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业成本管理论文

2022-04-17

制造企业成本管理论文 篇1:

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成本管理水平的高低对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起着关键作用,决定着一个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和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企业管理正经历着从成本核算到成本管控的转变过程,成本管理也需要从传统的成本事后核算推进到产品设计、原料采购、加工生产、销售等全流程控制。文章首先阐述了成本管理的涵义及要求;然后,深入研究了目前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该研究对于提高制造企业成本管理水平,最终达到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的目的提供了参考价值。

关键词:制造企业;成本管理;成本控制

制造企业想提升核心竞争力,就必须设法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特别是在产品功能、品牌相当的情况下,最终实质就是价格战,所以成本管理也被企业管理者愈加重视。合理有效的成本管理,不仅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还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当今的成本管理要求企业财务和相关成本管理人员不断了解业务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生产工艺等内容的变化,探索先进的核算和管理方法,为企业成本管理提供有效支撑,提升企业竞争力。

一、企业成本管理的内涵及要求

成本管理是指企业在营运过程中按照事前管理、事中管理、事后管理的程序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总称。事前成本管理阶段主要包括对产品的研发设计和生产等相关成本的预测、决策、计划;事中成本管理阶段主要对营运过程中发生的成本进行控制;事后成本管理阶段主要是在成本发生之后进行的核算、分析和考核等管理活动。成本管理是在保证产品质量和功能的前提下,选择适合企业的成本管理工具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各个环节进行科学管理,力求以最少的耗费取得最大的效益。

成本管理不能仅局限于生产耗费活动,需要对每一个价值链环节所产生的各项成本进行仔细分析和管理。参与成本管理的人员不仅是财务人员,还应包括生产和经营管理的各部门人员,需要全体人员共同参与,实行全面成本管理,这样才能提高企业整体成本管理水平。成本管理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竞争战略,结合业务模式和生产经营特点,制定适应的成本管理对策。成本管理选择相关工具方法时,应权衡其成本效益,避免获得的收益小于其投入的成本。同时成本管理应重点关注影响成本的主要项目,对于次要的项目可以适当简化处理。

二、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成本管理理念主要集中在生产过程中的“省”,未能重点关注前期控制和后期成本控制。在成本管理过程中,许多企业存在管理理念落后,成本管理未能贯穿产品生命周期的所有成本,导致成本管理效率低下,无法实现成本管理战略目标。有些企业还存在成本核算方法落后,成本核算细致度不够,未能给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全面有效的成本信息依据,导致决策失误给公司带来损失。就制造企业而言,现阶段成本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事前成本管理阶段问题

1. 成本管理理念落后

有些企业认为成本管理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对成本管理的认识不全面,造成其他部门员工对成本管理的参与性差,积极性不够,影响整体成本管理效率。传统的管理方法只重视生产过程中的成本管理,缺乏事前控制和后期控制,成本管理应该是产品整个生命周期成本管理。

2. 不重视研发与设计环节的成本预测和计划

研发是指企业为获得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所开展的各种研发活动。主要存在的问题:首先,研究项目未经科学认证,导致资源浪费,或者研发过程管理不善,导致研发成本过高。其次,在产品研发设计时,研发人员只考虑产品的创新,未考虑产品的成本,由于在研发过程中决定着产品大部分的成本,一旦设计完成,产品制造环节的材料投入与用料结构等流程工艺都被“固化”,很难改善。

(二)事中成本管理阶段问题

1. 原材料采购问题

对制造企业来说,采购成本约占产品总成本一半以上,所以采购成本是企业成本管理的核心部分。首先对原材料的采购时间、采购量没有合理的规划,采购计划管理与销售和生产部门脱节,导致原料库存积压严重,占用公司资金成本较高。其次,有些集团分子公司较多,各分子公司自行采购原材料,议价能力较低,导致原材料采购成本偏高。有时采购过程中的物流费用占原料成本比重也较高,很多企业未能重视降低物流费用。

2. 生产过程问题

生产阶段的成本主要是原料成本、人力成本以及制造成本,虽然制造企业对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都比较重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对原材料没有合理使用,导致原材料浪费的现象;对生产车间员工工资缺少有效的绩效考核方法,导致生产率低下;产品质检不认真,导致售后服务成本增加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缺少有效的管理方法。

3. 销售环节问题

销售是企业利润最终实现的环节,企业管理层对销售环节往往也非常重视,但却忽视了销售成本的控制。销售门店的盲目扩张、疯狂的广告宣传费、超预算的销售招待费等,造成销售成本的居高不下,降低企业整体效益。

(三)事后成本管理阶段问题

1. 成本核算方法不合理

随着产品成本中制造费用比重逐渐提高,目前大部分企业为了核算简便,所采用的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以产品作为成本分配的对象,以单位产品耗用某种资源占当期该类资源消耗总额的比例作为所有间接制造成本分配依据,常常少计复杂的、低产量的产品成本,而多计高产量产品的成本,所得出的成本核算结果容易失真,间接费用责任不清,严重时会导致经营决策失误,使企业失去竞争优势。

2. 缺少有效的成本管理绩效考核方案

成本管理考核的主要目的是能够调动全员参与成本管理的主观能动性。目前许多企业在成本考核时,没有能夠具体明确各部门、各岗位人员的相关成本责任,就做不到“权责利”一致,考核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效果。另外考核的内容,只是局限在财务指标的考核,非财务指标的绩效考核也有利于促进企业实现未来的财务成功。

三、解决成本管理问题的对策

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能有效降低产品成本,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财务部门应加强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分析各成本动因,积极寻找成本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对策。

(一)针对事前成本管理阶段问题的对策

1. 改变成本管理理念

成本管理应从传统的制造成本管理转向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理念转变。产品的生命周期成本包括产品研发、产品设计、产品的生产制造、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强化过程管理,健全成本管理制度和成本管理的绩效考核方案,提高全员参与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并完善企业成本管理组织架构来促进企业实现权责分明,提高成本管理效率。

2. 加强研发与设计成本控制

企业应根据研发计划,开展可行性研究并进行充分认证,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时加强研究过程的管理,跟踪检查研究项目进展,预防舞弊或研发失败。由于在产品制造环节,大部分成本已经被“固化”,所以在新产品研发与设计时就要植入成本控制意识,设定产品的目标成本,通过精细化的产品设计来降低成本。例如对于产品中某些不实用的功能进行精简;对于原材料的选择,并不一定要选择最贵的品牌原料,可从一线品牌中挑选其他性价比高的原材料进行替代。

(二)针对事中成本管理阶段问题的对策

1. 改进采购模式

原材料采购应追求 “零库存”或库存最小化的管理模式,在实际生产时按需采购。可提前将自己的生产计划告之供应商,请供应商提前备货,跟供应商签订协议,要求在实际生产前规定时限内送货,将原材料备货的风险转嫁给供应商。同时应减少供应商数量,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双赢的合作关系,推进与供应商的协同管理。

对分子公司较多的集团企业,原材料推进集中采购制度,提高企业整体集约化采购管理水平,利用规模优势,提高议价能力,从而降低采购成本。推进集中采购时需注意时效性,企业可建立统一的采购需求信息化平台,便于及时汇总和分析采购需求。对于非共同性的原材料或金额较小的辅料采购需分析是否具有集中采购优势,分类别实施采购模式。

对采购过程中的物流费用,在采购实际发生时,可要求几家协议运输公司采用集中竞价的方式来报价,挑选最低报价的运输公司来承运。

2. 加强生产环节成本管控

首先,生产部门应注重生产工艺的改进和落后设备的淘汰。对于原材料的耗费和制造费用可采用对标管理的方法。相同的生产线,可进行横向对标;同一条生产线可以自己跟自己纵向对标。从每项对标的差异中可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降低成本。

其次,制订科学的计件工资制度来提高一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要重视质检工作,可在每件产品上标注质检员,对售后维修部门所反馈的产品质量问题,及时追究相关生产或质检人员的责任。

3. 加强销售环节成本管控

完善各级代理商制度,尽量降低直营门店的数量,降低销售门店总费用。对于积压的库存商品,可积极利用线上销售模式进行促销,降低销售费用。对于广告宣传费,传统的电视、户外大型广告费用一般较高,可积极运用各种新媒体进行宣传,费用低效果好,例如微信公众号就是一个很好的推广方式。对于销售招待费的控制,可根据每个客户的销售额或利润情况,来制订最高招待标准和额度。

(三)针对事后成本管理阶段问题的对策

1. 完善成本核算和分析方法

对制造费用的分配应积极推进作业成本法。财务人员应深入到车间,生产过程中去学习产品生产的全流程,根据工作内容区分不同类型的作业,并确定各项作业的作业动因,把所耗费的资源进行准确分配。作业成本法能更加准确的提供多维度的成本信息,提高作业链的成本管理能力。同时借助企业的ERP系统进行成本核算,消除财务与各业务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障碍,提高成本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 完善成本管理的绩效考核方案

随着成本管理理念的转变和管理方法的不断改进,要求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要做出与之相对应的改进,有利于实现成本管理的目标。制定绩效考核方案时要以成本为导向,才能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丰富绩效考核的内容,不仅要对价值链上的作业活动进行评价,还要突出非财务指标。对产品制造价值链上不同环节的成本考核需细化,明确各部门及各岗位职责。成本计算时可适当采用作业成本法或变动成本法,完善成本责任制度,有利于追溯责任中心便于进行绩效考核。对于财务指标要制定可量化、操作性强的绩效评价方案。成本考核要有奖有惩,对于各成本责任部门和人员在降低成本上所作的贡献给予相应的奖励,以提升员工积极性。同时对于成本控制不到位,造成浪费和损失的责任部门和人员给予惩罚,以促进其改善。

四、结语

制造企业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生存下去,必须要做好成本管理工作,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整体效益。现代企业的成本管理需要对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进行管理,对每一个环节所产生的各项成本进行仔细分析、核算和管控。成本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需要与时俱进,通过科学的规划,合理的管控,降低产品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让制造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石志刚.浅谈制造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纳税,2019(24).

[2]樊英宏.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的几个要点问题研究[J].現代经济信息,2019(16).

[3]李正禄.制造业成本管理存在问题及改进[J].财会学习,2019(16).

(作者单位:福然德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周崎峰

制造企业成本管理论文 篇2:

浅议装备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摘 要: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网络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的装备制造企业也逐渐融入到全球的产业链中,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优化资源配置,参与国际协作与市场的竞争,而面对现代的新形势,装备制造企业在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风险和压力,伴随着企业职能战略调整,我国制造业企业为了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除了关注企业的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之外,更加重视以成本管理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管理意识,所以本文就装备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主要探究了现阶段装备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阐述了强化装备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必要性,进一步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强化措施,在提高装备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绩效的基础上,促进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装备制造企业 成本管理 问题 必要性 措施

一 、现阶段装备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企业成本管理观念淡薄。成本管理观念淡薄是现阶段装备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就目前情况来看,大多数装备制造企业是面向订单生产,在管理层内部形成了重营销、重生产、轻成本管理的观念,成本管理工作并未上升到战略的高度;其次,一些装备制造企业对成本管理的认识存在偏差,认为成本管理是财务部门的职责与自己无关,进而导致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存在形式化和模式化的现象,成本管理范围、手段存在局限,缺乏有效的制度设计、执行、考核机制,进而不仅降低了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绩效,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单位其他相关工作的有效开展和执行。

2.成本管理工作基础薄弱。就装备制造企业的特点来看属于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企业,所以企业对劳动力投入、生产装备的投入比较多,而对管理系统的投入相对较少,进而就影响了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其次,一些装备制造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不够高,一些企业虽然引进和构建了ERP系统,但是由于人员素质、人员技术、工艺流程、资金投入等因素的限制,并不能保证ERP系统应有价值的切实发挥,进而影响了成本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和高效性;此外,就目前情况来看,装备制造企业逐渐向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企业产品生产的工艺流程与信息化系统的整合趋向越来越明显,所以对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一些企业的成本管理模式依旧是传统的粗放型成本管理模式,进而大大降低了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3.成本管理方法存在缺陷。随着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装备制造企业面临着新的发展环境,相比之前比较注重生产过程的成本管理方式,其缺陷也日渐突显出来,面对目前传统装备制造业企业逐渐向高端装备制造型企业转型的趋势,成本管理工作则需要贯穿到产品生产的整个生命周期,而且不仅需要关注显性的成本,而且需要关注产品开发费用等隐性的成本,所以之前的粗放型成本管理方式很难适应企业的需求和发展,亟待进一步完善和改革。

二、强化装备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装备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是各行業中最为复杂且精细化程度较高的成本管理工作,与企业的预算管理、绩效考核、战略调整、产品定位等重要的管理与决策工作息息相关,更是国际市场环境下进行产品价格战时的有力保障,但上述问题的存在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有效运转与战略目标的达成,而强化装备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不仅能够使得上述问题得到有效的缓解和解决,而且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战略目标的实现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企业成本管理力度的加强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经济利润,进而能够有效的促进企业利润最大化战略目标的实现,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企业利润的大小不仅取决于企业投入的多少,更取决于企业成本的大小;其次,从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工作范围来看,成本管理工作涵盖装备制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等一系列管理行为,关乎到企业的预测、计划、控制、考核等各项职能,所以企业成本管理力度的加强对于企业整体经营水平的提高都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此外,成本管理工作涉及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工作人员,成本管理力度的加强能够充分的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和沟通,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人员的成本意识,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

三、解决装备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措施

1.加强对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装备制造企业对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管理层要加强对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以身作则,做好相关的宣传和引导的工作;第二,要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成本管理氛围,使得涉事人员树立全面成本管理的理念,在企业内部建立扁平化的成本管理体系;第三,要改变传统的只重视事后管理的粗放型成本管理模式,要将事前、事中和事后成本管理工作进行有机的结合。

2.加强信息技术的投入和使用力度。装备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中信息力度的加强需要企业首先要引进和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ERP系统;其次,要利用 ERP 系统平台,整合企业的生产、销售、采购、财务等系统,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加以集成运行,使企业各个部门之间能够加强沟通与信息共享,加快有效信息的传递速度,有效的避免信息失真等现象,使得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绩效得以稳步的提升;与此同时,要完善相关的制度规范,以确保企业成本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3.改革和优化企业成本管理的方法。企业成本管理方法的优化和改革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要培养和强化技术、工艺、生产部门的定额管理理念,提高全员成本控制意识,以便有效开展定额成本管理工作;二是结合企业预算管理要求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经费实行定额管理,包括生产辅助设备的电费、油料、运转时间等都应明确超支自付、节约归己的制度;三是根据市场行情况与工艺技术创新,不断修改与完善技术BOM与定额标准,以满足定额管理的实际需要;四是人工成本的控制要根据劳动定额计算出产品工时定额,逐步从产品定额延伸至工序、部件定额,保证工时定额全面连续;五是对于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材料费要以消耗定额为计算依据,进行精确计算后实行限额领料。

4.有效发挥成本分析的调控作用。成本分析是成本管理工作中重要环节,通过对比分析、因素分析、比率分析等方法可以有效的发现和解决装备制造企业在产品设计、研发、生产等各个成本控制环节上的管理问题,通过定期的成本分析会,可以加深相关部门对成本产生过程的理解,共享成本控制过程中的经验,与定额管理工作相结合,更有效的发现企业在生产工序过程中的浪费,从细节入手挖掘降本增效的潜力,通过调整定额标准与预算编制基础,可以更好的发挥成本管理在生产过程中的调控作用。

四、结语

总之,处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中,成本领先作为企业取胜的关键战略之一,使得成本管理工作逐渐成为了装备制造企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作为业内人士一定要善于发现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高责任意识,完善相关的制度规范,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产品生产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成本管理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在提高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绩效的基础上促进企业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赢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刘菲.浅析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

[2]张军.浅议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5(17).

作者:鞠大伟

制造企业成本管理论文 篇3:

作业成本法在加工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国有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到白热化阶段,大大推动了加工制造业的发展,但是加工制造业在转型的过程中也产生了较大的间接成本,也暴露出了传统企业成本管理方法存在的问题,对此需要加工制造企业积极重视成本管理当前存在的问题,以此确保企业降低成本,增强效益。科学有效的成本管理必须依赖于一套完整、先进的成本管理体系,并依赖于当前现代化作业成本法,以此确保成本管理中财务核算的精准性,最终确保成本核算科学、可行。本文主要浅谈作业成本法在加工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以此更好的发挥作业成本法的优势作用。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加工制造企业;成本管理

科学技术、管理理论的成熟和发展,为加工制造企业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的创新、改进奠定了基础,为了更好优化制造环境、增强财务成本核算的可行性、精确性、及时性,需要加工制造业根据自身实际,将作业成本法有效应用于成本管理中,发挥成本管理功能价值,促进企业发展。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现代化管理方法,将其应用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中,可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效率,推动企业成本管理的创新和发展。

1 作业成本法相关概述

第一,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为单位,将作业中产生的各种间接费用采用不同的分配方法进行核算、以此优化配置成本,最终推动成本计算方法的创新发展。作业成本法需要以成本核算模型为基本框架,其基本要素主要有资源、作业、成本对象、成本动因、成本分配方法、会计期间的组织结构。其中资源、作业、成本对象是成本的对象,对于加工制造企业而言,成本对象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总之,成本作业法是一种现代化管理方法,该方法在应用时需要遵循成本效益原则,构建成本系统,并根据应用企业实际情况有效实施,具体如图1所示[1]。

2 作业成本法的特点

2.1 信息核算的精准性

作业成本法可以精准采集信息和传递信息,作业成本法在应用的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变动,其变动因素较多,因为其以作业为中心,需要根据成本动因建立成本库,以此确保作业成本分配的多样化、成本核算结果的精准性。此外,作业成本操作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因此可以和其他方法融合使用,以此确保信息核算的精准性。

2.2 操作过程的复杂性

作业成本法可以通过信息采集、信息传递帮助企业精准的控制财务成本,以此增强企业管理效率,完善管理体制,控制各项额外支出费用,提高经济效益,但是其因为涉及方面广、影响因素多,流程复杂,因此操作过程会存在一定的难度,最终影响成本核算效率。

3 作业成本法在加工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问题

3.1 成本管理方法落后,信息不及时

大部分加工制造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和管理时,受到传统成本管理理念的影响,将成本管理等同于产品生产成本,只注重对产品加工过程中的管理,不注重对产品整个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管理,导致管理效果不佳,无法为企业提供有效的成本信息。当前,大部分加工制造企业现有的成本管理方法远远落后于市场经济,企业主要进行成本事后核算,忽视事前成本预测、计划、控制,不仅影响成本管理结果,也导致企业财务人才、管理人员能力低下、素质不高[2]。

3.2 成本核算方法落后

当前加工制造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标准成本法对财务费用进行核算,对加工产品制造成本进行核算,以此分析产品盈利效率。其影响原因较为复杂,一方面,因为企业领导者、管理者对作业成本核算方法认识不清,其因为自身学历和知识水平的限制,没有对成本核算方法进行创新和改进,导致成本核算方法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存在较大问题。

4 作业成本法在加工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4.1 明确作业成本法集体的成本核算流程

根据企业运营要求,科学划分作业。在采用该方法时,一方面可以根据企业具体的工作环节、作业内容划分作业区,比如,材料采购、材料质检、材料运输、设备维修和保养、售后服务等。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产品加工工艺特点选择作业,比如可以将产品的整个加工过程分为焊接、装配等工序作业。第二,把握不同作业的驱动因素。成本动因是影响作业成本法实施效果的主要因素,对此企业需要注重不同作业成本的驱动因素,比如材料、人工、成本动因,可以将其分为直接和间接消耗,以此针对性的进行成本作业计算、控制。比如,质检作业动因是检验频率、产品输送是产品数量、产品加工是产品工艺、设备调式是设备工时等。第三,建立成本库,提高成本分配率。成本库的对象的作业中心,建立成本库可以将成本动因下消耗的作业资源进行整合,此过程中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点:(1)将作业成本动因相同的作业集中在一起,并对作业中心资源进行分析、筛选,以此建立成本库;(2)选择成本动因关系作业,计算作业总量,根据具体的成本动因作业量,在作业成本库的基础上确定成本分配率;(3)将成本作业量和分配率进行相乘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分配成本库数据资源,确保所有加工的产品产生的作业成本最终都可以归纳到产品的总成本中,具体如图2所示。

4.2 在企业软件中应用作业成本法

考虑到以上作业成本法核算复杂,需要企业利用系统软件建立成本动因对应成本库、分配作业量,进行自动化核算,以此有效应用作业成本法,提高成本核算效率。利用信息系统软件实施作业成本法可以加强对产品加工全过程的成本控制,促使信息搜集公开透明、高效、精准。比如,在加工制造企業信息系统软件固定资产清单模块上输入设备材料能耗信息,在产品加工工艺和流程模块中输入设备资源信息,根据加工产品生成订单记录数据获取设备运行时间、材料消耗量,通过公式计算,以此获取分配电费、材料费用、用气费用等。在此过程中也可以将材料消耗和设备运行费用作为动因成本,并通过信息系统软件计算成本加工批次、产量,便于更好的分配批次动因下的加工产品检验成本。

4.3 在企业本量利决策中应用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下的成本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企业本量利决策,在企业本量利模型中,半变动成本较为模糊,无法精准计算,采用作业成本法后,可以精准的对半变动成本动因进行分析和把握,在一定条件下将其转化为全変动成本。在此基础上,可以建立动因线性关系,有效弥补传统本量利觉醒模型的不足,作业成本法可以对边际贡献进行计算,对加工后的产品售价和变动成本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以此准备把握变动成本信息。对此,采用作业成本法可以确保企业盈利模型更加精准,也为企业提供精准、全面的决策信息,便于企业更好的分配加工产品流程、工艺、结构、资源,以此有效控制成本,确保效益的最大化[3]。

3.4 作业成本法在产品定价决策中的应用

市场因素决定着加工产品的售价,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影响着加工产品的定价,对于加工制造企业而言,想要增强加工产品价值量,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一般需要通过低售价来提高销量,为了避免低售价影响企业盈利,需要企业采用作业成本法,通过成本管控,确保加工产品低于市场价的同时,也可以保证企业盈利。比如,加工制造企业在产品加工过程中,需要通过作业成本法计算产品动因,以此明确工艺、工作量,投入资源等,在此基础建立成本模型,通过成本架构,把握产品市场定價,最终为企业提供精准的定价决策信息。具体而言,在产品加工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多项投入,企业可以通过工序、投入动因信息计算,确定作业分配率,并根据产品加工总量,计算出产品加工在工序上、投入上的成本,最终精准的把握产品生产成本,以此保证产品市场价格优势。

5 作业成本法在加工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建议

5.1 建立信息搜集体系,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有效搜集更加精准、全面、及时的成本信息其作业管理法是加工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中应用的第一步,该目的的实现需要依赖一套完善的信息搜集体系,确保加工制造企业成本决策的科学性,便于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水平。当前大多数加工制造企业内部控制力度不强,影响作业成本法作用和功能的发挥,也不利于企业内外环境的稳定,对此需要需要加强成本控制力度,优化企业内外发展环境,根据我国会计应用相关规定,以此确保作业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

5.2 加强技术创新,为成本作业法的有效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加工制造企业当前最大的问题是技术创新力度不足,先进技术和设备引进力度不足,企业无法将多领域的高科技产品应用于产品加工过程中,导致加工工艺有待提升,产品价值不高,产品价格确定不合理,导致产品成本管理问题较多。另外,部分加工制造企业现有的技术设备水平低下、装备工艺落后,对成本作业法的有效应用产生了阻碍,对此企业需要注重技术创新,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改进产品加工工艺、优化产品生产经营流程,确保成本作业法可以有效应用在成本管理过程中,确保产品价格、成本满足市场要求[4]。

5.3 提高人员素质、强化人员意识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现代化成本管理方法,该方法需要精准分析作业因素,以此合理分配作业成本,由此可见该工作对人员素质、思想、能力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对此加工制造企业需要加强人员管理和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强化人员意识,为作业成本法有效践行奠定人力基础。另外,作业成本法的有效运行还依赖于完善的成本管理机制,对此需要企业加强人员培训,通过研究、调查、分析、探索,制定科学的成本管理机制,为作业成本法的实施做好保障。

6 结束语

总之,作业成本法是一种现代化成本管理方法,其是在先进的管理理念上产生的成本核算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对此加工制造业需要有效把握自身成本管理模式和方法存在的问题,加强对作业成本法的重视,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有效应用作业成本法。以此建立成本管理定额,对成本管理全过程进行管控,根据成本动因,计算各方面成本,以此在最佳效益的基础上,选择最低成本。

参考文献

[1] 张海涛. 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  2021(2017-23):180-181.

[2] 涂国. 试论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J]. 时代经贸, 2019(14).

[3] 金红燕. 作业成本法在中小型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J]. 财会学习, 2019, 000(021):149-150.

[4] 王静航, 乔瑞中.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 商场现代化, 2019, 000(008):123-124.

作者:陈强 张金辉

上一篇:物资招标采购管理论文下一篇:品牌动漫产业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