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企业市场营销论文

2022-04-18

近年来,中央关于农业产业化经营各项优惠政策的制定,以及龙头企业经营规模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晋级,基地建设的不断推进,为呼伦贝尔市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搭造了良好的融资平台。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部门积极把投资方向转移到农牧业产业化方面来。截至2006年末信贷投入额28,928万元,其中农村信用社信贷投入3,706万元。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龙头企业市场营销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龙头企业市场营销论文 篇1:

吉林省出台《意见》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

本刊讯:为深入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日前,吉林省政府出台了《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意见》指出,农业产业化是农村经营体制机制的重大创新,是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中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下简称龙头企业)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主体,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深入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对于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意见》指出,今后一个时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总体思路是:要坚持用农业产业化统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全局,以提高龙头企业竞争力为核心,着力提升产业层次、科技创新水平和市场开拓能力,加快形成龙头企业集群、生产基地配套、利益联结紧密、带动功能较强的农业产业体系,引领和带动农产品加工业上规模、上水平、上效益,加速推进全省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任务目标是:到2015年,打造年产值超千亿元的龙头企业1个、超百亿元的10个、超10亿元的50个、超亿元的200个;全省粮食加工转化率达到70%以上,畜禽和特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5%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5000亿元以上,年均递增15%。到2020年,培育打造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加工水平高、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大型龙头企业;大幅度提高粮食、畜禽和特产品精深加工比重;种养加结合、贸工农一体、农工商配套的产业链条联结日益紧密;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工作中,要把握以下战略重点:一是突出十大产业系列。重点抓好以玉米、水稻、大豆、生猪、肉牛、禽蛋、乳品、参茸(中药材)、蔬菜、林特产品十大产业为重点的产加销、贸工农联结紧密、成龙配套的产业体系建设。二是构建四大特色区域。大力发展中部以粮食、畜禽生产加工为重点的主导产业带;东部以参茸、菌蛙药生产加工为重点的特色产业区;西部以杂粮杂豆、乳品、油料、辣椒等生产加工为重点的优势产业群;城市郊区以瓜菜、花卉、休闲农业为重点的生态产业网。三是打造强势龙头企业集群。围绕优势产业和特色资源,积极培育和打造一批总量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经济效益好、品牌影响大,具有较强引领、带动、示范作用的领军企业。通过大型骨干龙头企业的带动,促进全省农业产业化总量规模、经营水平和带动功能显著提高。

《意见》要求,要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提高集群集聚效应。积极推进项目建设,优化整合各种要素资源,大力推进投资3000万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兼并重组步伐,引导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兼并、收购、控股等方式,集中有效资产、重组低效资产、盘活呆滞资产,开展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资产重组,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创新管理理念、管理机制和管理手段,提高市场竞争力。启动农业产业化 “百户重点龙头企业”提升行动,依托产业优势打造行业领军龙头企业,集中整合政策资源,在品牌培育推介、关键技术攻关、全程标准化生产、资源深度开发项目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要重点支持领军型龙头企业发展。积极开展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以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特色工业园区等为载体,围绕当地优势产业,以龙头企业为核心,推进相关企业集聚发展,加快形成主导产业突出、产业链条完整、上下游配套、辐射功能明显的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培育命名一批省级示范区,整合政策资源向示范区倾斜,促进企业集群集聚,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实力。

要抓好原料基地建设,打造完整产业链条。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大投入,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提高优质原料农产品供给能力。推动规模化经营,支持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实施标准化生产,鼓励龙头企业农产品生产基地实施标准化生产,支持龙头企业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加强社会化服务,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技术推广和金融保险等社会化服务组织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生产基地的支持力度。

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鼓励龙头企业组建研发机构,支持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提升创新能力;推进科企嫁接,搭建联合攻关研发平台。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投入机制。积极搭建企业家成长平台,把龙头企业人才培育开发纳入全省人才发展规划。各地要积极组织开展龙头企业人才培训工作,提高企业家队伍整体素质。

要创新流通方式,提高市场开拓能力。强化市场营销,支持龙头企业参加各种形式的展示展销活动。打造知名品牌,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申报国家或省级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名牌产品、原产地标记、农产品地理标志,创建知名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增强出口创汇能力。要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带户增收能力。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大力发展合作组织,强化龙头企业社会责任。要加大扶持力度,优化发展环境。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力度,加强龙头企业信用建设,鼓励龙头企业多渠道融资,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土地政策支持,在用水、用电、交通上给予政策扶持。

龙头企业市场营销论文 篇2: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推动龙头企业发展

近年来,中央关于农业产业化经营各项优惠政策的制定,以及龙头企业经营规模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晋级,基地建设的不断推进,为呼伦贝尔市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搭造了良好的融资平台。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部门积极把投资方向转移到农牧业产业化方面来。截至2006年末信贷投入额28,928万元,其中农村信用社信贷投入3,706万元。2005年,中国银行为上海元盛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呼伦贝尔分公司核定授信总量3,300万元人民币,全部为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使该公司资金周转加快,销售情况渐好。我市农村信用社规模小,无法对龙头企业提供大量资金支持,但通过对农牧户提供小额资金支持,间接支持了龙头企业生产,同时龙头企业大发展带动农牧民增产增收,提高了农牧民还贷能力,如雀巢公司入驻额尔古纳市后,带动了当地养牛业的发展,额尔古纳市农村信用社2005年发放养牛贷款283万元。不但提高了农牧民收入,也提高了农村信用社的效益。

一、目前呼伦贝尔市龙头企业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

(一)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还不大

近年在政府的关注和扶持引导下,全市农牧业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加大,企业数量逐年增多。但由于行业特点所限,大多农牧业企业发展的前期投入大、收效慢、效益低和部分人的轻农意识,使得农牧业龙头企业发展不快,企业总体数量不多。与全区农畜产品加工企业相比,呼伦贝尔市的龙头企业规模和实力比较弱,全区有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8户,呼伦贝尔市只占2户,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8户,呼伦贝尔市只占1户。呼伦贝尔市最大的重点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仅5.5亿元人民币,与伊利、蒙牛的销售收入相差很远。市规模以上企业69户,占全区规模以上企业数的7%,销售收入仅为35.4亿元;全市亿元以上企业9户,占全区114户亿元以上企业的7.9%。

(二)农畜产品的加工转化率低、产业链短

呼伦贝尔市农畜产品加工率只有30%左右,其中二次以上深加工很少,而内蒙古的加工转化率已达50%。

(三)农畜产品品质不高,不能满足加工业发展的需要

农畜产品品种多而杂,严重影响农畜产品质量,从而阻碍了产品开拓国内外市场。

(四)利益连结机制不健全,农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低

龙头企业与农牧户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利益对接,特别是加工企业收购原料价格不稳定,一方面加工企业吃不饱,另一方面农畜产品原料大量外流,农牧户分享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不多。农村各类中介组织发展缓慢。

(五)农畜产品品牌建设滞后,企业产品科技含量不高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农牧业龙头企业普遍存在科学技术含量不高、科技投入相对不足的问题。

二、金融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存在的难点

(一)资金支持力度不够

呼伦贝尔市除了个别规模大,实力雄厚的企业外,大多数龙头企业项目建设和流动资金仍然严重不足,影响了企业自身发展和对基地建设的投入。国有商业银行目标定位于大企业,相对资金投放容易,但呼伦贝尔市规模大、经济效益良好的企业很少,难以达到商业银行信贷投放标准。不少农牧业龙头企业反应资金投入不足,当前制约农牧业龙头企业发展的“瓶颈”仍是资金问题,资金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龙头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大增;另一方面银行、农村信用社受贷款权限、资金规模及比例管理的限制,信贷资金供应不足,无法满足企业的满负荷生产。

(二)现行的投融资体制制约了农牧业企业扩大生产的资金来源

农牧业龙头企业一般规模不大,农畜产品多为一次性收购,全年加工,资金占用量大;而农畜产品生产销售周期长,资金周转慢,农牧业生产风险相对较大,回报率较低。在企业申请贷款时,银行需要实物抵押,而“农作物和畜牧”又不能抵押,使得企业特别是种养类农业企业贷款陷入困境。

(三)部分龙头企业存在陈欠贷款,如莫旗地区的农牧业龙头企业内蒙古鑫豆都油脂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4月,是在内蒙古豆都油脂集团有限公司基础之上分立,2005年被确定为呼伦贝尔市市级龙头企业

银行信贷投入总计3944万元,授信机构为中国工商银行莫旗支行,这部分贷款均为1998年以前存量贷款,为接收划转内蒙古豆都油脂集团有限公司贷款。2005年6月剥离给不良资产公司270万元,2005年末企业尚欠贷款3674万元,贷款占用形态全部为可疑贷款,短期内归还贷款存在一定困难,对银行经营及下一步支持龙头企业信贷资金投入产生不利影响。

三、发展龙头企业带动效应的几点启示

(一)经济落后地区必须大力发展龙头企业

加快龙头企业发展,是现阶段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措施,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抓好龙头企业建设。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能发挥生产加工和市场营销的优势,利用经济利益杠杆协调与农户的关系,在把自身做大做强的同时,推动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在扩大规模经营的同时,这些龙头企业就可以带领一大批农牧民进入生产经营环节,与龙头企业产生经济关系,从而走上经营致富之路。

(二)龙头企业要找准市场定位

发展龙头企业,应当充分考虑本地区资源情况、现有产业基础和市场环境等条件,立足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与优质产品开发,延长产业链,由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步形成有地方特色的区域市场竞争优势。

(三)用足用活鼓励扶持政策,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健康发展

一方面,要利用好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对这些政策,龙头企业要学深学透、用足用活,增强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地方职能部门要出台鼓励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从资金、税收、信贷、土地、用电、用工等方面给予最大的优惠和扶持,促其加快发展。

(四)加大扶持力度,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实施龙头带动战略,为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注入活力。一是做好对现有重点龙头企业的扶持,抓好典型,树立样板。对具有代表性的龙头企业如雀巢、淳江油脂、三元乳业等,要积极落实扶持政策。鼓励企业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健全完善技术创新机制,增加竞争力。鼓励龙头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延伸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推动企业上规模、上层次、上水平。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入驻。三是推动产业化园区不断发展壮大。四是加大项目建设力度,以项目拉动重点龙头企业扩能改造和技术进步。

(五)强化基础,扎实搞好基地建设

抓住难点,建立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农牧业产业化协会组织的作用,扩大农牧业产业化协会的覆盖面,通过延伸形成网络,广泛吸纳农牧民和龙头企业,使协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尽快进入独立法人的运作发展之中。大力提倡订单生产,建立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

四、金融系统支持外向型农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金融部门要把支持培育龙头企业发展、支持农牧户生产、扶持特色优势农牧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等作为金融工作重点。目前呼伦贝尔地区龙头企业普遍资金严重短缺。企业自我积累不足,不能完善配套和改造技术设备,特别是流动资金的严重短缺,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为促进呼伦贝尔地区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增强竞争力。金融机构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形成较为合理的支持体系,协调配合开展金融促进龙头企业发展支农支牧工作。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农村信用社发挥各自优势,加大对龙头企业、科技农牧业等所需流动资金的信贷投入。

(一)引导辖内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切实发挥央行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

对重点产业、产品、领域予以重点倾斜。对符合条件的农业龙头企业采取优先办理商业汇票的再贴现业务,增加支农资金总量。

(二)突出龙头企业的支持重点

一是重点支持与农民签订订单合同、形成紧密利益关系、带动农牧户较多的外向型、科技含量高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二是重点支持具有竞争优势的农牧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三是重点支持高起点、外向型的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企业;四重点支持为龙头企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的涉农企业。

(三)采取并落实金融支持龙头企业的政策

一是针对龙头企业,特别是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资金周转具有季节性强、流量大的特点,及时匹配资金和规模,并优先向自治区级及市级的重点龙头企业倾斜。对符合一定条件的重点龙头企业,根据企业的信用等级、结算业务量等在贷款利率上适当优惠。二是提供多样化融资服务,及时满足龙头企业的多元化融资需求。对外向型农业企业的农产品收购资金,可凭企业出口订单和进口商提供的信用证优先贷款。三是拓宽对龙头企业的服务品种。对符合公开统一授信条件的企业,进行公开统一授信。在授信额度内简化贷款手续。对季节性收购资金需要超过日常生产经营所需的,及时安排资金。加大金融创新,积极提供各类贷款、票据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出口押汇等多种形式的金融服务。四是灵活采取有效措施,缓解龙头企业的担保难题。针对龙头企业贷款担保抵押难的实际,允许以合法、有效、手续完备的自有不动产、动产以及法律规定允许质押的无形资产抵(质)押。允许具有担保资格和担保能力的第三方及符合条件的各类担保机构进行保证担保。在有效防范信贷风险的前提下,积极推行最高额担保贷款方式,方便外向型农业企业办理贷款。

(四)改进对龙头企业的金融服务

一是及时了解龙头企业资金需求。如每年都开展龙头企业资金需求调查,定期召开龙头企业座谈会,了解企业发展动态及金融服务需求。二是提供快捷的结算服务。如国有商业银行要利用协议代理关系以及完善的国际网络的优势,为龙头企业提供快捷、多样化的国际结算业务,加快龙头企业的资金周转效率。三是帮助企业提高结算管理。提高企业单证结算质量。四是积极为龙头企业发展提供投融资顾问、财务顾问和企业信息咨询顾问等服务。

作者:马庆峰 张露林

龙头企业市场营销论文 篇3:

广东省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上市的实践及思考

摘要:支持农业龙头企业有效地运用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融资发展,是实现我国农业产业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广东省35家上市或挂牌的农业龙头企业在上市板块选择、企业所在地市分布、行业分布、龙头企业层次分布、首发融资情况等特征基础上,结合已上市农业龙头企业的上市经验和拟上市龙头企业的上市意向和需求,提出基于政府決策层、基层政府部门和龙头企业在推进广东省农业龙头企业上市或挂牌工作方面的政策建议,以期有效地推动广东省农业龙头企业走进资本市场,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关键词:农业龙头企业;上市;特征

伴随着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完善,支持农业龙头企业上市融资发展成为各地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增强企业发展实力的重要政策手段之一。2012年3月,国务院颁发《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支持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支持符合条件的国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在境外发行股票并上市,增强企业发展实力。自此,各地结合本地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情况出台了相应的支持政策。广东省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实现100家农业龙头企业上市。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16年底,广东省共有35家农业龙头企业登陆不同层次的资本市场,有效地解决了农业龙头企业“融资难”,促进了企业全面发展。诸如温氏股份、国联水产、海大集团等上市的农业龙头企业,已经成为引领广东省农业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力量,对加快实现广东省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广东省农业龙头企业上市基本情况

据广东省农业龙头企业协会统计,截至2016年12月,广东省共有35家农业龙头企业实现上市或挂牌。

(一)上市板块分布。35家上市农业龙头企业中,除中国金控、雅士利国际在香港上市外,其余33家在境内上市,其中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19家,占比54.3%。在板块分布方面,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的企业分别有8家(含境外)、9家和4家,共计21家,占比60%;在新三板及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的龙头企业总数达14家,占比40%。

(二)地市分布。从农业龙头企业上市的区域分布看,珠三角区域城市属于第一梯队,集中了20家上市的农业龙头企业,占比57.1%;粤东、粤北地区城市属于第二梯队,其中粤东有7家、粤西有5家,占比分别为20%、14.3%,共计12家企业;粤西数量较少,仅有3家企业,占比为8.6%。从全部21个地市看,广州有6家、深圳有5家、梅州有4家、韶关有3家,其他地市多数仅有1—2家,汕尾、肇庆、河源等三市还未有上市的农业龙头企业。可见,广东省各地市在上市农业龙头企业的数量上极度不均衡,各地市在推进农业龙头企业上市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三)行业分布。依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的统计分类体系,广东省35家上市农业龙头企业的行业分类情况为:食品制造业7家,农副食品加工业6家,畜牧业、农业各4家,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土木工程建筑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食品行业、种植业各2家,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渔业、商务服务业、零售业各1家。农业龙头企业上市主要集中在食品行业和畜牧、水产养殖业,种植业类的上市龙头企业数量较少。

(四)龙头企业层次分布。35家上市或挂牌的农业龙头企业中,国家级、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上市数量较多,其中国家级为10家、省级为20家,占绝大多数;地市级龙头企业数量较少,仅有4家企业。

(五)上市融资情况。35家上市农业龙头企业中,除深深宝A和温氏股份因上市方式无首发募集资金净额外,其他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市的17家龙头企业首发募集资金净额为94.50亿元,在境外上市的2家企业在境外市场首发募集资金净额为27.61亿港元。

综上分析,广东省农业龙头企业在上市发展方面仍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持续推进企业增强实力、支持龙头企业借力资本市场实现新的飞跃发展,对推进广东省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现有的35家上市企业总体情况看,龙头企业利用新三板、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积累发展优势的趋势正在形成,推进具备条件的龙头企业进入中小板、创业板、主板市场实现融资发展的形势依然严峻。各级政府要总结经验,积极推出有力的政策措施,引导并扶持龙头企业上市发展。

二、广东省推进企业上市的主要经验

(一)谋划在先,充分准备。龙头企业上市应该结合企业发展的长远需求,做出有利于企业自身发展的长远规划。如深圳金新农、芭田股份等企业反映,企业上市涉及方方面面,面临的困难有时候不能预知,如果决定上市,一定要做出长远规划,并围绕上市的要求做好充分准备,包括团队准备、业绩准备、制度准备、材料准备等,否则上市只能是一句空话。

(二)突出优势,优化模式。企业上市的最终目的是争取更大的发展机会,上市本身要求企业具有核心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多数已上市的农业龙头企业认为,强化企业竞争优势、构建合适的经营模式、使企业具有可持续的发展优势和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在行业内站稳优势地位,是推进企业上市发展的关键和基础。如温氏股份,重视产品研发并着力打造高效的产业化模式,在信息化、智能化、可持续性方面给企业注入了不可复制的核心优势;湛江国联水产则注重创新生产技术,尝试工厂化养虾技术推广,将企业打造为水产行业内的发展标杆。

(三)规范管理,健全制度。企业上市后要建立更加规范化、透明化的运营,在上市前必须解决好企业的治理结构、基础管理,建立健全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财务制度规范性建设和公司股权结构。深圳金新农公司的经验是,在准备上市进程中必须自身做得足够好,管理足够规范,才能应对上市进程中各个环节的挑战,比如规范股权结构、注重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不能有重大的处罚和不良记录等,任何一个管理不规范或者制度缺失都可能影响到企业上市进程。

(四)财务合规,风险可控。已上市企业普遍反映,财务规范会直接影响企业的上市进程。企业必须充分考虑自身的经营风险因素,努力做到风险可控,并有预案应对风险;同时,规范收支管理,健全核算制度,对涉税事项处理要规范谨慎,不能抱有任何侥幸心理来处理企业涉税事项和财务规范性问题,否则就会直接影响企业的上市进程,甚至导致上市进程意外终止而前功尽弃。

(五) 团队协作,沟通顺畅。企业上市工作的推进涉及中介机构、企业自身、管理机构等多个方面,由于上市工作多、要求高、时间紧,准备上市的企业往往应接不暇,甚至无所适从。经历过上市推进工作的企业认为,选择经验丰富的中介结构合作只是上市推进的良好开端,重要的是组建一支包括企业内部负责人、管理层,甚至员工、中介机构以及券商等在内的高效协作的团队,同时注重团队中各方的沟通,加强协作,打造围绕上市推进的高效合作团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破解企业上市过程中的难题,从而加快推进企业的上市进程。

三、促进广东省农业龙头企业上市发展的建议

要促进广东省农业龙头企业上市,必须从政府决策层、执行层、企业形成“三位一体”的合力,才能有效促进全省企业抓住发展机遇、借力资本市场实现企业升级发展。

(一)重视规划引导,加强政策扶持。在政府决策层方面,要站在全省的高度,设计有利于企业借力资本市场发展的政策措施,并做出科学规划,有效引导有实力的企业走向资本市场取得更大发展。在推进龙头企业上市方面,要建設龙头企业上市培育库,将优质企业纳入上市培育的快车道,促进其上市进程,同时注重有效利用新三板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要引入针对性的激励性措施和支持性措施,比如建立上市奖励性资金补助机制、设立龙头企业上市扶持基金等措施,帮助企业解决上市的资金难题;要设立政策协调机制,解决基层部门不能协调、不能解决的政策性难题。

(二)加强培育孵化,增强企业实力。对基层政府部门来说,要充分认识到促进农业龙头企业上市工作的重要性,在省级整体规划的基础上,落实地方龙头企业上市培育库建设,坚持对处于上市进程中不同阶段的企业实施差异化服务,帮助企业排忧解难,通过鼓励中介机构提前介入、发挥地方已上市龙头企业带动示范作用、整合地方产业资源发挥产业优势等多种形式,支持龙头企业做强做大。

(三)更新发展理念,注重创新驱动。龙头企业要注重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牢牢围绕企业的核心资源和核心优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适销对路的优质产品。在企业发展理念上,要与时俱进,适应资本市场的发展要求,学会充分利用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为企业发展助力;在创新驱动方面,龙头企业要注重引进和培养优秀人才梯队、注重企业基础建设,以夯实企业发展基础;在运营过程中,要注重采用新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实施适合企业的“互联网+”或者 “企业+互联网”战略;在市场营销活动中,龙头企业要创新价值创造观念,注重消费者诉求,创新营销手段和企业价值理念。

参考文献

[1] 梁永礼,沈梅,高功彪等. 关于推动农业上市公司的思考[J]. 经济问题探索, 2002(3): 46—49.

[2] 谢宏,姜夏飞,李鹏. 农业类上市公司并购活动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 2016 (6): 61—68, 111.

[3] 徐佩利. 农业企业上市的风险、问题与对策[J]. 农村经营管理, 2015, (12): 39—40.

[4] 刘强,杨笔戈,魏酩斯. 浅析农业产业化肉类龙头企业上市融资[J]. 农村经济, 2011 (4): 69—71.

[5] 黄曦. 湖南省农业类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驱动财务绩效的有效性分析[J]. 经营管理者, 2016 (11): 97—98.

[6] 卢平. 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上市的机遇与挑战[J]. 中国农村经济, 2002 (3): 58—60.

[7] 曲振帅. 中国农业企业IPO绩效实证研究[J]. 商, 2013(12): 24.

[8] 郑松山. 福建省农业企业上市情况分析报告[J]. 福建金融, 2012, No.319(6): 56—60.

[9] 马少华,欧晓明. 农业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声誉与竞争力研究——基于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 经济与管理,2014(04):50—55.

(作者单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责任编辑:欣文

作者:王钧 蔡青倩

上一篇:课程教学平面设计论文下一篇:企业营销应用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