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音乐艺术论文

2022-04-17

【摘要】进入新时期,新媒体艺术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尤其是新媒体艺术中的“艺术混搭”更是为广大的艺术家以及制作者所关注。“艺术混搭”是当代审美艺术形式中的新生词汇,是多种艺术风格相互激荡、相互交融而形成的,广大的艺术家利用这种混搭艺术对艺术作品进行更人性化与主观化的阐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媒体音乐艺术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新媒体音乐艺术论文 篇1:

新媒体背景下对音乐艺术本体产生的影响分析

摘  要:新媒体作为社会信息化发展背景之下衍生出来的全新的生存环境,在这样一种特殊的背景之下,音乐艺术本体也随着新媒体艺术而产生不断的衍变,并构建形成全新的音乐表现形式。由此,本文通过新媒体背景之下音乐艺术本体所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研究,打破原有的时间和空间上的界限,为音乐艺术重回自然和生命本真的状态而不断努力。

关键词:新媒体;音乐艺术本体;影响分析

新媒体作为人类传播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被称之为传统媒体以外的全新媒体产业(第五媒体)。在新媒体当中,最为重要的则是移动增值和互联网。在新媒体当中又可以划分为不同的搜索引擎、网络教育等主要的驱动力。而音乐艺术在这样一种传播渠道当中,则主要会通过传统以磁带或者是卡带这样一种传播出版物逐步转变为通过网络传播作为新的传播形式,带给人全新的体验,进而拓展音乐艺术后期的传播途径,为其发展带来全新的变革。

一、新媒体及新媒体音乐的基本概况

(一)新媒体的主要特点

首先,新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消耗成本低的特点。在这一表现形式之下,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新媒体传播的重要媒介。相对来说,针对新媒体的批准与审核大多要比传统媒体审核要简单得多。而对于传统的媒体表现来说,从起初的音乐发布一直到后期呈现到受众的视野当中,需要进行每个不同环节的把关,由于新媒体传播速度快的原因,这一审核力度在表现上在大打折扣。

其次,具有很强的虚拟性以及交互性的表现特点。新媒体在发展中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虚拟性。如:虚拟空间、虚拟身份、虚拟游戏场景等等。都是以新媒体的参与者有意识地进行构建而形成的。虚拟化在发展过程当中到了传统空间所带来的局限性的弊端,促使许多陌生人能够进行便捷性的交流和沟通,也进一步拓展了人类的认知范畴,丰富了不同区域、在不同时间段的沟通和交流。

(二)新媒体音乐艺术

新媒体音乐可以说是新媒体艺术表现当中最为重要的学科内容。从广义上来说,新媒体音乐是依托新媒体而发展起来的全新概念。在计算机数字化的语境背景之下,可以通过新媒体音乐这一形式,简单地理解为通过数字化的发展平台,进而构建形成一种交互的技术性表现手段,并且贯穿到数字化的理念当中,形成特殊的音乐表现形式。狭义上来说,在特殊的背景之下,通过运用电子化的乐器音色所创建出来的音乐表现内容,是一种明确了音乐的表现内容和创作形式的特殊音乐表现内容。

二、新媒体时代对音乐艺术本体所带来的重要影响

(一)转变了原有的物理空间所带来的限制

在新媒体的发展背景之下,以时间为角度来进行分析,新媒体背景之下的音乐已经成了历史发展过程当中的全新数字音乐传播形式,也成了新时代当中最重要而且最清新可见的一种特殊的时代符号。从其发展的空间上来看,数字化的音乐虽然不能够说已经成了具有世界性的特殊音乐载体,但是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域当中的音乐表现来看,已经融合了并且汲取了更为丰富的语言元素,逐渐成了时代背景下最具有世界性的特殊声音表现内容,是一种真正打破了区域性、国界的一种世界性的语言。而从这样的一种发展角度来看,音乐其实就已经成了历史发展过程当中实现全球一体化、艺术世界化的特殊表现内容和形式。

(二)为进一步促使音乐回归自然以及生命本真而提升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也促使了音乐艺术在发展过程当中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回归自然以及回归生命本真的表现内容逐渐得到了研究者的重视。而在当下的音乐艺术发展备至上来看。虽然还没有发展形成异常具有暴风雨表现的运动型是,但是已经逐渐成了极具新型的特殊艺术表现形式。从传统的传播表现内容当中,已经告别了机械的日常传播内容,借助于电子化手段来反抗电子时代的本身,渴望在全新的媒体艺术表现以及发展领域当中促使音乐艺术回归自然清新的意味表现内容,进而回归生命所原有的状态。这也为音乐艺术表现以及后期更有效地适应于人类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够伴随着时代的迅猛发展获得了更为全新的艺术表现内容,是在新型时代背景下所独有的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内容。

(三)突破了传统音乐艺术中最真实的边界划分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艺术带给人全新的审美体验,已经从平面表现当中逐渐拓展到三维空间当中,加上时间的推移,逐渐融入了全民多感官的体验,其中融入了视觉体验、听觉体验、触觉体验、嗅觉体验以及味觉体验,可以说是最大限度突破了多感官维度所带来的限制。而伴随着多为感官体验所带来的全新转变,也成了新媒体艺术领域发展过程当中打破原有界限的重要体现。

例如:通过电子音乐节为例。现当代许多人都会前往电子音乐节的现场来感受音乐所独有的艺术魅力,而对于电子音乐节的现场来说,仿佛就是一种在日常现实生活当中被独立出来的一种特殊的空间表现模式,伴随着虚拟化的律动效果,现场当中的听众以及物象都会展现出一种独有的虚拟的表现特点。所看到的、所听到的都是受众在声音、光影之下,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具有真实性的虚拟狂欢表现内容。在现场狂欢的受众摇头晃脑,仿佛进入了一种超脱现实的环游世界,其身体不由自主地摇摆着。的确,在这样一种特殊的氛围当中,日常经验被彻底打破,加之其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特点,这样一种通过技术手段所营造出来的特殊的艺术空间形式也逐渐成了最具有代表性艺术表现内容。在这一发展情况之下,“突破”与“融合”成了全新的发展内容,也成了此时音乐本体最为真实的艺术表现内容。

(四)通过多元化的信息对音乐语言予以丰富

在现当代的音乐表现形式当中,新媒体的发展为信息的融合、发展都带来了新的契机。而当代的流行音乐在这样一种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之下,融入了丰富的信息内容,不管是在节奏上还是在音乐语言的表现过程当中,都在历史的严格之上去努力探索一种特殊的灵感,进而对音乐语言予以丰富。科学技术在音乐艺术表现当中的地位从一种辅助性的元素逐渐上升到主体地位的时候,原有的音乐语言也进而得到了很大的丰富。本质上来说,艺术作为一种依托真实生命体验进行表达的内容,必须要在发展过程当中借助于最为科学的形式来进行展现。由此,音乐在探索符合艺术创作和发展规律的同时,也对其自身予以探索,进而丰富了音乐艺术的特殊语言。在艺术历史上,由于媒介形式的不断革新,也就促使艺术的表达得到了革新,进而影响了艺术自身的思维以及观念。正如本雅明所说的那样:“每一种形式的艺术在其发展历史当中都经历了许多关键的阶段,而只有在全新的技術转变下才能够获得提升。”换句话来说,就是需要借助于崭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来寻求全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姜霄烨.新媒体对音乐艺术本体的影响探析[J].艺术家,2019(03):115.

[2]袁田真妮.浅谈新媒体对音乐艺术本体的影响[J].艺术科技,2017,30(06):175.

[3]郝孜琪.论新媒体环境下对音乐艺术发展的影响[J].黄河之声,2015(10):92.

[4]石娟娟.新媒体视域下中国传统音乐的多元化发展[J].新闻战线,2015(18):137-138.

[5]余骐楠.新媒体在舞蹈艺术中的融合研究[J].戏剧之家,2015(07):155+167.

[6]孙海钰.新媒体音乐当中我国传统文化的运用现状研究[J].大众文艺,2018(21):149-150.

[7]张锐.新媒体与舞蹈教育的融合探究[J].黄河之声,2017(09):56.

[8]杨煦熔.论新媒体视域下钢琴音乐传播特征[J].新闻战线,2018(24):230-231.

[9]于昆.新媒体语境下拉丁舞教育发展存在的困境与现实需要[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5):239-240.

作者:陈海静

新媒体音乐艺术论文 篇2:

新媒体时代环境下,音乐艺术形式的融合现象

【摘要】进入新时期,新媒体艺术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尤其是新媒体艺术中的“艺术混搭”更是为广大的艺术家以及制作者所关注。“艺术混搭”是当代审美艺术形式中的新生词汇,是多种艺术风格相互激荡、相互交融而形成的,广大的艺术家利用这种混搭艺术对艺术作品进行更人性化与主观化的阐释。本文对新媒体时代下的音乐艺术进行了分析,并对“艺术混搭”在音乐艺术形式中的体现进行了重点阐述。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音乐艺术;融合;混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艺术也在不断的向前推进,艺术形式也在朝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音乐是人类的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表达人类自身的感情,从远古发展到今天,音乐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发展。作为一种表演艺术,为了满足人们审美多样化的需求,音乐与各门类学科都有不同程度的联系,在新媒体时代下,音乐艺术形式的融合现象越来越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被广大的艺术家所关注。

一 新媒体时代下的音乐艺术

新媒体艺术不同于传统的艺术,新媒体艺术具有传统艺术所不具备的特点,集中体现在新媒体艺术更具有互动性与连结性。

新媒体时代下的音乐教育注重与各领域的融合,进而实现音乐教育的多元化。当前,我们的音乐教学领域涉及创作、歌唱、欣赏、乐器以及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等等。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职业院校的音乐教学中,我们应突出教学特色,在重视“双基”概念的同时,也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从不同层次上实现音乐艺术形式的融合。事实上,实现音乐艺术形式的融合并不是很难做到,只要我们在音乐教学中避免难、偏、旧的现象,从新媒体角度出发,将音乐学科与其它学科结合起来学习,从多角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职业院校的音乐教育将会展现出新的生命力与活力。

二、“艺术混搭”在音乐艺术形式中的体现

(一)影视艺术与音乐艺术的融合

影视艺术是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而兴盛起来的,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年代中,人们生活的苦与乐都会通过影视艺术作品得到反映。所谓的影视音乐是影视艺术与音乐艺术的高度融合,影视音乐能够以抽象、概括的思维来体现影视的中心以及主题思想,从而赋予影视艺术崭新的生命力。分析众多的影视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古典的交响乐一直以来是影视作品中常用的音乐,在不同年代的影视作品中都可以得到体现,像动画片《猫与老鼠》中,不仅实现了影视艺术与音乐艺术的融合,而且也实现了古典音乐与现代音乐的融合。在广袤的音乐时空中,持久绵延的音乐与瞬时音乐是影视作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两种音乐风格各异,从它们不同的音乐风格中,我们能够认识到多种的社会形态,像冯小刚导演的作品《夜宴》,那种轻慢的音乐与血心屠杀的场面形成鲜明的对比,伴随着屠杀场面的不断推进,音乐也有轻慢的古典旋乐转换成钢琴乐与交响乐的激烈撞击,期间强烈的视觉画面也与音乐交融在一起,彰显了影片中高贵的女性色彩以及皇权主义。

纵观当前的影视作品,我们可以意识到音乐与画面影视艺术是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的,音画综合效果已是影视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的观众已在不知不觉间接受着这种融合艺术所带来的影响,在不觉间被具有光影的画面以及流动的音乐所吸引。经典影片中的《出水芙蓉》与《音乐之声》一直以来都受到了观众的好评,那究竟是什么因素感染、感动着观众,没有人能够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事实上,这种感染力来自影视画面与音乐艺术相结合而带来的特殊魅力。

(二)音乐艺术与文学艺术的融合

音乐与文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二者都可以展现人类真挚的情感。一方面音乐能够激发人类对文学创作的灵感,给予人们无尽的想象力。另一方面,文学是音乐创作的基础语言,能够表现音乐的主题。中国的何战壕、陈钢将文学作品《梁祝》改编成了小提琴协奏曲,西方的柴可夫斯基将莎士比亚的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改编成了交响乐幻想曲,这些都是音乐艺术与文学艺术融合的典范。人生就像一首美妙的歌曲,人生中总会有精彩与低沉的旋律,而这些旋律正如乐章中的插曲,或者是几个跳跃的音符。

尽管文学艺术与音乐艺术存在有一定的差别,但正是二者之间的差别,才使得二者融合起来更具有魅力。文学与音乐都属于艺术的表现形式,而艺术是具有共性的,文学艺术以及音乐艺术正是在这种共性的基础上以它们各自不同的特点与方式,如若将这两种艺术融合起来,相互借鉴、相互作用、相互学习、相互取长补短,那么无论是从文学艺术的角度讲,还是音乐艺术的角度讲都会收到良好的功效,可以说二者的结合,能够达到双赢的目的。歌曲便是文学与音乐结合的最好典范,歌曲吸收了二种艺术的特点,很好的表达了人类的情感体验。从一定程度上讲,音乐表达的情感比较抽象,但具有很强的生动性,而文学则相反,文学表达的情感细腻,但是生动性差。如此看来,用音乐渲染文学,用文学来解释音乐,实现取长补短的效果是创作歌曲时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

(三)音乐艺术中各种表现形式与风格的混搭

在音乐艺术中,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器乐、声乐、旋律音乐、节奏音乐、古典风格、民族风格、流行风格等等,各种表现形式的混搭与风格的混搭已成为新媒体时代环境下音乐艺术的趋势与潮流。在多个平台中显现出这一“艺术混搭”。比如歌曲演唱与节奏音乐的融合成为说唱艺术,民族风格与流行音乐混搭成为新民歌的新体裁。在综艺晚会与一些大型艺术展演中,电视导演也纷纷尝试应用各种混搭形式来丰富屏幕。

综上所述,新媒体时代下的音乐是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是科技发展的产物,也是人们审美水平不断提升的产物。新形势下的美育教育倡导融合式的教学,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音乐教育应以审美为中心,遵循现代美育教育的原则,将音乐与各类学科结合起来,相互借鉴、相互学习,以实现音乐教育的融合、协同效应。

作者:李娜

新媒体音乐艺术论文 篇3:

电子音乐在新媒体艺术中的发展前景

近几十年间,电子音乐和新媒体艺术都在各自的轨道上突飞猛进地发展着,利用最新科技不断地壮大自己,各自都是其领域的先锋代表。如今,电子音乐加入新媒体艺术这个大家族,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借助于高科技与新媒体艺术来发展自身,更加全面的展现自身的艺术魅力。电子音乐的前景,是不可估量的,特别是游戏、影视、舞蹈、手机音乐、网络等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

新媒体艺术引导电子音乐大众化与专业化的融合发展

1.电子音乐的大众化发展

在这个到处充满着各式各样信息的时代,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类信息交流的方式与材料进入了多媒体合成时代。而作为用声音来交流的一种艺术,音乐也顺着潮流进入了新媒体音乐时代。音乐的本质是声音,音乐的载体也是声音,音乐是“声音”的艺术,电子音乐更是要充分利用高科技来创造出更多人类自己的声音,特别是自然声音和人工声音混合的声音来诠释新的音乐和新的艺术形象。

上个世纪70年代合成器的出现使音乐的形式简单化,也为操作简单化提供了很大的便捷。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任何艺术都不可避免地受到科技的影响,相对于传统音乐制作,随着电子技术在音乐领域的大力普及,电子音乐将走进千家万户,我们也将深刻体会到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极大便利。

最初期的电子工程师大胆的尝试无疑是对全世界音乐发展的一个巨大贡献,是音乐发展的一个巨大的飞跃和质的改变,它让音乐脱掉了繁重的衣服,变得简单化,同时让不懂音乐的人也能加入进来去创作音乐,使得音乐公共化、大众化。

2.电子音乐的专业化发展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现代电子音乐经历了初创阶段“具体音乐”(Musique concrète)、早期发展阶段“磁带音乐”(Tape music)、中期发展阶段的“电子声学音乐”(Electro-acoustic Music)和整体数字化“计算机音乐”(Computer Music)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如今的电子音乐进入了与多媒体技术结合的时代,专业化的电子音乐首先体现在专业技术上的要求,能够进行电子音乐创作的制作人。首先必须懂音乐基础理论,这要求人们必须对音乐基础知识进行学习,并掌握曲式、和声、复调以及配器这四大件。同时音乐制作人还要懂得对计算机以及相应的作曲软件的熟练操作,并具备一定的键盘能力。其次是体现在创作方式上,其中包括用纯电子声音或混音技术制作模拟乐器的声音来代替我们所熟悉的具体材料制成的乐器声音。电子科技的产物,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它不可避免地会与延续了几百年的传统音乐体制发生冲突。最后电子音乐创作者要具有自身独特的审美观点。每一门艺术都有其独特的审美观点和标准,一种艺术要经得起考验。电子音乐作品自然也不例外,在批评中寻找自身发展的规律,才能更好地找到符合其自身健康发展的要求。

3.电子音乐的大众化与专业化融合发展

首先应该说随着电影电视事业飞速发展及其制作水平的提高,当前几乎所有的影视作品都离不开电子音乐。例如一部电视作品甚至一个人心理变化的表演,也许从眼神可以看出,但是有背景音乐的衬托,可能观众不用双眼直接观赏表演者就能直接感受到剧情将要发展的趋势,不同的音乐可以给人完全不同的想象结果。

电子音乐正是大众化与专业化融合的产物。专业化和大众化的融合是当前的一个文化潮流,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不断地推出很多经典的作品,无论是舞蹈还是美术背景,还是音乐的创作,都离不开新的创作理念和大众的艺术评价。我们现在经常能到老作品翻新再次演绎的情形,这能够将专业的东西再度与大众结合。

电子音乐创作中的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发展

作为音乐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电子音乐没必要也不可能排斥或取代传统音乐。正如照相技术再发达也无法代替绘画一样,它将与传统音乐互相结合,互相补充,共同发展。新媒体艺术与电子音乐相融合之后的创新,使一些传统的艺术形式补充了新鲜的血液进行更新,从而加快了这些传统艺术的创新。那些多年前人们喜爱的传统节目得以全新的方式登上舞台,人们在欣赏原汁原味传统艺术的同时接纳了新来的艺术形式,真正的活跃了传统,这种新形式使传统艺术在形式上再创新后“复活”了。新媒体艺术中的新媒体视觉艺术尤其对电子音乐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它和电子音乐的完美结合,使得欣赏者能在听到音乐的同时还能听到音乐的色彩。从而直接地影响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让音乐作品以及创作者的意图和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深入到欣赏者的内心世界。

近年来国家对传统音乐的传承有了更大力度的宣传,像京剧这样的国粹被加进了中小学的教学计划中。各个省市也纷纷大力加强民族传统音乐的发展,把具有地方特色的剧种加入到课本中,使地方戏剧不被历史遗弃。新媒体艺术、新生代对中国传统音乐的表现也非常重要,像超级女声对中国民歌的翻唱,在年轻人中掀起了一股喜爱民歌音乐的热潮,特别是全国歌手大奖赛对原生态比赛项目的设立,曲艺明星纷纷参加大众化栏目积极为传统音乐做宣传,冀望通过荧屏把这种传统的东西传承下去。

在信息时代,各个领域的艺术家想要把自己的艺术观点以及艺术形式最大限度地展现出来,无疑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新媒体来传播给欣赏主体。随着高科技的日益进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越来越多,从而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人们都说音乐是世界上共同的语言,电子音乐通过新媒体艺术的加工,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一切从简,音乐不需要记谱至少不是唯一的手段,而是通过MIDI或者音频等等的储存方式来记录音乐。以后的音乐作品不仅仅是艺术家的个人行为,更是一个复合型艺术家与欣赏者沟通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把自己想展示的东西展现出来,而欣赏者可以站在自己的欣赏角度上欣赏这部作品,最后达到两者的共识。

网络艺术的巨大力量促进电子音乐的快速发展

网络的飞速发展,不仅改变着自身,也改变着整个世界。媒体及网络艺术随着计算机科学和媒体科技的飞速发展,越来越普遍地出现在国际艺坛上,并逐渐成为了新媒体艺术的核心动力。

微软公司最近发明了一个音乐软件叫MYSONG,是一个歌曲自动伴奏的软件,这个软件的问世将使音乐创作更加便捷和大众化,目前这个软件还没有商业化,我们从百度搜索微软、MYSONG等关键词找到有关内容的视频,以往作曲家通过手写或者录音的形式记录自己的音乐创作,既麻烦又会因为记录模糊不清等原因使创作的过程费时费精力,并且最后的成稿要做到每一个音符都必须准确无误,同时还要对旋律写出正确的感情记号的和声功能标记,这对于一个外行人来说是完不成的。而MYSONG软件解决了这个问题,创作者只需尽情唱出自己喜欢的旋律并且录制下来,再一点击相应的乐器为其伴奏,软件自动就会对其旋律进行和声功能的编排和伴奏了。软件还可以根据创作者的情绪,对同样的旋律进行情绪调节,在情绪变化的同时软件就会做出相应的和声以及织体的改变,非常的有趣和简单,在简化创作过程中又时刻能给创作者灵感。

网络音乐大多数是通过Mp3或Wav或者是电视MV的形式在互联网上传播给大众,这种形式的传播规模可以用铺天盖地之势来形容。各式各样的Mp3音乐播放器的出现,以及使用便捷、随身携带方便和具有一定存储性能这些特点,涌现出了新一代的电子音乐爱好者,并促进了网络音乐的发展。我们感叹那种过去利用听磁带学唱和专门用一个本抄歌词的时代过去了,这种小巧的MP3播放器集多种功能于一身,已经满足了大众对欣赏音乐的要求。像贝多芬和莫扎特那样的音乐巨匠他们的作品也是在创作多年以后才会被人发现而流传至今,他们也许会感叹当今网络音乐的传播之快。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对社会进步和国民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促进作用,现在观众的品味已经有所增长,随之而来的就是艺术上的评价。传统的思想观念和新生代观念产生了巨大的碰撞。

新媒体艺术充分借助高科技的手段来实现艺术效果,利用电脑传输信息的高速性和处理信息的智能化来存储和传播自己的艺术作品,电子音乐更是利用了这一特点。连接在信息高速公路网络上的新媒体,其传播信息的速度是传统印刷品所望尘莫及的。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计算机通信网络与多媒体技术融合而形成的多媒体计算机通信网络,既是计算机网络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多媒体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大大地增强了计算机网络的服务功能,更好地适应和满足了人类社会对各种网络信息服务的多媒体需求,从最初不到十兆字节每秒,发展到万兆乃至几十万兆每秒。

观念的转变是未来电子音乐发展的希望

一届又一届的春晚让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大众眼光不断地提高,能让大家都喜欢的节目越来越少了。和刚开始举办的春晚节目相比,似乎原本没有太多技术含量和高超表现水平的春晚在人们心中更占有一席之地,形成了一种观众心中的分量失衡的现状。原因何在?难道就仅仅是观众的品位提高了吗?我觉得应该是人们的思想观念较以前大不相同了,变得更为开放和自由,标志着一个价值观多元化时代的来临。以前人们见面第一句话都是问:“吃饱了没?”而现在人们都提倡健康、养生。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真正的把欣赏水平从我们的艺术角度提高上去,真正的参与到支持电子音乐的发展上去,无论是从欣赏的角度还是从评论的角度,都能参与进来。最终达到艺术能被人们所理解和领悟的境界。

电子音乐创作者在不断迎合大众口味的同时还要改变自己的观念,不能一味的为了追求艺术而艺术,在追求艺术的同时能积极的和大众沟通和交流,这样才能使电子音乐经久不衰。从赵本山的二人转到郭德纲的相声,我们的艺术家们不妨也放低身段,来和大众一起创作出新的音乐篇章。使电子音乐创作者能通过高科技创作出一个创作者和欣赏者共同互动的艺术作品。

中国现代电子音乐的发展虽然只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但现在已经越来越引起国际同行的关注。在经历了探索、创新与反思之后,中国现代电子音乐创作没有沿着西方国家的路子去走,而开始形成了属于自己个性特征的发展之路,这个特征集中体现在一个“融”字上。中西方文化的相互融合;深厚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多元文化相互融合;传统音乐思维与现代音乐创作理念相互融合;音乐本体与科技载体相互融合;民族乐器音色与电子合成声音相互融合。

| 作者单位:郑州师范学院

编校:王 姣

作者:李汉荣

上一篇:党支部安装工程论文下一篇:运动艺术概论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