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专业课堂教学论文

2022-04-23

[摘要]当前我国对跨专业综合实训课堂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职院校层面,所反映探讨的内容集中于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而本科院校涉及实训环节的教学改革更多的是基于某个专业进行。通过对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训的教学实践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分析本科院校特别是独立学院跨专业综合实训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些可行方案。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经济管理专业课堂教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经济管理专业课堂教学论文 篇1:

高校教学中融入素质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摘 要: 将专业课课堂教学作为素质教育主阵地,以专业课课程内容为媒介,从提高教师专业素质,调整专业培养方案,合理设计授课内容,改革教学与考试方法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提高学生专业素质。

关键词: 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许多人认为素质教育就是文体教育加课外活动,将专业知识学习与素质培养完全割裂开来。对于高等院校来讲,教学是永恒的主题,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最主要舞台,或称其为主渠道。

一、充分利用专业课教师的榜样力量与示范效应

高校专业课教师的专业素质主要由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三部分构成,其中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是教师专业行为的基础,专业精神是教师专业行为的动力。“教师的精彩是学生的未来”,专业课教师的理论水平、专业技能、知识结构、科学精神、道德水平、人格魅力、奉献精神、工作态度、责任心、心理素质、对事对人的态度和行为等专业素质会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调整专业培养方案

素质教育的实质是能力培养,传统专业培养方案中除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外,学生能力培养范围和空间很小。因此,可以考虑调整传统专业培养方案,每个学期留出20个课时,从学期初开始将学生分组,在专业课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根据所处专业学习阶段进行半自主选题,再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研,写出与选题相符的调研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商业计划或学术研究论文等。

三、以能力培养为目标设计授课内容

教材不等于讲义,讲义不是教案。对于专业课而言,教师不应仅指定单一的教材,最好的方式是指定主要参考书。特别经济管理类专业课与经济管理实践密切联系,内容更新较快,一般来说,专业课教材编写内容都有时滞性,不同教师编写教材时都有自己的偏好,学生需要掌握的是一门专业课知识,不是一本教材内容,仅学习一本教材不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和较全面地掌握这一领域内容。

四、改革教学方法

专业课教学中融入素质教育最重要的是改革传统教学方法,积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演讲式、情景模拟等先进教学方法。

(一)启发式教学

教师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掌握科学学习方法比学生掌握多少知识更重要。启发式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科学设定教课内容,合理组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1.问题引导式

教师事先根据要讲授的内容设定一系列有内在逻辑关系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每个问题从多个角度分析,并给出相应解决方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将每个学生分析问题的过程和解决方案在黑板上简单列出,并逐个点评,然后给出相关专家与学者和教师自己的结论。这里,教师的点评不是判断正误,而是指出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合理地方和不足,并引导学生拓展思考半径,分析相似社会现象与事件。通过将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方案与专家学者的结论进行对比,看出从不同角度切入分析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思路的差异,得出不同结论。这一过程的重点不是寻求标准答案,而是培养学生自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事件或现象引导式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事件或现象引导式是结合讲授的内容,选择学生熟悉的或最新发生的热点现象或事件,通过对这些现象或事件的分析,引出要讲授的内容,使枯燥的理论生动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规律和图文并重技巧,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因此,思维导图具有发挥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

(二)小组讨论式教学

小组讨论式教学中,教师作为“导演”,对学生思维加以引导和启发,学生则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有意识的思维探索活动。学生的学习处于“问题-思考-探索-解答”的积极状态,并通过小组成员间相互的“头脑”碰撞产生新想法,激发学生想象力,引起学生高度兴趣和注意,从而产生自主性、探索性和协同性学习。这种教学方法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很好地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三)演讲式教学

演讲式教学指每个学生根据课程内容,选择相关主题,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撰写科技小论文,在课堂上进行5~10分钟的讲座。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锻炼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能力、撰写科技论文的写作能力和演讲能力等。

(四)情景模拟教学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以案例或情景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根据授课内容描绘的情景,运用先进信息技术创设情景,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实现由静态学习到动态学习的飞跃。因此,这种教学法不仅可以启迪学生思维,发挥想象力,而且会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五)组合式教学

高校专业课教学一般采取一位教师“包干制”教学模式,这种“包干制”教学模式的最大弊端是容易造成学生知识面窄,思维单一,积极性、趣味性差,不能及时反映专业发展动态。“组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教学模式,根据每门专业课内容及各位教师特长安排授课。

五、改革考试内容与方式

长期以来,考试被认为是应试教育的祸根,其实,这是对考试的误解。考试可以使学生系统复习所学知识;在学生普遍缺少学习习惯的情况下,考试是约束其学习的手段之一;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只要采取得当的方式,考试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考试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参考文献:

[1]刘振华,俞鼎起,邵旦萍.现场教学法研究[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8(05):47-50.

[2]郭晓勋.高校专业课教学中素质教育探析—以“会计学”教学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1):168-169.

作者:王娟

经济管理专业课堂教学论文 篇2:

跨专业综合实训课堂教学改革初探

[摘 要] 当前我国对跨专业综合实训课堂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职院校层面,所反映探讨的内容集中于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而本科院校涉及实训环节的教学改革更多的是基于某个专业进行。通过对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训的教学实践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分析本科院校特别是独立学院跨专业综合实训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些可行方案。

[关 键 词] 跨专业综合实训;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数据

一、引言

当前我国对跨专业综合实训课堂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职院校层面,所反映探讨的内容集中于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而本科院校涉及实训环节的教学改革更多的是基于某个专业进行[1]。分析很少有本科院校作相关研究的原因在于不同性质的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不同。在传统教育中,高职、专科院校倾向于针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进行培训[2],而本科院校则倾向于学生的理论基础培训[3],所以,一般院校开设职场实训用沙盘来替代,而高职、专科院校更愿意做基于实践类的跨专业综合实训方面的教学探索,从而有利于其所培养的学生更加能够适应社会需求。

本文通过对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训的教学实践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分析本科院校特别是独立学院跨专业综合实训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些可行性改进建议。

二、跨专业综合实训教学过程概述

根据《暨阳学院经济管理系2013级学生第四学年课程教学工作安排方案》,结合2013级学生报名情况,最终有来自经济管理系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旅游管理、会计学、电子商务、工商管理和人文系国贸英语复合班8個专业共计368名学生参加。根据实训人数、实训中心情况最终确认分三批进行,设计了两套实训教学安排模式,方案一为满岗实训为148人,方案二为非满岗实训为112人,二者区别为方案二启用4家制造业企业。详见表1。

整个跨专业综合实训由两周共计10个工作日组成,每天的具体安排见表2。总体来说,第一、二、五这三天时间非常紧张,主要是因为初次教学、学生初次上岗,各种情况不熟悉等。

三、教学数据分析

通过三轮的教学,2013级参加跨专业综合实训学生对实训总体评价很好,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实训时间不够,教学准备工作时间不够、教学过程时间不够和教学总结时间不够。

现将基于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整理展示,以对此作进一步说明。数据样本为所有参加跨专业综合实训的2013级学生,问卷调查的核心为实训对学生的就业、创业的影响度,教学满意度调查,以及学生对实训教学的建议。

(一)第一轮实训调查

第一轮实训调查发放问卷148份,回收147份,有效问卷105份。

通过对问卷的数据整理可知,105名学生中,97人认为VBSE跨专业综合实训对其今后就业有帮助,主要体现在增强岗位认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升职业素养,强化专业知识,其他如学会开发票、会看账、契约精神和了解职场流程等。另外8人认为没有帮助,原因为实训岗位非自愿选择、实训岗位与所学专业无关,认为过于虚拟,实操性不强等。

在105名学生中,仅有2名学生认为VBSE跨专业综合实训对其今后创业没有帮助。其他学生均认为,通过实训可以了解企业运营过程,树立企业管理理念。

105名学生对VBSE跨专业实训中心今后教学改进建议集中归结为:软件需要进一步完善,如系统中的数据问题;硬件方面需要增设打印机、解决电脑死机等问题;师资需要进一步对系统熟悉,提供相应的岗位培训。

(二)第二轮实训调查

第二轮实训调查问卷共发放110份,回收107份,有效问卷80份。

通过对问卷数据整理,80名学生中,70人认为VBSE跨专业综合实训对其今后就业有帮助,剩余3人认为没有帮助的同学中,2人因为实训岗位与所学专业不符合,1人认为实训还不够真实。

本轮问卷增加了对开课范围及开课时间的调查,同时也对教学满意度作了进一步的量化。首先,有79%的学生(58人)认为适合面向全院开放,而认为不适合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专业知识不够,特别是财会专业知识的缺乏。有52%的学生同意开课时间设在第一学年暑假,不同意的学生认为专业知识不够和暑假还有其他实习安排。从调查数据中也可以看出跨专业综合实训对预先具备的基本知识要求较高,因为调查数据均值为2.67,低于认同数值3。

对教学安排合理性、实训趣味性、学习资料满意度、教具满足度、教学方法、实训接受度、教师整体评价和课程整体满意度方面,调查对象均表示满意,各项数据均值在3.2~3.8之间。

(三)第三轮实训调查

第三轮共发放调查问卷110份,回收问卷110份,有效问卷54份。

本轮调查问卷对今后就业帮助程度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独立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提升职业素养、强化专业知识六个方面进行了量化,经数据分析,各指标均值除了自学能力3.8以外,其他均在4以上。在对学生今后创业帮助方面,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实训使其了解企业运作流程、树立了企业管理理念。

本轮同样对是否可以在全院范围开展实训和是否可以第一学年暑假进行,分别有47人和31人赞同。而反对的理由同第二轮相似,即专业知识不够。同样,调查数据(2.5<3)也印证了这一观点。

教学满意度调查方面从提供实训资料和教具、授课条理性、重、难点突出、教学进度认可度、教学活动安排合理性、内容接受程度、教师操作规范熟练度、教学方法、解答满意度九个方面进行细化量化,各项指标均值范围在3.6~4之间。

三轮调查显示,分别有92%,96%,94%的学生认为VBSE跨专业综合实训对其今后就业有帮助,并且所有的学生都认为参加实训对其今后创业有帮助。

四、可行性建议

结合前述调查数据分析结果,可以得知,学生参加跨专业综合实训收获的益处远大于一般的专业单一课程的实训。

加强软件与硬件的建设。一方面,及时做好软件升级与日常维护工作,需要实验室教师与软件开发商进行跟踪关注与维护。另一方面,硬件升级,减少工作期间电脑死机等问题。加快实训中心软装文化建设,以丰富学生工作期间的企业文化氛围的感知。

加强教学团队建设。一方面,是教学团队规模的扩大,根据学生实训人数,需保持至少5~6人的教学团队,从而减少团队成员的工作压力,也可以丰富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的多维建设。另一方面,可以考虑校外企、事业单位人员参与教学过程,譬如通过开展对应工作岗位的讲座,以其实践经验进行实训引导。

参考文献:

[1]朱辉.关于独立院校跨专业综合实训初次教学的反思[J].课程教育研究(上旬刊),2016(5):37.

[2]高鈞.高职院校商科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建设与应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4):224-226.

[3]王敏.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初探与实践[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6):52-53.

[4]朱辉.独立院校财会专业资产评估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6(9):165-166.

[5]卞艳艳,刘洋,雷娜.构建高职院校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基于VBSE实训平台[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5,29(4):83-87.

作者:朱辉

经济管理专业课堂教学论文 篇3:

采矿工程专业教学中科研与课程教学相结合探索

【摘要】分析采矿工程专业的特点及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将科研和采矿课程教学相结合。

【关键词】采矿工程专业科研课程教学实践

科研在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过程中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本科生科研训练是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采矿工程专业是专业性、实践性和应用性极强的专业,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让本科生参与到导师的科研项目中去,对学生理解、消化、运用专业知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采矿工程专业的特点及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采矿专业是一个老牌的工科专业。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从1950年开始,我国先后有30多所高等院校开办了采矿专业,在学科建设和招生规模等方面有了巨大的发展,许多高校的采矿工程专业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尽管历经了多次的起伏,由于矿产资源在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采矿工程专业一直存在并逐渐发展壮大。采矿工程专业属于地矿类专业,主要研究各种矿藏的开采方法和原理。现在的采矿工程专业是一门专业性、综合性和应用性都特别强的学科,覆盖了几乎原有的地下开采、露天开采及矿井通风与安全三个学科,并要求实现煤与非煤固体矿床开采相结合、采矿与岩土工程相结合、地下开采与露天开采相结合以及采矿与机电、计算机应用、经济管理等相结合。鉴于采矿专业的特点,我们不能因循守旧,沿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近年来,经过国内外采矿前辈的教学摸索和实践,逐渐形成了一条适合采矿专业教学的新思路,即将课堂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实验教学。

相对于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教学新思路,传统采矿专业课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书本知识空洞乏味,学生接受困难。在专业课学习阶段,采矿工程专业所开主干专业课就十几门,新概念、新知识点繁多,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二是学生对课程有陌生感。对采矿工程学生而言,一般是在大三接触专业课,这对从未接触过矿山的学生来说,感觉很陌生。在采矿教学中,往往老师在讲台上讲得津津有味,而台下的学生却不感兴趣,甚至出现抵触情绪。三是实习时讲的多、实践少。学校一般安排采矿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大二、大三、大四分别进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形式上很合理,但是实践环节就相对薄弱,实习因种种原因困难较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受到很大影响。这方面与国外差距很大,如莫斯科矿业大学,实习课时约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一左右,我国采矿学生在本科阶段,也就10个井左右,远远不够,不足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四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较差。在矿山企业一线工作,采矿专业本科生与一线工人相比,理论知识相对丰富,但缺乏在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这与本科教学手段单一、教材内容陈旧不无关系。

二、采矿课程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实施

(一)实施的原则

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能够巩固加强他们已学的专业知识,逐步培养他们的科研意识,从而提高其整体能力。但鉴于学生理论知识的局限以及他们在阅历和经验上的欠缺,在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中只能是辅助作用,依照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相适应的课题。划分课题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1.难度适宜原则。每一项科研课题一般都由不同的部分组成,其中既有容易实现的部分,也有相对难以突破的内容。所以在吸纳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时,应先将课题按难度划分。总的原则是由学生来完成容易部分,而课题组的其他成员完成难点和重点部分。比如学生可以进行资料的搜索、数据的处理、现场的观测、实验以及一些理论的运算等方面的工作。而一些课题方向的规划、相关模型的建立、理论的假设以及规律的分析等方面的内容则应该由老师来完成。

2.有利于知识掌握的原则。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但这种单向被动的教学方式很难让学生切实理解这些知识的重要作用,慢慢地就可能对学习失去兴趣,从而影响学习效果。相反让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则不同。因为科研活动本身是一种在原有知识、经验、阅历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索性活动,在科研工作中会直接或间接地用到之前学过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显然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对他们知识的掌握、素质的提高以及能力的培养都是十分重要的。

3.有利于能力培养的原则。大学教育是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的最高级阶段。在吸收本科生参与科研课题时,必须加强对学生能力的锻炼。主要包括查阅文献搜集资料的能力、现场调研的能力、实验实施的能力以及科研报告撰写的能力,等等。

(二)具体实施方法

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及学习能力,笔者在课堂教学中逐步渗透了科研工作中所取得的成果,并穿插实例,由此来引导他们思维的独立性和专业性。笔者根据长年的教学体会并借鉴他人的教学经验,总结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有以下实施模式:

1.课堂教学。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第一,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科研指导。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科研方法和科研内容的介绍;把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学术观点、学术动态向学生做引导性的讲解,启发学生思考;结合科研课题,让学生查阅相应文献,并进行研究性实验;鼓励学生独立选择实验题目、制订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从中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我们结合采矿课程教学,有机穿插现场工程课题的内容,使学生掌握有关专业知识,逐步培养解决工程、科研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课题组成员利用自身的研究成果参加了许多现场课题研究及现场技术服务,解决了矿山企业解决的生产难题,给矿山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取得了丰富的现场的经验同时又完善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提高了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理论高度。

第二,用科研实例进行讲解。为增加教学的真实感和教学效果,在讲授知识点时,应穿插科研实例进行讲解,这样不但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而且无形中就将学生引入科研,逐步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比如笔者在讲“采动影响下巷道围岩的变形规律及控制方法”时就相应地穿插了自己关于“下工作面开采对上部砌碹巷道的破坏”的研究成果,借助多媒体放映,收到了很不错的效果。

2.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中进行科研指导,各种实验、参观、实习都是科研活动的有效形式,要引导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第一,让学生参加科研。在教学实践中,若有机会让学生参加部分科研活动,应当说是教学活动的一部分,对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思维是有益的。为了使学生得到培养,笔者将自己的科研课题分成若干项让学生参与。比如笔者在“永城煤电集团城郊煤矿顶板分类及采场矿压显现规律研究”中,就把学生分组去分别辅助测定煤(岩)的容重、坚固性系数、超声波速、抗拉强度、单向抗压强度、杨氏模量、泊松比、内摩擦角、黏结力等。这些工作不需要高深的理论,只要掌握基本的原理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就可以完成。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获得掌握知识的成就感会激发他们深入学习的兴致。

第二,积极引导校外实习,在实践中进行锻炼。为了增加实践环节,利用学院采矿工程学科的技术优势,在河南煤化集团、中平能化集团等建立了几十个科研基地,科研基地为学科的发展提供科研课题,为学生各类实习提供场地,同时也是学科的技术成果优先转化的平台。近年来,依靠科研基地,我们开展了许多研究工作,比如不稳定煤层放顶煤开采、可回收金属锚杆、松软煤层钻孔掘进等几十项课题,每年的科研经费均在千万元以上,同时一些先进科研成果也及时地在科研基地得到了推广应用,每年科研成果的转让费在200万元以上。在这些科研项目的开发过程中,年轻教师及高年级学生均有所参与,许多本科生的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均是在导师及现场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完成的,许多同学毕业后直接去科研基地所在的单位工作,为科研基地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之,采矿课程教学与科研相结合,通过在课堂中穿插介绍科研,并将矿山企业第一线的生产需求及技术攻关难题推到了课堂教学的第一线。让学生参与真正的科研项目和科学实践活动,也让学生从教学中的客体逐渐变为主体,促进了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同时也能够使他们尽早融入到煤炭企业的生产实践当中,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最终能更好地为国家能源行业服务。

(责编 黎原)

作者:赵忠明 席志渊

上一篇:中美高校新生入学教育论文下一篇:少数民族女生教育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