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素质教学影响论文

2022-04-18

摘要:情感素质是建筑类专业高职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技能,是未来从事建筑类各个岗位应当具备的前提条件,对学生进行情感素质教育是高职教育的必然要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情感素质教学影响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情感素质教学影响论文 篇1:

班主任情感素质对学生情感素质的影响

【摘要】班主任是在学生学习阶段与之接触最为频繁,也是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一类老师。班主任情感素质的高低对于学生情感素质的培养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加强班主任情感素质地培养,增强班主任的情感素质对学生情感素质培养的引导性作用,对于中职学生情感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班主任 情感素质 学生 引导作用

情感素质作为人类综合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的综合素质培养与提升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情感素质的养成,既受到先天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其对人的认知以及情感表达、价值观的形成都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在中职教学过程中,借助班主任情感素质的引导作用,能够言传身教地提升学生的情感素质,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地提升。

一、班主任情感素质的特点

班主任情感素质中具有先天性与后天性相统一的特点,其在养成过程受到教师实践工作的影响;具有自然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特点,深深地打上了教师这一职业的特点,由于班主任在职业发展中需要与教师、家长以及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因此呈现出了较强的社会性;具有稳定性与可塑性相统一的特点,班主任的情感素质相对稳定性,但是也会随之教学经验和自身经历的积累,逐渐优化,呈现出较强的可塑性;具有内隐性与外显性统一的特点,班主任的情感素质只有在特定场合才能够有一定的显现,但是其自身行为举止又有所表露;具有共同性与差异性相统一的特点,班主任的情感素质中有很多元素具有共同性,但是同样的,各位班主任由于其自身经历的不同又会呈现出差异性的特点。

二、班主任情感素质对学生的影响

1.中职学生情感素质不高的原因

在中职教学过程中,班主任的情感素质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习能力不强的问题,也正是由于中学阶段学习能力不强导致学生学习成绩较差,久而久之使其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不仅导致学生自己的学习成绩直线下降,还导致学生产生了严重的叛逆心理,抵触自身综合素质地提高和发展。

通过对中职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家庭问题也是导致中职学生情感素质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当前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下,部分中职学生被过分溺爱,在成长过程中养成了错误的价值观念,进而严重影响了学生情感素质的培养。除此之外,部门中职学生来自离异家庭或者家庭不和睦,这一问题严重扰乱了学生的学习。面对父母的不和睦使得学生通过耳濡目染形成了错误的思想价值观念,导致其情感素质较低。

2.班主任情感素质对学生情感素质的影响

(1)班主任的情感素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地培养

在中职教学过程中,班主任处于一个管理者的角度。但是当前中职教育中,随着中职教育改革的推进,班主任也积极地转变自身角色,采用更亲和的方式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在中职学生管理过程中,班主任的情感素质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处于一个主导地位,其自身情感素质能够发挥强大的影响力,几乎决定了所教班级的精神风貌和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最为常见的教学案例便是某学校的典型“差班”通过一位情感素质较高的班主任管理后,班主任利用其丰富的任教经验和学生管理经验,发挥自身情感素质的感染力,最终改变了“差班”懒散、叛逆的学习氛围,促进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2)班主任情感素质具有较强的引导作用

学生素质的培养不仅包括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还包括学生情感素质的培养。在中职教学中,学生的情感素质的发展对于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学生综合心理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中职教学中,班主任的情感素质可以较好地引导学生情感素质的培养,学生们通过效法班主任的行为,从而逐步提高自己的情感素质。通过提高学生的情感素质,可以使得其学习能力也相应地提升,有助于提高中职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三、提高班主任情感素质的有效措施

1.完善中职班主任选用制度,引入末位淘汰制度

班主任情感素质具有先天性与后天性相统一的特点,因此为了加强中职班主任情感素质对学生情感素质的培养的引导作用,首先就需要完善中职班主任的选用制度。在中职班主任选聘中,应科学设定班主任的准入门槛。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对班主任竞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能力、学历水平等可以量化因素的考察,还需要加強对竞聘教师的情感素质的考察。具体操作方法是通过为期一周的教学实践,由教务老师通过其在课堂上的表现采用积分达到方式对其进行评价。同时,通过观察竞聘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情况,可以对教师的情感素质进行科学有效地考察。

在班主任选聘过程中,还应该根据当前时代的发展,引入末位淘汰制度。上文也提到了由于中职学生学习态度不认真,无形中加大了对班主任的管理难度。在中职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各个班主任管理班级进行综合评定,表现最差的班级的班主任应当自动离开班主任的岗位,并由学校选出情感素质更高的教师担任该班的班主任。通过这种末位淘汰制度,班主任教师碍于面子,也会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自觉地加强自身情感素质的培养,并利用自身情感素质感染和引导学生情感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发展。

2.优化班主任工作的评价机制

在传统的班主任工作评价机制下,很多评价工作都是“走个形式”,并没有真正地发挥提高班主任管理水平的作用。在当前中职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要求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评价机制建设,建立学校、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科学评价机制。在这一机制下,赋予学生充分的权利,要求学生加强对班主任行为的监督。通过定期回收家长的反馈意见以及学生的反映,可以有效约束班主任的管理行为,使得其利用自身调度情感素质加强对中职学生的引导。

3.促进班主任情感素质培训的日常化

班主任情感素质具有先天性与后天性相统一的特点,因此,仅有先天性的情感素质是远远不够的。在中职教学过程中,应促进班主任情感素质培训的日常化,使得班主任将情感素质的培训作为平常的活动,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加强对自身的情感素质培养,从而提高其对学生情感素质的影响。

4.增加班主任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班主任自身情感素质的培养不仅需要通过日常化的培训,还不要不断地丰富自身经历,并将这些经历融入班级管理的理念当中。在班主任管理过程中,增加其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学会倾听学生的情感诉求,尝试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拉近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还能够在交流中逐渐增加对学生情感素质培养的影响,提高中职学生的情感素质水平。

情感素质对于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以及完善人格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鉴于中职学生情感素质普遍不高,增强班主任情感素质对学生情感素质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中职教学中,班主任的情感素质具有先天性与后天性相统一等特点,充分论证了后天培养对中职学生情感素质培养的可行性。班主任情感素质在中职教育中对学生情感素质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加强通过引入末位淘汰制,加强班主任情感素质的培训,完善班主任调度评价机制等方式提高班主任的情感素质,能够间接促进学生情感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对于当前中职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俊山,卢家楣.中小学班主任情感素质提升的干预实验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4,(12):31.

[2]卢家楣,王俊山,刘伟.中小学班级氛围、班主任情感素质对青少年学生情感素质的影响:基于多层线性分析[J].心理科学,2014,(05):1174.

[3]王俊山.中小学班主任的情感素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

作者:张文杰 董俊芝

情感素质教学影响论文 篇2: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院校学生情感素质培养方法研究

摘要:情感素质是建筑类专业高职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技能,是未来从事建筑类各个岗位应当具备的前提条件,对学生进行情感素质教育是高职教育的必然要求。建筑类专业有其自身培养特征,通过仿真建设工程承发包模式,在第二课堂实现学生素质教育,完成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命伦理意识、职业道德意识、人际关系交往意识、遵纪守法意识等,培养具有坚忍不拔、永不言败的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发展素质的应用人才。

关键词:建筑类专业;情感素质教育;建筑工程承发包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未来十年,教育的发展战略是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可见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社会能力的人才,只掌握技能是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

一、课题研究背景

(一)情感素质的内涵

情感素质定义为人们的一种精神特质和文化特质,是对世界、社会、他人和自身的认同与正确看法。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克拉斯沃尔和布卢姆等人通过研究,将情感教育目标分为以下几个层次:第一,接受层次;第二,反映层次;第三,价值评价层次;第四,组织层次;第五,性格化层次。这五个层次即构成了层层递进,紧密衔接情感心理的内化和升华过程,形成了一个动态的目标系列。

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情感教育研究在国内尚未形成系统理论,研究的主导方向多以“人格论”为基础,没有站在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对接的角度考量,更缺乏以行业工作特征为标准的模拟项目管控经营模式的情感素质教育,因此,研究市场需求下的学生情感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现状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大,素质教育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学校在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仿佛学生受教育就能成才,而从另一方面看来,无论是教学中一味地追求高智商,亦或是德育工作的不灵验,都表露出眼下教育正走上一条“唯理性主义教育”的歧路。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教育转型完成,大学生的称谓已经从神坛上走下来,大学生人数激增,他们纷纷涌入劳动力市场与普通劳动者争夺就业机会,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当前,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学生对专业和非专业知识均缺乏学习热情。高职院校学生绝大部分选择专业没有自主权,学什么专业均由父母决定,学生从一开始就对专业的认知度不高,在独生子女成为社会主流的今天,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和分享的能力不足,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学生更多选择独自通过网络获取知识,与人交往的能力逐渐丧失,更有甚者出现“抑郁症”等难与人沟通的状况,对自己以外的任何事情都提不起猎奇的兴趣,学习热情欠缺。

2.高职学生呈现两极分化。高职学生呈现两极分化,来自农村的学生珍惜学习机会,学习目标明确,不主动参与班级活动,不过多参与社会实践,羞于在舞台上展现自己,相反,来自城市的学生却更有自信,能够充分展现自己,不断刷新自己在各方面潜质的记录,但在表现中经常会出现顾此失彼,学习成绩不理想。

3.高职学生爱好单一。在高职院校开展文娱活动中,歌手比赛作为学生最喜闻乐见的形式长期受到学生追捧,而学术讲座、演讲比赛等充分表现大学生思辨能力和学术研究精神的活动却只引起小众学生的共鸣,学生的爱好过分单一,学生的整体水平趋同,文化活动呈现过度娱乐性,能够表现出较高思想性的学生作品与前相比凤毛麟角,学生能将爱好长期坚持又不断提升的就更是少之又少。

4.学生的理想信念缺失,小爱思想泛滥。高职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没有获得足够的肯定和重视,缺乏远大的志向和人生抱负,加之知识储备不足,在大学自由的学术氛围中易迷失自己,理想信念以及价值观没有形成,于是急于摆脱过分自由的状态,就形成一批校园恋人,彼此谈论的话题多集中于个人的小情小爱,忧伤之情泛滥校园,遮盖了校园文化中本应具有的阳光、朝气、积极向上,将过去以班级为单位或以宿舍为单位的校园文化机构解体,损害组织的统一性。

二、原因机理分析

目前教育教学改革进行到攻坚阶段,在教学改革方面,全国各类高职学院已经取得了明显进步,不论在课程设置的科学性方面还是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很多学校都有了具有特色的品牌优势,但是,在德育教育方面,特别是培养学生情感方面,目前全国各类院校都处在摸索阶段。

(一)传统培养方法脱离市场需求,缺乏设计仿真任务,项目载体,无法从深层解决学生素质教育中情感教育缺失问题。

学校对高职学生情感素质培养的传统方式不适应市场需求,主要表现在评价标准概念模糊,评价手段单一,是静态评价体系,事后评价,由校方对学生在学校的不同学习阶段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解归类,依靠少数精英学生通过文娱活动表现学生在校获得的情感素质教育成果,绝大部分学生作为观众,只在客观上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但其审美能力是否真的提升,无法进行检验。少数精英学生通过活动得到了综合能力的提升,但绝大部分学生的情感素质培养依然停留在表面,校方的培养预期与学生的实践之间产生巨大的偏差,学生在接受评价后没有得到情感素质的提升,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方式,通过实际任务完成学生职业能力提升既符合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理念,同时也让学生真正成为项目的主人和参与者。

(二)学生情感素质教育中“三无现象”和能力短板突出,情感素质教育体系不够健全。

由于多年来,高职高专学校在教学改革中过分强调学生的职业技能本位理念,强调个人技能的突出作用,而忽视学生作为社会人的属性,对学生情感素质教育不够重视,导致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理念盛行,主要表现在对集体生活不适应,不同背景下学生沟通障碍明显,与老师沟通交流能力欠缺,身处困境回避困难,放任自流,不懂得与人为友的意义等,这类“三无学生”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不足,这与学生在校期间情感教育缺陷密切相关。

(三)情感素质教育培养模式和方法创新不足,动力不足

网络时代,学生的思维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但是高职学生对社会和政治里程碑事件的关注与思辨能力不足,在建筑业就业买方市场的背景下,让带着情感缺陷基因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表现出对职业的长期不适应,专业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学生成长受到影响。

三、策略分析

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高职高专学生情感素质培养体系,系统分析用人单位对学生情感素质的主要需求,将企业需求与学校教学有效对接,在课程体系内通过情感教育模式创新,让学生在任务中,运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EPC、CM、MC等多种任务承包与经营模式,让学生作为管控项目核心,模拟职场环境构建以企业需求为首要目标的员工情感素质培养标准,打造走出校门既能胜任未来岗位真正意义上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一)将学生组织管理与建设项目的矩阵制、项目制等组织形式充分应用,形成班级日常管理任务分解体系

在一个学校推行建设项目管控学生组织模式,依托学生组织社团将学生专业活动与文娱活动纳入到项目化管理中,形成以班级为单位的任务分解体系,为学院学生情感素质培养提供依据。

以班级为单位,针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庸、懒、散、软”缺点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改变班级评价标准,形成班级文化氛围,实行项目矩阵制,将班级中全体学生调动起来,完成各个项目,将项目设计与日常行为管理相结合。

(二)邀请用人单位代表到学校指导学生实践

企业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学生的未来发展走向,对用人单位的关注是高职学院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指标,素质教育活动项目化在实践中能够得到学生的积极响应,必须将项目化的指标体系进行论证,借助企业的HR绩效评价体系,对活动项目招标方与投标方进行多角度、多方式的评价,将企业对人才情感素质教育的质量指标通过数量指标实现,在活动中不断寻找变化,动态调整指标体系,针对学生在诚实、守信、敬业、勤奋等方面的情感素质目标交叉设计项目,不断调整项目以期情感素质目标的实现。

(三)运用毕业生推介平台,重点推介情感素质实践能力强的学生

在用人单位进行跟踪调查,通过用人单位反馈,了解本届学生情感素质培养的效果,并将用人单位评价与前几届学生评价进行比对,形成适合建筑类高职院校情感素质培养的指标体系、任务载体系统,为建筑类学校进行素质教育提供参考。

由于情感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伴随人的一生,同时情感教育是一个庞大的体系,由于人的成长阶段不同对情感素质概念的定义不同,因此,本课题不能对各个阶段进行分析解决,而将着力点放在大学阶段,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在形成阶段,针对在校生,特别是90后群体情感素质缺失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确定当代大学生情感素质教育的范围,情感素质教育的目标、阶段、成因、表现等问题,同时结合市场调研,提出学生情感素质教育的未来趋势、发展方向与教育模式创新。

参考文献:

[1]陈宁.论大学生情感素质的培养[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01):16-19.

[2]许凌凌.高职院校学生情感素质培养问题探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85-88.

[3]陈章龙.大学生精神彼岸的探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05-01.

作者:刘旭

情感素质教学影响论文 篇3:

浅析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情感素质的培养

摘 要: 音乐教学是中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有重要的作用。然而,一直以来,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主要重视的仍然是基础音乐知识和技能教育,忽视对学生情感素质的培养,致使本应当极富有情感的艺术教育变成一门纯粹技能、毫无情感的教育,与初中音乐课程教育初衷相悖。本文结合当前初中音乐教学实际,从学生的情感教育入手研究,探析初中音乐教育与学生情感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 初中音乐 情感素质 情感教育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对初中音乐的改革越来越深入,其中情感教育作为初中音乐改革的“重头戏”被提到显要位置。初中音乐实施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十分必要。

一、情感素质培养的涵义

在心理学中,情感是十分引人注目的一个话题,尤其是在当情感与情绪二者被放在一起讨论时,人们很容易将两者混淆。作为个体经验中最亲切、最稳定的体验,情感一直是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是人类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任何一个人的发展,必然离不开情感的影响。情感的发展具有社会性,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不断促进和成熟。随着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社会化水平越来越高,人们所接受的教育愈加成熟。在这种趋势下,对人的情感教育必不可少,情感素质的培养作为情感教育的重中之重,更是十分重要。情感素质培养贯穿教育教学,以情感作为实施纲领,通过不断刺激和挖掘学生的情感潜能,使他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建立相应的情感肌理,从而达到提升学生整体素质和人性发展的目的。

二、初中音乐培养情感素质的依据

当前的中学教育倡导的是素质教育,所谓素质教育,指的是依据学生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从提高学生个体素质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充分挖掘学生潜能的教育。对于初中音乐教学而言,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其中注重对情感的教育,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情感素养无疑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音乐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内容,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上有很大的影响。在生活中,音乐与人类社会发展、生活等密切联系、息息相关,对展示人的心态、塑造人的人格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为音乐的入门教育,初中音乐是重要的启蒙学科。在初中音乐教育中实施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既能够影响学生的情感状态和意向,形成高尚的审美情操,又能够完善学生的人格发展,帮助学生实现全方位全面发展的目标。由此可见,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情感素质是当前教学的首要教学目标。

三、初中音乐教育中情感素质培养的意义

情感素质是人最重要的基本素质之一。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情感素质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品质,使他们在面对复杂、激烈的社会竞争和人际关系时,具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身心。其次,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情感素质能影响和调节学生的认知过程,有助于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和参与的热情和兴趣,并促使他们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四、初中音乐教学各环节的情感教育

(一)教学目的的情感体现

教学目的是课堂实施的最终目标,直接体现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和工作的需求。当前,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的教育价值取向发生很大的进步,培养的目标逐渐倾向于注重个体发展的需要,乃至细化到个体情感的发展需要。因此,要在初中音乐中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所设置的教学目标,除了要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外,还要做一定的情感处理,使其引导并发挥学生会学、乐学,并且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整体、和谐发展。所以,初中音乐教学目标应当重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教学方法的情感体现

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操作手段,教师根据音乐学科的特点、课程教学目的及任务、学生的年龄特征等,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各式各样的创新教学方法不断被搬到教学舞台上,发挥或大或小的作用。然而,教师除重视教学方法创新的表面之外,未能有效地重视教学方法中的情感因素体现。其实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使用,都必须以学生情感接受为前提,以培养学生情感素质为目的。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施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

(三)教学环境的情感体现

教学环境的情感表现对音乐课堂影响学生的情感有所影响,比如教室内的空气、温度、照明、色彩,甚至是师生的位置关系等,都能对学生音乐感悟有所影响。以课堂中师生的人际关系为例分析,教师和学生是构成课堂的两大主体,他们本身都具备丰富的情感,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势必会有情感的交流与互动,其中有消极的情感,也有积极的情感,这种情感体现出来的便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课堂氛围,如果教师和学生的认知信息和情感信息交流顺畅,就会形成活泼而热烈的课堂氛围,反之则会使情感沟通受阻。

(四)教学内容的情感体现

任何一门课程都蕴含着一定的情感因素,都能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中学音乐学科也是如此。纵观当前的中学音乐教材,其中的每一首音乐作品都包含大量的情感因素,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情感因素强化学生领悟。对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刻理解课堂教学的内容,把握好作品的体裁、结构、调式调性等,并带领学生一起欣赏、感受、评价艺术作品。这样不仅学生能够从中了解作品的精神内涵和关系,而且能加深对作品的感知,从而提升学生对生活和情感的理解和认识,为学生情感素质的培养打下基础。

总而言之,在初中音乐教育中,既需要重视对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更需要重视对学生情感层面的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情感素质,使他们在快乐、轻松的情感体验中快乐学习,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忠辉.论唱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2(6).

[2]丁红梅.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情感”的价值[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3(3).

作者:杨海珍

上一篇:阅读教学模式管理论文下一篇:幼儿教师课堂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