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论文范文

2022-05-14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人文精神论文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自从有了人类,人文精神就彰显出独特的光辉。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学,是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它不仅可以使人明智,还可以培养人文理念。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体现和贯彻这种人文精神呢?笔者进行了探讨。

第一篇:人文精神论文范文

人文精神的回归

摘要:教育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始终是研究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课题。2008北京奥林匹克运动盛会在即,本文回顾奥林匹克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审视当前奥林匹克运动中由于偏离正轨所造成的诸多问题,在此基础之上,探索一条2008北京奥林匹克人文精神教育的回归之路,对奥林匹克运动中的偏离现象进行合理有力的反拨。

关键词:奥林匹克运动;奥林匹克人文精神教育;回归

Key words: Olympic movement; Olympic humanity education; return

1 前言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德·皮埃尔·顾拜旦曾说“首先必须保持过去体育运动的特点,即品位高尚和骑士精神,这是为了使体育可以继续有效地在现代社会的教育中起着希腊大师曾给它确定的值得赞美的作用”[1]。从中我们看到,顾拜旦一生致力于体育事业,奔走呼号,竭尽全力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其根本目的在于发挥教育在其中的重大作用。在他心中,古希腊奥林匹克盛会点燃的是塑造完美之人的圣火。教育是体育事业的核心,体育是他所热爱并选择的能够促进人类教育的重要方式。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承载这一美好理想,薪火传承百年。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顾拜旦当初为奥林匹克运动所选择的价值目标,渐渐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当我们今天面对奥林匹克运动中过度商业化、政治化、运动员异化等现象,以及由这些现象所派生出的兴奋剂问题、运动员权利问题、运动员自身损伤问题、运动伦理道德问题、奥运会规模庞大等诸多问题的时候,不禁置疑:顾拜旦所言的“过去体育运动”那些“值得赞美的作用”何在?奥林匹克理想何在?奥林匹克运动对人的意义何在?

回答这些问题,是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历时百年的理性回顾,是对未来奥林匹克运动继续蓬勃发展的美好期盼,在我国即将迎来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今天,更是对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提醒与鞭策。回答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追溯到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诞生的坚实根基,也正是古代奥林匹克运动兴起的光辉背景——人文精神教育;在此基础之上,审视当前奥林匹克运动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正值08奥运举办之际,探索一条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精神教育回归之路。

2 人文精神教育——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

何为“人文”,在中国思想史中,“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易·贲卦》中:“(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2]“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一句汤一介先生释义为,观察人类文明的进展,就能用人文精神来教化天下[3];在西方思想世界,“人文”思想主要被用来描述14到16世纪期间以反抗中世纪对人的压抑而产生的人本主义思想,但“人文精神”作为一种世界观,则早在古希腊时代就诞生了,这种人文精神始终坚持以人的价值与尊严作为出发点,提倡谋求人类更好地生存与发展。纵观中西方人文思想,“人文”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否定人沦为物的奴隶。人文精神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始终具有重大意义。

“人文精神”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弘扬就是坚持奥林匹克运动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服务。无论是古希腊时代还是当今时代,人文精神教育都是奥林匹克运动重要的组成部分。

2.1人文精神教育——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传统

回溯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体育作为对人培养与教化的重要方式,其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教育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古代奥林匹克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思想之一就是竞争意识的培养。竞争意识是古希腊民族生产生活,艺术创造、哲学思辩、科技发展和城邦繁荣的精神象征。后人曾做如下评价:“恒定不变、顺从和效忠,是东方人的社会理想,而希腊人则是在生活一切领域追求最高成绩。” [4]这种竞争意识尤其体现在奥林匹克竞技的场域中,即“永远争取第一,永远超过别人”的理想。古希腊人在体育运动中所追求的竞争特别强调以“公平”为前提,在奥林匹亚运动会场的入口处竖立着宙斯神像,这是用比赛行贿者的罚金铸成的,上面镌刻着这样的警句:“在奥林匹亚,只能以飞快的双腿和体力战胜对手,金钱不可能使你获得胜利。”在比赛中,运动员、裁判员都必须对神起誓,遵守规则,尊重对手。这种公平竞争精神是古希腊体育对人春风化雨般的塑造。多年来,正是在这种公平竞争精神的环境与熏染中,古希腊人培养了并始终保持着健康的体魄、坦荡的胸怀、坚定的性格、开放的视野、追求的激情。

其次、古希腊奥林匹克人文精神教育蕴涵着丰富的审美内涵,“真正的人生,是在呱呱而啼的童年和静寂的坟墓之间的六七十年寿命,我们要使这个身体尽量地矫捷、强壮、健全、美丽,要在一切坚强的行动中发展头脑的意志,要用精细的感官、敏捷的才智、豪迈活跃的心灵所能创造和体会的一切的美,点缀人生”[5]。这正是奥林匹克人文精神教育的审美追求。古希腊各民族对美的崇奉是一种天性,奥林匹克教育正好迎合了这一天性,在体育运动中展示个体身体的力量之美、速度之美,形态之美,“…美好的躯体里比丑陋的躯体里孕育着更多的温情……当一个人遇见一个高尚的天生丽质的人,他对他的爱就达到了顶点……”[6],只有拥有了“美的躯体”,才有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爱,人文精神教育潜移默化地蕴涵其中。

再次、古希腊奥林匹克人文精神教育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和平观念”,在追寻个体卓越的过程中蕴藉着寻求人类群体和谐的美丽梦想。“和平观念”集中地体现“神圣休战”协定中。“神圣休战”的协定,提倡不用流血而用力量和智慧来评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协定明确规定,奥林匹亚是和平圣地,不允许有任何武装进入;每当奥运会开幕之前,就由三名竞技者在宙斯祭坛前点燃火炬,然后跑遍希腊,传谕停止一切战争,特使走到哪里,哪里就一片欢腾,希腊全境沐浴在和平之中。可见,古奥运会既标举竟争的旗帜又高奏团结的颂歌,它提倡要在在激烈竟争和对抗中相互理解、尊重和互爱的奇迹。这不啻培养和平、博爱、互助的人文精神的绝佳方式。

上述诸多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中人文精神的彰显,从积极培育个体的身心完善到维护群体的和谐共存,处处闪烁着“以人为本”的光辉。可以说人文精神是古代奥林匹克运动诞生的沃土,并构成奥林匹克教育的重要背景,时刻滋养着古希腊人的成长,使其领悟到“人”之为人的命题。在人文精神光芒的照耀之下,奥林匹克运动寻找到了以人为本、尊重人、热爱人、为人的发展而不懈追求的正确方向。

2.2 人文精神教育——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根基

沿袭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中的悠久传统,现代奥林匹克教育思想同样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理念。

前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给《奥林匹克运动》所作的序言中说: “1894 年, 当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成立之际, 讨论的主题即为教育的价值。时至今日, 历届奥林匹克代表大会在体育运动的教育方面也都倾注了大量的时间。……离开了教育, 奥林匹克主义就不可能达到其崇高的目标。”[7]

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认为, “奥林匹克运动独特的力量在于它具有激发一代代青年的梦想的能力。……国际奥委会的责任就是使他们的梦想永葆青春, 参与奥运会,完善这一教育工具”[8]。

萨马兰奇所说的“奥林匹克主义的崇高目标”是什么?罗格所指出的“奥林匹克运动独特的力量”又体现在哪里?其实就是自古希腊时代起就蕴涵其中的人文精神,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虽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运作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人们在奥林匹克教育中追求人文精神的思想从未发生过改变。在人类文明进入全球化、多元化时代的今天,更应该加强人文精神教育,通过奥林匹克运动促进个体身体与心灵的均衡发展,从而维护一个和谐和尊重人的社会。

萨马兰奇还曾精辟地论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精神教育作用。他说:“体育运动应当有助于人文教育,它的实践者或组织者去培养运动员的品质,通过人文教育他们为克服困难去斗争,而不是遇到挫折、困难或者不称心就畏缩,去培养他们勇敢;通过人文教育他们懂得自我控制和秩序性的重要,去培养他们节制;通过要求他们具有集体责任感,待人磊落坦诚,培养他们的正义感;通过教育他们客观地实现与他人比较,来评价自己优点和品质,去培养他们的谦虚”[9]。这段话全面地阐述了人文精神教育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中的重要价值。

“The goal of the Olympic Movement is to contribute to building a peaceful and better world by educating youth through sport practiced in accordance with Olympism and its values.”出自《奥林匹克宪章》(Olympic Charter)的这句话 ,更以十分简洁的方式道出了奥林匹克运动中人文精神的本质。即: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通过开展与奥林匹克主义及其价值观相一致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而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10]。由是观之,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使命,人文精神教育更是核心所在,通过人文精神教育,造就能够善待生命、具有崇高道德精神、完善审美能力和对生活积极乐观的全面发展的人,最终建立一个和平而美好的世界。

综上所述,现代奥林匹克教育思想秉承了古代奥林匹克中的人文精神教育传统。这种人文精神经历了岁月洗礼,在不同时代与文化的大背景下,不断地焕发出新的光彩。人文精神教育作为作为古代奥林匹克运动悠久传统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坚实根基,在新的时代高举“以人为本”的旗帜,以体育运动为方式,承担着培养和塑造现代人的重要任务,为构建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社会而不懈努力。

3 偏离——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中的矛盾

回溯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从古代到现代的漫漫历程,我们看到了无数前辈先贤在其中所寄予的人文精神理想。正是这些理想给予奥林匹克运动以无穷力量。一百余年的历炼,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经历了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冲击,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危机,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然而,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一些严重的困境,商业化威胁、政治化难题、大型化桎梏、职业化危机、腐败阻力、运动员异化等等,这些都给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带来阻碍、损害甚至耻辱,造成这些负面现象的主要原因,可以概况为以下几个方面:

3.1 科技手段代替奥运理想

回顾百年奥运发展史,不可否认的是,现代科技的发展将奥林匹克运动推向空前的辉煌与规模。在科学技术的帮助下,新的奥运目标不断实现,从而也扩大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影响。以科技为支柱,不断战胜人体极限,不断超越人类自身自然的理念,成为了奥林匹克运动,特别是奥运会巨大的推动力。然而,科学技术在给奥林匹克运动带来极大辉煌的同时,更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另一刃稍不留神就会宰割奥林匹克运动的身躯。这是因为在体育运动领域,人们已经越来越依赖现代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渐渐成为了竞技体育的“君主”而不是“顾问”。科技在奥林匹克运动中反而居于主导地位,混淆了作为手段存在或者作为目的存在,简而言之,就是科技在奥林匹克运动中反客为主。

这种科技反客为主的现象是有着深刻思想渊源的,延续的是西方世界笛卡尔主义的传统。笛卡尔提出“身心二分论”,“把人的身体看做一台机器,只需使用中性的科学技术就可以控制这个世俗世界。”[11],“笛卡尔拒斥人类行动的情感性,侧重于工具理性主义……”[12],尽管后世对这一区分及其形成的理论与实践谬误进行了持久而深入的批评,但到今天为止,科技的发展却依然能够成功地超越人自身而在诸多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表现在奥林匹克运动中,就是以科技发展为元素的工具理性对奥林匹克理想所蕴涵的价值理性的覆盖乃至压制。

关于奥林匹克理想所蕴涵的价值旨归,《奥林匹克宪章》中开宗明义即已表明:“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 并使之全面均衡的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相融合, 谋求创造一种以奋斗为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作用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13]

可见,以奥林匹克主义为核心的奥林匹克运动,其根本理想是为了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和谐而存在的,如前文所言,这也是奥林匹克创始人顾拜旦恢复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根本意图,即通过体育运动促进人的和谐发展, 进而扩展到改善社会, 促进社会的发展, 最后扩大到整个国际社会, 使人类拥有一个更加和平、更加美好的世界。科技在其中扮演的应该是帮助人们达到这一目的的工具,换句话说,科学技术在其中本应是作为手段而存在的,其目的在于使奥林匹克运动更完善更美好,但在这一过程中,科学技术所带来的运动成绩的大幅度提高,使人们将借助于科学技术最大限度地发挥运动水平,超越人体所能承受的极限目标而获胜看做体育运动的惟一目的,渐渐忽略甚至扭曲了体育运动尤其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初衷,手段性存在反转成为目的性存在,甚至有替换奥林匹克理想的危险。

3.2 效率至上抹杀奥运精神

当今时代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是一个凡事都追求高效率的时代,效率是一个古老的机械术语,之后被政治经济学所袭用,如今,早已从经济领域辐射到各行各业。其最基本的含义就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

效率一词用在体育界,就是对提高运动成绩的要求,更实际地说是在重大比赛中对奖牌尤其是金牌的追求。以效率为旨归衡量经济事件或者其他以物为对象的领域是无可厚非的,但当将其专用于以人本身为主要对象的体育运动上时,往往会因为过于注重提高运动效率而不断增加技术难度,要增加技术难度势必又加强了科技手段运用,从而使运动员承受着越来越重的技术负担,加剧运动损伤的程度。使高效率反而取代了人的存在而在体育运动中优先排位。追求运动成绩更胜于考虑人体承受能力、追求金牌更胜于维护与促进人的和谐发展。长此以往,往往造成在攀登运动效率高峰的同时人们曲解了奥林匹克精神。

说曲解,是往往一谈及奥林匹克精神,就想到“更高、更快、更强”这一奥林匹克口号中所体现出的超越性质,并以此为理由不断挑战人体生理极限、追求运动效率的突破。诚然,奥林匹克运动强调了“更高、更快、更强”的自我超越精神,然而千万不能忽视一点的是,现代奥林匹克创始人顾拜旦提出这一口号的背景,即如何更好地促进人的发展。“更高、更快、更强”突出的固然是人自我超越的竞技精神,但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体现出人的健康、积极、和谐、向上的力量。诚如顾拜旦所言:“奥林匹克精神包括但又超越了竞技精神……奥林匹克精神将依法为人类追求强健的肌肉所需要。强健的肌肉是快乐、活力、镇静和纯洁的源泉。”[14]如果将关注的目光仅仅投射在运动员一次又一次体能突破所带来的巨大回报中;投射在一块又一块金光闪闪的奖牌上,又如何能够感受到运动所带来的“快乐、活力、镇静与纯洁”,在这样的过程中,人反而退居运动效率之后,被生生异化为运动效率的奴隶。

3.3 商业介入导致奥运失贞

顾拜旦在创办现代奥运会之初,为保障奥林匹克运动的独立性与纯洁性,保证奥运会单一的价值取向,即奥林匹克理想的实现。规定了3条准则:非商业化、非职业化、非政治化。但历史证明,现代奥运会不可能摆脱过政治尤其是商业的影响。

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使非商业化原则失败,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因为受到抵制,亏损更为巨大,总体耗资90亿美元。以致从此无人愿意申办奥运会,1981年申办1988年奥运会只有两个城市。直到1984年洛衫矶举办奥运会,美国政府和洛衫矶地方政府都拒绝出钱。刚刚上任的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不得不决定采取商业化原则筹备资金。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成为奥林匹克营销的转折点。从此,奥林匹克运动找到了符合现代体育市场运行规律的运作方式,确定了奥林匹克营销的基本框架。由于组织者开始按市场经济的规律举办奥运会,奥运会对举办国的经济发展显示出直接的促进作用,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但商业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追求利益,而以奥运会为核心的奥林匹克运动却是重要的社会文化活动之一,利益与文化之间势必产生冲突。九十年代以来,商人或企业家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甚至政治利益最大化的商业化进程,正在让奥运会“成为大型跨国公司进行商业展示的舞台”,在相当程度上左右了奥运会的赛事与赛程。“商业化已经影响到某些体育运动的结构和目标方面的变化,以及那些卷入体育的人对体育实施控制的各种组织的取向”[15]。乃至首先提倡并支持奥运会市场化运作的萨马兰奇也不得不提醒大家说:“商业化能够而且必须效力于体育运动的发展。在制定计划时,我们切不可忘记一件事:体育必须控制住自己的尊严,不被商业利益所控制”[16]。

诚如有学者所言“当商业利益作为首要考虑因素时,体育的利益就会成为牺牲的对象,当商业砝码在奥林匹克运动的天平上超重时,就会严重干扰体育运动的正常状态,并与奥林匹克理想发生剧烈冲突,给奥林匹克运动带来巨大的威胁。总之,过度商业化会使人们在奥林匹克精神的面前蒙上眼睛。”[17]总而言之,商业的介入大大推进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然而,过度的商业化有可能使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等体育工作者异化为获取商业利益的工具,因而滋生了诸如赛场暴力、竞赛腐败、贿赂遴选和超大规模等问题;从根本上使奥林匹克运动背离其崇高的思想目标,失去奥林匹克自身的纯洁性。这些问题不仅有悖于奥林匹克精神,影响奥林匹克运动的健康发展,更有可能扩展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引起人们对奥林匹克运动前途的普遍疑虑。

3.4 偏离——人的主体地位的丧失

透过问题表象究其本质,造成上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一味追求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所能带来的物质利益,重视的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工具价值,而忽视了奥林匹克运动对人的塑造,从根本上忽视了人文精神教育在其中的重要意义与价值,偏离了它本该遵循的价值轨道,最终造成了奥林匹克运动中人的主体性的丧失。

何谓人的主体性?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始终是主体”[18]、“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19],该论断简明扼要地将人与人之外的万事万物区分开来,确立了人的主体性。简而言之,主体性就是指作为主体的人,在实践活动中所具有和表现出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总和。

人的主体性原理与体育运动领域密切相关,不仅仅是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纵观中外体育史,人的主体性贯穿于体育运动发展的始终,这是因为体育是以身体直接参与为手段来感知外部环境的活动,是最早挖掘人类主体潜能的活动之一。在运动过程中,通过主体身体的努力,人们获得了对自我力量的认可,在一次次认可的过程中,人感受到征服自我的快乐,感受到瞬间力量的爆发,这种瞬间的巅峰体验就是人类主体意识的极度彰显,正是体育运动中所彰显的这一主体力量构成了奥林匹克教育得以培养人、熏陶人、塑造人的主题。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手段的运用、运动效率的苛求以及商业操作的介入,却使得体育运动中人的主体意义越来越模糊。人们借助于科技手段来提升运动成绩无可厚非,但在实际的运动训练及竞赛过程中,却往往过于关注科技的要求而忽视人本身的存在。“技术的内在规定成为运动过程的决定因素,运动员也成为技术控制的对象,……技术作为客体性的异己力量逐渐地吞没了人的主体性”[20] ;人们追求高运动效率本不该苛责,但长久以来,谈及追求效率便忽视奥林匹克精神,唯金牌是尊,必然使金牌成为检验运动成果的唯一标准,使人们形成一种过度追求金牌的畸形心态,在金牌璀灿的光芒背后,是无数运动员为之付出可能超越自身极限的努力而倍受摧残的身心;更不用说因屈从于商业利益而使热爱体育参与体育的人们受到曲折与伤害。

这些威胁奥林匹克运动生存与发展的顽症,如果任由其发展,体育运动追求的将不再是人类主体力量的爆发,而是标明运动成绩数字的不断攀升,人的主体地位将逐渐丧失,奥林匹克运动自诞生起就蕴涵着的对人文教育意义也必然荡然无存。国际社会尤其是体育界已经渐渐意识到奥林匹克运动发展所面临的危险性,已经开始重新审视人文精神教育所能在其中发挥的重大作用,重新寻找其中所包涵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内蕴,开始走上一条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精神回归之路。2008年北京奥运在即,我们将以怎样的态度与方式去回应这种回归,使奥林匹克运动健康、和谐、有序地发展?本文提出08北京奥运的奥林匹克人文精神教育发展思路。

4回归——北京奥运奥林匹克人文精神教育展望

回归不是一种倒退,而是以理智的态度和清醒的头脑为奥林匹克运动勾勒健康和谐的未来。人文精神教育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奥林匹克运动重新寻找到曾经失落或者正在失落的人文精神。对2008年北京奥运而言,“人文奥运”的提出旗帜鲜明地明确了奥林匹克人文精神的主题,以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深厚的人文思想融入奥林匹克人文精神教育为方式,探索一条追寻奥林匹克理想、发扬奥林匹克精神的回归之路。

4.1 “人文奥运”——人文精神再度高扬

“人文奥运”、“绿色奥运”和“科技奥运”三大理念是北京奥运的独特奉献,并得到了国际奥委会的高度评价。其中,尤其以“人文奥运”理念为核心,深刻地反映了奥林匹克运动古来有之的内涵,也是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亮点之一。08奥运人文精神教育将以“人文奥运”为旗帜在奥林匹克运动史上再度高扬。

什么是人文奥运? “人文奥运经营模式”研发与督导联合课题组认为:人文奥运是指“奥运各种文化现象”,是指以人为主体的奥运参与人文现象,其核心是“奥运”,其现象是“奥运人文”。就是通过奥运会直接形成的,以奥运参与活动为主线,以全球人民的广泛参与为基础,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奥运文化参与活动,形成突出的奥运参与文化现象或景观;人文奥运研究中心研究员彭永捷认为:人文奥运是指北京2008年奥运会是东西文化的广泛交流和借鉴融合的盛会,是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文化与中华文明相互丰富和相互发展的盛会,是东西方人文思想与和谐精神在体育领域以及整个人类生活中的充分贯彻和深刻体现的盛会,是“更快、更高、更强”与“和平、和谐、友爱”的统一的盛会。我们看到,人文奥运不仅仅指在奥运会过程中与之相关的各种文化活动,更是指对绵延千年之久的奥林匹克精神与理想的涵盖,后者才是人文奥运会的重点所在,其实质就是“以人为本”。

北京奥运提出“人文奥运”的理念,是我国对奥林匹克运动中人文精神教育的深刻把握,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不断交流与融合的结果,其目的在于积极挖掘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内涵,发扬人文精神教育对人的意义与价值。大力开展多种多样的奥林匹克活动,在具体的活动中宣传、倡导并身体力行地实践人文精神教育,不仅仅在于用人文精神教育拯救奥林匹克运动由于过度科技化、商业化而造成的发展歧途,提倡“以人为本”,从而缓解当前奥林匹克运动因其偏离正轨所造成的危机;更是对全球性精神危机的拯救,反映了人类对以往教训的记取,重建社会人文精神,促进人文精神在世界范围内的回归。

4.2 中国元素——尽显东方人文魅力

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包含着非常丰富而深刻的人文思想。无论是儒家传统所追慕的“君子”人格,还是道家传统所推崇的“至人”风范,无一不体现出凝聚浓厚东方文明特色的人文理念。北京奥运,将以其五千年悠久历史的雄厚积累和独特的人文魅力,丰富奥林匹克运动的宝库,千百年来流传至今的中国人文传统将以其充满东方魅力的价值观念、文化观念、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对奥林匹克人文精神教育价值和教育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

中国传统人文思想的精髓在于对“和谐”的追求。如果从字源学来考证,“和”字在《说文》中释作“相应也,从口禾声”[21],这就启示了我们“和”的本义来源于人们入口饮食所需的谷物。而“禾”的生生不息,得自于阴阳和谐,风调雨顺。此亦可见“和”观念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切近而现实的农耕生活息息相关。在儒家思想传统中,“和”观念就是从切实而平常的感性经验中脱颖而出的中庸理想;在道家思想中,“和”就是令人羡慕渴求的“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的天道自然境界。当今时代,我们继承先辈前贤所极为称道的“和”境界,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即“天人合一”;追求人与人的和谐,即“和为贵”,追求个体身心的和谐,即“形与神俱”,更有宋代大儒张载以一句“民胞物与”铿镪有力地道出人文的精髓与和谐的真谛。

要将如此丰厚的中国人文思想传统与奥林匹克人文精神教育有机结合,就是在当今时代条件下,深入挖掘中国悠久历史所积淀的文明成果,并将其有效地融入奥林匹克运动的过程当中。譬如,中国文化“和”观念中“形与神俱”的思想观念,直接表现出对人类身体的关照,讲求身心统一,形神和谐,从体育运动的角度来描述,就是追求人的身体、意志和精神三者的和谐发展,而这正是奥林匹克人文精神塑造人的基本理念和要求,因为体育文化追问得始终是人的形神问题,在具体的运动实践中求得个体的身心一如,诚如袁旦教授所言:“把自己的灵和肉统一地灌注到一件事当中去,即便有两件这样的事,体育在其中也是最好的。”再如,中国思想传统中“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22]的古训,更是与奥林匹克运动“更高、更快、更强”的理想古今一意,默契投合;更重要的是个体在“自强不息”的超越过程中突出人即君子的精神品格,这从一定程度上补正了奥林匹克运动过程中忽视人本身的错误倾向。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思想观念与奥林匹克人文精神教育的结合,将从根本上使奥林匹克运动中的偏离现象得以匡正。熊晓正教授曾著文指出:用中国文化的“和谐”理念阐释奥林匹克理想,指导奥林匹克实践,处理奥林匹克面临的种种问题,对于补充奥林匹克主义,完善奥林匹克理论,创建符合人本价值的奥运运作新模式,都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23]。在08奥林匹克人文精神教育中,将中国人文精神与奥林匹克人文精神教育传统相结合,让中国元素尽显东方人文魅力,以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为奥林匹克运动注入新的活力。事实上,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有不少理念对解决当代社会问题,调整人类发展观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上述种种只是中国上下五千年深厚文化积淀中之沧海一粟,还有更多更深刻更美好的思想有待去挖掘去探索,如果能够全部将其与奥林匹克人文精神教育深层次融合贯通,将对奥林匹克运动乃至整个人类文明发展进程做出巨大贡献。

4.3 “以人为本”——奥林匹克人文精神教育回归之路

归根到底,08奥林匹克人文精神教育教育,要求回归到“以人为本”的核心,回归到奥林匹克运动诞生之初的纯洁与美好。走这一条回归之路,在具体操作层面上需要加强奥林匹克理想教育与奥林匹克精神教育。

理想是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希望。奥林匹克理想就是我们一再提到的奥林匹克主义所追求的目标。奥林匹克主义最早由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旦先生提出,在《奥林匹克宪章》中进一步明确,“奥林匹克主义是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它将体育运动与文化教育融为一体。奥林匹克主义所要建立的生活方式是以奋斗中所体验到的乐趣、优秀榜样的教育价值和对一般伦理基本原则的推崇为基础的。”[24]

这一段话从本质上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根本价值做出规定,是奥林匹克运动始终将追随的理想。它将奥林匹克运动上升到人生哲学的高度,为体育运动这一人类文化现象赋予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它将体育运动与文化教育融为一体”特别强调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作用,提倡以奋斗、榜样和伦理为基础树立一种完美生活方式的榜样,以此种榜样启发众人,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是社会的和平美好,同样出自奥《奥林匹克宪章》:“奥林匹克主义的宗旨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的社会。”[25]

俄罗斯学者B.B.斯托尔波夫在《从政治思想角度看当代奥林匹克运动研究》一文中曾说:“我们认为奥林匹克主义是建立在全人类文化和人道主义价值上的历史的、哲学的、社会的、伦理道德和道德教育原则的总和。”[26]由是观之,奥林匹克理想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根本核心,奥林匹克教育的重要性就在于使奥林匹克运动始终朝向这一理想前进,才不至于误入歧途。

在朝着奥林匹克理想进发的路途中,要坚持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从古至今,奥林匹克精神不断被继承、变革或者发扬,始终贯彻在奥林匹克活动的一切方面。如果放在理论的层面上,《奥林匹克宪章》中将奥林匹克精神概括为三个方面,即友谊、团结、公平精神:“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通过没有任何歧视,具有奥林匹克精神——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精神相互了解——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27]具体而言,奥林匹克精神教育的过程可以分为几个方面:

首先,就是竞争精神。奥林匹克运动的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强”,它号召人们本着奥林匹克精神奋力向上。正是这种竞争精神使奥林匹克运动充满生机和活力,正是这种竞争精神激励人们超越自我,正是这种精神推动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其次、参与精神。奥林匹克运动是一项社会运动,历来主张“重在参与”。顾拜旦在1919年就提出“一切体育为大众”的口号,同时在奥运会上提倡“参加比取胜更重要”, 充分表明体育运动事业为全人类服务的核心价值;第三、公平精神。奥林匹克运动历来主张公平参与和公平竞赛,对参与者不得有任何歧视,不受任何干扰。对竞赛要求达到费厄泼赖(Fair play),坚决和弄虚作假、营私舞弊和一切非法手段进行斗争;第四、团结精神。奥林匹克运动追求人间的真善美,它主张团结、友谊、和平与进步,这都是人类的崇高理想,而全世界人民的团结恰恰是达到这一理想的关键;第五、民主精神。奥林匹克精神追求“人的和谐发展”和“维护人的尊严”,维护的是全人类而非特殊群体的普遍利益,其本质精神就是民主精神,在奥林匹克运动的组织领导和奥林匹克大家庭的关系准则中都必须遵守民主精神。以上五个方面或许未必能全面概括奥林匹克精神,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不断会有新的挖掘、新的发现,这正是奥林匹克运动生生不息之生命力所在。

综合上述观点,无论是奥林匹克理想还是奥林匹克精神,都体现出体育运动为人服务的本质,秉承奥林匹克精神、追寻奥林匹克理想的过程,就是在奥林匹克运动中坚持人文精神教育的过程。当今时代,由于过分技术化、商业化、过分强调运动效率而忽视人的要求,更加需要我们在奥林匹克运动的过程中大力弘扬人文精神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对奥林匹克运动中的偏离现象进行合理有力的反拨。

5 结语

倍受海德格尔所推崇的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有一句诗:“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28],用在这里作为本文的结语是非常切题的。

人乃天地万物之灵,奥林匹克运动可以说是人类影响深远的“劳绩”之一,随着人类历史实践一同成长,虽然在当今时代面临着过分技术化、商业化、过分追求运动效率的危险。但这并不能使奥林匹克运动就此机械,就此僵硬,因为人之所以为人,总是为了“诗意地栖居”。

在奥林匹克运动中,这种诗意,就是奥林匹克运动盛会中每个运动员其主体身体能量的展示;这种诗意,就是同场竞技的运动员们每一次通过公平竞争和奋力拼搏而获得对自身的超越;这种诗意,就是弥漫在奥林匹克运动会场上空的每一次忘情的摇摆和每一声激情的呐喊;这种诗意,究其根本是奥林匹克理想千百年来所始终高举的人类和谐与世界美好的旗帜。而奥林匹克人文精神教育,正是最终使人们达到这一诗意境界的重要途径。

奥运何为?究竟是为了人的和谐发展还是为了那几块耀眼夺目的金牌?究竟是为了社会的美好还是那些来自奥运令人垂涎的巨大利益?究竟是为了平衡我们所身处的这个世界的不平衡还是加剧了这种不平衡?2008奥运在即,本文提出上述对于奥林匹克人文精神教育思想的回顾与对08年奥林匹克人文精神教育回归之路的展望,是为了使每一位国人去思考,我们将以怎样的态度使奥林匹克运动回归到其“以人为本”的初衷,我们将以怎样的胸怀去迎接四方宾客;我们将以怎样的方式去实践“世界给我十六天,我还世界五千年”的鸿鹄大志。

参考文献:

[1][14]德.皮埃尔.顾拜旦著,詹汝琮等译.奥林匹克理想[M]. 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1993.

[2] [22]十三经注疏[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3] 转引自中国教育人博客论坛. http://www.blog.edu.cn

[4] 郭怡.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中的教育思想[J]. 体育文化导刊. 2004,(9):60-61.

[5] 丹纳.艺术哲学[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6] 瓦诺耶克著,徐家顺译.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及古希腊罗马的体育运动[M]. 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24.

[7] [9]奥林匹克运动[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3.

[8] 任海.奥林匹克教育的价值[J].教育科学研究, 2006(12):15-18.

[10][13][24][25][27]奥林匹克宪章[M]. 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 1993.

[11]布莱恩.特纳著.马海良等译.身体与社会[M].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0.

[12]工具理性是法兰克福学派用语,指科学技术由人类解放的工具变为奴役人和毁灭人的工具;后来,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就提出了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二分说。坚持这一理论的人认为,现代化是个工具理性化的过程,因此必然导致与价值理性的冲突,即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的冲突。

[15]杰·科克利著.管兵等译.体育社会学—议题与争议[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16]萨马兰奇在1998年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上的讲话

[17]金元浦. 2008北京奥运会面临的21个问题及简要对策. 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网, http://www.c2008.org/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卷42)[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卷2)[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0]董传升.科技奥运的技术困境及消解[J].体育科学, 2004,(10).

[21]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23]熊晓正.让中国文化注入奥运精神[J].中国体育科技, 2005,(4):3-5.

[26]熊斗寅.奥林匹克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1997,(1):1-8.

[28]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上)[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 1996.

作者:刘媛媛 牛文英

第二篇:人文精神与历史教学

摘 要:自从有了人类,人文精神就彰显出独特的光辉。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学,是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它不仅可以使人明智,还可以培养人文理念。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体现和贯彻这种人文精神呢?笔者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人文精神 历史教学历史学

人类自从诞生以来,就在不断地探索着神、自然与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人文精神就是人类在三者之中做出的选择,也是人对自身价值与能力的肯定。人文精神是以个人的发展为基础,强调发挥人的价值与潜能,体验生命的价值,以理性的现实为基础,关注人类命运,注重世界共同发展,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的精神体系。

哲学、历史学、文学、修辞学等统统被称为“人文学”。历史学作为人文科学的核心之一,充满着丰富、深远、博大的人文资源,在陶冶人格、开阔视野、传承文化、继承创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历史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历程,也是人类在各个领域不断创新和战胜挫折的奋斗史。“欲知大道,必先治史”。历史的经验教训是人类付出重大代价之后体验到的,是宝贵的思想财富。学史使人明智,这里的智,既包括“鉴往知来、察人观事”的认识智慧,也包括“开拓进取、推陈出新”的创新智慧。史学的宗旨在于“经世致用”、“彰往而察来”,学习历史要注重从中领悟治国安邦的道理、军事外交的谋略、科技发明的创见、思想观点的深刻、文学艺术的魅力以及个人成就的历程。历史学习有助于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生存能力”,如思考事物发展的成败得失,培养理性判断力和“合理精神”;体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如何和谐共处,培养人文精神;“见贤思齐,见不屑而自省”,爱善憎恶、追求真理,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等,这也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养的核心资源。

要想使人文精神真正成为学生人格构成中的一部分,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最有效的方式与途径无疑仍是依靠历史教学。历史教学,以历史学为基础,还包括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和文化学等多学科知识,以师生交流沟通互动的课堂教学方式为主要途径,发扬历史学自身丰富、博大精深的教育功能为核心,以促进学生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为最终归宿。历史教学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借鉴历史,明理启智。但是这里指的历史教学,并非狭义的一种课堂教学行为,它包括所有形式的与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有关的活动。例如,观看一场爱国主义题材的电影,进行一次有启发意义的讨论,与学生交谈所感受的历史等。

具体来讲,在教学过程中,人文精神该如何体现呢?

首先,从师生关系来看,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是建立在互尊互敬的基础上的。从人文精神的角度来看,教师与学生都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他们无论在教学中还是在生活中都是平等的。教师是一种职业的称呼而非一种权利的象征。教师不仅是历史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对学生个性与创造能力的发现者与培养者,更是学生健全人格的促进者。教师要用自身必备的基本素质、强大的理论修养,以及高尚的人格力量成为学生发展的引路人。学生则要保持自身思想与行为上的独立性。只有在一种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才能得到培养与发扬,学生才会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中的人。所以说,这种师生平等的教学形式是从人性自身出发的,是对人文精神的具体实施。

其次,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多少年来,教师一直被喻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以及“蜡烛”等。但是,在今天的历史教学中,教师的形象将会有很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不能对他人的个性与能力以及人格进行塑造,而只能进行一种正确的引导。正如萧伯纳所说:“我不是你的教师,只是你的一个旅伴而已。你向我问路,我指向我们俩的前方。”

所以,历史教师除了具备知识结构层次的专业化以外,还须具备更多的技能与素质。历史是一门人文色彩非常浓厚的学科,这决定了作为一名专业的历史教师,应当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强大的人文背景以及对历史执著的热爱和独具特色的思维习惯。如在讲述中国近代史帝国主义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时,教师除利用时局图讲述外,还可以引用陈天华的诗句:“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法兰西,占广州,窥伺黔桂;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这种针对性、生动性极强的材料和图画,与教师的讲述相结合,无疑会加深学生对当时中华民族面临的“瓜分豆剖”局势的感性认识,有助于知晓“历史是什么样的”。同时,作为一名历史教师,还应熟练地掌握学生的思维特点、个性差别、兴趣爱好等个人背景,能够用教师的技能与人格魅力为学生的发展指引方向,为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

最后,在教学手段方面,也要体现出人文精神。多媒体技术与历史学科的结合就是很好的证明。相对于整个历史进程来讲,历史教科书所给出的只是历史的一个剖面图,它不是立体的、活动的。多媒体技术则弥补了这个缺憾,它可以生动形象地通过各种方式来再现历史,让历史不再遥远,增添了学生对历史的直观感知。多媒体教学还有效地改进了教与学的活动方式,使教学信息传递形式更加生动活泼,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具体,学生心理更加协调开放,思维活动更加主动活跃。这不仅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能有力地促进他们智力活动的发展。

另外,历史教学还要善于挖掘丰富浩大的人文资源,如学校图书馆、社区课程资源、音像资料、遗迹和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和网络资源等。教师认真发掘和探索这些丰富的人文资源,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开放意识、人文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人与自然环境的平衡与和谐意识等人文理念。

实际上,在历史教学中,我们所要培养的并不是终身从事历史研究的历史学家,历史知识应该作为一种现代人必备的文化修养理论加以接受。所以,历史教学要站在“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角度来构建其教学形式与模式,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中吸取智慧,提高人文素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因为历史教育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的主要手段。爱国之心是一种强烈的感情,这是中华民族对民族、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纽带。祖国和爱国的观念在历史中形成,也需要历史认识来巩固。人文教育的价值,在于“唤醒个人自觉,凝聚民族精神,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文导向,以及克服唯智教育的偏失”。

这一点,美国做得非常好。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历史课成为社会科中的核心课程,其教育目标是通过学生对美国历史发展历程的学习,强调学生对美国式民主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意识的塑造。美国依阿华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社会科教授菲齐博士在谈到美国历史课思想教育的目标时说:“在美国,历史教学有时讨论某一事物的起源和过去,那是因为这样有助于适合社会并能与社会融洽的观念形成。我们认为历史教学有益于合理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忠于美国的情感培养。同时参与政治的民主期望公民参加选举,我们认为这样的知识能使他们成为更能干和理智的选举人。”确实,美国历史教育在民族意识的养成上是相当成功的。正如一位接受中国学者采访的美国民众所谈到的,“‘水门事件’和越南战争,从未动摇过我对祖国和民主制度的热爱。这是因为我们的祖先跋山涉水,来到这块陌生的土地,为的是建立一个以个人自由和社会正义为基石的理想社会。它是美国的国家认同,是‘合众为一’的基础,也是我们的理想之所在,美国的历史教科书一直是这样教导我们的。”

在社会、经济和文化日益发展和国际竞争激烈形势动荡的时代,历史教学所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及其衍生出来的民族性,应该不断得到加强。如何做一个中国人?做一个中国人应该具备哪些知识和素质?如何完善和健全具有独立个性和一定的社会性的人格?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基本了解祖国历史的发展线索,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怀有对国家、民族和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更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以及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正如《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的:“现在和今后一二十年学校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简单回顾客观存在,还要不自觉地将人文精神贯彻其中,这样才能使历史学科更加生动饱满和充满灵性,而学生也才能在这样的教育下汲取历史的精华,提高自身的人文特质,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2]警世钟.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4]研究性学习:“课程文化”的革命.

作者:钱 萍

第三篇:人文精神的传承

[摘要]大学语文作为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的语言文化方面的能力,提高他们的人文修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凸显人文精神,尤其是对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和古代文人人生经历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的解读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当代大学生理解、接受并传承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激发他们自觉追求真、善、美,帮助他们找到文化的归属,使他们养成更加健全美好的人格。

[关键词]人文精神;古典文学;教育价值

大学语文课是普通高校中面向文(汉语言文学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它不同于专业性和针对性很强的专业课和技能课,而是一门增进大学生语言文学修养,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综合性文化基础课[1]。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语言和文学方面的阅读能力、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这对提高大学生文化修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普及人文学科、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新版《大学语文》,特别侧重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教材选择了极具文化内涵的文学作品,最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在编排上,改变了以往采用按照文学史或者是以文体的编排的排列方式,而是从文学作品内容入手,设计了十二个单元,分别是仁者爱人、和而不同、胸怀天下、浩然正气、冰雪肝胆、洞明世事、以史为鉴、故园情深、礼赞爱情、关爱生命、亲和自然、诗意人生等,充分体现了人文性贯穿始终的特点。

在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大学语文》新版课本中共选录52篇古典文学篇目,占总篇数的58.5%。在《大学语文》的修订前言中提到“现在的‘大学语文’课程,必须重视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文精神包容于人文知识之中,而中国古典文学是人文知识的宝库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从这样的编排体例和修订目的中我们可以看到编者(高教司)对古典文学的人文价值的肯定。因此,对《大学语文》中古典文学的研究和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古典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对民族精神的塑造,对民族情感的培养,对民族美德和民族审美心理的传承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学子。有学者甚至认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人文精神具体表现在:“中国古代的作家、诗人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大都表现出崇高的人生追求和价值目标”;“以道自任的人格尊严与批评意识”;“高蹈旷达的人生之思与忧患意识”;“以民为本的至爱亲情”;等等[2]。

人文精神是对人的价值的肯定,是对人之所以为人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回答,是对人这个族类的精神追求的探讨、提升,是对民族文化兴衰存亡的“终极关怀”和自觉奉献[3]。古典文学作品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有其特定的表现方式。

一、 传统文化能激发大学生们自觉追求真善美的理想价值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发展过程中文化不断积累,逐渐形成了追求道德至上的价值观,后来的理学家又试图把孔孟以来的道德原则作为大道之行的自觉意识,因此,我们的民族精神逐渐沉淀为,“仁爱、爱国、诚信、知礼”的内质,不断地延续下来。

从“上善若水”到“爱人”“知人”,从“兼相爱,交相利”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推己及人,善莫大焉”再到“仁天下”,“仁万物”,“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仁爱的思想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以“济苍生”为己任,前仆后继。

早在先秦,儒家就要求君子应“修身齐家”,并进而“治国平天下”,这就使得我国历朝历代的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忧国忧民,对国家,对人民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位卑未敢忘忧国”,“居庙堂之高而忧其民”,每个朝代,总有许多人以天下为己任,忧心国家的盛衰和百姓的疾苦,义无反顾、前仆后继地怀揣着家国天下的抱负一路前行。孟子、屈原、杜甫、陆游等等,这些仁人志士一心为国家、为人民献出自己的忠诚之心。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知礼诚信是传统文人的品格,也必然同“仁爱”、“爱国”一样影响着当代大学生,激发他们自觉追求真、善、美。

二、 当代大学生更容易从古代文人的人格魅力中找到文化归属

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继承和发扬主要表现在对古人人格、精神的认同、继承和发扬。作家的人生道路和人生态度中蕴含着值得关注的人文精神的因素。我们解读古典文学作品的过程也是了解作家思想感情、品评作家人生选择、弘扬作家优秀品质的过程,可以说作家的人文精神的传承,也是中华文化、民族精神的传承。

王国维曾说过:“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苟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是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学者,殆未有也。”[4]大学生们喜欢诵《离骚》,向往桃花源,泪读杜子美,竹林茫鞋走天涯,无不在认同中接受、继承、发扬光大我国的传统文化,学生们在以屈子、渊明、子美、子瞻等引以为自豪的同时,无不小心翼翼地模仿他们、学习他们。他们的人格美,,即在作品中所体现的人格美传承千百代,依然闪烁着人文精神的光辉。

儒家的美学思想在屈原这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形成了屈原式的美学精神,影响着历代文人。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屈原为了完善自己的人格,用生命坚持“内美”和“重修”。外在的形式美和内在的精神美共同成就了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陶渊明最大的特点就是“真”。“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别人都把读书求仕说得无比高尚,而陶渊明非常坦诚,毫不避讳地说出自己求仕的目的是免于苦饥。陶渊明的“真”还表现在他的坚持本性,不愿染色腐朽浑浊的政治。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他与充满虚伪、欺诈的官场格格不入,他追求率真,追求自然,用自己的人生阐释了“真”的内涵。

杜甫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铸就了他伟大的人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气,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责任,“时来知宦达,岁晚莫情疏”的真挚,“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奇兵不在众,万马救中原”的爱国意识。杜甫用诗书写了中国文人的人格美,让我们明白了文人的家国意识,让我们知道美之所在。

中国古代的文人在儒家经典文化的影响下,都具有伟大的人格美,而正是这种人格美渗透到作品中,才使得中国古代诗歌赋不仅文辞美妙,更是感情至深、思想至醇。大学生在学习古典文学篇目中处处能感受到中国古代文人的人格美。就是这种发现让大学生崇拜古代文人,并从古代文人的人格中汲取着人文精神,从而继承并发扬着我们的民族精神。

三、《大学语文》教育可从古典文学中借用培养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因子

大学阶段的学习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学生除了学习本专业课程,还必须通过阅读、欣赏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但是,就现阶段我国的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普遍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比如学生的行为举止不雅,对长辈、老师没有礼貌。在生活方面,自理能力非常差,有不少学生上了大学还需要父母陪读,为其安排生活,而与人相处时,常常是以“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对同学、对班级漠不关心。新版的《大学语文》全书共十二个单元,包括仁者爱人、和而不同、胸怀天下、浩然正气、关爱生命等等。从这些单元题目上我们就能看出编者培育理想人格的目的。每个单元选编的古文又充满着全面而健全的理想人格的因子。

作为大学生,我们首先要担负起对自己、对亲人、对社会、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通过学习《大学语文》中的古典文学的作品,让学生认识到那些仁人志士对国家、对民族的强烈的责任感,并进而激励着自己朝着这方面努力。

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是《史记》中的名篇之一,它记述了信陵君不畏强暴,率八万士卒发起进攻,击溃秦军,解除了邯郸的包围,保存了赵国。司马迁在叙述战事时再三以“魏王恐”,“魏王畏秦”等语句从不同侧面反衬映照信陵君不畏强秦,敢于抵抗的胆气,以“诸侯闻公子将,各遣将将兵救魏”来显示信陵君的威信和人气。不仅如此,信陵君是魏王的异母弟,贵为公子,养尊处优,地位崇高,却不矜富贵,不耻下交。信陵君之礼贤下士,不虚伪,不造作,发于肺腑,出自真诚。正是这种真诚和坦然,使信陵君赢得了贤士们的由衷钦敬和真心报答。

柳宗元是一位在政治斗争中坚持独立人格的政治家,他的一篇《段太尉逸事状》,分别从“勇”“仁”“节”等三个方面塑造了一个既刚勇又仁信,而且坚持政治节操的“儒者”典型。

《苏武传》是《汉书》中最出色的名篇之一。它记述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利诱而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5]。

如果大学生能从中汲取到健全自己人格的因子,那也是“大学语文”教育意义之所在。

四、古典文学在“大学语文”课程中实施人文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第一,,教师在大学语文古典文学作品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自然而然地渗透人文教育,而不能对学生进行牵强、生硬的说教,因为这样的教学方式会使得古典文学作品本身的美感消失,还会引起大学生对一直以来的思想教育的反感。所以在对古典文学作品的品读中要自然切入,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品味其中的人文精神。如在阅读《孟子》中的《齐桓晋文之事》时,如果简单的教导学生要学习孟子的王道仁政学说,容易使学生难以接受,但通过品味文中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领略了孟子出色的辩论艺术,从而来讨论孟子的王道仁政思想,则更容易使学生在艺术的感受中自然而然地体会到孟子的王道仁政思想。如在学习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教师可以从“月圆人未圆”的角度切入分析,努力给学生营造出词中所表现出来的作者旷达的情感,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第二,在学习古典文学作品的时候,对学生进行相关的人文教育则需要拓宽视野。不能学习哪一篇课文就谈论哪一篇课文,我们拓宽学生的视野,在阅读的过程中要从宏观上把握,了解“史”的概念,通过学习文学作品,让大学生对整个古典文学的总体特征有所了解。这样大学生在阅读古典文学作品时才能拓宽视野、开阔思路。另外,在阅读的过程中还需要从某一个单篇作品出发,同时联系整个时代或与其同类的文学作品,这样会使学生的学习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如在徐中玉版《大学语文》课本中,第一单元的主题是仁者爱人,我们在学习《论语》中的《樊迟、仲子问仁》的时候,了解了孔子倡导“仁”,弘扬“仁者爱人”,希望每个人的道德修养能够达到仁爱天下的高度。这样我们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联系同单元的《墨子》的《兼爱》,《孟子》中的《齐桓晋文之事》的学习,墨子提倡“兼爱”,主张“爱人若爱其身”,把为天下兴利除害当作“仁人”为人处世的当然准则;孟子进而倡导“仁政”,强调“保民而王”把执政治国的道理建筑在民为邦本的基础之上。孔子的“仁”、墨子的“兼爱”、孟子的“仁政”,精神实质都在爱人。这些,都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中光彩熠熠的思想资源。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的相互参照阅读,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学会举一反三的多向思维方式。

第三,适当借鉴影音资料或现代科技手段来提高大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教师使用影音资料具有直观性,对学生极具吸引力,这样的教学效果是非常好的。在学习古典文学作品时运用已拍摄的影片或借助朗诵材料,可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使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的印象加深。

第四,古典文学作品的人文教育要结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想特点进行了引导。“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是面向大一新生的,刚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他们的心理是非常复杂的,对学校的认识,对自身的重新认识定位,以及人际关系的调整,都使他们感到不适应、困惑和茫然。这就使得他们需要一些指引和帮助,有的学生咨询一下上几届的学长们,有的学生咨询一下老师们,但这些人的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不全面,这就需要从阅读文学作品中寻求人生经验和正确的价值导向。所以,“大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及思想特征,联系不同的古典文学作品阅读,通过了解古代作家的人生经历和感悟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

综上所述,作为“大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的古典文学部分,因其承载着传统文化,更容易唤起大学生们对民族精神的认同,更能激发大学生们自觉追求真、善、美,从而培养自己理想的人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思想特点和专业特点,利用古典文学的优势,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深入挖掘和感悟文学作品的内涵,领悟古代作家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一来,大学生们就能以更高的人文素质投入到学习、生活、工作中去,为实现自己的价值、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圆我们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中玉,齐森华 . 大学语文:出版前言[M].上海:华东大学出版社,2007.

[2]康震.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导向[J].河东学刊,1999(4).

[3]李宗桂.民族文化素质和人文精神重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1994(10):18.

[4]王国维.文学小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24.

[5]王步高,丁帆.大学语文[M].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左慧青

上一篇:皮肤科护理论文范文下一篇:英语语法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