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职业培训管理论文

2022-04-17

一、引言国务院办公厅于2011年12月印发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下简称《规划》)。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干部职业培训管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干部职业培训管理论文 篇1: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抓住四个重点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紧紧抓住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完善多元管理、厘清政府职能四个重点。

维护人民群众权益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核心所在

维护人民群众权益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开创新形势下社会管理新局面。

维护人民群众权益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根本要求。党的性质、宗旨、奋斗目标,决定了党的利益与人民利益的高度统一性和内在一致性。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根本价值取向。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共产党人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和本质要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和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作用。决定了人民利益的至高无上性和不可侵害性。长期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不断完善政策措施,以确保社会发展进步的成果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所享有,让人民群众在社会进步中实现和发展自己的利益,从而获得了人民群众推进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和谐稳定、文明进步,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必须在工作实践中把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核心,紧紧围绕维护人民群众权益这个核心问题,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从当前面临的形势看。权益问题是引发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原因。权益是公民受法律保护的权力和利益。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权益关系具有基础性、普遍性、永恒性和复杂性。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追求权益既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又是引发社会矛盾的主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为实现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也要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是在当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条件下,利益主体日趋多元。利益矛盾日趋复杂。由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短期内难以根本解决,人民内部各种具体权益矛盾难以避免地会经常地大量地表现出来,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区域发展差距、贫富差距、城乡差距、行业收入差距,以及劳资关系、医患关系、干群关系等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在于社会管理体制不完善。应当深刻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和规律,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管理的新情况、新变化,积极推动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正确反映和切实维护不同方面群众的权益,正确把握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的关系,统筹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利益。充分发挥领导干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的统领作用、职能部门的主导作用和各类基层组织的基础作用,尤其是提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能力,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以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要求

公平正义是一个国家或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宗旨。一般地说,“公平”是指公民付出的劳动、技能及其他要素,要与其所得相适应,实质是一种权利与义务的平等。在我国,公平是公民当家作主权利地位的具体体现和本质要求。“正义”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就不断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人类从古至今所探寻和关注的焦点,但是,人们追求的正义往往代表着他们的价值判断和利益向往,所以。从古至今都没有统一而固定的正义标准。可以肯定的是,“正义”是法律和道德存在的伦理基础,是人们实现其利益所遵循的主流价值秩序。古今中外大量事实表明,严重的两极分化和明显的社会不公。必然导致社会成员和阶层之间的对立与冲突,以至于引发社会危机和政治动荡。因此,公平是稳定的基石,正义是和谐的天平。追求公平正义,是人的权利和本能。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公平正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党和政府制定各项政策法规的根本依据。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只有把公平正义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要求,作为妥善处理一切问题的根本尺度。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不稳定不和谐因素,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而制度建设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要适应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形成科学有效的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逐步建立充分保障人民群众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力和利益,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包括民主权利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司法体制机制、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在内的完整的社会公平制度保障体系。同时,要抓好制度的落实。将社会公平制度体系具体化为实践中的措施和行动,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共建共享社会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成果,真正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从而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完善多元管理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途径

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加强和创新社

会管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要切实加强党的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坚持和改善党对构建社会管理新格局各项工作的领导,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采取科学的领导方式,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各级党委要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社会管理的特点和规律,建立有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认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和突出问题,建立健全社会管理新格局,使党的执政方略更加完善、执政体制更加健全、执政方式更加科学、执政基础更加巩固。各级党委要按照“把握方向,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的要求,担当起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领导责任。基层党组织处在社会管理第一线,要紧紧围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大局,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人民群众反映民意的平台作用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排头兵”作用。党员干部要强化群众意识和公仆意识。弘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多从群众的角度想问题,用群众能够接受的方法做事情,当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先行者和模范,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开创新形势下社会管理新局面。

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各级政府要坚持统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管理规律,加强调查研究,完善政策规定,科学部署工作,抓好任务落实,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按照转变职能、权责一致、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提高效能的要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机构设置,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在继续抓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人力、物力、财力等公共资源更多地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倾斜,把工作着力点更多地放在解决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上。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注重向公共服务薄弱的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着力解决就业、就学、就医、社会保障、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从根本上减少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按照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善于运用法律手段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

建立社会协同机制。社会事务纷繁复杂。社会问题多种多样,社会需求千差万别,政府不可能包揽所有社会管理事项。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物质基础还比较薄弱。这就更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整合各方面社会管理资源,理顺社会管理各方之间的关系,形成完善的社会协同机制。一是强化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积极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正确处理劳资关系,依法协调各方权益。二是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社会组织是社会管理的重要依靠力量,要完善培育扶持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新兴社会组织,改革和规范现有社会组织,提高其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机制和能力。推动社会组织发展壮大。重点加强行业协会、公益慈善组织和社区公益性服务性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三是积极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增强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努力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提高社区自我管理和服务水平。

支持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在现代社会。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的发展,公民参与公共事务有了新的形式,公民表达诉求的渠道得到拓宽,但对照现代社会管理的新要求,我们在支持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方面的差距很大。因此,要着力搭建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平台,疏通信息网络,整合管理资源,优化管理方式,扩大群众参与度。依靠群众依法理性管理、自我管理,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健全和完善社会自治、自律和自我发展的新机制,充分发挥公众在社会管理上的主体性及其对政府社会管理的监督制约作用,以形成群众力量和政府力量管理社会的合力,大幅度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实现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

厘清政府职能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关键环节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关键是厘清政府职能,提高政府能力。厘清政府职能,就是要加快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职能。在今天社会利益分化、价值多元化的环境下,政府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其首要任务是构建一系列社会管理的新机制。一是构建便捷合理的利益表达机制。创造平等化的利益表达权利格局,通过制度安排,保证不同群体实现利益表达机会的平等:构筑合理化的利益表达渠道,特别是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畅通困难群体的利益表达渠道:在尊重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前提下,完善利益表达的法制体系建设,依法规范利益表达的内容、范围、方式、组织形式、准则、程序等内容,引导不同群体实现利益表达的理性化、经常化和秩序化。二是构建有效的矛盾疏导和监测预警机制。注重社会心态的调查研究,特别是困难群体和特殊人群社会心态的调查分析,研究制定城乡社会预警指标体系;由相关部门组成预警监测机构,根据预警指标体系进行随时监测;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根据社会预警指标体系的评估。对社会矛盾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加强矛盾疏导,不断提高群众来信来访接待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三是完善社会矛盾调解机制。社会矛盾调解是当前有序解决社会问题的主要方式。要挖掘民间资源,利用科学合理的乡规民约。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化解调处矛盾纠纷,构建和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的大调解工作机制,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四是建立健全虚拟社会综合管理机制。网络在日益影响着生活的同时,也成为群众表达诉求、参与时政的有效途径。推进虚拟社会建设管理创新,要注重研究互联网的内在规律和规则,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加强互联网的建设与有效管理。特别要认真研究和充分利用法律手段,依法保证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既要积极探索利用互联网这一倾听民意呼声的新方式,把网络舆情作为听民声、察民意的重要渠道,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又要研究网上舆论引导的特点和规律,高度重视和评估舆情影响,坚持依法、自律、包容的原则,建立有效的虚拟社会管理机制,正确引导网上舆论,维护网上秩序,把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不断提高通过网络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政府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必须抓好源头治理。首先,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好民生问题是社会管理源头治理的根本。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更加重视教育公平,使大多数人能通过教育实现向上流动的目的,从而增加社会活力: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努力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有效解决城乡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困难: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职业培训的范围,提高职业培训的质量,使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能找到工作: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统筹层次,扩大保障覆盖面,做好不同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的转移接续工作。总之,真正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充分发挥改善民生在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其次,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要建立社会风险评估制度。使决策和管理更科学、更符合民意、更安全可行。因此,在重大政策制定、重大项目审批、重大工程立项、重大举措出台前,都应对社会稳定风险进行系统、深入的评估论证,将评估论证结果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第三,建立健全社会规范体系。社会规范是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社会规范不健全是产生社会矛盾、引发社会冲突、破坏社会秩序的根源之一。既要重视传统社会规范的社会管理的价值,科学有效加以利用:又要根据时代特点。与时俱进,形成新的人们认同并遵守的社会规范。加强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建设。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把个人的信用水平与其发展机会联系起来。

作者:胡新民

干部职业培训管理论文 篇2:

依托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做好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思考

一、引言

国务院办公厅于2011年12月印发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下简称《规划》)。《规划》对“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定义是: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以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为目标,面向所有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和社会参与等设施、组织、人才和技术要素形成的网络,以及配套的服务标准、运行机制和监管制度。我国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主要由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等三个有机部分组成。居家养老以上门服务为主,主要提供家政服务、家庭保健、送饭上门、紧急呼叫和安全援助等服务;社区养老是居家养老的平台支撑,主要结合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增强社区养老服务能力,引导多种形式的志愿活动及老年人互助服务;机构养老服务以设施建设为重点,通过设施建设,实现其基本养老服务功能,主要为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提供专门服务。当前,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着眼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优先保障孤老优抚对象及低收入的高龄、独居、失能等困难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兼顾全体老年人改善和提高养老服务条件的要求。2013年,国务院为解决社会养老服务的相关问题,进一步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对社会养老服务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再次进行了明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

人民银行从1994年1月1日起自办养老统筹,离退休干部(含职工,下同)服务管理一直沿用由所属单位和主管部门具体组织的管理模式。随着各项制度改革特别是养老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服务管理模式越来越与形势任务的发展不相适应,积聚的矛盾也越来越多。如何让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与经济社会改革发展同步协调,如何做好央行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和社会养老服务的对接,是值得认真研究、思考的问题。为此,我分行课题组在辖区广泛开展调研,走访民政和老干部管理部门,实地考察养老机构,设计调查问卷,充分了解离退休干部的需求,收集掌握相关情况。

二、依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依托的必要性。我分行现辖四川、贵州、云南、西藏4省(区),有1个营业管理部,3个省会城市中心支行,50个市(地、州)中心支行。截至2013年12月底,全辖共有离退休干部4481人,年龄最大的99岁,最小的45岁,平均年龄67岁,70岁以上1445人,占离退休干部的32.25%。全辖共有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人员357名,其中:专职服务人员28名,兼职人员329名,服务管理人员占离退休干部的7.97%。近年来,辖区各单位以人性化管理、亲情化服务为理念,创新工作机制,拓宽活动领域,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换,离退休干部队伍的情况也在发生变化,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日益突出。

1.1队伍日渐壮大,高龄化现象突出。由于人民银行改革发展的需要,基层人民银行特别是县支行人员出多进少,虽然近年来在强化对外履职原则的指导下,已逐渐放宽进人指标,但由于长期积累下来的人员进出不平衡因素,导致基层行职工队伍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同时随着现代生活水平和医疗保障条件的不断提高,退休人员高龄化已成为必然趋势。以成都分行机关为例,近几年已进入退休高峰期,每年约新增退休人员10人左右,目前离退休干部职工人数与在职职工人数的比例超过40%,且有逐年提高的趋势。“三高”人员逐渐增多,分行机关近50%的离退休人员在70岁及以上,最高年龄96岁;从健康状况来看,历年体检结果90%的老年人身体情况都不容乐观,主要集中在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骨关节等疾病。

1.2个体需求多样化,单位经费日趋紧张。老干部活动需求的多样性与单位经费紧张,难以满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离退休干部年龄不一、身体状况不一、兴趣爱好不一,对活动的需求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尽管辖区多数单位针对这一特点,成立了多种兴趣活动小组,定期组织离退休干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但由于财务费用有限、活动形式单一、硬件设置配备不足,仍然难以满足离退休干部多样化的需求。

1.3居住较为分散,异地居住越来越多。近年来,离退休干部居住越来越分散,异地养老、海外旅居、随子女居住、候鸟度假等人员也逐年增多。这部分人员很少回单位参加集体活动,由于居住地较远,组织上也无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照顾他们。异地养老情况在民族落后地区显得尤为突出。因为地区差异的存在,落后地区的离退休干部更多选择到医疗、气候条件好的地区去养老。如西藏自治区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很多离退休干部选择定居成都;迪庆州中心支行有条件的离退休干部很多迁至低海拔的大理、丽江等异地养老。异地居住增加了管理和服务难度。一方面,这部分退休干部长期不能参加单位组织的学习和活动,得不到组织的直接关心和照顾,有孤独感和失落感;另一方面,组织上不能随时对这部分退休干部进行监督和管理,有什么情况也不能及时了解和掌握,如发生个别退休干部举家外出后不主动与单位联系的情况,将使组织上处于被动的局面。

1.4管理力量薄弱,管理难度加大。目前,人民银行在中心支行和县支行均未成立离退休干部专门管理機构,仅挂靠在组织人事部门,从事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的一般都是兼职,大多数只能做一些日常的管理和生活服务工作。在服务的方式上,以被动服务为主,主动服务不足;在服务的内涵上,以物质服务为主,精神服务不足;在服务内容上,以传统服务为主,创新服务不足。

2.依托的可行性。

2.1政府主导和社会支持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预计到2015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21亿,约占总人口的16%;2020年达到2.43亿,约占总人口的18%。面对严峻的老龄化形势,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地纷纷出台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使我国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我分行辖内四川省、贵州省和云南省分别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措施。以四川省为例,四川省按照“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思路,大力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2012年,四川省制订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老龄事业发展”两个“十二五”专项规划。2014年2月,出台了《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全省养老服务业2020年发展目标。截至2013年12月,四川省全省城乡居家养老服务覆盖率分别达到55.4%和21.3%。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提供社区日间照料床位1.6万余张。全省养老机构3346个、养老床位数35.7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25.41张,机构养老床位数居全国第三。

2.2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积累了推行经验。在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由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国有企业的转型使得原有的离退休人员单位管理模式难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力推进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成为解决困境的重要途径。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是指职工办理退休手续后,其管理服务工作与原企业相分离,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人员移交城市街道或社区实行属地管理,由社区服务组织提供相应的管理服务。经过十几年的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实践证明:推行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是进一步保障企业离退休人员晚年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

2.3社区管理服务的发展准备了必要条件。随着我国社会事业改革的不断推进,社区服务得到了较快地发展,为离退休干部社会化管理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在政府主导和社会的支持下,社区服务的内容从初始阶段的单一服务已扩展为多角度、多内容、多网点的系统化服务网络体系,培养和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由专、兼职志愿者组成的庞大的社区服务队伍,摸索了一条社区服务改革发展的配套措施。社区服务体系的形成、发展和成熟为离退休干部社会化管理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三、依托面临的问题

1.机构管理相对独立,地方资源难以充分运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做好离退休干部管理工作,是社会养老服务的基本目标和原则。中央银行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之一,其管理模式相对独立,属于垂直管理,未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地方各级党政机关作为地方预算单位,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费由地方财政统一拨付,地方党政机关实行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则能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顺利过渡。而央行于1994年建立了系统内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制度,实行基金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管理方式,离退休人员的退休金由退休前所在单位发放。管理模式的相对独立,使得基层央行在运用地方社会资源方面处于尴尬境地,给央行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对接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带来一定的难度。

2.观念难以转变,认识存在误区。推行离退休干部社会化管理,在离退休干部和离退休干部工作部门中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一方面老同志担心原单位“卸包袱”,怕失去组织,失去“娘家”,心存顾虑,不愿接受社会化管理模式,不愿把关系转到社区。同时,作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重要支撑的机构养老,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养老院,在离退休干部的认识中属于“无人尽孝”时无奈的最终选择。据辖内分支行组织的问卷调查显示,人民银行离退休干部职工前往养老机构养老的意愿很低,不足调查对象的10%,即便表示愿意到养老机构去养老,也是在生活不能自理时迫于无奈的选择。在成都分行机关组织的问卷调查显示,认为最理想的养老方式是家庭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的占到调查对象的74%。另一方面,离退休干部工作部门对依托社会资源深化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囿于传统,认为现行工作体制基本能够满足需要,不愿尝试新型管理模式。

3.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刚刚起步,难以满足多层次需求。尽管国家出台多项政策大力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但从近年来的实际情况看,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短期内尚难满足“未富先老”的强劲需求:一是老年照料服务机构严重缺乏,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的服务需求难以得到基本满足;二是民办养老服务机构运行无序,发展困难重重;三是养老服务(护理)职业培训制度不健全,养老服务人员缺乏严重;四是地方政府落实发展养老服务机构政策乏力,存在缺位、错位、越位现象;五是轻视对其他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六是缺乏高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在此背景下,养老机构的发展仍然处于两极分化阶段。一极是指公益性养老服务机构难进床位紧张。课题组前往成都市民政局了解到,成都市这类养老机构一般是康复医院、福利院、社区微型养老机构等,医院、福利院主要收治失能或半失能的老人,提供病痛治疗、康复、护理、保健等服务,因具备一定的医疗条件并与社保直接挂钩,老年人可在社保报销部分药费、住院费,故多数老人都是长期住院治疗,床位非常紧张;社区微型养老机构本着社区养老、就近养老的原则,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主要提供家政服务、白天养老托孤、生活照料、短暂精神慰籍、娱乐健身、临时用餐等服务,因离家近,社区环境人员熟悉,子女可随时关心看望,晚上回家方便,比较适合老年人不愿离家就能养老的心理,子女也能随时就近照顾,目前很受老年人认同和欢迎,但也供不应求。另一极是指经营性养老服务机构即民办养老院,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条件好的养老机构收费普遍偏高且床位紧张,老年人无力承受,收费低的条件又不好,老年人无法接受。据辖内宜宾中支发放的调查问卷显示,能承受的月收费情况多以2000-3000元为主,占平均离退休费的47%-70%,仅靠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费想要入住条件较好的养老机构存在一定的困难。

四、依托的思路和政策建议

1.加强沟通,共享社会资源。在现有人民银行相對独立和封闭的管理体制下,要利用社会资源做好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对总行而言,须做好与相关部委的沟通协调,建立社会资源共享机制,争取将人民银行纳入地方党政机关离退休干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对接的范围;对各分支行而言,应主动与社会养老机构衔接,探索单位养老与社会养老的有机结合方式。课题组在成都市调查养老机构时了解到,社会养老机构非常希望与单位密切合作,为更多的老年人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例如,位于成都市金牛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园内规模较大的晚霞社会养老服务中心,属民营股份制养老机构,占地70多亩,集基地养老、托老、休养疗养以及社会养老、居家养老和社会人员培训为一体,提出全新的“自助养老”模式,提倡老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办,希望与单位或个人共同投资修建规模较大、设施完善、设备先进、技术全面的“晚霞为老”医疗中心,投资方占80%股份投资一个床位或房间,优先入住,终身继承,也可转让或出租,并分享公司经营过程80%的收益。目前成都市社区微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已有219个,由街道办事处管理,在市区和郊县达到了全覆盖,政府规定该类养老机构不能少于两个床位,因设立在生活小区,非常适合居家养老的老人,不离开居住地,儿女又能经常照看,方便快捷,费用低,是很不错的社会养老资源,人民银行应动员本单位干部职工,尽量依靠这类养老组织,解决自己的生活居家养老问题,以舒缓本单位离退休人员较多、工作人员又较少的矛盾问题。

2.加强引导,消除认识误区。加强宣传教育力度,逐步转变离退休干部、离退休干部工作管理部门和人员的思想观念。一是通过宣传让离退休干部职工了解社会老龄化现状与趋势以及“421”家庭养老方式的不足,促使其认识到借助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是新形势下单位开展好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延伸, 是工作力度的加强和服务方式的完善,消除是单位“甩包袱”的认识,卸下思想包袱。二是要离退休干部明白老年高龄化、病残化、空巢化、少子化等因素对家庭养老方式的影响, 联合社会养老服务机构针对离休、退休、高龄、重症、空巢等不同类型的离退休干部,量身推荐适合的养老方式。三是引導离退休干部树立幸福养老、需求养老的“养老消费观”,物有所值地享受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便利和保障。

3.未雨绸缪,做好角色转换。在对接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后,人民银行离退休干部工作部门应树立从注重微观的服务转为加强组织协调作用的发挥,积极与地方老干部管理局、民政局、社区等相关单位沟通衔接,掌握社会养老服务的相关政策和要求,建立常态化的联系机制,依托当地政府的整体部署来落实本行离退休干部社会养老服务对接工作的各项具体内容。同时,离退休干部工作部门应注重对当地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有关机构的情况掌握,形成相关可供老干部选择的名单,比如说,离退休干部有聘请家政服务人员的需求,则离退休干部工作部门可以提供相关经过政府相关部门认证的正规家政服务公司名单供老干部选择,而在如何选择、费用协商、合同签订等则由老干部个人及家属完成。如果单位离退休干部的养老服务需求经过调查后具有一定的人员规模,离退休干部工作部门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牵头组织衔接,争取优惠政策。

4.做好资源整合, 充分发挥单位和社会资源各自的优势。人民银行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对接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时,要找准自身角色定位,明确服务重点,在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作出区分的基础上,进行有效融合,最终发挥各自优势,推动离退休干部养老服务工作质量不断提升。在具体分工上,离退休干部工作部门最主要的职责是落实离退休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 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这些是社会养老资源无法替代的;而离退休干部工作部门在离退休干部的日常生活起居、生病护理和精神慰藉上存在“服务短板”, 可以利用家政服务公司或是社会养老机构来弥补这些不足。离退休干部工作部门可以将掌握的离退休干部疾病史、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信息告知家政服务公司和养老机构, 提高日常服务工作的针对性。同时, 利用家政服务公司的辐射优势, 实时掌握离退休干部的身体状况和生活境况,建立离退休干部的动态信息库。离退休干部工作部门也可以与联合养老机构开展各类离退休干部喜闻乐见、适合参与的活动, 弥补养老机构在活动组织和场地上的劣势, 丰富离退休干部的精神生活。

5.完善政策,促进行业多元化发展。国家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适当降低为离退休干部服务的行业准入门槛,建立国有、社会、民间资源的互通渠道,制定行业标准,使其服务更贴心、管理更人心、价格更合理。要积极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多个主题共同参与,形成“离退休干部工作部门主导、多元参与”的社会服务格局,实现服务主体的多元化。提高民生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针对离休、退休和高龄、重症、空巢等不同类型离退休干部制定个性化的服务方式,实现服务方式的多元化。

6.积极争取政策,按地区修建适合人民银行离退休职工养老的管理服务中心,解决人民银行离退职工家庭的后顾之忧。未来人民银行离退休职工将是一个庞大的队伍,怎样安顿好他们的老年生活,提高生活品质和质量?从老年人的心理角度看,他们都愿意生活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与比较熟悉的人在一起。成都分行营业管理部问卷调查显示,90%以上的离退休干部都希望人民银行能拥有自己的养老服务中心,实行有偿的养老服务,与老同事、老朋友、老伙计一起,愉快、高兴地走过自己人生最后的道路,当然,离退休干部的这种想法与现实的社会环境相左,但是他们的梦想无论是否能实现,都表达了他们对未来的一种期盼,是离退休干部对人民银行的一份情感。成都分行机关在问卷调查时,离退休干部也表达了同样的期盼。

参考文献:

[1]曹竹芯.人民银行系统养老保险工作现状及改进建议[J].西安金融,2003,(12):55-56.

[2]国务院办公厅.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

[3]四川省民政厅.四川省养老服务工作情况介绍——与英国驻重庆总领事馆商务领事梅隆先生会谈.

[4]李伟.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作者简介:徐保安(1975—),男,湖北孝感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研究方向:征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离退休干部管理。

作者:徐保安

干部职业培训管理论文 篇3:

应用型大学保卫干部管理能力和素质提升研究

摘 要:为了适应应用型大学建设的新形势,保卫干部需要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和素质。本文以钦州学院为例进行研究,从保卫工作内容、观念与态度、和薪资福利待遇方面分析了应用型大学保卫干部管理能力和素质面临的挑战,提出加强学习培训、培养教师型和研究型保卫干部和提高福利待遇为应用型大学保卫干部管理能力和素质提升的途径。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保卫干部;管理能力和素质

Research on Promotion of Security Cadres Management Ability and Quality

In Universities of Applied Sciences

--A Case Study of Qinzhou University

LEI Ting,NING Ding

(Security Department,Qinzhou University,Qinzhou 535011,China)

Key words:Universities of Applied Sciences;Security Cadres;Management Ability and Quality

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出台,意见提出:“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找准转型发展的着力点、突破口,真正增强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为行业企业技术进步服务的能力,为学习者创造价值的能力。”[1]如何适应应用型大学建设的新形势,是摆在保卫干部面前的一大问题,本文将提升保卫干部管理能力和素质作为一个有益的对策,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应用型大学保卫干部管理能力和素质面临的挑战

(一)亟待改变的观念与态度

高校在整个社会中是智能的集中地,高校师生普遍拥有高层次的文化水平,相比较来说,保卫处干部在学历层次、职称层次和职级层级上整体处于劣势,不少师生从心理上对保卫干部十分轻视,对保卫工作缺乏配合,更谈不上认可,给保卫干部开展工作带来困难。另一方面,保卫干部中也存在着妄自菲薄的自我认识,认为保卫工作者就是“看大门的”,认为保卫工作“无事可做”、“无足轻重”,无法从维护学校安全稳定的高度上来认识保卫工作,无法看到自身能发挥出的价值。

(二)薪资福利待遇方面的不匹配

保卫干部的工作十分辛苦。由于保卫工作需要保证24小时值班,保卫干部需要三班倒,没有双休日和节假日,别人睡觉他们值夜,别人放假他们加班,作息不正常,生活无规律,工作任务繁重,工作强度大。遇上突发状况,必须要第一时间冲在前面,处理急难险重的事件,时时要面临人身安全的威胁。为了抓贼,打伏击蹲点一蹲就是几天几夜,不论蚊叮虫咬、严寒酷暑还是日晒雨淋都要坚守岗位,工作条件差。然而,保卫干部却普遍工资收入不高,福利待遇少,这使得保卫干部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和素质提升的动力。在目前的编制体制和岗位聘用体制下,人为地在人与人之间划分了编内、编外两种待遇,无论是什么种类的收入,编外人员总是习惯性地被分到比编内人员少得多的分配系数,对于编外人员较多的保卫工作队伍来说,是影响公平感、获得感和队伍稳定的一个因素。不论编内外,都存在按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人员几种不同种类人员划分职级工资的做法,然而保卫干部不能像专职教师一样按照专业技术人员类别获得更高级别工资,对于保卫干部中存在较多的工转干现象,在发放工资的时候却不能跟上职位晋升的步伐,仍然以普通工人职级发放工资,在某种程度上也属于对保卫干部的歧视待遇。

(三)后勤社会化和开放办学等对外交流使学校内部治安环境复杂化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一种趋势。就欽州学院来说,有后勤基建处和后勤服务集团来提供校园保安、保洁、宿管、食堂、水电维修和校内小公交等后勤服务,面向社会招聘合同制人员或运营管理某项事务的法人。校园内商铺对外开放招租,引来了大量承租校内商铺的经商人员和商铺内的临时聘用务工人员。同时,钦州学院正处于新校区建设项目二期工程建设过程中,校内存在大量承建公司及其临时招用的施工人员。这些校内聘用人员、施工人员和商铺经商、务工人员具有很大的流动性,人员成分构成及其复杂,文化程度和思想素质参差不齐,使得学校师生与校外人员在校园及周边复杂场所发生矛盾纠纷、打架斗殴和遭受不法侵害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多。

高校开放办学是另一种趋势。按照筹建北部湾大学的规划部署,钦州学院将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推进学校、地方、行业、企业和社区共同参与的合作办学、合作治理,推进境内外的合作交流。这使得校内来往人员构成更加复杂,各种对外交流活动的安保要求更高、更频繁。

二、应用型大学保卫干部管理能力和素质提升途径

(一)加强自身学习培训,走专业化发展道路

要重視拿到相关行业资格证书。比如《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规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消防安全培训和消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通知》[2]等要求,消防从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包括食堂员工、宿舍管理员、水电中心员工、保安队员、服务网点工作人员和辅导员等相关工种社会消防培训合格上岗,自动消防设施操作人员持证上岗,以及社会消防从业人员特别是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推动落实消防从业人员尽快由持培训证向持职业技能鉴定资格证过渡,相关要求取得的证书包括消防安全培训合格证书、建(构)筑物消防员员职业资格证书和灭火救援员员职业资格证书等。再比如,教师资格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是公民获得教师职位、从事教师工作的前提条件。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实行的教师职业许可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教师法》明确规定,凡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必须具备相应教师资格,没有相应教师资格的人员不能聘为教师。教师资格法定凭证为《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和教师资格证书。高校安全教育要走上正规化、专业化的道路,需要有持有教师资格证书的专业安全教育课程教师资源。比如,钦州学院保卫处已经有2人取得了消防安全培训合格证,8人取得了广西桂澜消防职业培训学校建(构)筑物消防员培训班结业证书,6人取得了高校教师资格证,为开展消防安全教育课和军事理论课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二)开辟网上工作渠道,提升服务水平

钦州学院保卫处建设有保卫处部门网站,并不断进行优化改版,强化网站各功能区,包括新闻速递、通知公告、安全知识、安全宣传视频点播、办事指南、岗位职责、报警求助联系方式、失物招领和审批类表格下载中心等栏目,使广大师生可以通过上网浏览,方便快捷地学习安全知识,清楚相关办事流程,自助获取便民服务资料,同时及时了解保卫处各种动态,实现对保卫处工作的群众监督。开通“平安钦院”公众微信号,向广大师生定期发布校园维稳、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网络安全等信息,并根据不同时期的校园安全形势,有针对性地发布安全警示讯息,同时设置输入指定关键词自动回复相关安全知识,让师生自主获取安全知识更方便,让安全宣传教育更具互动性。研发校园消防安全安全管理手机app“火眼”,打造学校消防安全大数据平台,实现消防安全大数据管理。“火眼”具有火灾隐患举报、火灾报警、火场逃生引导和数据分析等功能。学生可以利用“火患随手拍”功能,随时通过手机发现并举报火灾隐患,学校管理人员收到举报可以核查和及时整改火患,从而实现学校消防管理智慧化。

(三)培养教师型和研究型保卫干部,发挥安全宣传教育优势

应用型大学对教师所提出的“双师型”要求同样适用于保卫干部,保卫干部除了应该具备实践经验以外,同样应该具备一定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从事安全教育、军事理论课程授课和安全保卫工作理论研究,有利于保卫干部了解安全保卫工作新形势,增进与大学生群体的沟通交流从而深入了解其思想动态,增强信息收集和研判能力[3],同时,有利于保卫干部系统总结安全保卫队伍建设经验,学习国内外安全保卫工作方面先进管理经验。钦州学院成立了安全教育教研室,开设了“军政训练”和“学生安全教育和警务体验”等课程,鼓励保卫干部进行教师资格培训,参与到大学生安全教育和军事理论课程的授课中来,同时鼓励保卫干部参与到保卫学理论研究中来。

(四)改革人事制度,提高福利待遇

通过校内中层干部和科级干部竞聘,以及通过面向社会公开进行差额招聘,完善保卫处组织机构,优化保卫干部人员结构。如,钦州学院保卫处(与武装部合署)有科室3个,分别为综合管理科、治安消防科和国防教育科(军训管理科);总人数为20人,其中在编7人,聘用13人;硕士研究生学历2人,本科9人,大专6人,中专及以下4人;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1人;二级职业资格2人,三级职业资格4人,四级职业资格1人,五级职业资格1人。组织机构完备,各层次人员相互配合,在保卫工作上不断锐意进取。完善激励机制。运用好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奖优罚劣,奖勤罚懒,调动保卫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唤起保卫干部的荣誉感和成就感。逐步向全员岗位聘用合同制过渡,打破编内外待遇的不合理区分,同工同酬,按劳取酬,多劳多得,优劳优酬。以岗定薪,岗变薪变。工资收入要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挂钩,并随岗位的变动而相应变动。对于讲授安全教育课程和军事理论课程的保卫干部,应给予按照专业技术人员类别晋升职务工资的资格。

(五)加强校内外交流与合作

在高校开放办学、合作办学的背景下,保卫处不仅要加强与校内各部门的协调配合,还要加强与校外单位的交流合作。钦州学院联合钦州市消防支队,每年面向全体新生开展全面的“消防知识进军训”活动,内容由消防知识讲座、火场逃生、展板宣传、趣味竞技、消防装备展示和灭火器实操演练等组成,使全体入学新生的消防知识和技能教育得到全覆盖。2007年起钦州学院就通过向钦州市消防支队注册成立了一支消防志愿者服务大队,目前注册人数超过2200多人,是学院内最大的一支专业化志愿者队伍。为充分发挥消防志愿者这支队伍在协助校内管理和服务社会的作用,2014年5月,钦州学院联合共青团钦州市委和消防支队成立了全区首个“消防志愿者培训基地”,基地设置在钦州学院内。2016年钦州学院建立起一个科普教育馆,总建筑面积为160平方米,包括消防知识学习区、火灾案例警示区、火场逃生体验区等,以图文、声像和多媒体等形式和声、光、电等多种技术手段进行展现,并由经过专门培训的讲解员进行讲解,普及火灾报警、逃生自救、初起火灾扑救等消防安全知识和技能,承担向校内外体验者宣传消防知识,做好消防教育培训,提高群众消防安全意识和素质的职能。2016年6月,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被列为自治区高校消防标准化管理首家示范性高校,并成功承办全区学校消防标准化管理现场会。

三、结语

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安稳方可发展事业。高校向应用型大学的转型发展离不开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保卫干部在工作中以应用型为导向,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和素质,必定能为高校提供更加安全稳定、和谐有序的校园环境,助力应用型大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EB/OL].(2015-11-16)[2015-1128].http://www.chinanews.com/gn/2015/11-16/7624837.shtml.

[2]教育部法制办公室.高等教育法律法规规章选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544-545.

[3]刘伟年,陈殿启.如何加强高校保卫队伍建设现代化[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No.98 10:152-153.

作者简介:

雷婷(1984-),女,广西南宁人,钦州学院讲师;宁丁(1988-),女,广西钦州人,钦州学院研究实习员

[基金项目]2016年度广西教育系统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研究课题:应用型大学保卫干部管理能力和素质提升研究(20161C075)。

2017年钦州学院维护学校安全稳定立项研究课题立项项目:《应用型大学保卫干部管理能力和素质提升研究》(2017QYAW10)

作者:雷婷 宁丁

上一篇:厂务公开企业管理论文下一篇:电力调度自动化及拓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