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积极心理学论文

2022-04-19

大学生积极心理学论文 篇1:

论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调适中的积极意义

[摘 要]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大环境使部分大学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就业心理障碍问题。积极心理学作为新世纪现代心理学的新兴范式,关注人类的优点与潜力、幸福与快乐,以培育个体积极人格为终极目标。把积极心理学引入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调适有助于实现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的价值平衡,挖掘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的积极力量,提供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的积极解释。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意义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二十世纪末始于美国心理学界、之后逐渐风靡全球的一场新兴心理学运动的实践产物,“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1〕在传统心理学的发展视野中,心理学家的主要任务局限在对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病理性的消极心理学成为心理学发展的主导模式。人们对心理学的第一印象基本锚定在病态、幻觉、焦虑、狂躁、恐惧、神经等负面概念上。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就指出:“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和战争所困扰的时候,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任务只要是抵御和治疗创伤;但在没有社会混乱的和平时期,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则成为他们的主要使命。”〔2〕积极心理学正是在这一使命的引领下开始超越和改变二战后人类以治愈战争创伤和精神疾患为目的的消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类的积极品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研究人的主体价值、发展人性的优点远比修复疾病更有建设性,因此它要求心理学家以全新的理念、开放的姿态、欣赏的眼光去认识人类的潜能、品质和能力,倡导心理学研究重视人的价值和人文关怀,提倡用积极的心态重新解读人的心理现象、心理问题,通过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心理病人解决心理问题,帮助普通人最大程度地开发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在多重因素影响下逐年加大,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愈加凸显,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的调适实践也经历了一个从认识到深入再到强化的发展历程。但总体而言,我们的就业心理障碍调适未能及时回应社会发展的时代诉求,仍局限在忽视个体性功能的消极心理学范式,就业心理调适缺乏针对性、积极性和实效性。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积极心理学坚持以人为本,提倡积极人性论,扭转了传统心理学过于偏重问题的消极性,实现了心理学从消极到积极的正确转向,这种转向对于提升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的调适水平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

一、积极心理学有助于实现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的价值平衡

长期以来,主流心理学专注于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重点研究消极力量、消极因素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消极影响。在此理念的指导下,我国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的调适实践仍不可避免地困于“消极的囚笼”,而打开囚笼的钥匙就是把“积极”这一理念重新导入心理学视阈、实现“两极”价值平衡的积极心理学。首先,积极心理学有助于祛除传统心理学调适目标的不平衡性。目前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目标总体上来说是侧重于消极目标,以解决学生的就业心理障碍和心理冲突为主要任务,忽视了引导学生心理发展和成熟的积极目标,即帮助学生在自身就业能力与客观就业环境允许的范围内达到最佳就业心理状态,最大程度的挖掘和发挥个体的就业潜能,促使个体人格在就业实践中更趋成熟。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调适的目标就是为人的生存与发展提供积极的心理保障,我们的就业心理教育更应注重引导学生树立面对困难、面对挫折时的积极应对态度,同时关注个体内在潜能,培养个体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这样的做法应该更有助于从实质上减少和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障碍和心理冲突。其次,积极心理学有助于矫正传统心理学调适方式的纯病理性。对具有心理障碍的对象实施医学性和病理性的诊断和治疗是传统心理学的基本做法,虽然这种做法仍有其存在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本主义精神的回归,人们越来越认可和支持积极心理学所提出的理论、所提倡的做法,即:人是一个具有自我决定、自我完善功能的理性个体,人们完全可以通过挖掘和激发人类自身与生俱来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来抑制、消除消极心理,实现“积极”与“消极”的此消彼长。所以我们的就业心理调适也应该遵循这一理念,注意从大学生个体的内在层面发展积极力量,促进就业心理障碍的标本兼治。最后,积极心理学有助于消解传统心理学调适对象的局限性。传统心理学认为,“消除了疾病就意味着健康”,〔3〕因此他们理所当然地把服务对象框定在了病人身上,排除了正常的普罗大众。但积极心理学认为要把正常人纳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强调研究健康人的本性、潜能、优点和价值,实现人文关怀和科学精神的统一。因此,我们的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对象也应普及到占绝大多数的正常学生,使他们的人格更加健全,心理更加健康,从而更好地预防正常学生滑入就业心理障碍的泥沼。

二、积极心理学有助于挖掘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的积极力量

二战后的心理学基本以问题为中心,其主要内容就是消除人心理上和行为上的问题,其实质就是在否定人的自身积极性的前提下“修理”人的“毛病”。但越来越多的心理学研究发现,“人性中的优点是对抗心理疾病重要的调节与缓冲器”,〔4〕开发和培养人内生的积极力量有助于人主动克服苦难和问题实现成长。积极力量是指个体正向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和潜能。〔5〕在同样的负面环境下为什么有些人能保持健康的身心,始终有尊严地生活着,而有的人却成了问题人?导致这种结果分化的杠杆点就是积极力量:只有人内在内生的积极力量(如爱心、善良、责任感、乐观、勇气、意志力、工作热情、对未来充满希望等)才是预防问题产生的最好工具,同时也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工具。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生命系统不是问题的集合体,而是一个既有潜在内心冲突,又有自我决定、自我修复、自我完善能力的综合系统。因此,传统心理学应改变纯粹以问题为导向的功利主义取向,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培养人的积极力量上,通过巩固、提升人的积极力量而使人真正达到身心和谐的理想境界。而且,“心理健康并非仅仅只是消极因素较少,同时也是积极因素较多”。〔6〕人类社会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只是一味地为了使自己不再有任何问题而保持存在,而是开始由必需性需要向享受性需要转化,趋向于使自己更完美、更舒适,社会文化对于个人层面和集体层面的积极品质、积极力量也是表现得愈加关注。因此,我们的就业心理教育必须及时地回应这种变化,不能再一味地把目光聚焦在大学生因为就业压力而衍生出的一系列心理问题上,而应尝试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致力于大学生就业积极力量的挖掘上,通过积极力量的开发祛除或是抑制消极因素的影响,强化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坚持“一切从积极出发,用积极的途径培养积极的品质,用积极的思想浇灌积极的心灵,用积极的过程提供积极的情感体验,用积极的态度塑造积极的人生”,〔7〕使心理学真正回归于社会、回归于人。

三、积极心理学有助于提供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的积极解释

传统心理学基本是就问题论问题,从问题的消极性角度探讨消极性的问题,完全切割了“消极”与“积极”两个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性,久而久之造成了“消极”与“积极”在实践层面的对立和冲突。相反,“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问题本身虽然不能为人类增添力量和优秀品质,但问题的出现也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优秀品质和潜在能力的机会”,〔8〕因此提倡用积极的方式对心理问题(消极问题)作出适当的解释,并从中获得积极意义。我们生活在一个现实的世界里,每天可能遇见各种各样的问题,当问题出现在眼前,如何选择对待它的态度、如何解释它的存在是我们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前提。态度、解释是极具个人主观性的概念,作为一个自由的个体,每个人都可以对问题持有自己的理解,也有权利选择自己的解释风格,比如积极还是消极?乐观还是悲观?积极心理学给我们的告诫就是要学会从问题的坏的一面看到好的一面,从消极中发现积极,为解决问题提供积极的解释。例如,足坛巨星梅西的劣势就是身高,这使他在争抢高空球的时候明显落于下风,但也正是得益于身高的“劣势”,他获取的积极性优势就是重心低,变向、变速敏捷度无人能及。因此,世界是辩证的,凡事都有两面性,当前,我们的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调适基本是把问题框定为消极性的“死问题”,并没有尝试对问题作出正向的、有建设性的积极解释。比如大学生就业中的自负心理,其积极解释可能是自信心比较强,自我认可度高;自卑心理则可能说明这个学生做人更务实、做事更踏实;攀比心理也许意味着这个学生有更强的求胜心理和自我定位要求。长远来说,能对问题作出积极解释的人在生活中能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感,对生活的满意程度也更高,抑郁更少。而且,积极的解释风格就像汽车上的减震装置,它能使人在面对问题、面对挫折时保持情感上的稳定性和舒适性,而不至于出现剧烈的心理波动。因此,我们要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解释出学生的优点和潜质,并引导学生尝试用积极的方式解释自身面临的就业问题和心理问题,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人格品质,逐步实现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由以解决具体心理问题的工具性目标过渡到以“促进人成人”为崇高使命的高阶目标。

〔参 考 文 献〕

〔1〕柳礼泉,肖冬梅.积极·希望·快乐·幸福——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学术论坛,2009,(07):171-175.

〔2〕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展,2003,(03):321-327.

〔3〕陈晓娟.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08:19.

〔4〕苗元江,余嘉元.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J〕.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2003,(02):81-87.

〔5〕田奇.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看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D〕.首都师范大学,2011:26.

〔6〕苗元江,余嘉元.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J〕.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2003,(02):81-87.

〔7〕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2008:1.

〔8〕任俊,叶浩生.积极: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价值核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4):106-112.

〔责任编辑:侯庆海〕

作者:王美多

大学生积极心理学论文 篇2: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摘要: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社会对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和期望,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面临着与以往不同的环境,并承受着各方面的压力,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不容乐观,笔者认为在积极心理学蓬勃发展的今天,关注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发展是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发展个体潜能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探讨大学生存在的不良心理品质的内容,结合实际工作,提出了提升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品质大学生心理健康

导论

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国家很重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能力培养,从2001年3月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开始,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的文件和意见,指导高校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2013年张小艳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看,当代大学生心理处于正常范围内的学生占79.1%,具有轻度心理问题的学生占12.4%,有中度心理问题的学生占7.9%,有重度心理问题的学生占0.6%,存在一定心理问题的学生占到20.9%[1]。所以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刻不容缓。

笔者认为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有利于大学生个体身心健康发展,预防大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也有助于大学生积极地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大学生不良心理品质的表现

当前,大学生朋友的心理品质总体上是好的。但学校和家庭教育重智力开发,轻非智力能力培养的弊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所以当代大学生虽然生理上已完全成熟,但心理上却未完全成熟。目前大学生中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不良心理品质:

1、认知上的偏差

对大学生来说,智力和创造力都达到了人生的高峰期,却存在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灾难性思维等认知偏差。绝对化要求:容易出现非黑即白、非此即彼、以偏概全等非理性思维。过分化概况:以一件事情的成败来评价自己或他人所有方面的不合理的认知方式。灾难化思维:过分夸大事情的危害性和严重后果,认为如果发生一件不好的事情将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一场灾难而陷入抱怨、自责等极端的不良体验中。

(2)、不良情绪体验频繁

大学生处于青春期后期,在情绪上,一方面表现为情绪情感丰富,对生活富有激情,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情绪起伏波动性较大,而且体验到的负性情绪较多。有学者对大学生心理素质调查的结果发现:大学生自身情绪控制力较差,情绪受情景影响较大:如在“情绪起伏较大,常影响学习和休息”这一选项中,有31.7%的大学生做了肯定回答[2]。

(3)、意志上不够坚定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比较突出。树立了远大理想,却容易半途而废;自制力薄弱:对于该做的事情没有做,对于不该做的事情却去做,典型表现就是某些大学生存在“网络依赖症”。学者对南京六所高校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在百分比中,轻度依赖的学生占29.3%,较重依赖的学生占10.3%,严重依赖的学生占4.1% [3]。

(4)、欠缺优良的性格品质

当代大学生存在以下不良的性格品质:偏执:敏感多疑,无足够根据地怀疑他人的无意、非恶意甚至友好的行为;强迫:个体明知一些行为和观念持续存在毫无意义,却不能克制地反复出现,并感觉到紧张和痛苦;攻击性:较长时间的对环境、人和事物的敌对心理,表现出对他人的不满和厌恶,甚至对他人产生攻击和破坏行为;以自我为中心,不易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等。

了解大学生存在的不良品质,对于有针对性地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二、提升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对策

1、以积极心理学为理念,多渠道了解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现状及年级特点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通过测评的方式了解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目前,我们可以通过国内比较好的测量工具如《中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积极情绪体验量表》等测量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积极情绪和积极心理状态。

在我们实际的工作中可以通过测量发现大学生的特点,设计适合各个年级段的学生需要的教育方案,以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为目标。让我们能切实根据学生发展的特点因材施教,切切实实提升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和开发心理潜能。

2、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笔者认为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心理调适的方法是很好的途径和渠道。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1)、在课程中,老师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方向,努力从以解决心理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理念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注重心理潜能的开发和心理素质的培养的理念;

(2)、改革教学目标,树立以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和潜能开发为核心的教学目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有三个层次的目标,关注有心理障碍和疾病的个体并进行相应的咨询和辅导、针对部分大学生普遍心理问题而进行辅导和咨询、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和心理素质的培养,笔者建议努力整合三个目标,突出开发大学生潜能和发展积极心理品质的目标,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健全人格,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去应对消极的情绪和体验。

(3)、在积极心理学的指导下,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模式转变。教师融合积极心理品质的内容在课堂中,通过个案咨询、团体辅导等方式,收集大学生中典型案例用于教学,形成典型案例分析---课堂心理活动或体验---活动或体验后的交流和讨论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3、以积极心理学为支撑,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出真知,实践促发展。只有在实践中的良好的体验才最能深入人心。而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是个体在活动中的体验、所受的感悟、心灵的触动而形成的。

笔者认为,活动本身就是实际而有效的教育刺激,它可以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并从体验中发掘自己的潜能,所以我们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本着吸引学生“走出寝室、走出网络、走入团体、运动起来”的原则,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适合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的活动,比如:心理情景剧比赛、心理手语大赛、心理电影赏析与点评、心理主题班会设计及展示大赛等等,鼓励同学积极参与并在活动中大胆展示,在活动中产生种种内心体验和感悟,通过活动学习如何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如何在人际交往中自信心得到增强等能力。笔者认为促进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是大学生开展活动的重头戏。

在积极心理学理念下,培养当代大学生真诚、热情、自信、乐观等积极的心理品质不仅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态,也能激发个体潜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应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压力为适应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和重要保障,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教育大事。

参考文献:

[1] 李焕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作用研究[J].

[2] 张淑玲,王怀章,王艳玲,孙闻人:《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调查报告》,《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3月.

[3]王梁:《大学生网络依赖状况分析一基于南京六所高校的问卷调杏》,《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5月.

作者:陈伊

大学生积极心理学论文 篇3:

从积极心理学角度探索90后大学生积极情绪的培养

摘要:积极心理教育是近年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的趋势,其研究的三个主题为: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人格特征和积极的环境。本文重点探讨在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培养他们的积极情绪和体验,使他们能以积极、健康、乐观的心态面对大学生活。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90后大学生;积极情绪;主观幸福感

一、培养积极情绪的理论支持

积极情绪是积极心理学的三大研究主题之一,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众学者也对这一概念给出了不同的解释。Russell认为,积极情绪是当事情进展得顺利时,当事人想微笑时产生的那种好的感受。情绪的认知理论认为,积极情绪是在目标实现过程中取得进步或得到他人积极评价时产生的感受。Fredrickson认为,积极情绪是对个人有意义的事情的独特即时反应,是一种暂时的愉悦。随后,Fredrickson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积极情绪的扩展——建构模型,是目前影响最大的积极情绪理论。该理论认为,各种具体的积极情绪,如高兴、兴趣、满足感、自豪感和爱等,表面看来不同,但都有拓宽人们瞬间知行能力、建构和增强人们个人资源(如增强人的体力、智力、心理调节能力和社会协调性等)、提升人们主观幸福感等功能。积极心理学的积极情绪体验理论这一研究主题与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不谋而合,壮大了以人为本的心理教育价值理念。[1]

二、中国90后大学生心理特征解析

90后作为具有鲜明时代特点、极其特殊的一代,同80后一起成为社会舆论经常讨论的群体。20世纪90年代至今是社会经济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阶段,也是90后大学生从出生到成人的完整生活阶段,同时也是信息时代来临的阶段。正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环境的渗透及家庭观念的影响,造就了90后一代特殊的心理特点。[2]

从李启铭的“我爸是李刚”事件,到药家鑫的肇事后杀人事件,再到李双江之子李天一打人事件,均引起社会的广泛讨论,影响巨大,大学生和90后群体也因此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有研究表明,有54.9%的“90后”大一新生心理适应能力较差,仅有3.3%的学生有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90后”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低于全国青年常模,“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作为极其特殊的一代,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表现为心理的假早熟及矛盾性。伴随着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90后,接触面广泛,信息量大,获取信息途径多元化,这使得他们的思想与心理相比于同年龄时期的80后、70后更为早熟。他们有主见,不喜欢盲从,追求个性,希望表现出自己的才能,同时具有较强的忧患意识,更加注重实际,更加追求现实利益以彰显自己成熟、稳重的一面。但是,这看似成熟的做事风格并不能代表90后大学生的心理已经趋于成熟,他们的一些行为和决定常常显得简单、不成熟,往往把事情想象得过于简单和美好,对未来的估计有偏差,成功想象居多,缺乏落实环节,同时,由于90后多为独生子女,虽已脱离孩子的群体,但尚不能履行成人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常被排斥于成人行列之外。因此,他们对家庭和父母的依赖性较强,自我为中心,不善于换位思考。在每年新生开学报到日,不乏见到一个90后大学生入学随行家长五人以上,各位家长为其忙前忙后而“主角”大学新生则怡然自得、无所事事的现象。

三、培养90后大学生积极情绪的方法探讨

积极情绪往往伴随着某种愉悦和幸福的主观体验,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因此,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应该有意识地培养90后大学生的积极情绪,提高其主观幸福感,促进其心理健康成长和成熟。

1.多方合作,共同营造积极环境

在培养大学生积极情绪的过程中,仅凭辅导员和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是远远不够的,家长,教师,班集体,社团组织,社会舆论,公共媒体等应该全面配合,共同营造积极的生活学习环境。

90后大学生带着这个时代高速发展、急剧转型的鲜明特征,尽管他们还有不足和缺点,但毫无疑问,随着逐渐成熟并且融入社会,他们必将成为时代的弄潮儿。不论是全民赈灾的汶川大地震,还是举国同庆的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民族大事中,80后、90后所表现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这个社会看到了年轻一代的力量和希望,也让社会大众见证了90后的成长与担当。社会媒体不应一味地指责他们身上存在的缺点,却对其优点只字不提。相反,应该大力褒扬他们身上存在的闪光点,给予鼓励和肯定,让他们为“90后”称号感到自豪,从而激发他们继续发扬优点,增强自我认同感,这一积极情绪可以持久地促进他们主观幸福感的产生和保持。

2.运用多种方法,引发学生积极情绪的产生和升华

积极情绪的扩展——建构模型认为,各种具体的积极情绪均能拓宽个人瞬间知行能力,提高主观幸福感。积极心理学强调,必须以研究人内心所具有的积极力量为出发点,因为只有内在的积极力量得到培育和增长,人性中的消极因素才能被抑制。大学生在适应其社会角色的同时,更要注重自立、自信、自尊自强意识的培养。培养大学生积极情绪和体验,使其成为一种习惯性的工作方式,促进其积极人格特质的形成。

(1)开展各类心理团体辅导活动。由于大学生刚刚从中学压抑的环境脱离出来,因此,在大学开始之初,可以开展各类以认识自我、熟悉他人为目的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以团体游戏的形式排解同学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陌生感,使他们在活动中获得对彼此的信任感,从而为以后的交流奠定基础。同时,90后大学生在此类活动中能够建立自信,找到自己的存在感,获得愉悦的主观体验与情感的触动,打开心防,悦纳自我和他人。[3]

(2)鼓励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社团活动。由于90后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往往自我意识较强,与他人交往时有这样或那样的摩擦,加上90后大学生的交往方式多局限于网络(QQ、飞信、校内网等通讯媒介),导致同班学生之间,甚至是同一个宿舍的舍友之间形同陌路。震惊社会的“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正是由于员工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造成员工心理极度压抑又无适当途径宣泄,出现员工跳楼自杀后,其舍友竟不知其姓名的惨剧。因此,为了杜绝此类现象出现在大学生群体中,校方应该鼓励同学之间多接触,多交流,在人际交往中获得存在感和归属感。同时,鼓励他们有选择性地加入各类社团,使之在进行人际交往的同时,兼顾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兴趣和爱好一旦得到满足,促进了主观幸福感的产生,就能更加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

(3)成立心理互助小组,给予组织支撑。心理互助小组可以帮助组员解决其心理障碍和问题,获得组织支撑,通过组员间相互倾诉、角色扮演等形式,达到心理自助的效果。例如,网络脱瘾互助小组,焦虑障碍互助小组,缓解压力互助小组,强迫症互助小组,人际交往障碍互助小组,等等。组员们通过定期参加这些活动,找到同伴,在进行宣泄的同时,排除心理问题给自己带来的消极情绪,从而获得积极情绪和体验,而这种积极的情绪和体验又可以“弥漫”于他们其它的活动中,保持愉悦和乐观。

3.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意识,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培养90后大学生积极情绪时,应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寻求,助人自助,让他们在以后的个体生活中能够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积极情绪,自得自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辅导员及教师也可以充分展现自己的性格魅力,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让他们也从自己的角度体验积极的情绪和态度带来的自我感官上的快乐和心情的愉悦。

4.注重大学中特殊群体积极情绪的培养,以点带面

由于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等差异,大学生自然分化成特点鲜明的群体。其中,贫困大学生、来自离异或单亲家庭的大学生群体等尤为突出,这些90后大学生由于更为特殊的身份,使得其心理健康问题更加应该受到重视。

2004年“马加爵事件”震惊全国,扼腕叹息的同时,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受到了社会的重视。学校不仅应该关心贫困大学生的生活问题,给予其基本的生活物质保障,而且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对这一特殊群体给予关爱和尊重,帮助其建立自信、自尊。笔者在管理实践中,曾组织过班集体为贫困新生过大学里第一个生日的活动,不仅让他们感到了集体的关爱和重视,同时,也让其他学生感受到了为别人付出的快乐和愉悦,并对自己现在拥有的一切心存感恩。类似活动可以以贫困大学生为“点”,带动激发其他学生积极情绪和体验的产生。[4]

近年来,离婚率不断攀升,以北京市民政部门的统计数据为例,2009年第三季度的离婚率达到20.6%。有调查显示,三成以上的离婚家庭子女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因此,对于90后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应当给予重视。在日常活动中,给予他们集体的温暖和同学间的友爱,引导其积极情绪的产生,弥补由于家庭的不完整给其带来的孤独感和被抛弃感,让他们最大程度地感受到除亲情外的友情、集体情及师生情的关怀。

四、小结

90后作为极其特殊的一代,其心理健康问题在高校管理中不容忽视。本文通过借鉴积极心理学中的积极情绪的理论,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90后大学生的积极情绪和体验,以使他们获得持久的主观幸福感,从而缓解现阶段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危机,避免因心理问题而引发悲剧这一现象的产生,这一探索仍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温婉如.“90”后大学生特征分析及教育研究[J].宁波大红鹰学院学报,2011,(1).

[3]赵晶.辅导员对“90后”大一新生的心理教育[J].中国西部科技,2010,9(5).

[4]刘毅,宗岚.积极心理学观对高校贫困生心理教育的启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29(1).

作者:李笑 林波萍

上一篇:积极心理生物教学论文下一篇:旅游院校创业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