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教学外国文学论文

2022-04-25

内容摘要: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主要依靠人文教育,而外国文学无疑是人文教育的重心之一。中西人文精神有着不同的发展历程和发展内涵,通过追溯二者的历史源流,说明我国全面宏观整体的外国文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关系研究势在必然。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文精神教学外国文学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人文精神教学外国文学论文 篇1:

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人文主义研究

摘 要:许多外国文学都富含人文精神,几乎体现在各个时代的外国文学作品中。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对真、善、美等崇高价值理想的追求,其终极的目的就是使人实现幸福、自由和全面发展,因此对于现代人具有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人文精神在外国文学作品中绵延不绝,从古希腊开始直到现在,人文精神对人们产生了深刻影响。

关键词:外国文学作品;人文主义;人文精神

人文主义从人类文明诞生之日起就成为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动力。现在我国文学与世界文化具有越来越密切的接触,因此外国文学中的人文精神也极大地影响到了我国的文化。外国文学除了包括外国各种优秀作家的思想和文学理念,同时还具有深刻的人文主义精神内涵。因此,有必要对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人文精神进行深入研究。

一、人文主义在西方文学作品中的演进

(一)人文主义精神与古希腊文学

古希腊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起源,通过对古希腊文学的研究和学习能够对古希腊人的人文精神和思想产生深刻地认识。古希腊人对现实的生活更加关注,而且对现实生活充满了希望和向往。通过古希腊神话故事我们就能够发现这一点,古希腊神话故事都对人间的生活予以了充分肯定,表明当时的人文主义思想就具有了较强的启蒙性。此外,人类所拥有的无穷的力量在古希腊文学中的喜剧和悲剧中都得到了赞颂。比如,在古希腊神话中,大英雄赫拉克勒斯努力的为人类造福,希望人世间成为真正的幸福乐园[1]。俄底浦斯是《俄底浦斯王》这部神话作品中的主人公,他从少年时代就开始不断地进行抗争,希望能够由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欧里庇得斯在作品中创造出了美狄亚这样一个妇女的形象,她用自己的力量和勇气努力争取自己的权益。

(二)人文主义思想与中世纪欧洲文学

欧洲文学在中世纪获得了较快的发展,这为人文主义思想在欧洲文学的发展与传播提供了十分深厚的思想基础。在文化领域,中世纪基督教思想已经成为其核心组件,基督教思想主要指的是以神为本的基督教思想。由于基督教制造了诸如“上帝万能说”、“原罪说”等,开展了一系列的虚无的说教,因此很多人都认为上帝才是自己的全部寄托。基督教对神的无上权威和神性等进行不断地宣示,从而对人們的思想形成了严重的钳制和束缚。在这个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教会文学对禁欲主义的出世思想和神的权威进行了大量的宣传。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教会文化大力宣传原爱说、上帝造人说,因此为西方博爱、平等和自由精神的传播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因为当时人们普遍信奉基督教,因此博爱、平等等各种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并且极大地影响到了后世[2]。所谓的平等主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没有任何差别的,芸芸众生在上帝面前并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是生而平等的。正是因为西方世界普遍信奉原爱观念和上帝造人说,所以在西方世界人与人之间平等程度很高。

(三)人文精神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体现

19世纪的历史学家将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称为人文主义,人文主义对盛行于15、16世纪,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等新思想的总结与概括。15、16世纪欧洲处于封建社会,但在13世纪的欧洲南部的意大利等国家就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而文艺复兴运动正是诞生于社会背景下。教会在一千多年的统治期间积极地宣传人们只有接受受苦,才能够得到上帝的原谅,因此那个时代出现了戒鞭、紧身衣和苦修带等。然而天堂虽然美好,但是没有一个活着的人看见,所以西方世界的人们长期以来受到宗教的压制,最终被剥夺了生活的乐趣,文艺复兴运动的诞生就是人们对现实状况不断反思的结果。所谓的文艺复兴就是一场文化运动,囊括了对古典文献的重新学习,在绘画方面采用直线透视法,以及广泛的教育变革。其特点是注重人的现实生活,而這一点在神话这种最古老的文学中得到很好地体现。从字面的意义上来说,文艺复兴就是要对古希腊罗马文化进行复兴,而实质上却是发展资产阶级自己的文化。他们高举人文主义的大旗,强调人的力量,以人为主体,尊重人性,赞美人性,对中世纪宗教所宣传的神权和神威予以坚决否定。由于文艺复兴时期喊出了人性至上的口号,高扬人文主义的旗帜,因此这个时代的人们获得了高度的尊重。人文精神体现在文学作品中就是出现了一系列的歌颂人的伟岸、赞颂人的理性的文学作品[3]。

(四)人文精神在19世纪的进一步发展

19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成立,然而这些资本主义国家非但不是理性、平等和自由的乐园,还充斥着恐怖、暴力和罪恶。外国文学面对动荡的社会环境仍然坚持赞美人性和张扬个性,但是因为受到了愈发激烈的社会斗争的影响,这时候社会批判的光芒开始绽放出人文主义的思想光芒[4]。这一时期的人文精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更多地属于人道主义,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现实主义作家开始成长了起来,他们通过人道主义抨击时弊、观察生活,并且将其作为自己创作的思想武器。作为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英国的狄更斯对孤苦无依的儿童予以了特别的关注,并且揭露了所谓的济贫法和相关的社会司法现状。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的现实主义大师,他主张勿以暴力抗恶,并且在道德进行自我完善。在他的心中,上帝予人以爱,而且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5]。雨果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浪漫主义作家,同时还是非常典型的人道主义作家,他对悲惨世界予以了切实的关注,在《巴黎圣母院》这部作品中就强烈谴责处死无辜的爱斯美拉达;在《悲惨世界》中强烈抨击了摧残人的国家司法制度;在《九三年》这一部作品中,雨果对人文主义和人文关怀思想推崇备至[6]。

(五)人文精神在20世纪的发展

现代主义文学形成于19世纪的70、80年代,繁荣兴旺于20世纪,后现代主义文学形成于20世纪的50、60年代。20世纪的文学并没有真正的达到理想的人文主义状态,退回到人的内心世界成了这一时期文学作品的主要表现。

现代主义认为,最真实的只有人的内心,而现实主义文学也对现代派文学中的各种手法进行了充分的借鉴,两大流派的文学在20世纪都开始对人物的心理感受努力进行捕捉,并对内心的独白和心理分析予以了更多的注重[7]。肖洛霍夫对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传统进行了继承和发展,且充分展现来人道主义。肖洛霍夫在《一个人遭遇》中塑造了索科罗夫这样一个普通人的形象,索科罗夫是一名汽车兵,他没有任何的豪言壮语,在战场中不怕牺牲、不怕累、不怕苦,尽职尽责。肖洛霍夫借了索科罗夫颂扬了人文精神。

二、人文主义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人文主义思潮对20世纪的中国文学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20世纪的中国文学如果没有受到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就会变成另外一个模样,中国的新時期文学也会变得面目全非。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对我国当代文学产生了多层次、全方位和无所不在的渗透和影响。中国社会在20世纪初开始由传统社会逐渐地转型到现代社会,源自于传统文化的中国文学与善于感觉、情绪和精神等方面探索的西方文学有很多不适应,因此开始逐渐地走向衰落。中国文学面对时代要求必须求变、求新,唯有如此,才能够得到长远的发展。各种西方现代思潮大举进入的情况下,中国的传统文学显得不堪一击。而新时代的作家们在外国文学作品中人文精神的影响下开始了声势浩大的新文学运动。在这一时期的作家普遍接受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人文精神,比如鲁迅的《呐喊》就受到了人文主义的基本精神和手法极大影响,具备了中国现代小说的基本品格;郭沫若的《女神》也受到西方人文精神的影响,开辟了中国当代文学的浪漫主义先河。然而这个时期的中国作家在领悟外国文学的人文精神方面大多停留在表面,并没有对外国文学的人文精神的精髓进行思考和探索。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几十年间,一直在排斥外国文学中的人文精神。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后,开始广泛吸收包括人文精神在内的各种西方现代思想,很多知识分子刚刚摆脱10年文革的政治梦魇,因此渴求来自西方的各种文化思想。中国文化不仅广泛吸收包括人文精神在内的西方现代思潮,并广泛运用于创作实践中。比如在80年代初,王蒙创作的很多中短篇作品都有西方人文主义文学作品中的意识流小说的痕迹;莫言的作品则受到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中国作家在80年代中后期,由于受外国文学的影响,在创作水平不断成熟的同时,一些作家逐渐走出外国人文精神作品的阴影,外国文学中人文精神使中国作家的创作视野变得越来越开阔,并且在方法论上实现了更新与升级,尽管后面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但总体上来说还是有非常积极意義的,这正文化与文化不断交流与碰撞的必然现象。

人文主义精神在外国文学中源远流长的,而且其主流思想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表现。坚持自由平等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对人文主义精神进行大力培养,能够使人们的精神境界得到提升,并最终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因此,对外国文学的人文主义精神进行大力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苏瑞丹.刍议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主题价值[J].芒种,2014,(03).

〔2〕李强.外国文学传播的文化精神及其价值导向[J].兰州学刊,2013,(03).

〔3〕杨柳.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人文精神与学生人文性的培养——以《哈姆雷特》和《老人与海》为例[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2,(02).

〔4〕吴勇.高职高专外国文学教学中的人文素质培养[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

〔5〕苏永旭.文本重读与西方文学精神重塑[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05).

〔6〕万淑兰.欧美文学中的“个性自由”特性探析[J].作家,2015,(24).

〔7〕翟红.外语职业教育的人文语境:理论、经验及其建构[J]. 凯里学院学报,2015,(04).

作者:魏明

人文精神教学外国文学论文 篇2:

外国文学与中西人文精神

内容摘要: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主要依靠人文教育,而外国文学无疑是人文教育的重心之一。中西人文精神有着不同的发展历程和发展内涵,通过追溯二者的历史源流,说明我国全面宏观整体的外国文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关系研究势在必然。

关键词:人文精神 外国文学

一.人文精神的现状及问题

人文素质的核心是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的培养主要依靠大学的人文教育,外国文学无疑是人文教育的重心之一。所谓“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的精神的重视、个性的尊重、人的自由的追求,这是对人的本质的深刻认识。它的对象和目的都指向人本身,用高尔基的话说就是:“一切在乎人,一切为了人,只有人!”①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学和外国传统文化与文学不同的文化传统、历史发展进程和时代使命,造成了它们对人文精神的不同侧面的理解,但是对人的自由本质的追求是它们共同的历史和現实使命。

受20世纪世界科技理性潮流的影响,一种工具理性思维和物欲思维席卷全球。大学生在功利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下出现了人文滑坡的现象。中国自不例外。从社会层面看,面对社会金钱观和功利主义的诱惑,不少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了偏颇,少数人甚至出现人性极端扭曲的现象。从校园层面看,不少高校的人文教育比例严重失衡,人文课程萎缩,专业的设立越来越注重实用化,量化思维的全部在于追求高就业率。人文选修课成为可有可无的摆设,素质拓展课成为极度放松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成为偶尔的心灵鸡汤,文学类课程成为不思进取的黯然选择。请假逃课的唯一理由就是实习(当然正常的实习时间段除外)和兼职,一句话就是:教师不安心教,学生不专心学。若长此以往,大学不再是作为传承人类精神文明薪火的摇篮,不再是博学宏思、厚重深远的教育理念的携带者,不再是具有历史价值和时代责任感的先锋承担者。它仅仅是一只围绕市场经济指挥棒的跟屁虫。

失落了人文教育的大学教育如此,那么这种言论就绝不是危言耸听。从部分大学生自身看,颠倒了的世界观与价值观造成人生观的迷忙,没有理想和追求,没有动力和危机感,即使有所谓的竞争和追求,那也只是对金钱的过度追求和对包含高价位的职位的追逐。这确实是一部分大学生的现实写照和人生道路的真实选择。总之,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滑坡是客观事实。因此,在当前重拾作为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的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就显得必需和必要了。

而对于拥有深厚人文传统的西方文化与文学来说,无疑对当前我们的人文精神重建有着无比重要的借鉴意义。事实上,我国传统文化文学中也同样蕴含着无比丰富的人文精神。让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重新展开对中外历史中人文精神的搜寻。

二.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从人文素质教育的视角而言,西方的人文素质教育经历了古希腊的自由教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教育和近代化的通识教育三个阶段。其中,贯穿着深刻的人文精神和人本意识,是不同历史时期人本主义、人文主义和人道主义的鲜明体现。而从外国文学的视角来关照西方人文主义,国外则有着悠久的文学创作历史与理论实践。外国文学的历史发展线索本身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文精神的发展链条。而对于外国文化与文学中的人文传统与自由精神的研究,则更是汗牛充栋,我们只能是择其要者论之。

瑞士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中提出,文艺复兴造成了“个人的觉醒与发现”,是近代化的时代精神的体现即资本主义文明的开端。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形成了对个人精神的重视和对古典文化的重现发现。因此,文艺复兴在人类历史上无疑有着重要的文化史和思想史意义。这一时期的文学,毫无疑问都指向个人的觉醒与发现,是个人主义和个性自由的自由表达。

西方近代理性文明的展开,也是资本主义文明的展开,资本将人无情地抛入一个异化的深渊。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深刻地描绘了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中人的劳动异化和人的异化的生存状态。异化的劳动导致了“人的类本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的类能力——变成对人来说是异己的本质,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异化劳动诗人自己的身体,同样使在他之外的自然界,使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②马克思的异化观深刻影响了20世纪的西方文学,使一大批作家创作出了形象反应资本主义文明新阶段的人的异化本质。如存在主义作家萨特的《恶心》、加缪的《鼠疫》,表现主义作家卡夫卡的《变形记》,荒诞派戏剧家贝克特的《等待戈多》,黑色幽默作家海勒的《第22条军规》,等等。正是在吸收和继承马克思劳动异化观的基础上,这些作品深刻地表露了人在资本主义文明中的人性荒谬、孤立、悲剧的异化本质。人的异化作为一种与人之外的对立本质力量,自人类诞生以来就存在了。但是,作为一种特定历史阶段的人的异化状态的严重性和虚伪性,这是独属19世纪以来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是马克思独具慧眼地发现了这一表露人的生存和存在情状的异化本质。马克思认为,要消灭这种异化观,就必须消灭人剥削人的阶级制度,建立人与人和谐共处的共产主义社会。尽管我们不能论证这种社会历史发展观的现实性,但是马克思对人异化的关注和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展望却饱含了对人性的关怀,具有深刻的人文精神。马克思同样也是一个深刻的人文主义者,这是他继承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的表征。

德国批评家本雅明在《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里提出了对机械式资本主义文明的思想和语言的造反与革命。他极为认同波德莱尔笔下那些城市边缘人的生存状态,这些“波西米亚式的流浪汉”、“游荡者”、“拾垃圾者”是这个透露机械工业味道的城市的革命者与造反者,因为这些人把自己同这个被包装的现代城市隔离出来,在社会边缘的缝隙处,本雅明与波德莱尔一样发现了人的一种诗意的存在。本雅明一方面是一个马克思式的现实观察家,另一方面又是一个个体式的生存体验家,从社会的破碎处发现诗意的存在,在文本的整体复杂思考中透露诗意的寓言,这是本雅明的复杂之处和奇特存在。他赞同普鲁斯特对逝去的经验的重拾,这种经验无疑是与传统保持联系的最好方式。这使他成为一个“收藏家”,这不仅在于心灵的收藏,本雅明更是赋予这个现实行为一种诗意的意味:“‘收藏’是现代世界的生存者的抗争和慰藉”。收藏者“构筑一道界限,把自己同虚无和混乱隔开,把自己在回忆的碎片中重建起来。”“使事物从一个实用计划中摆脱出来,恢复其原有的初始性、独特性,并把这种新鲜直接带入思想的行文中是本雅明在作品里处心积虑要达到的效果。”③然而,本雅明还是一个现实的革命家,他以语言和思想的革命家姿态去革新人们眼中的这个扭曲变形的社会:“即在一个四散的物的世界里聚合起一个精神的整体,在一个缺乏意义和表达的方式的条件下说出话来,保持思想的活力。”④因此,对于现代资本主义文明,本雅明是一个造反者和批判者,在一种深层意义上,本雅明其实与西方传统的人文主义精神联系在了一起,注重人的精神独立和自由,注重人的独特性和个体性,这也是他把自己定义为一个“文人”的原因所在。

英国历史学家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中详细梳理了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历史。他认为:“人文主义不是一个哲学体系或者信条,而是一场曾经提出了非常不同的看法而且现在仍在提出非常不同的看法的持续的辩论。”⑤这就表明了人文主义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人文主义如同传统一样,在不同的历史时段会体现出不同的面貌。但是,对人性的尊重,对个性的追求,对人的主体精神的重视,对人的自由本质的憧憬不会变,也不可能变,因为这是符合人性和人的生命本质的需求。布洛克认为,发端于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是一个发现了“人”的时代,对人性的尊重,对人的欲望的合理要求,对人的自由的吁求,成为西方后来人文主义发展一以贯之的探求。但是,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发展到20世纪,对人的自由本质的践踏,对人性的践踏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布洛克看到,“一方面是人类经验的令人丧气的普遍情况,另一方面却又是人类在自信心、承受力、高尚、爱情、同情、勇气方面能够达到非凡的高度, 这两者的对比一直是人文主义传统的核心。”⑥人性具有两重性,这是布洛克对人文主义的辩证态度。人类的20世纪,尽管有战争、有创伤、有痛苦、有忧郁,但是,保持了开放姿态的人文主义必然走向科技的极端之后返归心灵,即人文主义与科技和宗教的融合,只有全面融合开放的人文主义,才能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从而在物欲文明的进程中保持心灵的适度与平衡。不得不说,布洛克的观点是深刻的。他既看到了人文主义在20世纪失落的现实,同时也对这个现实给予了自己的展望和憧憬,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能没有人文主义。

三.中国人文精神的发展

中国传统文明源远流长,人文传统博大精深。在2000多年的历史积淀中,以各种官方和民间的方式阐释着关于儒家的仁爱思想、道家的安贫乐道和释家的明心见性。这种人文主义在以儒家占据主导地位的历史脉络中总是参杂着不同流派的融合、变通之道。在历史中,儒家被官家掌握后总是以压迫式的强势方式,甚至以对人文的变异和扭曲的方式来维持社会的稳定和王朝的巩固,这是历史的客观性使然。然而,在这种大潮澎湃的底层,总是有一股股清泉涌动出来,呈现出被压抑的人性和人文主义。如魏晋时期文学的自觉流露的是人格的自觉和人性的觉醒。宋明时期理性压迫下的心学思想,就贯穿着对人欲的尊重和人性的尊重。晚清时期,面临国破家亡的处境,康梁等有识之士在光绪帝的支持下,借古维新,体现的是一种上升到民族家国层面的人性尊严和民族尊严。

五四新文化运动,在西方文化的启发和刺激下,鲁迅等新文化斗士“别求新声于异邦”,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对待西方文化,来凸显他立人的思想和批判国民性的目的。毫无疑问,在中国文化和文学的启蒙主义道路的开端,西方文化与文学是作为一种模仿、参照和借鉴的对象起着重要作用,并且对后来的中国文化与文学也有着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渗透影响。尽管在其后的道路中,中国文化与文学是作为一种革命道路的标向,呈现的是中国本土特色和中国革命的特色。而革命本身就说明了中国文化与文学是具有深刻人文性的,但是作为一种文学审美存在的艺术关照方式,革命文学无疑是此一时刻中国激进性想象的体现,与艺术的自然发展呈现一种错位的发展道路,因此这对启蒙主义的中国文化与文学是一种遮蔽和阉割。

新时期以来,人的解放和人性的释放成为文学描写的核心,也标志着时代的风气转向。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不断完善的趋势下,大学人文教育起着塑造大学生精神和灵魂的重要作用。1998年,我国出台《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的政策,其中明确提出:“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从更深的层面和更综合的角度体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⑦作为文化素质一环的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升,这是站在宏观角度对人文素质的阐释和理解。

不仅国家层面的理论和政策导向着人文素质的重视和培养,而且各阶层也在以各种方式实践着、完善着对人文素质的追求。上个世纪90年代的人文精神的讨论和重塑,是50年代的美学讨论和“人学论”的延续。90年代的人文精神不仅是对80年代文学辉煌性和启蒙性的眷恋回忆,更是对新时期商品经济席卷和吞噬人性的审美呼救。新时期,人民崇尚经典、热衷读国学、恢复传统文化的活力,都是对市场经济体制下人心浮泛的一种纠正,也是一种可以理解的审美冲动。但是,因为地域、文化、阶层等方面的相异,这种人文精神的审美诉求和理解阐释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性。而且,在普遍性经济冲动力刺激之下,人文精神的重塑显得力不从心或说效果不明显。一方面,高等教育中受西方学科分科的影响,我国学科不断走向系统化、科学化的同时也不断走向琐碎化和精细化,人文精神的缺失就在所难免。另一方面,在自然科学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的效果论和经济实用论的功利主义冲击下,人文素质的下降似乎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向。因此,在当前重提人文素质,尤其是作为新时代社会建设生力军的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了。

徐葆耕的《西方文学:心灵的历史》从文化心理学的视角全面考察分析了西方文学的发展历史。注重对人的心灵历史的挖掘,透视人的精神主體力量,从中体现了鲜明的人文主义的思想内涵。从西方文学的发展历程中,作者注重对人性的重视和挖掘,对人的自由本质的探求,对人的主体精神的追求,成为这本书的最大特色。这对于当今沉醉在世俗物欲大潮中的部分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育与提升,不无启发意义。

对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直接讨论,我国于1997年在人文精神讨论的文化背景中得到体现。1997年5月18-21日,“全国高校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以“外国文学与人文精神”为主题在厦门大学举行。这是一次集中、权威讨论外国文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会议,并成为后来研究外国文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奠基。而事实上,后来的相关研究很少甚或某些主题的阙如使得这次会议精神变得更为重要,不少学者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重要观点。蒋承勇的论文《西方文学人文精神论纲》重点疏离了西方文学中人文精神的发展演变,使得我们对西方文学的认识更为深刻,人文精神的提炼变得更为清晰可寻。蒋承勇以此为基础写出了博士论文专著《西方文学“人”的母题研究》,从“人”的精神发展演变和个体生命价值的视角,全面考察分析了西方文学从古代文学到18世纪文学的人文精神发展,论文资料详实,论证有力,新见跌出,是研究西方文学与人文精神的力作。刘建军的论文《西方文化与文学的人文精神传统》,从文化的视角审视了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演变即“人用以生存为核心的自由意识对自然暴力及其转化形式的抗争”到“人与神的对立”再到人对“‘物’的认识和反叛抗争”⑧三个阶段。

四.结语

总体而言,国内外对外国文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关系问题都集中于西方文学中的人文精神和人文主义的挖掘、整理和归纳,并结合时代的大学教育制度和国家政策予以适应性的调整。国外对人文主义的研究一以贯之,成果众多,效果显著。国内对人文主义的研究并不成系统性,截取人文精神的某一侧面做深入研究是大部分研究者的选择。并且受政治气候的影响,人文主义的研究曾一度中断。新时期以来的人文主义研究更多是对外国文学研究的借鉴和模仿,但也有自己的开拓性。而具体针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外国文学研究则显得较少。即使涉及到对这一论题的研究,也多是从西方文学的视角,缺少除西方文学以外的其他国家的文学的考量。因此,全面宏观整体的外国文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关系研究势在必然。

事实上,纵观我国各项理论和国家政策,都表现了对人文素质的重视:邓小平的“两手抓”的战略方针体现的是一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重的辩证法。“三个代表”中“先进文化”透露的是内含着人文素质的先进文化。“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的背后是对物质文明过快发展的协调和补充。“中国梦”的实现,更是离不开精神文明和文化素养的继承与发展。“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的先人们早就向往人们的物质生活充实无忧、道德境界充分升华的大同世界。中华文明历来把人的精神生活纳入人生和社会理想之中。所以,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随着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中华文明也必将顺应时代发展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摘自习近平2014年3月2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平衡背后,突显的是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协调发展。而“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对于人类社会犹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⑨

注 释

①[俄]高尔基.底层[M].芳信译.中戏60个经典剧本合集,2014:684.

②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7.

③[德]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M].张旭东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12-13.

④[德]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M].张旭东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24-25.

⑤[英]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董乐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233.

⑥[英]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董乐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165.

⑦高等教育司.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M].[1998]2号:1998-04-10.

⑧刘建軍.西方文化与文学的人文精神传统[A].赖干坚.外国文学人文精神论集[C].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30-33.

⑨吴小英.大学人文素质教育新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22.

本文为2016年玉林师范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一般项目: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利用体系建构研究——以广西高校为例(2016XJJGYB12),201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2014JGA453)和玉林师范学院2015年度高层次人才项目(G20150007)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介绍:秦鹏举,玉林师范学院教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东方文学;范慧玲,玉林师范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秦鹏举 范慧玲

人文精神教学外国文学论文 篇3:

利用外国文学作品培养中学生人文精神研究

摘要:可以进一步拓宽阅读视野的文学作品,尤其历经 2000多年的发展变化的外国文学,因其特有的情感和诗意特点,形成了深刻的人文内涵,一直是蕴含丰富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也成为人文教育和培养读者人文精神的有效载体。当代逐步形成独特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中学生,在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可以增加读者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它们在培养读者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因此,在培养中学生人文精神方面,研究利用外国文学作品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外国文学作品;中学生;人文精神

一、培养当代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具体需求

(一)中学生缺乏人文精神

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继承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在不断受民族文化影响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中国人实现精神信仰的丰富的独特的民族文化。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知识经济和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民族文化依然是内在力量源泉,引导人们进行具体的实践生活。[1]但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国家和民族受到更多外来文化的侵蚀,不再是独立的个体,这种精神力量将逐渐被边缘化。在这样朝着全球化发展的历史背景下,肩负民族复兴重任的中国中学生对越来越被边缘化的民族文化了解会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感受到人文精神荒凉,民族文化的边缘化使他们失去精神家园,找不到满足他们精神生活的乐园,要求中学生尽快培养人文精神。

(二)加强中学生人文精神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和市场经济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追求功利主义和利益,传统的民族社会正在不断向现代社会发展。[2]同时,许多农村生活被市场经济的利益所支配,多元文化的不断涌现也对中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在这样的民族文化冲击下,目前中学生比较缺乏对人文的思考,缺乏精神的中学生越来越多,他们无法在此基础上建立自己的内心世界。因此,要解决中学生的精神困惑,改变多元化使得中学生不断出现精神错乱的现象,就必须加强对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源于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核心是以人为本。

(三)中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目前中學生在校学习的最终目标是,通过不断学习成为综合型人才,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努力提高中学生的体力、素质、智力等综合素质。从本质上讲,培养中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人文精神的培养,也是全面发展的主要内涵。[3]高效的全方位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与人文精神的培养都是人文精神的培养,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塑造全面理想的人格,这是中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培养中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意义

从西方历史的角度来看,“人文学科”以“人文主义”为核心,,崇尚追求自由、民主、平等、和谐和现实的幸福。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始于意大利,扩展到整个欧洲,崇尚人性。而从中国历史上看,“人文”是指人类社会制度和各种文化现象,来自于易经·本,可以引申为真善美。“精神”是指心智、人的意识、心理状态等。[4]“人文精神”反对以上帝为中心,是指人们追求理想的意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可以利用外国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在阅读西方文学的过程中全方位思考问题,发挥自己文学思辨能力的主动性,可以引导学生无形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中学生的和谐发展。通过中西文化教育,增强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兴趣,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探索精神,实现个人价值。

三、利用外国文学作品培养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建议

(一)丰富中学生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面

因为每个人的视角是不同的,每个文化视角下的人文理解都是不一样的。而人文精神主要是立足于以人为本,是经过一个长时间发展和积累的对人的价值和命运进行关注的过程。外国文学作品有国别和民族之分,有着内容丰富的不同国家民族和不同时代的人文思想。中学生要想正确认知当前社会变迁中的人文精神,最终建立起人与周围的环境关系,必须要多多涉猎各类知识,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应尽可能地扩大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面,了解促成个体的自我关怀和尊重生命以及其对于人的本性和价值的关注。[5]要想全面理解人文精神,需要丰富中学生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面建构系统的人文概念和人文思想,才能形成自己的人文理解。

(二)阅读外国文学中的经典作品和原版作品

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都承载着那个时代的人文思想,如果全部读完,显然是不现实的。每个国家或民族都有他们文学作品种类繁多的代表作,而经典作品大多是经过无数人的总结和实践得来的,可以更加真切地体会出作品中的人物情节、故事发展。[6]所以,中学生就必须要阅读外国文学中的有着非常典型时代意义的经典作品,从众多的外国文学作品中去感悟作品所呈现出来的人文精神,汲取人文营养。如《巴黎圣母院》等时代作品。同时,要加强对于外国文学的原版作品进行阅读,其主旨或是体现出尊重人性,或是是对心灵上的关怀比较注重。

(三)教师要加强阅读指导

大学生在阅读外国文学作品过程中,通过作品中的人物的语言以及行动进行体现,感悟学作品里所体现的人文思想,有助于培养人文精神。但是,中学生阅读外国文学作品大多是翻译的版本,并且意识方面的取向不是每一个中学生都可以在阅读中去感悟的。因此,为了更好地构建作品的人文思想脉络,需要老师引导学生阅读有着非常丰富人文思想的原版文学,系统的进行阅读指导,剖析文中的英文词汇选用特点以及文学作品的思想和方法,更好地把握使大学生理解英文原著和人文思想,准确把握和更加清晰地认识外国文学作品里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浅析中职语文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有效培养[J].路宜童.才智.2019(10)

[2]试论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J].刘新愿.职业技术.2018(01)

[3]中职美术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途径探析[J].胡进.考试与评价.2020(01)

[4]学生人文精神在中职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J].崔扬.祖国.2019(07)

[5]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探讨[J].冯强.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19)

[6]论中学美术教育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J].张科能.成才之路.2017(07)

作者简介:曾欣,女,1983年11月13日,成都,硕士研究生,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作者:曾欣

上一篇:外事翻译译员素质分析论文下一篇:全方位电子化统计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