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语料库语言学教学论文

2022-04-29

摘要:引入短文汉译英题型是CET“力度空前的改革”,体现了新时代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也赋予了加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尤其是汉译英教学特殊的时代意义。基于此,对比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与英语专业学生开展翻译教学的差异,结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探讨新时代加强大学英语汉译英教学的策略。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大学英语语料库语言学教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学英语语料库语言学教学论文 篇1:

基于语料库语言学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探析

摘 要: 词汇教学一直都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简要介绍了语料库语言学和其发展情况,并利用从BNC语料库中提取的真实的语言为实例,探讨了语料库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相结合的基本应用,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传统词汇教学模式,同时亦可提高词汇教学和词汇习得的效率。

关键词: 语料库语言学 大学英语 词汇教学 词汇习得

语料库语言学是当今语言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语言学研究的强有力工具。在传统的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词汇的音、形、义,而忽略了词汇的搭配、类连接形式、词汇的语义选择趋等要素。学生所输入的只是一些零散的词汇项,这对学生口语的流利性表达及地道的书面表达产生了消极影响。而语料库可以为英语学习者提供真实的语料和地道的词汇表达,有利于学生语用能力的提高。词的用法和词的音、形、义在词汇教学中同样重要,后者有相对固定的模式,比较容易掌握,但是词的用法是谋篇造句的基础,是词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基于语料库的英语词汇教学对英语教学重点的实现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本文以BNC(英语国家语料库)语料库的检索结果为示例,探讨了语料库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基本应用,进而揭示出基于语料库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1.语料库语言学

语料库是按照一定的语言原则,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收集自然出现的连续的语言,运用文本或话语片段而建成的具有一定容量的大型电子文本库。从其本质上来说,语料库实际上是通过对自然语言运用的随机抽样,以一定大小的语言样本来代表某一研究中所确定的语言运用总体的语料存诸系统。它以其容量大、语料真实、检索快捷准确等独特优势在语言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利用语料库对语言的特征及学习者的语言使用特征等方面作出分析,其分析结果可应用于指导语言教学的实践,改进课堂教学。现代语料库语言学(modern corpus linguistics)是20世纪中后期兴起的一门语言研究科学,是指专门对大规模储存于计算机里的语料库进行研究的学问。

2.语料库语言学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语料库语言学推动了外语教育新理念的形成,提出了新型的学习方法与模式,给大学英语的词汇教学与学习增添了新的理论和观点。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学习一个生词不仅仅是记住它的发音、拼写和意思,还要熟悉它所出现的语境和句子,这样才能真正把握住单词的用法,牢固地记住单词。语料库正是这样一种工具,它能提供大量的实例,使我们聚焦某个单词的各种用法,注意到单词所出现的语言环境和句子。由于语料库收集的是实际使用中的语言,是真实的语言输入,将语料库作为学习内容,学习者不仅能习得所学语言的知识,而且能真正懂得如何正确、得体地运用语言,习得地道的外语。

2.1语料库中英语词汇与语法的统一性

词汇与语法的共选机制是语料库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共选反映了词汇与语法的统一性:一定的语法结构受词汇选择的制约;一定的词汇形式又受一定的结构选择制约。共选关系是由结构与意义的关系使然,语言交际受意义驱动;为表达给定意义,一旦结构选定,相应的词汇也随之选定。BNC中以find为检索词得出以下数据(此处仅例举5条):

①idealism running through them.I find it difficult to see just how

②sometimes some women should find it easier to get a husband in the

③difficulties.Politicians find it easy to agree when the main object

④for admitted evils;and I find it hard to say that the popularity

⑤public interest would find it profitable to raise wages even

从以上的词语索引(BNC数据)可以看出,在find+it+adjective+to不定式结构中,可选择的形容词范围是十分有限的,此结构中的形容词不外乎difficult,easy,hard,profitable等。一个词通常有众多义项,词义不同意味着所选结构不同。语言教学的正确决策是将结构及其相应的词汇制约同时交给学生。传统的词汇教学存在严重误导,即传统语言描述对语法和词汇的“分而治之”,这导致了低效的外语教学。语料库研究为词汇教学提供了大量的证据和真实数据,使词汇与语法的结合成为可能。

2.2基于语料库的词块词汇教学法

大量语料研究表明,英语中存在成串的语言结构。这种语言结构是一种介于传统的词汇与语法之间的语言词块,通常由多个词构成,并具有特定的话语功能。倘若学习者输入的仅仅是零散孤立的词项,那么其输出目的语势必是生造或是不地道的表达,导致大量中介语或学习者语言的生成。相反,如果二语学习者输入的是词块,那么在目的语输出时就会是词块的组合,而不是单纯的零散孤立的词项组合,从而缩短目的语输出时的思考时间。例如,在如下BNC所举实例中,倘若英语学习者不知晓这些词块表达,那么在目的语输出时首先合成的是不地道的词块,其次才是词块间的组合。因此,在英语词汇学习过程中,词块教学对英语学习至关重要。普通英语里有大量的固定词组和半固定词组,实质上都属于词块的范畴。它们可以是词组级的、分句级的甚至是句子级的。如:

可见,教学内容的重点不能是单个的词项或语法结构,词语搭配、比搭配更大的半固定词组、融词汇与结构于一体的词块等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使用语料库,其真实性语料能为大学英语词汇学习者提供地道的表达,有益于英语学习者流利性表达的输出,减少生造短语或生造句子的生成。

3.结语

一旦语料库进入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课堂,势必对传统教学模式产生影响。语料库是现有外语教学资源的扩展。语料库进入外语课堂,学生直接接触语料库,直接接触现代真实的语言信息,学生会感到视野宽阔。在这种环境中学习,学生所需要的不仅是他人归纳出的一些现成的基本概念,他们还需要自己寻找归纳所需要的语言信息。因此,教师需要更新传统教学模式,在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语料库资源上做文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其发现并认识语言规律。实施语料库教学方案的核心就是要给学生在语料库中探索和发现语言规律的机会,并在有组织的课堂上进行讨论交流。若要顺利有效地实现网络语料库教学过程还需要教师调整自己的角色,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成为帮助学生探索知识的向导和同伴。教师要准备应对在探索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指导学生在不同的网络语料库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学生将逐步适应新的学习模式,从被动地对词汇死记硬背变为主动地到语料海洋中去发现吸收自然语言。总而言之,语料库语言学和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相结合将会是未来词汇教学发展的一大趋势。

参考文献:

[1]Nunan,D.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2]Sinclair,J.Corpus,Concordance,Colloca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3]何安平.语料库在外语教育中的应用[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何安平.语料库语言学与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5]李文中.语料库与学习者语料库[J].外语界,1999.

作者:何 玥

大学英语语料库语言学教学论文 篇2:

新时代大学英语汉译英教学策略研究

摘 要:引入短文汉译英题型是CET“力度空前的改革”,体现了新时代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也赋予了加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尤其是汉译英教学特殊的时代意义。基于此,对比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与英语专业学生开展翻译教学的差异,结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探讨新时代加强大学英语汉译英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大学英语;汉译英教学;策略;新时代;国际化人才

文献标志码:A

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翻译教学“只是英语专业的专利,非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基本是浅尝辄止,既没有专门研究翻译课如何上的理论,也没有系统化的教学法指导”[1]9,直到2013年12月CET(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引入短文汉译英题型后情况才开始有所改变——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不再游离于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的边缘,相关理论研究成果逐渐丰富。

不过,由于研究者普遍忽视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显著差别,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依然缺乏“系统化的教学法指导”,并普遍存在以教学翻译(包括帮助学生理解的词汇翻译和用于讲解语法规则的逐字逐句翻译等)代替翻译教学的情况[2]166,甚至在很多高校,汉译英教学俨然成为了大学英语教学中“教也不是,不教也不是”的“鸡肋”。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特殊性何在?汉译英教学到底是不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鸡肋”?如果不是,大学英语汉译英教学又应如何开展?本文拟探讨这些问题。

一、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与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差别

必须承认,我国的英语翻译教学长期以来“只是英语专业的专利”是有原因的,那就是相对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利好”因素更多。

1.课时因素

翻译是一门科学,有自身的规定性并涉及到很多的翻译技巧。同时,它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国内翻译界素有“笔头未过百万字,不可轻言翻译”之说[3]。作为“重量级”的专业课,各校英语系的翻译课一般都要开设两个学期,每学期学时不会少于30,否则很难完成翻译基本理论、英汉互译技巧,以及必要的跨文化知识的教学,更不要说通过实践促进学生学以致用了。显而易见,作为公共基础课程的大学英语课很难给翻译教学分配如此多的学时。

2.学生因素

作为专业课,各校英语系的翻译课在起始时间上虽然不尽相同,但肯定安排在学生完成专业基础课后,这个学习起点是任何处在大学英语课程学习阶段的非英语专业学生所无法企及的。同时,毋庸讳言,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目标上,较之英语专业学生普遍“短视”,以通过CET为第一要务者居多,鉴于短文汉译英题型的分值低于听力、阅读,也不像写作那样有强制的考试时段,考题又具有“得分易,得高分难”的特点,学生“懒学”也就在所难免。对此,新东方外语学校功勋教师董仲蠡就经历过因为讲四级翻译时旁征博引而被质疑“你就是在浪费我们的时间”的尴尬[4]。

3.教师因素

不与科研相结合的教学是“贫血”的教学,不与教学相结合的科研是“缺氧”的科研[5]4。師资建设的最佳途径是给教师提供持之以恒的教研结合机会,而目前“没有系统化的教学法指导”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在本质上是与科研脱节的,这就决定了再优秀的翻译师资在大学英语队伍中也是“无用武之地的英雄”;而“术业有专攻”的英语专业翻译课教师则在上升空间方面具备了巨大的优势。

4.其他因素

除上述三点外,教材、班额、配套课程等也可能成为制约某些高校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升的非共性因素,因在各校的体现不同,在此不赘述。

综上,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与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差别便昭然若揭了,简言之就是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差别,将后者的教学经验“平移”到前者只能是一厢情愿的纸上谈兵。

二、加强大学英语汉译英教学的时代意义

虽然受困因素很多,但大学英语汉译英教学被视为“鸡肋”却是不恰当的。众所周知,翻译活动是中外文化交流与互通之舟桥,国际化人才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宝贵资源。遗憾的是,据统计,截至2014年,我国能够胜任翻译工作的合格人才缺口高达90%,市场上高水平的翻译大约只占5%[6],以至于有人[7]无奈发出“千万学子习外语,翻译人才缺九成”的调侃,这对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殊为不利。究其原因,在于翻译教学只面向占比不足10%的外语专业本科生和翻译研究生,且一般以文学翻译教学为主[2]167。尽管非外语专业学生在大学英语基础阶段学习完成后,还可通过专业外语类后续课程提升翻译能力,有些院校还开设了各种翻译类公共选修课,但这种课程的受困因素同样很多,教学水平实难保障。以笔者所承担的校本公选课《大学英语翻译技巧》为例,近3年因“学生都爱选网课”而“年年有,年年凑不齐开课人数”,已沦为“僵尸课”[8]。

进入新时代,随着中国在全球治理中逐渐由“参与者”过渡为“引领者”,培养国际化人才、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成为新的历史任务。因此,CET考试引入短文汉译英题型可谓恰逢其时。重视汉译英教学,努力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汉译英水平,理应成为新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和特色之一。

三、加强大学英语汉译英教学的策略

1.发挥好英译汉教学的正迁移作用

由于CET的反拨作用,很多人都认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理应以汉译英教学为主,这是不科学的。作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一体两翼”,英译汉与汉译英之间存在着非常强的正迁移(也叫“助长性迁移”,即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相辅相成地开展才能发挥出教学的最大效益。教育部新近发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设定了对汉译英与英译汉相同的教学目标,就是对此最有力的诠释。

2.加强相关网络教学平台建设

专业差别与学时多寡,能束缚教师,却妨碍不了学生——现实中通过自学完成“跨界逆袭”的人比比皆是,如上文提到的董仲蠡老师,就是从法学专业转行英语培训的。

事实上,新时代也是“利用数字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的新媒体时代[9],学生拥有多元化的学习渠道,传统课堂所具备的资源优势正日渐消失,这意味着今后由各种形式的自主学习引发的“跨界逆袭”将成为新常态。而O2O(线上线下)教学在高校的各科目教学中的大行其道,也是适应这种新常态的必然结果。

当前对于大学英语汉译英教学(或者说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来说,实施O2O教学同样势在必行,因为在网络学习平台上,再多的翻译专业知识、跨文化知识、实践任务乃至教学视频等,都能够得到永久展示,学时将不再成为问题。

3.强化学生翻译自主学习意识

众所周知,O2O教学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自觉性要求很高。如何调动学生花时间上网自主学习翻译知识,是大学英语教师开展汉译英教学(或者翻译教学)的最大考验。建议在布置线上学习任务时,多做些因势利导的工作,阐明翻译能力是与听、说、读、写并重的语言技能与语言运用能力衡量依据,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翻译能力,不仅能促进其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发展,而且对他们的后续教育和未来工作同样有深远的影响,让学生明白学好翻译课程的重要性,进而激发起他们的自主学习积极性。

4.注重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词典的能力

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无论“基础目标、提高目标、发展目标”,涉及到翻译的内容都有一个关键词:借助词典。

作为服务于翻译学习与实践的必备工具书,词典不是万能的,可没有词典也是“万万不能的”。一方面,在翻译技巧教学中,第一讲通常就是“词义的选择”,因为作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遗憾的艺术”,翻译需要在选词上反复推敲、精益求精。“一名之立,旬日踌躇”离不开词典的推助。更主要的是,教育界 “教是为了不教”的至理名言,也是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不二法门,须知“笔下未过百万字,不可轻言翻译”针对的是学生,而不可能是他们的老师。另一方面,语言具有主观性,即每个人在交流的时候,他的每一句话都会打上自己的个性标签。这种个性化往往只能为少数人服务,是“不规范”的代名词,因此语言主观性对翻译教学有很强的负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所起到的干扰或抑制)作用。故而,在传统的词典编撰中,例句一般都选自经典文学作品或纸质主流传媒,并筛除带有主观性倾向的语句。但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内置于智能手机中的电子词典(即所谓的“手机词典”)悄然取代纸质词典成为学生英语学习的“标配”。在给自主学习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无限放大了语言主观性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翻译学习的负迁移作用,因为它所提供的海量例句多数取自国内双语网站,个性化很强却缺乏权威性。在“短平快”的查词过程中,学生往往只是记住了单个单词对应的某个中文意思,而对于单词使用的语境全然不知。此外,学生本身在使用词典时也会出现主观性倾向,研究者[10]的实验证实:在查询双语词典进行翻译实践时,学习者倾向于选择多个可选对等词中的第一个,一旦遇到多义词条,他们就会陷入“第一对等词”倾向的泥淖。

故而,指导学生正确地选择和使用词典,是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必不可少的一环,要教会学生摒弃简单化地“寻找对等语”的使用动机,养成从词典例句中习得词汇用法的查阅习惯,并重视词汇类连接、固定搭配、常用句型等知识,提高词汇的运用能力和英漢互译的准确性。

5.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开展O2O教学后,课堂教学不再是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主线”,传统的教学翻译法已不合时宜,教师需采用更加灵活的教学手段,以方便学生对线上学到的翻译知识融会贯通。

譬如,根据英译汉与汉译英之间的正迁移理论,采用“反向教学法”,即在精读课上先把汉语译文给学生去翻译,然后带领学生对比英语课文,引导其评判自己翻译的水准,回顾自己翻译的过程,总结自己翻译的得失,使其“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又如,根据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11],自然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兼有句法和词汇特征的固定或半固定的语言结构,这些模式化的结构以整体形式储存于大脑中,构成了英语中最基本的语言单位,即语块(又称“预制语块”)。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可采用“语块教学法”,利用语块集词汇、语法、语境于一身、以一种固定或者半固定的形式储存记忆于人们的大脑之中,使用的时候无需再次加工,可以直接快速地提取、生成目标语言的特点,帮助学生在翻译练习中增强语用意识,使学生注意到自己和英语母语者的差距,并努力缩小这种差距。

四、结束语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与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存在诸多差异,长期以来,这种差异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致使短文汉译英题型被纳入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多年,仍无法充分发挥其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难以为新时代发展需求提供有效支持。“研究规律,改进教学”是当前加强大学英语汉译英教学的重中之重,灵活运用O2O教学法,有助于从根本上化解教学矛盾,值得提倡。

参考文献:

[1]曹琦.近五年我国笔译教学研究状况[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7(9):69.

[2]康立新.关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再思考——基于教学大纲的对比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8).

[3]王卓.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2(5):60.

[4]董仲蠡.教育的意义[EB/OL].网易教育频道,2016-10-13.

[5]毛荣贵.翻译理论、实践与评析(序)[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4.

[6]黄友义.社会需求更多的实用翻译人才[J].中国翻译,2007(1):47—48.

[7]赵婧.反差:八千万学子习英语,翻译人才缺九成[EB/OL].光明网,2006-03-27.

[8]魏绪涛.信息化背景下的国内高校公选课行动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7):40.

[9]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J].国际新闻界,2008(6):68.

[10]陈伟.翻译与词典间性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224.

[11]Becker J. The Phrasal Lexicon[M].Cambridge: Bolt and Newsman, 1975:1.

作者:魏绪涛

大学英语语料库语言学教学论文 篇3:

基于语料库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创新策略探究

[摘 要]语料库随着信息化教育分析工具的多样化由研究型转向应用型,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具有导向作用,尤其凸显混合式教学创新举措的必要性。基于此,文章从混合式教学理念、信息化、主体性、互动性和评价等方面,分析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的现状,作为提出可行性创新策略的科学依据,从融合数据与语料库理念入手,赋予教学设计和模式以层级性和互动性,并重构评价制度,促进混合式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语料库;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信息化教育

语料库是“经过科学取样、加工的大规模电子文本库,存放的是语言实际使用中出现过的语言材料”,随着信息化教育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分析工具成为语料库的构建、研究和应用的必备工具,促进语料库成为机器翻译、词典编纂、语言教学和各种语言学研究的基础资源,被分为单语、双语、多语等形式。同时,信息化技术决定了语料库需要不断被补充的动态性特征,以及需要运用于语言交流或者不同语言教学中的流通性特征。大学英语教学基于语料库进行创新,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混合式教学与语料库之间通过信息化技术相联系,具有相通的技术属性,共同服务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能够为英语教学模式的更新发挥积极作用,具体还需要从指导理念、实施主体、活动设计、有效评价等方面做出努力,从而探索出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的创新路径。

一、基于语料库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创新必要性

语料库在信息化时代发展更加迅速,对于大学英语教学具有特殊的指导作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充实,语料库与英语教学本身的内在渊源,使得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需要创新。

(一)信息化时代为构建混合式教学空间提供环境基础

“互联网+”技术改变了教育教学的方法,尤其能够有效整合各种教学资源,改善教育过程和结果。对于大学英语教学,语料库就是信息化教育资源整合的结果。混合式教学是线上线下教学资源整合的新方式。现阶段,混合式教学在国内外有一定的发展基础,除了教学实践应用,学术界还在不断加强对混合式教学的研究,认为构建混合式教学空间应该具备教学设计、课程结构、虚拟空间、场馆空间等要素;总结出混合式课程教学框架和教学空间模型,以及新技术整合层面的物理空间的构建。不同层面的混合式教学空间,都是来源于信息化教育时代的环境基础,旨在为教师和学习者提供更加自由、高效的学习空间,提高教学双方的互动,增加交流频率,促进教学双方开展自主教和学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混合式教学空间能够营造新的情境和环境,以创客空间、虚拟空间、微课、翻转课堂等形式呈现,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引导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开展合作式、自主化、个性化、探究式学习,由外而内提高其认知、拓展其思维发展等,进而促进英语专业教学专业化发展[1]。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社会互动理论是其理论基础

语料库与传统大学英语教学相结合,实施混合式教学改革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实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社会互动理论是其理论支撑。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并不是依靠教师传授,而是依靠学生自身建构知识体系所得”[2]。学习者不再是传统教学中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主动探索者,经历反复应用新旧知识,通过同化或者顺序的方式,运用新知识重新理解旧知识,或者运用旧知识挖掘新知识中的外部信息的过程,从而形成适合自身的经验结构,进而发挥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社会互动理论指出“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在心理、行为等方面是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认为人一出生就进入人际交往的世界,在交往和互动中产生了学习。该理论下的学习不仅是一种高度认知,还是一种人人参与的学习或者终身学习,而教师、学生、教学活动本身就是相互作用的主体。无论教学环境如何变化,该理论认为互动性都不应该缺失,这也是混合式教学应该具备的。

(三)为语料库与语言教学内在渊源关系提供内生动力

基于语料库的理论和实践发展,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可以运用于综合能力教学以及翻译教学之中,很大程度上缘于语料库与语言教学的内在渊源。语料库作为大容量的电子文本库,本质上是对自然语言运用的随机抽样,但是其中的语料是真实使用的语言实例,能够如实反映各种语言现象,尤其是克服凭借语言直觉所撰写材料的不足。如今,语料库已经被认为是语言研究和教学的默认资源,需要通过真实语言数据进行验证。语料库体现了语言研究手段和技术的进步。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高校陆续建设语料库,广州石油大学的“石油英语语料库”和上海交通大学的“科技英语语料库”涵蓋词次量分别为50万和100万,能够与当时国际化语料库相比肩;20世纪90年代以来,语料库在语言教学中被广泛应用,且随着计算机处理速度加快、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英语语料库建设规模迅速扩大,还为其他语种的语料库建设提供了经验。学术界利用语料库对英语语言进行研究,产生了“语料库语言学”专门学科,在运用计算机科学虚拟性、海量化特征的同时,更加强调语言文本的真实性,以真实的语言文本为研究素材,然后通过概率统计方法得出结论,以实现语料库与语言教学的“实证性”[3],并将这种实证性运用于混合式教学和学习中,惠及英语学习者。

二、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实践存在的不足

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结合语料库进行创新,目前在信息化技术应用、主体观念、教学互动活动设计以及教学评价效果等方面存在不足。

(一)信息化程度不足,语料库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

大学英语基于语料库和混合式教学进行创新,有着共同的驱动基础,即信息化教育技术。然而,现阶段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面临信息化程度不足的问题,传统大学教育和英语教学理念对于技术引进的影响较大,尤其是教师和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媒介,对于技术驱动课堂教学的认识,容易停留在趣味性层面,导致大学英语信息化技术相融合呈现机械性。尽管语言学界已经加强对语料库的研究,但是大学教师将语料库运用于英语教学,特别是与混合式教学结合运用的频率不高,这会降低大学英语教学的技术驱动力。高校作为语料库、混合式教学的实施者,如果未能够根据大学英语不同需求者引进相配套的技术结构模型,就会导致一部分教师所具备的信息化素养与语料库操作所需技术不匹配,能够充分运用语料库的人较少。与此同时,部分语言学家不断深入语料库驱动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理论研究,却缺乏教学实践案例的支撑,造成语料库、混合式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

(二)主体意识不足,造成模式模板化现象

语料库驱动下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创新点之一在于教师和学生主体,尤其是学生主体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由客体转变为主体的特点,这对教学模式能否发挥积极作用十分重要。然而现阶段,有的混合式教学平台功能不够完善,尤其缺少记录学生阶段性学习表现和管理的模块。有的学校未能够扎实做好学生学习追踪记录工作,未能够对学生英语水平进行摸底测试。在此情况下,同一学年或者同一班级的学生被列入统一的、模板化的教学模式中,偶尔的分组教学通常以随机性为主,不利于学生学习信心和动力的提升。

(三)互动形式较单一,环境适用性不强

对于大学英语教学而言,仿真的教学环境一直是重要的基础之一。而语料库驱动下的混合式教学环境互动性不足,是英语混合式教学创新发展的瓶颈之一,这体现在线上线下相融合、线上和线下独立教学模块的互动性不足。具体而言,部分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容易忽视线上教学的实用性,采用传统的温习旧知识的方式,或者提问学生的方式进行内容导入,这不仅占用较多的课堂教学时间,而且使得线上教学空间处于“先入为主”的状态,这容易削弱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意识。在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使用较多的线上教学功能,主要是以PPT为主,偶尔穿插网络视频、音频资源,但是所营造的互动氛围不足,难以将学生置身于教学互动情境中,学生的个性和共性难以有效衔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形式比较单一,互动教学环境的适用性需要扩展。

(四)评价指向性不足,教学评价效果需提升

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所需的评价制度与语料库相关要素、教学主体、模式等息息相关,以达到全面评价教学效果的目标。而传统的教学评价制度指向性不足,评价制度未充分体现混合式、多元化的指向性,与线上评价工具相结合不够,与语料库的海量特征等不相符合。评价以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意见为主要参考,且评价时间不固定、评价次数少,评价制度的指向性和效力不足。评价形式以单一的纸质表格评价或者单一的电子表格评价为主要媒介,以学生评价教师为主要形式,多元化评价不足。

三、基于语料库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创新策略

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和语料库发展一脉相承,需要以信息化技术为驅动力,从重构分级式教学模式、活动设计和评价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

(一)深化数据技术驱动理念

混合式教学旨在将传统学习方式和E-learning学习方式的优势相结合,从理念思维内部层面和技术层面进行突破,为具体学科教学提供内在支撑动力。基于语料库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同样是一种以数据、信息技术为驱动力,服务于课程和教学的宏观设计,促进教学思维的内在转变,引导教师和学生转变思想,对语料库里面的大量语言现象进行观察、概括和归纳,结合教学技术,以各自的视角去探索和发现英语语法规则、意义特征、语用等,以达到“理念为驱动,牢固技术基础”的效果。语料库驱动混合式教学的技术已经成为教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例如,针对大学通用英语的MOOCS、语料库混合式自主学习反馈、监控等技术;针对专门用途英语的国际MOOCS、校本资源、课堂教学交流技术等;针对大学英语实训课程的课外教学、任务布置和追踪等技术。高校英语教师应在了解技术的基础上,挖掘技术的应用价值,综合运用MOOCS、微课、录屏等平台和技术,根据学生人数、教学目标、课程指向、内容时长等选择恰当的技术工具[4],充当深入研究和推广数据技术驱动教学的主力。

(二)构建分级式教学模式

基于语料库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需要更高效地提升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单纯的面授教学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于是,“语料库辅助+混合式教学+分级教学”模式应运而生,简称为混合式分级教学模式[5],要求高校英语教师精准把握学生主体、分级教学、“线上+线下”等关键词,突出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在具体操作中,线上教学平台能够为混合式教学模式提供考勤、教学PPT、作业、考试、资源、讨论等功能,并确保数据分析功能始终发挥作用;学校组织摸底考试,将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和层次录入网络教学系统中,据此设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教师可以将学生高考英语成绩和摸底分级考试成绩相结合进行分析,并科学分组,可初步划分为基础班、强化班和能力拓展班,或者是在同一个班级内根据学生基础划分为不同小组进行教学,并且在期中或者期末,根据学生表现和学习结果对分级和分组进行调整。如此,学生在分级教学模式中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得到加强,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增强,有针对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学生英语综合学习能力得到提高[6]。

(三)设计多元化互动活动

语料库赋予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更强的生命力,使得课堂同步口语交流和在线非同步书面语交流相结合成为重要特征,这能够使学生在灵活的教学活动中受益。这也响应了《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提出的“利用信息技术,创建多元教学环境,鼓励教师建设和使用网上优质资源改造教学内容,实施基于课堂和网络在线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应有效利用混合式教学优化教学资源的特点,将部分教学活动设计移至网络教学中,融合在线和课堂教学活动,发挥二者教学效益的目的。在线教学将线上线下每个教学环节有效衔接,使教学活动之间连贯有序,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线上线下的互动,获取较佳的互动交流效果,营造真实的语言互动环境。在此环境中,学生还能够相互合作完成以英语交流目标为导向的合作式学习,助力高效的语言习得,彰显英语教学环境基础的重要性[7]。

(四)完善混合式评价制度

语料库驱动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践行,需要完善教学评价制度,设置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指标,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除了以教学成绩为标准,还应该强化对教师语料库和混合式教学运用能力的考核,督促教师主动学习和改进教学模式的运用方式;重新研究并制定更科学的评价体系,不仅包括对学生的评价,还包括对教师的评价、师生互动情况等。评价制度应该以语料库、混合式教学相关的数据分析技术为辅助,将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进行分区,对学生的评价进行细分,具体到听、说、读、写等能力的构建情况,以确保考核结果能够如实反映教学情况,并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科学的评价结果,帮助学生针对性的改进。当然,线上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师生自我评价等形式都应该被合理运用,以全面衡量教学效果,为后续改革牢固基础 [8]。

[参考文献]

[1]李志河.信息化时代的教学创新:环境、资源与模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317.

[2]马桂花.慕课与语料库背景下混合式英语教学设计研究[C].proceedings of 2018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conomic,business management and education innovation (ebmei 2018).proceedings of 2018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conomic,business management and education innovation (ebmei 2018):智能信息技术应用学会,2018:569-572.

[3]朱晓敏.语料库在翻译专业本科生翻译能力建设中的应用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8:28-43.

[4]孙慧,魏芳芳.基于慕课和语料库驱动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6(S1):524-526.

[5]冯晨.基于语料库的混合式教学影响下的民办高校分级教学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19):99-100+107.

[6]王馥沁.基于语料库的大学英语混合式分级教学研究与实践[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4):71-74.

[7]杨芳,魏兴,张文霞.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探析[J].外语电化教学,2017(1):21-28.

[8]王欣.人工智能视野下高校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策略[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1):110-112.

[作者简介]包晗,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话语分析。

[责任编辑 韦志巧]

作者:包晗

上一篇:车床支架机械加工夹具设计论文下一篇:学生素质培养信息技术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