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教学中思想道德教育论文

2022-04-27

摘要: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从“问题情境”“故事情境”及“生活情境”三个方面入手,就情景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的灵活运用展开了细致的分析、探究与归纳。旨在于以此为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实质性的理论与实践帮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日语教学中思想道德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日语教学中思想道德教育论文 篇1:

优化活动课程促进班集体建设

摘要:活动是班级集体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式,离开以学生集体为主体的共同活动,班集体建设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有效地组织开展各种活动,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使他们在交往中培养健康的、丰富的感情,更有利于班级管理,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形成并能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同时学生也能在活动中寻找到快乐,获得知识,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活动课程;班集体建设;班级管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扩大优质资源,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我校于2010年引进日语课程,开设“日语课程班”。这对我校的教育推向国际化具有深刻而长远的意义。国际班的班集体建设既是“管理”的需要,更是“教育”的需要。而作为班集体建设的核心人物——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力量。作为首届日语班的班主任就谈谈本人对班级管理的看法。

一、主题班会:抓住契机,有的放矢

班会课是以班级为单位的全体学生的会议或活动。它既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管理、引导和教育的重要途径,又是培养和展现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和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的一种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处理、解决班级问题,开展各项活动的有效途径。

日语班的管理与普通班的管理有很大的区别,必须找到合适他们的管理办法才能调动他们各方面的积极性,我认为班会课就是最好的阵地。如果能够针对实际问题,一课一题,一课一式,灵活多变,了解学生,解决学生中间存在的问题,想学生之所想及时帮助他们处理一些学习生活中产生的想法、出现的状况等,就可以达到增强班级凝聚力、强化班级纪律、优化班级管理的效果。

三年来,我针对班级及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刚接日语班时,我发现好多同学上课走神,学习目标不明确,畏惧学习,不能持之以恒等现象。于是,我就通过日记让同学们谈谈为什么要上日语班来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他们说:选择日语班是盲目的,是父母为自己选的,因为喜欢日本的动漫,成绩不理想上日语班是最好的选择,选日语班是迫不得已,自己的理想并非如此,日语班不用参加国内的高考,不用一张试卷定终生等等。其实,日语班学生在学习上的要求其实比普通班的学生还要高,除要参加江苏省的信息技术考试、学业水平测试之外,还要参加国际性的日语等级考试及留学生考试和日本大学的面试。于是我就尽快融入班级,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特点,分阶段引导他们确立目标。我开展了《我自信,我成功》,《心中有盏明灯》的主题班会,班会后我把学生写的奋斗目标及可行性措施粘贴在了墙上,告知学生要重过程,要注意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以及为人处世、行为规范等,重新唤起学生对学习的热情。高二小高考的那段时间,有些学生由于高一时的不认真出现了焦虑乃至绝望的现象,我就开展了《Nothing is impossible》,《坚持是人生旅途上最美丽的风景》,《小高考激励》的主题班会,最后,同学们用坚强的意志和过硬的作风,向学校交上一份出色的答卷——全班同学都顺利通过了小高考。小高考期间,任课老师的敬业精神让我感动,同学们奋发刻苦的精神让我感动,高帆妈妈的爱心姜汤让我感动,他们感动的不仅仅是我,而是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他们是楷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随即我就举办了《感动班级人物颁奖典礼》的全校性主题观摩活动。通过活动他们为班级带来了亮色,激发了班级成员的感动之心,每个成员之间关系融洽,班级充满了阳光,有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到了高三新的挑战又来了,日语N2的等级考试及出国留学面试开始向他们走来,需要他们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于是我就开展了《高三来了!——迈向大学,放飞梦想!》的主题班会来增强学生对“高三来了”的紧迫感,让他们能全力以赴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高三的学习当中。在备战日语N2的等级考试期间,从早到晚的复习,模拟考试,评讲,每天的生活都很单调乏味,有些同学都快放弃了,这时我就开展了《日语N2等级考试动员》,《坚持“今天”》的主题班会来激励学生。高三下学期学生们将要面临出国,通过开展《快乐人生 始于感恩》的亲子主题观摩活动,唤起学生对自己成长经历的回忆,引导学生感知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关爱之恩,同学的帮助之恩,让学生学会感恩,树立良好的品德意识,为人生健康成长走好每一步。

三年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同学们将离开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走出国门,求学异国,开启人生的又一段旅程。同学的友谊,师生的感情,母校的情结等美好的情感需要老师引导他们珍惜、呵护。因此,我准备了以毕业为主题的班会《这段岁月,你我同行——高三毕业主题班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因此,班主任如果能抓住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班会课,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加以引导,既可以达到提高认识、发展个性、愉悦生活的目的,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锻炼自理自治能力,增强班级凝聚力,从而达到巩固班集体和良好班风学风的目的。

二、户外活动:亲近自然,寻求动力

班集体活动是一个班生命力的具体体现,根据班级建设的不同阶段开展相应的活动,能使班集体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育素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针对日语班同学的特点,首先我开展了主题为《团结向上、创建活力班集体》的户外交流活动。通过游戏:智运锦囊,一站到底,齐运柚子。使他们感受到了班集体的快乐,也学到了单靠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要靠集体的力量,一个班级集体只有凝聚在一起才是最美好的。其次开展了《师生动手包饺子,感受中华饮食文化》的活动。在活动中他们感受到了协作的重要性。同时也学会了分享。包饺子活动何尝不是一堂生动的德育体验课?饺子包进了自主、协作、分享、快乐和团结。

再次开展了《集体在于活动》的户外交流活动。通过游戏:寻宝大行动、结对而行、衔纸杯传水等,更一步增强了彼此间的了解和认识,增进了班级成员间的交流和沟通,加强了团结,扩大了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活跃了身心,增强了活力,储备了充沛饱满的精力和热情投身于日语等级考试及学习当中。同学们还深深体会到:个人的优秀,不代表团队的优秀,只有在优秀的团队里,才能折射出个人的光辉。

班级活动对于学生来说,既可以获得满足和显示,更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对于班主任来说,既可以发现平时难以发现的某些学生的长处;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的精神;更重要的是能获得良机,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效。只有把对学生素质的培养贯穿在班级活动中,学生才会有长足的进步和提高,真正达到了教育性与趣味性的统一。

三、主题教育:主动参与,提升能力

赞科夫说:“孩子的全面发展,在孤独和隔离中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具体的内容丰富而形式多样的活动中才有可能。”因为活动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激发他们的各种兴趣,给他们发挥才能的机会。

日语班的影响要走向社会,就要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讲座,以及积极参加校内校外规范组织的各类竞赛活动。如:英语词汇竞赛、英语演讲比赛,日语情景剧比赛,日语词汇大赛,日语演讲比赛,无锡市第十五届中小学英语口语电视比赛等。那个时候,我班学生用心准备每一次比赛,清晨的教室回荡着他们的声音,傍晚的操场徘徊着他们的身影,学校大堂、楼梯角落、宿舍床边,他们不放过任何可以放声练习的地方,只为在比赛中一展风采!最后,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各项活动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叶锡文、陈玮芳英语演讲比赛一等奖;日语演讲比赛一、二等奖都被我班学生包揽,日语情景剧获一等奖,每年的艺术节我班都获团体总分第一等等,好的成绩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学习热情。同时,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让同学们的高中生活充满了各种挑战;团结拼搏的班风让他们衷心地热爱上了他们的班集体,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及我校日语班特色教育的知名度。

总而言之,积极参加各类竞赛活动,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更有利于班级管理,增强班级凝聚力,并能在活动中寻找快乐,获得知识,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四、家校互动:团队作战,合作共赢

陶行知先生说过“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我们要把学校的围墙拆去,那么才可与社会沟通。这处围墙不是真的围墙,是各人心中的心墙。”作为一名日语班的班主任,如何推倒这座心墙,用爱心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家校成长环境呢?关键在于通过与家长沟通,调动家庭的教育力量,使家长配合学校教育。

在班级管理中,我经常与家长保持沟通,这样可以使家长更多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使家庭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从某种意义上说,班主任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就是成功的一半。我采用了多种方法与家长沟通,如用名片、家长会、校信通、电话、QQ、“赞美”的方式、亲子活动等,尤其是亲子活动,我邀请了所有的家长及任课教师参加,由于师生父母的共同参与,加深了他们彼此之间的了解,同时给教师创造一个与家长沟通的机会,渐渐地家长与我和教师的距离缩短了,以至于后来我同他们都成了朋友。

学业水平考试期间,我和任课教师及家长保持着密切地联系,随时了解学生在班级中及放假在家中的学习和思想状况,鼓励,鞭策,谈心,沟通少不了,最后通过师生家长的共同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全班同学顺利地通过了省信息技术考试和学业水平测试。

对于日语班的学生而言,要想考上日本理想的大学,一个好的日语老师非常重要。我经常说我和日语老师王云好比《亮剑》中的李云龙和赵刚,王云是团长,专门指挥学生“打仗”,负责学生的日语学习。而我就是政委,专门抓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工作,我俩一文一武配合的天衣无缝。每次的江苏省日语课程班统测中我班日语成绩总是名列全省第一。日语等级N2考试通过率947%(全省第一);J-test考试张圣仪、王菲和顾超取得了相当于日语能力测试N1级的成绩。

我班顾超爸爸这样说道:通过亲子活动和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多次的沟通,我慢慢地发现,孩子真的变了,变得自信有礼貌、有爱心了,学习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高二通过了学业水平测试及日语N2的考级考试,并在5月份的日语J-test考试中取得了670分的好成绩,相当于日语能力考试的N1级。堰桥中学日语班寓教于乐、教学相长的教学方式;学校对孩子学习上与生活上的鼓励与栽培,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走向成功的平台,为孩子们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然,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工作方法千差万别,形式和任务又在千百变万化。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阶段,此时的学生虽然生理上成熟了,但心智并未完全成熟,因而需要引导。因此,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是塑造学生人格的广阔天地,是形成团结向上的班集体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摇篮,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最后,让我们在实践中去探索总结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使班级管理工作的水平不断跃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韩永昌主编.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993(12).

作者:钱琼

日语教学中思想道德教育论文 篇2:

创设恰当情景,构建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

摘 要: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从“问题情境”“故事情境”及“生活情境”三个方面入手,就情景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的灵活运用展开了细致的分析、探究与归纳。旨在于以此为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实质性的理论与实践帮助。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情景教学;问题情景;故事情景;生活情景

所谓情景教学法,即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有意识、有目的地为其创设与具体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情景,以此最大限度地诱发学生情感共鸣,集中其注意力,调动其学习兴趣、热情与积极性,帮助他们实现对于所学知识点更深刻认识与理解的一种教学方法。

那么,如何才能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创设恰当的教学情景,在确保教与学和谐统一的同时,真正构建起高效率、高质量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呢?对此,我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如下的实践与探索。

一、巧妙提问,创设问题教学情景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明代学者陈献章的此番言论向我们揭示了一个重要道理:疑问能有效集中学习者的学习注意力,诱发其产生认知冲突,促使他们在强烈求知欲望与探究兴趣的推动下积极围绕疑难问题展开探索与学习活动,进而切实收获最高效的学习效果。

鉴于此,我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就会依据初中阶段学生的主观心理学习特点,灵活而恰当地向他们设置一些与具体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探索性问题,力求为学生创设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教学情景,此举收到了预期中的理想效果。例如,在教学“学会遵守规则”这节内容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视频向学生依次播放了人们遵守社会规则以及违背社会规则的种种行为图片。这种强烈的对比带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冲击与认知冲突,在此基础上,我向他们抛出了如下的问题:

1.什么是社会规则?

2.为什么社会生活需要规则?

3.如果没有社会规则,我们的社会生活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4.作为一名初中生,你在日常社会生活中应当严格遵循哪些社会规则?尝试举例说明。

鼓励学生自由结合为讨论小组,对上述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与思考,并由小组代表集中进行发言。

如此一来,就借助这些问题,巧妙地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开放性与启发性兼具的问题教学情景,不仅有效地缓和了课堂氛围,而且更是使学生处在了一个“口欲言而弗能,心欲求而未通”的积极探索状态,而这显然为他们快速集中自身的注意力、学习思维,从而真正投入到具体内容的学习之中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有利于当节课堂教学效率的切实提高。

二、巧借故事,创设故事教学情景

相较于其他学习科目,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抽象性特征,教师若只是单纯死板地将知识点灌输给学生,进行空洞式的说教教育,就会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枯燥、乏味之感,不利于良好思想道德教育效果的获得,更谈不上确保高效率、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效果了。

因此,我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就会有意识地利用初中生热衷听故事的独特心理,在课堂上适当引用一些既耐人寻味又与所学具体内容有关的故事,以期让学生得以在富含哲理的故事中深化自身的情感认识、提升道德素质水平,最终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这方为故事情境“寓教于乐”“寓教于故事”的本质所在。

如,在学习“自尊自立”这部分内容时,我向学生讲解了如下两个小故事:

故事一:张海迪,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张海迪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没有沮丧和沉沦,反而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作斗争,她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与此同时还自学了针灸等医术,无偿为群众进行治疗。张海迪以自己的言行,赢得了世人的尊重。邓小平更是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

故事二:南宋文天祥被元兵俘获,元军承诺只要他愿意为元军效力便可以保全其身家性命,以此诱使文天祥投降。但是文天祥不为元军的条件所打动,并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传世名句,以此表明自己立志效国、宁死不屈的壮志豪情,最终英勇就义。

这两个真实的故事曲折生动,富含感染力,一方面打破了以往死板说教、单纯灌输的传统教学模式,有效地活跃了课堂气氛,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更是以生动形象的故事描绘与渲染,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实现了对于“自尊自立”这一知识点的深刻认识与独特领悟,真正达到了以故事诱发感情共鸣、从故事中感悟人生道理的教学目的。

三、巧妙联系实际,创设生活教学情景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调教学内容与学生社会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灵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社会生活經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新课标的这一指示向我们表明了创设生活教学情景的可实施性与可操作性,可切实收获预期中的理想教学效果。对此,我有深刻的印象与体会。如,在教学“维护友谊”这节内容时,为了帮助学生深化认识,提高学习效率,我结合初中生实际生活中耳闻目染、甚至是亲身经历的生活实例向他们创设了如下的情景:

情景一:

李雷(化名)性格内向,上下学通常都是独来独往,可是,却在一次放学时被学校的两个坏学生拦截住了,声称要抢走他身上的零花钱。恰巧社会青年王伟(化名)在此经过巧妙帮李雷化解了困难。李雷对王伟感激不尽,视其为自己的救命恩人与偶像,并逐渐与其走到了一起,成为非常亲密的朋友。一天,王伟与另一个无所事事的社会青年——刘华(化名)发生了矛盾与冲突,王伟气汹汹地找到了李雷要求他放学后拿着棍子、道具等工具一起去“收拾”刘华。假设,你是李雷,你会跟王伟一起去吗?为什么?

情景二:

欢欢是班长,晶晶是班上的一名普通学生,两人同在一个班级形影不离,关系非常好。班主任发起了“不在班级吃零食”的号召,身为班长的欢欢带领班上的学生积极、认真地贯彻了这项规定,可是,晶晶却认为自己是欢欢的好朋友,即使自己在班上偷吃零食欢欢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予追究。因此,经常在班上吃些小零食。假设你是欢欢,既是晶晶的好友,同时又是一班之长,你会如何做呢?为什么?

情景三:

同班同学陈锋(化名)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你学习成绩较为优异,因此他前来向你这个好朋友请教。此时,你正要同其他同学一起外出。你会认真帮陈锋解答问题?还是讥笑他“这么简单都不懂,真笨”?

上述三个情景贴近初中生的社会生活实际,有利于他们有感而发,在自身已有生活实际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与思考。如此,不仅有利于学生实现对于“维护友谊”这一知识点的更好认识与理解,切实帮助其解决社会生活中在交友问题上存在的疑问与困惑,而且更为关键的一点在于更是确保学生认识到了所学思想品德知识与自身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真正实现了思想品德理论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良好结合,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整体提升与进步。

总之,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应当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地为学生创设契合其主观学习要求的教学情景,这样方能诱发学生产生强烈情感共鸣的同时为其提供更丰富、更多姿多彩的学习素材,也才能真正改善课堂教学模式,切实为高效率、高质量的思想品德高效课堂的构建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凌忠.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J].教育科学论坛,2009(03):10.

[2]李宝玉.情境创设协作探讨.实践运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范式化研究[J].中小学德育,2011(04):15.

[3]郑致珍.试论情境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实施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2(03):10.

作者:刘扬超

日语教学中思想道德教育论文 篇3:

来华留学生的中国文化教育和传播的思考

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中国文化逐渐走出国门,在世界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吸引更多的留学生来到中国。留学生教育是高校国际教育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留学生教育也是我国高校向国际化迈进的重要举措。来华留学生的中国文化教育和传播工作,是来华留学生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文化交流既要坚守中华文化底蕴,同时也应吸取他国文明的优秀成分,兼容并包,只有这样,留学生才能真正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本文对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和传播交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理清了思路,并提出一定的改进意见。

一、存在的问题

1.异国文化冲突问题。文化冲突是指由于文化环境的不同,而导致在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文化碰撞。由于来华留学生的本民族文化与中国文化存在的冲突,留学生之间文化冲突的客观存在,加上语言的障碍,给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工作增加了难度。

2.留学生文化教育管理不够规范。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来华留学生数量日益增多,无论从国别、地区、数量、层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高校在留学生的管理制度上并没有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完善,不利于在新形势下提高留学生的教育质量。

3教学周期的差异。我国高校实行一年两学期、寒暑假制。相对于国外的大学,教学周期比他们长,所以有些留学生会在留学初期无法适应我国的学习制度。西方的学习周期主要为学季制,其中不乏“阅读周”、“实践周”之类的短假,相比之下,我国的学期制度相对外国留学生来说会增加一些束缚感。

二、改进建议

1.注重跨文化模式的課堂教学

教学是对来华留学生实行中国文化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师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还要将中国文化寓于教学环节当中,适时采用视听法、情景法、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或将游戏活动融入到教学环节之中,提高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

2.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

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切实有效的教学管理机制,是保证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的先决条件。在管理模式上以教学管理为中心,行政管理和日常生活管理为辅助。管理者在实行管理的过程中。学会运用弹性机制来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不能盲目地“一刀切”。

3.营造多元化氛围,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

积极组织和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是中国文化教育得以顺利进行的有力体现。为帮助外国留学生尽快适应文化环境,留学生办公室应当多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他们能够尽快越过早期的“文化休克”阶段,快速融入到新的环境之中。积极组织留学生参加文体活动、书法比赛、联欢活动、演讲比赛、摄影比赛、汉语知识竞赛,使留学生切实体会到中国历史文化的底蕴:鼓励留学生参加植树节、端午节、五四青年节等传统节日下的社会活动,开阔视野:积极为留学生搭建与中国学生交流的平台,例如开设日语角和英语角、实行“一帮一”结对子互学、每周一次的座谈会及经验交流会,在中国家庭留宿体验等活动,加强来华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交流的机会。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寓文化于活动之中,使来华留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加大了对社会的接触面,增强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

4.充分发挥班主任在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中的作用

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2--是留学生自身。外国留学生并不单单是从给他们讲述的故事、告诉他们的习俗中去了解中国文化,而是从个人的思维与行为方式去认知中国文化。班主任是参与留学生管理工作的最佳人选。由于班主任与留学生的接触比较多。国内很多高校都采取了让担任主要课程的教师直接做班主任的做法。师生之间比较了解,容易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可以信赖的形象,对留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容易被接受。班主任在来华留学生的文化教育工作中特别要注意将课堂教育、日常安全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联系起来。

5.重视入学教育,打好文化教育基础

留学生入学教育是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的第一课,每年9月在新生入学时期,要细致做好留学生的迎新工作,这是保障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条件。办公室人员及班主任要耐心介绍学校的校纪、校规、教学管理规定、卫生检疫规定,办理签证的程序等条例,颁发留学生手册,使留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到遵纪守法。同时加强安全文化教育,细致周到地做好留学生接站和住宿安排,减少文化差异上的冲击。突发事件时有发生,要求管理者周密地制定出《留学生突发事件管理预案》,入学时重点强调安全须知,做到防患于未然。定期展开心理咨询活动,消除留学生现存的心理障碍,保证他们学习生活环境的宽松和谐,使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在每个细节中。

作者:黄伟 杨雨航

上一篇:旅游风景区景观建筑设计论文下一篇: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