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地理教学论文

2022-04-15

摘要:素质教育旨在谋求学生身心素质的整体发展,从心理学来说,它必然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也必然关注学生的非认知发展,其中特别是学生的情感发展。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双向流动过程。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情感地理教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情感地理教学论文 篇1:

高中地理教学中情感教学的探究策略和途径

摘 要:高中地理是较难的学科之一,教师沉闷地教学是不可取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开展情感教学,积极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热爱。同时建立融洽长久的师生关系是内在要求,营造良好的氛围是外在要求。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情感点,引导从学生生活地理的层面去思考问题,更好地发挥学生的首创精神。

关键词:高中地理;情感教学;师生关系;策略

情感是人们对某个事物是否符合自我的需要而产生的,也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在地理教学中加入适当的情感教学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授课,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拥有更好的课堂体验。情感领域方面的教育,是教育者在育人过程中依据一定的教学宗旨、教学目标在课程中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变化。本文即探讨在地理情感教学如何让学生内心充满激情。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取决于课堂的教学氛围。在严肃的教学气氛中,学生无法充分表现他们的个性和思想,更不可能主动地配合老师,这样一堂课的质量是低下的。反之,如果老师态度温和,为人和善,善于和学生沟通,师生关系就会很融洽,学生自然也会主动表现自己,也进一步拉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一个不经意间对学生的微笑,一个自然肯定的点头,都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肯定。融入情感后的师生关系会比一般的师生关系更加长久,在督促学生学习中也更为有效,更能激发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

例如,在地理教学“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时,让学生更加了解荒漠化这个概念,让学生自主思考荒漠化不断扩大的成因,有哪些危害,有的学生认识不够全面,单纯片面认为缺乏植被导致大量的泥沙沉积,从而形成了荒漠化,并且自认为回答得有理有据。在此时,老师要做的首先应是充分鼓励该学生上课发言的勇气,肯定他的做法,之后再对其回答的不足之处提出建议,从侧面引导学生发掘其思考的盲点,使他们主动思考,学会分析是否存在其他的局部环境问题导致荒漠化的不断扩大,又进一步深入了解气候这个重要因素对荒漠化的影响。这不仅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增加对学习的自信、对知识的渴求,也促进学生思想的进步,老师以自己的情绪带动学生更加全面地思考问题,为进一步营造融洽的课题氛围奠定基础,从而有利于后期教学目标的完成。

二、挖掘教材中的情感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地理

地理学科不比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学科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它对人类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因为人类就是以大地为根基,生活在这样的自然地理环境中,逐渐形成人文地理,其中各式的风土人情、异国风俗和文化差异吸引着人们去探索地理中的奥秘。这种丰富的情感资源是培育学生学习探索地理的优质素材,将得天独厚的资源加以利用,可以在教学课堂中发挥意想不到的效果,启发学生关注生活地理。教师更要发掘教材中的情感点,积极引导学生去思考“坐地日行八万里”的原因、大自然一年四季如何变幻等问题。

同时,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挖掘利用这种情感资源提供技术条件,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拉近学生和地理的距离。比如,在学到地理旅游章节时,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风光秀丽的旅游景观,可以延伸学生的视觉、听觉和感觉,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同时老师主动参与,可以为图片或视频配音讲解,也可以消除学生和老师的距离感,如此一定可以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增强其爱国情怀,对活跃课堂气氛也非常有帮助。

三、联系实际社会生活,激发学生求实情感

教师在地理情感的教学中引入现实生活的例子,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地理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求实情感,开阔学生的眼界,这对人才的培养也大有裨益。所以把社会生活的现象引入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地理知识应用意识,从而主动解决社会生活的问题,同时也会激发学生运用地理思维和地理眼光进一步探索生活中的新事物。

例如,在教学“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时,运用社会现实中的案例去说明产业的空间转移,讲解为何第二产业由中国沿海转移到内陆,为何东南亚国家会比较贫穷,引发学生去思考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在生活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去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可以以各品牌的汽车为例子,思考汽车产业链是怎么样的,思考汽車的原料产地、零件研发地、生产组装销售地的不同点。利用实地实物让学生更真切感受到产业转移中伴随着的劳动力、资本的转移,从而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同时也学会尊重和理解不同国家。

总而言之,基于情感的教学环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愉悦感,也是教学的人文情怀的体现。同时教师在课堂授课中要积极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点,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一直以来只顾提高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压抑了学生太多的灵气,或许,基于情感的教学是最好的方式。

参考文献:

[1]苏秀玲,范博,马福成,等.提高农村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7):24.

[2]吴越.浅析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J].才智,2017(22):29.

作者:张苏娜

情感地理教学论文 篇2:

探索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教学

摘要:素质教育旨在谋求学生身心素质的整体发展,从心理学来说,它必然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也必然关注学生的非认知发展,其中特别是学生的情感发展。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双向流动过程。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情感教育被认为是“传道、授业、解惑”的纽带,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情动人,以趣激情,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精神放松,则能有效地调动学生探讨问题的热情和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尤为重要。

关键词:初中地理;情感教学;方法探索

教学教学,既有教又有学,我们的教学过程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双向交流过程。情感教育是我们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之纽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用情感动学生、用趣激励学生,使我们的师生关系进一步融洽和谐,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主动探究精神。新课程标准中也曾要求地理教学应有目标、有计划、有意识地渗透情感教育,使学生在体验情感的基础上,充分地意识到地理学习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的一些教学见解,希望能与大家分享。

一、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教学效果的实现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是学生思想的引领者,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来源于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新时代的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让学生有自己的空間,有自己处理问题,自我思索的机会,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更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整个教学中,只能起主导作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让学生张开想像的翅膀,大胆质疑,改变过去那种教师的神圣角色,让学生懂得教师也是平凡人,也有许多没有涉足的领域,这些连教师都无法解决的知识就得师生之间共同探讨,共同研究,得出最科学合理的结论,尽管有时学生的质疑稍显幼稚,尽管我们充满感情的课堂还有待完善,但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成了真正的学习的主人,他们懂得了如何自主学习,如何成为自己学习的主宰,更重要的是,调动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让他们更能有效进行学习,帮助学生形成了终生学习的习惯。

二、充分利用地理教材,挖掘情感因素

地理教材是地理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主要依据。以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为例,如果以情感教育因素作为视点,进行宏观分析,不难发现全套教材包含的情感因素丰富多彩、具体生动,情感教育的内容具有多样性、丰富性和广泛性。现行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文字生动流畅,图像简明美观,漫画幽默辛辣,景观形象逼真,再加上“读、想、做”栏目,真是形式新颖,内容丰富,趣味性、审美性强,蕴含着丰富实在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地理教材的这一优势,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并通过一定的形式表露出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

例如,我国辽阔的领土疆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雄伟壮丽的山河,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我国是寒潮、台风、水旱灾害、地震灾害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古人以顽强的意志不断地战胜各种自然灾害,从而激发学生认真学习地理知识,掌握战胜自然灾害的本领;从我国是自然资源大国,但人口增长过快,人均资源量不足的国情现状,让学生认识到计划生育的重要性,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经济与珍惜和爱护有限的自然资源的关系,增强学生热爱家园、保护环境的情感。从家乡的经济发展,到家乡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以后的发展方向,激发学生为将来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热情。因此,用饱满的热情投身到中学地理教学中是必要的。

在地理教学中,努力挖掘地理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在学生的心灵中播下感情丰富的地理知识,使他们带着热情,用旺盛的精力和强烈的求知欲去学习地理。让地理走进学生的生活中,融入到学生人格培养和知识积累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也必将在地理学习中实现升华。

三、精心组织教学,创设情境,激情起趣

演员要想感动观众,就必须先营造出相应的气氛,使观众沉浸于其中,然后再通过精彩的语言、表情、动作等表演,使观众产生共鸣,那么观众就会被感动了。良好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在轻轻松松中就能获取知识,增长见识,发展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地理教学中,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就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比如,讲到七年级地理上册的地图这一节时,我是用谜语导入新课的:“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名城,浑身绚丽多彩”?猜到的学生,自然享受胜利的喜悦,没猜到的学生也从别人的答案中获得启示,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利用语言图片,触发情感

语言是传授知识,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教师讲述的语言要明白、条理清楚,声音要抑扬顿挫,演说要有表情和手势帮助。这样才能紧扣学生的心弦,引人入胜。如八年级上册,在讲黄河的治理一课中黄河的忧患时,不妨引用一位外国朋友的话:“……黄河流走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不是微血管出血,而是主动脉破裂。”

由此可见,教师生动、活泼、优美的语言,能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对地理科学的热爱,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良好的情绪状态,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形”、“如闻其声”。这样,学生就会学而忘倦,乐而习之。又如讲到长城时,可以出示长城的照片,与学生一起想象登长城时的那种感受、体验,然后说:“当你登临长城,再远望长城,看那长城如巨龙一般奔腾在崇山峻岭之间,你的心情是怎样呢?伟大的奇迹!伟大的民族!这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是炎黄子孙的骄傲。”教师以自己的美感和激情,利用长城这样典型的审美材料使学生得到了教师预期达到的审美感受,同时也达到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祖国地理文化的目的,使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

总之,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地理科学学习的兴趣,从而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性,让学生能够主动探究地理问题,促进学生对地理问题积极地进行思考,丰富学生对地理美的欣赏。在提高学生地理素质方面,情感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作者:曾明元

情感地理教学论文 篇3: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策略之情感教学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学目标被划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其中的情感是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立足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既对学生传授地理知识,培养学习能力,也要对学生的情感因素进行培养,在教学中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分析了初中地理教学策略中的情感教学。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策略;情感教学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理智感

中学生的理智感主要表现为对知识的学习欲望,在学习过程中表现为学习兴趣的高低,对疑难问题的好奇心和探究知识的欲望等方面。但是,当前中学生的好奇心理虽较强,可缺乏一定的学习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情感教育加以引导,培养学生的理智感。而创设问题情境是新课程标准中的重要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思考、探究和分析,结合自己的实践体验,得出正确答案。最主要的是,通过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能够将抽象、死板的知识融入形象、生动的问题中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也被激发出来了,学习效果也就被提升了。例如,在学习全球的气压带、风带的时候,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将“乘飞机从上海到乌鲁木齐需4.5小时,而从乌鲁木齐到上海却只需4小时”这个问题引入课堂,学生会很好奇,想要知道问题的答案,因而也就聚精会神地听课了,当学生在学习了气压带和风带知识的时候,就会明白中纬西风带的作用了。

二、加强教师引导,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地理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更是一门感染力比较强的学科,学习其中的地理知识就应该将其运用到生活中去,为人类美好的生活做贡献。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实施情感教育,不能忽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这可以通过教师引导和知识升华来实现。首先,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因素进行挖掘,进而重新加工和整理教学内容,方便向学生传达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并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例如,在教师的备课过程中,应该注重教材中的地理、人文、文化、社会等各个环节中的情感因素,在课堂内容中加以引导,将课堂内容加以提升,实现全面教育学生的目的。其次,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有效拓展课堂知识,强化对学生的道德知识教育。例如,在学习人与自然的知识之后,教师应该通过多媒体展示、实例讲解等方法加强对学生的人与环境关系的认知,了解人为的滥砍滥伐、滥垦草原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并认识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意识。

三、发现地理教学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是促进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心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社会观的重要途径,通过引导学生对审美的追求,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有很多美的东西,教师可以通过灵活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产生快乐的情绪,进而爱上地理,爱上生活。首先,教师可以对地理教材中的美好因素进行挖掘,引导学生感知地理教材中的美。例如,地理教材中的花、樹、鸟、虫等自然美,政治、经济、文化、科教等社会美,都可以被充分利用到情感教育中来。其次,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通过艺术性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感知教学方法中的艺术美。例如,教师可以从课堂教学中语言的语音、语调及表达的多样化、生动性、精炼性出发,并注重教学语言的逻辑性,营造一种课堂之美,学生也就融入美的教育之中了。

四、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互动,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

新课程标准的教学不是纯粹的教与学,而是教学互动、教学相长,教学相互促进的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应该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互动,让学生的情感得到激发、表达和展示,进而成为情感教育中的主体,亲身体验情感教育。需要注意的是,关注与学生的情感互动,应该是关注与每一个学生的情感互动,让每一个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信心和爱心,进而激励学生在学习中积极奋斗,努力学习。首先,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需求,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然后从学生的实际特征出发,打造个性化的情感教育。其次,在课堂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时候,教师应该注重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针对某一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最后由教师进行引导和总结,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学习被视为最重要的部分,而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心理体验则被忽视,从而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得学生的健康人格发展受限。在新课程标准下,情感教学已经被当今教学所关注,已经成为了教学目标之一。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该积极注重情感教学,加强学生的理智感、道德感、审美感和情感意识的教育与培养,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永璧.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新课程:中学版, 2009(09).

[2]艾群敏.浅谈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新课程:中学, 2010(05).

作者:文利艳

上一篇:农村电力管理论文下一篇:物流成本会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