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语文教学论文

2022-04-16

摘要:情感在语文教学中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陶冶学生情趣,完善人格,培养学生的世界观,增强爱国热情。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教学;语文兴趣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它在学生的求知增智和人格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情感教育又在语文教学中具有特殊的作用。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情感语文教学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情感语文教学论文 篇1:

情感语文教学的探索和尝试

情感是语文的底色,语文课往往是靠情感获得力量的。注重情感既是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有效促进手段。我认为,语文教学需要情感,语文教师要有情感,如何激发、调动学生的情感应该是语文教师执著的追求。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总是带着激情走进学生的课堂,用自己的激情去点燃学生的激情,在绽放着师生情感互动的火花的氛围中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加深感悟,张扬个性,升华思想,从而促进语文教学整体目标的达成。那么,怎样才能激发、调动学生的情感呢?下面我谈谈几年来在探索和尝试语文课堂情感教学中的粗浅作法和体会。

一、抓契合点——努力架设学生与作者、文本进行情感交流的桥梁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并抓住课文与学生情感的契合点,架设学生与作者、作品进行情感交流的桥梁。契合点就是指课文中那些在传情达意上最具表现力的语言或表现手法。只有抓住课文与学生情感的契合点,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从而激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契合点的选择应是对学生有所思考、有所启发的词语和句子,它是唤起学生情感的突破口。如,在学习《故乡》这篇小说时,我就紧紧抓住课文开头“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两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这句话,引导学生通过查找鲁迅先生的相关资料、小说所涉及的当时社会背景,联想自己离开或重回故乡的情感变化这一契合点来走进课文,加深学生对作者、背景和小说的理解,以引起学生在感情上的共鸣。再如,教学冰心的《纸船——寄母亲》一诗时,我这样设计了导语,我给学生深情地讲述了一段我自己读师范时的往事,母亲亲自送我离家求学,一路上对我关怀备至,自己却两顿没有吃饭,望着母亲离去的背影,我深刻地体会到母爱的伟大。由此,自然而然地引出了对冰心这首歌颂母爱的诗歌的学习。学生听了我的往事,也受到了感染,联想到母亲对他们点点滴滴的关爱,引起了强烈的感情共鸣。这样,我就找到了这篇诗歌和学生感情的契合点,使学生不由自主地随着作者走进文本,对课文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及文章的主题的掌握和理解就水到渠成了。

二、创设情境——加强学生对课堂情感氛围的体验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以充分调动情感氛围的因素。可以利用实物演示、声情并茂的朗读、挂图、音乐渲染、表演体会、录像视频以及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性。教师要努力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寻求作者的真实感受,引导学生与作品中的人物同休戚、共悲欢,爱其所爱,憎其所憎,陶醉其中。这样,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才能充分释放自己的情感,才能使学生置身于课文所展示的情境与情节,才能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指引学生沿着作者的情感轨迹运行,从而使学生进入角色、产生共鸣,通过情感氛围和效果的加深,加强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每堂语文课,我都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设计好创设情感氛围的手段和方法,以追求深层次的课堂情感渲染和促进学生情感因素的形成。例如,教学《南京大屠杀》一课,我课前搜集了大量的日军侵华的图片和录像资料,在课上结合这些资料播放,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这些血淋淋的铁一般的事实让我们看到了那段屈辱的历史,更能引发学生悲愤的情感,就更能体会到作者的感情,加强了学生对课堂上的情感氛围的体验。

三、遵循规律——抓住课堂环节,层层深入地将学生带入情感高潮

从心理学角度讲,情感过程有产生、发展、跌宕、高潮等步步加深的环节。语文教学也应遵循这一心理过程,要结合教学环节,使课堂的每个教学环节都离不开“情”字,将学生的情感层层深入地带向高潮。我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和手段:

1.激情的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教师要首先进入情境,以充满激情的导语或其他手段,创设、渲染激发学生情感的氛围,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

2.入情的朗读:或范读、或音樂伴奏朗读、或分角色读,用琅琅书声引导学生带着情感走入文本,反复品味,体验作者的情感。

3.引情的提问:巧妙设疑,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考想象力,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使课堂活跃起来,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更加深入地感悟作品中人物的情感。

4.抒情的研讨:创设恰如其分的讨论议题,让学生淋漓尽致地发表自己的情感体验,联系实际,在语言交际、情感交流、心灵碰撞中抒发自己的心之所想、心之所感、情之所悟,从而使课堂教学高潮迭起、浪花洶涌、师生互动、忘情忘我地进入文本中。

5.升华情感的写作:学生在口语交际、抒发自己情感的基础上,继续捋顺思路,经过缜密的思索,写出表达自己情感的文章,使情感进一步得到升华,个性得到张扬,这是情感语文教学所应达到的最高层次。

总而言之,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不但要善于把握语文教学的情感因素,努力发掘课文中蕴藏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如沐春风、身临其境,乃至达到忘我的境界;还要在注重情感教学的同时,注意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协调统一,使情感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走进文本、理解课文、增长知识、形成语文能力的有力手段,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语文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

作者:王丹

情感语文教学论文 篇2:

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摘 要:情感在语文教学中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陶冶学生情趣,完善人格,培养学生的世界观,增强爱国热情。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教学;语文兴趣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它在学生的求知增智和人格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情感教育又在语文教学中具有特殊的作用。

在教学中,情感丰富的教师往往能声情并茂、挥洒自如地以声激情,以声传情,巧妙地创设一个又一个情境,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情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有利于对作品的理解

要搞好语文教学,就要引导学生对作品有深刻的理解,而要深刻地理解作品,就不得不探寻作者在创作时的情感。只有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去探寻作者的心路历程和情感体验,才能谈得上去理解作品,领悟知识。学习的人只有触及到情感的深处,才能和文章一起产生共鸣,才谈得上理解、品味创作意图和作品主旨,再造作品的情境,体会作品中蕴含的喜怒哀乐等情感,达到学习语文的目的。例如给学生讲《出师表》之所以情感真挚,极具说服力,乃是因为武侯目睹后主听信小人,他肚子里的话憋了很久,希望借此规谏后主亲贤远佞,使国内政治修明,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以实现“北定中原”的计划。听说有一个特级教师在讲《背影》时,进入意境,情不自禁地攀住黑板的上缘,做出一副吃力攀爬的样子,完成了一个极具震撼力的特写镜头,感动得学生泪如雨下,既让学生体会到父爱的博大,深邃,又诱发了学生情感,有力地引导学生理解了作品的意蕴。

二、有利于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情感是作者写作的本源,也是我们在学习文章时所必须进入的境界。语文教师饱含情感地教学,学生意兴盎然地学习,就能更确切地把握作者撰文时的情感,那么对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品味就会是深刻的而非肤浅的,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这样就会大大增加学习语文的热情。如在教《斑羚飞渡》时,教师在《天亮了》的音乐背景下,向学生们讲述了和这首歌有关的一个感人的故事:1999年10月3日,在风景秀丽,风光迷人的贵州马岭峡谷,发生了一起缆车坠落事故,致使35名乘客死伤,令人惊异的是在缆车坠落的刹那间,车厢内潘天麟和贺艳文夫妇不约而同地把年仅两岁半的儿子高高举起,不让儿子受到任何挤压。结果孩子只是嘴唇受到点轻伤,而他的双亲却先后死去。整个故事,让我们体会到了一种感情,她至清至纯,无私无畏,她只讲付出,不图回报,她可以撼天动地,亦可以悄无声息。这种感情就是“爱”。不但人世间充满爱,在动物界同样有感人的浓浓深情。然后导入对《斑羚飞渡》的学习。正是由于老师恰如其分的引导,一下子激发起学生的感情,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和思维状态,再加上老师富于情感的教学,用自己的情感体验来带动、引领学生的情感,准确地揣摩学生的内心世界、情感轨迹,学生身上所蕴含的学习潜质得到了全方位的调动,他们达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欲罢不能”的境界。

三、有利于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

一位老师在介绍了两篇歌颂母爱的散文后问学生:“爸爸妈妈知道你的生日在哪一天吗?向你祝贺吗?”并要持肯定答案的学生举手,学生纷纷举手。老师继而发问:“你们中间知道爸爸妈妈生日的请举手?”后来的情景,这位老师写道:“刹那间,整个教室安静下来。重复了一遍,依然很安静。又过了一会儿,才有几个同学沉静地举起了手,他们感到投向他们的目光是略带敬意的,便显得更矜持了。‘向爸爸妈妈祝贺生日的请举手。’我又发问了。寂然无声。在安静极了的教室中,我又用清楚的含着希望的声调再重复了一遍。还是寂然无声。我又和学生一起沉默着。

我是在享受沉默,因为我看到不少学生脸上现出一缕歉疚、自责、不安的神情,可是我并没有批评他们。”

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就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培养情操,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促进人格的自我完善。

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情感是影响青少年学生立场、世界观的重要因素,教师理应在语文教学中努力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通过自己的爱憎忧惧等情感去感染、激发全体学生的情感,达到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受到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如学习《小石潭记》,要激活学生情感,让他们满怀激情地去领悟我国优秀文化所蕴含的传统思想以及丰富的哲理;教学《岳阳楼记》《过零丁洋》,情感的激励诱导,能够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加深对民族气节、民族精神的认识。《谈骨气》《谁是最可爱的人》壮志豪情,激发民族自信心和不屈的精神。“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能培养学生刚正不阿的气概。深沉刚毅、勇于自我牺牲的荆轲,那“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般慷慨激昂,蹈死不顾的气魄,能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和激励,对学生爱国主义思想行为的养成大有裨益。

总之,要教出语文课的情趣和韵味,让学生乐学,达到培养新型创造性人才的目的,教师必须在情感上下一番真功夫。

作者:陈素月

情感语文教学论文 篇3:

激发学生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充分认识到激发学生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对激发情感的方法和途径作了深入的研究,提炼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提高修养,对学生倾注深厚的情感

教师对学生真挚热爱,学生对教师尊重敬佩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当每一个孩子跨进学校大门成为你的学生时,他无限信任你,你的每一句话对他来说都是神圣的真理。在他看来,你就是智慧、理智和道德的典范……”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尊重学生从心底发出的对教师的这种神圣感和信任感。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力量,要赢得学生的热爱与信任,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是教师的重要职责。为此,教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自身修养,对学生要拥有一颗爱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浇灌学生的心灵之花,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二、自读感悟,体味字里行间表达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习语文要注重感悟、积累和运用。”感悟是一种心理能力,是学生通过读书,凭借对语言及其语境的直觉感,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能力。由于学生知识、经验背景的差异和语义的丰富性、隐喻性,使得每一位学生的感悟水平、感悟结果都不可能相同,常常是各有所悟而又难以言传。因而,感悟是学生的个体心理活动,所以也就必须让学生自己在读书的过程中去细心感受,倾心领悟,最终使自己的理解能力、运用能力及情感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如《白杨》一文,内涵丰富深远,我引导学生自己读书,边读边找出文中与白杨的品质相对应的语言文字,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相继找到了比喻“卫士”的语句、“高大挺秀”一词、大戈壁的描写、兄妹俩的争论等……从学生的发言中可以知道,他们各有所悟,各有所感,学生的心也在与文中人物的心一起跳动。此时,学生胸中升腾而起的是对边疆建设者的敬意,他们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三、深入课文,挖掘丰富的情感因素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定刺激情境中的某种情感能够感染在场的人,并使其产生性质类似的情感。教师将备课时体验到的情感熔铸于教学之中,用热情、激情、真情去撞击学生的心灵,掀动其感情涟漪,令学生置身于充满浓烈气氛的情境中,从而受到感染。在深入挖掘教材蕴涵的情感基础上,要选准动情点,以情打动学生,激起学生之情,使作品与学生的心灵发生共鸣。如教《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我设计了如下导语:“人民深切爱戴和敬仰的周总理在病魔的折磨下离热爱他的人民远去了,永远不会回来了。他的灵车在长安街上缓缓前进,他的人民哪里舍得他走啊——男女老少,含着泪,默默地站在阴冷的长安街两旁,与躺在灵车里的周总理告别。”低缓深情的导语,奠定了全课的情感基调,如再配合适当音乐,朗诵使学生在整堂课都沉浸在失去总理的巨大悲痛之中,从而激起学生对总理敬仰的感情。

四、延伸拓展,促使情感进一步的升华

语文教材有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把握和体验文本中传达的特殊情感,更应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开掘文本的情感内容,增加情感的深刻性,丰富性,使学生被激发起来的情感向高层次升华,在潜移默化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完善学生的心灵世界,让高尚情操和理想追求与生命同行。

《妈妈的账单》讲述了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当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给他的一份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与无价,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这篇课文切入角度独特,把母爱的无声、无私和无价表现得极为动人。

学完全文之后,我引导学生向生活实际延伸:请学生谈一谈自己帮父母做过什么事,当时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你怎样评价当时的做法。

一开始,学生很自豪地侃侃而谈:“我帮妈妈洗碗,碗很油,我擦了洗洁精,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洗干净。”

有的说:“我帮妈妈打热水。”

有的说:“我帮妈妈送伞。那天雨下得很大,我的衣服都淋湿了。”

这时,一个声音响起来:“我觉得我只是帮妈妈做了几件事,妈妈却帮我做了很多事。”

听到这句话,很多小朋友都陷入了沉思中。过了一会儿,声音又响起来了:“我只是帮妈妈洗了几次碗就这么累了,妈妈每天都要洗碗,多累啊!”“妈妈不仅要上班,还要照顾我,而我还不肯帮妈妈,只知道玩。”“我以后要多帮妈妈做事,让妈妈多休息一会儿!”

我从这些稚嫩的声音中听到了孩子对妈妈的体贴、理解和感激,从这些质朴的言辞中读到了真情和成熟。更为重要的是,此时此刻孩子们真正地读懂了沉甸甸的母爱,幼小的心灵也为母爱深深地震撼了。学生懂得人生应以无私的心付出爱,以感恩的心领受爱,用“爱”润泽心灵,用“爱”营造生命的天堂。相信学生们会铭记这一刻,这一课,并以实际行动回报母爱。

“课堂上激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也是情!”语文课堂是“情感地带”,给人以情思的滋养和心灵的启迪。

情感激发是语文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都应不断寻求激发学生情感的途径和方法,准确抓住教材的情感点和学生的情感点,在二者之间架设一座桥梁,就能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使他们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顿悟,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悟作者独特的个性、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从而达到文与意的真正融合。

(作者单位:大庆市庆风小学)

作者:毕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