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德育的中小学德育论文

2022-04-23

摘要: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是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关键。该文结合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内涵,指出当前推进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工作实践中呈现了以下现实困境:德育的主副渠道一体化还有待加强德育一体化的评价考核和总结推广难以一体化实施,德育一体化中的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发挥不足,德育一体化中的政府功能需要及时补位。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创新德育的中小学德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创新德育的中小学德育论文 篇1:

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实践创新路径探索

摘 要:中小学生的德育工作要在实践当中持续推进,并结合时代的特点以及德育工作需求的复杂性来进行适当的创新。在路径选择方面,要紧密贴合中小学思想道德领域所表现出来的倾向性,起到预防和引领的作用,让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借助新的理念和工具手段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

关键词:中小学;德育教育;实践创新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4.057

在当前的信息技术时代,学生接触到的信息非常复杂多元,无论是家庭教育理念还是社会环境的影响,都使得中小学生在思想道德信息的获取等方面容易出现矛盾困扰的情况。面对新的形势,特别是复杂的德育环境的形势压力,要进一步提升学校道德教育的质量,并且改善以往道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创新路径的探索,对原有中小学德育教育模式要进一步修正。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可以如何进行适当的创新。

一、创新中小学德育管理工作的环境

在信息技术时代,信息大爆炸所带来的多元价值观信息的冲击,使传统的学校德育工作更容易受到干扰。在这样一种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德育管理工作首先需要进行环境方面的创新,特别是在营造学校德育教育的宏观环境当中要设置相应的主题,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核心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理念。要根据以往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特点,改善相关的环境条件,特别是在德育管理的模式方面要进行升级,这也是当前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从学校管理层面来说,要保持清晰的思路,能够对当下德育工作的形式进行准确的研判,这是有效提升学校德育环境的重要前提。从德育管理的角度来说,管理当中遇到问题和阻碍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能够采取积极的应对态度和行动也是非常重要的。

学校德育管理环境创新探索中,需要从不同维度出发,为学生提供更为合适的学习生活环境,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首先,学校需要做好必要的宣传,统一全体师生的思想,自觉树立德育意识,将德育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作为学校的领导,要主抓立德树人相关的教育宣传主题活动;而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当中,要把道德教育工作渗透到每一门学科的教学当中。

其次,要在校园整个文化建设方面,体现出浓郁的思想道德教育氛围,用文化孕育高尚的师德风尚,用文化孕育学生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风貌。特别是要结合校园原有的绿化和环境设置,进一步增设或重新装饰关于思想道德教育的宣传展示牌以及更加丰富的宣传展示活动展位。在校园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环境的建设当中进一步开阔思路,创新理念和做法,特别是实现线上线下的结合。要在这个方面挖掘更多的资源,整合更多的线索和渠道。要通过校园的整体环境建设,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感受到新意,能够深切地体会到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的正确性和导向性。

因此,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创新,在环境方面要多下一些功夫,要契合时代的特色,不仅要追求形式新,更要抓住核心本质,在内容方面进行创新,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二、结合时代特色,创新中小学德育教育的方法

新的时代特色给传统的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这些要求或挑战促使人们更加深刻地思考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效果以及如何才能保障效果等问题。探索德育教育新方法,需要从更多角度展开行动。传统德育管理中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导致学生在价值观、诚信、团结等方面出现一些问题。要想矫正过往的缺点,自然要有更高的目标追求。

在实际的工作开展当中,一些新的理念正在影响着学校的德育工作。无论是管理理念还是教育教学理念,将学科教学与德育工作密切结合在一起,这些工作才能被逐渐提上日程。新的方法可以从原有的已经开展的活动当中进行修正。一般来说,传统的道德教育会通过主题班会以及校园文化环境的布置安排等活动来进行,而近几年来关于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科教学当中的渗透也是一个重要的领域。要从学生、教师和学校管理者以及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的渠道创新,以实现资源方面的整合,发挥各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

在方法创新当中,要更多地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有思考有实践,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性、科学性与合理性。而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德育工作的创新要更多地考虑到模式方面的创新,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渗透,结合学科自身的特点,寻找思想道德教育的机会,并且将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进一步提高道德教育的效果。专门从事思想道德教育课程的教师,更要立足实际,结合当前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表现出来的一些集中性的问题,从身边的案例入手,采用案例教学法、体验教学法、讨论法、合作法等,让学生能够在思想情感和行为上达到协调统一,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

因此,教育教学活动主要发生在师生之间,是在师生这样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活动当中来进一步实现的。模式的创新需要教师和学生摆正自身的角色定位,这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教师扮演的只是引导者、促进者的角色,而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这也是我们在进行模式创新当中要把握的基本原则。

三、結合新的技术手段开展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在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当中,新的技术手段的加入可以给教育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特别是在方法和模式的创新方面,有着更多选择的可能。我们特别提倡体验式的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多一些体验,他们就能够产生一些更加直观的感受,也能产生更多富有理性的认识,而这些又会进一步影响学生在思想价值观方面的选择以及行动的倾向。新的技术手段,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使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加便捷地组织一些德育活动,而学生也可以借助这样的工具和手段进行充分的交流。所以,在技术手段的支持与帮助之下,学校的管理者可以主抓相关活动的设计和开展,给学生创造更多获得丰富的体验和感受的机会。

例如,成立校园社团组织、开展文体活动、组织公益宣传活动,以及开展主题征文、校园歌咏比赛、广播操比赛、书法展览、主题班会等活动,这些活动都可以在网络以及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之下,展现出更多新的风貌。

当然,活动的开展形式等各个方面的创新以及组织学生积极参与都非常重要。与此同时,也要建立相应的验收和评价机制,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也能够通过形成性评价等各种有效的措施,了解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道德教育活动要形成学校的特色,并且要与学校的办学风格紧密结合,要形成一个亮点。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帮助之下,线上线下联动,形成更加具有整合性的道德教育的平台。所以,这就要求学校在设计活动的同时,也要留心搜集及保存相关的素材,并且通过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号平台等方式及时发布活动的情况,做好及时的记录,进一步发挥思想道德教育的宣传倡导作用。

不管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都要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要想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就要通过评价机制,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观察他们具体的行为表现,这些都是我们通过线上线下综合的渠道需要去了解和掌握的重要信息。

四、探索社区学校家庭之间的创新模式建设

学校道德教育的开展离不开大环境,离不开学校周边的环境,特别是学生从小到大成长的社区环境和家庭环境,这些环境都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因此,学校的德育工作要考虑到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特别要注意他们在思想价值观等方面受到环境的影响是极大的,所以要建立社区、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这就需要我们建立相应的创新工作体系或模式,要有效地发挥各个方面资源力量的整合作用,在思想价值观的引领、启发下,使活动设计的各个方面形成一定的合力。

中小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思维认知能力发展的限制和影响,在不同的年龄段思想道德教育的开展方式也会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对于年龄较小的小学生,我们主要采用榜样熏陶的方式来开展思想道德教育,这也要求在社区活动组织开展以及家庭生活的环境等方面要达成共识。

很多时候我们对于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创新是从一些具体的细节入手的,能够把握细节,纠正细节上的一些偏差,就可能产生重要的连带效果。所以在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具体的推进过程中要考虑到,创新是因为具体的需要而创新,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更重要的,是真正把握具体的要素,能够从细节处着手在效果上建立长效的评价机制,从而让中小学生能够在一种和谐统一的环境下成长和发展。特别是对于家长和教师而言,对学生的思想发展情况要有敏锐的觉察,及时干预他们思想上可能出现的偏差。从学校的层面来说,要想发挥家庭、社区和学校的合力,还需要学校牵头进行工作模式的建构和创新。有些家长可能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不够重视,对学生的要求也较少,所以可以通过家长学校等方式提高家长的觉悟,帮助家长掌握一些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具体技巧,这些都是在工作中需要关注的具体的细节内容。

总之,在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当中,要不断地进行工作的反思和调整,将创新作为一个重要的主题推进下去。特别是在当前的大环境下,道德教育工作挑战越来越大,从学校的角度,要具备一定的道德教育资源的整合能力,要在整合的思维框架下进行工作的创新,让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參考文献:

[1]韩春红,沈晔.推进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现实困境及机制建设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1(2).

[2]徐玲智.当前中小学德育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9).

[3]彭传英,代存杰.浅谈新时期德育教学的优化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3).

[责任编辑 李爱莉]

作者:辛银草

创新德育的中小学德育论文 篇2:

推进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现实困境及机制建设探究

摘要: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是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关键。该文结合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内涵,指出当前推进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工作实践中呈现了以下现实困境:德育的主副渠道一体化还有待加强德育一体化的评价考核和总结推广难以一体化实施,德育一体化中的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发挥不足,德育一体化中的政府功能需要及时补位。推进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应及时健全德育资源保障机制、德育一体化评价-反馈-推广联动机制、德育一体化动态监测机制和教师德育能力更新机制,作为突破现实困境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德育一体化;机制建设;立德树人

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系统化推进。“德”是立德树人的根基,也是立德树人的首要环节。人的发展是连续的,人才培养是也应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因此,德育需要树立系统观念,需要多主体多向协同、多领域贯通融合,在此基础上建立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体系,这也是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关键所在。

回顾德育一体化在我国的推进过程,自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至今,已历经十年。期间,2017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更是明确提出“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

这十年间,我国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如山东省历经四个阶段逐步推进省域内中小学“德育课程、学科课程、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的一体化德育课程,探索形成了德育课程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和实践策略”;如上海市依托机制保障统筹推进思政课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2013年成立全国大中小学课程德育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将中小学学科德育与高校课程思政改革进行有效衔接贯通,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专业发展共同体和大中小学一体化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等[2];2018年,北京成立学校德育研究会,建基地校、搭研究平台,推进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课题研究和实践探索[3]。這些积极有效的实践探索为推进大中小学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夯实了基础;但也凸显了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推进中的实践困境,为进一步突破难点提供了重要的方向。

一、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内涵

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简称:德育一体化)即指大中小学不同学段思想道德教育纵向衔接、横向贯通,使得立德树人能贯穿于各学段的一致性连贯体系。统筹推进德育一体化,一定要分析清楚其丰富的内涵。“道德并没有自己专属的独立实存领域和感性空间,它作为一种个体的心灵状态和生活智慧必须要依附和附着于特定、具体的实践活动才能显示出来,才能得到锻炼和培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人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如何利于实现这个目标,应体现在以下四个层面的德育一体化:

首先,从德育的形态上来看,德育一体化是将直接德育、间接德育和隐性课程意义上的德育!的融合贯通。一方面做好直接的大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另一方面要创造性地发挥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的间接德育功能,及存在于校园生活中通过教学组织形式、师生人际交往、教育空间安排等隐蔽实现的德育影响,使间接德育和隐性课程意义上的德育配合好直接的思想道德教育,使之产生合力效果。

其次,从直接德育的内涵来看,德育一体化要做到大中小学德育的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和管理体系的一体化。从德育实施的具体过程来看,要做到德育的目标和内容、教学的设计与组织、实施与评价等一体化。

再次,从德育的实施主体和教育对象来看,教师要发展基于“德育一体化”的责任意识、德育素养和实践能力;作为德育对象的学生,也应保持系统提高和发展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自察自觉。

最后,从德育的育人合力来看,德育一体化,不仅要在校内形成育人合力,更要注重拓展学校德育的外延,将家庭、社会、政府纳人德育体系,形成育德合力,推进校内外德育一体化。家庭要承担起家校合力育人的责任,全社会要关心、支持家校育人工作,担负起助力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政府要为学校办学安全托底,为德育一体化保驾护航。

二、推进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现实困境及原因分析

德育一体化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实现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需要坚持学段间的纵向衔接和学段内及家庭学校社会间的横向贯通,构筑起纵横结合、立体化网络化的育人格局"。这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模式探索。在近年来的实践探索中,德育一体化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综合效能上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在实践推进中,遇到了不少现实困境,值得细究,有待解决。

(一)德育的主副渠道一体化还有待加强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德育的主渠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直接德育;作为间接德育的学科课程和社会实践及作为隐性教育的全部校园生活是德育的副渠道。在全国推进课程思政、学科思政的行动中,各类学科教师正在积极主动投人大中小学德育工作中,但是现在的这些投人,主要还是以教学部门的倡导鼓励、学科教师自主探究建设为主社会实践等主题活动的组织和设计还存在开展不定期、形式单一等问题。此外,这三类课程和活动之间缺乏德育目标的顶层设计、缺乏活动开展前后的沟通协商机制,因此还处在各自为政、各自探索、自顾不暇、不相往来的状态中。而教学组织、师生交往方式、校园空间安排、环境氛围营造等,往往缺少教育设计,缺乏对其中蕴含的德育资源全方位的挖掘。

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主要在于缺少德育主体间的统筹协调机制和德育资源的有效整合机制。一方面,学校作为德育一体化工作的最基層实施单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知识教育、校园环境创设等一般分属不同的副校长分管。不同的分管主体,由于缺少合力意识和建设合力机制的动力,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导致了各自为政的局面。同时,相对于文化知识教育的评价,对德育成效的评价更难实施,而前者存在考试压力大、易量化的特征,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常常因此不自觉地挤占德育成效的评价资源,导致实现高质量的学科德育成了较难突破的困境。

另一方面,加强主副渠道的德育一体化,需要有充分的德育资源保障,包括德育实践资源和人力资源。以大学为例,从思政课堂中的集体讲授转到社会大课堂中的项目化德育实践,师生比往往要从当前的1:350要提高到1:50以内。现有的德育师资很难实现这个配比,在较大程度上导致了社会实践等间接德育活动效率低、走过场的情况,影响了直接德育与间接德育的一体化融合。

(二)德育一体化的评价考核、总结推广难以一体化实施

近年来,德育一体化逐渐深人人心,各省市、各区县、各级各类学校都在积极探索推进过程中。其中,不乏扎实有效的做法,但也有不少实践探索重形式多于重成效,重活动多于重评价。德育一体化,不光是要看做了没有,怎么做的,更要关注做得怎么样。德育评价对德育工作起着重要的导向、强化、信息诊断和反馈功能。因此,德育一体化的评价考核,既是一体化推进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更是确保德育一体化落到实处的关键所在。但是,由于德育效果难以量化、学生的品行评价具有隐蔽性等特点,德育评价本身就是一个难题;而德育一体化的效果评价和工作考核,由于涉及的评价主体范围之广、评价维度之多,更成为实践中的难题。

另外,基于评价考核的总结推广有助于高质量的德育一体化工作实践得以产生引领、辐射作用。但是由于缺少德育一体化的评价考核体系,总结推广的标准和导向就难以把握。如果推广的实践案例更多是“花腔”,反而起到事倍功半的负面效果。

(三)德育一体化中的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发挥不足

德育的实施主体和教育对象是影响德育一体化的关键要素。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在加强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同时,注重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德育一体化工作也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但是,在实践推进中,德育一体化还没有转化为教师的主动行为,大部分教师缺少主动加强学段间纵向沟通、衔接的德育一体化意识,缺少主动与相邻学段衔接、与其他学科贯通的德育实践能力;而学生也缺少积极参与德育活动的主体性,缺少对自身思想道德修养提升的自察自觉和内在动力。

相较于教师的主导性发挥不足,学生主体性发挥不足的问题更值得关注。德育亲和力在不同学段间的参差不齐及不同学段间德育效果产生相互干扰等因素,对学生主体性发挥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近年来,义务教育阶段的德育以回归学生生活为基本理念,通过满足学生成长需要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之该学段的学生以教师为重要他人,亲社会化行为较为明显,因此,义务教育阶段的德育呈现亲和力较强的现象。而在学生思想发展关键阶段的高中和大学,学生对德育的期待和需求不断增加,既希冀能对当下的思想困惑有所引导,也更希望能将生活经验转化为思想的升华和理论水平的提高。但高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考试压力下,往往更偏重于学科知识学习,缺少对学生当下经验的关照,让学生对德育产生了距离感。大学阶段虽没有了考试压力,但前期造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刻板印象,加之随着理论学习抽象化程度提高,理想道德与现实经验间的认知要求和转化要求也相应提升,使之较难产生亲和力和感染力。

(四)德育一体化中的政府功能亟需补位

立德树人关系着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立德树人,树的是“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德育一体化不仅是家庭和学校的任务,更是全党全社会的责任。“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了大中小学思想政治课一体化的重要意义,更对各级党委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的角色定位和功能作用作了具体部署,指出“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对照要求,在当前的德育一体化工作中,政府的部分功能是不够到位的,主要体现在:德育教师配备不齐、师资培训不足、德育一体化资源保障有限、激励机制缺乏等。各级政府部门在德育一体化中要及时补位,配齐建强教师队伍、提供德育一体化探索实践配套经费、建立激励保障机制,立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站位,营造德育一体化各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和良好氛围。

三、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机制建设探究基于当前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推进中的现实困境,需要深化机制改革,建立健全德育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形成统筹推进大中小德育一体化的整体路径(如图1所示)。

(一)加强党的领导,明确责任主体,健全德育资源保障机制

从组织建设来看,由于德育一体化需要纵向链接、横向贯通,协调各相关工作主体,统筹各类教育资源,因此,德育一体化的统筹推进需要明确各级责任主体,克服各学段内德育条块分割、力量分散,学段间衔接不紧密的困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各级教育部门、学校的党组织要作为德育一体化的第一责任主体,把推进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来抓,建立各级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成立各级组织的德育一体化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指导咨询委员会等。如上海成立大中小学一体化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对思政课的建设发挥“咨询研判、督查评估、培训示范、指导引领”功能[10]。

在明确责任主体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德育资源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为推进师生“家校社”协同、大中小学一體化,提供人财物时空川等方面的资源保障。一是人,即人力资源共享机制。从纵向衔接看,建立大中小学德育师资的学段衔接交流机制,如上海市组建了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同城平台,促进师资培训、集体备课、教学实践等全方位贯通等12;从横向贯通看,建立全员育人的学段内贯通机制,加强校内德育教师、学科教师之间的互相听课评课、定期交流的机制。二是财,即资金保障机制。德育一体化在推进中势必要投人更多的人力和物力,需要有专项资金保障,包括组织建设经费、人员劳务经费、科研经费保障等,专款专用。三是物,即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大中小学优质的教学资源要在一体化的共享机制中互通有无,建立资源共享信息平台,整合古今中外各类德育素材、优质案例与各级教育部门、大中小学探索的德育一体化实践案例等,供教师查询调阅、交流研讨。四是时,即信息即时服务机制。建设传播即时、交流扁平的资源需求发布和支持响应平台,为各学段、各学科教师提供便捷、畅通的德育一体化信息交流平台,也为“家校社”协同提供信息交换平台。五是空,即空间资源保障机制,为德育一体化的探索、推进,提供来自学校和社区的工作室、实践区等空间支持。如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建设中小学共享的“草原课堂”,上海徐汇成立“区域大中小幼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联合区域高校、科研院所、文博场馆等单位,共建教学实践基地,实现空间资源共享。

(二)健全德育一体化“评价-反馈-推广”联动机制

德育一体化的推进需要有效发挥评价指挥棒的作用,亟需健全相关评价体系。

健全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评价体系,应从明确评价对象、评价主体、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这四方面考虑。从评价对象来看,既要对学校积极投人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工作进行评价,更要对各级教育部门统筹组织大中小学一体化工作进行评价。从评价主体来看,既有评价对象的自评,也要有教职员工、学生、家长、相邻学段学校、上级部门和社会的他评。从评价指标的具体维度来看,既要考察各学段内思想政治课程和思政教师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和关键队伍的作用发挥,又要考察所有学科课程及教职员工的育人作用发挥;既要考察学校与家庭、社区合力育人的情况,又要考察本学段主动与相邻学段衔接的工作开展情况及实施效果。从评价方式来看,不仅要注重结果评价,更要注重过程评价。结果评价要通过收集学生的思想品德测评结果、评价主体对其育人工作的评价或满意度等,探索增值评价,反映德育工作一体化的成效。过程评价要注重通过收集学校和教育部门的重要会议讨论记录、主要举措、关键事件等来判断其对德育一体化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推进力度;既有对呈现材料的评价,也要有现场调研的评价,包括课程和活动观摩、对不同评价主体的问卷和访谈等。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评价应是一个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式的评价体系。如浙江义乌已经迈出了建立中小幼德育一体化评价的一大步,在确定学校德育工作16项核心领域的基础上,按照不同学段,从“具体目标与内容”“实施途径与形式”“预期表现与评价”三个维度建立德育工作一体化、标准化的管理和评价体系。

评价的目的既是为了发现并改进问题,也是为了及时总结表彰,推广优秀经验做法,起到更大的辐射作用。因此,在德育一体化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还应一以贯之地健全反馈机制和推广机制。评价部门应将全面的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受评学校或教育部门,表彰优点,指出不足,提出改进方向。对于评价中不足的部分,加强教育专项督导,建立督导清单,推行问责机制,对于评价中的经验做法,可召开现场经验交流推广会或撰写德育一体化工作推进先进案例等,在德育一体化工作信息交流平台发布推广,以点带面,以面带全,以德育一体化评价、反馈、推广联动机制,有效推进德育一体化工作。

(三)健全德育一体化动态监测机制

德育一体化是一项复杂的培养人才培养工程,不仅需要一体化的评价体系对相关工作进行规范和指引,还需要对德育一体化实施的关键条件及实施效果进行实时动态监测,以确保教育行政部门在及时掌握信息的基础上,科学决策、精准施策。

健全德育一体化动态监测机制,需要注意监测的适恰性、时效性和准确性。一是适恰性,即监测的内容能较好地反映德育一体化在一定区域内的实施情况。从德育培养人的目标来看,对德育一体化的监测,应关注当前的德育是否满足了大中小学各阶段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规律和成长需要,促进了其在原有思想道德水平上的发展。因此,动态监测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首先,聚焦大中小学各阶段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法制素质和心理素质,及德育一体化中各阶段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情况。第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因此,动态监测还应包括对思政课教师的思政教育能力,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上下衔接、左右贯通的德育一体化意识和能力等方面的监测;同时也应涉及其他学科教师、教职工育人参与情况和能力水平等的监测。第三,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还需要监测家庭的德育环境和全社会的德育生态环境。二是时效性,即定期开展监测,及时掌握师生思想政治品德变化状况,并建立监测预警机制,为政策制定和调整提供精确的参考数据。三是准确性,即基于大数据的收集和可视化分析,精准反映学生思想道德发展水平和教师的德育能力。健全德育一体化动态监测机制是精准推进德育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路径。

(四)健全教师德育能力更新机制

德育一体化是中国德育改革中的一次新探索,对教师的德育能力也提出了较大的挑战。统筹推进德育一体化,除了顶层设计、组织管理之外,教师的德育能力是否能与时俱进,跟上德育一体化的改革步伐是关键。因此,要健全教师德育能力更新机制,在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这两个阶段中提升教师的德育一体化意识,提升德育能力,充分发挥教师在德育一体化中的主导性。

首先,加大以“育德”为核心的师范生培养新模式改革。加大对思政课教师的跨学段衔接、跨学科贯通、跨学校统整的培养体系建设,提升思政课教师的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家校社”育人一体化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对学科教师育德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激发学科教师的育人使命和责任意识,主动探究和挖掘各学科教育的历史和传统及相关的社会、经济、伦理和道德问题,以此作为丰富学科育人的宝贵资源。

其次,加强思政教师在职培训体系建设,提升思政教师的自觉发展意识和思想政治教育能力。通过各级各类培训,促进思政教师与时俱进地提升德育一体化的知识和能力;建设一批以德育一体化为目标的思政教师工作室,鼓励各学段思政教师组成专业发展共同体,针对原有学段割裂、学科间贯通不畅、“家校社”育人合力不足,缺乏对学生当下发展困惑的关照等弊端,加强自我反思和实践探索;凝聚一批思政的理论和实踐专家,为思政教师的在职培训、工作室开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如北京成立学校德育研究会,建立德育研究专家库,为开展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研究、咨询、论证等提供智力支撑;华东师范大学与新华网联合打造大中小德育一体化教学研究中心,推出大中小课程思政师资培训体系等。

第三,将“以德育为先”推进“五育融合”的意识培育和能力提升贯穿教师职前职后、各成长发展阶段培训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教师作为这一高水平教育体系的主要建构者和参与者,必须充分认识到自身“以德育为先”推进“五育融合”的使命与责任,这是新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同时,必须秉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理念,立足自身岗位职责,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实践育人等过程中提升以德育为主线,促进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同向同行、协调推进、融合发展的引领力、合作力、组织力和教育力。开展并鼓励不同学科、不同岗位、不同学校、不同区域教师的联合培训、交流合作,提升教师以五育并举为路径,推进德育一体化目标贯穿教育全过程的意识和能力。如上海市奉贤中学、控江中学和松江二中等学校在上海市教委的项目支持下组成上海市课程领导力“五育并举”课程设计小组,在跨校的研讨交流、富有特色的实践探索中凝聚共识,提升学校及教师以“五育融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识和能力。

综上,在推进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路径的各类机制建设中,各级教育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已进行了大量的有益尝试,形成了一定的机制和经验;在下一阶段工作中,要以“统筹”为目标,使资源保障、评价反馈、动态监测、教师德育能力更新等各类工作机制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形成系统化、精准化的推进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机制体系,充分发挥“德育一体化”区域协作育人优势,真正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落细。

参考文献:

[1]张志勇.省域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的建构与实践[J].人民教育,2019,802(Z1):44-47.

[2][10][12]李昕.统筹推进大中小学一体化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9,(7):10-12.

[3]谢春风.构建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一体化德育体系——北京市成立学校德育研究会[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9,8483):44-47.

[4]唐汉卫.学校立德树人的全面渗透:意蕴、实践与优化[J].中国电化教育,2020,(10):1-6.

[5]檀传宝.德育形态的历史演进与现实价值J.教育研究,2014.3516):25-32.

[6]翁铁慧.大中小学课程德育一体化建设的整体架构与实践路径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7(5):5-12.

[7]冯刚,徐文倩.把握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内在规律[J].中国高等教育,2020,(2):17-19.

[8]仲建维.德育评价应超越量化取向[J].教育研究,2014,35(5):75-77.[9]高德胜.德育如何实现“大中小一体化”[N].中国教育报,2019-04-10(09).

[11]陈宝生.以规划为统领推进教育科学繁荣发展[J].教育研究,2019,40(1):4-8.

[13]刘志.县域教育行政部门落实立德树人工作的角色、瓶颈与路径——基于教育政策执行的视角[J].中国电化教育,2020,(7):38-44.

作者简介:

韩春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沈晔: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收稿日期:2020年10月16日

责任编辑:赵云建

作者:韩春红 沈晔

创新德育的中小学德育论文 篇3:

基于大学生视野的中小学德育现状探析及对策

摘要:目前中小学德育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德育目标与学生实践脱钩,德育内容和载体单一,德育意识的淡薄。要加强德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改变中小学德育低迷的现状,最重要的就是要实现德育向中小学生主体的回归。本论文从学校德育工作的实践性着手,通过大量的数据文献调查,分析中小学的德育工作的困境,并粗浅提出解决方法。

关键词:中小学;德育;现状;问题;对策

一、中小学德育工作现状实践调查

1.实践调查的初衷和目标。近年来,有关中小学德育问题引发的校园安全及社会案例时有发生,教育部2015年工作要点及袁贵仁部长在201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都提到要切实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和“圆梦蒲公英”农村学生看县城活动,继续做好义务教育德育、语文、历史教材编写、修订、审查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小落细落实,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了解中小学德育现状,利用大学生寒假返乡时机,作者组建大学生团队通过实地考察、网络查询、特定访谈等方式展开有关中小学德育实践的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公立和私立学校,采访对象覆盖老师和学生,调研区域为江苏省南京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区、山西省太原市、湖北省宜昌市、咸宁市、十堰市等地的部分中小学。在调查中设计了一份包含42道题目的调查问卷,根据学生、老师、自由职业者、政府部门人员及其他职位人员分别有相对应的问题,共回收有效问卷有140份。学生填写有116人,占回收有效问卷的82.86%,老师和其他职位人员占17.14%。

2.德育活动调查的初步发现。调查中我们发现,老师授课时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及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引导方面效果不突出,而学生们除了平时的课程学习,对于身边发生的事及时事的关注度不高。广大师生对于“德育”的概念或多或少有所了解,但也有48.14%的人对“德育”的概念仅有模糊的认识。而学生在对于德育教育途径的选择时,大部分同学倾向于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反映出学生愿意通过实践,来认识和理解德育教育的概念。但结合实地调查我们发现,许多学校并未开展一系列的德育活动,只是沿袭应试教育的传统教授相关课程,大部分的学校表示对德育很重视,但时效性却一般。

随时了解新闻的变更,关注时事新闻也是学习和理解德育的必要途径,然而调查结果反映,不到半数人时常关注新闻的变化。实地调查中,虽然学校领导及教师都很重视德育工作,但是对比问卷的结果我们会发现,许多学校德育教育活动开展得并不多,而且德育工作的时效性也不明显。对于这个现状,老师和大多数非老师的人却一直认为靠实践活动就可以提升学生的德育效果。

二、调查发现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的问题

1.中小学德育工作意识淡薄。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学校为发展形成的分工管理制度,使得许多教师对于自己学生课程的优秀率的重视高于德育教育的效果,致使教师的德育意识相对匮乏。许多学校会组织学生进行德育方面的实践性活动,但是老师更加重视外界对其的关注,使之流于形式,德育责任意识淡漠。许多家庭对于学生成绩的关注远高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尤其是在农村及偏远地区,监护人对于自己孩子德育方面的普及较少,学生对于德育概念模糊。社会过于的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虽然有综合素质测评,等等,但其流于形式的评价无形之中在学生身上压了一座“学习当先”的大山,使得学生坦言,虽然知道德育的重要性但却更加重视自己的成绩排名,对于德育的关注少之又少。

2.中小学德育内容单一化。目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常常由班主任承担,而随着农村民办小学的合并,城区中小学的城镇化扩张,每班的学生数剧增,一般超过50人,兼任德育工作的教师不堪重负,往往只能疲于应付,在德育目标的设计,德育实践的落实上大打折扣。为了能够让学生在德育上有所提升,常常是通过一周一次的班会课进行训话或者总结点评,更多的时候是将道德教育等同于智育教育,将其当作一种知识进行传授。德育内容缺乏新意,难以抓住成长中的不同个性的中小学生的需求。

3.中小学德育活动缺乏实效性。德育工作中常常容易犯一个简单的逻辑错误,即德育目标内容在具体教育过程中的设置上脱离了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一刀切、一锅煮”的现象导致现实的中小学德育工作缺乏落实性。学校习惯性地把中小学德育目标定位在理想化的虚幻的境界中,脱离学生的道德实际认知水平,学生肤浅地理解,使德育目标指向的负载过重、过空、过高,达不到理想化目标,一味地唱高调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名义上的“加强”,实际上的“淡化”;名义上的“落实”,实际上的“落虚”现象,最终影响德育的实效性。

4.中小学德育工作师资配备滞后。大部分学校只开展了与思想品德、政治相关的课程,学校德育的教导主要以班主任和思想品德老师的课堂传授为主,其他学科的课程目标与德育教育的课程目标的兼容性不高。教育本身是用语言和文字让学生去学习知识,然而德育教育被固定的模式所桎梏,缺少生命力。部分城镇和农村中小学德育师资力量薄弱,德育师资设备严重滞后,无法为学生塑造良好的德育文化。

三、优化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1.激发学生自主德育的意识。学生不能被动的依靠社会、家庭、学校的思想灌输,还需要自身的主动性。首先自身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自己的思想上开始重视德育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不仅如此,还要改变以学习成绩为主的自我评价思维定式,积极的配合学校和教师工作,从态度上改变自己,积极主动地了解德育,并真正的融入到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使自身的德育意识提升。当然这个自主德育的过程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激发,从班级管理的制度设计及学年考评的奖励措施中予以系统设计和统筹,提高学生德育认知度。

2.德育实践活动多元化。德育实践活动要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伴随学生学习成长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中去感悟。要善于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从学生熟悉的师生中选树典型,发挥榜样人物的带动作用,让学生学有榜样、比有参照,见贤思齐、不断进步。同时,德育实践活动目标制定要有一定的伸缩性,根据实践的结果对德育目标进行修正与调整,使实践的结果与原本制定的德育实践目标不背离。可以让学生自行举办班级关于德育方面的实践活动,独立设计,自行组织,通过更多的实践与体悟学生加强对于德育的认识与理解。

3.推进德育目标落地生根。在制定德育工作的内容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个性,使以后德育工作的展开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在遵循德育大纲的前提下,要充分考虑德育的时代性和地域性,各个学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德育内容。例如,农村和城市学校的差异,沿海学校和西部地区学校德育实践目标的差异,在不同的年级完成不同的培养目标,并贯穿到整个教学中去。同时,社会各界亦需加大资金的投入,把教材资料上的投入放在首位,加快义务教育德育、语文、历史教材编修,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和“马工程”教材编审,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不仅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教育平台,而且可以让学生有条件从书本中汲取知识的力量,直接有利于学生德育目标的落地实施。

4.加强德育阵地环境建设。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是中小学生学习、成长的主要场所,也是加强中小学生道德教育的主要防线。对于德育阵地,不仅仅体现在美丽整洁的校园外部环境,同时需要一些活动和制度来铺垫德育的软环境。学校应深入实施《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倡导学生阅读学习爱国诗词、名家名篇提升文化修养,提升对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体察和精神共鸣。组织实施校园文化创新项目,充分挖掘校规、校训育人内涵,充分发挥教风、学风的育人作用。而教师作为中坚力量应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并与自己的课程相结合,将德育的真正内涵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融入课堂中。

5.促进德育师资与时俱进。发挥老师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指导作用,首先是要教师自身不断提升德育素质,加强对于德育界定的了解,真正成为学生的楷模与表率,并以此为基石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而教师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更要与时俱进,改变教学方式。学校可以拟请省内著名的德育研究专家来校进行有关德育工作的讲座和辅导报告,也可以组织各学校的德育骨干到先进地区学习交流,举办面向学生政治、心理辅导相关的培训,开办心理健康教师资格证培训班。学校还可配合市教育局实行的相关德育教育规定,有效引导教师向更专更精的方向发展,提高德育队伍的理论水平和统筹驾驭工作的能力。

6.保障全面育人工作的中心地位。中小学应努力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人人重视德育,人人参与德育,加强校纪校风建设,把学生的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彻底改变以智育代表全优的局面。广大中小学要把道德教化和法律规范结合起来,制定完善教育行业规范守则,使广大师生内心有尺度,行为有准则;要完善修正中小学生守则,改进评价制度,发挥好综合素质测评的作用,健全学生诚信档案,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全面推进学校的德育工作。

参考文献:

[1]赵志军.德育哲学研究丛书之德育管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徐德顺.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难点及对策[J].校长阅刊,2005,(Z1).

[3]刘琳.当代中国中学德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4.

[4]邹娜.现代中小学学校德育的困境及其超越——生活育德方式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

作者:郭定芳 肖长生

上一篇:神经内科疾病内科护理论文下一篇:神经内科护理风险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