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式德育研究论文

2022-04-18

摘要:生态体验式德育是融生态和体验于一体的一种新型德育模式,它通过创设富有教育意义的德育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自主体验、思索、领悟情境活动存在的丰富道德内涵.并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意识,形成自觉的道德行为。课题组将生态体验式德育模式引入技校生群体,检验生态体验式德育对技校生道德发展的作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创新式德育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创新式德育研究论文 篇1:

产教融合培养创新创业型研究生模式探讨

摘  要 在综合分析创新创业型研究生培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介绍近几年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培养创新创业型研究生的做法和取得的效果。该模式下,研究生从实验室研究到车间中试,到产业化生产全程参与,不仅增强了在所研究领域理论探索和应用的能力,而且掌握了项目管理、可行性论证等创新创业方面的知识。

关键词 创新创业;研究生培养;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验室

1 引言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核心竞争力。培养创新创业应用型研究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一环。从国际上研究生培养来看,英、美、日、德等发达国家在实施创新驱动和提高国际竞争力战略时,都把推进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重中之重[1]。研究生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应当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先锋。因此,培养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能够起到思想意识和才能培养的双重功效,培养学生发现创造新的发展机会和发展思路的能力,从而带动促进创业型经济的发展,使学生毕业后不但成为创新创业的生力军和参与者,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成为高端岗位的创建者[2]。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为根本,以培养创新创业素养与能力兼备的人才为目标的活动。美、英、日、德等发达国家在几十年前就已实施了创业教育,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特别是美國许多大学生在上学期间就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创业之路,微软、雅虎等优秀企业都是美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的经典案例[3]。调查数据也反映了创业教育的重要性,美国一流理工类大学30%的学生具有独立创业志向,最佳的上市企业和高技术企业总裁中有86%接受过创业教育。

我国创新创业型研究生培养还处在“思想上需高度重视、师资上加强、利用大学科技园和学校拓展中心”进行创业教育的初始阶段。目前,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的局限性也是影响其就业的主要原因之一,创新创业教育的欠缺造成研究生主流群体缺乏目标、毕业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因此,认清创新创业型研究生培养中的深层次问题,并探讨培养模式解决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2 创新创业型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误解  对研究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他们的创业思维、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深化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4]。

作为导师与培养方,对研究生的要求大多是把他们培养成一个合格的科研工作者,至于创新创业方面,顶多就是关心有没有开这方面的课而已。国内高校传统研究生教育的重心严重偏移到学生的学科专业教育上,创业教育被忽略;大部分专业只招学术型研究生,即使招收部分专业硕士,培养方案也基本趋同,根本没有在学校的学科建设规划、培养方案目标中体现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内容要求。所谓的创业教育也只是简单地开设一些选修课,使学生有一些创新创业的感性认识而已,创新创业学科地位的重要性没有得到良好体现。由于定位不清晰和对其重要性认识不够,有的导师认为提倡创新创业是鼓励学生不务正业,会使学生变得功利化,因此不但没有把创新创业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反而造成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脱节甚至对立[5]。大部分教育管理者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应该面向少数创业者,而没有意识到这是人才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因而无意把创新创业教育上升到教学层面[6]。

作为被培养方,有的研究生将创新创业等同于商业利益,没有认识到创新创业意识将伴随他们整个职业生涯。有的学生读研的原因之一就是创新创业意识不够,不敢面对社会挑战,变相拖延融入社会的时间。造成这个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还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欠缺。对创业教育的狭义理解使得部分研究生认为从事开网店、送外卖、校园代理代工等低门槛无科技含量的活动就是创业,根本没有发挥自身教育背景和专业特长。2016年4月发布的《中国青年创业现状报告》中提到具备核心技术的创业项目不到四成[7]。

笔者认为,创业教育应该理解成教育未来的职业工作者,在自己的位置上对自身条件做全面的SWOT(自身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分析,创造性地整合资源,把握机遇,使自身价值发挥到极致的同时使得团队利益最大化。比如李娜自己选择教练以获得大满贯、郎平带领女排(通过国际化的教练团队)重新站到奥运冠军的领奖台上,都是广义创业的典型案例。这样的理解也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的概念:从广义上讲,创业教育是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人,它对于受雇的人也是很重要的,因为现在除了事业上有所成就外,技术、社交、管理、创新等综合能力已成为用人单位评价雇员的重要标准。研究生作为完成了本科教育的成年人,通过更系统、更深入地学习专业知识和进行科学研究的训练,初步掌握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对其所涉猎领域的前沿和发展方向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在知识、社会化程度等方面都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专业理论知识、人生阅历和心理素质方面比本科生更加丰富成熟。因此,对研究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能体现创新创业的广义内涵,为高层次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与成长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缺乏创新创业型导师  工科院校培养的学生大多数是到企业一线工作。现代企业管理提倡“狼性文化”,主要特征是:嗅觉灵敏,善于捕捉机会,绝境中求生存;富有进取心和攻击性,不抛弃、不放弃、不言败;极强的团队合作精神。不可否认,高校部分教师选择职业时较多地考虑了安逸清闲和与世无争,带来的问题是绵羊如何能培养狼呢?即使有些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到位,也会因为缺乏相关能力而无法对研究生进行精准到位的创新创业教育。有的担任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师缺乏创新创业能力和经验,只能拼凑一些碎片化信息当作通选课让学生凑够学分而已。很多工科院校采取校内导师结合企业导师的方式探索创新创业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8],但是也存在企业兼职导师时间无法保证、课题指导不到位、两类导师沟通合作少等问题;同时,校方对兼职导师也缺乏评价和激励机制,导致双导师模式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社会评价标准单一  目前,社会和大部分高校对研究生价值评价的标准单一,评价学校办学是否成功看“就业率”,没人关注“创业率”;评价一名学生优秀与否,就是简单地将其社会地位等同于社会认同度。目前,硕士研究生就业选择首先是考取公务员或事业编,其次选择进入职业院校和民办教育机构,再次是选择进入国有大企业,很少有人选择进入民企或自己创业。

3 产教融合模式及目前取得的效果

在笔者所在学校的正式编制导师队伍中,除了长期在高校工作的专业导师之外,也有在国内外知名企业工作过甚至自己创业的研究生导师,这样就给笔者研究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创新创业应用型研究生以及探索产教融合模式创造了条件。笔者所在学校采取了下面一些做法。

将导师队伍建设和学科团队建设结合起来,形成导师团队指导小组,吸收研究生参加定期的学科团队建设及课题研究进展交流会  目前,大部分研究生的指导模式是导师指导模式,优点是导师全权负责、指导针对性强,但是形式相对单调[9],且导师的研究范围、经费和实验条件、人际关系甚至性格都会直接影响所带研究生的课题进展、知识面、思维方式和论文水平。学校最近几年为了配合一流工科大学建设,成立了若干骨干和重点学科建设团队,团队建设中会有很多定期不定期的规划和学术交流会议,会吸收研究生参加。通过这些方式,既让学生了解了导师的研究领域,密切了师生关系,又无形中形成一帮导师指导一帮学生的模式,使得研究生在课题研究和实验过程中可以接受来自多個研究方向的指导与帮助。有企业工作经历的导师在自制实验设备、规范实验方法与标准等方面进行实用而精准的指导,对于拓宽研究生的眼界和知识面,最大限度地整合利用资源解决问题,作用很大。

在这种模式基础上相对固定主副导师制,有针对性地使学生得到在理论、实践、应用和创新创业方面的不同导师的指导。同时,学生也潜移默化地吸收消化不同导师的长处和工作方法,应用到课题研究和实践中去。导师团队指导小组模式,通过研究生定期汇报实验进展,加强了课堂所学知识和研究方法的串联,解决了所学课程实践性不够甚至与论文脱节的问题,使得学生独立思考和沟通表达、寻求资源与帮助,增强了创新创业思维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企业和学校共建实验室等技术平台,从校企合作研究项目中提炼研究生课题,学生实验大都在企业完成  通过校企共建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最大限度地发挥研究生创新创业基地的作用,充分利用导师和企业共同申报的科研项目,从这些应用型项目中分解提炼研究生论文题目,学生理论课程在学校上,实践课程和论文实验大都安排在企业中做。学生在此过程中要自己做方案计划和经费预算,一个实验完成了,不但要汇报实验理论结果,还要汇报计划方案执行情况包括其科学合理性,以及进行财务预算的差异分析。同时,一些论文特别是做企业课题中提炼的专利技术,学生可以和企业技术人员探讨专利的写法,激发通过专利技术借鉴企业成熟的管理运营模式,依托企业创业的主动性尝试。

如果做到师生共同创业,相同的理念和沟通优势,可以更好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比如学校有一项省级科技重大专项项目,是关于通用航空发动机用高强高韧铝合金材料开发和产业化应用的项目,不但要研究高性能铝合金材料的强韧化机理,还要做出产品。这个项目由学生做理论研究,理论研究的结果指导应用研究的产品,既使得学生了解了产品从实验室成果到中试到产业化的过程,又深化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这种模式从2015年运行以来,目前已有八人次(研究生)申报了发明专利,四项已获得授权,有些专利成果已经转化为产品。

研究生在企业做课题阶段,全程参与项目管理和开发,从研究生研究成果中提炼大学生创业训练课题  研究生课题来源于校企合作研发项目,课题开题前必须先了解大项目的来源和项目背景,自己做的这一部分在大项目中的阶段和作用,之前和之后的输入输出是什么,像产品在产业链中所处的位置一样。这样学生不仅从技术和实验方案方面接受了训练,而且按照实际项目管理掌握了成本控制和资源管理等分析能力。参加项目会议和产品研发会议的同时,研究生还参加企业文化建设、管理能力和领导力培养等培训课程,企业导师指导贯穿研究生培养的整个过程。

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也延伸到本科生的毕业环节和创业训练中。比如2014级研究生中有位学生做的课题是3D打印选择新激光烧结覆膜砂的研究,在后续的产品验证阶段发现辛苦研发出来的3D打印材料使用一次后就扔掉,不仅浪费,还带来环保问题,于是一个新的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就诞生了:3D打印选择性激光烧结覆膜砂的回收再生与循环使用。这个项目带动七名本科生参与的创业训练项目,不仅完成了质量较高的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和创业计划书,还发表了两篇学术论文,申报了两项发明专利。

懂现场、接地气、精打细算做开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与成果,促使研究生主动到企业就业  目前,硕士研究生就业选择有很大局限性,而这个问题的深层次根源在研究生本身。很多学生考研的目的就非常不明确,他们硕士毕业后的就业选择非常片面,公务员、事业编是首选,有的学生宁可选择去民办教育学校当教师也不愿意去企业的技术中心。从很多学生去民办职业学校不到一年就纷纷离职的情况来看,他们并不清楚哪里最适合自己成长发展,对企业的误解和对自己能力的担心使得他们不敢尝试,尽管他们也知道企业开出的工资高于职业教育岗位。

通过上述校企结合和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笔者发现研究生对于到企业就业不再排斥,相反,他们对这种利用自己的研究成果贡献于企业产品研发和开发市场的可能性充满期待。这些接受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训练的硕士生,一到企业就能担任中层技术管理岗位(部门负责人和项目经理职位),对上能做项目策划,独立与客户进行技术交流,对下能写作业指导书、能培训员工;能出席高规格会议和外商交流,也能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学生通过做项目和产品接受精打细算做产品的实操训练,并以这种方式直接进入职业岗位,大大缩短了融入社会走向成熟的时间,使得企业和个人都受益良多。

4 下步想法

笔者所在学校在产教融合培养创新创业型研究生方面虽然已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但仍然处在初级阶段,能够全身心投入的导师较少,学生在创新创业培养阶段出现彷徨、犹豫,培养成果能否持续是目前面临的主要困难。

学校仍然是培养学生的主战场,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成为高校教育的新常态  应该学习“硅谷精神”,建立合作竞争的创新创业氛围。“硅谷精神”是大学校园文化扩散和融合的结晶,其精神内涵是鼓励创新、不畏风险、竞争与合作并存。高校之间、团队之间、高校与公司之间、母公司与派生公司(或创始人与跳槽者)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竞争和良好合作氛围,在合作与竞争的环境中形成一种推动创新的良性循环。

在培养浓厚学术创新氛围的同时,建立强大的跨学科跨单位科研团队(来自高校和企业的不同学科的团队),有利于一个行业产业链的全面提升  对于由高级知识分子组成的创新创业团队,参与和合作共享的管理形式,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创新性和工作积极性,大家既为了项目总目标而齐心合力,又在分工合作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专业价值。业界周知的“惠普模式”就是倡导团队合作、开放和参与精神。跨学科跨单位科研团队从项目实验室研发、初试中试,直至产品通过市场认可,以创业型研究生为主体转入公司模式运行,教授能够通过参股、技术研发和项目管理,继续参与学生的创新创业。教授参与股权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风险投资公司对大学生创新投资的意向,社会资金的融入推动创新企业可持续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和团结协作精神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将继续推进产教融合培养创新创业型研究生模式构建,在不断总结、巩固阶段成果的基础上,吸引和组织更多的教授和研究生参与到项目中来,在培养模式、技术研发成果及转化等方面做出更大的成绩。

(感谢山东泰来铸铝科技有限公司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周华,李林,刘献伟.以创新创业为引领 打造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以华北电力大学为例[J].北京教育:德育,2017(1):63-66.

[2]徐惠忠.正確处理创新与创业教育的关系提高硕士研究生就业质量[J].理工高教研究,2008,27(1):52-54.

[3]王玖郁,董德福.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突破口[J].改革与开放,2016(24):32-33.

[4]王云鹏.基于“广谱式”理念对我国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探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9(6):66-69.

[5]钱广,汤富荣.高校开展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若干思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27(9):20-23.

[6]吴健,胡慧远.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路径[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26(3):45-48.

[7]张凯伟.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工科研究生创业教育实证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综合版,2016(6):44-48.

[8]杨欢进,等.研究生社会导师队伍建设研究报告:以河北经贸大学研究生教育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为例[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5,15(3):108-111.

[9]杜鹏.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展望,2016(27):345.

作者:张炳荣 许崇海 王正伟 王翔

创新式德育研究论文 篇2:

生态体验式德育对学生道德发展的影响研究

摘要:生态体验式德育是融生态和体验于一体的一种新型德育模式,它通过创设富有教育意义的德育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自主体验、思索、领悟情境活动存在的丰富道德内涵.并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意识,形成自觉的道德行为。课题组将生态体验式德育模式引入技校生群体,检验生态体验式德育对技校生道德发展的作用。差异性检验结果显示,随着学生年级的上升,学生接受生态体验式德育的时间越长,学生的道德水平也就越高,表明生态体验式德育可以有力促进学生道德的发展。结构方程模型显示,生态体验式德育主要是通过加强学生的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程度来提升其道德水平的。

关键词:技校生;生态体验式德育;道德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传统的满堂灌、说教式德育,一味强调教育者的权威性,将本应是受教育者内化的过程误以为是单一的被动接受过程,不能很好地与学生的心灵产生共鸣,导致学校德育工作费时多、收效甚微,学生的“德”与“行”成了貌合神离的两张皮。针对这一现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德育工作者需要着眼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学生成长的需要,从渠道单一、时空固定的传统课堂讲授模式,向生活化、多元化、多路径、全方位转化,积极探索贴近学校发展和反映区域特质的德育体验活动,以提高德育的实际效果。生态体验式德育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创新德育模式,它为我国中小学,尤其是技工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视角。

本研究以广州市某技工学校学生为对象,从实证的角度检验生态体验式德育对技校生道德发展的作用,探索生态体验式德育促进技校生道德发展的中介机制,为完善技工学校现有德育模式,进行德育工作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一、国内研究现状简析

自从近代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经验学习”的体验式学习理念之后,体验式教育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陶行知作为杜威的学生,结合我国实际,提倡“知行合一”、“生活即是教育”的理念,鲜明地提出体验式教育(德育)的思想。同时期的陈鹤琴先生也提出了“在大自然中进行教育”的主张,这是我国最早的生态体验式教育思想,但由于种种原因,当时并未引起我国教育界足够重视。

直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才逐渐开始重视生态体验式德育对学校教育和学生德性培养的作用。原中央教科所的刘惊铎教授认为德育应贴近生活世界,返归自然之境,关切主体发展的需求。他在体验式德育的学理研究中,提出回归生活、凸显体验的体验德育论,详细描述了生态体验德育的含义、功能、实践形态、模式等。根据刘惊铎教授的观点,所谓生态体验德育,就是引导者设定一定的生态情境,让体验者置身其中,亲自感受、领悟自然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的运行规律,最终经历、形成自己的内心感动的这种状态和过程。而生态体验式德育强调的是学习者要在生态体验式学习中领悟世界各方面的关系,开启道德智慧,提高生活质量,因此,生态体验德育的功能是在体验中澄清生活。

除了刘惊铎教授,我国还有不少教育研究人員对生态体验式德育进行了理论层面的研究。朱小蔓教授认为“道德教育一定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在其中感受生活世界的各种关系,践履美德,选择符合个性德性的行为方式,在实践活动中发生道德体验”。鲁洁、王逢贤两位教授也提出:“一个完整的德育过程,应该是体验者认知活动、体验活动与践行活动的结合”。王健敏指出:体验式学习是关爱教育模式(德育教育模式)建构的心理学基础,其最大特征是强化道德感悟。为了凸现情感体验与道德实践的特性,需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其中就包括生态式策略。张修前提出了在学校中进行生态体验的内容,包括环境保护、生态游览、模拟生存、生存挑战。姜敏基于生态体验教育理念进行了班级管理模式改革的尝试。蒋国宝指出生态体验对学生的生态人格起到的巨大作用,主要体现在提高生态道德意识、生态道德情感、生态道德信念和生态道德意志上。

从当前文献来看,我国对生态体验式德育的实证研究很少。华中师范大学杨元璋在其硕士论文《中学生物教学中生态教育体验式教学研究》对生命道德情感指向的体验式教学、人际道德情感指向的体验式教学、以及环境道德情感指向的体验式教学进行案例分析,但未对其教学效果进行验证。张萌对生态体验式道德教育设计方法与思路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并在实施之后进行反思,可惜也未验证其设计方案的效果。

综上所述,我国学者们对生态体验德育的研究多数集中在理论层面,研究持续时间较长,有一定的研究深度和广度。但在实践应用方面的研究很少,尤其是在应用效果方面鲜有研究。因此,研究生态体验式德育的应用效果极为必要。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样本选取

采用整群抽样法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以班级为一个单元(整群),在广州市某技工学校随机抽取若干班级展开研究,共涉及638名在校学生,其中男生361人,女生277人。被试所学专业涵盖现代物流、计算机网络技术、服装设计与制作、广告设计与制作、室内设计与装潢、网站开发与维护、动画设计与制作、多媒体制作影视、会展服务与管理、计算机动画制作、计算机广告制作、电子商务、动漫设计与制作等专。被试平均年龄为17.13岁,年龄范围为15-20岁。

(二)德育过程设计

1.确定检测指标,即界定技校生道德发展目标。结合我国当代德育目标和技工学校学生实际,本研究将技校生的道德发展目标概括为十一个方面:专业知识与技能、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职业道德(符合职业要求的心理意识、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职业意识(诚信、自律、创新、竞争、奉献、团队和顾客意识)、身体素质(包括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运动素质和运动能力等)、心理素质(包括自信、抗挫折能力、意志力等)、人生目标与理想抱负、孝亲性(尊敬师长、孝敬父母)。

2.设计生态体验式德育实施方案。道德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显得尤为突出。学校德育模式的成功与否,反映了学校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成熟度,直接决定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刘惊铎教授提出的生态体验式德育模式在国内广泛实践,效果显著。简言之,生态体验式德育是融生态和体验于一体的一种新型德育模式,它通过创设富有教育意义的德育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自主体验、思索、领悟情境活动存在的丰富道德内涵,并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意识,形成自觉的道德行为。有效的德育过程是“知-信-行”不断递进的过程.而这一过程的催化剂是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因此,生态体验式德育具有以下特点:(1)德育若要真正抵达心灵,一定要诉诸情感体验;(2)道德转化为人的德性,必须要有情感上的认同与接纳;(3)德育要以人的情感体验为中介,只有通过体验才能把道德与个体的生活经验及感受联系起来,才能使德育对象真正理解,进而落实到行为。

本研究根据技校生道德发展目标及生态体验德育的内涵,制定生态体验式德育工作实施方案,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环境熏陶:打造文明、和谐、温馨、安全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优秀的校园文化熏陶下自觉遵守学校纪律,养成文明习惯。提升道德水平;(2)主题活动:依托技工院校现有资源,以“校园文化艺术节、体育节、技能节”等活动为载体,开展生态体验式德育;(3)岗位角色扮演:以学生社团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感悟,进行角色扮演,进而深刻体会岗位责任及行为特征,通过轮岗制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学校的日常管理活动之中,以此来促进学生形成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我服务的能力,增强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4)评价激励:加强对班级及学生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评价,通过促进自评和他评,进而促进学生学习身边的先进典型,不断提升学生的是非判别力,自我控制能力,以及不断增强学生提升自我道德水平的内在动力。

(三)数据采集工具设计

本研究的数据收集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为此专门设计了一系列的相关调查问卷和量表,用以收集研究过程中产生的相关数据资料。

1.生态体验式德育问卷。在参考生态体验式德育的内涵及其实践形态以及技工学校开展的生态体验式德育工作的基础上自编生态体验式德育问卷,共52个项目,测量了生态体验式德育中的教师自主支持、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德育体验、德育分享、德育过程、德育推广、德育应用、鼓励学生自我管理、鼓励创新和模拟招聘11个方面的内容,采用五点评分,1表示从不,2表示很少,3表示有时,4表示经常,5表示总是。计算各个方面所含项目的均分,分数越高表示学生感知学校生态体验式德育的程度越高。本研究中,11个分量表的内部不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介于0.71-0.88。表明具有良好的信度。

2.技校生道德发展目标问卷。在参考相关问卷的基础上,结合技校生生活实际及社会对技校生道德品质的要求,自编技校生道德发展目标问卷。该问卷由11个项目构成。分别测量了专业知识与技能、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理想抱负、孝亲性等11个道德发展目标,要求技校生对他们在这11个道德发展目标上的表现进行评价,采用11点评分,0表示非常差,10表示非常好,得分越高表示道德品质越好。本研究中,11个分量表的内部不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介于0.69-0.85,表明具有良好的信度。

3.学校参与程度的量表式问卷。采用Wang等人编制的学校参与量表(School Engagement Scale),该量表在国内外研究中广泛使用。该量表共24个项目,包括行为参与(如“按时完成家庭作业或学校作业”)、认知参与(如“努力找出学习上的问题并计划如何解决”)和情感参与(如“在学校里,我感到开心、安全”)三个维度。采用五点记分,1表示非常不同意,5表示非常同意。计算所有项目的均分,分数越高表示学校参与程度越高。本研究中,行为参与、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三个分量表的内部不一致性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85,0.86和0.90,表明具有良好的信度。

(四)施测过程与数据处理设计

本研究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采用统一指导语,要求學生在仔细阅读指导语后按题目顺序作答。在作答过程中学生若有不明题意可随时举手,主试将及时给予解答。问卷不记名,完成时间约为20分钟,所有问卷当场收回。采用IBM SPSS20.0和AMOS 7.0进行统计分析。

三、数据分析

(一)学生感知生态体验式德育的状况

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女生在德育应用上得分显著高于男生,但男女生在其他维度上的得分无显著差异。男女生在生态体验式德育的11个元素上的得分均处于五点记分量表的高分段,显著高于2.5,表明本研究实施的生态体验式德育在11大元素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具体如表1所示。

进一步分析学生对生态体验式德育的11个关键指标的具体评价,结果发现学生对生态体验式德育的生生关系、师生关系、德育应用、德育过程、德育推广、自我管理、鼓励创新和德育体验等八个特征的评价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表明本研究实施的生态体验式德育在这八个指标上进行了良好的渗透和表达。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对于德育教师的自主支持、德育分享和模拟招聘三个指标上的评价偏低,这表明本研究实施的生态体验式德育在这三个特征上做的不足,这为进一步改善生态体验式德育模式提供了参考。

(二)学生道德发展目标状况

1.男女生在道德发展目标上的差异。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男女生在11个道德发展目标上均无显著差异。总体而言,男女生在11个道德发展目标“专业知识与技能、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理想抱负、孝亲性”上的得分均处于十一点记分量表的高分段,显著高于5,表明生态体验式德育实施后,学生的道德水平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具体如表2所示。

2.各年级学生道德发展目标的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F检验发现,学生在专业知识与技能、团队协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心理素质和孝亲性等8个道德发展目标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一年级。此外,尽管在沟通表达能力、身体素质和人生目标上各年级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但其得分的走势仍然是随着年级的上升而上升的,具体如表3所述。年级越高的学生的德育发展水平越高,三年级高于二年级,二年级高于一年级,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学生接受学校生态体验式德育的时间越长,其道德发展水平越高:这有力地证明了生态体验式德育对于提升学生道德发展水平的高效性。如果在生态体验式德育实施之前我们对学生进行测试,再与之后的数据进行比较,或许可以得到更为有力的证据。

(三)生态体验式德育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中介机制分析

本研究采用皮尔逊相关分析,考察了生态体验式德育的各项关键指标与学生道德发展目标的关系。分析发现,教师自主支持、师生关系、德育过程、德育推广、德育应用、自我管理、鼓励创新与模拟招聘与11个道德发展目标均显著正相关,这从微观角度有力地证明了本研究实施的生态体验式德育实践可有效地促进学生道德的发展。此外,除了生生关系与团队协作能力、自我学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身体素质的相关,德育体验、德育分享与专业知识与技能、沟通表达能力等相关不显著外,生生关系、德育体验和德育分享与德育发展目标均显著正相关,具体如表4所述。

本研究在文献回顾和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调查学生在学校的行为、情感和认知参与程度来考察生态体验式德育提升学生道德水平的中介机制。本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估计方法为极大似然估计方法(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MLE),在控制性别和年龄的基础上考察生态体验式德育影响学生道德发展目标的机制。此外,本研究采用bootstrap置信区间(bootstrap confidence int ervals,CIs)来检验路径系数的显著性,bootstrap樣本量为1000)。CIs不包括零表示显著。本研究选取统计显著性水平为α=0.05。依据近年来统计学家的建议,有必要联合X2/df、CFI和RMSEA这三个指标来评价模型拟合的水平。当X2/df<5,CFI>0.90,RMSEA<0.08时表明模型拟合良好。

本研究中,由于生态体验式德育、道德发展目标的内涵都较多,因此,采用潜变量来表示生态体验式德育和道德发展目标:此外,行为参与、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是学校参与的不同层面,因此对行为、认知和情感参与进行单独分析。与此同时,本研究控制了性别和年龄对道德发展目标和学校参与的影响。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发现,初始模型的拟合指数为:X21396.164,df=308,X2/df=4.533,CFI=0.936,RMSEA=0.084。进一步地逐一地删除生态体验式德育、性别、年龄到学校参与、道德发展目标的不显著路径,以及性别、年龄和学校参与到道德发展目标的不显著路径,发现模型卡方均没有显著增加。删除上述不显著路径之后,模型的拟合指数为:2=1390.716,df=316,2/df=4.401,CFI=0.936,RMSEA=0.073,表明模型拟合良好。

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发现生态体验式德育主要是通过促进学生的学校参与程度来提升其道德水平的,具体如图1所示。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行为参与在生态体验式德育与学生道德发展目标关系间的“桥梁”作用非常微弱:因此,生态德育式体验主要是通过促进学生的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程度来提升其道德水平的。

四、结果与讨论

(一)生态体验式德育可以有效地促进技校生道德品质的发展和道德水平的提高

本研究实施的生态体验式德育成效显著,不仅促进了技校生的道德发展,还开创了德育工作的新局面。同时,本研究为技工学校今后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首先,技工学校接下来的德育工作需要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德育活动的组织与策划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其次,需要进一步鼓励学生更多地与同学和教师分享自己的体验,如鼓励青少年展示与讲述做事和体验的过程。让学生向师生或他人描述他们做事的经验等:第三,需要更多地组织模拟招聘或直接请用人单位来交流在人才选拔中他们所重视的人才特征,增强学生的就业危机感,让学生切身体会用人单位对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的要求。

(二)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是生态体验式德育提升学生道德发展水平的中介变量

本研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探索了生态体验式德育提升学生道德水平的中介机制。我们发现,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是生态体验式德育影响学生道德发展的重要“桥梁”.即生态体验式德育主要是通过加强学生在学校的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程度来提升道德发展水平的。生态体验式德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对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的情感联结,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与学校情感联结越高,学生则更愿意去接受学校和教师教学活动中所推崇的价值观。因此,提升学生对道德品质的认知,给学生更多体验分享的机会,是今后技工学校德育工作创新的方向。

(三)生态体验式德育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1.道德认知是学生形成道德观的必要条件,是学生进行道德价值判断的依据。生态体验式德育的开展,是为了改进传统德育的知性化弊端,并不是认为道德认知不重要。提倡体验式教学,只是希望能藉此弥补当前道德认知教学的不足。

2.生态体验式德育的开展要求师生关系平等、和谐,才能使德育教学在融洽、愉悦的氛围中完成,而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不可能在体验式课堂中临时生成。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的一切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渗透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理念。

责任编辑 肖称萍

作者:汤伟群 周红霞 康梦娜

创新式德育研究论文 篇3:

基于社会计算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构想

摘要:基于社会计算方法提出了一套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构想:建立基于多主体技术的能有效模拟研究生培养过程的人工仿真系统,设计一套评价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效果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构建人工系统与真实系统互动演化的平行执行系统,在对人工系统进行不断优化的基础上,得到能有效改善真实系统的策略和措施;设计并实现基于社会计算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优化的原型系统。

关键词:社会计算;创新能力;培养机制

一、研究背景

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研究生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终极目标,是高等院校知识创新水平的综合体现,是国家未来整体创新能力提高的根基和源头。

尽管国家十分重视研究生教育的质量问题,但各个高等学校或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培养模式,与西方先进国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如在教学方式上,美国教授采用多样化的开放式教学方式;而我国则以老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为主,遏制了学生大胆想象和创新的能力。不难发现,我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还需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因此,要从多方面改革和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切实抓好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以研究生的培养机制为切入口,研究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深层次的体制因素,总结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体制困境,将有助于研究生培养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有助于构建科学、合理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有助于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及研究生教育质量。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许多学者从多维度对其进行了探讨。

1.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制约因素。张应春等认为应通过消除:文化中的保守、谦虚、礼让等心理负面作用;高度集中与僵化的教育体制;人事制度所产生的束缚作用;高校藏书、仪器设备等办学条件的限制等消极影响来促进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1]。钱存阳认为我国研究生生源质量不高,研究生教育近亲繁殖现象严重,管理松散,导师队伍建设不太合理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國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张优智等认为传统教育观念、滞后的教学体系、师资问题、僵化的人才管理模式和研究生待遇低等因素影响着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3]。

2.课程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关系。丁毓峰提出建立基于UGSPLM的创新能力培养平台,来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4]。吴巨慧等认为应通过对课程教学、研究实践、学位论文撰写等形成过程要素的优化和整合,探索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5]。杨春梅等认为应通过课程设置的基础化和综合化,实行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重点讲授相结合的方式来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6]。王友仁等以研究生“DSP技术应用”课程介绍为例,提出了进行现场示范式教学、师生探讨交流的授课方式,并结合学位论文课题或科研项目完成的课程教学模式,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7]。段辉等认为应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开展多种形式教学,创造活跃的学术环境等方法来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8]。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王伟提出应打破导师聘任终身制,实行研究生导师课题组制度,建立研究生导师上岗培训制,吸纳国内外优秀学术资源等建议,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的积极引导作用[9];姜友芬等从导师遴选和评估制度、导师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导师的客观制约因素三方面分析了导师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作用[10]。黄学认为导师应利用自身的科研思维和科研成果来提高研究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11]。

3.开展学术活动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杨立敏等认为应构建层次性、互动性、系统性相结合的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来培养创新型人才[12]。陈亮等认为应通过组织各种学术活动,培养研究生的创新人格和创新思维[13]。辛英认为开展学术活动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14]。宋晓平等认为应通过创新自由开放的学术环境,构建良好的学科生态环境,追踪学术前沿,发展探索问题的能力等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15]。

4.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程智勇认为应树立广泛的适应观念,重视学生的独立和创造性培养,重视学生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的培养[16]。王静等从提出了课程设置以专业为主、多学科渗透,教学方法不拘一格,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其标新立异,创造条件参加国际学术活动,紧跟学科研究前沿四结合的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17]。程萍提出了基于校企合作培养研究生的模式;郑浩等认为提出研究生创新教育模式有宏观、中观、微观之别,并尝试构建我国研究生创新模式系统[18]。

5.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与对策。李刚等认为应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改革招生制度和培养方式,严格论文管理,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有利的条件[19]。葛亚宇认为应从教育主管部门、培养单位和指导教师等三个层面入手,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深化改革、推进创新的具体建议[20]。王少文等认为应更新教育观念,营造创新氛围;优化导师队伍,提高导师素质;调整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倡导自主学习,灵活选用资料;重视研究方法论教育,提高研究生文献检索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来培养军校研究生的创新能力[21]。宋瑞平指出应通过德育教育来加强和完善创新能力培养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22]。王伟认为应通过改进教学、建立并实施评优机制、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环境、提高导师素质等措施来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23]。王兰珍认为应通过设立研究生培训基金,实验课教学方式的改革,鼓励研究生参加研究兴趣小组,加强导师对研究工作的指导,采用灵活的注册学习方式等途径来达到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目的[24]。谭迎新等认为应从产学研合作,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等方面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25]。

纵观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成果,发现其中仍然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研究理论多数集中于教育学的理论,而用社会学理论研究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很少;二是研究的层面上大多只对创新教育方法进行讨论,没有能够从社会层面探究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缺乏的深层次原因;三是在研究对象上,现有研究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自身主体因素分析较多,而很少去关注研究生所置身的体制环境和机会环境;四是研究方法问题,它们大多只局限于定性研究方法上的讨论,而将定量研究方法运用于其中的十分罕见。因此,基于社会计算方法来探索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优化问题,从“研究生培养机制”的角度来分析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尚是一个亟待开拓的学术领域。

三、基于社会计算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构想

1.基本目标。本文基于社会计算方法来探索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优化问题。具体来讲,基本目标主要体现在:①建立基于多主体技术的能有效模拟研究生培养过程的人工(仿真)系统。②提出一套评价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效果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③构建人工系统与真实系统互动演化的平行执行系统,在对人工系统进行不断优化的基础上,得到能有效改善真实系统的策略和措施。④设计并实现基于社会计算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优化的原型系统。

2.主要内容。①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的建模研究。对研究生的培养现状进行调研,总结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涉及到的各个主体,基于多主体技术构建能有效模拟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的人工系统。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效果的评估方法。在对研究生、研究生导师及教学管理人员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构建能有效反映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效果的一套指标体系,提出一种能合理评估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效果的评估方法。③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评估、调整和优化。构建人工系统与真实系统互动演化的平行执行系统,在人工系统中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进行“冲击”实验,完成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评估、调整和优化;在对人工系统进行不断优化的基础上,得到能有效改善真实系统的策略和措施。④应用实例和原型系统。以国防科技大学的研究生培养为研究对象,采用本项目构建的基本模型和主要方法,重点研究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评估、调整和优化,制作一个比较完善的应用实例和原型系统。

3.研究方法。针对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和工程系统的社会化复杂性特征,王飞跃提出了基于人工社会(Artificial Societies)—计算实验(Computational Experiments)—平行执行(Parallel Execution)的ACP社会计算方法。本项目将依据ACP方法建立一套基于多主体技术的能有效模拟研究生培养过程的人工(仿真)系统,构建人工系统与真实系统互动演化的平行执行系统。在对人工系统进行不断优化的基础上,得到能有效改善真实系统的策略和措施,为解决动态性、宏观性、复杂性的社会问题提供实时有效的方案。

4.特色与创新之处。①基于多主体技术构建能有效模拟研究生培养过程的人工(仿真)系统。该人工系统能实时展现研究生培养的整个过程,快速地反映出当前机制下的研究生培养效果。②提出一套评价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效果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采用该评估方法在人工系统中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进行“冲击”实验,完成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评估、调整和优化。③基于社会计算方法,构建人工系统与真实系统互动演化的平行执行系统。在对人工系统进行不断优化的基础上,得到能有效改善真实系统的策略和措施,为解决动态性、宏观性、复杂性的社会问题提供实时有效的方案。

四、结语

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国家未来整体创新能力提高的根基和源头。本文基于社会计算方法提出了一套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构想。本构想有助于构建科学、合理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有助于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及研究生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应春,丁毅强,曾文曲.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若干因素及其对策[J].高教探索,2000,(2):56-58.

[2]钱存阳.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障碍与对策分析[J].高教探索,2004,(1):52-53.

[3]张优智,李治.阻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探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4,(6):87-90.

[4]丁毓峰.基于UGSPLM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平台[J].装备制造技术,2007,(7).

[5]吴巨惹,李金林.整合与优化: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要素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8):156-158.

[6]杨春梅,席巧娟.课程与教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基础[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6).

[7]王友仁,姚奋,储剑波,崔江,等.探索研究型课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工程实践与科技创新能力[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4,(2).

[8]段辉,孙信丽,钟艳.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J].中国林业教育,2002,(3):46-47.

[9]王伟.导师队伍建设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7,(4):131-133.

[10]姜友芬,吴宏翔,熊庆年,等.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导师因素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5,(6):51-54.

[11]黄学.试论研究生导师的素质、职责及指导研究生的途径[J].广西大学学报,2004,(1):105-108.

[12]杨立敏,安青菊,王亮.论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的建设[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6,(1):110-113.

[13]陈亮,王玉国.浅谈学术活动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80-281.

[14]辛英.學术活动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3,(3):121-122.

[15]宋晓平,等.从研究生育才环境谈起[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1):43-46.

[16]程智勇.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J].扬州大学学报,2006,(2):29-32.

[17]王静,金征宇.中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和启示[J].平原大学学报,2005,(8):72-74.

[18]郑浩,常思亮.研究生创新教育模式的研究现状及启示[J].扬州大学学报,2003,(12):44-47.

[19]李刚,洪艳,赵春晖.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

[20]葛亚宇.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探析与思考[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7,(3):89-91.

[21]王少文,武成刚,果青.军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J].军事经济学院学报,2006,(3):83-84.

[22]宋瑞平.努力通过大学德育教育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技信息,2005,(2):185.

[23]王伟.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初探[J].江苏教育,2004,(6).

[24]王兰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的实践与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03,(2):61-62.

[25]谭迎新,胡双启,曹雄,张建忠.高校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探索[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10):87-89.

基金项目:国防科技大学“十二五”本科教育教学研究重点课题(U2012006);国防科技大学“十二五”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yjsy2013020)

作者简介:郑龙(1980-),男,博士,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训练部信息中心工程师,研究方向:教育技术、系统工程。

作者:郑龙 邢立宁 姚锋 李攀飞

上一篇:农业保险公司研究论文下一篇:校企合作毕业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