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德育工作创新论文

2022-04-16

摘要: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行、经济全球化、信息多元化和高职教育的兴起,势必在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给当代高职学生带来巨大影响。德育环境、德育内容、手段和对象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高职德育工作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职德育工作创新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高职德育工作创新论文 篇1:

小议高职德育工作创新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人们的思想活动呈现出多元性、独立性、多变性、差异性和选择性等新特征。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德育应顺应时代要求,在继承中不断创新。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征,也决定了高职院校和一般普通高校教育的差异性。德育工作者应紧紧抓住职业性这一鲜明特色就相应的德育内容、教育手段及途径进行创新,这是探索高职德育创新的必要前提。

1 创新的背景

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元化的背景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新时期,产生的各种思维方式、生存理念相互碰撞,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也受到深刻影响,从而使得高职院校德育创新成为一种客观必然。因此,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要重视以人为本、突出德育工作的主体性,讲求工作的实效性。

2 创新的内涵

高职德育创新就是德育观念创新、德育内容创新以及德育教育手段、方法、途径的创新,就是对传统德育教育模式的改革。21世纪的高职学生除了具备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外,还应具备全面优良的素质,即无论社会如何变化都需要的、超越时代性的基本素质和适应社会变化的“时代性”素质。也就是说,要具有理想抱负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平等观、正义感和团结合作精神,诚实信用,善于自律,有较强的自我教育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等;有强烈的学业进取心,主动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不但能勇于接受挑战、参与竞争,而且能关心他人、与人共事;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专业知识与思想品德、身心素质能充分发展、和谐统一。

在德育理论方面遵循德育自身的逻辑规律有所创新,在内容上对高职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在德育方法手段和途径上使德育工作由受教育者被动接受向自主性吸收、主动性参与转化,形成内外力的整合性进步,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人文素质内涵,具有进取、奉献、敬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在深化传统德育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加强教育探究和创新,把握新形势,找准突破点,探索有高职特色的德育新路子,大力推进高职德育创新。

3 创新的途径

高职德育工作者观念创新,就是要求德育工作者转变观念,树立新的德育观和人才观。传统封闭式的教育方式培养的学生多属“听话型”和“守业型”,循规蹈矩、思维约束、缺乏个性,但缺少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创造性人才素质和特征。因此要改变传统封闭式的教育培养方法,加强情感教育,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使学生得到全方面发展。在开展高职德育工作的同时兼顾高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弘扬人的主观能动性,培育高职生的独立自主精神和独创精神。目前,高职德育环境的改善首先不是来自于外部,而是来自于自身,应该通过优化自身环境,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实现。

1)要建立一个不同于一般普通高校的有高职特色的德育工作体系,进一步强化“全员育人、环境育人”观念,把专业教学和教书育人有机地统一起来,重点加强隐形化教育模式和氛围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各种德育资源,弘扬主旋律,在内容、形式上更具广泛性。通过红色之旅、校园文化、环境氛围升华人格、完善自己,加强养成教育,努力培育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营造德育氛围,使高职生不但把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能全面提高自身涵养和人文素质。

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要为他们开设人文课程,培养学生的喜好、兴趣,使学生正确地熟悉和处理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以及自我和他人的关系,培养学生真善美的理念,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无私奉献的价值观。要开设心理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能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能面对现实,正视挫折,并能从挫折中崛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相信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相信他人、相信组织和社会,遇到困难不退却,不怨天尤人,对前途充满信心,始终保持乐观、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创新精神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以及创新的能力。以学生职业发展为中心确立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在敬业精神教育、勤业精神教育、精业精神教育和创业精神教育这4个方面下工夫。

2)教育学生珍惜和忠实于自己的职业,把职业的发展前景和自己的理想前途结合起来,立足本职扎实工作,在为社会贡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培养他们立足岗位、勤于学习、勤于敬业的良好品质。要使学生认清时代发展需求和职业发展要求,树立向理论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的思想,树立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观念,激励他们精通专业,在工作中精益求精,勤于探究,勤于创造,勇于创新。积极开展就业创业教育、挫折教育、社会责任和职业理想教育,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品质和艰苦创业的精神。

3)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借助于互联网的快速、便捷、信息量大等优势,借助于社会各种德育资源,营造德育氛围。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信息的多样化,为高职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教育。同时要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控与管理。面对网络上良莠混杂的信息流,必须建立有关的监控机制,通过技术、行政、法律等手段,控制信息源头。尤其是加强技术力量,监控、过滤、消除可能侵入学校网的消极信息,防患于未然。同时加快教育网络的建设,实现德育的网络化,以增强吸引力,增强德育效果。

高职德育方法创新,就是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变德育教育中的注入式为启发式、讨论式,贯彻疏导方针,培养学生主动思索新问题的自觉性,尊重学生个性和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先进的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德育载体,具有较强的导向性,能引导学生朝健康的方向发展。还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育学院精神,陶冶学生情操。还要加强“荣辱观”的教育,提高德育的效果。

最后,还要促进高职德育教育资源整合,建立和完善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德育模式,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延伸的立体化德育教育网络,在教育的方式、载体和手段上有所创新,以最科学最先进的思想武装学生的头脑,实现高职德育教育的最优化。

(作者单位:吉林省松原职业教育学院)

作者:孙淑范

高职德育工作创新论文 篇2:

浅谈高职德育工作的创新

摘要: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行、经济全球化、信息多元化和高职教育的兴起,势必在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给当代高职学生带来巨大影响。德育环境、德育内容、手段和对象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高职德育工作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德育工作者应更新德育观念,丰富德育内容,拓宽德育渠道,使德育工作走进学生内心世界,积极开辟网络思政新领域,在复杂的社会变革中,增强高职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高职 德育工作 创新

1 高职德育创新的内涵

为了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纲要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阐明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以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出发、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指出发实施《纲要》需要采取的组织、宣传、领导等各项措施。因此,高职德育应顺应时代要求,与世俱进,在继承中不断创新。

2 高职德育工作创新的途径

当代高职学生思想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能够理性看待改革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社会责任感。但是在部分学生身上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道德滑坡、是非观念混淆、公德意识薄弱的现象,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还存在着明显的落差。这主要是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经济负面影响以及社会转型时期新旧道德原则转换,导致社会道德出现了某种混乱与无序。另外,社会上贫富差距的扩大、社会风气的滑坡、道德评价的偏离等等,都增加了当前高职学生道德选择的难度。面对这些问题,传统的道德教育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高职德育工作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找准切入点,拓宽德育领域,丰富德育内容,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时代性和实效性。为此,可从以下方面着手创新。

2.1 更新教育观念,准确把握高职思政工作者的角色定位

高职德育工作的实施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协调一致、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作为高职德育工作者,摆正自己与学生的位置,准确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是做好思政工作的重要前提。过去,由于受传统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影响,德育工作者往往以管理者、指挥者自居。居高临下,指挥说教,不根据学生现状和实际需要,单方面要求学生应该这样不该那样,忽视了学生既是教育管理的对象,又是服务的对象,更是具有独立个性的成才修养主体。随着教育产业化和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我们必须更新观念,找准自己的角色。高职德育工作者首先是一名服务者,然后是引导者和管理者。学生进校首先是教育服务的对象。必须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服务意识,切实解决学生在生活、学习、思想、心理等方面的难题和困惑,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学院的主人,而非被管制和束缚的对象。其次,德育工作者是引导者,是大学生人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德育工作者要用自己渊博的学识、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科学的方法,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导师,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环境,认清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培养他们高尚的理想情操、优良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性,为他们将来走向工作岗位,走向健康美丽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德育工作者才是一名管理者,对学生的道德行为和日常规范进行管理和监督。使学生在教育管理与自我教育中,将学到的思想、政治、道德、心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规范落实在日常行为中,内化为自身修养品质,外化为良好行为习惯。高职德育工作者只有摆正自身的角色顺序,准确进行角色定位,才能顺应时代需要,适应高职学生现状及身心发展的特点,产生最佳德育效果。

2.2 找准切入点,走进学生内心世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增强高职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关键是要找准思政工作的最佳切入点。过去,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和思维定势的影响,高校德育工作者往往摆出一副严肃的面孔,以一种僵化的模式,对学生进行空洞的政治说教和严格的行为强制,严重脱离学生实际和社会现实,忽视对学生内心世界的关怀,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任何教育,只有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满足学生的内心需求,消除学生在人生求索、心理发展、思想修养等方面的困惑,才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呈现出既积极又消极的“二重性”心理特征,加之现实的学业负担、就业压力、情感困顿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极易造成各种心理矛盾和困惑。诸如:理想与现实,求知与求职,情感与理智等。这些矛盾如果处理及时得当,可以成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动力,否则,可能成为他们心理发展的阻力,积郁成疾,造成心理障碍或人格偏差,甚至导致心理疾病或自杀轻生。作为高职德育工作者,不仅要扮演好服务者、引导者和管理者的角色,还应做一名合格的心理保健师或咨询师,做学生的知心好友。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力求将心理健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座谈、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等形式,及时疏导学生在学习、生活、情感、就业等方面的不良情绪,排解他们各种心理困惑和障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积极的思想教育和行为引导,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心理和良好个性的发展。

2.3 运用网络手段,开辟网络空间,抢占网络思政新领域

德育工作者应掌握信息技术,开展网上德育工作。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到,极大多数的高职学生已经在网上冲浪,网络文化正影响着学生的思想、价值观、择友、学习和生活方式。网络能为高职德育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提供无限的时间和空间的机遇,延伸高职德育的时空。因此,高职德育工作者也应该成为一条“网虫”、一位网络德育教育的行家。要借助计算机多媒体等手段,将德育内容设计成吸引人、教育人、易为大学生接受的信息,供学生使用,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将教育内容隐含在历史文化知识和现代科技信息之中,使教育对象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

2.4 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思政工作者的亲合力和人格魅力

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行不是靠说教就能提高的,需要学生发自内心的崇仰,需要榜样的模仿使之逐渐达到自觉。高职德育工作者是学生最直接、最经常的榜样。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身教重于言教。德育工作者只有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和亲合力,才能树立良好形象,促使学生敬而师之,使德育工作产生良好的效果。

3 结语

综上所述,进入新世纪新的历史时期,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任务、新挑战、新课题。高职德育工作者只有不断更新观念,加强自身修养,把握时代脉搏,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和高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在德育观念、内容、手段等方面开拓创新,才能不断提高高职德育的工作实效,落实思想政治工作应有的德育功能。

作者:邹俊佩

高职德育工作创新论文 篇3:

创新高职德育工作的思考

[摘 要]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决定了高职德育工作的特殊性。高职德育具有内容实用性、形式多样性、方法渐进性等特点。目前,高职德育工作存有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识有偏差、学生价值多元化、教师队伍素质不高、德育形式单一、德育评价方法单一等问题。创新高职德育工作可以从树立就业导向的德育观念、创新德育内容、拓展德育渠道、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创新德育评价机制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高职;德育工作;职业道德

[文献标识码]A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等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具有应用性和职业性的特点。“德育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性因素”。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德育工作的特殊性。高职德育除了具备高校德育内容外,还要突出其特色。因此,探索高职教育的新路径,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德育工作显得尤为必要。

一、高职德育特点

(一)高职德育内容的实用性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专业理论上要求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着重强化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就高职教育而言,检验培养的学生是否符合现代社会需求主要是看学生是否适应企业生产一线的需要,是否“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看学生能否在掌握理论基础知识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同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高职院校的德育贴近专业、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能让学生学会做人和做事,德育的内容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未来职业工作需要等相关知识来开展,能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高职德育内容能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增强服务观念;强化纪律意识,树立敬业思想;倡导诚实守信,全心奉献社会,高职德育内容具有实用性。

(二)高职德育形式的多样性

以往,高职德育的方式主要是老师课堂讲授,学生被动学习。目前,“以教师为中心”的德育正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通过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聊天式等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高职办学非常重视校企合作,因此德育工作也要求加强实践性,如通过企业参观、行业调研、校友访问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接受德育教育,以便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三)高职德育方法的渐进性

高职德育在大学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教育方法,将德育工作分为三个阶段。在新生入学阶段,德育的重点主要是强调高职生对高职教育的认知,对环境的适应,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在大二阶段,德育的重点是让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进行设计,同时加强团队合作意识。在成才教育阶段,德育的重点是就业观、创业观教育、恋爱观教育、家庭伦理道德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具备服务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精神。

二、高职德育面临的困境

(一)社会对高职教育存在偏见

由于社会存有轻视劳动、轻视技术的观念,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职业技术教育长期受到冷落,难以获得社会的认同与重视。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存在人才培养模式偏离、专业设置上重点不够突出、双师素质结构不够合理、实训基地条件较差、社会服务能力不强、用人观念落后造成的就业难、就业率低于人们理想的预期等因素,严重挫伤了学生报考高职院校的积极性。以上问题的存在,决定了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开展要比普通高校更难。

(二)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化

社会转型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消极影响。如学生对学校德育的厌烦。德育是一个很“泛”的概念,德育的基本内容是多方面的,而在现实中,人们简单地把德育看作是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形成了很不规范的德育价值观。这些不规范的德育价值观让学生对德育产生厌烦的情绪。同时价值观多元化,还可能导致学生崇高理想的缺失、集体主义观念的淡漠、个人利益的膨胀、自卑、迷茫情绪蔓延等,形成过分追求标新立异等不良倾向。

(三)教师队伍素质不高

当前,高职德育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一些教师并非思想政治专业毕业。教师对高职德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些教师的德育工作方法单一,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德育课程教学上,不能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未能改变教师主导的倾向。

(四)高职院校德育形式单一

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包括良好的育人环境、浓厚的学习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等多个方面;而且需要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和配合该项工作。还需要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发挥积极的作用。目前高职德育形式单一。

(五)高职德育评价方法单一

高职院校特别强调学生实训环节,而目前的高职德育主要局限于学校范围层面。德育的评价方法单一,因此,还应将学生在企业顶岗实践的情况纳入到德育的评价考核体系之中。另外,学生在校内参加的各种社会实践也应纳入到德育的评价考核体系之中。

三、创新高职德育的对策

(一)树立就业导向的德育观念

以就业为导向,就是把学生的就业作为引导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高职教育的一切工作都应为了学生更好地就业而展开。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模式下,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德育观,就是要以就业为导向确立高职德育目标、设计高职德育内容、拓展高职德育途径、创新高职德育评价方法,形成具有鲜明就业导向特色的高职德育模式。要加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营造职业氛围,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

(二)创新德育内容

在高职德育中要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素质等的培养和教育。创新精神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具有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思路。创新能力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素质教育就是要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素质等教育。

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创新德育内涵,突出以诚信、敬业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教育,注重职业道德教育与两课教学相结合,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与校园外社会实践相结合。两课教学注重与案例教学紧密结合,以鲜活的案例培养学生的诚信、敬业等品行,着力发挥政治理论的主渠道作用,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引导学生学会做人。

通过勤工俭学、社会调查、青年志愿者等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协作观念;通过校外企业的实际训练,学习企业员工的职业操守,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2.推行导师制,加强心理素质教育

导师主要是由有经验的中级职称以上的教师组成,每人带四到五名大一、大二的学生,对学生的生活、学习、人际关系等进行全面的人文关怀,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进行有效沟通和解决。

班级里设心理委员,及时把学生的情况向导师

反映。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建设形成一个班、系、学校多管齐下、齐抓共管的局面,通过加强以完善大学生人格为核心的心理素质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3.开设文化选修课,加强文化素质教育

“创新德育教育,还必须从人的综合素质和推进社会文化进步的高度,把知识传授与德育教育结合起来,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开设中国文化、美学等文化素质教育必修课或选修课,定期举办人文社会科学教育讲座等形式,不断拓展学生的文化素质;结合专业教学活动,强化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开展专业素质拓展活动,积极参加学校大学生文化节、社团活动、全省高职技能竞赛等系列活动。通过选修课和系列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加强文化素质教育。

(三)拓宽德育渠道

1.充分发挥“两课”育人的主渠道作用

传统的高职德育以教师的德育知识灌输为主。创新高职德育必须重视“两课”课程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及时充实、完善教学内容,努力推进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教师还应多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丰富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还应注重定期开设专题讲座,积极开展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掘其校本德育资源,把德育融入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如学校可以挖掘以梁披云、梁良斗等海内外贤士的奉献精神为榜样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奉献精神,使学生参加爱心教育活动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总之,高职德育教学,应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新模式。

2.充分发挥第二课堂育人的主阵地作用

学校里除了落实“两课”教学外,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各种社团活动。学校各种协会,在开展活动时可以贯穿德育教育的主题。如注重结合传统节庆日、重大事件等,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团日活动。开展与德育有关的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在学校科技文化等活动中,注重融入丰富的科技文化教育内容、人文艺术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科技素质和人文素养。在体育比赛等活动中,融入团结协作精神教育。

3.形成社区、企业等德育教育的合力

动员学校周边的社区优化校园周边环境,为学生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各项德育活动,为学校提供力所能及的德育实践场所。加强校企合作,使与学校合作的企业积极为学生到企业参观、行业调研等提供便利,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将企业文化先进的理念融入到德育中。“通过开展向企业先进人物学习、收集企业经典故事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并引入企业文化来开展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让高职生直观地体会到提高职业道德的内容。同时要求将学生收集的故事编辑成册,在课堂中讨论,提高高职生对企业、社会的认知,增强学生对职业道德、职业规范的认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学生走向社会做铺垫。

同时,通过用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道德等精神文化熏陶引导顶岗实习的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激发学生的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崇高的理想。

4.充分发挥校内媒体的作用

要充分发挥学校的宣传栏、广播、校报、网络等的作用,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德育教育。特别是要发挥网络的作用,全面加强校园网建设,完善网络道德规范和加强监督、培养网民自主的道德意识、改变传统的道德教育方式,使网络成为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手段。

(四)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

要全方位的加强师资培训,努力使“两课”教师能够站在思想政治理论发展的前沿,增强理论教育的新颖性。教师要改变传统德育知识传递者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德育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启发者,教师要引导和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德育知识。在以就业为导向的环境中,高职院校应建立学生辅导员、学生班主任、就业指导中心教师等多元“导师”体制。从而有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就业、创业。高职院校还应通过组织德育辅导员培训、进修、与其他院校互相沟通和交流等,提高德育辅导员工作水平。同时积极聘请一些社会知名人士以及机关干部和关工委老同志辅助德育工作。

(五)创新德育评价机制

高职院校的德育评价机制应改变过去仅仅由学校教师评价的单一形式,把学生的暑假社会实践、顶岗实践、校内社团活动实践等的德育表现也纳入德育的评价之中,同时重视德育的过程性评价。

[参考文献]

[1]李 琳.李 娟.浅谈当前形式下的高职院校德育工作[J].湘湖2009(9):95.

[2]刘 彤.汪晓萍.利用校企合作开展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和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1):100-103

作者:张建良

上一篇:自主学习教学设计论文下一篇:加工误差机械加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