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影响大学生素质教育论文

2022-04-27

[摘要]本文阐述了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涵以及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所具有的优势。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图书馆应当充分发挥其优势,通过多种途径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大学生素质教育新世纪的竞争其实质就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加强素质教育,培养高层次人才,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神圣职责。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体育影响大学生素质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体育影响大学生素质教育论文 篇1:

浅谈体育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深层次影响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 从大学体育在素质教育中原则、当代素质教育问题分析和体育教育的作用三个方面着手, 分析出体育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深层次影响。

一、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原则

1.自主培养原则

自主培养原则就是所谓的意识流。要充分调动起当代大学生自我锻炼的积极性, 加大他们对体育教育的重视和兴趣程度, 毕竟, “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2.由浅入深原则

在大学生进行体育课程的学习之时, 不仅要严格按照教材的逻辑系统和把握好学生对该体育项目的认知程度,还要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条件, 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 这一原则要严格遵循体育教学规律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3.人格塑造原则

人格是指一个人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体育教育中, 不能仅注重人格塑造的生理层面, 更要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 加强心理素质的锻炼培养,使学生逐渐培养出稳定、完整、独特鲜明的人格特质。

4.区别对待原则

体育教育的过程中, 要根据不同大学生的年龄、性别、爱好、身体条件等特点区别对待, 采用不同的体育教育内容, 要让体育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广泛性的特点。

5.综合培养原则

体育教育不是一节课的教育, 更不仅仅局限于某一门体育课的教育, 它需要考虑到大学生的全面培养计划。

二、大学生素质教育问题分析

1.思想观念问题

西方文化思想的冲击, 对于我国的科研、文化、经济方面有好的一面, 不健康的思想也流入大学生的脑中。穿着奇装异服, 美其名曰为个性; 公众场合大嚷大叫, 美其名曰为豪放; 头型稀奇古怪, 美其名曰时尚等等。经济的快速发展让很多大学生更开放, 可是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唯我独尊的极端思想此时也乘虚而入, 这些都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极其不良的影响。

2.身体素质问题

在高校的大学生军训中, 几乎每年都有“猝死” 的案例发生, 在质疑军训训练强度的同时, 我们是不是也应对当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做一点反思。而在大学生活中, 学生对体育锻炼、体育教学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对身体方面的素质要求认识不够; 伴随着高校的扩招, 减少了本该属于学生们的运动场地的平均占有率, 高校的学习课程较多、实习任务较重, 这样就使当代的大学生忽视身体素质要求。

3.道德素质问题

一些当代大学生缺乏道德素养, 体现在大声喧哗、随意承诺、不尊老爱幼、以自我为中心等, 这些问题的产生一方面是因为当代大学生多半是独生子女; 另一方面是部分大学生对于思想道德的建设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探索阶段,十分排斥自身的道德素质建设。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道德素质包括思想素质、心理状态、文化素质、审美能力、个人评估、能力因素和教育程度, 很多大学生仅仅停留在教育程度的合格阶段。

三、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1.体育教育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

通过大学体育教学, 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是显而易见的。学校的各类体育活动或者体育教学中的体育锻炼,都可以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这既是大学生精力饱满的必要条件, 也是学生能投入高效紧张的大学课程学习的必要条件。大学体育教育可以让学生在运动的过程当中, 消除精神的过度紧张, 弥补身体运动的不足, 解决部分大学生营养过剩和肥胖的问题。

2.体育教育唤醒大学生竞争意识

应试教育中的考试答案只能有一个是正确的, 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答案” 不再唯一, 它变成了一个没有上限的目标和范围。要想达到这个目标或范围, 每个人都必须要借助自己的努力、同伴的帮助、队友的扶持和老师的指导来达到自己的目标。显然, 这种教育体制下的竞争意识要比书本与考场中的理论概念更容易让大学生接受。

3.体育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

培养当代大学生信心, 提高其心理素质, 一直是当代素质教育强调的核心, 而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合适的体育教育。过硬的心理素质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与发展的必要因素, 与其说是一种素质, 不如说是大学生未来的成才与成功的一种必备优秀品质。

4.体育教育培养大学生自信自强

在体育教育的过程中, 老师和学生之间主要是以团体为主, 这样, 台上——台下的授课方式就无法亲近学生。大学生本来就已经受到了十二年的讲台式教学, 大学中的体育教育不仅缩短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也解除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芥蒂, 更让大学生们在体育教学中体会亲切感、依赖感与团队协作能力。

5.体育教育促进大学生个性张扬

教育的本质是民主的, 只有民主的教育, 才会有个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也只有自我意识的觉醒, 当代大学生才有个性潜能的释放。在大学体育教育的过程中, 每一个学生既是学生, 同时又是同伴和老师的扮演者。体育是一项团体活动, 学生在不同角色之间变换,营造了学生与老师之间民主的氛围,促进了学生自我意识的表达和个性的张扬。

【参考文献】

[1] 周学荣.关于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确立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报, 2001(1) .

[2] 周志雄, 朱俊玲.中国高等体育院校教育发展的战略研究——中国高等体育院校教育与人才市场的理论探索和实证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2(4) .

[3] 陈武山, 吴河海, 甘清瑛.我国体育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3(1) .

作者:王亮

体育影响大学生素质教育论文 篇2:

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摘要]本文阐述了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涵以及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所具有的优势。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图书馆应当充分发挥其优势,通过多种途径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大学生 素质教育

新世纪的竞争其实质就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加强素质教育,培养高层次人才,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神圣职责。作为高校三大支柱之一的图书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具有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作用和优势,是高校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当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一、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是使人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教育,是以提高人才素质作为重要内容和目的的教育。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文化素质、生理心理素质等。

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占主导地位,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使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建立现代民主意识和法纪观念,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等。

专业文化素质包括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人文知识等,是衡量人才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涉及各种能力,包括收集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获取各种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在大学生专业素质教育中,要高度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生理心理素质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学习生活的基本前提包括健康的体魄、各种运动技能、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心理调节与保护能力等。高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大学生体育工作,使大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生活习惯。

二、图书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优势

1、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

高校图书馆有着丰富的馆藏,记载着中华民族5000年灿烂的文化,存储着丰厚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我国传统文化历久不衰的事实昭示我们,人才的培养与成长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滋养。任何人都不同程度地浸润于传统文化之中,传统文化无时不在对现代人发挥着作用。牛津大学校长在牛津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说:“传统是最重要的,形成十分不容易,而一旦丧失,难以再找回。”中国文化思想的精华经过了几千年的锻造和考验,显示了中国人高度的智慧和修养。历史事实证明,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应该大力发扬而不是随意抛弃。正是因为高校图书馆具有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丰厚资源,决定了它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地位和独特的作用。

2、高校图书馆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科学殿堂

创新素质是大学生能力培养的核心。《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高校图书馆是知识传播的中心,更是大学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的场所,大学里每一项科研创新从起步到完成,都离不开图书馆,大学生走进图书馆,实际上是获取了发挥自己创造天赋的机会和条件。在图书馆,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感兴趣的知识以充分发挥个性,饱览各学科不同学派的学术观点,以培养其独立性和批判性。这种不依赖于他人意志而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意志的人格,才是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因此,图书馆在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方面具有其他教育方式不可替代的优势与作用。

3、高校图书馆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具备环境优势

高校图书馆有着安静、肃穆的读书氛围,清新、整洁、明快的学习环境。这些都会对大学生的气质、情趣、美学素养产生积极的熏陶作用,特别是图书馆自由、宽松的学习空间,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个性色彩和创新精神。学生在这里可以拓宽知识视野,在知识的海洋里邀游,学到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尽情享受文化知识带来的快乐。高校图书馆所具备的高雅文化环境和文明服务的氛围,对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也起着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的作用,使他们在其中领悟人生的真谛,调整自己的偏颇,约束自己的行为,提高自身的修养。这些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力甚至可以超过课堂教育。

三、商校图书馆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

1、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深化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新理念。这里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坚持以读者为本、以育人为本的理念,即全方位、多层次地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真正做到服务育人、管理育人、教书育人;二是必须坚持以“图书馆员”为本的理念。图书馆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之上。应该说,构成图书馆活动的各种要素,都可承载和传递图书馆服务文化的信息,但最能集中体现图书馆文化载体的应该是图书馆馆员的素养。优秀的图书馆服务文化必须建立在优秀的馆员素养基础之上,也就是说,高素质的大学生必须靠高素质的教师和高素质的图书馆人去培养。因此,提高图书馆员的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至关重要。

2、完善馆藏建设,建立健全文献资源体系

大学图书馆的藏书,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满足以大学生与教学人员为主体的读者群的阅读需求。图书馆必须充分考虑到素质教育对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知识储备、创新能力和心理素质等特点,建立健全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在藏书建设方面,既要考虑到专业藏书建设与大学生的一般阅读需要相结合,还要注意到大学生获取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在当代大学生中,有的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却缺少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的有较深的人文修养,却不懂科学知识,缺乏科学精神。这些不健全人才的形成,虽与课堂教学有关系,但是图书馆也有责任。因此,为适应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图书馆必须健全藏书体系。在采购中,应注意藏书的兼容性和结构的合理性。在借阅方面,主要是拆除学科的人为壁垒,鼓励大学生跨学科、跨专业阅读,并且为大学生跨学科、跨专业阅读提供积极的服务。

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在注重购买和保存文献的同时,也要注重文献的利用效率。加强大学生读者教育,提高大学生读者的文献利用能力,做好图书馆的宣传教育和新生入学教育,熟悉图书馆的各种资源、检索技术方法、规章制度等,开办各种形式、各种内容的培训班等。例如,随着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广泛应用,各种电子文献、数据库等快速发展,图书馆的文献资料种类及组织、检索方式等与过去明显不同,技术含量高、更新快,对用户有关基础和能力要求也相应提高。高校图书馆应通过各种形式,介绍检索途径和使用技术,使大学生能够正确、有效、便捷地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源。大学生通过有效地收集、处理、运用各种文献信息资料,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促进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普遍提高。

3、加快图书馆现代化、网络化建设,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质

信息素质是人认识、创造、利用信息的品质和素养,它包含

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在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中,以信息素质尤为重要,其素质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未来他们的科研及创新能力。人类正步入信息社会,为开阔大学生视野,增长知识,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图书馆必须加快现代化、网络化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质。同时要加强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培训,教会大学生快速获取最新知识的途径和方法,让他们能够自由漫游在互联网上,浏览、查阅和调用所需资料,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索者。这样既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增强获取信息的能力,又能培养他们学习的独立性和开拓性。

4、利用图书馆资源开展心理素质教育

当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增大,大学生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式,心理负担越来越重。大学生的心理康水平,已经成为制约他们全面提升素质的主要瓶颈之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要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相结合的心理教育体系。大学图书馆已成为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重要平台。

要广泛利用橱窗、板报等资源,宣传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让大学生了解自身的心理问题,正确认识自己;在阅览室的自习和公共大厅,张贴一些名人介绍和警句名言,开展书画展和摄影作品展,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和欣赏美,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要利用学术报告厅,聘请社会名家和心理专家开展心理咨询讲座和学术报告会。通过名家风趣幽默的语言和生动真实的案例,特别是针对毕业班和新生心理辅导,能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创建网络心理健康咨询平台,广泛利用现代网络资源,建立心理咨询网站。心理咨询平台的设置要具有隐蔽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将自己的心理问题尽情倾述,通过心理咨询平台找到解决途径。

5、全面提高馆员素质,不断适应服务需求

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决定着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工作质量,也是高校图书馆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高校图书馆要树立“以人为本、读者至上”的理念,图书馆员要爱岗敬业、言行规范、积极主动;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心全意投入到图书馆事业中去;要通过进修学习、培训、自学考试等方式与途径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掌握专业的图书馆专业知识,提高外语、计算机应用等能力,熟悉多学科文化知识,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要针对不同的大学生读者群做好个性化服务,通过电子邮件、BBS、手机短信、座谈等形式与大学生进行交流。

图书馆是社会文明的窗口,图书馆馆员是人类知识和信息的传播者,是为不断发展和丰富人类文明而服务的劳动者。图书馆工作人员文明的语言、优雅的举止、端庄大方的仪表,以及热情礼貌、耐心细致的服务态度,都会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十分注重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要不断探索,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新型化、思维方法科学化、工作技能现代化,从而不断适应大学生素质教育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要求。

总之,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教学、科研的文献中心,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是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尽管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途径有很多,但是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是其他途径所不可替代的。在新的时期,高校图书馆必须开拓思路,勇于创新,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拓宽素质教育渠道,完善服务体系,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不断为社会培养出更高质量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汪景波:浅谈图书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

[2]姜胜岭:浅谈图书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

[3]陈秀英、杨海燕: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1)

[4]苑光明、高雁: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5)

(责任编辑:胡冬梅)

作者:王丽莉

体育影响大学生素质教育论文 篇3:

关于大学生素质教育中“以人为本”的主体作用研究

摘要: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是我国高等教育工作的一项基础内容,也是国家实现科教兴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趋势。大学生素质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坚持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大学生在素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基于此,通过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系列相关内容的阐述,重点围绕以人为本对大学生素质教育展开讨论,以期促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高。关键词:大学生;素质教育;以人为本;思想道德;国民素质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已经步入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国家现代化的最根本要求体现在国民素质的现代化。在我国社会构成中,大学生群体在整个人群结构中素养较高、科学知识和人文修养较深,而且担当着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责任和历史使命,因此大学生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力量。

国家重视大学生的素质教育,积极推动以高等院校为核心的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建设,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科学、系统的素质教育,这也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需求。而且,大学生群体是我国社会的主体人群,在他们还未步入社会之前,对其进行素质教育,对国家、对社会、对个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国家建设的角度来看,提高大学生公民素质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公民素质是指一个公民应具备的一种内在的质的规定性,代表着公民个人的品格特征,主要包括公民意识和公民行为能力两个方面的内容。就目前的形势而言,我国大学生的公民素质现状不容乐观,高等院校在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引入“和谐”理念,以正确科学的方式方法来引导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与此同时,还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教育内容的和谐化、教育方法的和谐化,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大学生作为一个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应该在公民素质的教育、培养中起到模范作用,带动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一)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思想道德素质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及家庭美德。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大部分人具有较强的社会公德意识,在工作中也非常认同“敬业奉献”这一基本职业道德规范,在家庭中能够与父母长辈融洽相处。同时,大学生普遍具有强烈的爱国心,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

(二)科学文化素质教育

科学文化素质包括公民的受教育水平,以及公民了解和掌握政治信息的渠道,表达个人意见的方式方法,参与社会公众活动等多个方面。目前,大学生能通过学校教育、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渠道了解国家的政治信息,因此大部分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各项重大决策。

(三)政治法律素质教育

政治法律素质是指公民对自己在国家和社会中的政治法律地位的认识及态度。当代大学生应该具有良好的政治法律素质,对国家和法律持有忠诚的态度,有理性的行为能力,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并能在不受他人强迫和并非纯粹个人私利诱导的情况下做出决定,行使法定权利,履行相应义务[2]。

(四)身体心理素质教育

身体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大学生实现其他一切成就和梦想的基础。大学生普遍注重体育锻炼,注重增强体质,保持健康的心理。三、大学生素质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

大学生素质教育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充分尊重当代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确立大学生在素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有效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的前提和条件,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的客观要求,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大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确立大学生在素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就是要求素质教育者充分考虑和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为他们提供平等自由参与的机会和平台,让他们能够充分地实现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激励和自我完善,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实现高等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培养合格人才。以前,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工作,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往往被片面地政治化,过分强调和重视个人远大理想的追求和教育,教育目标过大过虚,缺乏有针对性的基础教育。因此,笔者呼吁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合理制定理想目标,脚踏实地地做好素质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逐步取得阶段性的胜利。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利于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深入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为基础和核心,是党在新时期执政理念的新发展,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长远指导方针,是公民社会建设的基石[3]。〖HS(3〗〖HT10.H〗四、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大学生在素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HS)〗(一)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符合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以“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发展观。思想道德是社会中人们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对公民具有规范性、渗透性、稳定性等作用。思想道德建设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协调各种利益关系,要求社会公民共同遵守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原则[4]。思想道德的各种社会功能不能自发产生作用,其产生作用的途径有两条:一种是依靠倡导、实施、推行等外在压力,使社会成员按照一定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原则行事,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一种是依靠公民自身将社会推行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高校的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关爱,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创造,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养成高品位的文化素养与健全人格。(二)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现实基础

在高校思想道德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具有现实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和深刻变化,对高等教育的观念、体制、制度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第二,大学生是一个有较高文化水平的知识群体,希望受到尊重,有能力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尊重人是以人为本的基本特征,而在校大学生群体则正处在身心快速成长和成熟的关键时期,自主意识非常强烈。因此,也非常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强调自主性、独立性和选择性。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应该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自我教育的方式,把学生从被动的受教育者变为教育者,以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增强学生的价值感和成就感。五、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大学生在素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的主要途径〖HS)〗第一,高等院校应该深化改革,突出素质教育中的“人性化”与“法制化”特征。学生管理是体现思想道德建设理念,落实思想道德教育措施的关键环节。随着党的领导方式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切实增强服务观念已成为所有管理者的共识。高校的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确立管理就是服务的观念,强化责任意识,增强服务意识,转变管理方式,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第二,高等院校应该尊重个性,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最佳的资源和条件。社会的进步与个人的发展,归根结底在于每个人个性的创造性发展。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我们正在大力提倡创新精神,而人的创新精神的培养正是建立在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基础之上的。大学生精力充沛,风华正茂,接受能力强,正处在发展个性的关键时期。因此,高校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和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向多样化、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

第三,倡导文明,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实践证明,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形式,也是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提升学生个人和整个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有效途径。高等院校应该坚持开展先进班集体、优秀团支部、文明宿舍以及三好学生等行之有效的评选奖励活动,调动班级和学生个人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同时,还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学生不断发展的思想实际,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六、结束语

提高大学生公民素质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在当前大学生公民素质的现状不容乐观的情况下,我们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出良好的育人环境,构建真正和谐的校园,推动大学生素质教育事业的发展。参考文献:[1]李菊.高校素质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长白学刊,2008,(3).[2]张立志,胡敏兰.对大学生素质教育问题的几点思考[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3]蒲忠虹.抓素质教育〖KG*3/5〗必须坚持与时俱进[J].新西部(下半月),2008,(11).[4]叶衍传.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要“以人为本”[J].惠州学院学报,1988,(3).

作者:李骁虎

上一篇:服装表演教学多媒体技术论文下一篇:新课改下高职计算机英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