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研究论文

2022-05-01

摘要:城市化与旅游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在国内外都备受学者关注。利用贵州省1992—2016年城市化率和旅游收入数据,运用协整分析、向量自回归模型、脉冲响应分析等对贵州省城市化与旅游业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研究论文 篇1:

文化创意视角下城市旅游业演化机理与发展模式研究

【摘要】本文从文化创意产业视角出发,在深入阐释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基础上,探讨了文化创意视角下城市旅游业新的产业边界,然后从价值链的角度分析了城市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互动机理,研究了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旅游业的协同演化过程,最后利用产业融合理论提出了未来文化创意旅游的三种发展模式。

【关键词】文化创意 城市旅游业 发展模式 演化机理

一、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在经济建设、基础设施、产业升级等方面不断优化结构,完善功能,给周边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伴随着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旅游资源不断开发和丰富,满足旅游消费者“食、住、行、游、购、娱、休闲”需求的各种旅游配套设施逐渐完善,城市本身作为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的综合体,使旅游产业在城市经济的地位不断凸显和增强。据统计,2011年我国主要城市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已占到全国国际旅游外汇总量的87. 5%,城市旅游产业正迅速发展为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和依托。

随着现代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改善,闲暇时间和收入大幅增加,传统的吃喝玩乐不再是大众旅游消费需求的重点,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与特立独行的生活方式,使得文化创意资源成为旅游市场上的稀缺品,也因此独特的文化创意旅游受到了时下愈来愈多人的青睐。城市作为当今世界人类居住最集中的地方,一个城市的发展历程实质上就是其文明不断演化、进步的历史,它凝聚着巨大的创新力和深厚的文化精神,对充满好奇心渴望探索的旅游者存在着极大的吸引力。城市旅游作为城市经济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发展旅游业是扩大城市内需,促进城市就业、优化产业结构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从旅游业与城市文化内在关系来看,旅游业的兴荣可以促进文化的生产与再生产,发展文化创意旅游的目标就是培育城市文化再生的土壤,最终实现城市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业间的良性生态循环。本文针对新工业化进程中我国城市发展的现状,通过整合城市区域内独特文化资源优势和创意文化产业,研究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旅游业的协同演化机理,使文化的经济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和实现,建设具有个性特色的创意城市和文化旅游发展新模式,形成城市独特的人文内涵,最后成为宣传城市形象的最佳名片。

二、文化创意旅游的理论内涵

文化创意旅游是随着现代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球范围的蓬勃兴起而流行的一种旅游方式,其相近概念最早来源于文化旅游一词,第一次出现是在1977年美国学者罗伯特一麦金托什、夏希肯特·格波特在其合作出版的《旅游学要素·实践·基本原理》一书中,作者认为文化旅游概括了旅游的各个方面,人们可以借助文化旅游来了解彼此之间的生活和思想。此后,1991年欧盟跨国旅游文化研究小组认识到了发展文化旅游与文化产品之间相互促进的作用,将文化旅游定义为:旅游者通过旅游体验追寻真实感和自身意义的一种活动过程和相应形成的文化消费,文化旅游是一种由旅游消费而带动的文化产品,同时它又是由文化动机带动而参与旅游活动的文化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文化旅游既是一种文化体验活动,也是一种文化生产过程,它强调通过文化资源的表达、展现和传播,满足旅游者的文化需求、互动交往需求及多重文化体验,体现旅游者与旅游地之间的文化互动交往关系,精神文化性、审美性等是文化旅游突出的特征。

目前,由于创意理论的引入及创意产业的发展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故文化创意旅游研究还是一个比较新颖的问题,有关的正面研究与深入探讨还不是很多,学界对文化创意旅游的探讨大多围绕文化创意产业展开,针对文化创意旅游的概念界定尚不明确,多将文化创意旅游等同于文化旅游,从文化创意产业的视角对其进行定义。厉无畏等从产业融合的视角出发,认为文化创意旅游是指用创意产业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整合旅游资源、创新旅游产品、锻造旅游产业链“强调对传统产业发展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造,用创意产业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重塑旅游产业体系”;杨力民注重策划与创意对旅游业发展的核心作用,认为旅游产业属于文化产业的一种,策划和创意是其本质特点,实现未来旅游产业的价值体系的升值和产业结构的升级,需要从创意的视角去构建新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方澜在阐释文化创意旅游的本质特征的基础上,指出精心策划、文化内涵、互动参与、个性服务、品牌形象、资源整合是实现创意旅游良性发展的途径。赵玉宗等学者通过对国内外文化创意旅游概念的系统分析,总结了创意旅游的核心要素和特征,从生产和消费两个角度构建了创意旅游研究的基本分析框架。王慧敏从城市发展转型的视角出发,认为文化个性是当今创意城市的新特征,而文化创意旅游则是城市实现特色化的有效载体。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不仅能够破解产业融合联动的难题,而且能够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最终形成城市的特色产业体系。从上述文献中可看到,不同学者从产业发展的不同视角分析了文化创意旅游的理论、核心要素、基本特征及现实意义,就本文而言,笔者结合前面各个学者的定义的基础上,综合分析认为文化创意旅游是一种与传统的自然山水观光旅游不同的旅游发展模式,它是以文化为核心,以创意为手段,用创意产业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整合相关的旅游文化资源,创造多元化的文化创意旅游产品载体,打造文化创意旅游的产业链,最后促进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新型旅游业。

三、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旅游业协同演化机理

就产业性质而言,文化作为旅游的核心和灵魂,以文化引领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发展文化的多元化是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本质特征。同时,旅游业也是一个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产业,回顾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它与城市经济之间密切的联系。从最初的城市食、住、行的商业接待发展到今天的食、住、行、游、购、娱的一条龙服务,旅游业的繁荣需要其他产业、行业的支撑和协调,离不开城市内商业、娱乐、休闲等配套设施的完善,反过来,旅游产业对其他行业也具有很强的关联带动性。就文化创意产业而言,各类文化创意企业主要集中在各种优势资源集聚的城市,同时,作为经济、文化、技术相互融合的产物,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具有极高的附加值,还可以与传统行业进行对接融合,最终形成具有规模化生产和市场潜力的产业。事实上,无论是从产业性质还是产业关联度而言,城市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且随着这两种产业的增长,产业间的边界正不断的收缩与消失,产业界限逐渐变得模糊,文化创意旅游正是城市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后的一种产物。

1. 文化创意视角下的城市旅游业产业边界分析

从旅游的传统特征而言,旅游业大体可分为旅游资源、旅游市场和旅游产品三部分,旅游活动的经济本质就是将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然后进入市场营销运作,最后获取经济收益的过程。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包括有形的自然风景资源、传统的人文古迹、地标建筑和无形的风俗民情等经济文化资源。旅游企业运用一定方法和手段对这些旅游资源加以利用开发,并参照某种技术标准提供相应的服务内容,最后形成各种特色的旅游服务产品。企业利用、开发旅游资源的手段和方法构成了相应的技术边界,旅游产品的营销渠道和传递环节构成了企业的运作边界,开发的各项旅游服务产品构成了旅游业的产品边界,而为各项旅游经济活动提供买卖交换空间的旅游市场则构成了相应的市场边界。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它强调将以创作、创造、创新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相比传统的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的原创性、融合性、渗透性和高附加值大大拓展了都市旅游业的产业边界,在旅游业的技术边界上,文化创意企业通过以某种制作技术和开发手段对旅游资源进行加工,丰富旅游业开发的技术手段,赋予城市旅游资源全新的文化内涵,提高旅游文化资源的利用效率;在旅游业的产品边界上,文化创意的原创性内容造就旅游产品的不可复制性,打造出各具特色的多元化旅游服务,形成文化创意旅游的核心竞争力,以此占据旅游产业的价值链高端;在旅游业的运作边界与市场边界中,文化创意高度的融合性、渗透性使旅游业可以文化为标签迅速地融入不同的产业链条内并延伸打造不同的文化主题产品,在优化传统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整合不同产业链内的异质资源,最终实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集聚的协同效应。

2. 城市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互动机理

文化是旅游的本质属性,游客的旅游体验因为文化创意的渗透而变得更加丰富和精彩。文化创意视角下的城市旅游业以文化为核心,创意为手段,旅游为载体。旅游为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传播提供平台,文化因为旅游业的刺激拉动而生机勃勃。

从文化与旅游的关系来看,旅游资源属于文化资源中的一个子集,不少旅游资源只要略加利用开发就能成为富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文化创意视角下的城市旅游正是基于旅游资源的文化属性和开发手段的创意性,将原本平淡的旅游资源点石成金以满足游客精神消费的需要。就文化资源而言,目前我国境内的各个城市都有着各具特色的文物古迹与风俗民情等旅游文化资源,如西安、洛阳、开封、南京等古都传承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厚重悠久的历史文化,而以北京、上海、深圳、广州为代表的一线城市则充分展示着现代工业文明的繁荣。这些不同文化类型的城市对于发展文化创意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近年来城市旅游业作为成为承载文化创意的实体经济,大大加快了对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之间的相互转化。

在城市旅游产业的价值链上,一方面旅游业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巨大了市场,文化创意下的城市旅游业大大拓宽了传统旅游的产业边界,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之间的边界愈加模糊。原本开发利用文化资源的旅游企业为迎合市场口味逐步向文化创意产业靠近,而随着城市旅游业的兴起,文化创意产业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生产供游客参观、游览、鉴赏和购买的文化创意产品。另一方面文化创意的不可复制性为旅游产品和服务创造了核心价值,丰富了旅游资源的艺术性,赋予了旅游产品差异性,特别是在旅游活动的生产与消费过程中,增强了游客精神上的审美体验,同时也美化了城市自身的形象。文化是属性,旅游是功能,两者共生互融,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两者互动机理如图1所示:

3. 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旅游业协同演化过程分析

从产业边界的角度而言,恰如美国学者Greenstein和Khanna所指出的,产业融合的实质是产业边界的收缩与消失,它是为了适应产业增长而演化出的一种经济现象。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旅游业的协同演化正是基于两者产业边界的动态变化过程,从最初分立的产业边界逐步走向融合。传统的城市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属于两种不同的产业,两者的产品边界与市场边界都非常明显,企业间的竞争属于价格竞争,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用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群体的不同需要,相互之间的可替代性非常小。当代社会随着信息技术和体验经济的兴起,消费者旅游观念的转变、政府管制的放松及文化创意与旅游两者间的互补性等内外因素积极促进了城市旅游业与创意文化产业间的协同,技术边界、产品边界、市场边界以及产业经济活动的业务和运作边界逐渐模糊或消失,创意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大大拓展了传统旅游业的产业边界,旅游单元更能方便地嵌入文化创意产业链中,最终形成新的产业形态,也因此旅游的文化功能得以凸显。

在两大产业的协同演化过程中,通过区分不同产业的经济活动,如产品、技术、企业及其业务等多层次内容的边界,一些先行企业细分识别出各自产业价值链上的优势价值活动,以一定的技术手段加以创新利用,并以此延伸渗透至彼此的传统产业活动领域,再结合其内部价值活动对两大产业价值活动进行优化重组、整合与创新,最终优化整合成涵盖有两大产业核心价值活动的新价值链,实现产业的协同演化。如图2所示:

四、文化创意视角下的城市旅游业发展模式分析

实践证明,文化创意视角下的城市旅游业有利于实现当地的经济、文化、社会三者的协调发展,促进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最终从根本上推动我国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进步。文化所特有的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和继承性,极大地满足了旅游者的审美性和文化体验需求,文化因素也因此为城市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通过文化创意与旅游产业两者间的协同,加强对景区、景点中蕴藏的文化内涵的研究挖掘,扩展产业链、延伸空间链、打造不同特色的“文化主题链”,最终形成全新的现代城市文化创意旅游发展模式。

1. 产业延伸型融合模式

产业延伸型的融合模式是指综合利用旅游产业与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各自的特征与功能,使彼此的产业边界发生交叉融合,以文化创意创造旅游的核心价值。产业延伸型的融合模式大致分为两种:旅游产业向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文化创意产业向旅游业融合。

旅游业向文化创意产业的延伸融合主要表现在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经过总结、提炼和创作,围绕旅游者的潜在精神消费需求来构建新型产业链,构造全新的产业边界。同时以旅游消费的需求引导产品的设计和功能的优化,用旅游消费的偏好进行品牌定位、培育忠实消费群体,建立有效的销售网络。由于人类的精神需求是以审美为主,具有极大的弹性空间,故旅游消费的市场是无限广阔的,旅游产业的精神文化消费供给将衍生新型文化创意产业群。如法国的奢侈品香水、皮包因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卓尔不群的工艺而闻名世界,游客们购买的并不是一件商品,更是对法国文化的向往与认可,这种吸引力不仅有利于打造品牌的推广和定位,还可以某一品牌为核心打造一系列相关的创意产品满足市场的偏好。

文化创意产业向城市旅游业的延伸融合模式主要表现在以文化创意为核心,以此支持和带动相关的配套产业群。从文化特点而言,文化创意本身对于游客就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城市旅游业以文化创意元素为卖点来表现不同旅游产品的文化特色和美感。同时,文化创意产业向旅游业的拓展也延伸了产业链,推动了消费者对旅游相关联产品的需求和配套产业的发展,产业链从单一逐渐拓展为一个网络。比如房产、餐饮、酒吧、娱乐等配套产业虽然不是文化产品生产的直接支持者,但为产业的整体发展包括人才的吸引和成长、产品的推介和促销等都提供了良好环境和条件。

2. 区域扩展型融合模式

文化创意旅游并不单单局限于地理文化上的特殊性,恰恰相反,文化创意旅游注重整合不同区域内的旅游文化资源,强调区域整体的价值提升。旅游产业链通过在地理空间上的拓展,实现不同地区间旅游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形成一个立体的、全方位的旅游产业链。以珠三角为例,作为一个整体的旅游目的地,各地的旅游特色不一,文化资源各有差异,因此需要对区域内的不同城市进行文化上的差异化定位,构建出一个多元化、民族化的旅游目的地体系。如潮汕旅游带、广深港旅游带、粤北旅游带等跨行政区旅游集群,最终在空间上形成合理的体系布局。同时,通过在跨地区间建立一个统一的旅游平台将大大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发展,从政府而言,需要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和公共设施以保障旅游文化资源的利用和维护;从企业而言,需要建立完善的旅游经营网络平台和交通集散平台以保障景点健康、持续运营。

3. 文化主题型融合模式

从旅游者的角度来说,城市不仅是自己衣食住行的家园,也是旅游者感受生活,体验生活的精神栖息地,如何将城市的过去、现在及将来的发展概念化、艺术化,不仅要表现出城市美丽的风景,更要展现出一个城市独有的风情,这才能给旅游者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因此,如何塑造城市的艺术美便成为了发展文化创意旅游的首要目的。第一,城市可通过打造不同的节庆主题,以吸引大众的注意和参与,同时推出相关的商品和产业链,将节庆活动与城市形象联系起来,展示本区域的文化特色。在国外,如法国戛纳的电影节、西班牙的斗牛士节,目前在我国各大城市兴起的音乐节,都是以商业展销为主体的经济模式;第二,城市举行的各项文体活动都可开发成为新型旅游市场的资源。针对这些活动进行加工和过滤,从中筛选出最为精彩动人的部分,积极打造旅游链相关的衍生品,在活动中进行某个文化主题营销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典型的例子如上海动漫节、北京奥运会、武汉樱花节等等。通过举办各种文化主题活动不仅可以提升城市的旅游形象吸引更多的游客,而且可以有效地销售、传播文化创意产品,有力地推动城市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

结语

本文从文化创意产业视角出发,在深入阐释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基础上,探讨了文化创意视角下城市旅游业新的产业边界,然后从价值链的角度分析了城市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互动机理,研究了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旅游业的协同演化过程,最后利用产业融合理论提出了未来文化创意旅游的三种发展模式。本文作为一项探索性课题,虽然初步搭建起了实现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发展的系统分析框架,但是考虑到文化创意产业范围的广泛性和不同创意行业固有的特征,再加上旅游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子集,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的边界模糊,故两者融合的发展模式还需要进一步的分析探索,今后研究不仅要总结更多的融合模式,而且对于各融合发展模式的运行机理和动力机制还需要更详尽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厉无畏, 王慧敏, 孙洁等. 创意产业导论[M]. 上海: 学林出版社, 2006.

[2] 厉无畏, 王慧敏, 孙洁. 论创意旅游--兼谈上海都市旅游发展的新思路[J]. 经济管理, 2008(1).

[3] Audrey Yue. Cultural governance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in Singapore[J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policy, 2006(3).

[4] 王慧敏. 文化创意旅游: 城市特色化的转型之路[J]. 学习与探索, 2010(4).

[5] 高静, 刘春济. 论创意旅游--兼谈上海都市旅游的提升战略[J]. 旅游科学, 2010(3).

[6] 赵玉宗, 潘永涛, 范英杰等. 创意转向与创意旅游[J]. 旅游学刊, 2010(3).

[7] 尹贻梅, 鲁明勇. 民族地区旅游业与创意产业耦合发展研究—以张家界为例[J]. 旅游学刊, 2009(3).

钟榴 东华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2012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管理、文化创意管理

作者:钟榴

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研究论文 篇2:

基于VAR模型的贵州省城市化与旅游业相互关系研究

摘 要:城市化与旅游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在国内外都备受学者关注。利用贵州省1992—2016年城市化率和旅游收入数据,运用协整分析、向量自回归模型、脉冲响应分析等对贵州省城市化与旅游业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从长期看,城市化与旅游业之间存在均衡关系;总体上,旅游总收入与城市化呈现因果关系,其中国内旅游总收入与城市化呈现因果关系,城市化与国际旅游收入呈因果关系;在短期,城市化与旅游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还未达到最优状态,当城市化与旅游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城市化对旅游业发展的贡献降低,而旅游业对城市化发展的贡献较高。最后,根据研究提出促进城市化与旅游业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城市化;旅游业;相互关系;贵州省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在不断地演变并呈现多元化趋势。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先后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转换为第三产业,并且第三产业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中最活跃的产业之一,对经济带动能力十分强劲。早在2011年,国务院就批准将5月19日确定为“中国旅游日”。“中国旅游日”的设定表明旅游业的地位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旅游业的发展达到一个全新时代,全国超过27个省市将旅游业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或者优势产业。地区和城市作为旅游业重要的物质载体,城市化水平对旅游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产业形态,因其具有开放程度高、资源消耗低、关联效应强等特点,日益成为城市化的新动力。旅游业在城市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两者之间的关系日益成为众多学者的研究对象。

一、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Mullins最早提出“旅游城市化”(tourism urbanization)概念,认为旅游城市化出现于20世纪后期的西方发达国家,是一种建立在享乐的销售与消费基础上的城市化模式,并以澳大利亚著名的旅游城市黄金海岸和阳光海岸为案例分析了旅游城市化对当地所产生的一系列影响(Mullins P.,1991);Gladstone在Mullins研究的基础上,将美国旅游城市分为旅游大都市和休闲城市两种类型,并指出后者特征较符合Mullins研究结果,而前者表现出不同的特征(Gladstone D.L.,1998)。此后,Hannigan(1995)、Page(1995)、Luchiari(2011)等分别从旅游实现老工业城市“再生”、城市化承载旅游发展、旅游主导型城市发展特征等方面探讨了二者之间关系。城市化往往伴随着人口的迁移,Oigenblick等认为,旅游业从某种程度上成为人口迁移的媒介,对城市人口的增加起到一定作用(Oigenblick L,Kirschenbaum A,2002)。旅游活动会使得旅游目的地人口数量急剧上升,会出现新的旅游相关的服务行业和原有旅游部门从业人员不足,因此会产生旅游业产业急剧和旅游业从业人员集聚,Williams和Szivas将这种现象称为旅游劳工移民(tourist labour migration)(Williams A.,Hall C,2000;Szivas E.,Riley M.,2003);而Rodriguez和Truly则提出了消费导向的旅游移民概念(Rodriguez V.,2001;Truly D.,2002)。

国内对二者的研究起步较晚,蒙睿等在界定乡村旅游的基础上,对乡村旅游和城镇化研究后认为,乡村旅游促进了城镇化发展,城镇化为发展乡村旅游开拓了空间(蒙睿、刘嘉纬、杨春宇,2002)。陈江伟就义乌城市化和旅游业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认为城市化发展为旅游业创造条件,反过来城市化发展又可以推进城市化进程(陈江伟,2004)。王红等对旅游城镇化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认为旅游城镇化分为内涵式旅游城镇化和外延式旅游城镇化,旅游业在推动城镇化规模扩张、空间结构重组、城镇转型和功能转变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王红、宋颖聪,2009)。王坤等研究认为,旅游经济会受到本地区城镇化和邻近地区城镇化地区进程交互影响(王坤、黄震方、余凤龙、曹芳东,2016);彭邦文以耦合模型等对云南地区城市化与旅游业关系研究后认为,云南地区旅游业与城市化的耦合谢天发展还未达到水平空间平衡(彭邦文、武友德、曹洪华、李松志、王辉,2016)。唐少奕就城市化与旅游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认为我国在加快推进城镇化的同时应以旅游促城市发展,以城市优化旅游环境,推动城市化和旅游业共同发展(唐少奕,2017)。

国内有大量学者对城市化与旅游业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但主要研究集中与比较出名的旅游地如安徽黄山、山西省、云南丽江等城市,也有对长三角、珠三角的研究。贵州作为西南地区省份,森林覆盖面积高、空气清新、环境好、少数民族文化深厚,旅游资源丰富,也有不少学者对旅游产业进行研究,但是对旅游业与城市化研究却很少。贵州省拥有大量的旅游资源,主要有以息烽集中营、遵义会址、猴场会址为代表的红色旅游资源;以西江千户苗寨、肇兴侗寨等为代表的少数名族文化旅游資源;以黄果树瀑布、小七孔、梵净山、百里杜鹃为代表的自然风景旅游资源;以及以修文阳明祠、安顺屯堡、花溪青岩古镇等为代表文化古镇旅游资源。旅游业的发展一定要求相应的基础设施提供支持,比如良好的交通运输能力、酒店餐饮、娱乐等,而城市化的发展正好是诸如交通、住宿、餐饮娱乐等各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过程,正好可以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基础设施支持。一般认为,城市化可以为旅游业提供基础设施方面的物质保障、为旅游业的开发提供智力资金支持、城市化为可以提升旅游业的消费水平,反过来旅游业的发展可以为城市化中城镇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促进地区城镇就业增加,推动城镇改造、塑造城镇新形象(唐少奕,2017)。因此,研究贵州这种多民族、旅游资源丰富、城市化发展较为缓慢省份的城市化与旅游业之间关系意义重大。本文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贵州省城市化与旅游业进行研究。

二、变量、模型与分析

(一)变量选择与检验

1.变量选择与描述。城市化與旅游业主要从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方面相互影响,由于文化、社会、生态三方面难以量化,因此我们这里主要选择城市化率和旅游收入来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目前学术界在测度城市化率主要有单一指标和综合指标,单一指标主要包括城市人口比重、非农业人口比重和城市用地比重三个比重,综合指标是以多项社会、经济指标来计算衡量城市化率,考虑综合指标的复杂性和选取指标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在学术上存在较大争议,因此我们选择单一指标中的非农人口比重来表示城市化率(URB)。在旅游业发展水平上,学者大多数选择旅游业国内旅游人数、入境旅游人数、旅游收入、旅游从业人员等来作为解释指标,但从旅游人数指标、旅游从业人员指标和旅游收入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最终都体现在旅游收入上,因此我们选择国际(ETOUR)和国内旅游收入(DTOUR)作为指标,所以分别用国际、国内旅游总收入表示。本文拟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析,使用Eviews9软件,数据来自《贵州统计年鉴》《贵州六十年1949—2009》和《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

相对世界来说,中国在城市化的研究起步较晚,并非早起研究城市化注重理论,在实证方面比较薄弱。因此,关于城市化数据的统计也相对较晚,就贵州来看,贵州在非农人口比重的统计从2001年开始,但从《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来看,2000年以前的城市化率可以计算,但是计算结果显示1991年的城市化率比2001年的要高,可能是统计口径不一,因此可信度不高,而1992年的城市化率为16.65%,并且1992—2000年的城市化率和全国同期的城市化率趋势一致,因此认为可信。

从图1我们可以知道,贵州1992年的城市化接近17%,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到2016年底,贵州的城市化率为44.15%;从旅游收入来看,1992年全年旅游总收入为2.58亿元,到2016年底,贵州旅游总收入接近5 300亿元,增长超2 000倍。从图1可以看出,国内旅游收入平稳增长,而入境旅游收入趋缓,并且可以看出2003年由回落现象,主要原因是受非典的影响。2004年开始回升,呈现平稳增长态势。

2.变量稳定性检验。由表1可知,原始数据不平稳,一阶差分后,三个序列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平稳序列检验,既三个序列一阶单整。因此,根据协作检验要求时间序列变量必须是平稳或是同阶单整的,因而满足模型分析对变量的要求。

(二)Johansen协整检验

由表1的分析可以看出,三个序列一阶单整,满足协整检验。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来验证三者之间是否存在协调和平衡关系,从长时期分析几着之间的联系(见表2)。

Johansen协整检验在0.05显著水平下表明城市化与旅游业之间只存在一个长协整关系,说明城市化与旅游业之间有同方向变动的迹象。

(三)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及相关分析

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显示,城市化率与旅游业发展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关系,为了研究二者之间的具体关系,本文将采用LNDTOUR、LNETOUR和LNURB三个变量作为内生变量来建立VAR模型,根据AIC和SC信息准则,对LNDTOUR、LNETOUR和LNURB构建二维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其中VAR模型滞后阶数(见表3)。

由表3可知,应选择滞后阶数为4,建立VAR(4)。模型如下:

该模型的的拟和优度R2=0.986799,达到了要求。图2是模型VAR的AR根图表法稳定性检验结果,从图2中可以看出,VAR有一个特征根接近1,为0.9978,但所有特征值都落在圆内,说明模型VAR是稳定的。

(四)Granger因果检验

由于lnurb、lndtour和lnetour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并且存在着协整关系,协整关系只是说明城市化和旅游业发展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但是二者之间长期的均衡关系需要进步分析。因此,可以使用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见表4)。

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表明,城市化与国际旅游收入呈因果关系,而国内旅游收入与城市化呈因果关系,既城市化的发展对促进国际(入境)旅游有显著影响,而国内旅游对城市化发展有显著影响。总体上,旅游业与城市化呈因果关系,这切合现实情况。

(五)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

1.脉冲响应是指在VAR模型中,一个内生变量的冲击给其他内生变量带来的影响。接下来,我们利用以上建立的VAR(4)模型开展脉冲响应分析,来分析城市化与旅游业之间的关系,结果(见图3)。

第一,LNURB首先受到自身的一个标准冲击,前7期受到的是负向响应,到第7期达到极致,第7期后开始正向响应,第9期后基本平稳。主要原因是人口的城市化过程中,前期需要一定产业来吸收就业,导致前7期为负向影响,这也说明我省的城市化进程中产业的就业吸收情况不容乐观,随着人口就业的吸收,基础设施、服务业的不断完善,又对其产生正向响应。第二,LNURB受到来自LNTOUR的一个标准冲击,前4期受到的是负向响应,第4期达到极致,然后开始正向响应,到第7期达到极致,然后趋于平稳。在前3期,旅游业对城市化要求较高的公共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酒店、餐饮等;随着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旅游业从业人员业务的熟练,旅游业收入和消费的增长,宣传等效应显现,产生正向响应。第三,LNTOUR受到LNTUOR的一个标准冲击,第1期至第2期基本平稳,第3期开始正向响应,到第4期达到极致,随后产生负向响应,到第7期达到极致,第7期以后趋于平稳。主要原因是在以人口集聚的城市化前期,人口的集聚对旅游业有一定的正向效应,但是城市化过程中无法在短时间内消化吸收大量人口,因此产生了一段时期的负向响应。但是随着城市化对人口的吸收消化,旅游业各方面业日趋成熟,城市化加速。第四,LNTOUR受到自身的一个标准化冲击,旅游业的发展也会对社会、生态等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前4期一直是负向响应,从第5期开始平稳。总体上看,城市化与旅游业的脉冲响应曲线呈现波动不平稳状态,说明城市化与旅游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还未达到最优状态。

2.方差分解分析。方差分解是分析每一个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的贡献程度,进而评价不同的結构冲击的重要性,VAR(4)的方差分解曲线(如图4所示)。

从图4中左图可以看出,与脉冲响应曲线分析结果一致,旅游业发展前3期对城市化影响不大,第3期后旅游业快速增长,第5期后保持平稳,并保持在40%以上的贡献率。图4右图显示,旅游业对自身发展贡献率很大,在前4期,城市化对旅游业发展没有多大影响,第4期后开始上升,第7期后趋于稳定,并且保持在14%的贡献率水平。综合分析可知,在初期城市化与旅游业相互影响较小,第3期到第6期相互影响较为明显,当城市化与旅游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城市化对旅游业发展的贡献率趋于平稳,旅游业要靠自身的贡献,而旅游业对城市化发展贡献度较大。

三、结论与建议

本文利用贵州省1992—2016年段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和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对城市化与旅游业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从长期来看,城市化与国内旅游总收入、国际旅游总收入之间存在均衡关系。二是Granger因果检验说明,城市化与国际旅游收入呈因果关系,而国内旅游收入与城市化呈因果关系,总体上,旅游业与城市化呈因果关系。三是从总体上来看,城市化与旅游业的脉冲响应曲线呈波动不平稳状态,既城市化与旅游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还未达到最优状态。四是在初期,城市化与旅游业相互影响较小,当城市化与旅游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城市化对旅游业发展的贡献率趋于平稳,旅游业要靠自身的贡献,而旅游业对城市化发展贡献度大。根据以上分析,提出几点建议:首先,在理念方面,城市规划者应该将旅游业的发展考虑到城市的规划中,城市化发展要充分体现休闲旅游、城乡统筹、城市文化、地方风俗、经济民生、对外开放等功能,探索能体现地区特设文化的城市规划建设、城市经营管理和城市化可持续发展。其次,在基础设施方面,在城市化建设中,要健全城市基础设施和提升公共服务建设。旅游业是一种旅客的感官体验活动,旅客的旅游过程中,交通设施、景观、通讯等基础设施和住宿、饮食、服务都会直接影响旅客感官认知度。因此在城市化与旅游业协调发展的进程中,要加强城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公共服务。再次,注重保护地域地区传统文化和生态文化,促进城市化与旅游业发展。在城市化发展中,应当注重以地方特色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对生态的保护,避免“千城一面”“丢失个性文化”和“生态污染”等问题,旅游业是一项文化性较强的产业,游客在旅游中更多的是为了体验当地的地方文化和当地风俗,因此在发展过程中要保护和发掘地方专题文化,旅游活动同样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一个地方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如果缺失良好的生态环境,再好的旅游资源也难以吸引旅客。最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确保城市化与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不管是城市化还是旅游业发展,都需求人才队伍。相关人才队伍的缺乏,必定会制约城市化与旅游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Mullins P.Tourism urbaniz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and Regional Research,1991,(3):326-342.

[2]  Gladstone D.L.Tourism urbaniz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J].Urban Affairs Review,1998,(1):3-27.

[3]  Hannigan J.A.Tourism urbanization[J].Current Sociology,1995,(1):192-200.

[4]  Page S.Urban Tourism[M].London:Routledge,1995:171-193.

[5]  Luchiari D.P.,Celia Serrano.Tourism and environment in Brazil[EB/OL].http://www.abep.nepo.unicamp.br/docs/outraspub/Rio10/rio10p255a276.pdf,2011-05-17.

[6]  Oigenblick L,Kirschenbaum A.Tourism and Immigration:Alternative Approache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2,(4):1086-1100.

[7]  Williams A.,Hall C.Tourism and Migration:New Relationships between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J].Tourism Geographies,2000,(1):5-27.

[8]  Szivas E.,Riley M.Tourism Employment during Economic Transition[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3,(1):64-76.

[9]  Rodriguez V.Tourism as a Recruiting post for Retirement Migration[J].Tourism Geographies,2001,(1):52-63.

[10]  Truly D.International Retirement Migration and Tourism along the Lake Chapala Riviera:Developing a Matrix of Retirement Migration Behavior[J].Tourism Geographies,2002,(3):899-918.

[11]  蒙睿,劉嘉纬,杨春宇.乡村旅游发展与西部城镇化的互动关系初探[J].人文地理,2002,(2):47-50.

[12]  陈江伟.论义乌城市化与旅游的互动关系[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4):39-42.

[13]  王红,宋颖聪.旅游城镇化的分析[J].经济问题,2009,(10):126-129.

[14]  王坤,黄震方,余凤龙,曹芳东.中国城镇化对旅游经济影响的空间效应——基于空间面板计量模型的研究[J].旅游学刊,2016,(5):15-25.

[15]  彭邦文,武友德,曹洪华,李松志,王辉.基于系统耦合的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分析——以云南省为例[J].世界地理研究,2016,(2):103-114.

[16]  唐少奕.城镇化与旅游业发展互动关系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7,(9):112-116.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Tourism in Guizhou Province based on VAR Model

YE Han-liang1,ZHOU Shan-shan2

(1.College of Economics,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 550025,China;

2.Shanghai Lixin Institute of Accounting & Finance,Shanghai 200235,China)

Key words:urbanization;tourism;interrelation;Guizhou province

作者:叶含亮 周珊珊

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研究论文 篇3:

旅游城镇化理论内涵及其发展研究综述

[摘 要]旅游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伴随着旅游业和城市化不断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必然现象。本文对旅游城镇化的理论和内涵进行梳理,对国内外有关旅游城镇化的研究理论进行总结,比较分析国内外旅游城镇化发展的实践,研究旅游城镇化的动力机制、模式、影响,试图为旅游城镇化理论与实践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旅游城镇化;城镇化理论;内涵

旅游城镇化起源于福特制时期的高工资和大众消费,成熟于20世纪70年代,即后福特制时期的大众享乐消费的兴起(陆林,等,2006)。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综合实力以及城市基础服务设施的完善,城镇化的动力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包括旅游业在内的第三产业,在推进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发挥日趋重要的作用。旅游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旅游成为城镇化发展发展过程中新生动力。国内外学者对旅游城镇化发展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本文首先对旅游城镇化的概念及其理论内涵进行梳理,对国内外有关旅游城镇化发展的研究理论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析国内外旅游城镇化发展的实践,以期对旅游推动城镇化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1 旅游城镇化的理论内涵

国外学者对旅游城镇化内涵的理解,基于后现代主义消费观和城市观点一种城市形态,是一种建立在享乐的销售与基础上的城市化模式。最早提出旅游城镇化(tourism urbanization)概念的是Mullins(1991),他对旅游城镇化与其他类型的城市(工业城市)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简单的概念框架体系对澳大利亚黄金海岸和阳光海岸两个旅游城市进行了实证分析。这个概念体系因为社会因素不同而导致的城市空间差异、居民结构差异;独特的旅游资源;人口和劳动力的迅速增长;后福特的生产方式;政府对城市建设的间接调控;以大众享乐消费和定制消费为特征。

国内已有学者对中国旅游城镇化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旅游城镇化概念进行了界定。黄震方(2000)借用城市地理学中对城镇化的定义,将旅游城镇化定义为:旅游区非城市人口向城市转移和集聚,旅游城市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在人们的旅游活动中作用逐渐增大的现象。王冬萍(2003)认为,旅游的发展带动了人口、资本、物质等生产力要素向旅游依托地区集聚和扩散,从而带动城市规模扩大和城市质量提高两方面的内容。陆林等(2009)从城镇化的角度,认为旅游城镇化是旅游作为推动城镇和谐的一种动力,引导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从消费的角度看,旅游城镇化是指为了满足人们由传统的日用型消费向现代享乐型消费转移,提升城市功能的过程。旅游作为现代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的城镇化过程是一种新的城市化模式。李璐芳,等(2007)则在王冬萍所定义的旅游城镇化概念基础之上,进一步对旅游城镇化的含义作了如下描述:将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来建设,以更好地发挥城市的旅游功能,促进城市建设,繁荣城市经济。安传燕(2008)将旅游城镇化定义为:把旅游作为一种推动人类社会经济转型、社会变迁和文化重构的动力来促进区域城市化的一种过程和现象。内涵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城市的景区化和景区的城市化。

尽管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视角不同,但是对旅游城镇化的内涵基本一致,综上所述,旅游城镇化理论的基本内涵包括几个方面:①旅游城镇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是城市旅游功能日益提升和增强的过程,是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②旅游城镇化是旅游促进城镇化水平和质量提升的过程。

2 旅游城镇化理论发展比较

随着学者们对旅游城镇化内涵研究逐步深入,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将研究重点放在旅游城市发展的研究上,对旅游推动城镇化的发展认识逐渐深入,得出了一些具有实践意义的结论。国外学者对旅游城镇化的模式、旅游城镇化的管理与决策、旅游城镇化的效用与影响进行研究。

2.1 旅游城镇化的模式

按照开发对象的不同,T.C.Chang,等(1996)指出旅游城市化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模式:一是生产制造业中心被作为新的旅游景点而得到再发展,诸如宾夕法尼亚州理海谷的采矿业城镇;二是顺应当今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潮流开发了新的旅游景点,如澳大利亚的黄金海岸和阳光海岸,日本的海岛度假区。按照开发的城市旅游产品不同,可分为以有形旅游吸引物为依托的旅游城市化和以无形旅游吸引物为依托的旅游城市化。其中,城市的许多建筑及设施都被学者作为城市旅游吸引物进行了研究,例如:William A.(2000)对建筑雕塑的研究。而对无形旅游吸引物的研究则主要集中于城市活动、节事与会展等的旅游吸引物上。例如Keith Dewar以哈尔滨冰雪资源和冰雪节为例,讨论了城市如何利用自身资源通过旅游节事和旅游吸引物的创造来吸引旅游者。另外,Peter Schofield研究了曼彻斯特通过再现和重塑城市在过去和目前电影中的银幕形象,来为城市传统旅游提供新的旅游产品、增强城市旅游吸引力。

2.2 旅游城镇化的管理与决策

在旅游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不仅面临着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更面临着如何解决城市在发展旅游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与冲突。国外对旅游城镇化管理与决策方面分文管理主体、城市协调发展、规划政策三方面的研究。

旅游管理主体研究对象不只是政府部门,随着旅游的发展,私营部门、社区和公众也成为管理主体的研究对象。Jonathan Wager(1995)对吴哥(柬埔寨古城)进行了研究,指出政府要通过建立专门机构来管理旅游资源和规范发展。Marcjanna M. Augustyn(2000)在分析旅游目的地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合作的成功因素,并在评估了此种安排成绩的基础上,指出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的合作是旅游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Douglas G Pearce(1998)研究了巴黎政府如何积极培育和管理旅游发展,尤其强调了政府在协调城市各方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城市协调发展的研究。Bob McKercher(2005)考察了香港旅游发展与文化遗产管理的关系。Jan van der Borg(1996)认为当遗产城市旅游的发展支出大于收入时,必须对旅游的发展进行干涉和管理。

城市规划政策的研究。多数文章都将规划和政策作为文章的一部分来论述或研究,单独研究城市规划政策的论文比较少,C.A.Hope和Bradford(2001)旅游发展的政策及变化进行了研究。

2.3 旅游城镇的效应和影响分析

旅游城市化对城市或当地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的影响是旅游城市化研究的重要内容。Mullins以澳大利亚著名的旅游城市黄金海岸和阳光海岸为案例分析了旅游城市化对当地所产生的一系列影响。主要表现为:城市人口和劳动力的迅速增长,城市规模扩大,城市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居民的生活环境产生了负面的影响。Allen等指出旅游城市化在不同程度上引起了海滨型旅游目的地的变化,如景观的变化、自然环境的退化、海岸生态系统的破坏、新居民的迁入、现有社会结构的改变和土地利用的矛盾。Luchiari等认为旅游城市化是一个能增强地方与世界相互联系的过程。

同时,国内学者从旅游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发展模式及其特征,旅游城镇化的影响等方面展开研究,主要结论如下:①旅游活动在本质上符合城镇化进程的内在动力和规律,具体来说,旅游需求拉动旅游城镇化,旅游供给推动旅游城镇化。②根据不同类型的城市,旅游城镇化有不同的特点,有专门旅游城市的旅游城镇化,转型城市(老工业城市、新兴城市)的旅游城镇化,综合性城市的旅游城镇化,这三种类型的旅游城镇化在城市规模,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形象塑造,产业结构,城市阶层结构和阶层关系,城市环境建设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点。③旅游城镇化可以改善城市环境和功能的,优化提升城市的文化环境,并且是城市再生的重要动力,同时旅游城镇化带来巨大的人口压力,造成旅游资源的破坏;城市用地剧增;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等负面影响。

3 旅游城镇化的实践比较

美国、澳大利亚、巴西是旅游城镇化发展实践比较早的地区和国家,我们以这些国家发展比较成功的案例城市同中国的北京、桂林、义乌旅游城市进行比较,可以得到如下几点结论:①从旅游城镇化的动力机制来看,国外城镇化的动力机制主要是资金驱动、资源驱动和地产驱动,以人工和旅游资源为依托发展旅游城镇化。国内的旅游城镇化根据城市特征以及城市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将其分为经济驱动、资源驱动和综合驱动三种不同的类型。②从旅游城镇化的特征来看,外来人口的涌入是最明显的特征。主要包括两类旅游移民,旅游劳工移民和消费导向的旅游移民。西方国家的研究关注旅游移民,而我国的学者关注旅游劳工移民对城市发展的影响。③在旅游城市发展的具体措施方面,国外注重以公私部门的合作,包括合作修建基础设施,开发房地产,投资娱乐设施等。而国内的旅游城市发展则以政府为主导,注重旅游、商务、娱乐综合体的建设。

4 结论和建议

通过国内学者理论研究成果的总结和国内外实践的比较分析,我们对旅游城镇化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①旅游城镇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城市在推动旅游城镇化的过程中,既要把握旅游在城镇化发展不同阶段对城市功能提升发挥的作用,又要将旅游对城市的影响细化到经济、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注重各环节之间的联系,做好合理的城镇化进程研究。②旅游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各个参与主体的共同作用,政府应当充分发挥引导作用,通过制度、政策的建立,形成各方主动参与的积极旅游城镇化,包括公私部门合作的营销、基础设施建设、旅游项目运作等。③旅游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和管理机制应该因地制宜。我国不少城市因旅游而兴起,也有不少城市旅游作为主导产业带动城市成功转型,还有不少城市将旅游作为城市的主导产业之一。因此,加强旅游城镇化的类型和个案的研究,对于动力机制相同的旅游城市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④与国外旅游城镇化的研究相比,我国旅游城镇化的理论体系尚处于构建之中,研究领域较分散,研究内容不够丰富,尚未凝练成明确的研究领域和方向。在未来的旅游城镇化研究中,在实践案例的基础上构建旅游城镇化的理论体系研究尤为重要,并且需要探索城市在旅游城镇化过程中更为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

参考文献:

[1]陆林,葛敬炳.旅游城市化研究进展及启示[J].地理研究,2006(6):741-750.

[2]Mullins P. Tourism urbaniz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1991,15(3):326-342.

[3]黄震方,吴江,侯国林.关于旅游城市化问题的初步探讨——以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 ( 2) : 160-165.

[4]王冬萍,阎顺. 旅游城市化现象初探以新疆吐鲁番市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3 (5) : 118-122.

[5]李璐芳,谢春山.旅游城市化现象探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7):166-167.

[6]安传燕.旅游城市化内涵及动力机制研究[J].现代管理,2008(8):223-224.

[7]Chang T C,Simon M. Urban heritage tourism: the global-local nexu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6,23(2):284-305.

[8]Williams A,Hall C. Tourism and migration: new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J].Tourism Geographies,2000,2(1):5-27.

[9 ]Jonathan Wager. Developing a strategy for the Angkor World Heritage Site[J].Tourism Management,1995(7):515-523.

[10]Marcjanna M. Augustyn,Tim Knowles. Performance of tourism partnerships: a focus on York[J].Tourism Management,2000(4): 341-351.

[11]Douglas G Pearce. Tourism development in Paris: Public intervention[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8(2):457-476.

[12]Bob Mckercber,Pamela S.Y. Ho,Hilary du Cros. Relationship between tourism and cultural heritage management: evidence from Hongkong[J].Tourism Management,2005,26(4): 539-548.

[13]Jan van der Borg,Paolo Costa. Giuseppe Gotti. Tourism in European heritage citie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6(2):306-321.

[14]C.A.Hope,M.S.Klemm. Tourism in difficult areas revisited: the case of Bradford[J].Tourism Management,2001(6):629-635.

[15]Allen J S,Kang Shou Lu,Thomas D Potts.A GIS-based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of parcel land-use change in a coastal tourism destination area[R].Vancouver:Presented at the 1999 World Congress on Coastal and Marine Tourism Vancouver,British Columbia,Canada.

[16]Luchiari D P,Céia Serrano. Tourism and Environment in Brazil[EB/OL].http://www.abep.nepo.unicamp.br/docs/outraspub/Rio10/rio10p255a276.pdf.

[作者简介]孙莉(1979—),女,博士,北京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作者:孙莉

上一篇:车辆导航监控系统设计研究论文下一篇:地理学科核心能力教学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