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音乐艺术论文

2022-04-18

摘要:学龄前儿童家庭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进步,家长们对学龄前儿童音乐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但在开展家庭音乐教育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为此,我们对天津市和平区的幼儿园进行了问卷调查,经过调查研究,了解了学龄前儿童家庭音乐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就在于家长在教育观念上、教育方法上存在误区。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儿童发展音乐艺术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儿童发展音乐艺术论文 篇1:

论儿童在音乐活动中的审美经验培养

摘要:小学阶段是儿童学习音乐的初级阶段,根据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教学应尽量结合音乐实践活动和音乐欣赏进行,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活动中体验,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使其发自内心地随着音乐律动、舒展、想象,用心灵感受音乐,以此鼓励儿童大胆表达自己的审美经验,最终达到音乐的审美教育功能。

“宝宝,今天学校的音乐课你们学唱了什么歌曲呀?”

“我会唱《×××》了……”

相信这会是很多父母与孩子的对话。很少有父母这样问孩子:“宝贝,今天你在音乐课上感受到了什么?你觉得音乐美吗?”这其中的原因来自大多数孩子家长对音乐课的理解,认为音乐课=唱歌课。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的中小学音乐课也曾习惯地被当成是“唱歌课”。

在传统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中,“表现”领域中的“歌唱”一直居于音乐教学的中心地位。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将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划分为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四个领域,并以“把音乐审美为核心”作为音乐课程的最基本的理念。[1]课程标准有了新的整合与拓展,突出了音乐听觉审美体验的艺术特征,淡化了技能与知识的专业性。《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又在实验稿的基础上,将“感受与鉴赏”领域调整为“感受与欣赏”。在降低难度的同时,激发儿童参与音乐表现的兴趣,让其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获得审美的愉悦,丰富儿童对音乐的审美经验,提高其音乐素养。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校教育过程的素养,在许多方面决定于学校生活由音乐的精神而充实到什么程度”。[2]他还说过:“借助于音乐,唤醒了人身上关于周围世界和自身中崇高的、雄伟的、美好的东西的观念”。[3]由此可见,培养学生音乐审美素养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培养儿童音乐审美素养,首先要帮助儿童积累并丰富发展音乐审美经验。

一、音乐审美经验——一种特殊的经验

当我们聆听到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创作的《渴望春天》(本文所引音乐作品均选自江苏少儿出版社出版的小学音乐教材,后文引用时不再注明)时,眼前仿佛看到了换上绿装的树林、河旁开放的紫罗兰、歌唱的布谷鸟和夜莺,还有在草地上翩翩起舞、游戏的人群。当远离故乡的人们听到美国作曲家福斯特创作的《故乡的亲人》时,常常会激起自己对家乡和亲人的无限眷恋与思念,甚至要淌下激动的热泪。这是因为我们所倾听的音乐与我们已拥有的音乐审美经验似曾相识。可以说音乐审美经验,它是由音乐作品唤起的一种特殊的经验。

审美经验,即审美主体在观赏审美对象时,唤起的一种对美的认知经验。由于这种经验是通过一次次实践得来,故审美经验应当是保留在审美主体记忆中、对审美对象以及与审美对象有关的外界事物的印象和感受的总和。[4]而音乐审美经验是由审美主体在对审美客体(音乐作品)的多次聆听体验、感悟交流中,经过不断的音乐审美实践,在积累审美体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一般认为,审美经验是由审美主体“观赏”审美客体时,唤起的一种经验。而笔者认为,音乐审美经验应是建立在“听赏”基础上的一种特殊经验。例如:当我们欣赏一段美妙的音乐时,作为审美主体的我们首先是在听觉上感受到音符的跳动,旋律的起伏以及节奏的变化。其次是音乐旋律、节奏模拟了我们人的情绪情感的表情,进一步地深入到我们的内心深处,令我们产生种种遐想,从而获得一种审美愉悦感。而这样的一种流动的动态的体验过程,始终伴随着我们从欣赏音乐开始,到欣赏音乐结束。再如:音乐审美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很多教师会问学生这样的问题:“小朋友,这段音乐优美吗?它的情绪怎样?节奏和速度有什么特点?音乐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有几个乐句组成?旋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如此欢快的旋律表现了一个怎样的音乐形象?等等。那么,儿童要完成这些审美实践活动,首先要做到持续地“聆听”音乐。音乐审美主体通过对审美客体音响的聆听,才可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与鉴赏。[5]由此可见,音乐审美经验是通过听觉来感受、理解作品所塑造的音乐形象而产生的音响和感受的总和。

如欣赏管弦乐《打字机之歌》时,可以让儿童从熟悉主题入手,进而听辨、把握主题出现的次数、变化特点和情绪特征。儿童对音乐作品美感的体验、感悟,将唤起保留在其音乐记忆中的审美经验,即利用已有的经验,感知乐句的相同、相似与不同,感受、体验主题的重复,明确分辨乐句与乐段的开始与结束,学生很快能用体态动作表现作品的三部曲式:ABA。复听时,学生和着音乐在出现击键声音的位置进行模仿打字动作,再次唤醒其音乐记忆中的审美经验:通过运用音色、节奏、力度等音乐要素感受乐曲情绪,很快感悟到伴奏声部打字机急促的击键声、连续出现的满行预告铃声及推动机头的卡嚓声交织在一起,形成的一种繁忙的办公场面。这个过程很好地启发了儿童的音乐想象力。儿童通过多种音乐实践活动和训练,获得了音乐审美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同时不断积累、丰富了音乐审美经验。

二、音乐审美经验——需要长期特殊的训练与激活

如果把每次欣赏音乐比作是一次音乐之旅,那么音乐的审美经验在活动中就好比起到了“音乐地图”的作用。而在学习音乐的旅途中,无论教师带领儿童去哪个“音乐景点”(音乐作品),沿途都会经过这些“音乐小站”(主题、段落、乐句)。这就需要教师用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的方式,丰富儿童的音乐审美经验,让其在学习音乐的道路上收获美丽的风景。由于这种经验需要一次次实践、积累而不断丰富。因此,教师引导儿童获得丰富音乐审美经验便成了一项需要长期训练的实践活动。

任何一首音乐作品,都要通过多种“语言”要素才能表达出来。但音乐语言不能像普通语言那样直观地述说,也没有具体可感的空间形象或实物,所以会给审美主体理解音乐作品带来一定的难度。而丰富的音乐审美经验在音乐活动中犹如一把无形的钥匙,能够带领儿童开启通往音乐殿堂的大门。儿童对它的理解和把握有利于其形成对音乐作品的深刻印象;同时有序地引导他们的音乐兴趣,提高对音乐的审美。这样,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音乐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与鉴赏音乐的能力。反之,如果儿童缺少必要的音乐审美经验,对音乐审美对象无动于衷,再美的音乐都不能为其所感受,更谈不上陶冶情操、培养性情了。所以,教师应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训练学生亲身参与音乐活动,学会感受美、表现美;让儿童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有所提升,培养其丰富的音乐审美经验;这对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情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那么,如何培养儿童拥有音乐审美经验,怎样把音乐教学这道大餐做得更加美味?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将对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提到一个更高的层面,即不以“你会唱歌”或者是“你会唱多少歌曲”来衡量音乐学习,而是用“你从这段音乐中感悟到了什么?”“你对这个作品理解了多少?”“你是怎样诠释这段音乐的?”来判断对音乐感受与鉴赏的质量。笔者认为,音乐的审美经验就是从审美主体对音乐作品的感受、体验和鉴赏中获得的。在音乐课程中,感受与鉴赏这一教学领域一直被视为培养儿童音乐审美经验的有效途径。它以一定的音乐作品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儿童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关系。当音乐审美主体通过对审美客体音响的聆听,可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与鉴赏。由此可见,音乐欣赏教学具有最直接、最具体、最重要的审美教育价值。

1.“特殊”训练之一:感受与鉴赏音乐作品主题

音乐教育家吴斌先生曾说过:“欣赏教学中最重要的学习内容就是乐曲的主题。当然,小学音乐教学中要求儿童对音乐作品主题的学习不需要像高校专业化那样,每个音都必须牢记不忘。”[6]笔者认为:只要在某天,相同的音乐再次响起时,能够唤起儿童的音乐记忆就行。

主题的学习是感受与鉴赏的基础,也是重中之重。那么,应该如何去感受鉴赏音乐主题呢?(1)学习记忆主题;(2)感知主题的变化。如: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铜管乐合奏曲《祝你快乐》是一首结构相对比较复杂的乐曲。记得某教师在教这一课的时候,鼓励学生边走边听,并根据音乐旋律的变化设计不同的队形和动作。当儿童听到主题1重复出现的时候,即做相同的动作和队形。音乐结束,学生很快就将乐曲的结构分析为:A→B→A→C→A五个部分,即主题部分出现三次。这样的学习过程,一方面儿童从音乐中获得美的感受、精神的愉悦、理性的满足,另一方面通过欣赏教育,使学生的鉴别能力、音乐记忆能力得到增强,丰富了他们在音乐艺术上的审美经验。

2.“特殊”训练之二:感受与鉴赏音乐作品结构

当一个个音符有组织地串联形成了乐句或是一小段旋律,这时的音符就变成了句子,显然它已具备了表达意思的能力。如果说我们的教师可以让儿童通过感受与鉴赏“读懂”哪怕是其中的一句,那将会对整个音乐的理解起到很大的作用。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歌曲《五月的夜晚》导入部分,某教师是这样设计的:

(1)聆听感受,模仿动作

师:今天马老师带来了一段录像,里面有我和我的学生们一起跳的舞蹈。请同学们听着音乐,仔细看看我们做了些什么动作?(播放音乐)

(2)分析顺序及路线

师:下面再看一遍,这次请注意我们的动作顺序以及走的路线。(播放音乐)

生:共三组不同的动作。

生:第一、第二组动作分别做了两次相同的(板书:2+2),还有一组原地站着(板书:+1)。

师:如此看来,这首音乐就有5个部分组成(2+2+1=5)。用音乐的语言来说,它有5个乐句。

(3)师生集体舞感受5个乐句的动作变化

教师将歌谱直接录制成集体舞的伴奏音乐,儿童在反复的舞蹈中,不仅熟悉了《五月的夜晚》的分句、旋律走向、结构,而且在活动中得到音乐审美,很快就感悟到了歌曲有5个乐句组成。整个音乐活动,没有墨守成规地分成所谓的“演讲者”和“聆听者”,而是师生全员共同参与学习,一起互动,一起感受音乐,诉说畅谈,交流表现着音乐传达给我们的美好律动,以此培养儿童鉴赏性的思考,有效地提高了音乐的审美经验。

3.“特殊”训练之三:感受与鉴赏音乐主题、段落和乐句的变化

过去的音乐欣赏教学教师直接介绍、分析乐曲、强迫学生找感觉,一味地感受老师的体验,儿童由于年龄和生活阅历的限制,不易接受。在欣赏作品的时候,有些乐曲的主题不断重复出现,教师可在学生非常熟悉主题的基础上,让其完整聆听全曲,并用动作记录主题出现的次数,然后再用符号记录主题与非主题出现的顺序与位置(形同的音乐应用相同的符号),这样很自然地就将音乐的曲式结构表述出来了。如: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民乐合奏《赶花会》经过多次的呈示变奏,表现了在我国西南地区的“花会”佳节中,人们兴高采烈、载歌载舞的欢乐情景。乐曲一开始,主题的呈现轻巧、活泼,富于歌唱性,叙述了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花会,百花吐艳,人群熙攘,处处欢声笑语。欣赏第一段落,即主题部分时,某教师这样设计:

(1)仔细听这一段有没有相同的乐句?用图谱表示

V V V V ︴, , V V V V ︴, ,

⌒ ⌒ ○ ○ ○ ○ ○ ○ ○ ○

(2)根据音乐的节奏特点,给图谱配上适合的动作加以表现。

V表示拍手;︴表示晃手;,表示捻指;⌒舒展打开手臂的动作;○手叉腰,按节奏点头(左、右)

(3)完整聆听音乐作品

师:有几个地方出现了这个熟悉的音乐?

生:2段。

生: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是相同的。

师:除了引子外,你总共听到了几段音乐?它们有什么特点?

生:3段。第二段给我一种逍遥、快乐的感觉。

师:如果用图形表示这3段的区别,你会怎么表示?

(生现场画△○△。)

通过动作的变化,儿童在活动中得到音乐体验,很快就感悟到了作品的单三部曲式A→B→A(△○△)结构,从而更好地把握整曲的情感和意境,抓住作品主题的理解。这样的音乐活动,不但让学生熟悉了音乐,而且丰富了学生的参与活动。图谱记录将抽象复杂的曲式结构也变得很浅显了,化抽象的知识为具体形象,变无形为有形,变不确定性为指定性。在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同时,帮助学生把握音乐形象、树立音乐结构、理解音乐知识、记忆音乐内容和表达音乐情感,从而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及探究欲,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同时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更好地丰富了他们对音乐的审美经验。

音乐教学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儿童在亲身参与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对音乐的丰富的审美经验,为领悟音乐内涵、提高音乐素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教师应尊重音乐艺术的表现特点,强调儿童的感受体验与参与表现,以一种更为“音乐”的方式进行审美活动,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的能力,使每个儿童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感受到学习音乐带来的快乐与美好!

参考文献:

[1]金亚文.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73.

[2][3]张万祥.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417,417.

[4][德]汉斯·罗伯特·耀斯.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M].顾建光,顾静宇,张乐天,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364.

[5]康毅.小学音乐欣赏的实践与思考[J].儿童音乐,2011(1).

[6]吴斌.关注音乐[J].中国音乐教育,2006(1).

责任编辑:石萍

作者:马晓菲

儿童发展音乐艺术论文 篇2:

学龄前儿童家庭音乐教育问题探析

摘 要:学龄前儿童家庭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进步,家长们对学龄前儿童音乐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但在开展家庭音乐教育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为此,我们对天津市和平区的幼儿园进行了问卷调查,经过调查研究,了解了学龄前儿童家庭音乐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就在于家长在教育观念上、教育方法上存在误区。因此,创造良好的学龄前儿童家庭音乐教育的环境,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掌握正确教育方法,充分发挥教育职能部门的作用,是推动我国学龄前儿童家庭音乐教育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家庭音乐教育;教育规律

一、引言

学龄前期(3~6岁)是人身心发展重要时期,这一阶段幼儿智力发展迅速,可塑性很强。音乐教育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最佳工具。根据瑞士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理论,学龄前期是音乐才能迅速发展的时期,孩子的年龄越小,音乐的学习潜能越大。家庭音乐教育是儿童音乐教育的根基,早期良好的家庭音乐教育能够充分发掘幼儿的潜力,培养儿童的审美情趣,开发儿童想象力、创造力。

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市学龄前儿童家庭音乐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家庭音乐教育的普及程度及家长在精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力度,都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和平区是天津市的中心城区,共有各类性质的幼儿园一百五十多所,覆盖面广,分布平均,学龄前儿童家庭音乐教育水平居全市前列。我们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编制《学龄前儿童家庭音乐教育情况调查表(家长)》,对天津市和平区幼儿园依照办园性质、条件水平及生源等情况,确定不同层面,采取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等方法进行随机抽样,选择了8所具有较强代表性的幼儿园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主要包括:学龄前儿童家长的个人基本情况,开展家庭音乐教育的目的、学习内容,家庭音乐环境等方面的情况。共发放问卷420份,收回有效问卷373份,有效率为88%,其中城镇家长问卷293份,农村家长问卷80份 。目的在于考察学龄前儿童家庭音乐教育发展状况,针对调查结果所显示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引起家长及相关部门对学龄前儿童家庭音乐教育的重视,促进天津市家庭音乐教育的发展。

二、天津市和平区学龄前儿童家庭音乐教育的问题及归因分析

(一)家长对“家庭音乐教育”的概念模糊不清

对于“了解‘家庭音乐教育’的概念”、“家庭音乐教育就是家教”、“孩子音乐学习是幼儿园的事”等几项调查结果显示,对“家庭音乐教育”概念了解的家长有14.4%,不了解的有71.8%,而城镇和农村的家长对“家庭音乐教育”概念的了解存在很大差异。

存在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多数家长将“家庭音乐教育”与“家教”的概念等同或混淆。家长一般认为孩子音乐的学习应该在教育机构,如幼儿园、学校或者少年宫等培训机构,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的责任应该归于教师,音乐教育与家长无关。家长忽视了家庭在幼儿音乐教育方面的职责,给家庭音乐教育留下了空白。而现代音乐教育是一个综合的开放的系统,家庭音乐教育、学校音乐教育、社会音乐教育三者缺一不可,其中家庭的有效参与起到了基础性作用。家长不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音乐学习中的伙伴、榜样、导师。复杂的教育过程要产生良好的效果,必须依靠家庭与学校的密切配合和积极互动,家长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二)家长对开展家庭音乐教育的目的普遍具有功利性

对于“通过音乐教育使其掌握一技之长”、“对孩子进行音乐教育的目的是有所优惠(如,升学加分等)”、“将来从事音乐专业”、“音乐教育是以技能为主”几项调查结果显示,对开展家庭音乐教育的目的比较了解的家长有19.5%,不了解的有64.8%,城镇和农村的家长对开展家庭音乐教育目的了解存在较大差异。

从问卷填写的情况看,家长对孩子学习音乐的动机和目的普遍存在以下几个误区:一是从众心理、攀比心理,其他孩子学习音乐,自己也让孩子盲目跟风学习;二是在升学考试中获得加分,或因文化课稍差,通过艺考另辟蹊径;三是面对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多掌握一门技能,就业会多一种选择,况且艺术类行业收入也不错。由以上几种观点可以看出,家长没有树立正确的家庭音乐教育观,让孩子学习音乐的目的具有较强的功利性。应该说,当下我国大众的教育观念普遍带有较强的功利性,音乐教育也不能避免。对教育目的的片面认识,已经使音乐教育的本质发生变化,家长仅仅视音乐为孩子提高生存能力的一种技能和手段,忽视家庭音乐教育的最高价值是追求真、善、美的统一。这种观念导致音乐教育过分夸大音乐的专业性,过分重视音乐技巧性的练习,弱化了音乐内在的审美和陶冶心灵的价值。

(三)家长不能准确把握学龄前儿童学习音乐的“关键期”

通过对“音乐什么时候学习都一样”、“孩子还小,等长大以后再学习音乐”、“孩子上学前就应进行音乐教育”几项的调查结果综合分析,对学龄前儿童学习音乐“关键期”了解的家长有17.6%,不了解的家长有72.1%,城镇和农村的家长对学龄前儿童学习音乐“关键期”的了解存在很大的差异。

学龄前即幼儿期是音乐才能迅速发展的时期。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如果错过关键期的教育,人的某些心理品质得不到应有的发展,从而成为终生的缺失和遗憾。由于很多家长对学龄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不够了解,使孩子错过了进行音乐教育的最佳时机。如,音感、节奏感等训练,在早期培养阶段能收到最好的效果,而随着年龄增大,到了高等教育阶段,音感、节奏感就越来越差,训练起来就明显困难。小的时候不重视乐谱知识以及音乐听觉的开发,十几岁甚至成人后听觉能力的提高非常有限,只能在音乐技能方面获得提高,音乐感觉方面很难提高,各种音乐习惯甚至包括错误的习惯都已固化,想改掉这些毛病很难,更谈不到出类拔萃了。幼儿成长过程中,个体音乐教育关键期会有所差别,或早或晚,视每个幼儿的实际情况而定,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成长情况,抓住幼儿早期音乐教育的关键期。

(四)家长不能运用适当的方法对学龄前儿童进行教育

在家长对学龄前儿童音乐教育方法的调查中,对于“做得好就奖励,做得不好就惩罚”、“平时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打骂多于鼓励”、 “经常播放流行音乐、交响乐给孩子听”等项调查结果综合分析,对家庭音乐教育方法了解的家长有14.4%,不了解的有66.7%,城镇和农村的家长对教育方法的了解存在较大的差异。

家长在教育过程中缺少丰富多样的教育手段和方法,主要表现在,一些家长认识不到兴趣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缺少对孩子耐心的引导和指导,急于求成,甚至对孩子学习音乐中的一些错误横加指责;有的家长认为自己没有受过正规的音乐训练,没有音乐细胞,对亲自承担家庭音乐教育感到无能为力;还有的家长只重视音响设备、乐器等硬件设施的配备,不注意营造家庭音乐氛围,平时不播放音乐或播放的音乐不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也不能与孩子共同欣赏音乐并在欣赏过程中交流感受,缺少互动。教育方法失当,违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不但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还会对幼儿的生理与心理造成伤害。

(五)家长对家庭音乐教育的内容不了解

调查结果显示,对家庭音乐教育内容了解的家长有15.8%,不了解的有62%,城镇和农村的家长对学龄前儿童音乐教育内容的了解存在较大的差异。

我国目前还没有有关家庭音乐教育内容的教学大纲,所以家长开展家庭音乐教育基本上是根据自己对家庭音乐教育内容的认知情况来确定的。多数家长只对孩子进行单一的音乐教育,如只让孩子学习唱歌、舞蹈或乐器,在这种较为单一的音乐教育中又大多只重视技巧、技能的学习,而对音乐欣赏、识谱、视唱听音、音乐作品评价等等其他的家庭音乐教育内容知之甚少,开展的则更少。

(六)家庭中父母双方对音乐教育观念不统一

在对于家庭中音乐教育观念是否统一的调查中,对“您和孩子的父亲(母亲)音乐教育观念基本一致”、“您和孩子的父亲(母亲)在对孩子的音乐教育中观念完全相反”几项调查的综合分析,家庭音乐教育观念统一的家长有10.4%,不统一的有72.6%,城镇和农村的家长在学龄前儿童音乐教育观念统一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

父母双方的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对家庭音乐教育的认知程度,父母之间交流与沟通的情况,都会造成同一家庭中教育观念的不统一甚至分歧。有的父母一方坚持认为孩子应该进行音乐教育,而另一方则持完全相反观点,觉得音乐教育没有什么必要,学好基础文化课就可以了;有的家庭祖父母过分溺爱,而父母要求过分严苛;大多数家庭对孩子进行音乐教育的主体还是母亲,父亲参与孩子音乐活动的程度明显不足。在对孩子进行家庭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家长言语行动的反复无常、出尔反尔会使孩子无所适从,特别是在学习音乐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会促发孩子产生投机逃避心理,对孩子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七)家长对家庭音乐教育缺乏连续性

在学习音乐过程中,认为应该坚持学习的家长有28.4%,可以不坚持的有60%,城镇和农村的家长在家庭音乐教育是否应该坚持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在当前全社会音乐教育热的大环境下,一些家长对孩子音乐学习带有盲目性,缺乏冷静思考,看到别的孩子学习舞蹈、乐器等特长,自己也想方设法让孩子接受音乐教育。开始热情很高,投入大量财力为孩子创造条件,但当学习遇到困难时,家长的畏难情绪随之而来。如,陪孩子学习音乐占用家长较多的时间,打乱了正常的生活秩序;盲目追求掌握高难度的音乐技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对孩子音乐学习的要求不够明确,随意性较强;家长没有认识到个体间的差异,看到自己的孩子学习稍差就认为孩子不适合学习音乐等情况,都使家长打起退堂鼓。如果家长首先丧失克服困难信心,鼓励督促孩子坚持学习则无从谈起,这种消极情绪严重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态度,最终导致半途而废。

三、多方合力,有效实施学龄前儿童家庭音乐教育策略

(一)家长应树立正确的家庭音乐教育观,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奠定儿童终身喜爱音乐的良好基础

1.树立正确的家庭音乐教育观

家长应树立正确的家庭音乐教育观,去除音乐教育的功利化色彩,音乐教育功利化不仅难以使孩子在音乐学习上有所成就,而且很有可能使他们失去原本对音乐的兴趣。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审美的价值取向是显而易见的。儿童创造性音乐教育实验专家伊迪丝·科尔曼认为,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而不是以牺牲儿童的学习兴趣、探索精神乃至个性、尊严等等去实现某个确定的目标。家长要准确把握学龄前儿童的成长规律,帮助孩子在儿童时期就形成美的概念和正确的审美观,培养鉴别音乐的能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良好习惯。同时要特别注重孩子创造力的培养,音乐的审美功能就是让儿童从心灵深处发现美、感知美,与美达到和谐统一,最终能自发地创造美。

2.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

家庭音乐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具有不确定性和多样性。家长应积极配合幼儿园的学习在家庭中创设良好音乐环境,父母共同热情参与孩子的音乐活动,联系身边的实际生活,选择有生活特色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在生活中捕捉音乐,感受音乐,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不要把父母意志强加于幼儿身上,应该从尊重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独立性出发,选择技术难度与其年龄段接受力相符的学习内容。家长陪同幼儿一起去器乐班或舞蹈班学习,回家后耐心给孩子辅导,一起练习,这样不仅可以融洽亲子关系,消除幼儿的孤独感,而且有助于增强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幼儿年纪小,缺乏耐性,如果家长看不到孩子一点一滴进步,就很难帮助孩子坚持学习,家庭音乐教育具有恒长性,只有坚持不懈,才能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

3.家长要不断提高个人音乐素养

家庭的音乐教育大多是通过日常生活由家长对子女进行的,它的便利性、经常性和紧密性是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比的。慈爱的父母是优于一切的强有力的教育影响力,家长自身素质和文化艺术修养的提高可以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发展。幼儿的音乐教育越早越好,父母要从准父母阶段就努力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家长热爱音乐,以音乐为乐,父母一方是良好的导师,另一方是良好的助手,那么这个孩子总会成功地展现出他的才能。

(二)充分发挥教育职能部门的作用,建立科学的音乐教育体系

1.完善学龄前儿童家庭音乐教育大纲

许多西方国家儿童家庭音乐教育大纲比较完善系统,我国相对比较落后。目前,我国家庭音乐教育事业尚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作为指导,教育内容并没有像学校音乐教育那样完善。为使我国家庭音乐教育更加科学化,教育部门应该尽快制定我国儿童家庭音乐教育大纲,教育内容可根据家庭所在的不同地域、家长不同专业水平有所区别,使广大家长能够有纲可依,施教更明确,更系统。

2.加强学龄前儿童家长和家庭音乐教师的培训工作

近几年,随着我国学龄前儿童家长自觉意识的提高和家庭音乐教师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幼儿家庭音乐教育水平有所提高,但仍然存在家长专业水平较低,教师水平良莠不齐等各种问题,教育职能部门应更多地设立家长和家庭音乐教师培训机构,对教育者在音乐学科知识、技能和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加强培训,认定教师专业培训资质,规范家庭音乐教师市场。

3.弱化艺术特长在升学中的作用

我国基础音乐教育更强调通过音乐教育求得个体和社会的发展,因此,一直以来存在艺术特长生在升学中的加分优惠政策,导致相当一部分家长和教师把音乐教育的成绩视为孩子升学的捷径。教育主管部门应弱化甚至剥离艺术特长在升学优惠政策中的作用,适当调整加分政策,以政策引导社会摒弃音乐教育的功利取向,使音乐成为培养综合性人才的有效途径。

结 语

学龄前儿童家庭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学校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教育紧密相联。20世纪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教育获得了迅速发展。我国很早就提出素质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但和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国民音乐素质现状不容乐观,幼儿音乐教育质量差强人意。我国学龄前儿童家庭音乐教育还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之间密切配合,使加强学龄前儿童音乐教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为音乐教育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氛围。

参考文献:

[1]陈鹤琴.家庭教育[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王懿颖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黄莉莉 . 幼儿音乐兴趣的培养[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4]黄瑾 .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修订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李生兰 .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李佳垣 . 家庭音乐教育——音乐教育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J]. 当代教育论坛,2007,(5).

[7]沈周忆 . 关于学前儿童家庭音乐教育的思考[J]. 音乐天地,2005.

[8]吴春瑛 . 对我国家庭音乐教育的几点思考[J]. 艺术教育,2006,(9).

[9]孔祥花.幼儿音乐教育现存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

作者:侯昀晨

儿童发展音乐艺术论文 篇3:

论儿童文学与儿童音乐的相互影响

摘 要:本文从儿童音乐的文学性和音乐性入手,着重分析了儿童文学与儿童音乐的融合,并探索了儿童文学与儿童音乐的相互影响。

关键词:儿童文学 儿童音乐 相互影响

文学与音乐都是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二者具有密切联系,并且,儿童文学与儿童音乐具有共性特征,儿童音乐具有较强的文学性,而儿童文学也具有较强的音乐性,二者相互影响。因此,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多元文化的深入促进了整个时代教育的发展,各种艺术形式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儿童文学与儿童音乐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融合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儿童文学与儿童音乐受到了学者的高度关注。研究儿童文学与儿童音乐的相互影响不仅能够促进儿童文学与儿童音乐的发展,而且对儿童成长有着深刻意义。

一、儿童音乐的文学性

(一)儿童音乐的审美特征 音乐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音色、旋律、音调、曲式、和声等要素上。各种音乐要素的综合形成了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而儿童音乐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旋律、节奏和音色上。首先,儿童音乐的音色需要音乐创作者用心选择能够吸引儿童注意力的音色,以便给儿童带来美好的审美体验。例如,儿童音乐可以采用童声演唱或运用沉闷鼓声模仿打雷来吸引儿童的兴趣。其次,儿童音乐的节奏主要包括速度、节拍等要素,而儿童音乐的节奏比较鲜明,多采用中速和快速的节奏,来适应儿童的情感体验。最后,旋律是音乐的灵魂,是体现音乐思想的主要載体。儿童音乐中的旋律丰富多彩,不同的旋律会影响到儿童的情绪。因此,儿童音乐的旋律主要采用符合儿童成长特点以及儿童心理规律的旋律。

(二)儿童音乐的语言特征 儿童音乐的语言特征主要包括直观模仿、稚拙风格、幻想思维这三个方面。首先,直观模仿的特点,儿童的思维主要表现为具象思维和直接行动思维,不能够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主要通过事物的表象来思考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儿童在欣赏音乐作品的时候主要依靠具体的艺术形象。因此,儿童音乐经常模仿自然界的事物或声音,进而吸引儿童的兴趣。其次,稚拙风格主要指儿童文学语言的稚气和笨拙,稚拙风格不仅形式朴素,而且能够表达单纯的心理内涵,再现儿童的思维本性。因此,儿童音乐多呈现欢愉和谐的音乐语言。最后,幻想思维,儿童的生活阅历有限,需要通过想象来满足自身的求知欲。在这种情况下,儿童不断幻想并创作新的事物和画面。因此,儿童音乐的语言特征具有幻想思维,并且,这种幻想思维正是儿童的童心和快乐天性的呈现。

(三)儿童音乐的典型性 首先,很多儿童音乐都取材于儿童文学作品,充分运用儿童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和情感来创作具有感染力的儿童音乐。具体来说,有些儿童音乐取材于童话故事,有些儿童音乐取材于古诗。例如,音乐《小红帽》就是取材于儿童经常听的小红帽的故事,将小红帽的故事进行音乐加工,采用适合儿童吟唱的方式。管弦乐《龟兔赛跑》取材于龟兔赛跑这一童话故事,儿童已经十分熟悉故事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儿童在欣赏管弦乐《龟兔赛跑》的时候就能够深刻体会音乐所表达的感情。而歌曲《咏鹅》取材于古诗《咏鹅》,用音乐形式表达了看到水中鹅嬉戏的惊喜。其次,部分儿童音乐以儿童文学为标题,并从儿童文学中汲取音乐创作素材。例如,德彪西创作的《儿童乐园》钢琴曲组的标题则采用《雪花飞舞》《小牧童》《洋娃娃小夜曲》等文学标题。

(四)儿童音乐的叙述性 儿童音乐经常采用叙述的方式来表达感情,侧重文学要素的描绘,以增强音乐作品的表现效果。而且,儿童音乐中的文学要素描绘集中在景物描绘,将景物和音乐主题相融合,突出音乐作品的内涵。而儿童音乐的叙述性表现手法主要有摹声、象征和情调描写这三种。首先,摹声主要模仿自然界的鸟鸣、风声、雷鸣等,通过声音来构建景物。例如,贝多芬《黎明》这一音乐作品中通过模仿流水和鸟鸣来构建清新的早晨景象。其次,象征主要通过音色、音区与和声的变化来象征事物,以增强事物空间的层次性。例如,德彪西在《大海》这一音乐作品中采用定音弱奏来象征平静的大海。最后,情调描写表达意境。儿童音乐的情调描写主要通过声音、旋律等构建意境画面,进而表达音乐情感。

二、儿童文学的音乐性

(一)儿童文学的音色 首先,儿童音乐会运用拟声词,进而呈现出音乐美的特征,并且,拟声词能够带给读者强烈的听觉刺激,营造动态描绘、夸张印象等效果。而儿童音乐的拟声词主要分为模仿人的声音、模仿动物的声音、模仿自然界的声音这三种。其中模仿人的声音能够呈现出不同的语言效果,例如,龙吟虎啸、牙牙学语等都能够体现特定的语言环境。模仿动物的声音,例如,公鸡的声音:咯咯,蟋蟀的声音:啾唧,青蛙的叫声:呱呱,这些动物叫声能够用声音来代替动物,增强文学描述的形象性。描写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呼呼,雨声:滴沥,雷声:轰隆隆等,自然声音能够加强儿童对自然界事物的形象了解。其次,儿童文学中也会出现摹声,用某种乐器的声音来代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进而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例如,文学作品运用乐器来描写汽笛声、号角声等。

(二)儿童文学的节奏 儿童文学的节奏主要包括两拍、三拍或四拍,其中,两拍的节奏特点呈现为强—弱。例如,《小星星》的每一小节都有两个节拍,并且节拍呈现出强—弱的特点,适合儿童吟唱。三拍的儿童音乐都具有柔和、优美的旋律,能够抒发情绪,呈现出强—弱—弱的特点,儿童能够跟随节拍去想象自然界中的律动,感受自然界的魅力。四拍的音乐作品呈现出强—弱——强—弱的特点,能够让儿童在音乐中体会到节奏强弱的变化。而儿童音乐中的节拍相当于儿童文学中的音顿,作者通过声音的停顿来展示故事情节,并突出故事叙述的音乐性。另外,儿童文学通过押韵来增强节奏感,尤其是儿童诗歌或儿童歌谣通常采用押韵的方式突出节奏,增强儿童文学的音乐性。

(三)儿童文学的旋律 儿童文学的旋律大多采用鲜明的故事主题来体现,大部分儿童文学的主题都是对善良、勤劳、诚实等高贵品德的赞颂以及对自私、贪婪等丑恶思想的批判,进而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一般来说,大多数儿童故事都是讲述正义一方与丑恶一方的搏斗,并在叙述的过程中突出正义方的善良和丑恶方的邪恶。最后,大多数儿童文学故事都是正义战胜了邪恶,呈现出鲜明的故事旋律。例如,《灰姑娘》《白雪公主》等儿童故事都表达了正义战胜邪恶的主题。

三、儿童文学与儿童音乐的融合

(一)儿童剧 儿童剧是戏剧的一种,专门给儿童观看,而戏剧本身便是一种综合艺术,将音乐与文学融合在一起,能够通过声音、形象和色彩满足儿童的娱乐需求和欣赏需求。并且,兒童剧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审美特征,采用适合儿童的表演方式,受到儿童的喜爱,而儿童剧的文学和音乐整合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儿童剧采用载歌载舞的形式演出,既有音乐,也有故事情节;其次,儿童剧的语言节奏感十分强烈,强调押韵,是文学与音乐的整合;最后,儿童剧本具有表演性和可读性,儿童可以通过儿童剧表演过程中的音乐艺术和文学艺术展现来进行欣赏,也可以对儿童剧本进行文学阅读欣赏。

(二)儿童动漫 儿童动漫的形式活泼新颖,动漫内容与儿童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儿童动漫受到儿童的欢迎。并且,儿童动漫具有文学成分和音乐成分,通过文学来讲述故事,表达感情。通过音乐来营造逼真的现场氛围,进而引起儿童的共鸣。具体来说,儿童动漫主要根据儿童文学故事改编,文学性明显,而儿童动漫中的音乐主要包括声乐和语气,音乐能够补充画面效果,促进故事情节发展,也可以突出人物形象,进而优化动漫效果。

四、儿童文学与儿童音乐的相互影响

(一)儿童音乐对儿童文学的影响 首先,儿童音乐能够对儿童文学进行再创造。音乐能够激发儿童的想象,让儿童深入感受儿童文学故事情节中的美好,增强儿童的审美体验。运用音乐创作的方式对儿童文学进行再创造,让儿童将文学故事唱出来,能够加强儿童对音乐和文学故事的感悟,深入了解文学故事情节,让儿童用心灵倾听儿童文学的内涵,加强儿童对故事情感和音乐情感的把握。其次,儿童音乐能够提高儿童文学创作者的艺术修养。文学与艺术具有天然的关系,很多音乐家都喜欢文学,向往诗歌。而且,很多文学家也都会与音乐结缘。音乐能够丰富儿童文学创作者的情感体验,拓宽儿童文学创作者的想象,使儿童文学创作者对事物的理解更加深刻。另外,音乐能够使儿童文学创作者充分认识世界,增加其灵魂的深度,鼓励他们进行大胆创作,提高儿童文学作品的哲学高度。

(二)儿童文学对儿童音乐的影响 首先,儿童文学会影响儿童音乐创作的结构和思维。文学思潮丰富了音乐艺术的表达形式,儿童音乐创作者可以运用儿童文学的题目来设置音乐标题,也可以选用儿童文学故事来创作儿童音乐作品,将音乐与文学相融合,在丰富儿童音乐审美特征的基础上,突出儿童音乐的文学性,增强儿童音乐的文化价值。另外,儿童文学会影响儿童音乐的创作结构,很多儿童音乐创作者都采用叙事性结构来进行创作,用音乐形式呈现故事情节和冲突,增强儿童音乐的叙事性。其次,儿童文学对儿童音乐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能够引导儿童音乐创作者树立儿童本位观念,让儿童音乐创作者根据儿童的成长特点和心理特点选择适合儿童的音乐形式和音乐情感,进而促进儿童音乐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朝霞.浅议当代中国儿童歌曲发展特点[J].科技信息, 2009(19).

[2] 方婷.音乐中的文学性与文学中的音乐性[J].皖西学院学报,2011(3).

[3] 滕文海.试论血脉相连的音乐与文学[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1(2).

[4] 段建新.论音乐与文学作品的相伴共生性[J].作家,2011(2).

作 者:张译心,云南艺术学院附属艺术学校声乐教师,研究方向:音乐学、音乐教育。

编 辑:康慧 E-mail:kanghuixx@sina.com

作者:张译心

上一篇:二人转的艺术形式论文下一篇:财务风险概念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