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导入在高校日语教学中的应用

2022-09-10

1引言

在高校日语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们写出的句子单词和语法都是完全正确的,但却表达不出日语原汁原味的意思。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长期以来我国日语教学只注重发音、词汇和语法的语言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日语文化的传授。结果就造成了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严重脱节,只能单纯地就语言分析问题,而不是从日本文化的角度出发来学习和使用日语, 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对日语的正确运用,影响了学习效果和日与交际能力的提高。由于近些年来人们把目光逐渐转向了语言的社会功能特别是其交际功能上,这就使得日语教学的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让学生有能力正确地原汁原味地使用日语。在日语教学中, 对日本文化的导入,成为了行之有效的途径。

2高校日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2.1 中日文化差异显著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国,文化联系非常紧密,从古时候鉴真弘法,遣使隋唐,到近代的效法明治,西学东瀛,中日文化的交流向来源远流长。甚至于很多人认为中国人和日本人同文同种,文化特征极其相似,还有些人认为日本文化曾经拜中国文化为师,错误地以为两国彼此的文化渊源使得中日之间不存在文化壁垒,双方应该非常容易立互相理解沟通。但实际上,由于两国之间的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状况、宗教信仰、风土人情等因素,两国文化的差异是非常大的。

比如表达对于同一件事物的看法时,中国人更愿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比较直接坦率,而日本人却更愿意选择委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想法。再比如中国人的微笑就代表喜欢、赞赏,其含义比较简单,但日本人的微笑就可能有 很多含义,既有可能是赞同、确认或者是歉意,也有可能是反对、拒绝或者克制,甚至有可能是表示慌乱、难看的意思。这些行为方式上的差异可能会让同属于亚洲的中国人感觉到无法理解,而这些文化背景上的差异表现在语言上,就会造成语言上的非技术性障碍,所以高校日语教师在实施教学工作时,应该有意识地将中日间的文化差异融入到教学当中, 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日语沟通能力了,有着重要意义。

2.2 汉语和日语各成体系

尽管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日语从汉语中吸收了很多词汇、文字等语言要素,但汉语和日语在表达形式、文化特征等方面存在非常大的差异,日语和汉语的语法是完全不同的。从谱系的角度说来讲,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而日语的起源并没有一个确切统一的说法,有些学者认为日语属于阿尔泰语系,和朝鲜语有联系密切。从语言形态特点上讲,汉语属于“词根语”,日语则属于“黏着语”。从语序分类上讲,日语属于SOV型语言,而汉语属于SVO型语言。从句子基本结构的特征上讲,日语属于主语主题句并重型的语言,而汉语属于侧重主题型的语言。

由于汉语和日语之间的语言体系差异巨大,教师在给学生讲述日语语言知识时,经常会造成学生不理解的情况,由于长期的汉语环境的影响,中国学生对于汉语的语序、词汇、语言习惯的习惯, 形成了思维定式, 对于日本文化背景下的日语语言体系,产生不适应。所以在高校日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加强日本文化的介绍,让学生对日本文化背景有所了解,了解日语体系特点的文化背景, 让学生对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法有一个了解,掌握日语的使用方法。

2.3 日语学习中的文化鸿沟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日语教学是跨越中日文化的教学,尤其在当今多元化社会的背景下,在日语教学中导入文化内容,更显示出其重要意义。从日与学生当前的知识结构上看,学生的社会文化知识能力落后于语言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导入中日社会文化等知识,提高文化素质。在日语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的教学体系中增加日本社会文化课程内容是很有必要的,也是符合21世纪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外向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3高校日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原则

3.1 把握语言教学与文化导入的主次关系

在极其有限的课堂时间里, 日语教师不能过分强调文化因素而忽略学生基本的语言功底的锻炼,要以语言教学为主、文化导入为辅,进行主次分明、主次相容的外语教学。在语言教学中有机结合日本文化所具有的特征进行讲授, 用文化导入的方式促进语言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3.2 由表及里逐层过渡

导入日本文化需要与日语教学紧密结合, 同时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循序渐进。一般来说,在日语教学的初始阶段要从表层文化开始导入,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文化素质对于语言学习的牵制作用更加明显, 这时可以逐步进行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这类中层次的文化进行导入。使学生在有限的日语学习过程中, 全方位了解日本文化, 在这种背景下接触和掌握日语。

3.3 客观对待中日文化的差异

文化是一个民族信仰、价值观的代表,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这不仅影响了我们的言行举止,也影响了我们的价值观和评价体系。为了防止中国学生用中国文化的价值标准衡量日本人的行为,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客观评价日本文化,以理解、包容和鉴别的心态看待中日文化差异,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学习日语过程中发生的文化冲突。

3.4 导入实用性内容

在日语教学中教师所导入的内容应该与教材所讲的知识联系紧密,并与学生在用日语交流时所涉及的内容相呼应。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日本主流文化的讲解,使抽象的日本文化具体化,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灵活运用,让学生在应用日语时能够自然地考虑到日本文化对语言应用的影响。

4高校日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切入点

4.1 解释词汇的文化内涵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中, 同样的事物可以因此完全不同的联想,即同样的词汇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文化内涵。中日语言中存在着很多指代含义相同但文化含义不同的词语。比如中国的“九”是一个代表吉祥的数字 ,代表长久、长寿之意。中国传统节日“九九重阳节”就是团圆的日子。 但是在日本,“九”和“四苦八苦”的“苦”是谐音字,被日本人厌恶。中国的柳树经常在诗词中被赋予分离、思念的含义,因为“柳”与“留”谐音,比如李白有诗句“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借助柳树来表达思念之情。但是在日本的文化里,柳树是魔鬼经常出没的地方,是不祥的预兆。在中国,“乌鸦”被认为是不祥之兆,甚至预示着死亡,而在日本乌鸦却是神的象征。基于以上中日语言词汇方面的差异分析, 日语教师在词汇教学中不可以仅仅停留在词语本身的意义上, 还要根据日本文化的具体内容讲述词汇在日语文化背景中的隐含含义,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牢固的记忆词汇,还能够让学生对词汇做符合日本文化的评价,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2 挖掘语言现象的文化内涵

日语中有许多特殊的语言现象, 使得日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障碍,这些语言现象是在日本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所以日语教师要加强对语言现象的文化内涵的讲授。比如,日本人的情感意识中,报恩和还债是一样的,所以日语中的表达会尽量避免让对方背负感情包袱, 所以日本人在使用词汇时就会有所选择。而如果中国学生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说出语法通顺但有失礼节的句子,就会造成语言的使用不当。所以说,在对某种语言现象进行讲解时,日语教师不能够仅仅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仅仅把词汇、语法、句型讲授给学生,让学生仅仅分析句子的单词拼写是否有误、语句结构和语法是否正确等问题,而是应该挖掘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在交流时的文化意识。如果不能够充分挖掘这些内涵, 会造成学生在实际语言交流过程中不能得体地使用语言。

4.3 介绍与教材相关的文化背景

课堂教学的基础在于教材,教师在日语教学的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对日本文化进行介绍, 不仅有利于学生消化吸收课文内容、增强阅读理解和语言交际能力, 同时也可以借助课堂教学,让学生更为系统地理解日本文化。教师可以根据每一个部分的内容设计一个话题,借此话题对日本民族的地理环境、社会历史、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名人趣事以及行为规范和价值观方面对中日文化进行对比。这要求教师对教材内容有深层次多角度的理解, 根据文化意识培养目标深层次挖掘教材中的文化背景知识,有效地进行文化输入。

4.4 日语教学与日本文化教学有机地结合

在日语教学中导入日本文化, 将日语教学与日本文化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是高校日语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水平, 把教学中的文化因素进行适当的分类。例如,将日语中的习惯用语、典故和日常非语言行为作为文化因素加入到课堂教学中, 通过这样的方式把日本人文化特征体现在教学中。特别是高年级的日语教学中,随着学生语言水平的提高,文化就越发显得重要,因此,文化导入的比重应该更大,内容也更加深刻。日语教师应该将语言教学与文化导入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结合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丰富课堂内容,加深课堂深度。

5高校日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途径

5.1 选取合适的教材

教材是课程的物化形式, 是教师和学生展开的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工具,是课程开展的载体。它不仅承担着向学生传授外国文化经验的任务,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工具。现在随着高校日语专业学生人数逐渐增多,日语图书市场也越发繁荣,各个高校所选用的日与教材也各有侧重、各有不同,并且质量好坏不一、参差不齐。高校日语教师要慎重选择教材,根据专业课程的特点, 使用既满足基本知识的教学用途又要满足能够体现日本文化特点的教材。要选择重视日本社会文化介绍、能够从不同角度反映日本社会各个方面的文化特点以及日本人的价值观的教材,既满足学生的语言学习要求,有能够使学生掌握日本文化,一举两得。

5.2 通过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提高学生文化意识

现代教学技术迅速发展, 时至今日多媒体教学技术已经被很多高校教师采用, 其对于增强学生认知能力、扩充学生知识面、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和课堂容量的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日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平台,以教材为基础制作出很多带有日本文化特色的多媒体课件,采用图片、视频等形式使学生对日本社会的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有一个直观的、全方位的了解,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比如可以根据日本福岛核站事故的资料, 运用多媒体手段给学生讲解日本的地理环境、能源结构和危机等方面进行讲解,让学生通过这些方面的学习对日本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 进而对日本文化有一个认识,提高学习效率。

5.3 通过日文书籍 、报刊 、杂志提高学生文化意识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日语教师要给学生留下课外阅读的作业。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报刊、杂志来积累日本文化背景、社会风俗、社会关系等有关材料,尤其是日本经典文学作品。这些文化资料的积累不仅能够理解日本民族的性格、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另外,网上阅读是迅速获得最新知识的有效途径,也是了解日本当前社会动态、社会问题以及社会关系的最直接快捷的方法。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社会文化素质非常有效。

5.4 通过影视作品提高学生文化意识

日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看一些优秀的日本电影, 并让他们展开对日本文化理解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可以提高听力水平、会话能力,还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日本人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切身体会中日文化差异。比如可以组织观看奥斯卡获奖影片《入殓师》使学生领略日本的文化习俗和风土人情,更让学生深入日本人的精神世界,了解日本人对生死的感悟, 对日本人的悲情文化中生死情结产生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在观看影片的同时适时地加入关于中日文化的对比,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能够对中日文化有一个客观理性的对比,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能够游刃有余。

6结语

日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 这对于以单纯的以语言知识讲授为内容的日语课堂教学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其涉及到日语教材的改革、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文化意识的提高、文化导入的远期目标的设定以及具体方案的实施等诸多方面。如何科学有效地将文化导入到日语教学中,使学生跨越语言和文化障碍,准确掌握日语的使用方法并运用得当,是学校、教师和学生不断努力的方向。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跨文化的交流中,语言交流受到各自文化背景的约束。中日两国的语言和文化都具有很大的差异,很多语言的基础知识必须从日本文化进行解读,否则学生的对日语的理解就会出现偏差,甚至出现错误。如何在日语教学过程中利用对日本文化的解读讲解,是高校日语教师的一大课题,需要不断探讨和实践。本文从文化导入在高校日语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出发,讨论了文化导入的原则、切入点和途径。

关键词:文化导入,日语教学,语言,文化

上一篇:生物化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几点体会下一篇:C反应蛋白对冠脉病变稳定性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