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人文素质教育论文

2022-04-23

【摘要】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中国古典知识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有十分丰富的人文知识与深厚的民族情感,譬如修身立德、仁民爱物、济世安邦、豁达通脱、志存高远等人文精神,与当下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宗旨不谋而合。因此,在人文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挖掘中国古代文学的人文内涵、讨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新途径,是日渐凸显的重要问题。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古代文学人文素质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代文学人文素质教育论文 篇1:

试论古代文学教学对中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影响

摘要:人文素质教育是对当代中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而古代文学教育正是提升中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舞台。同时,古代文学教担负着中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主要责任,它能增强学生的理想信念,增强民族自豪感,完善学生人格。

关键词:古代文学教学;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是一种对当代中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崭新模式。而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主要载体和传播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模式。由于这种主流文化模式与人文素质教育模式的深层次契合,使得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成为联系中国传统文化宝贵资源与当代中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纽带。

古代文学的优秀作品,是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我们今天培养高素质的中学生必须继承和借鉴的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提升中学生人文素养应在以下两个方面下功夫:

一、注重人文知识,关注情感教育

中国古代文学是人文知识的宝库之一,有着丰厚的人文知识。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核心,以社会伦理和道德修养为主要内容,尤其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以及人际关系的和谐。古代文学作品内容生动,形象鲜明,感情强烈,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感。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重视向学生传授传统的人文基础知识,把人类已积累的人文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还要注意把本学科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最新思想引入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开拓新的知识领域,让学生在学科研究领域中以现代观点去进一步理解把握传统的人文知识。另一方面,利用古代文学教学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其优势非常明显,因为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本身就是“情感的符号形式,艺术家掌握了创造艺术符号形式的本领,把无形的内在情感,变成了可供人感知、观赏的东西。”因此,古代文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通过情感教育,不断地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中学生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屈原的“哀民生之多艰”,杜甫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白居易的“但伤民病痛”,“唯歌生民病”,等等,古代文学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这种对苦难劳动人民的同情,对劳动人民反抗斗争精神的赞美,以及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民性,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为人民服务”的民族精神之源。

尤其是爱国情感教育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尤为突出。爱国是我国古代文学中一个经久不衰的传统主题,历代文学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强烈的爱国精神与深厚的民族情感,对培育现代中学生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显得极为重要。如“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是令后人最为敬仰的爱国诗人,他忠君爱国、为国殉难的精神,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灵魂,为后世有识之士所效法。像曹植、陈子昂、陆游、文天祥等等所体现出来的为国家、民族前途而牺牲个人利益的高尚情操,同样也能够陶冶中学生的性情。他们的爱国精神以及他们的作品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唱响了中华民族文化中捍卫国家尊严,坚持民族气节的文学主旋律。以上这些均能够感染中学生的心灵,拨动中学生的心弦,陶冶他们的情操,唤起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故而,在古代文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对文学作品中的爱国思想、爱国精神进行系统、深入地讲解与传授,有针对性地培养中学生的爱国思想和报国精神。

二、培育人文特性,提升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核心,是人文素养的内在支撑,它是一种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本是完全契合的。利用古代文学教学可以培养中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健康的审美心理、积极的进取精神等人文素养,逐步完善中学生的人文特性,提升中学生的人文精神。

首先,培养中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其次,培养中学生健康的审美心理

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感受艺术的美而产生情感的共鸣,使学生在审美的愉悦中受到教育。可在现实中,当代中学生的审美标准却往往注重外在美,而忽视了内在美,在审美情趣上更多倾向于接受通俗艺术而偏离高雅艺术和民族文化,忽略了高雅艺术、民族文化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独特作用。文学作品是作家审美意识物化的产物,是美的集中展现。古代文学作品大多生动地再现了社会现实生活,传达了作家内在普遍性的深沉情感,展示了对人生命运的终极关怀。鉴赏作品时,能够直接感受到作品艺术的形式美,感受到文字所传达的情感美。如屈原的《离骚》强烈的执著美,展示了诗人峻洁的情怀、执着的追求以及追求失败所带来的痛楚,《庄子》散文中浪漫不羁的想象,对哲理人生的诗意表达,呈现出作家艺术化的人格美;唐诗中开阔的胸襟,昂扬的意气,高蹈的胸怀,呈现出豪迈奔放的阳刚美,等等。这些作品往往能够荡起人的生命激情,使人产生心灵上的震憾、情感上的共鸣,获得审美的愉悦。因此,古代文学教学应当充分利用古代诗、词、曲赋、散文、戏剧、小说所具有的音乐性、情感性、形象性、故事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中,理解事物的真、善、美,理解文学作品的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在获得精神享受和情感愉悦的同时,得以陶冶性情、美化心灵、升华境界,同时使他们的审美感受、审美判断、审美鉴赏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得以提高。

最后,培养中学生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有为”精神,主张人生要有所“立”,即有所创造,有所作为,有所建树。现代经济社会里,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局面的形成,各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一个人,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要想在这个世界立足,就必须有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有不少充溢着一种高度的责任心和积极的进取精神;《易经》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论语》中的“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孔子的“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孟子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荀子的“人定胜天”,“制天命而用之”,等等,古人这种强烈的责任感和积极进取精神对于培养中学生自重、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独立人格是极有启迪作用的。因此,教师要注重利用古代文学这门课程的优势,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进取精神。

总之,古代文学只有不断变革、创新,给予学生更开阔的探索空间、认知空间、思维空间、创造空间,才能帮助他们实现梦想,才能真正担负起培养中学生的重任,让中学生真正成为文化和文学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成为知识型社会跨世纪的挑战者和优秀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陈旭光.21世纪素质教育系列教材———艺术的意蕴[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1年8月。

[2]叶朗.重视人文学科的教化作用[N]人民日报,1997年4月18日。

[3]刘鹤岩.关于高校古代文学教学的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2)。

[4]霍松林.古典文学与素质教育[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1)。

[5]蔡运桂.艺术情感学[Z].广东;三环出版社,1989.

作者:李伟

古代文学人文素质教育论文 篇2:

人文素质教育视域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初探

【摘 要】 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中国古典知识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有十分丰富的人文知识与深厚的民族情感,譬如修身立德、仁民爱物、济世安邦、豁达通脱、志存高远等人文精神,与当下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宗旨不谋而合。因此,在人文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挖掘中国古代文学的人文内涵、讨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新途径,是日渐凸显的重要问题。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如果能突出、弘扬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不仅会使人文素质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更会为《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关键词】 人文素质教育;古代文学;改革

一、问题的提出

人文素质教育一直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近年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出之后,人文素质教育更是备受关注。其实,早在1998年高等教育司就指出,“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有利于使大学生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文化环境的熏陶、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锻炼,以及人文精神的感染,升华人格,提高境界,振奋精神,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成为四有人才……因此,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从更深的层面和更综合的角度体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①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化,尽管教育理论界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有不同的解释,但多数学者一致认为,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应该兼具科学知识与人文精神,即既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又具备良好的道德水平和文化修养。这一教育目标的实现,则有赖于人文素质教育的不断完善与具体实施。在高校教育领域,课堂教育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最基本的途径,而通识教育课程无疑是主要载体。

我们认为,在通识教育课程之外,专业基础课程也应该积极承担起人文素质教育的责任与使命。尤其是人文社科类的专业基础课程,都在一定程度上蕴含有丰富的人文知识与深厚的人文精神,这些都将是人文素质教育重要的教育资源与途径。而《中国古代文学》则是这样一门极具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的专业基础课程。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以儒家文化为主的古典人文精神独领风骚。即使在今天,中国古代文人身上的修身立德、仁民爱物、济世安邦、豁达通脱、志存高远、以和为贵、忠义孝悌等美好品质仍然熠熠发光,这些人文品质与当下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宗旨不谋而合。鉴于此,如果能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突出、弘扬这些优秀的人文品质,将会使人文素质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因此,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在传授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基础上,《中国古代文学》如何积极响应人文素质教育的号召与有效承担人文素质教育的责任,是《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新契机与新机遇。

二、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人文内涵

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中,并没有关于人文精神的专门理论研究,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却十分强调对人文素质的培养。《孟子·滕文公上》论述夏、商、周三代的学校教育时便指出:“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②也就是说,夏代的学校称作“校”,商代的学校称作“序”,周代的学校称作“庠”,三个朝代学校的宗旨是一致的,即都是用来彰显人伦的。儒家的经典著作《大学》中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宗旨记载得更加清楚,“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③据朱熹考论,古人八岁时入小学,十五岁入大学④,大学教育的目的有三,一是彰显发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二是使百姓人民去旧图新,三是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可見,中国古代教育十分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岁月虽逝,斯文不灭。中国古代文学正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有非常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民族情感,是如今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教育资源,现择其要点,简论如下。

(一)修身立德,重视品行

中国古人十分重视对人格修养的培育,《大学》即言:“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⑤“修身”,即砥砺品格、恪守节操,是对自我品行的修养,古人认为这是治理家庭、邦国的前提。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大夫叔孙豹甚至认为修身立德是实现人生价值永垂不朽的最重要的方式,即“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⑥也就是说死而不朽的方式有三种,最受人崇敬的是树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业,再次是提出真理。由此足见诚心正义、修养品行是古人立身的第一准则。

修身立德的人文品质不仅体现在古典文献的理论著述中,更体现在古人的行为风范之中。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人文祖师,他仁民爱物,一生致力于“仁”、“礼”的研究和发扬,座下弟子三千,无不受到他的言传身教。孔子曾用长达十四年的时间周游列国以提倡和推行“仁爱”,虽然并不为当世所接纳,但他确实为后世子孙树立了好学不倦、安贫乐道、忠厚儒雅的君子风范。又有孟子舍生取义,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爱学说,使之施行于政,形成了完整了“仁政”理论。孟子的仁政学说轻君而爱民,但最根本的还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⑦的大丈夫精神。孔孟二夫子已逝去千载,但他们的浩然正气却长存人间,并随岁月积淀,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根与骨髓,是后世士大夫的人格标杆与表率。

身正德高者往往受到世人的崇敬与追慕,颜回好学、曾子孝母、柳下惠坐怀不乱、尾生守信等,均是流传千古的美谈。而背信弃义、德行浅薄者向来为人所唾弃,譬如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赵高指鹿为马、秦桧陷害忠良等丑恶行径历来造人诟病。可以说,追慕高义、摒弃恶行,是中国古人重视美好德行的又一重要表现。

(二)立志高远,追求不朽

少有壮志、信念坚定,奋发进取、追求卓越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激励人心的人格力量,也是中国文人反复歌咏、尽情表达的重要主题。孔子教诲弟子们时曾说自己“十有五而有志于学”,即孔子十五岁便立志笃学,且学而不厌,以致由于苦读而多次翻断了编连竹简的牛皮带子,这便是“韦编三绝”的故事。即使到了晚年,孔子依然笔耕不辍,先后整理了《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等多部经典,是当之无愧的人文祖师。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向来被认为是一位悠然淡泊之人,但他在晚年的《杂诗·其五》中也曾热烈地歌咏少年的壮志:“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要之,实现人生价值、奋发有为是古代士子的普遍追求,他们往往年少时节便立下大志,并努力奋进,这是古代士子实现人生价值最基本的途径。

这种激烈昂扬的向上精神在唐代诗人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唐代国力雄厚强劲、文化兼容并包,唐代士人也因此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他们无不意气风发、志向远大,动辄自比王侯卿相,大有睥睨天下、囊括宇宙之气概,他们的精神气度犹如长江大河,气势浩大而奔腾不息。李白是盛唐文化所孕育出的天才诗人,也是博大兼容、雄奇浪漫的盛唐气象的典型代表,他在《代泰山学孟少府移文书》中热烈地表达了他的理想:“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即奋发努力学习智慧和本领,希望能够成为帝王的贤臣良将,以安定社会、造福百姓。即使是穷困潦落、才思狭促的苦吟诗人孟郊,也曾高歌“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树立远大理想、追求不朽的人生价值是中国古代文学留给我们的可贵的精神遗产。

(三)仁民爱国,兼济天下

中国古代文人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积极的入世精神,他们修养品格、勤学苦读、磨砺信念、切磋技艺的最终目的不仅是建立功业、封妻荫子、富贵扬名,更是治理家庭邦国、辅助明君贤主、匡正天下大道。这种深沉的社会担当源于对民生的关怀与同情、对民族的认同与自豪、对祖国的忠贞与热爱。深切的忧民爱国之情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主旋律。

为民请命、兼济天下是古代士子孜孜追求的人生目标。“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楚辞》)屈原对民生百姓怀有深切的同情,却因谗佞构陷而遭到疏远与贬谪,但他仍心系邦国與民生,上下探索济世救国的方法,甚至指天为证,九死而不悔。曹植作为贵公子孙,他所希冀的是“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垂金石之功”(《与杨祖德书》),即报效国家,造福百姓,建立不朽的基业和不可磨灭的功绩;他曾追随父亲曹操南征北战,“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白马篇》)可谓是三国乱世中的最强音。杜甫一生困顿,安史之乱爆发前夕他最小的儿子甚至因饥饿而夭折,而他一再表达的是“致君饶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人生追求;即使晚年寄居他乡之时,杜甫已无力参与政治,但他依然以天下为己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种博大深沉的民族情怀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弥足可贵的人文精神。

家国沦落、山河破碎之时,挺身而出、保家卫国是古代文人用热血谱写的壮丽诗篇。且不说岳飞、文天祥这样的民族英雄,即使是普通的文人士子,也常常壮怀激烈、意气慷慨。闻鸡而起舞练习剑术的东晋将领刘琨与祖逖,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与陆游,清初的遗民诗人钱谦益与顾炎武等,他们无不积极地干预现实、参与政治。经世致用、匹夫有责,这种强烈的忧患情怀与家国精神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内涵。

(四)乐观通脱,自强不息

纵然品学兼美、志向高远、爱国忧民,但是中国文人并不能避免遭遇各种挫折,甚至失败、苦难、伤痛、死亡等常常伴随左右。因此,如何面对生命中的无常、打击与哀痛,是中国文人不能逃避的哲学命题。

纵观中国古代文学史,我们认为,中国古人面对挫败之时,往往都比较达观、通透、自强。他们不耽于忧思,不沉缅于哀痛,不惧怕死亡,或高声歌唱以自我勉励,或退居隐逸以调适性情。不管是奋进还是退守,都能使中国文人在面对磨难时从容应对,化逆境为顺旅。李白在被赐金放还后,仍然高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苍海”(《行路难》)。苏轼曾多次遭到贬谪,但是他却说自己一生最重要的功业正是黄州、惠州、儋州等贬谪遭遇成就的。如果说李白面对逆境时表现出来的是非凡的自信与超拔的豪情,那么,苏轼面对磨难的态度则更为达观、通透,他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详尽地展现这一人生哲学: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已然洞达了生与死、富与祸、贫与贱、穷与达,他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临江仙·送钱穆父》),即把人生看作是一场荆棘丛生的旅行,无人可免,无处可逃,何不竹杖芒鞋、且行且赏,这种沉着从容、直面磨难的气度可谓豁达淡然矣!

三、《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文学蕴含有十分丰富的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在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载体,《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改革应与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统筹协调起来。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思考。

首先,将立德树人纳入《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目标之中。树立良好的品德、培育健全的人格,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优秀文化遗存,更是当下高校教育的重要工作任务,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的全过程”⑧。因此,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将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目标,充分利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美德精髓,为人文素质教育奠定理论基础。

其次,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侧重发掘《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中国古代文学》是专业基础课,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能力是其主要职责,但是中国古代文学中蕴含的修养品格、仁民爱物、济世安邦、豁达通脱、志存高远、以和为贵、忠义孝悌等美好品质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源泉和养分。所以,在承担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我们应该侧重发掘这些宝贵的人文知识与精神遗产,这既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更是《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必经途径。

最后,以具体有效的实践活动辅助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向来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人文,而我们认为,具体有效的实践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基础的知识,还能够促进学生进一步体验人文情感、培养独立的审美能力。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作家作品,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与思考的能力;可以举办诗文诵读大会,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与艺术鉴赏力;可以开展影视活动,以沟通古今、情景再现,增强学生对古代文化的认知与理解、认同与拥护。

注释:

①高等教育司《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1998]2号,1998年4月10日。

②焦循《孟子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43页。

③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大学》,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3页

④参见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序》,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页。

⑤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大学》,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3页。

⑥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088页。

⑦焦循《孟子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19页。

⑧参加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发言稿,2014年12月

参考文献:

[1]高等教育司.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1998.4.10

[2]马明华,涂争鸣.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论[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3]张宏斌.中国高校人文教育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4

[4]康震.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导向[J].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8

[5]纪永贵.《中国古代文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池州学院学报,2009.4

作者:魏小利

古代文学人文素质教育论文 篇3: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与重构

(桂林理工大学 人文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摘 要:人文素质教育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其内化为人的气质、人格与修养,使其成为受教育者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品质,高校肩负着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任。文章通过分析互联网+环境下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缺失的原因,大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知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重构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互联网+环境;人文素质教育;缺失与重构

一、互聯网+环境下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

随着信息应用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利用智能终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随时随地访问互联网,互联网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改变了人们获取知识、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手段,同时也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既具有很明显的优势又有不利的因素,成为教育的一把双刃剑。近年来,由于就业率的压力和优质生源的竞争,不少高校的办学思想更倾向于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注重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高校(特别是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状况比几年前更为严峻,互联网+环境下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更为严重,主要原因如下。

(一)高校对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不够,学科定位不准,课程设置不合理

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识的教育。前者包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社會责任感、爱国奉献精神、独立的人格意识等;后者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经典文学作品、名言警句、文化艺术作品等。高校长期以来受重理轻文的影响,学科建设只注重技术型的专业,除了必须开设的文科类专业课和思想政治课外,人文素质课程看作专业课程之外的一种补充学习,可有可无。人文素质课的老师长期被边缘化,缺乏归属感、安全感,如有机会就会远离人文课程的讲台而改行教其他课程。学科难有发展空间,教材建设等没有经费支持,教学水平难以提高。据作者调查,广西几所知名的理工科高校,如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科技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从2013年开始开设尔雅通识课程,门类从8门到70余门不等,这些课程中有不少是人文素质课程,是互联网+环境下开设的网络课程,但不足是,此类课程学生只需上网注册、缴费、观看视频、网上提交作业,就可以获得学分。没有上课地点、缺乏师生互动、缺乏监督,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给人以流于形式的感觉。高校对人文素质教育的不重视就会造成学生对文化的冷漠;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系统性和长远规划,学生就会胡乱应付,最终结果是人文课程逐渐淡出学生的视野。可以说,名不副实的人文素质教育比应试教育更可怕。

(二)大学生对网络文化环境的负面影响认识不足,人文素养缺乏

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在互联网+环境下具有很多的便利条件,这是由网络环境所特有的信息海量性、交互性以及虚拟性的特点所决定的。[1]对大学生来说,利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通过“百度”等工具软件可以轻易获得大量信息,受教育的渠道多样化,另一方面,大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网络色情,以致造成身心伤害。在理工科院校,大学生由于缺乏文、史、哲、艺术学科方面的基础知识学习,海量信息的出现,极易引起他们判断能力的下降和盲从,沉溺于网络世界的虚拟空间,成为“手机控”与“游戏迷”。亲友、同学之间的感情淡化,社会责任和集体观念淡漠,理想信念丧失,严重的可能形成孤僻、冷漠、抑郁的性格。2013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林森浩投毒案告诉我们:高校应该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敬畏生命、尊重生命,而不是仅仅是成绩。优秀的人才应该是善于与别人沟通与相处,德、智、体、美、情商全面发展的人。但据作者调查,许多大学生缺乏人文素养,语言表达能力不够,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不多,对加强个人基本的文学、文化素养不很关心。作者于2015年以我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为对象,对2012级—2014级文、理、工、经、管、艺类22个具有代表性专业的学生,发放问卷600份,取得有效问卷582份,调查发现75.40%的大学生不知道经、史、子、集是如何分类,不了解《大学》、《中庸》的基本内容。相反,他们更热衷于去考一些技能证书,学习的功利性和就业压力也导致了他们基本的传统文化常识欠缺。

(三)教师本身人文素养不够,教学模式不能适应网络发展的需要

目前,担任高校人文素质课程教育的教师大多数是兼职的,他们中或是部门领导或是某一专业课的老师,存在为了完成教学工作量或评职称而进行教学,教师本身人文素养不够,学贯中西,文、史、哲、艺知识全面的人很少,国学大师级人物更是缺乏或没有。以作者所在的人文学院为例,从事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老师很少关注现代文学的发展,从事音乐、艺术、舞蹈课程教学的老师对哲学、历史、和政治几乎不感兴趣。教师本身知识结构单一,教学时就难以融会贯通、应用自如、以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需要。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方面,部分教师故步自封,不愿接受新的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少数教师还在进行传统教学,即以教师为中心、以纸质教材为工具,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向学生单向灌输人文知识。在大部分人文公共选修课中,基本上没有教材或学生不愿意购买教材,在不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教室里,在黑板上抄写或讲授一首长一点的诗词,如《长恨歌》就差不多用了大半节课,信息量十分有限,教师和学生都很累。由于缺乏师生互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难以激发,课堂气氛沉闷,玩手机游戏、看其他书籍的同学就很多。而互联网+环境下的高校教学模式,是依托网络资源,以知识传授為载体,以人的发展为首要目标,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环境,给学生提供充分发展的空间。教师若面对互联网大量的有用的教学资源,如精美的图画、经典的视频资料不会或不愿使用,肯定不能适应网络发展的需要,一定会被时代所淘汰。

(四)人文学科的网络资源、教学平台建设滞后,考核机制不合理

众所周知,互联网+环境下的全球网络实现了超大的信息量、最大限度的资源共享,学习者通过上网可以随时访问教学资源,查找信息,多媒体教学、网络化教学、视频点播等新的教学手段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单一性。[2]但作者2015年度通过走访或电话采访桂林理工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科技大学三所理工科大学发现,每所学校人文学科的网络资源、教学平台建设都比较滞后,没有国家级精品课程,同时也缺乏人文素质教育资源合作共享意识,网络环境提供的图文声并茂的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教学资源没有充分利用。[3]教師个人讲解的微课视频、教学课件制作大都处在应付教学检查的初级阶段,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去做高水平的网络共享资源,这一方面可能是互联网发展太快,部分教师有一定的适应过程,也与各高校评价机制有关。许多高校目前只重视科研工作,对教学相对投入不够,高校的人文素质课程又被边缘化,教师进行网络资源、教学平台的建设,是一件投入较大、耗时费力、成效不易显现的工作。一般进行一门网络课程建设,不到总课时的20%的报酬,若一门课以30课时计算,也就是最多6课时,在我校课酬不到200元;而一旦一个课题申报成功,则成千上万。此外,教师年终教学考核要受到学生打分评价的影响,占到30%左右,使得教师在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时对一些混学分、不认真学习的同学不敢管,再差也给学分,考核机制不合理也对人文素质课程造成了不利影响。

二、互联网+环境下高校人文素质教育重构的对策分析

互联网+环境下的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具有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和突破课堂教学时空限制的开放性优势,极大丰富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有限的时间里,调动学生视觉功能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习兴趣,使高校更好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坚持以人文素质教育为基础的专业教育,培养出既具有一定人文精神,又能够掌握专业技术知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者认为还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高校必须重视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高校领导在办学时要克服功利主义、专业主义、唯市场取向等方面的不良影响,根据本校实际需要,构建“文理比例适当”的课程体系,挑选年富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担任人文素质课的教学工作,将人文教育常态化,不随意开课和停课。在同一所学校里不同科系、不同专业之间必须具有共同的精神文化基础,具有自己独立的人文教育理念,形成相应的课程体系,如将哲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文学、艺术、历史等组成人文核心课程,将大学语文开设全校基础必修课,加强中国传统文化讲座、影视欣赏、音乐欣赏和大学校园文化概要等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建设,要求学生必修或限制性选修相应学分课程。[4]对于高校开设的尔雅通识课和“智慧树”的共享课程要严格把关,控制人数,不至于使人文素质教育流于形式。在构建合理的人文学科体系时,高校内部的各个学院要统一协调,教师对开设的课程要充分论证,群策群力;如条件许可,还应该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进行调研,了解这些高校的人文素质课程的开设情况以及特色。高校只有真正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在大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将课程教学落到实处,并不断监督完善。

(二) 提升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文化自觉”,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环境中的人对自己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特色和发展趋向,同时也包括了对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的反思。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要特别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培养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史、哲、艺知识的兴趣,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从内心完成人文素质教育的“文化自觉”,学习才有动力。同时,互联网+环境下,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将成为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学习资源选择方面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学生可以选择本校教师的微课讲解,也可以在慕课平台选择名校名师的授课,若有疑问,可以多次网上学习。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布置各种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学会在互联网环境中进行查找、编辑、整理工作,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此外,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甄别网络信息的能力,处理好“网络成瘾”不良习惯,做到课堂上听教师讲课时不玩手机游戏,课后有疑问及时解决,手机、网络成为学习的工具。作者所在学院曾经有过手机不进课堂的活动,效果不错。

(三)教师应加强人文素养,采取适应网络发展的教学模式

高校从事人文素质教学的教师应该具有深厚的文化素养、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高超的教学技巧,知识结构合理和学术视野开阔。只有自信自强,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才能胜任这一工作。传统教学中,教师只要有较好的人文素养,懂得简单的课件制作和熟悉电脑操作就可以完成授课任务。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移动学习平台的兴起,教师的责任更多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教师不仅需要具备很高的资源提炼能力、课堂组织能力,还需要较好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师要帮助学生甄别选择合适的资源,在课前提供给学生,如相关知识讲解的微课视频、教学课件、网络资源等等。在课堂上,教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熟练课堂教学活动组织策略,课后能够及时与学生交流、答疑等,教學工作量成倍地增加。[5]教师成了学生便捷地获取资源、利用资源、处理信息应用知识到真实情境中的脚手架。[6]因此,在互联网+环境下,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对于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出现的新的教学模式要深入研究,尽可能尝试,了解它们的优缺点,只有与时俱进,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

(四)加强人文学科的网络资源、教学平台建设,形成合理的考核机制

高校应加强人文学科的网络资源、教学平台建设,拨出一批经费用于人文素质精品课程的建设,对于长期在一线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及团队进行奖励,金额要參照科研项目,在年终绩效考核和评优、晋升职称等方面给予优先,从而激发他们的教学积极性。各高校教务处应构建教师个人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将精品课程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与网络辅助教学等融为一体,在教学管理、资源共享、信息交互等方面精心设计各个功能模块,为学生提供学业发展专业化、个性化指导,解决好“为何学、学什么、何时学、如何学”等一系列问题,教师把教学录像、多媒体课件、参考资料等放在这个平台上,通过设置拓展阅读和测试练习栏目让学生进行自我测试、巩固提高。个人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的建设可以很好地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为师生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依托网络平台,还可以实现评价体系的开放性和合理性,教师在这个平台可以自评、同行互评、专家点评、学生评教,师生互评,并随时进行,使教师在人文素质课程教学中可以放开手脚,对学生敢管、敢给低分、扭转学生混学分的状况。此外,人文素质教育还要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去,例如我校开设有“雁山讲坛”,广西大学有“君武大讲坛”,广西科技大学“学思讲坛”,讲坛内容包括人文知识的方方面面;校史陈列馆、校园文化墙、教室里悬挂的名人画像及名人名言,是一所学校独特的精神风貌,融人文知识性、艺术性于一体,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目的。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它可以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崇高的人文精神和民族认同感。我们只能把这项工作做好,我们国家的未来才能保存中华民族的特色,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有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7]

参考文献

[1]阎惠英.网络文化环境下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19).

[2]宋凤龄.网络环境下高校大学语文开放式教学模式初探[J].宜春学院学报,2014(10).

[3]陈庆妃.网络语境下的大学语文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7(3).

[4]江云清,何春梅.理工类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探究[J].广西教育,2014(10).

[5]王丽丽,杨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8).

[6]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7]陈安琪.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2(1).

作者简介:陈曦(1968-),男,广西全州人,文学硕士,桂林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

作者:陈曦

上一篇:语文写作教学网络资源论文下一篇:学生绘本使用学前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