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职业管理论文

2022-04-19

摘要:职业培训公共服务平台的高效运行,离不开有效的管理监控。本文结合理论研究和宁波市现代服务业公共职业培训平台的管理实践,着重从准入退出、联动管理和质量监控三个方面对职业培训公共服务平台的管理机制进行了探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公共管理职业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共管理职业管理论文 篇1:

公共管理下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探析

摘要:文章阐述了公共管理下职业教育在新时期区域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即其传播知识、培养人才、推广科学技术等均围绕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展开。强调了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密切相关,要不断加大对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投入,确保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而高等职业教育则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在许多地方尚未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它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优势作用也未得到很好的发挥。

新公共管理环境下我国应建立具有多层次内涵的服务型政府,这应该是政府实行高等职业院校管理职能转化的首要目标。实践证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着一个地区劳动力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关系着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具体体现。

公共管理下高等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高等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和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劳动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举措。作为地方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其自身的发展与地方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需要充分发挥自身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来体现。

新公共管理就是要改革政府管理的体制,通过参与公共管理的主体多元化和公共管理手段的企业化方法,使政府发挥新型、不同和有效的作用,而是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促进者,从而达到提高政府公共管理有效性的根本目标,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级技能人才,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大批高级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各行各业生产由劳动密集型逐渐向技术密集型转化,由对熟练劳动者和中初级人才的需求转化为对中高级人才的需求,这种高素质人力资源,需要通过高等职业教育提供。

2.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区域经济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国经济发展的明显趋势不再是区域之间经济发展规模及数量的竞争,而是发展水平和质量的竞争,决定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最关键的因素是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特别是作为区域经济,随着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与升级,高新技术的运用与推广,产品质量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都需要高素质劳动力作为基础支撑。通过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的素质要求和能力结构方面能够实现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对接,为经济发展培养具有各种能力和素质的高技能人才。因此,当务之急是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尽快培养一批实用型人才,以此带动劳动者素质与能力的提升。

3.培养市场短缺人才,加速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综观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应用型人才的短缺制约着一些企业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由于人才培养的职业定向性、市场针对性以及价值功能的高效性,能较好地缓解这一矛盾。从本质上讲,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的教育,也就是其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都要以市场需要为目标,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就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高职院校具有一批科学技术人才和较为先进的实验设备,是一个能参与技术创新、技术交流、技术转化和技术贸易的基地,一方面可以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发明创造、先进工艺、先进技术通过技术市场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科技需要,调整自己的科技方向和科研计划,使其更符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新公共管理下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经济建设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牵动经济全局的先导性事业和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公益性事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抓住“进口”“出口”2个关键,夯实教育教学管理这个基础,面向市场办学,实现由学历教育向终身教育和技能培训的转变,将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人才转变成为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专业技术人才,为加快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1.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健全保障机制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全国独立设置高职院校1 215所;招生人数达313.4万人,与本科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在校生964.8万人,高等职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对于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与此同时,经费投入的不足日益成为制约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相比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偏重于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需要配备更多更新的实训设备,因此往往需要更大的投入。因此,必须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中,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科研工作的经费投入,确保在经费投入、外部环境、整体地位方面使高等职业教育等同于甚至优于普通教育。

2.改革专业设置,建立市场机制

新公共管理环境下对高等职业院校进行管理,就是要政府转变职能。要让高职院校享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真正成为能按市场规则运作,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如专业设置权。应当允许高职院校自主设置专业,能根据社会、人才市场的实际需要自主设置适销对路的专业,增强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功能。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要根据区域经济建设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按照职业岗位需要进行调整。专业设置要适度超前,要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充分注意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产生,对未来人才的需求进行科学预测,适时开设新专业。

对已开设的专业,要及时更新和补充有关知识技能,对预计数年后可能被淘汰的专业要及时停办。专业设置一定要立足地方,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高职院校的专业应围绕当地产业发展需要进行设置和调整,必须仔细地考察当地经济形势,努力把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及科研活动紧密联系当地产业、企业的现状和发展要求,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推动经济发展。

3.改革教学方法,建立实训基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制定职业学校基本办学标准。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鼓励行业组织、企业举办职业学校,鼓励委托职业学校进行职工培训。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高职教育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实践操作的讲解指导,增大实践性环节所占课时的比例,加强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强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在充分利用现有职业教育资源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加大地方财政扶助力度,重点建设共享、共用的开放型实习实训基地。

4.开拓市场,扩大办学规模

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院校想要很好地生存发展必须有强大的集聚力,即尽快提升学院吸纳各种资源用于办学的能力或效应。要按照“产学结合”的理念、“校企合作”的思路,不断创新办学模式,着力打造品牌专业,迅速提高办学声誉并产生强大的集聚效应。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成功与否的标志在于其辐射力,也就是要增强其服务社会、推动乃至拉动经济发展的能力或效应。

5.加强统筹,促进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和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劳动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举措,其最终目的是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我国《高等教育法》第5条规定,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符合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求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办学。这种表述客观上对人们的心理造成了影响,认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由政府负责,政府是唯一的投资人。作为政府的管理对象,高等教育行业应当无条件地服从政府的安排。在这种态势下,高等教育体制陷入僵局,而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高等教育体制创新势在必行。新公共管理主张政府在公共行政管理中应该是制定政策而不是执行政策,政府只起掌舵作用而不是划桨作用。

具体来说,政府的主要管理职能是制定和监督实施法规、政策,检查督促高职院校依法办学,保证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通过规划、拨款、评估和信息发布等手段,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引导、指导和服务。高职院校要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因地制宜,采取有力措施,提升职业教育对促进城乡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劳动就业和再就业以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要以就业为导向进行培养模式、学制、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把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作为衡量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结语

新公共管理思想对我国政府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新公共管理运用于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中,将会使得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更好也更加有效,可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与生产、科研和社会其他各方面的联系,使高职院校逐步具有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积极性和能力。

作者:周向峰

公共管理职业管理论文 篇2:

宁波市现代服务业公共职业培训平台管理机制研究

摘 要: 职业培训公共服务平台的高效运行,离不开有效的管理监控。本文结合理论研究和宁波市现代服务业公共职业培训平台的管理实践,着重从准入退出、联动管理和质量监控三个方面对职业培训公共服务平台的管理机制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职业培训; 平台; 管理机制

职业培训公共服务平台的有效运行,须坚持公益性、服务性、开放性、先进性、共享性的原则,整合相关职业培训资源,开展人才培养公共服务。宁波市现代服务业公共职业培训平台是宁波市政府、市教育局为创建服务型教育体系而搭建的职业培训公共服务平台,集“资源整合、市场培育、培训服务和信息服务”四大功能为一体,整合政府、市场、社会各方面资源,引进国内外一流的培训机构,面向现代物流、现代金融、文化创意、科技信息等宁波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行业,开展紧缺人才培养工作,大力推进教育链与产业链融合以及培训与产业协同发展。根据安排,该平台由宁波市成人教育学校负责管理建设。

平台在运行过程中,作为管理者,学校如何在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下对引进机构做好管理监控,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是摆在学校面前不可回避的一个研究课题。在平台运行中,学校实施具体管理监控,逐渐形成一套适合平台发展的管理机制,即以准入退出机制为基础,以联动管理机制为纽带,以质量监控机制为核心,通过三大机制的共同作用,从而保证整个平台体系的协调高效地运行,发挥平台的公共服务功能。

一、准入退出机制

1. 准入制。引进机构,实行准入制。根据机构的资质条件、管理实力、师资情况、制度建设、培训业绩以及项目的需求性、可行性、质效性等一系列标准和条件,严格按照《宁波市现代服务业公共职业培训平台管理办法》审核把关。宁波市现代服务业公共职业培训平台先后准入德国汉堡市教育管理与人才协调协会(KWB)、上海金程国际金融专修学院、正业咨询公司、用友新道科技有限公司、台湾健锋服务业培训学校等机构进驻。

申请准入程序包括:申请、受理、论证、批准、签约。(1)申请:符合平台定位的培训机构向平台管理中心提出准入申请,提交《准入申请书》,并附相关证明材料。申请机构应在每季度的第一个月内提交申请材料。(2)受理:平台管理中心每季度受理一次申请,对提交的申请书和材料核实。(3)论证:申请被受理后,平台组织专家组对申请机构的准入资格进行论证。论证工作包括对申请机构的基本条件、办学水平、办学业绩、社会诚信等方面的复核,论证采取资料审查、听取报告、问讯、实地检查、调查等方式。(4)批准:平台管理中心将论证通过的机构材料提交平台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批准签约。(5)签约:获得准入资格的申请机构,必须与平台签订《准入协议》,协议有效期为一年。有效期满后,申请机构如想继续准入,须达到平台年度考核评估(年检)合格。

对于开展市场短缺培训项目的引进培训机构,采用特许经营方式,实行机构特许准入制。

2. 退出制。培训平台引入市场机制,对准入机构实行“动态管理”,建立科学的退出机制。对于表现不好的培训机构,平台通过督促整改、暂停办学直至取消准入资格等手段,加强对引进机构的监管,确保培训质量和平台的正常运行。

培训机构在准入期间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平台管理机构将取消其准入资格:(1)不接受平台管理机构监管;(2)违反协议及有关规定;(3)考核评估不合格;(4)造成比较大的设备损坏和经济损失;(5)学员投诉较多;(6)多次出现缺课、改课、停课或到课率较低等现象,造成公共资源浪费;(7)其他严重影响培训平台正常运作的行为。取消准入决定由平台管理机构书面通知有关机构,并以适当方式予以公布。

二、联动管理机制

在实行准入退出机制基础上,宁波市现代服务业公共职业培训平台还通过资源整合共享、项目联动发展等机制,优化管理,促进平台各机构协同发展,形成开放综合优势。

1. 资源整合共享。平台采用“集中管理、分散布局、统筹协调”的方式,最大程度地利用现有各种资源,尽量做到合理布局,统一调度,尽量方便学员和企业,与块状经济相适应、相配套,尽量提高设施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合理性。以实训基地和培训师资整合为例。

平台实训基地的建设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1)建在产业园区或企业。遵循“培训跟着产业走”的原则,把实训场地建在产业园区或企业里,以达到最好的实训效果和为产业服务的目的。主要选择宁波地区现代服务业相关各行业的产业园区或者前20强企业作为实训基地的候选地,经过考察接触、洽谈协商,最终平台在物流等4个行业选定2个产业园区和中化(宁波)集团等4家大型企业作为平台的实训基地。(2)建在院校或培训机构。这些年,宁波市教育系统先后实施了十大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十大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等建设,配备了不少实训场地和设备,一些高校和职业学校也自行配置了不少设备。平台对这些已有的实训场地和设备进行考察甄选,符合平台要求的,选定了浙江商业技师学院、宁波经贸学校等5所学校的实训场地作为平台的公共实训基地。(3)建在平台总部。按照实际情况,在平台管理中心(百丈东路44号),仅2013年投入52余万元进行施设备建设,28余万元进行装修装饰。目前,总部占地面积为7394平方米,拥有容纳100辆车的停车场,具有百兆以上局域网条件,具有功能和数量符合教学要求的专用服务器,能实现局域网上存储和共享培训信息,配备联网并符合主流配置的多媒体计算机、视频投影机或大屏幕投影电视、双向视频教学系统等仪器设备,具有符合教学要求的多媒体网络教室16个,标准教室30个,双向视频教室1个,多功能报告厅2个,多功能会议室3个,多功能展示厅1个,为完成现代服务业培训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提供齐全的硬件保障,能满足培训机构进驻的需要。

三种实训基地建设相结合,其场地和设备出资方式有:平台管理中心独资;企业或者培训机构(院校)独资;平台管理中心与其他机构合资;其他方式,比如捐赠。根据不同培训项目的特点和情况,采用合理的方式,灵活组合,扬长避短,资源高效利用。

在培训师资资源整合方面,平台建立师资共享机制,由平台组织培养师资,建立满足我市开展各类实用技能培训需要的“师资库”,提供给各培训机构聘用,减少培训机构的成本压力。为改变目前实用技能培训中普遍存在的高水平培训师严重缺乏的现状,平台从以下两方面着手:(1)以现代服务业企业的类别和岗位为参照,从企业里选拔一批高技能人员作为技能实训师或指导师,对其进行必要的教学能力培训和提升,使之成为既懂技术又懂教学的高水平实训师,满足我市开展各类技能培训的需要。(2)对高校和职业学校学科教师进行实践性培训,提高其实践能力,使其更好地胜任实践性教学工作,成为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力图解决目前我市院校学科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差、不能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的通病。平台还致力于实施“燎原工程”,集中力量打造一批高端、精英的“培训名师”,以这些精英名师为引领,培养、带动广大的中级和初级人才,形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

2. 项目联动发展。平台加强对各引进机构管理,须将触角延伸至实际运行的项目。深入了解项目的研发、招生、组织开展等,有助于科学管理。共同开发和实施培训项目是平台联动发展的主要形式。围绕宁波市现代服务业领域发展方向,平台加强与各类入驻机构及其他单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进培训项目开展,明确利益分配原则,集成各方优势进行服务。

各入驻机构是职业培训公共服务平台的具体运作者,为更好地为培训需求方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在平台建设及运行过程中,管理者实施项目联动工作制度,即:以项目为纽带,各入驻机构与平台联动,争取平台在组织政策、场地设备、项目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为平台项目实施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各入驻机构间联动以及与理事会、顾问团等层级间联动,通过协作管理与分布式管理,组成平台工作团队,接受统一指导,围绕项目合作开展信息沟通和跟踪服务工作;平台与行业协会、企业以及中介服务机构联动,吸纳这些组织参与平台建设,以培训主体所需各项服务为目标开展合作。

为有力促进联动发展,平台以项目为纽带,同时进行以下三方面的实践:(1)建立共同愿景,凝聚为公众服务的共识。通过定期的工作会议和不定期的座谈会,将各引进机构、行业协会、企业等聚集在一起,传达平台发展的核心理念,共同探讨发展方向,增强其主人翁意识。(2)通过合作协议,明确各方的角色与任务,协调各方之间的权利和利益关系。(3)通过建立规章制度,明确平台内部各部门、各功能模块的职责分工。(4)充分利用平台的网站、微信微站、数据库等支持服务系统,加强信息互通。

平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只有各要素之间相互协作、相互配合,才能形成系统的合力,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联动发展既努力促使资源提供方、服务提供方(平台)、资源使用方(公众)三方之间的协同发展,也促使平台内部各部门、各功能模块之间的协同配合。

三、质量监控机制

质量监控机制是指对职业培训公共服务平台运作信息、运行状态的有效监督、科学评价和及时反馈。因此,质量监控机制具体包括了监督机制、评价机制和反馈机制。

1. 监督机制。这里的监督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宁波市现代服务业公共职业培训平台有监督责任;二是指平台管理中心即以宁波市成人教育学校为主体的管理者对平台的具体运作者——各引进机构有管理监督责任。我们在这里重点探讨的是第二层意义的监督。主要是平台对园区内各个引进机构的制度落实、项目开展、经费使用等方面进行检查和监督。

在实际管理中,管理者要求各培训机构培训项目开班前向平台管理中心上报招生简章、培训学员报名表(附身份证复印件/照片)、开班备案表、学员花名册、讲义和教材、任课教师情况表等材料;开班后3天内上报开班仪式材料(含活动议程、领导讲话稿、新闻通稿以及新闻媒体的报道、转载情况等);培训班结束后一周内上报学员上课签到表、任课教师上课记录表、自行考核的方案、试题以及成绩表、考证情况汇总表以及学员的证书复印件上课现场照片、学员评优情况、培训总结和各类财务单据等材料

通过实地督查、跟踪督查、电话抽查和数据收集等方式,对平台的日常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 评价机制。评价是对职业培训公共服务平台服务过程及服务效果做出的价值判断。首先,制定考核细则,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尽量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出需要评价的内容。其次,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避免一味地用量化数据作为评价的唯一依据,对培训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日常管理和绩效考核。再次,按照行业分类建立考核专家库,并对考核专家进行培训和管理,考核专家主要来自企业。最后,定期开展用户满意度调查,通过现场查看、在线问卷、电话随访等方法抽样调查用户(包括资源提供方和使用方)对平台服务水平与能力的满意程度。而培训效果的考核,除学员满意度调查外,还对学员的学习掌握情况,包括获得证书情况,以及培训结束后学员在日常工作中的行为改变效度进行评估。考核结果作为以后同样项目申报论证和机构年检的依据。

除项目考评外,平台还对引进机构进行年度考核。平台管理机构每年对引进机构进行一次综合性的全面考核,考核内容分为基础性考核、拓展性考核和负面性考核三部分。如果年度考核不合格,则取消引进机构的准入资格。基础性考核内容包括引进机构完成平台委托项目的情况,包括培训项目、公益活动等;信息宣传工作情况,包括引进机构向平台上报的工作信息数量多少,质量高低等。拓展性考核内容包括引进机构通过完全市场化运作开展的各类项目情况;引进机构除培训以外的其他工作情况,包括咨询、研发、产业等方面的工作情况。负面性考核内容包括引进机构违反平台规章制度的情况和违反国家法规政策的情况。

3. 反馈机制。监督和评价只是手段,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改进工作、提高服务水平。因此,职业培训公共服务平台还建立了通畅的信息反馈渠道,发放《宁波市现代服务业公共职业培训平台考核反馈表》,将监督与评价的结果及时反馈,对平台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偏离现象,及时采取相关措施予以纠正。

在实际平台管理中还遇到很多困难,不少问题值得进一步思考和研究。作为政府引导的职业培训公共服务平台,能否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决定着平台建设的成败。由此,平台的绩效管理和评估模式的深入探究尤为重要。同时,平台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投入经费的环节很多,经费的扶持和补助也是平台为社会提供服务、体现公益性的重要手段。如何合理、规范、高效地使用和管理平台的经费?需要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李静. 浅谈政府对公共实训基地的“臂距”管理[J]. 管理观察,2009(11):32-34.

[2] 林海波,朱玲君,李云贵. 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若干问题研究[J]. 价值工程,2010(7):190-191

[3] 王浩,李宇青,王鹏. 公共实训基地运行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职业,2011(2):81.

Key words: vocational training; platform; management mechanism

(责任编辑:程勇)

作者:董惠婕

公共管理职业管理论文 篇3:

中医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职业规划现状分析

摘 要 目的:了解中医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职业规划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方法:以H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样本,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大学生职业认知、职业兴趣、职业能力等方面的信息,利用SPSS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该专业学生职业规划存在的问题包括专业认知不足、缺乏学习兴趣,职业能力存在缺陷,对职业规划认识肤浅等。结论:通过多种渠道强化专业认知教育、积极开展教学改革、进行滚动式职业生涯规划等方式改善现状,促进大学生职业能力的改善。

关键词 中医院校 公共事业管理 职业规划

公共事業管理专业自1998年教育部批准设立,目前全国已有超过300所高校开设这一专业。随着毕业生规模的增加,就业问题逐渐凸显,根据麦可思公司发布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因就业率低、失业量较大、薪资较低被列为“黄牌”,发展形势不容乐观。[1]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强化大学生职业规划,促进大学生合理就业则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中医高等院校H为例,分析其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职业规划现状,并结合中医高等院校的特点提出促进本科生就业的相关建议。

1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资料来源

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大学生职业认知、职业兴趣、职业能力等方面的内容,并通过网络平台形成电子问卷,发送给H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在读本科生,回收有效问卷共计148份。此外,与部分学生进行深入访谈,详细了解其职业规划的相关情况。

1.2 研究方法

通过网络平台导出调查数据,并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及相关分析。对访谈资料整理总结,并进行逻辑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样本分布情况

本次调查样本包含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大一至大四各年级的学生,平均年龄为20.7岁。由于该专业女生人数居多,及其在问卷调查过程中配合度较好,所以样本中女生的比例远高于男生,具体如表1所示。

2.2 职业思考与认知

各年级学生职业思考情况如表2所示。在调查样本中,有60.1%的学生表示已经开始对未来进行思考,具有非常清晰或比较清晰的职业规划,其中各年级的比例分别为73.1%(大四)、57.8%(大三)、57.4%(大二)、56.5%(大一),该比例在高年级学生中略高于低年级学生。利用检验对不同年级和性别学生的职业思考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其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表2)。

大学专业与未来职业选择与规划具有密切的关系,通过调查发现,仅有0.7%的学生认为自己对专业了解的非常清楚,39.9%的学生认为自己比较了解所学专业,还有54.7%和4.7%的学生认为自己不太了解和完全不了解所学专业。按照年级进行分析发现,认为自己对专业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的比例分别为65.4%(大四)、37.8%(大三)、29.6%(大二)、30.4%(大一),随着学习的逐步深入,高年级学生对专业认知情况较低年级同学有所改善。

对于大学毕业后的去向选择,有54.7%的同学倾向于直接工作,29.1%的同学选择考研,4.1%的同学打算自主创业,而8.1%的同学表示不知道自己做什么。根据不同年级进行分析,选择“不知道做什么”的比例在各年级分别为3.8%(大四)、4.4%(大三)、9.3%(大二)、17.4%(大一),低年级由于专业学习时间较短,对未来的选择较为迷茫。

进一步分析发现,仅有18.2%的学生将所学专业作为职业规划最关键的依据,而将个人爱好、自身特长和家庭关系网络作为关键依据的分别占43.2%、22.3%和13.5%。究其原因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学专业被动选择,个人缺乏学习兴趣。在高考志愿填报的过程中,选择中医药高等院校就读,大部分学生第一志愿填报的都是中医、中药等相关专业,主动选择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较少,在调查的148名学生中,仅有8.8%的学生是自己对公共事业管理感兴趣而选择,而高达75.0%的学生是被调剂到该专业就读。由于专业的被动选择,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在调查中发现,仅有9.5%的学生认为自己对专业学习很感兴趣,68.2%的学生对专业没有什么特别感受,而23.3%的学生不喜欢就读专业,只是为了毕业坚持学习。基于上述的专业选择及学习态度,在职业选择与规划中,学生将就读专业作为首要依据的比例并不高。

第二,专业对口单位就业困难,竞争压力较大。根据H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从理想状况来看,毕业生能够在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特别是卫生行政部门和医药企业单位从事各种管理工作。但由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市场机制很难将所有的专业人才调节到位,因“编制限制”使得管理岗位专业人才在行政部门、事业单位的就业面临一定的困境[2]。此外,我国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高校已超过300所,一定时期内有限的就业岗位很难满足全部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需求,这使得就业竞争更为激烈,部分学生不得不从事与专业相关度较低的工作,根据麦可思《2013年大学生就业报告》,在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较低的本科专业中,公共事业管理位列第九,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42%,同年全国本科专业平均相关度69%。正是基于现实的就业环境,学生在职业选择与规划中降低了对专业的侧重。

第三,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社会环境使得学生就业选择更为广泛。2014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4]15号),全面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工作。根据要求,高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并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业竞赛和创业模拟等实践活动,大学生创业享受创业培训、工商登记、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在鼓励创新创业的宏观环境之下,大学生就业不仅仅局限于本专业本领域,更多的创业形态涌现出来。

2.3 职业能力与培养

对于个人的职业能力进行分析,仅有11.5%的同学持乐观态度,相信自己可以找到心仪的工作并胜任,64.9%的同学认为就业有难度,但自己可以努力克服,而23.6%的同学持悲观态度,不知道自己如何是好。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大四的同学随着学习和实践的锻炼,对自己职业能力的估计情况较低年级同学有所改善,认为自己能够顺利就业或克服困难就业的比例高于低年级同学,其比例达到92.3%,而其他年级分别为71.1%(大三)、75.9%(大二)、69.6%(大一),利用检验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分析,P=0.022<0.05,其差異具有统计学意义。

对影响就业的关键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学生认为专业知识与技能(71.6%)、社会实践经历(50.0%)和毕业院校(38.5%)是用人单位最关注的条件,也是影响就业最为关键的三大因素。大部分学生认为,无论就业或创业,个人扎实的知识与技能都是非常重要,是立足的根本;通过社会实践,将专业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并学会与人良好的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而在人才竞聘的过程中,用人单位对众多同类型人才难以仔细了解,毕业院校知名度越高,毕业生会越受到青睐。综合来说,这三大影响因素分别体现了认知技能、非认知技能以及个人背景。

对于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主要通过教学工作进行,75.7%的学生认为大学课程教学对学生培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的影响,能够认同课程教学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68.2%的同学认为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45.3%的同学表示没有学习兴趣,究其原因,67.6%的同学认为课堂气氛沉闷,39.9%的同学认为教师讲课照本宣科,缺乏新意。可以看出,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实际行动滞后于对其重要性的认知,二者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教与学涉及到师生双方,只有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够逐渐弥合差距。

社会实践对于非认知技能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96.6%的同学认同大学生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89.9%的同学已参加过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参与最多的分别为勤工俭学(56.1%),志愿服务/公益活动(44.6%)、社会调查(27.7%)。通过实践,96.6%的同学认为自己的能力在多方面得到提升,其中最为突出的三项为人际交往能力(70.3%)、适应社会能力(67.6%)以及学习新知识的能力(48.0%);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知识的短板,提出要加强公关礼仪(62.2%)、管理专业知识(56.8%)和文案写作知识(55.4%)等知识的学习,70.0%的同学认为自己在实践中有所收获。

对个人的素质短板进行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学生认为专业知识与技能(51.4%)、实践经验(43.9%)和沟通协调能力(35.8%)是目前最为欠缺的素质。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的研究结果,用人单位招聘时最看重的素质前五项分别为专业知识和技艺、敬业精神、学习意愿、可塑性、沟通协调能力和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3]其中“专业知识与技艺”是用人单位最为关注的素质,同时也是学生认为自己最欠缺的素质,因此,明确岗位核心能力,加强专业知识和核心技能的培养,是提升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方面。

综上所述,提升学生职业能力需要从认知技能与非认知技能两方面着手,学生也能够认同这些技能对于提升个人竞争力的重要意义。但就现实情况而言,认知技能的培养仍需不断完善,所谓 “好学者不如善学者,善学者不如乐学者”,如何通过教与学双方的共同努力,使学生乐于学习、高效学习,还需要不断探索。

2.4 职业规划与指导

调查发现,有95.3%的调查对象认为学校有必要开展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根据专业培养计划,学校已开设相关课程,共计36学时。虽然学生在思想上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并有一定比例的同学通过课程学习对自己的未来进行了规划与思考(具体如表2所示),但是大部分同学只是停留在理论的层面,没有真正付诸行动,这使得学校开展的职业规划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所有调查对象中,有43.2%曾有过求职经历,其中不同年级的情况分别为92.3%(大四)、42.2%(大三)、33.3%(大二)、13.0%(大一),对同学在求职中面临的障碍进行探讨,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不懂得求职技巧与方法(67.2%)、对工作岗位职能缺乏了解,不知道自己可从事哪些工作(65.6%)、以及个人专业能力不足(62.5%)。此外,通过与学生访谈发现,学生认为在求职过程中,中医药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与其他院校同类型毕业生相比,同质化现象很严重,难以体现中医药大学毕业生的特色,在竞争中不具有优势。

对于求职的学生而言,恰当的求职技巧与方法以及良好的个人专业素质缺一不可,不懂得求职技巧与方法,个人专业素质再强也难获得施展的平台;而缺乏过硬专业素质的支撑,仅依靠求职技巧也不可能胜任岗位工作,鉴于此,在加强学生专业素质培养的同时,学校可适当开展毕业生经验交流、模拟面试等多种形式的就业指导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求职方法与技巧。

求职的同学对工作岗位缺乏了解,这一问题反映出学生与社会或用人单位之间缺乏沟通交流,学生对岗位职责、工作方式、工作环境的不了解一方面会加大求职的障碍,另一方面,即使就业,也会出现流动性高、稳定性差的问题,根据“当代大学生第一份工作能持续多久”的网络调查结果,有一半的毕业生在一年内就更换了第一份工作,而四分之三的毕业生在两年内更换了工作。[4]因此,加强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校期间能够通过参观、实习等实践活动了解就业环境和岗位职责,对于学生顺利就业、减少人才流失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也有利于用人单位的发展。

3 讨论与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H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规划存在下述问题:第一,对专业认知存在不足,缺乏学习兴趣;第二,职业能力存在缺陷,个人素质仍需提高;第三,对职业规划认识肤浅,缺乏行动力。针对上述问题,建议从以下方面进行完善:

3.1 多管齐下,强化专业认知教育

专业认知教育能够使学生明确专业学习的目的与内容,了解职业特点、工作内容,对未来从事的职业有较清晰的整体认知。专业认知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满意程度和倦怠程度,影响到教学过程,进而对个人的专业能力和个人成长产生影响。[5]根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大部分为调剂的现状,可通过多种方式强化专业认知教育:首先,强化入校启蒙专业教育,通过专业教师对学科背景、专业性质、培养方向、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介绍,使学生对专业有初步认知;其次,改革课程方案,使学生尽早接触专业导论课,激发学习兴趣。建议在大一下学习开设专业导论课程,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发展历程、社会作用、人才需求等,引导学生产生专业学习兴趣,为后期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第三,积极开展专业交流,通过开展讲座、报告会、沙龙等活动,让学生与学术专家、就业单位管理者、毕业生近距离接触与交流,了解专业发展现状、就业选择及发展前景;第四,强化专业实践。通过课程实践、暑期实践、专业实习、各种主题活动等实践形式,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对专业、行业和职业的认知,明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职业能力,并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激发学习热情。

3.2 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提升学生职业技能

由上文分析可以发现,学生认同专业知识与技能在职业规划中的重要性,但自身的学习行为却有所滞后,使其成为个人素质的短板。解决这一问题要从教与学两方面着手,对学生而言,要正确认识学习目的,同时也要激发学习兴趣,使其有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对教师而言,一方面要不断完善自我,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根据教学目的和课程特点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启发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习能力;对学校而言,结合中医药特色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在就业中具有竞争优势,减少同质化现象。此外,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也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

3.3 进行滚动式职业生涯规划,[6]推动规划付诸实施

所谓滚动计划法,是根据当前计划的执行状况和环境的变化,定期修订下一步计划并逐期向前滚动的长期计划方法,其实质是在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增加了调节机制。可以借鉴滚动计划法,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定期反馈与修订,进行滚动式职业生涯规划。在学习了职业规划课程后,学生可根据“近细远粗”的原则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对未来的学习与实践进行指导,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可根据计划执行情况、个人职业能力、职业兴趣和就业环境的变化,对自己的规划进行修订与调整,使其更符合个人实际。通过滚动式职业生涯规划,学生的职业目标逐渐清晰,职业能力也会得到不断的提升,使其在未来就业中更具有竞争力。在实施滚动式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本科生导师、辅导员等应积极发挥作用,引导学生制定并落实个人规划,推动规划付诸实施。

参考文献

[1] 洪亮.大学本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现状调查与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4.14:145-147.

[2] 胡忠培,王少,李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就业预期与现状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2:115-118.

[3] 朱雄才.高职院校学生评价方式创新:“三位一体”就业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66-67.

[4] 丁真.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的现状——以武汉长江工商学院为例[J].科教文汇,2014.14:28,48.

[5] 贺无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认知教育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11.22:153,171.

[6] 云绍辉.新建本科院校高年级大学生职业规划调查与思考——以九江学院为例[J].中国大学生就业(理论版),2014.11:47-50.

作者:陈莉

上一篇:次贷危机货币政策论文下一篇:普通合伙审计质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