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教育论文

2022-04-16

摘?要:我国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气质的象征,是人民音乐才智的结晶,是创造和发展我国未来音乐的参照系,也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教材。当前加强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普及程度,已列入我国高校教育改革内容。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民族音乐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民族音乐教育论文 篇1:

发挥民族音乐教育的优势弘扬民族音乐

一、激发主体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

一些心理学家研究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时指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不会自然涌现,它取决于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在新课学习之前的情境更加重要,它是一节课的开端,对一节课的成败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八音和鸣》一课,本课主要给学生介绍我国的传统民族乐器。这对学生来说是不感兴趣的。而且有许多民族乐器,学生根本就叫不出乐器的名字。如果单纯、枯燥的讲解对学生来说是乏味的。这时教师可以多动脑筋,多想办法。我采用的方法是:根据学校的自身条件,给学生展示扬琴、二胡、唢呐、堂鼓、碰钟、竹笛、锣、鼓等乐器的实物。没有乐器实物的,可从网上下载乐器的图片和介绍这种乐器的相关资料。这样在讲民乐的各种乐器时,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组同学或拿乐器的实物进行弹弹拉拉、敲敲打打或拿乐器的图片及相关资料进行详细的了解。然后,组内成员把自己了解的信息进行交流,也可以组与组之间互相交流信息。这样,枯燥的讲解变成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学生不仅直观形象地了解了乐器的有关知识,还提高了学习民乐的兴趣和效率。

二、灵活多样的“教”与“学”法,有利于主体参与学习民族音乐

1.通过音乐欣赏,让学生初步了解民族音乐的音乐形式

中国民乐内容丰富,民族音乐教材有限,内容单一,加之学生对民族音乐知识的缺乏,所以无法对音乐产生兴趣和注意。丰富教学内容,扩充民族音乐知识,增强内容的趣味性和综合性,是吸引学生的最佳途径。如人教版《神洲大地》一课。首先以“马头琴”的音色导入,学生们在熟悉的马头琴音乐中不知不觉地来到内蒙大草原,一曲“万马奔腾”的马头琴独奏展示出万马奔腾的热烈场面,由此引出北方草原民族和草原民歌。了解到学生在地理课中已学了我国北方四大牧场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及相应居住的少数民族等人文基本常识,音乐课上多采用让学生视听这些民族音乐的节奏、旋律特征后展开比较、讨论。学生看了大屏幕中蒙族“那达慕大会”中赛马、摔跤、射箭、歌舞的场面,听腾格尔独唱的“蒙古人”再闭目静听无伴奏合唱《牧歌》后讨论:《牧歌》给人以空旷一望无垠的情景,如古诗中描绘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样学生自己总结出,蒙古歌曲中的长调曲调悠长,舒展开阔,与茫茫的大草原融为一体。

2.从音乐知识入手

音乐知识是音乐课教学的基础性知识,要想让学生能够理解音乐作品,教师必须要有耐心,坚持不懈地传授好通俗易懂的音乐知识,并且力争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们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如民歌欣赏一课,教师先给学生范唱几首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民歌,让学生初步感受,然后教师再从民歌的产生、发展、体裁以及具有的基本特征来分析讲解。使学生们了解到我国民歌的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种类繁多、韵味各异,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3.通过器乐实物,让学生直观了解民乐的最佳途径。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对于乐器学习的要求学生能乐于参与各种演奏活动,更好的表现音乐。只有学生亲身经历才能成为记忆中最深刻的东西。如《传统是条河》一课中教师准备的埙、碰钟、石块等不同形状,不同材料,不同音响的乐器。当这些实物摆在学生的面前,他们都有想摸一摸、奏一奏的冲动。那么让学生带着这些好奇去认识乐器,参与演奏,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感悟民族音乐的情境 。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教师应努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音像一体,形象强,信息量大,资源广等优点。教师只需点点鼠标即可让学生获得单一的、交叉的、重叠的声、像、图、文等信息。通过声像图文的有机结合,大大丰富了音乐教学的趣味,激发了学生对音乐课堂教学的兴趣,让学生更直观,更感性,更容易进入到音乐的天地中。可以说用电脑辅助音乐教学是音乐素质教育的需要。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设多种情境。

5.发挥音乐特长生的作用使之成为教师的小帮手

《音乐课程标准》中的音乐理念中有一条是注重个性培养充分发挥特长生作用,活跃音乐课堂。音乐课堂应以学生为主角,如果讓有音乐特长的学生来唱主角,无疑更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活跃课堂气氛。

三、运用合理思维引导主体探究、学习,培养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许多事实证明:各类实践活动对于学生个性发展和创造能力的开发十分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给学生更多的联系实际的机会,这种联系实际应该是在合理思维引导下让学生思考并回答,满足学生自我实践的需要。如《传统是条河》一课,让学生说一说与音乐有关的成语。课堂中欣赏的音乐,可以表演生活中的哪些情景,这样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了极大的体现。有的表演用音乐作背景友人惜别的场景,有的配着音乐朗诵自己创编的诗词等等。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探究学习、合作交流的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四、营造民族音乐教育的良好氛围,让民族情感之花在学生心中生根

培养民族情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要靠多方面的力量,也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学习民族音乐教育的良好氛围,这种氛围包含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从学校来讲,不仅在音乐课上,而且在课外活动中,都要进行对学生民族情感的教育,如举办民族音乐知识和作品的讲座,组织民乐学习小组,学习民族音乐演唱演奏比赛等;在家庭方面,父母要鼓励孩子学唱民歌、学习演奏民族乐器,给他们多听民族音乐;在社会方面,广播、电视、电影都要积极宣传民族音乐,引导人们学习、热爱民族音乐。

实践证明:音乐课堂中调动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让学生在自主、独立、积极的音乐活动中学习音乐,教师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将民族音乐教育有效的开展起来,常此以往就能使学生在学习了解的过程中更加喜欢中国的民族音乐。

作者:赵丽玲

民族音乐教育论文 篇2:

加强民族音乐教育?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摘?要:我国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气质的象征,是人民音乐才智的结晶,是创造和发展我国未来音乐的参照系,也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教材。当前加强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普及程度,已列入我国高校教育改革内容。

关键词:高校音乐;民族音乐教育;教学

在大学生中进行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教育十分必要,它不仅可以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民族音乐、民族文化,拓展他们的艺术视野,以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同时,更是一种极为有效的艺术教育形式。

但是长久以来,较之传统音乐,西方音乐在我国音乐教育中所占的比例偏大,久而久之,就会使得我国民族音乐在教育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低,甚至造成我国民族音乐失传、遗忘于世的局面。现如今,部分学者已经提出要加强民族音乐教育的倡议,并从各个角度强调了其重要意义。结合我的教学经验,我也认为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意义不凡,同时加强民族音乐教育、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延续中国民族音乐瑰宝,是我国音乐发展的需要。

一、加强民族音乐教育的意义

1.加强民族音乐教育可以弘扬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瑰宝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传唱着独具一格的民族音乐。每个民族音乐都是该民族精、气、神的凝结体,尊重和传播历史文化传统,就是所谓的传承。

假如不了解民族音乐,也就很难了解祖国丰富灿烂的文化与文明,当然也就更谈不上传承与发展。但是,近些年来,我国民族音乐却一直让步于西方的流行音乐,从大众休闲娱乐到专业音乐人士创作,流行音乐似乎更受青睐。部分高校的音乐专业学生甚至对民族音乐知识持一种陌生的态度。优美动听的民族音乐被节奏强悍的流行音乐替代,委婉流长的民族乐器之声被充满宣泄意味的摇滚乐器代替。无论在音像卖场,还是在表演会场,通俗流行音乐的占有比例越来越大。这种现象在青少年人群中尤为严重,如果任其发展,那么民族音乐发展的脚步势必会缓慢许多,更为严重的是青少年的漠然可能出现民族音乐传承链条断裂。普及民族音乐已迫在眉睫,高校音乐专业作为音乐教育与研究的主要阵地,传承与弘扬祖国音乐文化是其应有之义。

2.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是21世纪中国音乐发展创新的需要

掌握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各民族的历史、文化、风格与情感,增强民族文化历史与情感的底蕴;还可以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元素、音乐风格的认识和储备,在各元素相互鉴赏、比较、总结中,来培养多维度、跨文化的音乐视野。因此,加强民族音乐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全方位了解民族音乐,可以掌握各类音乐精华特色,提高自身鉴赏和创作音乐的整体水平,还可以推动民族音乐进一步的传承发展。

3.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是培养和提高音乐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众所周知,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高等音乐院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音乐人才。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的民族音乐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知识、技艺技能,更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文化和人文素养,引导学生完善自我人格。比如,我国抗战时期产生的《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等革命歌曲,不仅为学生描述了抗战时期的战争场面,也表现了抗战前辈同仇敌忾、不屈不挠、死而后已的革命精神,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操。

二、加强民族音乐教育的途径

我国民族音乐源远流长,它反映着中华民族历代的风格与特点,是我国音乐中的灵魂。音乐教育的重要价值应该是审美教育,要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使之成为有文化品位的“文化人”。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应遵循音乐学习的规律,选择易于培养学生民族音乐情感的教材和教法,比如常用的视唱、欣赏、歌曲练习等手段来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情感;也可通过讲述音乐创作背景、原因等方法为学生再现历史,弘扬中华民族音乐文化。

三、强化理解民族音乐文化内涵,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1)民族音乐是知识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具有强烈的内涵意义。民族音乐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不断地累积和沉淀。而教师在民族音乐教育中扮演着引导学生、总结经验的作用,因此教师对民族音乐教育有着不可磨灭的奉献以及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了使传统民族音乐的接力棒传承下去,教师需要倾其所有,把自己积累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传授知识是贯穿于每个教学环节的,其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器乐、乐理、乐谱等基本知识,还要结合曲目为学生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时代特点、作品亮点、内涵意义等深层方面的知识。教师要循序渐进,在日常的教学中充分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将自己的所学穿插到教学内容中去,使学生在无形中可以积累民族音乐文化知识和内涵。除了教师的客观传授外,教师还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可以自愿、积极地投入到民族音乐学习中来,比如教师可以丰富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学习,如让学生反复欣赏、聆听、歌咏、演奏来积累和背唱一定数量的中外优秀音乐作品的方法,激发学生积累和背唱歌曲的兴趣,使其在大量音乐实践中,积累专业技能和文化知识。音乐是有灵动性的,教师在音乐教学时要留给学生足够的学习空间,要以引导学生领悟音乐文化为目的,使学生从整体上去感悟音乐所塑造的形象和意蕴,从而在音乐形象的感染与熏陶中激发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文化素养。教师可让学生通过歌唱表演、音乐小品、戏剧舞蹈等形式,把自己对民族音乐意蕴的领悟无拘无束地表达出来。学生领悟消化其意蕴后,以自己的方式来表达音乐的文化内涵,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理解程度,强化其技艺水平,提高文化素养,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把音乐承载的文化内涵传播得更深、更远。此外,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要用心去感悟,要穿透音乐,领会音乐背后的形象,进而领略其文化意蕴。使学生逐步形成强烈的文化意识,积淀丰富的文化底蕴,文化素养会随之不断提高。

(2)在音乐情感的体验中培养文化美感。音乐是有情感性的,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确立音乐教学的情感目标,再慢慢地引导学生体验音乐中的情感因素,以丰富学生的情感,最终达到以情感人,培养审美情趣,提升文化美感的目的。

(3)在音乐实践的活动中扩大文化视野。音乐无处不在,只局限于学校课本之内的音乐教学是很短浅的。教师要多鼓励学生扩展各种类型的音乐实践活动,比如让学生走到民间,走到部队,走到民族色彩浓郁的部落中,与当地民众互动交流,来丰富音乐文化知识,扩大文化视野,提高文化素养。

四、结束语

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是我们音乐老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要让子孙后代了解我们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可以通过音乐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维护本国家、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从而更好地担当起继承和发展我国民族文化的重任。我们要不断加强探索和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让高校民族音乐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使我国悠久灿烂的民族音乐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永远唱响我们民族音乐的主旋律。

参考文献:

[1]邱?玥.试论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性[J].音乐天地,2005 (3).

[2] 肖春晓.民族音乐教育应从中小学抓起[J].艺术教育,2007(12).

作者:唐薇

民族音乐教育论文 篇3:

浅议民族音乐教育在国民音乐教育中的地位及作用浅析

摘要:民族音乐教育是国民音乐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进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越来越重视国民音乐教育。特别是近年来,在流行音乐一统天下的今天,民族音乐教育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国民音乐教育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民族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国民的民族音乐情感、民族音乐文化审美观念具有巨大的推进作用,还可以提高国民的音乐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培养国民的爱国情操。

关键词:民族音乐教育 国民音乐教育 地位和作用 新发展

民族音乐是指各个不同民族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感情的音乐,其中包括民族民间音乐和具有民族风格的创作音乐。张艳曾给民族音乐的内涵这样的阐释:以中华民族音乐为根本,融合一切有利于我们的世界优秀音乐文化所创造出来的具有浓郁的本土特色、鲜明时代特征的音乐文化。[1]

一、民族音乐在国民音乐教育中所处现状

国民音乐教育是指对全体国民进行的音乐素质教育,有利于提高国民的音乐文化修养,培养国民的音乐审美能力。国民音乐教育是国民文化素养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包括学校音乐教育、社会音乐教育、家庭音乐教育三部分。发展国民音乐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深远的意义,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

我国的民族音乐有五千年的文化作为底蕴,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数年来受到世人的瞩目。民族音乐是民族音乐教育的载体,民族音乐通过教育的形式得以延续,使更多的人得以了解、探索、研究民族音乐。随着时代的变迁,特别是近年来,在流行音乐一统天下的今天,民族音乐教育在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进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民族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国民的民族音乐情感、音乐文化审美观念具有巨大的推进作用,更能提高国民的音乐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培养国民的爱国情操。

然而据相关资料显示,在我国现阶段民族音乐教育在国民音乐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不是很突出。在流行音乐大肆发展的当今社会,青少年对于民族音乐的认知、了解、喜爱是远远不够的。这是因为我们处于物质社会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对于我国民族音乐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还有就是民族音乐教育自身所造成的。这不仅仅是青少年自身对于追赶时代潮流的问题,也是学校、媒体等相关部门的失误。

首先,我国民族音乐教育有其自身发展的局限性,以青少年为例,青少年大都喜欢唱流行歌曲,热衷于参加“快乐女生”、“非常6+1”等选秀活动,以追星为乐,却不喜爱传统的民歌民谣。学校作为教育机构,本来应当重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但是目前的现状是一些学校根本就没有音乐课。就小学阶段而言,民族音乐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没有对孩子从小抓起。到了中学阶段,又忽视民族音乐教育在学生素质教育中所发挥的巨大推动作用,固然有讲授民族音乐的老师也得不到重视。某些大学只关注民族音乐教育中的理论教育,忽视了民族音乐教育所体现出的审美性和艺术性。在选取教材方面,过于单一、传统,没有重视民族音乐体现出的文化多元性的融合。就某些媒体而言,广播、电视上很少出现介绍民族音乐知识或者作品的专栏,有些媒体几乎为零。

可见,在构建和谐社会这个大背景下,民族音乐教育在国民音乐教育中的地位有待进一步提高。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民族音乐教育对社会发展所起到的改造作用,对人民素质的提高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尤其是关于加强学生自尊、自爱、自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让学生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进而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有益于优化我国的文化层次。其次,在加强民族音乐教育中,应当以科学的态度变革民族音乐的教育制度,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切实落实对民族音乐教育的研究,推陈出新,通过合理的举措提高民族音乐教育在国民音乐教育中的地位以及作用,改变目前我国民族音乐教育普遍薄弱的现状。

二、民族音乐教育的新发展

音乐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使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并强调在众多的教学内容中要突出民族音乐艺术的地位。这就要求音乐教育首先要根据大纲的精神,建立相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音乐体系,包括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

学校音乐教育急需具有明确规定的民族音乐教育模式,应当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民族音乐教育模式,有利于民族音乐教育在全国的普遍执行。国家要保证学校为民族音乐教育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在各个学校中都应有一支具有高强民族音乐教育能力的师资队伍,并且配备相关的民族音乐教材和图书、资料,典型的、常用的民族乐器,组织小型规模的民乐队,举办民族音乐学习沙龙,利用广播站、宣传栏等媒介宣传介绍民族音乐作品,让学生在了解知识的同时形成学习民族音乐的良好氛围。学校还可以请专家或者是民间艺人举办民族民间音乐专题讲座,开展民族音乐文艺晚会等活动。

此外还要营造良好的外围环境来增强民族音乐教育的氛围。在家庭中,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学唱民歌,演奏葫芦丝、笛子等民族乐器。在社会上,广播、电视、电影等大众媒体都应当积极宣传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引导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热爱祖国传统音乐文化。

总之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才能挽救我们的传统音乐,挽救我们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在适应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基础上,跟随上世界音乐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时代潮流,使中国民族音乐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在世界各民族音乐中处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张艳.加强民族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地位[J].黄山学院学报第7卷第4期2005年8月p125,p126

作者:周旭

上一篇:医学临床毕业论文下一篇:建筑设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