,也一定要采用换届时的公开选人方式进行。而对于村级生产合作社社长、文书、治保主任、会计等人员,也不应该由某人推荐准入,而应通过公开招考方式,明确条件,在全村范围内招,在全村范围内确实没有合适人选的,可以打破传统观念,在全镇范围内招,镇组织部门主动做好组织、指导等准备工作。针对妇女主任年龄老化,后继乏人的现象,我们镇党委打算结合村民会换届选举、公开招聘妇女主任的做法来解决供需矛盾。三是要明确选人的标准,同时做到“四个公开”,即公开选拔条件,公开选拔名额、公开选拔程序、公开选拔结果。这样选拔出来的人,相对来说,能力强、水平高、不易搞宗派主义(因某人推荐,亲近某人或感恩思想)。

二、决策民主化。首先要正确认识决策原则,“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这既是决策程序,同时也是决策原则,具体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目前我镇在咸六村试点的基础上,各行政村全面实行民主议事、决策制度,制订了《村民委员会自治章程》和《村级事务民主管理实施细则》。其次,要明确决策内容,村级民主议事决策,凡是涉及用人、入党、租(承)包、基本建设投入、非生产性开支在一定额度以上等较大、重大事项以及村级财务等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都要纳入民主决策内容;目前全镇标准化造田招投标,渔、虾、蟹塘承包,厂房出租、基本建设投入等都已纳入规范化、民主化决策轨道,如球北、南头等行政村标准田造田在媒体上公布信息,由十余家单位前来招标,镇人大、纪检部门都按规范化招投标程序操作。三是要明确决策程序,首先经村三委会商量,原则同意后,召开村党员、村民代表、在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干部会议,广泛征求意见,酝酿是否切实可行,普遍认为可行的,才能付诸实施。这样,一方面利于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另一方面对一些群众认为条件尚不成熟的事情,避免了操之过急。如咸六村对土地征用费标准问题,党支部提交广大党员、村民代表商量、决策时,党员、村民代表认为征用土地虽然是用来造学校,但价格过低,未通过。镇党委为此作慎重考虑,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再作决策。

三、管理规范化。民主管理就是要发动党员和依靠村民代表共同管理村级内部事务,维护村级内部事务,实现全体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管理是一个系统,是一门科学,只有规范,才能有序。如何规范村级民主管理呢?首先要从制度上入手,要制订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制度,“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做好事”(《邓小平文选》第二卷,333页)。如村三委会议事决策规则实施细则、村党支部三年任期目标、学习制度、廉洁自律制度等,使每个村干部都自觉不自觉地统一到各项制度上来。其次,在实施过程中,要结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就要按照制度来操作,同时要自觉接受党员和村民代表的监督。三是要制订全行政村分层次动态目标管理考核,要细化、量化、便于操作。

四、监督实效化。任何一个组织,要健康发展、壮大,都需要监督。村级班子建设也不例外,同样需要监督,首先监督要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内部监督即党内监督,外部监督即村民代表、在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干部监督,召开党员村民代表会议议事决策、村务公开、财务公开。这本身就是一种监督,让权给党员、群众,体现民主集中制原则。监督要讲究实效,切忌形式化。首先要明确监督内容,凡是涉及村里的重大事项和村民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换句话说,凡是村级民主议事决策的事项,都要列入监督范围。其次监督要讲究实效,对于村务公开内容,依照村委会组织法第十九条、第二十二条规定,一一对照核查是否进行了定期或不定期真实的公布,是否采取了公开栏、墙报等形式,是否真正做到了事前公开为主,事中公开和事后公开相结合;事后向村民代表进行了公布。如村级财务制度,象这次换届选举离(连)任审计结果,首先在村三委会成员范围内通报,然后再在全村党员和村民代表中公布,对有些行政村没有按镇党委有关文件、制度规定,超标准安放工资、资金的要求个人退款。在建章立制方面,主要检查是否健全了村务公开各项规章制度,是否真正做到了有章可循,照章办事,各项制度是否真正落到实处。三是要使监督活动贯穿整个村干部行使权力的全过程始终。要做到村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就追踪到哪里,在议事、决策上,决不允许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四是通过监督发现问题后,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完善各项制度,从源头上来遏制同类事情的发生,避免村干部犯同样的错误。如我镇金鸡山墓园两名殡葬管理员,因侵占公款均被开除党籍。为此,镇党委进一步完善廉政责任制,同时,加强审计和离(连)任审计工作。 

;

五、党员年轻化。要积极、主动、稳妥地大力发展农村中青年同志入党,在党的机体中输入新鲜血液。一是要扩大视野,创造条件,让那些愿意向党组织靠拢的中青年同志入党,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巩固一个,以保证新党员的质量,来取得老党员的信任和认可。二是要积极主动做好发展私营业主的入党工作,目前不少私营业主政治素质好,致富办法多,经常为镇、村集体事业捐款、捐物,但他们往往不愿意入党,认为入了党,就会失去自由,或认为党的大门高不可攀。为此,我镇在年初组织工作要点中特别强调,非公企业支部及行政村支部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发展私营业主入党。目前,据统计已有10余名私营业主或职工写了入党申请书,积极主动要求向党组织靠拢。三是要慎重地对待有争议人物入党。如有些中青年同志,向党组织靠拢的愿望比较迫切,但由于种种原因,往往在支部大会表决时,有异议,或勉强通过,或难以通过。为此,我们组织部门要深入细致地做好调查工作,实事求是地对待一个同志,要看大节,讲主流,确实有严重问题的,一定要把好关。对非本质问题,要做好引导和疏导工作,主动找发展对象谈心,帮助其改正不足之处,还是要吸收他们到党内来,在一个党组织的集体中,要有不同性格,不同志趣,不同年龄、文化水平,不同见解的同志存在。这样,党的组织才有活力,才有生命力。表现在议事、决策上,才能走民主化的管理道路。四是要切实抓好支委培训教育工作。要经常通过各种渠道,如规范各项议事决策制度、操作程序、召开培训会议等形式,加强支委培训教育工作。6月18、19日我镇召开行政村支委培训班,特邀请区纪委、组织部、农林局领导上课。通过培训,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廉洁自律习惯;提高民主议事决策水平和增强勤劳致富能力。然后,再通过支委,利用党员活动日、学习日时间,在联村干部、点长帮助指导下,对全体党员进行培训教育,进一步达到解放思想,推进民主建设进程目的。总之,我们要正确认识和理解民主化管理的内涵和外延。民主,本身就是一种思想、观念、主义。推行民主化管理,不是在一时一事上,而是在思想上有意识,观念上有创新,要认识到它的外延十分广泛,贯穿于村务一切工作过程的始终;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村级民主政治建设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既要克服急于求成的思想,也要克服畏难情绪,我坚信,民主化管理,将会给农村村级民主政治建设带来新曙光。

阻碍村级民主政治建设发展进程主要因素及对策(第3页)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篇2:阻碍村级民主政治建设发展进程主要因素及对策

二、决策民主化。首先要正确认识决策原则,“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这既是决策程序,同时也是决策原则,具体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目前我镇在咸六村试点的基础上,各行政村全面实行民主议事、决策制度,制订了《村民委员会自治章程》和《村级事务民主管理实施细则》。其次,要明确决策内容,村级民主议事决策,凡是涉及用人、入党、租(承)包、基本建设投入、非生产性开支在一定额度以上等较大、重大事项以及村级财务等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都要纳入民主决策内容;目前全镇标准化造田招投标,渔、虾、蟹塘承包,厂房出租、基本建设投入等都已纳入规范化、民主化决策轨道,如球北、南头等行政村标准田造田在媒体上公布信息,由十余家单位前来招标,镇人大、纪检部门都按规范化招投标程序操作。三是要明确决策程序,首先经村三委会商量,原则同意后,召开村党员、村民代表、在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干部会议,广泛征求意见,酝酿是否切实可行,普遍认为可行的,才能付诸实施。这样,一方面利于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另一方面对一些群众认为条件尚不成熟的事情,避免了操之过急。如咸六村对土地征用费标准问题,党支部提交广大党员、村民代表商量、决策时,党员、村民代表认为征用土地虽然是用来造学校,但价格过低,未通过。镇党委为此作慎重考虑,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再作决策。

三、管理规范化。民主管理就是要发动党员和依靠村民代表共同管理村级内部事务,维护村级内部事务,实现全体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管理是一个系统,是一门科学,只有规范,才能有序。如何规范村级民主管理呢?首先要从制度上入手,要制订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制度,“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做好事”(《邓小平文逊第二卷,333页)。如村三委会议事决策规则实施细则、村党支部三年任期目标、学习制度、廉洁自律制度等,使每个村干部都自觉不自觉地统一到各项制度上来。其次,在实施过程中,要结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就要按照制度来操作,同时要自觉接受党员和村民代表的监督。三是要制订全行政村分层次动态目标管理考核,要细化、量化、便于操作。

四、监督实效化。任何一个组织,要健康发展、壮大,都需要监督。村级班子建设也不例外,同样需要监督,首先监督要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内部监督即党内监督,外部监督即村民代表、在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干部监督,召开党员村民代表会议议事决策、村务公开、财务公开。这本身就是一种监督,让权给党员、群众,体现民主集中制原则。监督要讲究实效,切忌形式化。

首先要明确监督内容,凡是涉及村里的重大事项和村民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换句话说,凡是村级民主议事决策的事项,都要列入监督范围。其次监督要讲究实效,对于村务公开内容,依照村委会组织法第十九条、第二十二条规定,一一对照核查是否进行了定期或不定期真实的公布,是否采取了公开栏、墙报等形式,是否真正做到了事前公开为主,事中公开和事后公开相结合;事后向村民代表进行了公布。如村级财务制度,象这次换届选举离(连)任审计结果,首先在村三委会成员范围内通报,然后再在全村党员和村民代表中公布,对有些行政村没有按镇党委有关文件、制度规定,超标准安放工资、资金的要求个人退款。在建章立制方面,主要检查是否健全了村务公开各项规章制度,是否真正做到了有章可循,照章办事,各项制度是否真正落到实处。三是要使监督活动贯穿整个村干部行使权力的全过程始终。要做到村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就追踪到哪里,在议事、决策上,决不允许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四是通过监督发现问题后,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完善各项制度,从源头上来遏制同类事情的发生,避免村干部犯同样的错误。如我镇金鸡山墓园两名殡葬管理员,因侵占公款均被开除党籍。为此,镇党委进一步完善廉政责任制,同时,加强审计和离(连)任审计工作。

五、党员年轻化。要积极、主动、稳妥地大力发展农村中青年同志入党,在党的机体中输入新鲜血液。一是要扩大视野,创造条件,让那些愿意向党组织靠拢的中青年同志入党,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巩固一个,以保证新党员的质量,来取得老党员的信任和认可。二是要积极主动做好发展私营业主的入党工作,目前不少私营业主政治素质好,致富办法多,经常为镇、村集体事业捐款、捐物,但他们往往不愿意入党,认为入了党,就会失去自由,或认为党的大门高不可攀。为此,我镇在年初组织工作要点中特别强调,非公企业支部及行政村支部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发展私营业主入党。目前,据统计已有10余名私营业主或职工写了入党申请书,积极主动要求向党组织靠拢。三是要慎重地对待有争议人物入党。如有些中青年同志,向党组织靠拢的愿望比较迫切,但由于种种原因,往往在支部大会表决时,有异议,或勉强通过,或难以通过。为此,我们组

织部门要深入细致地做好调查工作,实事求是地对待一个同志,要看大节,讲主流,确实有严重问题的,一定要把好关。对非本质问题,要做好引导和疏导工作,主动找发展对象谈心,帮助其改正不足之处,还是要吸收他们到党内来,在一个党组织的集体中,要有不同性格,不同志趣,不同年龄、文化水平,不同见解的同志存在。这样,党的组织才有活力,才有生命力。表现在议事、决策上,才能走民主化的管理道路。四是要切实抓好支委培训教育工作。要经常通过各种渠道,如规范各项议事决策制度、操作程序、召开培训会议等形式,加强支委培训教育工作。6月18、19日我镇召开行政村支委培训班,特邀请区纪委、组织部、农林局领导上课。通过培训,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廉洁自律习惯;提高民主议事决策水平和增强勤劳致富能力。然后,再通过支委,利用党员活动日、学习日时间,在联村干部、点长帮助指导下,对全体党员进行培训教育,进一步达到解放思想,推进民主建设进程目的。

篇3:阻碍村级民主政治建设发展进程主要因素及对策

1 合川区基本概况

合川区位于重庆市西北部嘉陵江、涪江、渠江三江汇合处, 地处川东平行岭谷与方山丘陵的过渡地带, 地貌以低山为主, 兼具中山, 呈现狭长条带状山岭与谷地相间的平行岭谷地形。全区幅员面积2343平方公里, 辖23个镇, 7个街道办事处, 总人口154万。十一五时期, 城镇化加快发展。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65.8平方公里, 城镇总人口达到71.5万人, 城镇化率达54.4%。在国家统筹城乡配套改革试验和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 (2007~2020年) 的背景下, 合川区的城镇化率还将提高, 将有越来越多的农民转为城市人口。

2 合川区城乡统筹发展的阻碍因素

2.1 城市功能不足, 城市扩散效应不明显

从经济拉力系统来看, 201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4.5亿元, 人均GDP接近1300美元, 这表明了城市总体经济实力还很低, 城市经济辐射能力仍然相对较弱, 从而影响城市反哺农村的能力。从城乡物质交换来看, 城市对农村的物质交换量逐年增大, 但总体交换量仍较小。2011年上半年, 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02亿元, 同比增长19.8%。这主要得益于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 新型商业业态得到快速发展, 农村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流向城市, 更多地体现了城市的极化效应。从社会拉力系统来看, 城市对农村的卫生、教育、科技、文化及其他公共服务方面的支持力度明显较弱, 大多具有临时性、政策性的特点, 实际支援效果并不理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的覆盖能力仍然较弱, 农村现有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整体落后的面貌仍未得到有效改善, 也影响城市功能的发挥。

2.2 农村发展的基础薄弱

虽然城市与农村之间、工业与农业之间是互补互促的, 要实现共同富裕, 必须坚持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支持农村。但是, 城市和工业对农村和农业的反哺效应还取决于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农村经济社会基础和农民综合素质。尽管合川区在统筹城乡发展上取得了重大进展, 但农村发展的基础依然薄弱, 农业大而不强的状况没有根本改观。2010年合川区农民人均纯收入67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87元, 城乡居民收入相差较大。合川相对薄弱的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影响了城市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向农村地区流动。尽管合川政府过去尽了最大努力加强对“三农”的投入, 但欠账还是比较多, 主要表现在:在投资上, 面向农户的贷款少, 导致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在生产要素上, 社会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还在加速向城市和二、三产业集中, 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比较突出;从基础建设看, 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仍然突出。农村薄弱的经济基础, 成为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重要障碍。

2.3 政府未发挥应有的主导作用

反哺农村不但要提供生产要素, 而且需要改善农村环境, 加强假设农村公共设施。现在的城乡差距主要突出的是公共设施的建设。支付能力越强, 通过付费等形式享用的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产品就越多, 支付能力越低, 享用到的公共产品越少, 甚至享受不到。“十一五”期间, 合川新建的公共设施更多的集中在城镇, 要想享用这些优质的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都只有进城才能实现。当前, 合川城乡统筹制度建设严重滞后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城乡之间还未建立经济、社会和生态这三个方面的协作、补偿、贸易等制度体系, 城乡间的经济、社会协作受到极大制约。

2.4 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

农村地区贫困恶性循环的症结在于低收入造成的人才匮乏, 以及由人才匮乏所造成的低收入。农民是改造传统农业和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 是实现农村自我发展的根本动力。虽然合川农村劳动力数量众多, 但整体素质较差。目前, 合川区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文盲、半文盲还占一定的比重。另外, 还有大量有文化、有能力、强壮的劳动力流出农村。农民对农业科技实用技术掌握程度较低, 耕作方式传统老化, 现代农业生产理念不易接受, 新技术、新品种推广缓慢。农民的市场观念淡薄, 商品意识不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大, 导致农村产业结构矛盾突出, 效益不高。

3 合川区城乡统筹发展的对策

3.1 优化产业布局

合川必须立足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不足的实情, 着力解决合川城区不足以支撑反哺功能的突出问题, 走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以关键突破引领全局发展之路, 才能有效地促进合川城乡统筹发展。

大力实施招商引资, 形成发展要素聚集洼地, 促进要素聚集、效益集约。在公路、水路、资源线布局产业经济, 打造建材、煤电能源、玻璃等特色工业团地和华蓥山经济走廊。强化“城乡联动”, 同步发挥区级和镇街积极性。强化“多点突破”, 培育壮大镇域产业园, 形成众星拱月的产业发展格局。突出园区和项目建设, 构建对区域经济贡献度强的产业体系, 使合川成为具有强大的引领带动力、吸引集聚力和辐射扩散力的区域性中心大城市。

3.2 改造传统农业

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带动农村并不是在不改变现有条件下对农业、农村、农民进行扶持, 更不是要保护落后, 而是要为农业、农村引入现代生产要素, 在农业内部产生改造传统农业的能力, 提高农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生能力。根据舒尔茨 (1987) 的分析, 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需要有三方面投入:一靠物质资本投入, 二靠人力资本投入, 三靠高产作物。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是解决好这些要素足够地投入农业的机制问题。

因此, 合川区目前应以农业产业化发展为重点,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化体系建设, 建设国家级、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加快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强化农业品牌培育。发展现代生态农业, 积极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大力开展生态教育, 增强农民对生态农业的认识, 推进科技进步, 为生态农业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实现资源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

3.3 加强政府主导力度

基于合川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实, 突出强调地方政府在兼顾城乡利益、理顺城乡关系、协调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中的主导作用就尤为关键。显然, 实施“统筹”的行为主体就是政府, 而且区政府越来越应该成为实施反哺的中心。以政府特别是区级政府为中心进行反哺, 也就是由政府集中区域内企业的财力反哺农业和农村。在统筹合川城乡发展的过程中, 进一步加强对农村的政策倾斜, 特别是要按照“公共财政均衡覆盖”的原则, 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更多地照到农村, 让城市社会资金更多地流向农村。

统筹城乡发展, 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着力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农民与市民一样获得平等的教育、就业、公共服务等权益, 促进城乡社保、教育、文化、卫生、通信服务的协调发展, 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3.4 推动高素质人才流动和社区文化建设

打破农村贫困恶性循环的关键是建立人力资本的反哺机制, 形成对人才的持久吸引力。首先, 通过制度、市场及技术等各个层面上引导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向农村和农业流动, 通过他们去改造传统农业。同时, 更广泛的做法是要引导农村居民突破传统的小农经济观念, 具备现代化的科技文化素质、开放性的思维意识、市场化的竞争观念。目前新建的农村新型社区是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有效平台。针对社区居民在精神文化等方面多元化的需求, 广泛开展各类群体的宣传教育活动, 举办一些关于健康、科普、消防、法律等各类知识讲座, 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的培育, 来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实现农民向市民化的转变, 提升社区居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和整体素质, 引导农民革除生育、丧葬陋习, 摒弃赌博、攀比等不文明行为, 养成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生产生活方式。为推进农村新型社区逐步向城市社区转型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洪银兴.工业和城市反哺农业、农村的路径研究——长三角地区实践的理论思考[J].经济研究, 2007, (8) :13-20.

篇4:阻碍村级民主政治建设发展进程主要因素及对策

1 村防员队伍基本现状

目前岷县有村级动物防疫员共300名, 其中35周岁以下84人, 36~50周岁184人, 51周岁以上32人, 在文化程度上, 中专以下235人, 中专以上65人, (其中已有39人进行了乡村兽医登记) 。都是通过乡镇政府所选人, 县畜牧兽医局正式聘用, 并实行两年一聘制。

村防疫员主要担负行政村一线各类畜禽动物防疫工作任务。承担春、秋两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常规疫苗注射、圈舍消毒工作的落实、禽流感、猪瘟、口蹄疫、蓝耳病等重大疫病的免疫注射、猪牛羊耳标佩带、免疫证发放粘贴、免疫档案填写、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猪牛羊保险、疫情调查报告、养殖数据统计等大量基础性工作。村级防疫员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等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是全县动物防疫工作顺利开展的主体力量。

村防疫员目前年度工作日平均85 d以上, 个别村防疫员达到100 d。禽流感免疫 (包括春防、秋防) 6 d;猪瘟免疫 (包括春防、秋防) 和猪口蹄疫免疫 (包括春防、秋防和加强免疫) 20 d;蓝耳病免疫 (包括春防和秋防) 10 d;牛羊口蹄疫免疫 (包括春防、秋防和加强免疫) 10 d;填写上报各种档案5 d (春防、秋防猪、牛、羊、鸡兔等防疫登记及免疫档案档案, 填写并上门粘贴免疫证) ;流行病学调查10 d (春防、秋防和非常时期) ;春、秋防疫采血和布病监测采血2 d;畜禽月补针12 d (每月1 d) ;“集中消毒灭源” (春防、秋防和非常时期) 10 d。

2 目前岷县村防疫员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村防疫员补助标准很低, 队伍很不稳定

岷县村防疫员现行补贴标准为2013年设定的全年平均2000元。随着草畜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形势任务的变化, 近几年村防疫员工作在完成禽流感、口蹄疫免疫工作基础上新增了狂犬病、小反刍兽疫等多个强制免疫病种, 村防疫员的工作量逐年增加, 每年用于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畜禽养殖数据统计、疫情排查、圈舍消毒、月月补针以及周巡查等工作付出的人力和时间逐年递增。与此同时, 地方劳动力价格也逐年上涨, 较低的补贴造成队伍的极不稳定, 人才难保留。

2.2 村防员文化水平不高

村级动物防疫员大多数是“半路出家”的学徒, 大多数防疫员知识陈旧缺乏系统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手段。有时还会因为运用了错误的传统经验而耽误了动物的最佳治疗时间, 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部分村级动物防疫员专业技术知识和实际操作水平不高, 很多防疫员对防疫知识一知半解, 影响到免疫效果。

2.3 村防员劳动强度大

目前防疫工作量大、面广, 时间紧、任务重, 有些技术不强的村防疫员很难保证多种疫苗同时注射、标识佩戴和免疫档案规范填写、整理、保存等同步完成。其中禽流感免疫个别村因经济状况不好, 导致没人干, 难组织畜禽数据采集、月月补针、流行病学调查日报告工作牵涉精力太多, 工作难以做到位, 部分养殖户对免疫注射、采血监测、佩戴耳标等工作不配合, 造成的压力大。这些问题的存在, 造成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不能适应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需要, 影响了动物防疫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2.4 组织纪律性不强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部分村防疫员对乡镇兽医站安排的工作不能保质保量的按时完成。在防疫工作上表现为干多干少一个样, 干好干坏一个样, 部分养殖量大的村防员不能多劳多得, 导致部分村防疫员存在混着干的心理, 占着编制却干着自己的活。

2.5 村防员发展动力不足

大多数村级动物防疫员年龄偏大, 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特别是主动分析免疫失败和突发疫病的原因等方面考虑极少, 专业技术水平低, 对疫苗贮藏、使用说明、操作规程等技术要点不能充分掌握。劳动量与劳动报酬极不相符, 比其它行业明显低, 致使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不稳定, 流失现象严重。一些素质较高的青壮年则不愿从事这项又苦又脏的工作。另外, 村级防疫员工作责任不明确, 奖惩制度不健全, 主观性大、去留随意, 常常是想干就干、不想干就走人, 缺乏有效的管理、约束、考核机制,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级动物防疫队伍的稳定。

3 解决问题的对策

随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村畜禽饲养量也逐年增加, 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的优劣将直接影响畜牧业经济的正常发展。目前, 村级动物防疫员在防控重大动物疫病, 保护畜牧业健康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确保无重大动物疫情、无动物源性食品药物残留中毒事件的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何管理和调动好他们的积极性, 如何发挥好村级防疫员一线骨干作用, 是摆在我们畜牧兽医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加强本县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应把好“四关”。

3.1 严格把好选聘关, 从根本上提高村级防疫员队伍的业务素质

防疫工作, 关键在人。动物防疫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应着力选拔一批具备高中 (中职) 或大专 (高职) 学历, 且热爱畜牧兽医事业的年青同志, 采取技能考试和考核相结合的办法, 充实到防疫队伍中来。在实践中应把握以下机制。

3.1.1 实行资格准入机制。

在专业需要上, 必须把握有专业学历或经过专业培训人员充实到队伍中来, 年龄应保证在55周岁以下, 身体健康的, 熟悉畜牧兽医法律法规, 遵纪守法、爱岗敬业, 遵守职业道德、服务热情, 本人愿意继续从事防疫工作的人员。

3.1.2 严格落实程序机制。

凡符合参聘条件的, 按照个人申请, 村委会推荐, 乡镇政府把关, 畜牧兽医部门进行培训、考试、考核, 按照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 择优选出拟聘任村级动物防疫员, 并接受社会监督。

3.1.3 实行淘汰机制。

对所录用的防疫员签订聘用合同后, 发放聘用证书, 并建立聘任防疫员档案。在实际工作上要认真考查、对工作情况进行详细登记, 阶段工作进行考核。人员管理全程实行淘汰机制, 对业务工作不负责、落实不到位, 防疫不过关以及造成重大工作失误和严重后果的的人员, 要根据村防员考核管理办法进行处罚并及时进行更换, 确保村级防疫员队伍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3.2 严格把好管理关, 努力打造一支素质全面作风优良的一线队伍

在聘用的防疫员当中, 不乏既有一定理论基础, 又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者, 但是从总体上说, 动物防疫员综合素质还不是很高, 主要表现为:一是思想素质不高, 对动物防疫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 责任心不强;二是工作作风不够踏实, 对防疫工作的艰巨性、困难性认识不足, 奉献性不够;三是业务素质普遍较低, 难以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因此, 在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管理上要做到以下几点。

3.2.1 注重政治思想教育。

要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村级动物防疫员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所有的政策措施最后都要通过动物防疫员去落实、体现到每一个农户, 每一头 (只) 畜禽, 因此他们肩负的责任重大, 一个小小的工作失误都可能导致防疫工作的全面失败。

3.2.2 加强业务知识培训工作。

由于他们多数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 专业基础比较薄弱, 而现代畜牧业发展对动物防疫工作的要求却越来越高, 因此必须对他们进行定期业务培训;财政部门要落实培训经费, 县动物疫控中心负责具体业务培训, 定期对防疫员进行法律法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等各种培训, 借助春、秋季防疫工作开展技能评比竞赛, 引进激励机制, 努力使他们把防疫工作做得更专业、更到位, 确保在技术环节不出现任何问题, 逐步建立一支专业水平高、专业能力强、热心为农户服务的村级动物防疫队伍。

3.2.3 加强工作作风建设。

做好动物防疫工作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工作, 需要起早摸黑, 又脏又累, 必须具有吃苦和奉献的精神, 一心扑在工作上, 全心全意为养殖户服务, 才能确保各项防疫措施全面落实到位。

3.3 严格把好奖惩关, 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增强队伍的战斗力

村级动物防疫员对于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果我们能充分调动这部分人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 他们将会大有作为。因此, 在动物防疫员的管理上, 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建立健全村防员考核管理办法, 素质教育不放松, 业务培训常年抓, 严肃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纪律, 规范村级动物防疫员行为。要把动物强制免疫的免疫密度、免疫质量、畜禽标识加挂、免疫档案建立和动物疫情报告等情况作为考核主要内容, 定期对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对村级动物防疫的工作开展综合评价, 并将评价结果与报酬补贴挂钩。完成目标任务者, 发给全额补贴, 完不成目标任务者, 减发一定的补贴, 对在省、市、县防疫检查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防疫员给予相应等级的奖励, 对完不成目标任务的后位村防疫员予以淘汰, 取消下一年的聘用资格。对严重违法违纪, 造成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和蔓延的, 依法追究其责任。

3.4 严格把好人才关, 通过提高人员待遇稳定村级防疫员队伍

农村动物防疫, 迫切需要一支稳定的村级防疫员队伍, 而村级防疫员队伍的稳定直接关系到区域疫情的稳定, 如何把好人才关, 将爱干活、能干活、会干活的人才保留下来, 是当前队伍建设中面临的首要问题。

3.4.1 是根据地区情况, 适当提高村防疫员补助标准, 增加工作收入, 进而提高其在防疫工作中的优越感和成就感, 促其安心本职。

3.4.2 适当完善村防员的保险机制。

帮助解决意外伤害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相关保障工作。在畜牧兽医系统中, 有的村防员在其岗位上工作几十年, 60岁解聘后再没有能力从事其他工作, 必要的养老保险是保证队伍稳定的重要因素。

3.4.3 适当增加村防员的福利待遇, 如配发统一服装、劳保物资, 解决部分交通费、电话费等, 均可提高村防疫员行业的吸引力, 有力的促进队伍的稳定。与此同时, 逐步建立村级兽医室, 配备必要的交通工具、设施和器械, 改善工作条件。

上一篇:陈宗宏师德师风个人总结下一篇:作文多媒体教学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