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德育创新的大学生德育论文

2022-04-30

摘要:大学生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还不能满足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应当积极探索有效途径。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基于德育创新的大学生德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基于德育创新的大学生德育论文 篇1:

大学创新文化视野中的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摘要:回眸高等教育史,不难看出,大学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创新机制,有效地促进了创新文化的发展。伴随人类创新力量的增长,大学与政府、产业界合作共同开辟了一个崭新时代——创新文化时代,并于悄然中步入现代知识经济社会的中心,大学在与社会的耦合互动之中,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使命日益重要,并不断实现自身的范式转换。大学文化的本质是对人的培养和塑造。大学创新文化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沃土,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着根本性、关键性和基础性作用。当下中国的人才培养体制改革需要从文化创新着力,通过人才培养的范式转换,充分实现现代大学的职能,让大学始终引领社会文化前进。

关键词:大学;创新文化;创新人才;培养体制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这道关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大计的艰深命题,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思索,改革大学人才培养体制的呼声越来越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更是把“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作了重点强调。回眸高等教育史,不难看出,大学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创新机制,有效地促进了创新文化的发展。伴随人类创新力量的增长,大学与政府、产业界合作共同开辟了一个崭新时代——创新文化时代,并于悄然中步入现代知识经济社会的中心,大学在与社会的耦合互动之中,其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使命日益重要,并不断实现自身的范式转换。在重温高等教育史,领悟纲要精神,切实推进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到,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机制在于大学的文化、氛围、理念和精神,人才是根本,创新是要义,体制是关键,文化是灵魂。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要着眼于创新,狠抓关键,重在落实。正如鲁迅所论,中国不出天才,缺的不是种子,而是土壤。大学创新文化就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沃土。

一、大学创新文化:大学多元文化

发展的主导形态

大学创新文化包含三个关键词:大学、创新、文化。广义的大学,泛指各种性质、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高等学校,是高等学校的总称。本文中的大学在外延上特指研究型大学和教学研究型大学,只有这两类高等教育机构具备研究和传播高深知识的本质属性。创新文化是指一种以创新的价值理念、制度诉求和行为方式为核心的文化。大学之于创新文化,在限定了创新文化研究的处所和范围等外延的同时,也以其特有的本质属性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创新文化的内涵。当今时代,在大学多元激荡的文化环境中,大学创新文化能够成为大学文化的主导型态,上升为大学的主流文化,主要原因如下:

从外部看,人类正在步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创新文化时代。创新开始成为当今时代文化的鲜明特点和本质特征。创新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基本特征,创新文化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是创新走入文化的结果。人类社会漫漫历史长河,大致上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和三种主导文化类型,分别是古代自然文化、近代主体文化和当代创新文化。三者的划分依据主要是由人类生产实践方式不同所决定的,反映了主客体之间即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变化。在远古渔猎采集时代与农耕时代,人类的创新力相对较弱,自然客体的力量强大。人与自然形成了依附和顺应的关系,在文化上出现了崇拜自然主义的倾向,形成了以敬畏、崇拜、依附为特征的“自然文化”。自然文化时代,人类的创新力相对较弱,自然客体的力量强大。近代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掌握自然、征服自然的巨大力量,人的主体性力量得以充分的显现,自然界作为实践的客体成为人类征服与控制的对象,这种主体性精神贯串在近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中而成为近代文化结构的表征,形成了“主体文化”(理性文化)。人类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得到极大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于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知识,社会最重要的经济资源已由过去的实物资产(土地或矿藏、机器等)逐渐转为非实物的知识,人与自然重新达到了高度统一,知识成为经济的基础,知识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对新知识的空前追逐使得创新成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价值观之一,人类在“创新的实践”基础上形成了“创新文化”。创新文化时代,人类的创新力得到空前提升,引起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受到普遍重视。

从内部看,大学在其产生、发展和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创新机制。一是大学的本质属性和价值理念契合了创新文化的发展要求。大学作为文化机构,是研究和传播高深知识之所,创新是大学的灵魂和生命力之所在。传承已知、探求未知是大学的使命;追求真理、献身科学是大学重要的文化精神。从高等教育的历史视角来看,大学作为人类组织创新的产物,在本质上就是一个功能独特的创新型组织或机构,自出现之日起就一直与人类的创新活动内在地联系在一起。现代大学产生并不是一个偶然的事件,它是当时酝酿中的社会基本组织方式正在发生结构性转变的产物。公元11至13世纪,欧洲社会开始从罗马帝国灭亡之后的衰落状态中复苏,农副业和手工业普遍发展,商业和贸易日趋繁荣,新兴城市的形成激发了人们新的教育需求,推动了世界最早一批大学——意大利的波隆那大学、萨拉尔诺大学和法国的巴黎大学的产生。19世纪初,德国的大学提出了发展科学职能,为德国成为当时的“世界科学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世纪初,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明确提出了高等学校的第三项职能,即直接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职能,推动了大学创新文化在全社会的广泛传播。二是大学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提供了创新文化成长的动力。大学“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汇聚了众多优秀学者和多种学科,众多学者碰撞、质疑、争论、研讨,众多学科彼此联系、交叉、渗透、综合,源源不断地创造新知识。为保障对高深知识的研究不被干扰和伤害,大学普遍建立了“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的传统,这种自由和自治最大程度解放了创新的翅膀,大学变成创新活动约束最少的地方,使大学真正成为一个创造思想、体现智慧的创新机构。三是大学多元开放的文化提供了创新文化成长的良好环境。当下中国大学文化就是多元文化汇聚的中心,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创新文化与保守文化、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行政文化与学科文化、功利文化与实用文化、主流文化与亚文化常常发生着聚合、交流、碰撞、冲突和融合,呈现多元激荡的显著特征。大学不断促进探索和争鸣,激励新思想、新学术的产生,成为新知识、新文化、新技术的孵化器。

大学在出现后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系统,大学创新文化在大学文化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大学自主发展的内在动

力。正如哈佛大学原校长德里克·博克所说:“现代大学是被设计来完成特殊使命的。这就是发现知识和传递知识。”它包含众多学科领域,集人类培养,科技创新,服务社会和传承文化等众多职能于一体。它有科学、民主、创新的精神理念,有开放、平等、自由的学术氛围,有几十年甚至数百年的文化积淀,为人类社会的创新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发展、壮大创新文化进程中,伴随人类创新力量的增长,大学与全社会一起共同开创了一个崭新时代——创新文化时代,大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使命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大学已经从农业经济社会的“象牙塔”、工业经济社会的“推动器”悄悄步入现代知识经济社会的中心,成为21世纪社会中最前沿、最开放的组织,对于国家兴衰、社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创新文化在人类发展新时代的背景中显现出更为重要的价值,它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创新活动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和环境,表现在对培养人才、培育成果和构建环境方面的巨大作用。发展创新文化、引领人类未来,作为大学的与生俱来的历史使命,现代大学在创新文化发展中的地位无与伦比。

二、创新人才培养:大学创新

文化的核心价值

创新时代呼唤创新人才,创新文化培育创新人才。所谓创新人才主要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较强的人才,也称创新型人才、创新性人才。在对创新人才的理解上,我们应该坚持以下几点基本认识:其一,创新性是人才的基本属性之一,贯穿于人才始终,不论是哪种类型的人才,都须具有创新性。创新人才与理论型、应用型、技艺型等人才的划分不是并列的。如《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人才”的最新定义:“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就明确提出了“创造性劳动”的要求。其二,创新人才是个相对概念。创新人才强调人才创新能力与素质,它是相对于不思创造、缺乏创造能力的比较保守的人而言的。创新人才与一般人才有着内在的同一性,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一般人才只要被激发,创新精神达到一定强度,创新能力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跃升为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如果进取精神消退,创新精神不足,也很容易变成保守的人。其三,创新人才是个历史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创新和创新人才的理解都会有一些异同。当今时代是创新时代,不仅所有人才都应当是创新人才,而且对创新人才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一要具有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崇高的献身精神,突出表现为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二要具有强烈的开拓进取精神和永无止境的创造欲望,突出表现为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三要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突出表现为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大学创新文化对创新人才培养有着根本性、关键性和基础性作用。文化的本质是“化人”,是对人的培养和塑造。从价值属性上看,创新文化的本质是作为创新主体的人对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及本质的文化认知与价值追求。现代大学是培养创新人才与追求高深知识内在统一体,大学创新文化就是大学在培养创新人才和各类创新活动中所形成的文化系统,其首要职能与核心价值必然集中在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上。文化,文化,根本在化。文化的本质和功能决定了大学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深层次的。《易经·贲卦》云:“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化成”的关键词是两个:一个是“人文”,另一个是“化成”,“人文”注重的是潜移默化地教化人、熏陶人和引领人,“化成”注重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外在文化的内化活动。青年学生可塑性强,其思想性格、道德情操、思维意识和创新能力都在形成过程之中。文化的介入和渗透、孕育和滋养,对他们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其一,大学文化把人类的未来作为自己的建设对象,充满了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充满了对民族、对社会、对整个世界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与其他文化相比,大学创新文化更加凸显执着的价值追求、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责任使命,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其二,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之所,对高深知识的探究本身就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创新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能够较好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其三,现代大学一般都保持着“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的优良传统,给创新活动带来最大程度的解放和保障。其四,大学作为一个汇集智慧与创造的地方,为人们提供了这样一种条件和机会,使得年轻人可以无拘无束地交流和分享创造,这种碰撞、质疑和争论中能够锤炼学生的智慧。“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大学创新文化就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源头活水。总之,大学创新文化以其奉献社会、推动进步的崇高使命,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价值观念,严谨治学、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自强不息、追求理想的精神境界,崇尚创新、团结民主的团队氛围,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学术环境,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个体发展,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品德的形成以及生活方式的选择,更使他们从内心产生一种高昂情绪和奋发进取精神的效应,成为他们树立崇高理想、追求远大目标的力量源泉。

三、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创新人才

培养的范式转换

“人才培养体制”的概念,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前一直很少有人使用。中国期刊网1989年以来所收录的文献期刊题录,“人才培养体制”大多被用在有关行业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如军事人才培养体制、公安人才培养体制、教师培养体制等。对于“人才培养体制”的确切含义,迄今尚未有人作出相对明确的表述。体制是社会活动的组织方式,是指采用什么手段把构成社会活动的各要素组织起来,使其正常运行。任何社会活动都是由各种要素构成,各种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特定的社会运动。所以,体制是社会系统中各要素的体系结构及规定其间相互关系的制度。人才培养体制就是人才培养活动所涉及的各类要素、各个环节组织的安排方式以及处理问题的主要方法、手段。由于人才培养工作涉及因素众多,导致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任务十分艰巨复杂。在宏观上涉及政府、社会、行业、企业和各级各类学校,微观上涉及到学校内部各部门、院系和教学团体,利益群体包括学校管理者、教职员工、学生、家长、企业和社会,程序上依次分为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等六个学段,各学段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内容有多种组织方式,所学知识分属不同领域的不同学科专业,可以采取不同教学方法和手段,学习时间和学习进度的安排也是灵活多样。事实上,这

就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实现范式转换。“从一个处于危机的范式,转变到一个常规科学的新传统能从其中产生出来的新范式,远不是一个累积过程,即远不是一个可以经由对旧范式的修改或扩展所能达到的过程。”这恰恰表明体制的改革具有必然性和革命性。

关于大学创新文化的论点,是基于大学文化应然状态的研究,属于大学文化生态的“理想模式”,与大学文化实然状态有着较大落差。目前,中国高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机制已经不完全适应新时期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中国大学人才培养工作的诸多矛盾与问题,究其源皆因大学创新文化建设出了偏差和问题。美国著名教育史学者乔尔·斯普林认为,要“将学校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作为评估学校的标准,重点考察学校对人类幸福和永恒的生活作了哪些贡献。不要把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增长的贡献度作为学校的评估标准。”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实为当下中国高等教育极难破题之要务,必须统筹把握推进策略,特别需要在宏观上对人才培养工作进行整体性战略思考,从文化之根源着眼,通过对大学文化的深入剖析,从根本上理清改革思路,在现阶段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以更新教育理念为先导。西方著名高等教育研究学者P·G-阿特巴赫从1970年代起就研究第三世界与工业化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相互关系与相互影响,有一个让第三世界国家振聋发聩的观点,他认为,“第三世界的大学事实上都处于受主要工业国家控制的国际学识体系的外围”。这也恰恰表明如何处理国际化与民族性的关系依然是个亟待破解的难题。但毫无疑问,更新教育理念就显得非常重要。理念属于精神文化内容,高等教育的育人理念对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有着直接影响,主要涉及高等教育的教育观、教学观、质量关和人才观。首先要牢固确立教学的“四大地位”。充分认识加强教学工作的重要意义,把教学质量作为评价学校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牢固确立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教学质量的首要地位和教学投入的优先地位。在学校努力形成领导重视教学、教师热爱教学、科研促进教学、经费确保教学、管理服务教学的有效机制和良好氛围。其次,要深入领会新时期人才培养的“五个观念”。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第三,要突出强调新时期人才培养的“六大特性”。一是创新性。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重点,探索创新人才培养途径,激发学生创新热情,激活学生创新潜质,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创造;二是综合性。改变单一知识教学,既注重专业的深度,又拓展知识的广度,既着眼能力素质的提高,又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三是实践性。改变动手能力不强的现状,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是开放性。改变比较封闭的培养方式,培育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尊重多元文化的博大胸怀;五是自主性。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创造,让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特长和学业能力的学生都能够具备创新的基础素养,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协调发展;六是选择性,改变学习渠道单一、教学管理僵化的问题,为学生创造更加灵活多样的学习机会和自主选择的机会。

以完善人才培养制度为重点。冷战时期美苏两国教育改革的成败得失,给新世纪的教育改革以有益的启示。这就是,“第一,必须辩正地认识和处理直接经验和理性知识的关系。第二,必须辩正地认识和处理知识传承和知识创新的关系。正确的态度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指导下传承。”受传统大学制度的制约,与国外大学相比,我国大学人才培养制度相对缺少灵活性,弹性不足,束缚和限制了学生个性的成长与发展,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以完善人才培养制度为重点,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学生个体成长需要的富有弹性、充满活力的教学制度和教学运行机制,是当前推进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一要积极推进学分制、弹性学制和导师制,推行主辅修制、双专业制和多项技能等级证书制,建立跨校、跨区域、跨类型的学分互认机制。二要完善学生自主成才机制。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深入推行大类招生、模块化培养、自主选择的培养模式,着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选择性。三要推进评价方式多元化。以加强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为导向,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合理运用多种考核评价手段,强化对学生的知识面、思考判断、创新思维、分析综合等能力的考查,注重考评学生的学习、实践、科研、创新等多方面的素质与能力,全面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综合素质。四要以加强高校教学联盟建设为重点,建立高校合作教育制度,形成资源共享、学分互认、教师互聘、学生互派、课程互选机制,推动高校联合申报和建设专业,合作培养学生,实现校际教学资源高效利用,为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提供稳定支撑,让学生在多元学科风格和校园文化氛围中茁壮成长。五要以加强校企合作为重点,密切学校与行业、企业和社会的沟通联系,深入了解行业企业的发展走向以及技术与人才需求,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各类产学研合作平台,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和社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以深化教学改革为核心。教学改革主要涉及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一要优化课程结构。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积极开发建设面向学术前沿和创新实践的各类课程资源,推进课程类型多样化与课程组合方式多样化,增设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方向等课程模块,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程选择。二要强化实践教学。根据人才培养的不同要求,引入现代科学技术和教学改革新成果,认真修订实践课程教学大纲和实验教学大纲,不断更新和丰富实验教学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研究型等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验内容的比重,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三要改进教学方法手段。提倡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勇于质疑、崇尚真理、追求卓越。“教师的工作并非只是传授信息,甚至也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以陈述问题的方式介绍这些知识,把它们置于某种条件中,并把各种问题置于其未来的情景中,从而使学生能在其答案和更广泛的问题之间建立一种联系。”四要强化质量保障。完善高校质量监控机制,加强教学

质量监控与统筹,建立质量监控长效机制,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与促进体系构建教师、院系、学校三级质量保障机制,建立行业企业、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家长多方参与的评价制度,改进和完善高校教学质量评估制度。

以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为着力点。现代大学制度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反映大学与政府和社会关系的治理模式、制度规范和行为准则。现代大学制度是影响大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水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创新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一要处理好大学和政府的关系,做到政校分开、管办分离。二要正确处理好大学与行业企业的关系,做到社会参与、全面合作。三要正确处理好公办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切实做到党委领导、校长负责。四要正确处理好高校行政与学术的关系,做到学术主导、教授治学的发展格局。五要正确处理好学校与院系的关系,做到重心下移、激发活力。六要正确处理好学校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与师生员工的关系,做到民主管理、学术自由。

以提升师资队伍水平为关键。教师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主导力量。建设创新型教师队伍,是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环节。要下大力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从教育观念、队伍结构、培养模式、人事制度等各方面进行改革和探索,全面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建设一支德才兼备、富有创新精神、能够担当创新人才培养重任的创新型教师队伍。一要以开展教学业绩考核为重点,完善教学工作制度和激励机制,健全教学成果评价机制,逐步建立保障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教学质量的首要地位和教学投入的优先地位的制度和机制。二要切实加强教师培训。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工作,特别要注重更新观念、增强责任、拓展视野、提高能力,力争使广大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得到明显增强,创新思维和创新胆略得到明显提升,创新教育技能和创新教育艺术得到明显提高。要面向产业实际开展培训,选择若干应用型学科专业进行试点,鼓励和推进高校教师利用学术假、挂职锻炼等形式到企业、科研院所与政府等实际部门工作,将实际锻炼经历和成绩纳入教师职务晋升、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三要完善激励导向机制,建立体现创新导向的教师工作评价制度,把教师的教研、进修活动与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工作绩效,作为教师业绩评价和职务评聘的重要依据。鼓励高等学校积极探索专职与兼职教师共同发展管理模式,吸引社会部门优秀人才加盟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重点引进培养富有社会阅历与实践背景的骨干教师与学科带头人,促进教师的合理流动,降低生师比,保持教师队伍建设动态高位平衡。四要推动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保证。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综合、学科交叉趋势增强,教学的开放性与多样性更加突出,高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任务异常艰巨,如果再不改变过去单兵作战的局面,依然沿用“散兵游勇”的方式进行教学,就不可能在新一轮高教改革与发展中占据有利位置。高校应高度重视,结合本校办学实际与人才培养特色,学习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经验,加强校级教学团队建设,推进教学工作老中青教师相结合,发挥传帮带作用,着力构建国家、省、学校三级优秀教学团队。要以此为契机,切实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建立高效的团队合作机制,系统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促进教学研讨与教学经验交流,切实提高教师的创新教学能力和水平。

以建设大学创新文化为基础。制度与文化的革新是不可分割的,思想、制度、生产方式的革新同时或交替进行。推进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要特别注重发挥大学创新文化建设的作用。一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人文环境。努力形成宽松和谐、健康向上的创新文化氛围。大力弘扬敢于创新、勇于创业、不畏艰难困苦,追求突破和超越的探索精神,尊重个性、宽容失败、宽容人才。二要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环境。倡导学术自由和民主,活跃学术气氛,营造有利于人才创新的学术环境,广泛聚集人才智力。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开展学术活动,推动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激发创新思想火花,形成有利于不同学术思想、观点之间展开讨论的学术氛围。三要营造以人为本、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加强有利于开展创新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为创新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提高创新效率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撑。四要重视学生的创新品格培育。要切实加强德育工作,提升人才培养的创新品质。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追求科学真理的创新精神;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引导学生接受创新的思想方法,掌握求异求新的创新思维;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养学生具有服务社会的创新责任感,鼓足敢为人先的创新勇气;用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科学创新的研究作风培养学生的严谨求实的创新品德、善于合作的创新禀赋和不畏挫折的创新意志。五要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氛围。要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提高大学生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广泛开展各种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创新积极性,形成浓厚的创新学术氛围。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创新交流会,交流创新体验、探讨创新方式、展示创新成果。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弘扬创新文化,宣传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优秀教师和创新人才典型,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强化有利于创新人格培养的校园文化环境。

责任编辑:蒋永华

作者:王兵

基于德育创新的大学生德育论文 篇2:

以心理育人破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难题

摘   要: 大学生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还不能满足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应当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心理育人以特有的亲和力、感染力和针对性,通过育心与育德相结合,发挥“三全育人”优势,提高心理教育质量,有效解决创新创业价值观确立、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构建、创新创业心理问题,既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前提和保障,又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力和效果。

关键词: 心理育人   三全育人   创新创业教育

自2014年9月夏季达沃论坛上李克强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全国掀起了创新创业热潮。目前,中国经济处于转型时期,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创新创业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培育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为高等学校重要的历史使命。现在各个高校都非常重视创新创业教育,通过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教育教学改革、師资队伍建设、营造积极氛围、构建创业帮扶体系等方式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点燃了创新创业的激情,不乏创业成功的案例。但是,创新创业热情虽高涨,真正投入创新创业之中的大学生却不多,最后落地成型步入正轨的大学生初创公司也不多,创业失败的大学生屡见不鲜。揭示出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有待进一步强化,拓展思路,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势在必行。

创新创业对大学生来说,不是一种简单的实践活动,而是工作岗位的创造、崭新事业的开创,没有现成的模式,需要经历艰辛与挑战,很大程度上是心理品质的较量。心理归因、心理承受能力等心理素质方面的不足使不少大学生不能以积极心态对待和解决创新创业中遇到的问题,甚至放弃创新创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注重传授专业知识、创业知识,提高创新创业技能,加强对大学生从事具有挑战性工作必需的心理方面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提高心理素质,提高耐挫性。基于此,心理育人以特有的亲和力、感染力和针对性,既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前提和保障,又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力和效果。

一、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价值观,有效破解激发创新创业意识难题。

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比较低,选择性创业比例低,说明大学生现有思想状况与国家对创新创业人才的要求之间存在矛盾,鼓励大学生主动将创新创业作为理想是一个教育难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1],要求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促进师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对新时期高校心理育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须彰显心理育人在德育方面的优势。

创新创业价值观是大学生基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创新创业的认知,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原发动力,直接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目标的确立、创新创业方式的选择及创新创业价值的评判。从心理学分析,创新创业价值观追求的是较高层次心理的需求,如个人兴趣爱好的满足、理想价值的实现等。目前在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教育发展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重视创新创业的经济价值,忽视精神价值;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忽视社会价值的追求;重视创新创业知识技能的掌握,忽视遇到困难挫折时价值选择的引领[2](54)。针对上述问题,培育大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和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通过心理育人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促进社会主流价值认同的有效途径,让创新创业成为大学生的青春梦想。

1.培育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挥心理育人品格塑造功能。

积极心理学研究人类积极品质和团体、社会良好发展因素,并运用这些因素,提升个体内在幸福感和快乐指数,增进人类健康幸福,促进社会繁荣,研究结果证明,与一般人相比,具有积极品质的人具有更良好的社会道德和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大学生正处于青少年向成年过渡阶段,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心理成熟度不高[3](94),情绪和情感控制能力较弱,但是自主意识和接受能力较强。通过心理教育,挖掘、激发大学生外显和潜在的积极品质,增强自我效能感,以典型事迹、成功经验培育大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引导大学生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仅将投身创新创业作为个人创新创业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的体现,更上升为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价值追求[4](63),融入祖国改革发展和国富民强的事业之中,成为自觉服务社会,主动承担历史使命,具有发展潜力的成熟人,以自己的创新创业梦助圆伟大的中国梦。

2.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发挥心理育人内化教育目标作用。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自大学生一入学就开始,以就业为导向,帮助大学生明确未来的职业方向,提高就业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为目标。我国不少大学生选择创新创业是因为就业压力,而不是作为一种理想和追求,反映的是创新创业价值导向教育的缺失。大学生的创新创业价值观是在教育引导和环境影响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一旦形成就较为稳定[5](154),直接指导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选择和实践活动。心理教育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将在心理层面深化职业规划指导的效果。一是帮助大学生做好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准备,二是帮助大学生准确自我定位,将投身创新创业作为职业规划的高层次心理需求,聚焦于服务国家战略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三是帮助大学生主动内化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变“要我创新创业”为“我要创新创业”“我能创新创业”,从内心提升存在感和幸福感。

二、发挥“三全育人”优势,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全过程,有效破解充分利用创新创业教育资源难题。

2012年教育部办公厅就发文[6]要求高等学校把创业教育教学纳入学校改革发展规划,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评估指标,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明确职能部门负责统筹协调和组织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工作。目前高校创新创业理论教育已经形成普惠型、提高型、精英型、实战型,点面结合的教学体系,在教育指导全体学生的同时,又重点支持部分有创业意向和能力的学生成功创业,但是教育成效离国家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分析原因,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与合理配置是影响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心理育人作为高校形成“三全育人”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全过程进行、全员参与、全方位进行的育人活动,通过发挥心理育人在唤起全员参与、融合方面的优势,有效破解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整合难题。

1.以时代精神唤起全员参与,整合多元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

在新的历史时期,创新创业教育成为我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内容,如何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创新者和创业者是高校的时代重任。心理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为国家所需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教师心理接受能力、促进社会主流价值认同的重要途径。在“教育者先受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高校通过教育引导,让广大教职员工转变观念,把创新创业作为人生高层次的价值追求,自觉提高创新创业素质,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形成教育合力,改变目前高校担任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单一、创新创业实践经验片面、教育效果弱化等现象。在全员育人层面关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统筹协调,在全过程育人层面强调起点教育、阶段教育和大学整个教育过程的统筹协调,在全方位育人层面注重育人组织、育人渠道、育人层次、育人资源和育人环境的统筹协调,以协同求合力,以协同促创新,以协同谋发展。

2.以全覆盖促进主动学习,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是实现心理育人教学的全覆盖。规范和加强心理健康课程建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实现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全覆盖和心理健康素质测评全覆盖,指导帮助大学生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精神,激发创新创业热情开发创新创业潜能,主动学习创新创业知识和提高创新创业技能,有效发挥心理课堂教学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二是实现心理育人在整个大学创新创业学习过程中的全覆盖。从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关注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出发,从心理层面注重对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进行深层次的引导和干预[7](86),从新生一入学就开始创新创业起点教育,帮助学生与时俱进,立志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人才。整个大学学习,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效衔接,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融合,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互相补充,开放教学、项目教学、体验式教学等方法的灵活运用,持续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保持投身创新创业实践的激情。在就业和规划未来时,指导学生选择机会型创新创业,企业将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提高心理育人质量,构筑创新创业教育心理支持体系,有效化解大学生创新创业心理问题。

有学者经过数据统计和文献资料整理,大学生创业起步是信心满满,经过一段时间的创新创业实践,在面临创业压力之后,如果心理方面没有得到有效的指导与调适,就会出现创新创业动力不足、抗压耐挫能力下降等问题,甚至有的大学生面临创新创业失败,出现认知、情绪和意志行为障碍等心理问题[3](94)。创新创业是一项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面临较大精神压力和较高财务风险,甚至经历挫折和失败的艰巨而复杂的活动,需要强有力的心理支持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在大学生产生心理冲突后有效化解心理危机,增强必胜信心,提高创新创业成功率。

1.构筑心理支持系统,提高创新创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大学生创新创业心理支持系统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按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要求,深入构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以规范性、科学性和专业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保持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应对创新创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困惑,激发成功愿望,勇敢迎接挑战。二是构建“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级预警防控体系,集教育、预防、调控于一体,建立工作预案,确保有效运行,深入了解创新创业学生的心理需要,及时提供心理咨询与帮助,以前瞻性和针对性有效干预心理危机,維护创新创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三是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心理教育的长效机制,必须依靠政府、社会、高校和毕业生本人共同努力,四方联动。政府起主导作用,出台政策,强力推进,社会起导向作用,正面引导,以典型的事迹教育大众,以成功的案例激励斗志,坚定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信心。高效发挥大学生创新创业心理教育的主阵地作用,优化人才培养机制,灵活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心理育人质量。大学生发挥创新创业心理教育的主体性作用,主动学习,不断提高心理素质和承受挫折的能力,懂得只有经历风雨才能见到美丽的彩虹。

2.加强创新创业文化建设,营造适合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氛围。

高校创新创业文化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先进文化,是在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创新创业精神、提高创新创业能力、推进创新创业活动、形成宽容失败与挫折氛围的教育与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全体师生员工普遍认同的与创新创业有关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心理状态、文化氛围、管理制度和行为方式,是一种传播力强、作用持久的教育力量。从心理学视角,创新创业文化在导向激励、陶冶情操、氛围营造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教育作用。一是促进文化认同,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反映全体师生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诉求,一旦得到大学生心理上的认同,就会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产生强大的感召力、牵引力和推动力。二是重视创新创业校园精神的培育,崇尚和支持创新创业校园的精神,宽容挫折与失败的积极氛围,典型事迹、逆境成才的正面宣传,既能够以正能量引导大学生正确面对创新创业的竞争与挑战,又能够使大学生获得更多的环境支持和心理归属感。三是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厚实文化底蕴,使学校的自然景观、建筑设施、文化载体都散发出创新创业的文化气息,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让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有感触、受教育、长知识,使学生的创新智慧竞相迸发。

参考文献:

[1]中共教育部党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Z].教党〔2017〕62号,2017.

[2]宋妍,王占仁.论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引领[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11).

[3]陈锦.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创业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析[J].创新与创业教育,2020(02).

[4]张斯特,于文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业价值观理论发展评述[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5).

[5]刘海滨.大学生创业价值观转变的影响因素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02).

[6]教育部办公厅.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Z].(教高厅〔2012〕4号),2012.

[7]陈虹,潘玉腾.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心理育人价值及其实现路径[J].心理健康教育,2019(05).

项目号:2019年度江苏省教育系统党建研究课题(项目号2019JSJYDJ02059);2019年南京工程学院社科联重大课题(项目号SKLAA201930)。

作者:王晓红

基于德育创新的大学生德育论文 篇3:

影响高校实施创新教育的因素及对策

21世纪正呼唤着创新精神,呼唤着具有创新精神的教育机制和人才。高等教育承担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任,是我国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支撑力量。目前,世界和各国的高等教育改革,都趋向于发展创新教育,许多国家都把建立国家创新体系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在这种形势下,我国传统、僵化的应试教育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要解决这一问题,创新教育是惟一出路。高校的三大基本功能就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无论是基于全球化、知识经济的外在需求,还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我国高校进行创新教育都是必然之举。

一创新教育的内涵

创新教育就是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人格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创新意识就是追求创新、推崇创新,树立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的引导下,人才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确立创新目标,挖掘创新潜能,发挥聪明才智。许多科学家都是在创新意识激发和推动下,投入常人难以想象的精力和热情,才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创新思维就是创造性思维和创意思维,它是以感知、记忆、理解、想象、操作等能力为基础,具有综合性、探索性、求新性、敏感性、独创性的心智活动。简而言之,就是发明或者发现一种新方式,并用以处理某种事情或者事物的思维过程。它是整个创新活动的核心,创新教育必须培养这种思维。创新能力是反映创新主体行为技巧的动作能力,包括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传递、存贮、表达的能力和操作使用新技术的能力,较强的记忆力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敏捷思考、想象丰富的能力,高效决策、科学规划以及高超协调、统筹、策划等组织管理能力。创新技能培养和训练,同样居于创新教育的核心地位。创新人格是在智力和创新情感的双重作用下形成的心理境界和表现特征,如远大的理想、坚强的信念、强烈的创新激情、勇敢坚强、独立自主、持之以恒、一丝不苟、合作精神、实事求是等。

二创新教育的基本特征

创新教育是一种超越式教育。从价值观取向上审视,创新教育摒弃了传统教育机械的、单向的“适应论”而走向了“超越论”。它通过兼具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特殊流程,“创造”出不以“重复过去”为己任,而是在人文本质上真正超越前人的一代“新人”。因此我们说,创新教育就是以这种对既有文明高度的伟大超越作为自身最高价值追求的超越式教育。

创新教育是一种主体性教育。教育对人的发展从而对社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的大小,基本取决于它在多大程度上培养出主体性强的人,以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创新教育的本质特征是把个体的地位、潜能、利益、发展置于核心地位,高扬人的主体性,其职能就是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这种意义上说,创新教育是一种主体性教育。

创新教育是一种健全人格教育。创新教育注重完善学生健全的人格,一方面注重德、智、体、美、劳在学生身心发展中的有机渗透,培养其崇高坚定的人生信念、坚韧不拔的奋斗志向、纯洁优秀的道德品质、超凡脱俗的审美理想、宽广渊博的文化素养和敏捷灵巧的生活技能;另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从事未来创造工作所必备的独特精神品质,如坚持探索、不随大流的独立人格;标新立异、破除陈规的批判精神;不拘陈见、富于变通的灵活态度;搏采众长、吸纳百川而又独树一帜的宽广胸襟等。

创新教育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创新教育的基础。从教育模式的角度来说,创造教育则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最高体现。因为创新教育所培养的素质是创造素质。创造是人类本质的最高体现。以培养人的创造性为根本宗旨的创新教育,既是人类最高层次的教育,也是当前正在全面实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最高形态的实践模式。

三影响高校创新教育的主要因素

(一)教育观念的影响

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三个面向”,从而指出了教育的科学发展方向。但在实施中,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从国家利益、政治利益考虑,为了发展经济,加速国家现代化建设,提出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教育还是强调了解决现实问题的工具性。学生也受到同样的思维影响,也把接受高等教育作为谋生的一种手段,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们创造力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的影响

目前,教科书中一般是成熟的理论与原理、定义、定律等,老师在教学中一般也只讲成熟的理论、原理、定义与定律等。这有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传统师道尊严的影响,因此,教师往往为了保持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在讲课时只满足于讲授成熟的教学内容,而不引发有争议的问题。二是教学大纲的规定性,使得教师为了应付各种教学检查,不得不按教学大纲传授知识。由于使用的大纲一般落后于现时,书本化的教材内容一般滞后于现有知识5~10年。教学内容的这种成熟使学生难以获得相关的最新知识和最新研究热点,影响学生的创造教育。

(三)管理制度的影响

培养目标的统一性。我国从1952年进行院系调整以来,对专业设置、专业培养目标、每个专业的主干学科、主要课程进行了统一规定,1998年颁布的专业设置中,又增加了主要实验室。这种规定性在教育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有利于提高整体办学水平,但在大力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就暴露出了它的不足。由于国家要求的一致性,以至于各校对学生要求也一样,这种统一目标的规定性就可能损害了一部分人的发展,使人平庸化、平淡化。

教学安排的统一性。高等学校为了使学生系统地学习科学知识,组织有序的教学工作,将课程和教学时间实行统一安排,这种统一性普遍缺乏灵活性而形成封闭的教学系统,忽视了学生知识、兴趣、能力的个别差异性,因而限制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管理要求的规范性。在传统的学生管理中特别强调规范化、服从化和军事化,这有利于培养遵纪守法、纪律性强的合法公民,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产生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学生为了得到好的评价,而不得不改变符合自身的学习与生活规律,以满足教师的价值标准和符合学校制定规章制度的要求,由于管理的严格性,一部分学生就可能慑于威严而使个性消磨;二是由于价值标准的误导,可能扼制一部分学生独特的思维方法的发展。

教学质量评价的单一性。其主要表现在教学质量评价注重知识性,考试结果以评分标准为依据,而不注重学生新思维、新方法。这样学生往往为了满足知识的掌握、创新意识不强而影响创新教育。

(四)教学条件的影响

师资不足。师资不足来源于两个客观现实:一是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政治运动频繁和文化大革命的摧残,造成人才数量不足和禁锢了人们思想的发展,使部分教师创新精神不足;二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大批优秀人才留学海外,按时返回率低,影响了我国师资队伍建设,致使高质量的创新型教师不足,一般院校显得尤为突出。

教育技术落后。这主要表现在知识传递还停留在简单的书本和课堂灌输的传统方式,教学质量受教师个体水平的限制,教学效率低,学校为了保证学生获得基本的知识,课内学时安排多,而无暇对学生进行系统有效的创新能力训练。

教学经费不足。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对新方案进行试验,创新教育比一般知识传授需要更多的教育成本,由于学校教育经费不足,缺少相应的试验设备和实施材料,导致创新教育开展困难。

缺乏宽容的创新教育环境。创新是探索前人未走过的路,这在实际工作上难免有失败,而失败者往往得不到社会的宽容而产生难以预料的结果。

(五)大学生人文素质水平的影响

学生文化素养贫乏,知识面过于狭窄,缺乏多学科的视野,对那些涉及学科交叉与融合领域的新知识也了解甚少。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功利思想,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缺少积淀。有的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自理、自控、适应能力较差,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不符。人文素质的缺乏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六)教师及学校环境的影响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在创新教育中起着关键作用。随着学校的扩招,高校教师教学量增加,职称考评制度的规定也使得许多教师忙于深造,忙于完成自身的科研任务,忙于从事课题研究等,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方法。因此,如何把教师在科研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传递给学生,如何把自己的创新能力、创新成果转化为学生的能力、转化为教学成果,值得广大教师和高校管理者思考和重视。另一方面,高校非开放性的管理导致学校与外界联系少,市场与高校的联系多是以政府为媒介,这样的信息二次传递削弱了市场对高校的驱动力,高校与市场很难有效互动。因此,缺乏现实世界的激励和开放式生活的冲击,光靠智力竞赛、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学生只是提高了表达能力,难以培养出创新能力。

四高校开展创新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

在学校指导思想上确立教育创新的地位学校要从21世纪教育发展需要出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创新教育制度和教学模式。要正确处理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关系,重视弄懂素质教育的内涵,并以创造力的培养为突破口,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树立创造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坚定创造方向,发展创造性思维,掌握创造性发现和发明的技巧和方法,从而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努力造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创新是人才培养的一种主要素质,高等教育要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激发和培养。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使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使学生变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体,使教学过程由传授和记忆知识转变为学生发现信息、加工信息、研究问题、增长知识的过程。教师除了善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外,至关重要的是在学生创新过程中予以充分的关注,容忍他们的失败和错误。离开学生的自主、自由活动,就不可能有创新可言。

(二)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改革人才培养目标

创新是发现和创造。人人都有创新潜能,但要将其发挥出来要有一定条件。创新要有一定的智力基础,但智力高低并不决定创新能力的大小。研究表明人的个性与创新有着较大的相关性,不同个性决定创新类型的差异。个性强弱决定创新水平的差异。创新在本质上就是追求差异和新意。因此,高校应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上逐步改变整齐划一的陈式,深入开展专业教学改革,试行多种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鼓励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发现和创造。

(三)实施课程体系改革,更新课程教学内容

高校的课程设置应以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为原则,研究不同类型学生在知识形成上的不同比例要求,增加专题讲座和学术创造活动在课程教学体系中的学分,为学生增开创造学类的课程或案例。更新教学内容就是要在保持学科课程的系统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上,对陈旧过时的教学内容及时删除,增加当今科学发展中产生的新知识和新内容,使学生所学的东西与时代同步,让学生对专业学科既能够了解过去,还要熟悉现在,更要把握未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适应时代潮流。

扩大学生选课自主权,有利于学生按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发展自己。根据目前情况,对本科可规定10门左右的必修课,其它课程则提出要求由学生自主选择,与其相对应地实行学分制管理。

加快教案数字化建设的步伐,扩大学生学习知识的选择权和学习时间安排的自主权,提高学习效率。在现实教学中,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根据多数人的学习能力,在课堂讲授时面面俱到,由于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各不相同,如果过于强调统一性的课程教学,就可能造成一部分学生浪费部分学习时间,影响教学效率。若通过教案数字化,学生按要求有选择地学习,并可享受高质量的讲稿,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节省时间进行创新能力的训练。

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进行设计性实验。目前,在鼓励学生进行设计性实验等创新活动时主要是经费不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设立基金会,学校通过评审等方式,对有创新的实验方案给予资助,对于一般实验则可通过自费成本方式向学生开放实验室。

积极开展产学研一体化,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产学研一体化对高等教育培养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人们对此研究颇多,目前,主要是如何有效组织实施。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高等学校工业中心,使学生得到有效的实际锻炼,当然校企联盟、校企合作等都是产科研一体化的好形式。

学生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课堂教学,更离不开教师的有计划有目的的帮助,建立创新性教学体系是所有大学创新教育体系的核心,是创新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建立创新教学体系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课程设计与组织、教学方式与方法、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需要针对学生创新素质、创新人格培养这一主要任务,系统地设计与组织创新性教学的结构。总结中外大学创新教育的经验,建设创新性教学体系主要有六项措施:一是开设单独的“创造发明技法课”或“创新技能课”;二是在课堂教学中大力推行研讨式、启发式、对话式、自学指导式、案例教学、问题教学等教学方法;三是实行选课制和真正的学分制,增加学生学习的选择性与自主性;四是开设宽基础、精专业,丰富多彩的课程;五是实行导师制,本科阶段就为学生配备导师,加强对学生的学习与科研指导;六是重视实验、实践、实习等教学环节,让学生真正动手去做,去实现他们的设想与创意。

(四)试行多种教学考核方式,改革教学管理制度

开展创新教育,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在当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形势下,传统的宣教式的“满堂灌”教学方式和一张试卷定成绩的考核方式已经不合时宜。我们应提倡启发式、情境式、讨论式、活跃式等多种教学方式,鼓励使用多媒体、网络等教学手段,强化学生的实验和实践的教学环节,最大限度地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新素质的提高。在考核方式上,要把学生的课堂问答水平、专题论文、调查报告、试(实)验报告与小发明、小创造等内容综合起来评定学生的课程学习成绩,促进教与学的互动。在教学管理制度上,确实完善学分制,制定必需的规章鼓励学生发挥特长。在教学管理的原则和方向上,要逐步突出对教学目标和结果的管理,创造有利于创新教育实施的环境,摸索和总结创新教育管理的客观规律。

(五)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估体系

我国高校的教学评估体系一直沿用的是“常模参照评估”。这种方法的最大弱点是没有充分体现学生努力程度和进步福度等因素,是应试教育的产物。随着创新教育的推广,就必须建立一整套科学的符合创新教育原则的高校教育评估体系,充分考虑学生的起点基础,按提高幅度和进步幅度进行评价,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以人为本的综合素质为评价标准,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为一体的思想观念,摒弃原来应试教育中的那一套人才标准和质量标准,从而达到创新教育的要求。创新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在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质量下工夫,才能在教育创新、科教兴国方面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六)注重师资队伍培养,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没有具有创新意识和素质的师资,就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因此,高校实施创新教育还要教育和培养教师创新。一方面要加强教师的培训学习,及时强化教师的学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另一方面,要改善教师的待遇,吸引优秀人才走上讲台,从事人才培养工作。在改善办学条件上,高校要注重实施设备的投资和改造,建设好实施创新教育的条件环境,营造浓厚和活跃的学术气氛,为教师和学生的创造和创新提供更大更好的平台,推进创新教育开展和实施。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增加教育投入,改善教师待遇,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教育工作;二是发挥重点大学的作用,加强对一般院校的师资培训,提高普通高等学校教师的创新能力,即应加强重点大学对高层人才培养的力度。

采用先进的教育技术,让更多的学生享受高水平教师的教学。例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电子教案、录像、计算机仿真技术,还有实验设备的投入等。创新教育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把宏观和微观相结合,软条件和硬条件相结合,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全面推进创新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提高教师素质是关键。要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性,教师首选就要有创新性。只有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教师,才能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有了自己的创造能力,才能发现和挖掘学生的创造力。我们应采取积极的措施,构建适应创新教育需要的教师素质目标体系,从而优化教师队伍的结构。

重点培养创新型学术带头人的策略。大学教育创新的业绩取决于教育团队的水平,关键在于带头人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千方百计地造就一批学术创新带头人是大学开展教育创新,推进创新教育的关键措施。古今中外的经验告诉我们,培养学术创新带头人的有效方法主要有三个:一是重金引进,例如,“985”大学20万元津贴外加住房引进学科带头人的举措;二是自己培养,给具有潜力的学术人才以特殊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帮助其快速进步,有效提高其创新能力;三是人才共用,利用兼职的形式与其他大学共用学术人才。这三种形式有一个共同的挑战是为创新型学术人才的后续工作提供方便与支持的问题。常常是一时重视,长期忽视;引进时重视,进来后忽视;用到时重视,不用时忽视;个别人重视,制度与整体氛围忽视,从而使创新型学术人才难以充分发挥作用。需要制定一系列真正重视和支持创新型学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学术带头人创造性工作的方便制度与舆论氛围。

(七)实行科学管理,不拘一格培养创造性人才

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由于人的复杂性、多样性和成长环境的不一致性,使人的能力表现的多样性,有些聪明早慧、有些大智若愚、有些大器晚成,即人的成长无规定性,因人而异,这就要求应改进现有学生管理制度,实行学分制管理,为各类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

鼓励特长生发展。特长生是指学生对某一学科的特殊兴趣,比一般人表现更好的学生。这类学生由于痴迷于兴趣的领域而放弃了其它科目的学习或因其它原因学习能力不均衡者,例如钱钟书、吴含等都是由特长发展起来的。对这类学生,我们应采用特殊管理办法,鼓励其发展。对特长生的管理可采用所有课程平均分制或学分绩点制或特长成绩突出制。

建立知识评价和能力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在知识评价中,应以考卷测验方式,考核基本原理、长效知识为主,而对发展快、容易过时的知识,则要求以了解为主,让学生要用时深入学习;能力评价以平时思考能力、创意表现和成果为主。

(八)培育大学精神,确立先进的大学理念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大学理念是大学精神的凝练,是大学追求与品格的体现。大学精神与理念主要体现在大学的办学目标、培养目标、校训、办学方针、教学习惯、校风、学风与教职工和学生的日常行为准则中。钱学森先生多次赞扬的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之所以能培养出大批一流的创造性人才,一方面是因为加州理工有“为教育事业、政府机构和企业发展培养急需的具有创新才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办学宗旨,另一方面是能够常年坚持“宁缺毋滥,精益求精”的教育方针和“小而精”的办学理念,处处体现出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热爱创新的风气与习惯。美国哈佛大学之所以能够由一所私立小学院成为全世界最著名的大学,与他们常年坚持“求是崇真”的理念,实践“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的校训,养成了尊重学术、崇尚真理的习惯密切相关。而德国的柏林大学和美国的威斯康星大学的成名则是直接受益于他们坚持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和“为社会服务”的理念。我们在大学精神与理念方面,一是认识不到位,二是层次低,三是提出的内容雷同,四是不能真正贯彻落实。我们欲推进创新教育,需要宣传与树立“尊重学术、追求真理、崇尚创新”的理念,让大学的一切权威与资源都为支持教育改革、学术研究与教育创新服务。

(九)全员创新

创新教育涉及大学教育的方方面面,人人都是开展创新教育的主人,没有旁观者。只有少数人或部分人搞创新教育,难以形成气候,也难以改变制度和环境,不可能取得持久的效益。所以,大学开展创新教育,如果能够倡导一种创新教育无旁观者,人人都是主人,人人都需创新的理念,努力营造一种人人重视创新、人人支持与鼓励创新、人人欢迎创新、人人努力为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师生的创新素质开展教育创新而努力的氛围,将会有利于创新教育的顺利发展。

(十)加大对创新人才和创新成果的奖励

对高水平的创新成果和高水平的学术创新人才要有加大力度的奖励,鼓励出精品,出高水平的原创性成果。其力度要对广大教师开展有难度的自主创新有较大的吸引力。否则,人们只是应付工作与检查,难以取得有创造性的成果。同时还要敢于使用和支持创新人才使他们大胆地开展教育创新工作。

高等学校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如何形成较为完善的创新教育体系,是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杨洪青.关于高校创新教育评价体系的探讨[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65-69

[2]叶平.创新教育新论[M].东方出版中心,2001

作者:王建平

上一篇:专业教育美术类大学生管理论文下一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