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音乐论文

2022-05-13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中国民族音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民族音乐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反映了中华民族所独有的文化特色,蕴含有极高的历史、民族、艺术价值。为了促进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新一代年轻人需要以实践来传承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文章简要分析了传承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意义,并就其实践策略展开了探讨。

第一篇:中国民族音乐论文

中国民族音乐与传统文化

摘 要:我国的民族音乐有着特别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在很久以前的原始氏族部落中就出现了原始的歌舞和歌曲等相关内容,到殷周奴隶主统治的时代,音乐文化相对来说已经比较发达,在2000多年前的封建社会中,音乐实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达到了比较成熟完善的程度,与我国的民族音乐和传统文化有着至关重要的紧密联系。在传统文化的影响和融入之下,使两者互相促进,不断融合,进而呈现出巨大的发展优势,在我国历史上曾多次出现音乐文化繁荣昌盛的时代。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中国民族音乐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等相关内容。

关键词:中国民族音乐 传统文化 关系 融合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31.028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民族音乐是其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民族音乐也正是来自我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独特的传统文化造就了独特的民族音乐。所以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需要着重把握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以此为基准,牢牢把握这样的抓手,这样才能促进中国民族音乐实现创新的发展,使两者能够不断地创新和融合,并且呈现出巨大的发展和创新效果。

一、中国民族音乐的主要内容

从整体情况来看,我国的民族音乐主要包括4个部分,分别是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民间音乐。具体来说,宫廷音乐主要指的是某些比较典制化的音乐,例如各地不同的祭祀乐、凯歌乐、朝会乐等相关内容;另外一部分是娱乐性的音乐形式,例如,筵宴乐、行幸乐。这两种音乐类型,充分表明宫廷贵族文化的相关侧面,主要体现在皇权之上的自我形象塑造,另外一种就是贵族阶层的一种精神享乐需求。

文人音乐主要指的是古琴音乐和词调音乐等等。它与书、绘画、诗词等相关形式形成了我国传统画中特有的文人文化,其中排在首位的是琴,然后是棋、书、画。古琴音乐这种类型所崇尚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更加关注超凡脱俗,有着比较典型的浪漫色彩,呈现的是一种“清、幽、淡、远”。这种音乐类型与封建社会的中庸思想是十分吻合的,因此在古人的思想追求中也成为修身养性、对人格进行塑造的重要手段。

宗教音乐所呈现出的是我国宗教信仰中的多元化丰富化的特点,主要包括佛教、道教、基督教、萨满教等相关类型。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宗教音乐呈现出独具特点的个性化特色。随着外来宗教的影响和外来音乐以及乐器的进一步融合,使本土音乐呈现出多元化丰富化的特色,与之前比较浓厚的民间风格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宗教音乐更加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同时越来越呈现出仪式化的特点。

民间音乐涉及的内容众多,以综合艺术为主要内容,涉及多种类型的民歌、歌舞、说唱、戏曲、器乐等一系列相关内容,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是特别独特的存在。它以独特的民间音乐形式,在题材、形式、内容、风格等相关方面,都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为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

二、中国民族音乐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民族音乐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它和传统文化共同发展、互相联系,有着密切不可分割的关系,可以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同步推进、共创辉煌。例如,我国的古诗词中就含有特别优美且抑扬顿挫的声调和音乐,在平仄的交错过程中,形成独特的音乐韵韵律之美。不同诗词之间所呈现出的长短句组合,通过相关格律的运用也有着音乐节奏之美。在我国的书法作品中,这种类型的书法形式都体现出一种十分强劲的且有不同韵味的律动感,而这些律动也正是中国民族音乐的集中体现,对其进行深入地观察和探究,也可以看出它所体现的是一种音乐的灵感和内在的精神气质,清晰的线条、造型,清淡的色调意境,呈现出的也是音乐的流动美感和韵律的美妙。另外,在中国的舞蹈、戏剧等方面和音乐有着至关重要的紧密联系,相关内容和音乐结合在一起,这样能够形成综合性的艺术体验,是一种让人更加耳目一新,而且系统完整的艺术类型。

通过剖析能够明确,在艺术性、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呈现出显著的特色。同时也能看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痕迹和影子,它所折射出的正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深刻内涵和内在底蕴,体现的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人文精神和情感世界,所以要想在真正意义上理解和创新发展中国民族音乐,就需要充分把握中国文化精神和传统文化的内在底蕴,对其深刻内涵有充分的认知,并对其进行不断继承弘扬和发展,这样才能使两者实现更加有效的融合,体现出全新的韵味。

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它有自身独特的功能,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体现出独一无二的作用和价值。中国传统的世界观即“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崇仰创造万物的大自然,同时针对人内心的体验和感受也充分尊重,在中国民族音乐的产生之初,正是来源于人心对于大自然的感悟。“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乐记》)古人认为“音乐达天地之和而与人之气相接”。音乐不仅是人们对于大千世界有相对应的感悟而生成。同时,它也能够针对人的精神世界和人心进行相对应的调整和完善,使人的情绪能够得到安抚,这样能够确保人与自然人与这个世界或者人与人之间能够达到一种平衡协调的状态,保持世界的安定和和谐。“七情不能自节,待乐而节之,至性不能自和,待乐而和之”。(《欧阳文忠全集》)更加关注封建社会的道德要求,儒家文化通过中国民族音乐的形式对理想的人格进行塑造,通过这样的方法进一步倡导儒家学说中的仁的思想。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就认为人的修养完善过程中需要音乐的融合,只有通过民族音乐的有效协调和融合,这样才能确保人的身心健康茁壮的发展,对于这个世界有相应的贡献,从而协调内心,使人与这个世界能够实现协调一致。孔子对《关雎》就特别赞赏,认为其中包含着和平寧静的美感,体现的是一种悠远的意境。孔子曰:“《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而对激烈抗争的郑国民间音乐却持着强烈的反对的声音。孔子曰:“放郑声,郑声淫。”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传统的建筑艺术也是特别典型的代表,在其中传统建筑艺术有着十分显著的音乐线条造型,因此也被称之为凝固的音乐。在建筑过程中充分融合音乐的元素是相关的内容,能够得到有效协调,不断的融合完善,这样能够形成一种和谐协调之美。中国古代戏曲家王骥德在其《曲律》中曾经形象地把音乐作曲和建筑物的构造进行相对应的联系,体现两者的相似性,通过建筑艺术和音乐的共同特点进行提取和描述,这样能够呈现出两者的和谐统一的效果。在两者的发展过程中,更加关注就地取材的基本原则,对不同地区的建筑和不同的民族特色而言,所呈现出的建筑风格也有着巨大的差异性。因为不同地区的建筑风格有着显著的差异性,所以在中国的民族音乐中,所涉及的各类方言和音乐特色的应用也形成不同地区的民族音乐风格和艺术特色,由此能够明显看出,在传统文化中,音乐艺术和建筑艺术都是其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艺术性的重要缩影。

三、中国民族音乐和传统文化的融合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看出,中国民族音乐和传统文化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在传统文化中,中国民族音乐是其中关键性的组成部分,在传统文化中有众多内容都充分体现出中国民族音乐的特色和深刻内涵。因此,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充分体现其特色和深刻内涵,进而促进中国民族音乐实现更加良好的发展,使两者能够实现更加深层次融合,不断地创新和改进,使其呈现出创新的效果。中国民族音乐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来说也注入全新的血液,使其更具备音乐的线条和韵律。在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可以把音乐当作一种技能性、技巧性的艺术表现形式,使其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审美欣赏的眼光使其具备全新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內涵。

总而言之,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能够进一步看出,在当前的时代发展背景下,要针对两者进行更深层次的融合,通过中国民族音乐来深刻理解中国的艺术精神,并且把握民族音乐和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理解文化精神,两者能够互相促进,进而实现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姜文《当前中国民族音乐发展之我见》,《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

[2]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

[3] 蓝善管、建华钱《中国音乐文化大观》,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

作者:吴健萍

第二篇:浅析中国民族音乐文化

【摘要】民族音乐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反映了中华民族所独有的文化特色,蕴含有极高的历史、民族、艺术价值。为了促进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新一代年轻人需要以实践来传承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文章简要分析了传承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意义,并就其实践策略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意义;实践

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可以按照艺术体裁特点分为多个种类,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与外延,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瑰宝。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音乐文化受西方古典音乐及流行音乐的影响非常深,使得当前的民族音乐逐渐式微,甚至有部分已经濒临失传。因此,如何有效实现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传承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意义

(一)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维护民族文化特征

中国民族音乐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近年来受到现代流行音乐等的冲击而逐渐式微,新一代年轻人对其的认知与理解都存在严重的不足。长此以往,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将面临失传的危机。实际上,民族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包含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和思想,更反映了中国劳动人民的创作结晶。对一个民族而言,丢失了民族文化和特色,必将被淹没在历史潮流中。传承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是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维护民族文化特征、宣扬民族自豪感、坚定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是中华人民的“根”,只有做好其传承发展工作,才能确保找到民族的“根”。

(二)促进传统音乐文化的现代化发展

中国民族音乐历经了多个时代的传承与发展,在不同的时代焕发出不同的色彩。就目前来看,中国民族音乐必然需要在新时代背景下进一步创新发展,才能契合时代发展节奏与步伐。更为重要的是,民族音乐在当代不但起着传递传统文化的作用,更肩负着维护民族文化特色、宣扬民族文化内涵的重任,让世界都感受到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因此,需要通过传承与发展来促进传统音乐文化的现代化发展,从而使其能更好地传播到世界其他区域,成为中国文化的独特代表。

二、传承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实践策略

(一)民间歌曲的传承

民间歌曲往往由劳动人民所创作,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劳动和生活,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民间歌曲通常可以按照题材划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和小调三类,其歌词大多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同时又不失诗意;其曲调通常较为短小,易于上口,表现手法较为简洁朴素。民间歌曲往往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各地的民歌在演唱形式、内容等方面都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反映了不同地区的生活及文化情况。由于民间歌曲大多是以口头流传的形式不断流传,因此其传承难点在于遗失严重,很多民间歌曲都随着时间流逝而逐渐失传。再加上现代流行音乐的冲击,更使得民间歌曲逐渐被人所遗忘。对此,各地政府及文化组织部门都应该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来促进民间歌曲的有效传承。例如湖南民歌的传承发展就参照了当前流行音乐的运作模式,推出了许多著名的歌唱家,从而使得湖南民歌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传播。比如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乡恋》的演唱者,正是湖南女高音歌唱家李谷一,其演唱的流行歌曲和湖南民歌均在全国范围内受到了诸多群众的喜爱,从而使得湖南民歌在新时代背景下得以充分传承及发展。

(二)歌舞音樂的传承

中国歌舞音乐是将诗歌、音乐和舞蹈紧密结合起来的产物,在各民族地区广泛流传,而且各地的歌舞音乐往往具有不同的魅力与特色。汉族歌舞音乐包括秧歌、花鼓、二人转、踩高跷等;少数民族的歌舞音乐则更为丰富,例如瑶族长鼓舞、土家族摆手舞、傣族孔雀舞等。实际上,歌舞音乐可以分为歌舞和乐舞两种:前者以歌为主,以舞为辅,后者则充分结合了奏乐和舞蹈。与民间歌曲类似,歌舞音乐文化的传承大多也是以口头传承为主,没有专门的歌谱记载。也就是说,一旦缺少传唱的继承人,歌舞音乐的传承将面临严重的危机。另外,大部分歌舞音乐的传承都较为随意,没有正规的传授形式,往往是各民族地区结合民族生活习俗、文化等进行惯性表达,难以稳定传承。因此,以教育方式构建歌舞音乐传承渠道非常重要,是确保歌舞音乐稳定传承的有效途径。近年来,花瑶原生态歌舞音乐就在当地负责人的组织下得以收集整理,并编辑成完整的音乐教材,在当地学校中得以使用,为花瑶原生态歌舞音乐的传承发展提供了稳定的保障。

(三)说唱音乐的传承

中国说唱音乐的起源要追溯到战国时期,但真正有史可查的形成期则要从唐朝说起,当时僧侣讲佛就以说唱“变文”的方式,让人民群众能够更加直白地理解佛经故事。自此之后,变文内容逐渐变为世俗故事,变文也被普遍认为是中国说唱音乐产生的标志。中国传统说唱音乐往往起着传播知识、向劳动人民传递文学故事内容的作用,并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与各地艺术、文化相结合,发展出了诸多不同类型的说唱音乐,例如福建南音、苏州弹词等。如今,中国传统说唱音乐受到现代流行音乐的冲击而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甚至许多年轻人认为说唱音乐就是美国黑人音乐文化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当前中国说唱音乐文化的传承难点主要在于现代流行音乐文化的冲击。对此,可以从两方面着手来促进其传承和发展。

第一点是普及传统说唱音乐。实际上,很多年轻人都比较喜欢说唱音乐这种形式,只是对中国传统说唱音乐文化不够了解。对此,可以充分利用各地方说唱音乐特色,结合二胡、快板等乐器来吸引年轻人的注意,让年轻人能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说唱音乐。

第二点是对说唱音乐内容进行调整,传统说唱音乐的内容大多是一些世俗故事,其作用往往是向农民群体传播知识。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这样的内容很难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因此,可以通过编写全新的、符合年轻人审美需求的音乐内容的方式,来促进中国说唱音乐在年青一代的传承和发展。

(四)戏曲音乐的传承

戏曲音乐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民族音乐,有京剧、豫剧、越剧、黄梅戏和评剧等五大戏曲剧种。由于戏曲音乐的表演形式较为单一,演唱形式与流行音乐文化审美标准相差甚远,因此难以被喜爱现代流行音乐文化的年轻人群体所接受。甚至很多年轻人都对戏曲音乐存在一定的误解和偏见,认为戏曲音乐是过时的,并不愿意深入了解,从而给戏曲音乐的传承和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阻碍。实际上,戏曲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精粹,更是中国音乐所竭力追求的最高境界,蕴含着丰富的艺术价值和文化魅力,依旧是当代音乐潮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因此,要想做好戏曲音乐的传承工作,首先需要扭转年青一代的思想,引导年轻群体正确认知戏曲音乐。以京剧的传承为例,虽然京剧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唱腔、板式和丰富的内容,中央电视台也有专门的戏曲频道播放京剧内容,但年青一代始终对其敬而远之,不愿意去深入了解。对此,可以通过教育的方式引导年轻人了解京剧,并培养年轻人学习京剧演唱技巧,让其真正感受到京剧的魅力所在。只有如此,年轻人才能从被动地接受转变成主动地探索,积极自主地挖掘京剧的内涵,从而促进京剧的传承与发展。

(五)民族器乐的传承

中国传统民族器乐历史悠久,然而,这些民族器乐在新时代逐渐失去了声音,面临着传承发展的重大危机。其中,音乐文化教育的缺陷是导致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我国音乐文化教育都不被重视,而民族器乐本身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很多学生从来就没见到过传统民族器乐。再加上当前的器乐教育是以鋼琴、小提琴等西方器乐为主,更进一步削弱了民族器乐在音乐文化教育中的地位。因此,要想加强民族器乐的传承,必须要全面强化音乐文化教育。首先,音乐课程应当与语文、数学等课程一样,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从而推进音乐文化教育的进步,为民族器乐的传承创造良好的条件。其次,应当将民族器乐纳入音乐文化教育体系中,并投入足够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支持民族器乐教学,从而使学生能够接触并学习琵琶、二胡等民族器乐,促进中国民族器乐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发展。

(六)综合性乐种的传承

综合性乐种是指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中国民族音乐类型的特色的乐种,如福建南音、藏族囊玛等,其一般具有历史悠久、音乐遗产丰富、师承关系严格的特点。也就是说,综合性乐种在专业性上较其他乐种更为严格,同时其传承形式也是以中国传统的师承关系为主,传承人往往较少,不利于其稳定地传承和发展。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打破综合性乐种单一传承关系及模式,培养大量专业性人才,是促进综合性乐种广泛传承的关键。与此同时,建立专门的音乐组织,有利于综合性乐种的传播交流和发展。

三、结束语

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遭遇了较为严重的传承危机,各种民族音乐文化都面临着不同的传承问题。尤其是在现代流行音乐文化的冲击下,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不被年轻人所理解和接受,需要采取合理的方式来促进其有效传承和发展。只有充分认识到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内涵与价值,才能充分激发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让中国民族音乐在新时代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参考文献】

[1]李展.大学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J].人文天下,2018(04):89-93.

[2]张伯瑜.从世界音乐格局看保护中国传统音乐的必要性[J].音乐研究,2018(03):44-50.

[3]韩坤.中国古代音乐传承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7.

[4]马英珺.活态民间音乐文化资源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2015(22):84-87.

作者:刘姝延

第三篇: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产业现状及发展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校级课题 中国音乐文化产业发展及其价值导向研究 课题编号:CWYB202069

摘要:本文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进行分析研究,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和形成全民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之下,探讨民族音乐文化产业发展振兴对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探究民族音乐文化产业在发展中所存在的弊端与桎梏。对更好掌握未来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产业发展趋势以及形成具有我国特色并具有国际话语权的文化产业体系建言献策。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自信,民族音乐

中华大地经过长年累月的演变,形成了现在有着56个民族的中国,在这上千年的历史当中,形成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数量巨大,是取之不竭的文化源泉,在这些文化资源当中,包含了各具特色的民族音乐文化。文化产业作为第三產业,有着文化和经济的双重功能,民族音乐作为音乐文化当中最具特色的一项,在未来的文化产业发展当中,有着关键的作用。我国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如果能够高效与市场结合,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会形成一笔巨大的社会财富,为我国经济增长以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都有着重大意义。

一、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积极与世界接轨,几十年间,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取得骄人的成绩,为世界震惊。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中,有利也有弊,其中一点就是世界文化大交融。早期中国社会需要发展,提倡“西学中用”,大量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和文化知识,西方文化如潮水一般涌入,对我国的文化体系产生了史无前例的挑战和威胁。对于作为最具特色的音乐文化领域,亦是如此。一方面,由于西方文化思潮迅猛发展,西方音乐体系创作产生的作品占据着音乐市场主要位置,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目光投向由西方音乐作品,无论是古典音乐还是流行音乐,都使人们对于传统音乐的关注度越来越低。民族音乐文化产业所占市场份额远低于其他音乐文化产业,导致民族音乐文化产业所产生的利益减少,大量优秀人才流失。而一方面,在传统音乐保护与传承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传统乐器,优秀作品更是数不胜数。然而,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传统习俗逐渐淡化,民族音乐赖以生存的环境消失,现有乐器传人逐渐老去,传统乐器演奏技艺面临后继无人的危险,优秀作品也逐渐失传。以我国传统音乐演出团体为例,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到了改革开放二十年后——1998年:各类演出团体也只有2652个,从数量上不断减少,整体的发展状况持续走低。” [1]面对现在传统音乐所处的情况,更需要有时不我待的精神振兴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产业。

二、现民族音乐文化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一)市场整合程度不够

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具有经济效应,需要文化和经济的相互作用,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我国文化产业的振兴与发展打牢了经济基础和提供了条件。但是从实际来看,民族音乐所占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少,其中一点原因就是市场整合程度不够,没有将地区的优秀音乐作品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集创作,开发,管理,营销的音乐文化产业链。“从市场运作来看,在很多地方仍然只是点对点的单线市场运作模式,而不是点线面规模化的市场运作模式,也就没有起到规模化运作所带来的效应。”[2]优秀的传统音乐作品更是昙花一现,在现在快速消费,一次性消费的市场环境发展情况下,更需要做到集约高效,将各民族,各地区的优秀作品整合在一起,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音乐文化名片。同时,需要将音乐文化产业和其他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全方位的文化产业体系。纵观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分布,沿海地区有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红利形成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因此文化产业也快速发展,至今已相对比较成熟。从市场基础角度来看,全国范围内沿海一带经济发达城市音乐文化市场有着一定的基础,但从民族音乐资源方面来看,我国西南地区有着最为丰富的民族音乐资源。然而市场与资源,没能有效结合,展望民族音乐文化产业发展前景,提高集约化是解决发展桎梏的有效方法。

(二)专业民族音乐文化人才匮乏

人才决定一个行业的发展未来,对于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产业同样如此,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较西方有所差距,还未形成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另一方面是由于民族音乐文化产业所占的市场份额较西方音乐文化产业要少,难以吸引更多更优秀人才进入这一行。完整的民族音乐文化产业链,需要从民族音乐的发掘和传承以及进一步的创作开发从而产生成熟的文化产品,再到包装和最后的营销,每一环都需要专业的人才,然而就目前来看,无论是有着高水平的民族音乐专业人才,还是对音乐市场发展趋势有着很高敏锐度的管理人才,都反映了整个音乐文化产业的人才匮乏,也充分说明了在我国音乐文化产业的人才培养当中,有着巨大的漏洞。专业人才的匮乏制约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动力,减缓了我国民族音乐化产业发展速度。这跟我国对于民族音乐的重视程度有很大关系。在大部分艺术类高校当中,学习民族乐器的人数明显要低于学习西方乐器学习人数。这反映了我国在整个专业民族音乐人才培养体系有很大的提高空间。但是随着我国民族音乐的逐步发展,越来越多的艺术类高校开设了民族音乐课程,既有音乐表演,理论研究,也有专门的市场管理课程,为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建立了人才培养机制。尽管人才培养体系在日渐成熟,但是真正从事于民族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优秀人才的数量还远远不够。民族音乐文化产业如何吸引优秀人才投身其中,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民族音乐文化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低

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产业想要持续健康的发展,就必须走向市场,满足市场的需要,与市场有效结合。社会的关注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市场对于民族音乐文化产品的认可度,现在我国的民族音乐有一部分作品的社会反响效果较好,“虽然现在也有像《梁祝》、《欢沁》等民族音乐得到了市场的肯定和追捧,并且引爆了整个音乐市场,成为了时代的热点。” [2]但是,总的来说,这类音乐作品的成功只在少数,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作品与市场的有效结合还程度较低。客观原因是由于西方音乐所占市场之大,而主观原因是因为在长期的发展当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部分高雅音乐没能贴近人民大众,逐渐与时代脱节,仅在少数人的圈子流行。例如曾为雅部的昆曲,历史上深受文人阶级的追捧,是我国少数的不依靠风俗存在而得到风行的传统艺术,曾占据传统音乐的大部分市场。然而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过度雅化,与人民群众的实际艺术需求脱节,以至于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全国从事昆曲工作的人只剩600人”。[1]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音乐在人民生活中的发挥的具体作用正在逐日减轻,因此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少。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一系列连锁反应也将发生,优秀传统音乐作品难以得到很好传承和发展,那么民族音乐作品的市场认可度就会越来越低,直接导致民族音乐在我国音乐市场所占份额越来越少,间接致使越来越少的艺术工作者从事民族音乐创作,使其形成恶性循环。但是近年来,随着民族音乐快速发展,优秀传统音乐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与传承,这为民族音乐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动力。总体而言,就振兴一词而言,还所差甚远。

三、对未来民族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看法

(一)提高全民文化自信

四个自信理念提出,其最根本,最核心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3]文化自信理念的提出,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最坚实的理论支撑,也表明我国对于提高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想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就必须振兴民族文化,我们只有对本民族文化有着强烈的自信,才能做到在百家争鸣的文化大融合中保持自己的定位,才能提高我国在世界文化体系中的话语权。

文化自信来自于我国为世界惊叹的灿烂文化,我们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底蕴,8000多年的音乐文化,数不胜数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这足以傲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如果失去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认为自己民族的音乐落后于西方音乐,那么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产业就会陷入巨大的危险。树立全民族文化自信,不僅能更好的传承和发扬民族音乐,而且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下,能够取世界优秀音乐文化之所长,补齐我国民族音乐发展短板,为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产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铺平道路,为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振兴注入动力。作为文化自信中的传统文化自信,民族音乐作为我国绚烂传统文化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重要的支撑,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鲜明名片,其地位不言而喻,对于文化自信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只有对于本民族的音乐充分自信,我国民族音乐才能在世界音乐之林蓬勃生长。

自信来自于了解,文化部门及主流媒体应当在一定程度加强对传统音乐知识的普及,只有提高社会大众对传统音乐和传统乐器的认识,增强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了解,才能形成强大的文化自信,才能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贡献一份力量。当我们对自己本民族的音乐文化有着强大自信时,就会自觉投入到民族音乐的保护和传承当中,从而为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二)注重培养高水平民族音乐人才

人才是第一资源,文化产业振兴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民族音乐文化产业有着其他产业所不具有的特殊性,更需要高水平专业型人才,因此培养高水平民族音乐人才是民族音乐文化产业作为文化振兴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人才的培养,不仅是要培养高水平民族音乐的专业人才,更是要培养了解国内外市场行情,懂得音乐产品包装营销的管理人才。要从战略高度上重视人才的培养,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健全法律法规的制度保障,创造一个让优秀人才能够发挥长处的良好环境,使人才的培养,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首先,学校作为教育机构中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应该加大民族音乐的重视程度。国家的未来,民族的未来,都寄托于青少年,因此在中小学初级教育当中,要增加对于民族音乐知识的普及,特别是我国的音乐历史,音乐理论,民族乐器的认识和演奏等常识方面。优秀人才的发掘与培养,要从小孩抓起,民族音乐文化知识的传授,更要从中小学做起。这样首先能普及民族音乐文化知识,更是打牢了人才培养的基础,最重要的是将会培养了一批有深厚专业音乐素养的民族音乐人才。这将会为民族音乐产业发展与振兴提供最根本,最扎实的人才保障。

高校有着为社会培养各类专业型人才的重要任务,开设艺术类专业的高校,不仅要培养高水平民族音乐知识的人才,更重要是要结合市场需要,培养对高度市场发展趋势敏感的管理人才。在近几年来,国内相关高校相继开设艺术管理,文化产业管理等培养市场管理型人才的课程,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文化产业的管理人才匮乏,但是无论在具有高水平民族音乐知识人才,还是相关音乐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数量,都还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量,人才短板问题仍需得到重视。

文化相关部门也应加大对民间手艺人的发掘和传承。我国民间有着许多有优秀的音乐手艺人,他们对于民族乐器的演奏有着独到的技艺,在没有系统性的教学情况下,演奏技艺更多只能依靠口传心授。加大对于民间音乐手艺人的发掘和民间乐器演奏技艺的传承,能在很大程度上保留地方音乐文化的原汁原味,也这过程中,培养了一大批具有高水平的民族音乐人才。

(三)加大资金扶持和政策落实

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振兴,离不开文化资源和经济资源的相互结合,我国有着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资源,也在改革开放以来积淀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两者的有效结合,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产业振兴的关键一步。在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产业起步相对较晚,但现今在世界文化大融合的环境下,正是快速发展的好机遇。国内经济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巨大的发展,资本市场已经较为完善,加大资本资源进入音乐文化产业,既能为民族音乐文化产业提供资金保障,而且能够吸引更多社会资源向文化产业倾斜,能极大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振兴与发展。文化部门一是应加大对文化产业的资金扶持,更应该建立合理的市场运营机制,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保证音乐文化产业的稳定与发展,最重要的是将各项政策落到实处。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经济实力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逐渐增加。随着中国在国际地位的逐步提高,对于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国家政府也开始出台各种政策来支持和帮助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振兴,为民族文化产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和政策的支持,以及物质上的帮助。近年来国家逐步加大对民族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各项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颁布作为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为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产业在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各地区各政府应把握文化产业发展趋势,提高对民族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视,特别是西南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应当结合当地实际,出台地方政策,挖掘市场潜力,充分发挥地方民族特色音乐优势,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名片,将民族音乐文化产业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产业,凝心聚力为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产业发展做出努力。

结 语

我国有着浩瀚的民族音乐文化资源,是一个取之不竭的文化宝库。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正逐步形成,对于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产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走出国门,如何实现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产业的振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每一位从事音乐文化产业的艺术工作者所要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周永晓.从统计数据分析传统民间音乐的生存状况[J].音乐大观,2014(05):53-54.

[2]车万里.多元格局下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考[J].贵州民族音乐研究.2018(01)

[3]周梦楠,周民.西南地区与内蒙古地区音乐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比较研究[J] . 艺术教育.2014(03)

[4]岳悦.多元格局下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J]. 艺术品鉴.2018(23)

[5]黄绮. 永州本土民族音乐对地方文化产业的影响[J].当代音乐.2020(08)

[6]贺星.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J].统计与决策.2006(19)

[7]徐快.基于民族音乐文化产业化的问题研究[J].音乐生活.2020(07)

[8]范跃彬.试论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产业发展[J].音乐大观.2013(12)

[9]张哲绮.试论山西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黄河之声.2020(14)

[10]艾子洋.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措施研究[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07)

[11]李兰. 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初探[J] .当代音乐 . 2017(16)

[12]王丛丛.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产业发展浅析[J] .商业文化(下半月). 2012(01)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杨雅茗

作者:杨雅茗

上一篇:施工技术探讨论文下一篇:语文教学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