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生态环境演化的动力机制及其山区可持续发展对策

2024-04-20

岩溶生态环境演化的动力机制及其山区可持续发展对策(精选4篇)

篇1:岩溶生态环境演化的动力机制及其山区可持续发展对策

岩溶生态环境演化的动力机制及其山区可持续发展对策

长江流域岩溶区多属于地质-生态环境脆弱带,而脆弱的地质-生态环境严重阻碍区域可持续发展.在揭示岩溶系统及其演化动力机制 ,以及分析控制和影响岩溶生态环境系统形成和演化的因素的`基础上 ,着重阐述长江流域岩溶景观系统演化和脆弱岩溶生态环境区域特征,探讨岩溶山区人地系统的演化特征和退化原因,并简要地提出岩溶山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作 者:聂伟杰 胡宝清 吴丽芳 作者单位:聂伟杰(贺州高中,广西贺州市,542800)

胡宝清,吴丽芳(广西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南宁,530001)

刊 名: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XI TEACHERS COLLEGE(NATUR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0(z1)分类号:F205 X24关键词:岩溶动力系统 岩溶生态环境系统 岩溶山区 区域可持续发展 对策措施

篇2:岩溶生态环境演化的动力机制及其山区可持续发展对策

表层岩溶作用的气体动力学机制及其环境效应

主要阐述了岩溶作用的溶蚀机理并以CO2为核心论述了表层岩溶作用的气动力学机制,借助云贵高原部分地区的岩溶资料,分析了CO2对岩溶作用的`影响,根据碳循环的模式,论证了岩溶作用对大气中CO2含量的调节作用,及其产生的环境效应,对深入研究全球变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作 者:杨宝美 杨子荣 YANG Bao-mei YANG Zi-rong 作者单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辽宁,阜新,123000刊 名:西部探矿工程英文刊名:WEST-CHINA EXPLORATION ENGINEERING年,卷(期):21(8)分类号:P58关键词:岩溶 碳酸盐岩 气体动力学 环境效应 karstification carbonate rocks aerodynamic force Environmental Effects

篇3:岩溶生态环境演化的动力机制及其山区可持续发展对策

关键词:混合组织,PPP,动力机制

PPP (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是指政府公共部门与民营部门合作过程中,让非公共部门掌握的资源参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政府公共部门的职能并同时为民营部门带来利益。公共部门可以通过适当的合同安排吸引私人部门参与公共物品的提供,形成公共物品供给领域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尽管PPP的应用可以追溯至几百年前,但现代意义上PPP的诞生却是近20年的事情。由于PPP能够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多元化投资有效缓解财政压力并提高项目建设和运营的效率,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对PPP的理论研究也呈现出方兴未艾之势,成果不断涌现,但大多都是从项目管理的角度出发研究公私双方在不同领域合作的路径和策略,总结现实案例的成败得失。本文对PPP理论进一步挖掘, 运用混合组织理论对PPP的本质、动因及特征深入分析,并以系统演化理论为基础揭示PPP迅猛发展背后的动力机制。

一、PPP 的基本理论———本质、定义、特征

1. PPP本质是一种混合组织。关于混合组织并不存在一个被广泛接受的规范化定义。总体而言,对混合组织这个概念的使用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将其定义为介于公共组织和私人组织之间的组织类型。Emmert ( 1987) 指出: “混合组织即部分为公,部分为私”[1]。即混合组织兼具“公”和“私”两方面的特征,依据形成混合组织双方地位的不同划分为政府主导型混合组织和市场主导型混合组织,依据形成方式的不同则可以分为直接创办型、公共组织转化型和私人组织扩展型等。第二类是将其定义为介于企业科层制组织和市场组织之间的组织类型。Williamson ( 1985) 认为企业具有较好的行政控制力和协调适应能力, 但却在激励强度方面不够,市场具有较高的激励强度,自适应能力强,但在行政控制和自发适应方面显得无能为力。混合组织是存在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广阔的中间地带”[2]。根据这种定义,混合组织的大量出现源于企业和市场这两种基本经济组织形式之间的相互渗透。混合组织带有企业和市场两个方面的双重特征。 “看得见的手” ( 企业内部的科层制管理) 与“看不见的手” ( 市场的价格机制) 同时调节着资源的配置,是一种有组织的市场和有市场的组织。第三类是将其定义为不同机构之间的合作。Menard ( 2004) 将混合组织定义为法律上独立的机构之间开展合作,对技术、资本、产品和服务进行分享或交易,但没有统一的产权,相互之间的调整基本不依赖价格机制的组织[3]。这种定义将混合组织视为不同机构之间的契约关系,合作各方承担一定责任,对未来行为进行承诺并对利益进行分享。它强调合作各方产权的独立性,并分别拥有一定的剩余索取权。

上述三个定义反映了人们在认识混合组织时视角的不同,但无论是哪一个定义,都强调混合组织是由不同的独立经济组织之间通过某种合作关系形成的,都具有某些相同的特征。第一,混合组织的参与者之间要进行包括信息在内的各种资源的共享,充分利用其它参与人所具备的某种优势为自身谋取利益,因此参与者之间是通过合作、协调等方式来开展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参与者将被迫放弃一部分自主权,一个有效的合作机制有助于降低参与者的机会主义行为,提高合作的绩效。其中,能够降低参与者利用信息优势谋利的信息系统至关重要。第二,有效合作机制的建立是通过缔结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来完成的。如果说降低成本获取利润是混合组织形成的动力,参与者各方订立的正式合作合同就是混合组织存在的基础。参与者各方拥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直接决定了参与者各方获利的大小,这需要在合同中予以明确。由于不确定性的广泛存在,合同往往由于不可能穷尽所有可能性或缔结成本过高而需要进行不可预见的修正。因此,尽管要突出合同尤其是正式合同的基础性地位,也不可忽视合同之外的因素如声誉等对于混合组织治理的补充作用。第三,混合组织因为集合了参与各方的力量而具备了更加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但不可忽视的是,混合组织并非是一体化的组织,参与各方拥有独立的产权和剩余索取权。尽管参与者各方可能被混合组织的某个共同目标所统驭,但参与者各方之间仍然存在一种竞争的关系。有关参与者各方相互依赖的程度只能在事后而不是事前签订合同时就能获知, 因此事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时就涉及参与者各方之间的利益平衡,这往往成为参与者各方发生冲突乃至混合组织难以维系的根源。

前文指出了混合组织的三种定义。第一种定义强调混合组织兼具“公”和“私”两个方面的 特征,PPP明显符合该种定义的要求。从广义的角度看,PPP就是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某种形式的合作关系。第二种定义强调混合组织兼具“市场”和 “企业”两方面的特征,PPP也符合该种定义的要求。因为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是通过技术转让、特许经营、承包等形式达成的,既不同于企业的科层制组织,也不同于纯粹的市场买卖关系。第三种定义强调参与者各方之间的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契约关系。PPP同样符合该种定义的要求。PPP是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就公共物品供给进行合作而采用的各种契约的总和, 是双方通过合同结成的长期稳定的契约关系。双方享有合同赋予的权利,也承担合同规定的义务。由此可见,无论从哪种定义出发,PPP都可以无可置疑归地入混合组织,具备混合组织的一般特征。

2. PPP的定义。作为一种混合组织,PPP身具组织和市场的双重优势,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目标。它通过充当公共物品供给和需求的中间层来参与社会的公共管理。PPP通过将提供公共物品的任务和责任转移至私人部门来获得财政资金的节约和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在PPP实施过程中,由公共部门确定公共物品的需求情况并对项目进行评估和监督,而项目的设计、建设、运营、管理及维护等可以交由私人部门来承担。因此,PPP的出现使公共部门从公共物品的供给者和所有者变成了公共物品的采购者与监督者。

PPP的各参与方之间是一种合作的关系,依靠契约来实现相互之间的协调。这种契约关系不同于纯粹的市场交易关系,某种程度上具有一体化的性质,但参与者各自保持独立的产权、经营自主权和剩余索取权,合作关系建立在市场关系基础之上,并未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准确地讲, PPP是一种半组织、半市场的混合组织,是介于组织和市场之间的一种中间层形式。因此,从混合组织的视角出发,对PPP的定义应该突出合作、契约、双赢等核心要素。本文基于混合组织理论,对PPP定义如下: 所谓PPP,是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通过长期合作契约关系形成的混合组织。该混合组织追求的目标是在实现有效满足公共服务的需要的同时保障私人部门获得一定的利益,实现目标的途径是公私双方的资源结合和风险分担,保障机制是以正式合同为核心、包含信任机制在内的一系列法律和道德约束。

3. PPP 的特征。

( 1) 资源共享能够带来双赢。PPP的参与者各方通过对资源的共享能够实现双赢或多赢的局面。PPP混合组织中的私人部门参与者,拥有专业化的知识和信息,减少了公共部门的信息搜寻成本,也减少了公共部门在材料采购和委托生产时讨价还价成本。公共部门可以充分利用私人部门在资金、技术和管理上的优势来提高公共物品提供的效率和质量。公共部门还可以向私人部门转 移项目风险并通过手中的监督权促使私人部门供给高质量的公共物品。私人部门则可以从公共部门得到参与盈利项目建设经营的权利,利用政府的特许或其他承诺获取更高的租金。

( 2) 合同治理是PPP成功的关键。参与PPP的各方都是独立主体,其个体理性与PPP混合组织的集体理性未必一致。参与PPP的各方既是合作的关系,也是竞争的关系。任何一方都会力图承担更小的风险并分享更大的利润。PPP作为混合组织的一种,本质上是一种治理结构,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缔结合约。合同风险是混合组织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合同风险容易引发两类机会主义行为,一类是降低自身成本而不顾对整体收益造成的负面影响; 另一类是通过对其他参与者施加约束来提高自身收益分配份额。限制上述机会主义行为的基本途径就是进行合同治理,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在PPP下签订的合同是关于公共物品建设经营的合同,这类合同的关键是明确以下几个方面: 产权及控制权; 支付方案; 合作持续期长度; 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标准。拥有合理约束激励机制的合同治理可以使PPP走出囚徒困境。

( 3) 信任机制是合同治理的必要补充。PPP下参与者各方是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合作的。这个过程随时可能出现预料不到的变数,试图通过正式合同来穷尽各种可能性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为了节约交易成本,合同治理需要依靠信任机制来加以补充。信任是PPP各参与者在面向未来不确定性时表现出的彼此信赖。信任往往是基于关系或声誉而存在,能够有效降低公共物品供给合约中的机会主义行为。

二、PPP 产生的动因

1. 节约交易成本。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混合组织理论可以视为是对交易成本理论的一种延伸和拓展。根据Coase ( 1937) 对交易成本的节约是企业产生、存在及替代市场的唯一动力[4],张五常 ( 1983) 指出,企业并不是用非市场方式替代市场方式,而是用交易费用较低的要素市场替代了交易费用较高的产品市场,是市场形态高级化的表现[5]。混合组织的出现,使构成混合组织的各参与方能够通过对信息和其他资源的共享来降低交易成本并获得更多租金。市场交易存在着“摩擦 力”,即由于搜寻、谈判及信息不对称等引发的交易成本,如果混合组织的形成导致的交易成本的降低能使经由混合组织进行交易的收益超过直接市场买卖的收益,混合组织就一定会因为理性人对利润最大化的追逐而出现。作为一种混合组织, PPP的存在以能够有效降低交易成本为前提。可以说,节约交易成本、提高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是PPP产生的根本动因。

如果不存在PPP,公共部门要么单独完成对公共物品的投资管理,要么将公共物品的运营和管理交与自由市场上的私人部门。公共部门不仅承担了建造公共物品的巨大投入,也承担了行政管理低效或由于搜寻、谈判、信息不对称等带来的交易成本。而PPP的出现,一方面意味着公共部门投入的降低,一方面意味着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通过缔结长期合约实现了资源共享,利用了私人部门在技术和项目管理上的经验优势,降低了由搜寻、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导致的交易成本。不仅如此,混合组织是建立在长期合作契约之上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能够有效减少参与者各方的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行为,减轻逆向选择的危害并降低内部监督的成本。

2. 改善公共福利。PPP作为一种混合组织, 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改变公共部门和市场之间的角色。信息技术的进步增进了政府和企业整合和运用外部资源的能力,PPP就是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相互渗透的结果。一般地讲,PPP中的私人部门掌握着提供公共物品的核心生产要素,且PPP的混合组织可以通过与其他私人部门签订承包、分包等合同来使更多私人部门参与到公共物品的提供中来。公共物品如果不采用PPP,政府需要成立庞大的纵向一体化组织并通过市场交易行为来提供公共物品并负责公共物品的经营管理。采用了PPP后,公共部门可以充分利用私人部门的资金、技术、信息等来完成公共物品的建造和经营, 这不仅降低了交易成本,而且还能创造出能够利用技术变革和市场机会的新的交易。因此,PPP作为一种混合组织能充分利用私人部门的资源,比公共部门直接提供公共物品更能增加社会的福利。

三、PPP 演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 一) 系统演化理论

系统演化理论源自系统科学。所谓系统,是指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发生联系的各要素的集合。一个具体的系统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一是必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组成; 二是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 三是系统具有确定的功能。这三个基本条件缺一不可,否则就不能构成一个系统[6]。系统科学主要研究系统的要素、结构和性质,是一门总结复杂系统的演化规律,研究如何建设、管理和控制复杂系统的科学。

系统内的各要素之间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相互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系统内的各要素按照一定的层次和顺序,在空间和时间位置上形成有序结构。系统的状态是随着时间而变化的。系统的动态性表现为两种形式: 一是平衡动态,即系统状态随时间变化但并不改变系统的内部结构; 二是演化动态,这时系统的内部结构和行为功能会发生变化,而造成系统状态随时间的变化。

狭义的系统演化仅指上述的演化动态,即系统结构或性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而广义上的系统演化还包含了平衡动态,它包含了系统的任何可能性变化。因此,从广义上讲,任何一个客观存在的系统都处于不断演化之中[7]。根据系统演化理论,系统自身是一个复杂的层级结构,又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系统演化的动力来自系统外部和系统内部两个方面。系统演化的外在动力源于系统与环境互动方式的变化。环境的变 化会导致系统对环境的不适应并对系统的演化形成压力,要素离开平衡状态并通过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在远离原平衡状态的情况下形成新的系统结构,实现一种新的平衡状态,它比原先的平衡状态前进了一步,即出现了系统演进。系统演化的内在动力则源于系统结构的变化, 系统结构的变化又源于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 二) PPP 演化的一般机制

系统必须能够动态地适应环境的变化,缺乏效率的组织形式和功能会不断被富有效率的组织形式和功能所取代。PPP系统与其他经济系统一样,其演化的过程就是不断适应新环境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归结为差异、选择和维持这三个机制之间的相互作用[8]。所谓差异,是指系统中的亚群体在禀赋、行为模式及组织形式上的不同。形成PPP的两个主要亚群体,即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 显然无论在哪个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异。公共部门拥有公权力,追求社会效益,私人部门拥有资金和技术,追求自身的利润最大化。所谓选择,是系统及系统中的亚群体适应环境的过程,适应环境者继续存在并发展,不适应环境者被淘汰。PPP项目可能因为适应环境而带来双赢,也可能因为对市场需求、生产成本或市场竞争等外部环境的误判而失败。所谓维持,是指系统的存续,既包含对原有结构的遗传,也包含对因为知识积累带来的成功变异的保持。维持源于惯例,即系统中重复且可预测的行为。惯例的存在能够缩短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适应环境的时间,降低合作的成本。但当惯例因为环境变化而妨害了公共部门或私人部门的目标实现,上述的选择过程就会发生。一旦由于选择所导致的变异取得合法性并形成新的惯例, 选择的结果就是有效的,将被继续维持直到新变异的发生。

对PPP演化机制的理解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PPP发展过程的描述,二是对PPP演化动力的探讨。PPP系统是一个经济系统,其演化的路径和动力与自然系统或机械系统有本质区别。作为一种近20年才出现并被广泛应用的新型组织系统, 知识是其最为基础性的要素,知识的积累、开发及应用,是决定PPP系统适应环境能力的基本因素。PPP系统的演化始于知识积累,知识积累引发系统的变异和选择,并进而导致了系统的结构变迁,结构变迁带来知识存量的增长,使知识积累得到更新并开启下一轮循环。PPP的各参与方存在差异, 尤其是知识结构上的差异。外部环境促使各方去积极实现知识共享,从而导致PPP系统的知识积累。环境的变化和知识的积累引发变异的出现, PPP面对出现的变异做出选择,选择的结果导致了系统结构的变迁,并带来新一轮的知识积累。这时,维持机制将发挥作用,被实践证明有效的结构变迁将被合约固化并取得合法地位,为新知识的出现及变异的再次发生奠定基础。

( 三) PPP 演化的动力机制

系统的演进是在要素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和展开的。环境是系统存续的外部条件,环境的变化对系统构成了持续的压力,是系统演化的外部动力。适应环境的变化又离不开系统内部要素的改变, 这种改变是系统演化的内部动力。PPP是一个系统,由若干子系统构成,其本身又是社会经济这个更大系统的子系统。要认识PPP演化的动力,就要将PPP置于社会经济这个更大的系统之中,通过对PPP系统要素之间关系以及要素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寻找PPP演化发展的动力。事实上,PPP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自适应系统,要素具有适应性并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PPP系统演化的过程就是该系统自适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环境的改变构成其外部动力,要素之间的矛盾运动构成其内部动力。外部动力决定着PPP系统长期中的渐进式变迁,内部动力决定着PPP系统短期中的激进式变迁。

1. PPP 演化的外部动力。

( 1) 市场需求。城市化可以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规律,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对城市的公共物品产生了巨大的需求。而伴随着城市化所带来的收入水平的提高,又使得对公共物品的需求不断强化[9]。人们对于公共物品不断增长的需求与公共物品受客观条件限制供给不足的矛盾是PPP演化的根本动力。这个矛盾促使人们打破旧有的供给方式并不断尝试新的公共物品的供给方式,它既导致了PPP的出现,也推动着PPP的不断优化和改进。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市场的范围将扩大,对于公共物品的某些潜在需求会变成现实需求。PPP的演化往往是对这些需求的回应,因为只有在市场存在巨大需求潜力时,将公共物品的提供推向市场才具有可行性,私人部门的参与者才能从与公共部门的合作中得到一定的利益。

( 2) 政府导向。根据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公共物品因为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导致遵循“看不见的手”指引的私人部门无法提供,这个被称为市场失灵的现象为公共部门干预经济运行提供了充足的理由。事实上,极力倡导大市场、小政府的亚当·斯密就将提供公共物品最为政府为数不多的职能之一。问题是公共物品往往具有投资数额巨大、投资回收期长、投资回报率低等特征, 仅仅依靠政府来提供会出现资金供给不足、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政府的导向开始发生改变,打破原有公共物品供给一元化格局,鼓励私人资本进入公共领域,逐步形成了由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共同提供公共产品的多元化格局[10]。公共部门积极寻求以多种形式与私人部门进行合作,以BOT、TOT、DBFO等形式为代表的PPP得到了迅速发展。可以说,政府的导向对于PPP的演化具有重要影响, 是PPP演化的重要外部动力。

( 3) 竞争机制。竞争是推动PPP演化的又一重要外部动力。无论是来自公共部门的参与者还是来自私人部门的参与者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对于公共部门来讲,蒂伯特的“用脚投票”理论认为,个人在各管辖区之间的移动,产生了一个类似市场的解决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方法。为实现效用最大化目标,个人通过“用脚投票”的迁移, 选择能够提供给他们最满意的公共服务与税收组合的区域居住,每个人可以得到接近于其偏好的提供水平; 而同时,各区域之间通过相互模仿,相互学习,会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11]。这个理论表明在地方政府之间存在着竞争机制,如果某个地方政府在公共物品的供给上表现不力,其辖区的企业和居民会通过“用脚投票”的方式向其他城市迁移。对于私人部门来讲,最终的经营业绩取决于其在与其他私人部门竞争中的成败。竞争中的成功者将得到超额利润,失败者则面临亏损甚至是破产。竞争给私人部门带来压力,迫使它们不断寻求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营效率的方法,从而推动了PPP的演化。

2. PPP 演化的内部动力。

( 1) 创新体系。PPP演化的内部动力来自PPP系统所依赖的创新体系。该创新体系包含着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两个方面,且具有特定的层次结构。其中,技术创新是最为基础也最为根本的推动力量,它的出现能够诱发制度创新并导致系统状态发生激进式的变迁。制度创新为系统提供了渐进式变迁的激励结构,是突变的内生机制,保障这选择过程的合法性[12]。

PPP存在的目的是为了有效提供公共物品。公共物品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创新。公共物品创新是指根据已有的知识产生关于新公共物品的构想,经过应用研究、技术开发、转化应用等环节开发出新的公共物品,更好地满足公共服务的需要。这个过程虽然不存在市场风险,但却存在着巨大的技术风险,因为开发新的公共物品,要么需要开发新的技术,要么需要对旧技术进行新的应用。公共产品创新的过程是由信息收集与分析、评价分析与决策、研究开发和生产以及效益评价等环节组成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公共物品创新的主体可能是公共部门,也可能是私人部门,一般地讲,供给者往往就是创新主体。

技术创新能够诱发制度创新的出现。各个国家的政府在实践中不断探寻合适的公共物品创新的路径。20世纪90年代,英国政府率先实施了现代意义上的PPP。起初,PPP只是为了缓解财政压力而采用的一种融资方式,现在PPP已经发展成为公共物品创新的主要方式。PPP的应用能够结合参与者各方的资源,降低交易成本并提高公共物品供给的效率。PPP的一个基本特征是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要成功运用PPP,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第一,清晰完善的政策法规制度。私人资本投资于公共项目,意味着资金要经历一段较长时间的沉淀。因为投资在短期没有回报,所以私人部门对相关的法律制度和优惠政策必然极其关注。为了吸引私人部门的参与,政府部门需要进行制度创新,明确在PPP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分别享有的权利和应该承担的义务。第二,适度竞争的市场结构。公共部门在公共物品供给上的垄断地位会带来低效率,在引入私人部门参与公共物品供给的同时,也要通过制度创新来引进竞争机制,培育出产权明晰、具有自我约束机制的市场竞争主体,塑造适度竞争的市场结构。

( 2) 学习机制。PPP是一种混合组织,通过对组织内各种资源的有效组合来实现其目标。正如前文指出,知识是PPP系统最重要的要素。知识积累是推动系统演化的主要内部动力。知识的含义非常广泛,包括各种理论、信息和技术。知识源于学习,PPP创新体系的主要表现就是系统内亚群体之间的知识互动所产生的网络式创新。一个PPP项目从设计论证到建造运营,除了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参与外,往往还有一些来自行业协会、高校、科研院所、政策性银行等机构或专家的参与。这种创新模式突破了传统学习的组织边界,来自官、产、学、研等诸多领域的组织之间的相互学习成为创新的知识源泉。

学习是应对千变万化的外部环境的根本手段, 各参与主体对于自身目标的追求使得有效的跨组织学习成为可能,学习是对知识的掌握、积累和应用[13]。PPP作为一种混合组织,既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也是一个从事创新性学习的主体。对于外界知识的模仿、消化和吸收称为知识的学习效应,运用新的知识对原有知识进行改造和创新并因而获取新的知识称为知识的积累效应,将新的知识运用到产品的生产和管理中称为知识的渗透效应。PPP作为一个系统,业绩决定其演化的路径,能否取得良好的业绩则取决于能够建立起有效的学习机制并充分发挥上述三种效应。

PPP应对竞争压力的主要途径是参与各方之间的合作。PPP中的参与各方是一种合作伙伴关系, 基于这种关系,系统的亚群体之间形成了相互依赖。PPP的各个参与者既是知识的需求者,也是知识的供给者。系统亚群体之间的这种双向推拉,促成了系统内部的知识共享。一般而言,知识可以分为一般知识、产业特定知识和企业专属知识三个层面,公共部门通过PPP可以通过对企业专属知识的共享来提高公共物品供给的效率。另外,PPP也有助于各参与者提供自身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包含学习企图、吸收能力和整合能力三个层次, PPP提供了组织间相互学习的平台,参与各方能够通过学习其他参与者的知识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为从事更多的PPP项目进行知识积累。

四、结语

篇4:岩溶生态环境演化的动力机制及其山区可持续发展对策

1 阳山县农地资源利用现状

根据第2 次土地调查数据, 阳山县土地面积的80.73%为农用地, 面积达到了268 807 hm2。在农用地中, 耕地的面积占14.42%, 面积为38 758 hm2;旱地、水田、水浇地在耕地中所占的比例为54.2%、45.5%、0.3%;园地、林地、其他农用地的面积为2 878、221 413、5 759 hm2;在林地中, 有林地占71.0%, 灌木林地占21.9%, 其他林地占5.6%;其他农用地中田坎占46.3%、农村道路占16.2%、农田水利用地占14.9%、坑塘水面占17.7%、农田设施用地占4.9%[1]。

2 农地资源持续利用障碍性因素分析

2.1 农地生态环境脆弱, 可持续利用面临严重挑战

阳山县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以中山、低山、丘陵为主, 区域内不仅山地面积大, 而且坡面陡峭, 多乱石缝地和石旮旯地。受区域气候的影响, 降雨季节分配极不均衡, 山多坡陡的地表结构造成水土资源易流失, 使阳山县成为广东省水土流失的严重地区。流失的泥土在河道和库塘中逐渐堆积, 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同时, 水土流失还会降低粮食的产量, 降低农业效益, 不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形成恶性循环。

2.2 耕地分散, 土层浅薄, 石漠化潜在威胁大

阳山县岩溶地貌发育, 山多平地少, 地面崎岖破碎, 地势高差悬殊, 耕地以旱地为主, 散布于石灰岩露头的坡地上, 面积小而分布零星, 土壤多为薄有机质层薄层红色石灰土, 不少土壤中岩石裸露, 耕层厚薄不一, 一般不超过50 cm[2], 土壤结构较差, 土质疏松, 保水保肥能力差, 生产力不高。阳山县在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灌溉条件等因子的影响下, 农用地石漠化逐渐成为影响当地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不注重农业环境保护的生产活动, 都会造成石漠化和潜在石漠化的土地退化成石漠化土地。

2.3 人地关系紧张, 后备资源不足

农业是阳山县的主要产业, 当地人均耕地面积比全省平均水平略高, 但是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7.33%。从阳山县的耕地情况来看, 在未利用的土地中, 难以利用的少土荒草地和裸岩石砾地的面积为35 910 hm2[3]。根据刘连胜等[4]的调查, 阳山县能够进一步开发的耕地主要是三等地。这类地主要是开发成本较高, 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不高, 其面积为24 636.05 hm2, 占宜耕地总面积的85%左右。这些土地如果进行改良, 成本高, 改良后产量依然不高;如果不进行改良, 长期被环境改造后可能产生土地退化或其他严重后果。

2.4 石漠化分布广泛, 农地资源开发利用与治理难度大

阳山县是粤北山区石漠化分布的主要区域, 石漠化总面积16 169.5 hm2, 占土地总面积的48.56% , 其中轻度石漠化面积340.6 hm2, 占2.11%;中度石漠化面积6 009.8 hm2, 占37.17% ;重度石漠化面积9 479.9 hm2, 占58.63% ;极重度石漠化面积339.2 hm2, 占2.10%[5]。 石漠化区域土壤和植被稀少, 土被不连续, 水源涵养能力很差, 水土流失严重, 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频繁, 农地资源开发利用与治理难度大, 有些地方出现“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窘境。

3 农地资源持续利用原则、方向与对策

3.1 农地资源持续利用的原则

农地资源的持续利用就是在全面认识区域农地资源现状构成、质量特点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根据农地资源的适宜性和社会经济性, 在时空上建立合理的农地利用方式, 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农地资源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因此, 阳山县农地资源的持续利用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3.1.1 生态优先原则。阳山县生态环境脆弱, 农地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稍有不慎, 就会造成水土流失加剧和石漠化面积的扩大。因此, 农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必须把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作为首要内容,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农地资源的持续利用与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1.2 因地制宜原则。阳山县地貌、 土壤、 水文地质等自然环境复杂多样, 不同地域的社会经济条件、发展潜力与发展方向各不相同。因此, 农地资源的持续利用, 应以当地的资源条件为依托, 根据农地的适应性, 确立合理的发展方向, 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 不能强行开发, 破坏生态环境。

3.1.3 市场导向原则。 农地资源的利用不仅要考虑其自然属性, 而且要考虑其经济属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阳山县农地资源如何利用, 产业结构如何调整和农业如何发展等一系列问题都必须遵循市场规律, 以市场为导向, 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农地利用结构和农业发展方向, 只有这样才能使农地资源的持续利用真正体现经济效益。

3.1.4 可持续利用原则。 农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建立在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 坚持“在利用中保护, 在保护中利用”的方针, 避免掠夺性、破坏性开发, 才能实现农地生产力的持续增长, 保证农地资源良性的永续性利用。

3.2 农地资源持续利用的方向

在广东省的主体功能区规划中, 阳山县属于生态发展区域。在规划中阳山县应该发挥生态屏障、涵养水源、生态旅游示范区的作用[6]。因此, 农地资源的优化利用要以生态适宜为目标, 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以生态效益优先, 确定农林牧业土地利用的优化结构和布局, 处理好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达到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在应用新型的生态技术、加大投资的基础上, 以移民搬迁、人口减载为辅助手段, 保证农民的经济利益的同时促进生态环境向着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

3.3 农地资源持续利用的对策

3.3.1以水土保持为中心, 加强农地生态建设。阳山县的地理环境和环境条件决定了该县的自然生态环境处于较为脆弱的水平, 水土流失和农地石漠化是农地利用资源持续利用的重要阻碍因素。为了保证农地资源的持续利用, 要采取多项措施进行整治。要划分小流域单元, 根据每个单元不同的土地资源现状、生态环境特点、自然经济发展条件, 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 制定不同的发展规划。在发展的过程中以当地的实际情况为准, 兼顾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3.3.2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提高农地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发展多种经营, 是阳山县农地资源持续利用的必由之路。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从阳山县生态环境特点出发, 并结合农地资源特色和优势, 坚持以市场导向、优化配置农地资源为基础, 应用现代科技手段改变落后的耕作方式, 大力优化农业区域结构及农产品品种结构, 走地方特色高效生态农业经济道路, 逐步建立起布局合理、优质高效、竞争力强的生态农业结构, 促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提高农地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实现农业发展的新飞跃。

3.3.3 积极开展土地整理与复垦, 因地制宜开发后备农用地资源。对土地进行整理和垦复是增加农用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措施。除了积极开展土地垦复、治理外, 还要对后备农用地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 政府出台相关的优惠和扶持政策, 增加农用地储备。

3.3.4 强化土地用途管制, 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阳山县生态环境脆弱, 农地资源短缺, 因此, 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应突出对农用地的管制, 重点要放在农用地向非农用地的转移管制和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转移管制上, 实行严格的农用地转用许可审批制度, 要从根本上遏制耕地面积的减少。

3.3.5 改革农地制度, 建立农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机制。农地制度改革是农地资源持续利用的关键。因此, 阳山县必须积极深化农地制度改革, 尤其是要推进产权制度改革, 稳定农户的土地使用权, 鼓励农地制度创新, 建立农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机制;加大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 积极培育农地市场,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来调节农地的供求和使用, 优化配置农地资源, 最大限度地发挥农地资产效益, 促进农地资源的优化利用。

参考文献

[1]黄金国, 郑灵佩, 魏兴琥, 等.粤北岩溶山区农地资源的优化利用与调控:以阳山县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 2014 (17) :240-246.

[2]朱世清, 卢家诚.广东石灰岩山区土壤资源利用研究-以阳山县江英乡为例[J].热带亚热带土壤科学, 1992, 1 (1) :3-8.

[3]肖立.耕地动态变化及驱动力研究-以广东省阳山县为例[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2006:5.

[4]刘连胜, 陈乐书, 李小非, 等.基于GIS、RS的阳山县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J].广东农业科学, 2009 (8) :110-112.

[5]黄金国, 魏兴琥, 王兮之.粤北岩溶山区土地石漠化成因及其生态经济治理模式[J].水土保持研究, 2013, 20 (4) :105-109.

上一篇:幼儿园教师培训下一篇:云南省食品经营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