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涵式发展管理音乐艺术论文

2022-04-28

【编者按】2020年国际冬季运动(北京)博览会奥运城市发展论坛于2020年9月6日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本次论坛由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等主办,与会代表共同探讨了奥运城市发展、青少年冰雪运动普及、雪场运营管理等话题,多位嘉宾从多个角度作了主题演讲,为北京冬奥会筹办建言献策。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内涵式发展管理音乐艺术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内涵式发展管理音乐艺术论文 篇1:

构建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的思考

[提 要] 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要立足于高校集中式的先进性教育时机和实际,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党建制度作保障,六个相结合为重点,构建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长效机制,形成学生党员学习、教育、管理、监督等方面的机制链,最终实现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的良性运转和长期有效。

[关键词] 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

[作者简介]黄文昌(1969—),男,华东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管理学、思想政治教育。(江西南昌 330013)

本文系江西省高校党建研究项目《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与实证研究》阶段性成果。

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党的十六大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对大学生党员要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使他们严格要求自己,提高党性修养,充分发挥他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1]因而,把大学生党员聚集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加大对他们的教育力度,提高党员素质,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大学生党员队伍,构建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根本保证,关系到党的事业能否后继有人、兴旺发达,党的千秋伟业能否得到继承和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在高等教育事业中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大学生党员成长和成才,是从战略的高度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

高校保持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全党保持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要立足于高校集中式的先进性教育时机和实际,以高校学生党员为切入点,探讨当代大学生党员先进性的生成规律,构建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长效机制。

一、坚持先进性教育与思想理论学习相结合,建立先进性教育的学习机制

胡锦涛总书记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勤奋学习,是共产党员增强党性、提高本领、做好工作的前提。”“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首先表现在理论上的先进性。”[2]因此理论学习是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为防止学习流于形式,有必要建立起长效的学习机制。一是精心制定学习计划,通过开办学习园地、召开座谈讨论等形式,积极营造学习氛围,引导广大党员把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推动先进性教育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二是通过开展党员读书班活动,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党员集中学习,特别是加强对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的培训教育,重视和不断提高学生党员的政治素质、理论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三是建立专题辅导制度,每年组织若干场高水平专题辅导报告,对重点内容进行辅导。通过学习机制的贯彻落实,深刻领会党的十六大以来所取得的成绩,深刻领会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深刻领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深刻领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部署,深刻领会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任务?熏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要求和部署上来。

二、坚持与党员活动相结合,健全先进性教育组织管理机制

根据中共江西省教育工作委员会《关于印发〈关于在全省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推行公开承诺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结合学校、学院实际,同时也为了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党员发展管理工作,保证党员的发展质量,使党员强化党性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发挥先进模范作用的自觉性,各基层组织对列为拟发展对象的积极分子开展“入党公开答辩”活动。强化监督环节,有利于拟发展入党对象更好地接受群众的监督,提高入党评估的透明度。通过开展“入党答辩”活动,发展对象在特定的环境中阐述见解、回答提问、反映真实的思想,可以获得比较可靠的考察结论;强化了入党的教育环节,有利于加强对拟发展入党对象的党性教育,有效促进发展对象在平时提高严格要求自己的自觉性,强化正确的入党动机,也给想要入党的群众提供了一个学习党的知识的机会。

为了进一步深化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发扬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笔者所在大学的基础学院开展了学生党员责任区制度建设,争做优秀党支部,对学生党员责任区加强监督指导。共划分四个责任区,第一责任区,党员实名挂牌寝室,在责任区起到模范带头和监督、保证作用,保证个人所在宿舍及所负责宿舍的安全、卫生,并向校、院“文明宿舍”看齐;向同学宣传学校、学院的有关管理制度,并带头执行。及时指出并纠正自己身边同学的违规违纪行为,对责任区范围内的安全隐患、不稳定因素(含心理障碍)及时排查、化解矛盾,解决不了的及时上报;了解同学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有关情况,定期向党支部汇报。第二责任区,积极带领所在班级同学加强理论学习、专业学习。深入了解同学们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有关情况,及时提供指导和帮助,定期向党支部汇报。积极指导、支持、配合班委和团支部的各项工作,参加各项班级活动,营造良好班风、学风。提高班级同学的政治觉悟、增强集体意识,协助班级综治小组努力做好班级的安全稳定工作。第三责任区,以有经验、高年级的老党员作为下班党员,积极鼓励团员向党组织靠拢,宣传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入党程序,做好入党申请人的培养。配合院团委的工作,加强对所带班级团支部工作的指导,协助班级团支部推优工作,保证推优工作顺利进行。加强对所带班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培养。做好班级稳定工作,及时关注、排查不稳定因素、化解矛盾,解决不了的及时上报。第四责任区,党员帮扶“1+1”活动,党员通过深入了解帮扶对象情况,关心帮扶对象的思想、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认真观察帮扶对象的变化,使其发生转变。

基层党组织通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使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感性化、直观化、立体化。如开展“弘扬革命精神,增强党性修养,永葆先进性”主题活动,寻访革命遗迹,带动开展日常性的红色主题活动,使广大学生党员受到经常性的革命传统教育,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长效性。

三、坚持与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构建先进性教育的岗位实践机制

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党员经历风雨、为社会做贡献的主要途径,也是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重要载体,当代大学生能否保持先进性主要靠实践来检验。学生党员的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内外结合,形式多样。各基层党组织结合实际,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和志愿者走出校园,关注社会。通过开展以贴近学生生活、融入学生生活、服务学生生活为指导思想的系列活动,发挥学生党员在每一项活动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如笔者所在大学的外语学院以大一新生为服务对象的“党员下寝室”活动,是该院“创先争优”党员教育活动的一个创新,该活动为期一年,紧紧围绕“认识校园、融入大学、学习规划、树立目标”的主题,帮助大一新生开展一系列活动。每个新生宿舍配备一名党员,每月定期开展不少于一次的主题活动,如不定期的聊天、谈心和娱乐活动等。这项活动开展以来,不仅为大一新生尽快转变角色、融入大学生活和进一步了解所学专业提供了及时而温馨的帮助,而且在新生问题排查、心理疏导和师生沟通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成为外语学院综合治理中学生自我管理方面不可或缺的一股新力量。此外,基层党组织开展的“党员迎新服务岗”、“迎中秋,送温暖”活动、“校运会服务岗”、为患病同学募捐、学生党员“寝室挂牌活动”等,也在广大学生中间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树立了基层学生党员的良好形象。

笔者所在大学的经管学院立足校内,在不同的场合将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与社会实践积极融合起来,创立了具有自己品牌特色的活动,尽显大学生党员创先争优的风范。主要体现在十个方面。(1)创建学生党员“创先争优”QQ群,使其成为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一个重要的平台,加强了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2)走进南昌福利院老年颐养中心,给老人们送去温暖。走进残联,为残联同志送去温暖。(3)启动SOS救护知识宣讲活动,组织班级开展救护知识主题班会,应征救护应急方案等方式进行。(4)“依旗践党行”之红色电影知识竞赛和精品党课评比活动。(5)学院专门设立了“沐浴阳光”爱心基金,为残障儿童募捐爱心基金20000余元,捐赠衣物、鞋子、玩具、书籍等80余次。2010年,学院在江西省残联挂牌成立“志愿服务基地”,2011年被残联赠予“扶弱助残”牌匾。为自闭症儿童走出“阴霾”坚持不懈的开展工作。(6)世纪英才经管分校论坛学习围绕“撬开求职之门——面试”为主题讨论。(7)为新生开展“最初的梦想”主题心灵茶座。(8)布置学生党员责任区,以班级寝室为单位,确保每个寝室有学生党员负责相应的学习、生活、工作、卫生环境等。(9)学生党员与普通同学成立互助帮扶小组。(10)落实党员文明先锋岗。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在校、院两级都得到了很好的反响,特别是在横峰县,学生党员的暑期社会实践的活动获得了当地政府和百姓的一致好评。

四、坚持与成才教育相结合,构建先进性教育的激励机制

大学生的成才教育,是增进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开展责任区建设,制定“党员定岗定责”机制;做好传帮带作用,帮助有困难、贫困、学习落后的同学,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笔者所在大学艺术学院的师生党员积极指导和参与课内外科技文化活动,取得了显著效果。先后在“第四届世界华人创新设计大赛”、“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第八、九届中国环艺设计学年奖”等国内各级别的竞赛、展览中获奖120余人次。音乐、舞蹈专业师生在“大学生艺术展]”、“江西省青少年才艺大奖赛”、“江西省第二届青少年才艺电视大赛”等多项活动中获奖90余人次。大学生党员在政治上不断进步的同时,也在专业素养、工作学习等方面走在前列,真正体现了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五、坚持与作风建设相结合,构建先进性教育的约束机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的约束机制可以有效杜绝功利主义、形式主义。基层党组织应从三方面建立约束机制,严把思想关、成绩关、工作关。考察中,注重平时与关键的表现,自我与群众的评价,坚持民主公开制度。以多种形式引导党员树立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的意识,主动听取意见,借助群众力量帮助党组织把党员队伍建设好。笔者所在大学坚持每年开展一次民主评议党员活动,要求党员对照“合格党员、基本合格党员、不合格党员条件”,填写《民主评议党员登记表》,并在党支部大会上进行述职和评议;党员本人“认格”,党支部“评格”,院党委“定格”。通过民主评议党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进一步增强党性,强化党员意识。全面开展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公开承诺”活动,院党委、各党支部和全体共产党员,都按照有关要求,作出了公开承诺。院党委、各党支部的公开承诺在各学院网站的“创先争优”活动专栏公示。此外,各基层党组织还建立起适合本单位实际的十项工作制度:学院党支部建设制度、组织生活会制度、“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发展党员工作制度、党员民主评议制度、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共产党员示范岗评选制度、示范党支部创建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制度。

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3]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不是与生俱来的,先进性的保持也不是靠一次集中学习教育就可以一劳永逸的,而需要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机制,把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积累的好做法好经验提炼出来,传承下去,确保广大大学生党员能够“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4]保持党的先进性,既要靠思想教育,又要靠制度保证;既要靠个人觉悟,又要靠严格管理;既要靠集中教育,又要靠常抓不懈。要全面推进高校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管理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从而实现集中式教育与经常性教育的结合,形成学生党员学习、教育、管理、监督等方面的机制链,最终实现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的良性运转和长期有效。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5.

[2]胡锦涛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N].新华网,2005-01-04.

[3]胡锦涛在共青团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祝词[N].人民日报,1998-06-20.

[责任编辑:刘忠林]

作者:黄文昌

内涵式发展管理音乐艺术论文 篇2:

北京“奥运遗产”可持续发展:新视角与新机遇

【编者按】2020年国际冬季运动(北京)博览会奥运城市发展论坛于2020年9月6日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本次论坛由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等主办,与会代表共同探讨了奥运城市发展、青少年冰雪运动普及、雪场运营管理等话题,多位嘉宾从多个角度作了主题演讲,为北京冬奥会筹办建言献策。在本次论坛上,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韩子荣和首都体育学院副院长谢军分别作了主题演讲,本刊编辑部在其演讲内容基础上整理成文。以此与业界共享。

摘    要:2020年9月召开的国际冬季运动(北京)博览会的奥运城市发展论坛邀请了相关专家和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围绕北京冬奥会机遇与北京城市发展、冬奥城市国际合作交流及“奥运遗产”传承等话题展开讨论,以此探讨北京作为“双奥之城”的创新发展之路。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韩子荣和首都体育学院副院长谢军在2020年国际冬季运动(北京)博览会奥运城市发展论坛中作的主题演讲中,韩子荣提出:要传承北京“奥运遗产”,促进北京城市发展;谢军提出:要群策群力,夺取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奥林匹克教育“金牌”。其中既有新视角,也有新观点,既对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的理论研究具有参考价值,也对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北京城市建设和奥林匹克教育具有实践启发意义。在此整理成文,以与业界共享。

关键词: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奥运遗产;城市发展;奥林匹克教育

2022年北京將举办冬奥会,2020年9月召开的国际冬季运动(北京)博览会的奥运城市发展论坛邀请了相关专家和学者,通过互联网线上线下的方式围绕北京冬奥会机遇与北京城市发展、青少年冰雪运动、冬奥城市国际合作交流等话题展开讨论,以此探讨北京作为“双奥之城”的创新发展之路。在这次论坛中,国际奥委会奥运会部执行主任克里斯托弗·杜比认为,举办城市对奥运会的设想不应仅限于7年的艰难筹备和17天的比赛,而应该考虑奥运会结束后20年如何对举办城市持续发挥作用,奥运会应该发挥催化剂的作用,促进举办城市的发展。

在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即将举办的背景下,北京作为“双奥之城”,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遗产无疑对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具有特殊意义与价值。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无论在北京的城市物质文明建设方面,还是在北京的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奥运遗产”在学术研究中是一个热点话题,“奥运遗产”的开发和可持续发展倍受中国相关学者关注。 而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开幕前在北京市中小学开展的奥林匹克教育在当时产生了重要影响。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韩子荣和首都体育学院副院长谢军在2020年国际冬季运动(北京)博览会奥运城市发展论坛中的主题演讲,既有新视角和新观点,也有《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残冬奥会遗产战略计划》实施的新进展。既对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理论研究具有参考价值,也对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北京城市建设和奥林匹克教育具有实践启发意义。

1   传承北京“奥运遗产”,促进北京城市发展

奥运会是世界性的精彩体育赛事,其能为主办城市留下“奥运遗产”。如何传承与利用这些“遗产”,是每个举办城市的管理者要思考的问题。北京作为曾经举办过夏奥会,又将举办冬奥会的“双奥之城”,在北京“奥运遗产”的传承与利用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体育场馆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最直接的“遗产”。2022年北京冬奥组委秉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办奥理念,北京赛区的体育场馆中有11个使用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遗产”。例如,“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开(闭)幕式场馆,也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多功能体育场,该体育场将承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开(闭)幕式。“水立方”将在2020年底实现“冰立方”功能转换,“变身”为设有4条冰道的国际标准冰壶场地。国家速滑馆是利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曲棍球与射箭场地临时建设的,被称为“冰丝带”,该馆在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时将进行速度滑冰比赛,赛后将成为北京首家四季运营的多功能冰上场馆。届时,“冰丝带”与“鸟巢”“水立方”交相辉映,将形成北京“双奥之城”的标志性建筑群,为首都居民的体育文化生活增添更多色彩。

除了“体育场馆遗产”之外,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对北京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也很大。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筹办加快了北京城市地铁的建设,截至2019年9月19日的地铁运行总里程数已经达到636.8 km[1],每天的客运量超过1 000万人次,为居民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北京中轴线上的“城市绿心”,也是其周边居民健身、休闲的活动场所。此外,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还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大型体育赛事组织管理人才,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之后这些人仍然活跃在一些重大体育赛事组织体系中。总之,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遗产”促进了北京城市发展,使北京居民拥有了更多的幸福感。

当前,创造丰厚的“冬奥遗产”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与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2020议程》[2]的改革精神相吻合。中国奥委会从筹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伊始就高度重视“遗产”工作,充分考虑“冬奥遗产”的传承与利用,制定并实施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战略计划》[3],提出从体育、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城市发展和区域发展7个方面规划和管理“冬奥遗产”,为主办城市留下宝贵财富,实现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与北京城市发展的共赢。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遗产的传承与利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体育遗产”的创造与传承

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提前谋划新建体育场馆,统筹2022年北京冬奥会体育场馆的赛时需求和赛后利用,制定了“一场一策”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场馆赛后利用计划,以实现2022年冬奥会场馆的可持续利用。例如,“首钢滑雪大跳台”将成为世界首例永久保留和使用的单板滑雪大跳台场地,赛后将继续用于滑雪比赛和训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在其地势较低的位置设立了滑行路线,可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后面向社会开放。同时,还积极通过整合各方面资源,创新2022年北京冬奧会场馆赛后利用模式,比如,国际滑雪联合会全球首个“卓越中心”落户国家速滑馆,将在国家速滑馆开展运动技术培训、国际交流活动等。

1.2  “经济遗产”的传承

有序推进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体育赞助市场开发,鼓励社会资金和社会力量参与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中,目前,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签约赞助企业已达34家,不仅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提供了筹办资金,也有利于赞助企业扩大知名度和自身发展,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国加快推进5G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的应用与研发,并为这些科技成果提供了示范应用的情境,有力地推动了北京“智慧城市”的建设。这些新科技、新产品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后将广泛应用于中国的社会生产与居民日常生活中,将带动中国信息产业转型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1.3  “社会遗产”的传承

坚持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与促进社会发展同步推进,进一步加强北京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着力增强北京居民的助残意识,促进“残健融合”,加强包容性社会建设,北京市制定与实施了《北京市进一步促进无障碍环境建设2019-2021年行动方案》[4]、张家口市制定并实施了《张家口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管理条例》[5],从城市道路、公共交通、公共服务场所和信息交流等方面大力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既满足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时需要,也为残疾人创造了更加便捷的出行条件和公共交通设施。同时,推进北京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与无害化处理,打造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废弃物处理新模式,成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与北京城市协同发展的新典范。此外,进一步加强志愿服务人才队伍建设,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委会于2019年底启动了“北京冬奥会赛会志愿者全球招募”工作,截至2020年8月底,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者报名人数超过850 000人。

1.4  “文化遗产”的传承

将春节文化要素、长城文化要素、冰雪文化要素同奥林匹克精神相融合,着力把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打造成为中华体育精神与奥林匹克文化活动融合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奥林匹克文化盛宴”。2020年以来,中国举办了“‘相约北京’国际艺术节”和“冬奥口号、火炬、奖牌、制服征集发布会”等系列文化活动,发布了“第1届冬奥优秀音乐作品”。日前,“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公共艺术作品全球征集活动”已启动,将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文化要素融入文艺作品创作中,激发各界艺术家的创作热情,这将留下更多的传世佳作。此外,推进建设“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在首钢园区建设“冬奥博物馆”,在城区建设一些“冬奥社区”和“冬奥城市景观”,为北京创造丰厚的“冬奥文化遗产”。

1.5  “生态环境遗产”的传承

坚持保护生态环境优先、生态环境友好,将“绿色”办奥理念融入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的各个方面。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首创并将使用二氧化碳排放最低的制冷剂,并建立“跨区域电力绿色交易机制”,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场馆将全部采用绿色能源。2019年11月,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委会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正式获得国际权威认证,并创造了多个“第一”。2020年5月,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的网站分别同期发布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可持续性计划》[6],这是指导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可持续性工作的纲领性文件。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大力推进赛区生态环境保护,加强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区周边及赛区道路沿线绿化,加强森林、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举办地留下“绿色遗产”。鼓励相关企业积极参与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筹办,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提供绿色环保产品和服务。

1.6  “城市发展和区域发展遗产”的传承

充分发挥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的带动作用,將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与举办地城市建设结合起来,着力加强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举办地城市基础设施和无障碍设施建设,提高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举办地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促进“首钢工业园区”转型发展,打造首都城市文化“新地标”;延庆区将依托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场馆发展大众冰雪运动,发展运动休闲特色旅游、山地体育等,建设成为世界知名的“滑雪度假胜地”和“四季旅游胜地”。发挥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拉动作用,扎实推进京张地区在公共交通、生态环境、体育产业、公共服务方面的务实合作,不断增强张家口地区的公共服务能力。京张高铁已开通,京礼高速也已全线贯通,这将大幅度缩短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3个赛区间的交通往来时间。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后,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继续发挥京张高铁、京礼高速辐射作用,带动其沿线地区体育产业、旅游业、文化产业的发展,造福其沿线地区居民。

2   群策群力,夺取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奥林匹克教育“金牌”

2.1  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筹办期间的奥林匹克教育“遗产”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筹办期间,北京市一些中小学开展的奥林匹克教育可谓形式多样,既包括融合了奥林匹克知识的体育课程,也包括奥林匹克教育文化活动,例如:“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牵手活动”“奥林匹克‘同心结’交流活动”“奥林匹克教育教师培训活动”,等等。而其中还有一些未受新闻媒体重点关注的奥林匹克教育形式,例如:笔者称其为“奥林匹克教育日记”。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倒计时500 天时,一本“奥林匹克教育日记”开始在北京市西城区的中小学之间传递,其中每所学校的保管时间是1周。逢寒暑假,这本“奥林匹克教育日记”就传递到西城区学区的社区,由社区举办奥林匹克教育活动并续写“奥林匹克教育日记”里的新篇章。这本日记在传递中也起到了传播奥林匹克知识的作用。围绕“奥林匹克教育日记”的传递,关于奥林匹克运动、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奥林匹克文化、奥运会冠军的故事等与奥林匹克相关的知识变得“鲜活”起来。而类似“奥林匹克教育日记”传递活动的奥林匹克教育活动,凝聚了一幕幕奥林匹克教育活动中的难忘瞬间、一幅幅奥林匹克教育活动中的生动画面,创造出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筹办期间奥林匹克教育最珍贵的“遗产”[7]。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盛赞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时曾提到:“北京奥运会还没开幕,中国就拿到了第一块金牌——奥林匹克教育”[8]。

2.2  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奥林匹克教育“遗产”的传承

2015年7月31日,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举办权,北京成为世界首个“双奥之城”。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而来的不仅是激动人心的世界性体育赛事盛况,而且对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办城市众多行业有更深层次的强大助推力。而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所蕴含的强劲推动力中,首为奥林匹克教育。日前,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倒计时也已到了500天,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办城市的奥林匹克教育也应逐步开展起来。而这次的奥林匹克教育应传递一支“冬奥火炬”,并且要不只局限于主办城市的中小学,而是要使主办城市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都能感受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奥林匹克教育。

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提出:要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推进冰雪运动普及,推广全民健身和群众性冰雪运动[6],并要创造丰厚的“冬奥遗产”和打造亮点“遗产” [9],奥林匹克的宗旨是通过没有任何歧视、具有奥林匹克精神——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相互理解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是鼓励青年不断超越自我。“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在青少年教育方面具有积极意义。而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奥林匹克教育重点就是在青少年,要传承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奥林匹克教育“遗产”,则要从冬季运动“进校园”着手。使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办城市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不仅在学校课堂里能学习到奥林匹克知识,而且要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筹备过程中体验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例如,招募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青年志愿者”,因为无论是哪个国家举办奥运会和残奥会,“青年志愿者”都是青春洋溢、活力四射的大学生,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在奥运会和残奥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3  充分发挥“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对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传承的作用

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将是一次被记入冬奥会发展史的体育盛会。“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将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载入冬奥会史册的重要“文化遗产”。“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是由北京市政府决定创建的一所崭新的高等学府,并且其将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载体,同时也是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的具体体现。目前,首都体育学院承接建设“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并且正在举全校之力将其从建校之初便建设成为“双奥之城”的特色人才培养机构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重要的“文化遗产”。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即将举办之际,首都体育学院全面参与和服务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的各项工作,积极发挥国际奥林匹克教育传播的国家队作用,在弘扬和培育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华体育精神、冬奥专业人才培养和输送、冬奥会赛事服务、体育科技助力冬奥、北京“奥运遗产”传承与转化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首先,“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要加强北京冬奥会所需人才的培养。可依托首都体育学院已有的奥林匹克教育师资力量传承北京“奥运遗产”,例如:针对中小学体育教师开展奥林匹克教育培训,同时可结合首都体育学院的优势学科,实现对北京“奥运遗产”的传承。其次,“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要加强对北京“奥运遗产”资源的整合,在体育教师的奥林匹克教育培训内容中,增加北京“奥运遗产”的内容,既能充分发挥北京“奥运遗产”的教育功能,又能使北京“奧运遗产”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承。最后,强化北京“‘奥运遗产’+互联网”的创新,加强对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场馆遗产”运营模式的创新。

(本文第2部分属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19G2H045))

参考文献:

[1]  新闻办就北京市“加快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奋力谱写伟大祖国首都发展新篇章”举行发布会[EB/OL]. (2019-09-19)[2020-09-

10]. http://www.gov.cn/xinwen/2019-09/19/content_5431301.htm.

[2]  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2020议程》基本内涵解读[EB/OL]. (2015-06-11)[2020-09-10]. http://www.olympic.cn/e-magzine/1506/2015-06-11/2352558.html.

[3]  打造奥运遗产“北京方案”:北京冬奥组委详解《遗产战略计划》[EB/OL].  (2019-02-20) [2020-09-10]. http://www.xinhuanet.com/2019-02/20/c_1124140109.htm.

[4]  北京市进一步促进无障碍环境建设2019-2021年行动方案[EB/OL]. (2019-01-01)[2020-09-10]. http://www.beijing.gov.cn/zhengce/zhengcefagui/201911/t20191122_518306.html.

[5]  张家口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管理条例[EB/OL]. (2019-08-20) [2020-09-10]. https://news.sina.com.cn/o/2019-08-20/doc-ihytcern2227848.shtml.

[6]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可持续性计划》发布[EB/OL]. (2020-05-15) [2020-09-10]. http://www.olympic.cn/news/olympic/2020/0515/324977.html.

[7]  中国在4亿青少年中全面普及奥林匹克教育[EB/OL]. (2007-03-21)[2020-09-10]. http://news.cctv.com/education/20070321/100772.shtml.

[8]希望北京获得第二块奥林匹克教育金牌[EB/OL].(2018-08-08)[2020-09-06]. https://www.sohu.com/a/246045595_449366.

[9]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战略计划》正式发布[EB/OL].(2019-02-02)[2020-09-10]. http://sports.people.com.cn/n1/2019/0220/c407727-30807257.html.

作者:韩子荣 谢军

内涵式发展管理音乐艺术论文 篇3:

短视频发展的七个法则

【摘要】短视频是当前一种最新的传播业态,备受用户喜爱和社会各界关注。在首届全国短视频创意峰会上,来自行业主管部门、短视频头部平台、主流媒体和研究机构的各界专业人士围绕优质内容生产、价值导向、技术赋能、服务创新、监管治理等几个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为短视频行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优质内容生产;正能量;技术赋能;用户;服务创新;监管治理

由中央网信办移动网络管理局和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指导,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中共河南省委网信办和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大河之南 创意之源”2019全国短视频创意峰會于2019年4月18日在郑州召开,峰会为期一天,分为上午的主论坛和下午的三个分论坛。主论坛上,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会长任贤良作峰会主旨演讲。分论坛分别围绕“技术赋能——5G与AI:短视频的机遇与挑战”“创意赋能——内容推动短视频新发展”“南阳‘城’就——短视频限时邀请赛”颁奖盛典三个主题展开。组委会发布了《2019全国短视频创意发展研究报告》。来自中央网信办、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等国家部委的有关领导,新华网、人民网和全国各省区市党委网信办、广播电台、报业的有关负责同志,北京大学、暨南大学等高等院校的教授,国内知名短视频平台和创意机构的主要负责人500余人参会。

“用短视频‘秒’懂世界”,短视频作为一种最新的传播业态,受到不同年龄阶段用户的广泛关注和热捧。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达6.48亿,用户使用率为78.2%。站在短视频发展的“风口”上,无论是走在前面的短视频头部平台,还是推进媒体深度融合,从主阵地迈向主战场的传统主流媒体,都想在短视频的应用和发展上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而短视频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不少的问题和挑战,亟须相关部门进行引导、规范和治理。

本文集纳了参会的行业领导、业界先锋、主流媒体和学术权威共同探讨短视频发展的最前沿观点和思想,梳理总结了几个大家讨论最多的话题,以期能够让更多关注媒体融合、关注短视频发展的业内人士有所收获,努力使短视频发展走上一条有内容、有活力、有质感、有创新的健康有序道路。

一、优质内容是短视频持续发展的核心优势

“内容为王,赢者通吃”是新闻行业的恒定法则。在2019全国短视频创意峰会上,着眼于传播形态发展的最新业态,从行业主管的领导,到主流媒体和前沿企业的老总,异口同声讲了同一个观点:优质内容生产是短视频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短视频以其时长短、门槛低吸引了众多用户参与其中,用最直观、最简单的方式,展现了美好真实的生活。特别是在UGC(用户生产内容)模式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短视频的使用率越来越强、参与率越来越广、影响力越来越大。

“能够在15秒就成为名人,但只能成为15秒的名人”,中央网信办移动网络管理局副局长苏仁先用这句非常值得深思的话,道出了短视频行业发展之变和蜕变之困。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副司长李健也直言,内容是制约短视频发展的瓶颈性因素,迫切需要优化内容供给。在他看来,短视频行业发展中泛传播现象非常明显,其中不乏传播一些违反法律法规的禁止内容。审核不够完善,信息不对称仍存在。部分平台用户知识产权法规意识不强,侵权盗版虚假宣传和推销假冒伪劣商品现象较为严重。

从行业发展管理的角度说,两位主管领导的分析非常到位,击中了当前短视频发展的问题和症结。多并不意味着就是好,千篇一律容易让“喜新厌旧”的用户审美疲劳,也会使大部分短视频的内容变得毫无价值。

对于短视频发展的头部平台来说,他们也有清醒的认识。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总编辑张辅评坦称,行业发展中出现了内容低俗、内容单一、公序良俗、未成年人保护问题等,一些泥沙俱下、良莠不齐的内容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破坏晴朗行业生态,影响行业健康发展。

好的平台要有好的内容。站在推动媒体深度融合、规范引导和促进短视频行业持续发展的角度,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会长任贤良提出,短视频发展要从拼海量向拼质量转变,从计流量到计人心转变,加强内容供给建设,提供主流价值的优质产能,用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

全媒体时代,内容为王依然是不变的法则,短视频的发展依然如此。

二、正确导向是短视频健康有序的基本遵循

深耕优质内容,提升原创能力是短视频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和基本出发点,这是峰会形成的最大共识。达成这个共识指向也非常明确,这就是此次峰会上众多大咖挂在嘴边的一个高频词“正能量”。

“正能量是总要求”是互联网传播平台治理的一条基本法则。当下,UGC的内容生产模式的确使短视频的发展呈现出繁花似锦、丰富多彩的形态,但是观点生成和传播成本低、短视频平台审核能力不够、审核人员不足等问题,极易造成短视频平台沦为三俗的发源地,长此以往会严重影响短视频行业的社会公信力。更严重的是,一些平台日益成为汇聚新闻信息、探讨公共事务、影响社会舆论的超级舆论集散地,在促进社会治理进步的同时,也加大了社会治理的难度。

与会嘉宾纷纷表示,短视频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更应该坚持价值观为产品技术赋能的理念,强化正能量的内容生产和传播,真正发挥旗下短视频平台的价值观导向作用。

新浪微博媒体事业部总经理于琪提出,走心正能量,好作品一定会成为爆款。她通过对央视新闻在新浪微博上所做的《必由之路》三个正能量成功案例的分析指出,央媒能够做到守正与创新,最大的优势是议题设置,用PUGC(专业用户生产内容)模式带动向上的生产力量,用共情引发互动,每一条内容不再是生硬的,都把人的情感和人的故事体现出来,用持续不断的发声带动整个事件的高传播和高互动。

对此,梨视频总编辑李鑫表示认同,他认为拥有自己价值观的平台,会得到更健康的发展。好的短视频应该具备三点:美好、真实和人性。因为美好的信息最容易传播,真实的信息最容易到达,人性的信息最容易共情。

价值观是短视频发展的基石,用鲜活的内容承载正确的价值,短视频才会赢得长远的未来。苏仁先认为,短视频平台只有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作为平台发展的生命,才能更好地实现新时代赋予新媒介的传播使命。

三、技术赋能是短视频前进突破的强力支撑

技术对新媒体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技术每前进一步,新媒体发展的空间就更大一步。特别是随着智能移动终端拍摄功能不断优化、剪辑技术不断进步,终端价格与带宽流量等资费降低并一起走入寻常百姓家,增强了用户的体验,对短视频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支撑作用。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副司长刘郁林介绍,正是以3G、4G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以大数据算法个性化推荐被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短视频的有效播放率。特别是4G网络建设不断完善,移动网络成本进一步降低,用户移动网络需求得到极大满足,助推了大量优秀短视频作品的生产。

技术重新定义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催生了用户对短视频和直播新的需求。对此,人民网人民视频总经理陈星星谈到了今年全国两会中大家频繁看到的Vlog(一种个人创作型的视频类博客,是Video和Blog的合体,因此简称Vlog),也谈到了媒体人在5G多媒体应用场景中进行的尝试,进行智能AI、VI,包括混合现实MR视频。央视网副总经理罗琴分享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建设首个国家级5G新媒体平台,首次实现了5G直播+5G+4K+AI技术,并广泛应用于新闻报道和宣传当中的创新实践。

第一视频总编辑丁峰也认为,短视频和直播的融合会加速,两者的边界已经越来越模糊,不断被打破。于琪举了一个《中国日报》记者上全国两会运用Vlog的例子,以记者的视角让大众看到他们是怎么报道全国两会的,高度称赞全国两会Vlog在微博上的火爆程度。

5G时代即将到来,高速率、大连接、低时延的新技术特点,更能增强短视频发展的效果。不久的将来,5G将催生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新业态、新场景,谁抢占技术先机,谁将赢得短视频发展的更大空间。

四、平等普惠是短视频争取用户的根本要求

“人人都在现场,人人都是拍客,人人都可传播”,短视频这一传播业态的井喷式发展,新技术的强力支撑很关键,但更重要的是用户。

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余海波说,快手是一家记录和分享普通人生活的短视频社交平台。目前,每天来自全球各地的亿级用户在这里记录日常生活,原创视频素材库累计超过90亿条。之所以有如此发展,是因为快手平台坚持了平等普惠的价值观和公允的注意力资源分配原则,将70%的流量给予了普通人。

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创新,UGC模式让受众变成用户,不再是单纯的内容消费者,而成为内容的主要生产者,直接参与体验、互动、分享,激发了全民自我表达的热情,增强了短视频平台的黏性。

作为移动终端生产制造商,小米和华为两家公司素来重视用户的体验,小米集团互联网四部总编谭博直言,作为一家创业型公司,小米始终坚持和用户交朋友,做用户心中最酷的公司。华为的做法更具体,华为消费者业务云服务视频业务部部长徐晓林介绍,华为的目的就是要给终端的消费者提供极致体验的视频服务,希望借助在终端方面和芯片方面的一些优势,提升我们华为终端用户的用户体验,帮助他们制作出更高品质的内容。

UGC是短视频发展中最有生命力、最有活力的组成部分,那么在这个年代,如何才能争取用户,增强黏性呢?在这方面,人民网进行了探索,他们自2014年就探索培养视频通讯员团队——人民拍客,人民拍客在澄清谣言方面、自然灾害现场,及时补位、引导舆论。梨视频的探索相当于PUGC的生产方式,其遍布525个城市和国内2000多个区县、300万人的庞大全球拍客网络,成为梨视频的核心和生产基础,并自主研发了管理系统——蜘蛛,对拍客进行管理。

“终端随人走、信息围人转。”玩转短视频发展下半场,争取更多的用户和用户生产内容仍是短视频平台不可忽视的基本要素。

五、服务创新是短视频激烈竞争的生存之本

喜欢网上购物的人现在发现,越来越多的电商平台愿意用视频来展示自己的商品,而顾客也乐意用这种方式来了解看中的物品。第一视频总编辑丁峰分享的一组数据显示:短视频用户对短视频电商的接受比例最高,达到52.4%,高于广告的50.9%和内容付费的37.2%。在网络视频、短视频以及网络直播三种视频形式中,短视频电商转化率最高,达到45.2%。

这种现象表明,短视频自身正呈現融合加速的态势。过去大家认为短视频就是短资讯、生活场景,现在已经广泛渗入到直播、电商、音乐、资讯、社交等领域,“短视频+”将有望成为内容营销的一个新渠道、主渠道。

谭博分析认为,整个短视频行业2018年短视频品牌爆发,2019年初头部APP用户已趋于稳定,用户已经形成非常强烈的品牌忠诚度。短视频用户需求变化的趋势,呈现出年轻化、垂直化、差异化的现状。

基于这种情况,短视频平台的服务创新显得更为重要,PGC、PUGC的内容生产模式逐渐增多,用户不再是单纯的在场、体验、互动,而是吸引更多的组织、机构、专业团队、新闻媒体参与进来,进行双向合作,在垂直领域对内容生产进行细化、创新。UGC、PGC、PUGC生产模式的并存,促使短视频向各个领域渗透。

深圳量子云视频事业线总经理杨婧如觉得,全平台+集团化将成为内容创业的常态,像“短视频+”、社交、资讯、电商、问答、垂直媒体等都会成为重要的方式。对于平台来说,也更青睐于专业的机构,无内容产能的松散组织将出局。

当然,不少短视频平台以自身的资源和优势为纽带,已经在推广旅游、生态建设、助力脱贫攻坚上迈出步伐,为平台创新发展拓展空间。

毋庸置疑,“短视频+”是优化内容生产的需要,是细分市场的需要,更是合作共赢的需要。它对短视频平台也好,对主流媒体、专业传媒机构和社会团体也好,都是一种创新发展机遇,抓住机遇必将迎来新的发展高峰。

六、文化创意是短视频提升质量的内在逻辑

“有意思的视频没意义,有意义的视频没意思”“有爆款无用户,有用户无流量”。这是短视频行业非常常见的两种现象,大河网络传媒集团董事长王自合在演讲中开门见山。

作为一位传统媒体人,走在探索新媒体发展的道路上,他提出这样的问题,深刻反映出媒体深度融合过程中新老媒体发展所呈现出来的矛盾和纠结。从专业媒体人的角度,更多还是从优质内容生产的出发点,想让短视频呈现出有意思的场景、有意义的事件、独特的价值。说到底,即赋予短视频一定的文化内涵。

到底什么是有质量的短视频?也许草根用户和专业人士的评价标准不同,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但杨婧如却给出了一个能够为大多数人接受的标准,她认为,优秀短视频要有以下几个条件:完播率(视频完整地播放)、复播率(反复地看)、分享率(愿不愿意分享给好朋友或者网友)、评论率(多少人愿意主动评论)、点赞率和停留时长。

对照这个标准,短视频的文化内涵、创意要求有多高,不言自明。也就是说,进入短视频发展的下半场,不单单是要求用户展示一下生活、秀一秀技巧,恐怕更多的是要挖掘深层的文化,为短视频“赋意”,让人看了有欲罢不能的感觉。

“每三秒就诞生一个非遗”,余海波说,几乎每一种传统文化、每一种生活方式都能在快手上被看见,传统文化通过短视频重新散发魅力,获得年轻人的喜爱。对此,张辅评也认为,短视频平台要做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去年以来传统文化在抖音APP爆红,皮影、民俗等各种传统文化与抖音独具特色的传播方式结合创新。抖音将与更多传统文化机构合作,让更多历史悠久的文化瑰宝活起来。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同样,短视频展现人的生活,也要给予更多的文化创意,抱有文化情怀、拥有文化追求、坚定文化自信,才能“有意义”地存在。

七、监管治理是短视频长远发展的必然趋势

网络空间的治理是件大事、是个大工程,短视频发展也是其中治理的重点。

一个时期以来,國家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针对短视频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治理行动,依法依规处理了一批违法违规的网络短视频平台及其账号,国家网信办指导督促各主要短视频平台履行企业主体责任,加强自查自纠,加大巡查力度,扩大巡查范围,坚决将三俗内容从网络短视频中清理出去。

监管部门的重拳打击只是监管治理的一部分,还要通过策划、引导来实现良性循环。作为发展主体的短视频平台、参与内容生产的用户,都应该担负起自身应有的责任。

暨南大学教授谭天提出,当前短视频行业亟待治理:行业发展势头迅猛,算法推荐引起争议;内容良莠不齐,侵权售假不断;媒介素养参差不齐,公众监管乏力;准入门槛低,用户群体泛化。

针对短视频发展的问题,头部平台都在探索各种管用的办法尝试加以解决。

深圳量子云2018年和人民网开展内容合作,现在量子云所有的账号对外发布的内容都是经过人民网审核的,保证了传递出去的声音和所有的内容都是正能量的。第一视频正在打造一个中国的地方新闻的平台,聚合全国上百家地方电视台,让他们入驻平台,并输出非常专业的、经过自己审核的内容。

腾讯短视频社区产品部副总裁高志表示,要对很多短视频机构进行培训、管理、引导,希望他们能做正能量的、弘扬社会正气的短视频。抖音等平台纷纷推出青少年防沉迷系统,从功能时长时段实施限制,多措并举,切实保护青少年。

引导、监管、约束、自律,多管齐下,短视频发展才会有更大的空间。

(作者单位:河南日报城市经济采访部)

编校:董方晓

作者:芦瑞

上一篇:艺术形而上学性思考分析论文下一篇:企业经济发展下财务会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