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论文

2022-04-27

摘要: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其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更纯熟的职业技能,能够顺利借助于自己的技能在社会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工作,顺利完成就业任务。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要以职业为导向去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模式,帮助高职学生的学习更具实用性。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论文 篇1:

辽宁省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摘要:针对辽宁省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本文在阐述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类型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分析辽宁省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构建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手段

当前,我国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深入,辽宁省各所大学也建立了相应的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这为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要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应起来,并体现为构成系统的互补性、有机性以及与专业特色的适应性。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所谓人才培养,主要体现在为现代工商企业培养理论基础扎实、适应性强、动手能力突出的综合管理人才。因此,在构建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时,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类型,将专业特色结合进来,这样培养的人才才能“被特色”起来。

一、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类型

工商管理类专业既具有某些自然科学的特征,又具有典型的社会科学特征,这种双重特性,决定了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既包括实验室模拟实验,又包括进入社会的社会实践活动。具体来讲,我国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1.分析型实践。以案例教学法为主,该法主要是让学生接触各种各样的实例,但是这些案例大部分是二手的公用案例,很少有专业教师自己通过实践研究而编写的案例。

2.验证型实践。主要是培养学生实验的基本技能,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步骤,如会计记账凭证的填制、登记账簿等,国际贸易中的信用证、提单、装箱单等各类单证的填写。

3.设计型实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设计能力,要求学生运用已学的专业知识,围绕需要解决的主要目标进行问卷的设汁,确定调查对象,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查、统计与分析。

4.模拟型实践,又可分为情景模拟型和软件模拟型。前者称为体验型,如会计实习的综合模拟、综合营销活动模拟等;后者称为实战演练型,如国际商务软件、市场营销模拟软件等。

5.实战型实践。它是校企合作共同实施的实践教学。企业与学校相互渗透,建立利益共享关系。企业主动向学校投资,共建实验基地,开展课题研究,落实学生就业,等等。

二、辽宁省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辽宁省具有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大学调查后发现,辽宁省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忽视实践教学。辽宁省具有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大学正在全面推进实践教学,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在于实践教学方式缺乏创新。大多数高校在实践教学上流于形式,没有进行科学合理地规划,只为了教学而教学。而部分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也只是遵循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采用了实践教学的方法,但是传统教学理念依旧占据主导地位。

2.实践教学体系不完整。辽宁省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基本相似,仍然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忽略了专业技能的培养,具有浓厚的学科气息。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也只是在形式上开展,并没有深入的对课程进行设置和优化,也没有将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技能培养进行结合开展课堂教学,这样就会失去开展实践教学的意义。

3.缺乏企业实践基地。加强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在企业的实践是尤为重要的,这对于学生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企业的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2]。然而,辽宁省高校在企业实践基地的建设上仍旧不够理想。和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对实践能力的要求更高,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都是较为抽象的理论知识,若是学生不能真正接触到实际企业的真实运作,那么所掌握的技能就只是纸上谈兵而已。

三、辽宁省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以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为目标,突破以往固有的实践教学模式,将实践活动变成弹性的课程,并进入实践学分,丰富实践教学课程,筑成“课内学习、课外探索、综合实践和校外实习”四大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

1.课内学习。课内学习模块主要包括的实践教学手段如下:(1)开放课堂。采用“教师主讲+企业家参讲”的方式,邀请有实践经验、具备课堂执教能力的企业家走进课堂,讲授相关专题,主讲教师进行点评。在主要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可安排4—6学时邀请企业家为学生讲授企业发生的实际案例,从而增强学生对企业运营管理实践的了解。(2)实验模拟教学。依据专业实验模拟软件的支持,加强面向学生的实验模拟教学。通过实验,学生一方面可以熟悉相关知识点在实际中的应用;另一方面,可以在实验中扮演相关角色,熟悉岗位工作流程。

2.课外探索。课外探索模块主要包括的实践教学手段如下:(1)案例教学。将主要专业课设置为小班授课(30人以内),在课时分配和章节训练中规定案例数量,并在学习资源库中储备大量的教学案例,采取课堂和课后有机结合的方式进行案例教学。(2)毕业论文设计。倡导学生用毕业设计取代传统的毕业论文,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时,要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理论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要有一定难度和深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毕业设计的质量由指导教师来把关,教研室主任进行总体审查,具有一票否决权。

3.综合实践。综合实践模块主要包括的实践教学手段如下:(1)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术竞赛。目前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主要竞赛有:“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策”中国大学生营销策划大赛、全国大学生人力資源管理沙盘模拟竞赛等。通过各类竞赛,能够对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创业精神以及创业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增强学生捕获机会、把握机会、利用机会、创造机会的能力。(2)参与教师科研项目。通过教师推荐、学生自荐、综合考查等方式,选拔部分比较优秀的学生参与市场调查、项目策划、企业诊断、方案论证等教师课题的研究工作,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鼓励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可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助。

4.校外实习。校外实习模块主要包括的实践教学手段如下:(1)企业实习。为了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积极与政府及相关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建设,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与就业选择。实习能够增加学生的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使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潜力和定位,并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2)社会调查。深入农村、城镇社区、企事业单位等,聚焦社会热点问题,有计划、有重点地对社会现象进行系统的调查了解、专题考察、参观访问等,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研究,阐述相应的见解和对策。对于学生而言,能够提高综合素质、增加社会阅历和积累工作经验。(3)科技服务。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发挥专业优势,开展科技服务与咨询、科技成果推广等活动,挖掘创新创业灵感,释放创新创业活力。

四、结论

根据辽宁省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能力层次,将实践教学的类型与高等教育阶段性的特点相结合,对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建特色鲜明的“课内学习、课外探索、综合实践和校外实习”四大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不仅全面、系统地提升了实践教学质量,还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教育理论,有利于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金桂生.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工商管理专业[J].教育教学论坛,2013,(13):242-244.

[2]杨浩政.关于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及其反思探讨[J].科教文汇,2016,(10):90-91.

作者:丁秋雷 姜洋

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论文 篇2:

基于职业行动导向重构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摘要: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其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更纯熟的职业技能,能够顺利借助于自己的技能在社会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工作,顺利完成就业任务。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要以职业为导向去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模式,帮助高职学生的学习更具实用性。

关键词:职业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构建;实践教学;高职教育

教育部在不断帮助落实教育改革政策的过程中一直强调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国必须要做到工学结合,要通过课程的更合理设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的改革來帮助学生的学习以及岗位工作之间可以有更加密切的结合,确保学生在职业教育过程中真正能够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在社会生产中发光发热。当前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日常教学中存在多重问题,对于学生的实际能力提升极为不利,因此必须要构建更合理的实践教学模式,促成学生的职业能力增长更理想。

1.当前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课程体系的建设不够合理

当前高职院校在构建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体系的过程中依然以基础的学科教育为主,对于工学结合的理念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来。尤其是学校中的大部分课程依然是按照学科理论的组织去设置,没有按照学生的实际工作导向或者行动导向来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这意味着学生仍然是需要学习大量的基础理论知识,再进行相应的专业课程实践,从主体上来讲理论性的内容太多,从高职院校的教育性质上来讲,这样的课程设置是极为不合理的,难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加实用的职业技能。

1.2实践教学的安排不够合理

高职院校在为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安排实践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往往是从学生所学习科目的角度去进行安排的,学生学习了哪些基础的理论知识,相对应的学校就会帮助安排哪些相关的实践课程。但实际上学生从事某一岗位的工作,对于所有的知识并不一定用得上,而是在某一个方向上需要深层钻研。学校在安排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却恰恰相反,广泛而不深入,以至于学生的技能应用只提留在极为简单的层次上,但社会岗位工作往往是复杂的,学生应该要有更加综合性的职业技能,单一的简单技能对其职业能力的增强用处不大。

1.3与企业之间难以达成亲密的合作意向

高职院校在实际为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安排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是期望能够直接将学生安排到社会的企业中去进行实际岗位培训与实践历练的,这对于学生本身职业能力的发展也是有着非常大好处的。但从企业的角度来讲,很难接受这些毫无经验的学生直接插手其日常的管理工作,这意味着学生即使是在企业中进行实践学习也往往并不会在与其所学课程相关的岗位上。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不够紧密,学生实训也就难以获得真正的成长。

2.基于职业行动导向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重构策略

2.1对课程体系进行更合理设置

基于职业行动导向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在实际重构的过程中,高职院校需要对工学结合的理念进行更切实的融入,要对整个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设置,使其在安排上能够更加合理,要把握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平衡点,不再以学科体系作为课程构建的依据,而是以学生的实际职业需求,以学生的职业成长规划等作为课程设置的重要参考,对课程进行更实用的调整,真正帮助学生获得一些职业性的技能。

2.2对学生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规范设置

高职院校在重构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还必须要对其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更进一步的规范设置,要从学生的岗位需求出发,以学生的行动为核心,从其所在的领域,整个的行动过程,所围绕的项目任务等方面来为学生安排不同形式,不同难度的实践以及实训课程。一般来说学生需要先对企业有所认知,再对企业中的岗位,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有所了解,最终是借助于自身的技能去完成岗位工作。相当于从团体到个体再到团队的一种技能型训练,确保学生的技能掌握从单一走向综合全面。

2.3要对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完善

好的实训环境以及实训资源是高职院校在帮助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落实实践教学的基础,因此高职院校在重构本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还必须要建立更加完善的校内外实训教学基地。要进一步增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内涵并对其实训内容进行进一步的丰富,设计更多类型的实训形式,帮助学生通过这些实训可以掌握更多的职场小技巧。校外也需要与企业进一步加强合作联系,主动向企业提供一些教学以及人才输送上的便利性,以此来获得企业的友好合作态度,为学生创造更多校外实训机会。

2.4做到多重技能的融合

以学生的职业行动为导向,高职院校在重构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实践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还应该帮助达成学生多重技能的有效融合,以便于更满足社会岗位的实际需求。首先是要有足够具有针对性的,足够实用的理论课程体系,教导给学生实用的职业知识与能力。再者是要帮助学生进行各种岗位证件的考核,帮助学生具备在该岗位上工作的资质。最后是为学生提供岗位实训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落实在实际岗位上,最终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烙印上自己成长的足迹。高职院校要做到课程,职业证书以及岗位技能的多重融合,帮助学生获得更多对于岗位的适应能力。

3.结束语

基于职业行动导向的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在实际重构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学生的实际岗位需求以及其后期的岗位发展规划进行充分的考量,要从学生实践技能增长的角度去设计安排更加合理的课程教学体系并对学生的实践教学进行更规范化的安排与管理,要为学生创造更加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要对学生的实践学习有更加全面,针对性的要求,帮助学生能够真正从实践教学中掌握足够的岗位技能,适应社会岗位的相关工作,顺利获得理想的工作。

参考文献:

[1]许慧珍.基于职业行动导向的高职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重构[J].职业教育研究,2012(1):32-33.

[2]于燕.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中的实践研究[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36-37.

[3]何海怀,唐高平.基于职业行动导向重构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1(11):162-164.

作者:赖巧玲

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论文 篇3:

简析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摘要】高职工商管理专业教育是培养既掌握一定工商企业管理知识,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型人才的教育。它既是职业教育教学的主体,又是实现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更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在现阶段,高职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还存在许多问题,还需要在进一步的教学改革中加以解决。

【关键词】高职 工商管理 教学

一、现行高职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缺乏创新,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

高职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在不断深入,但获得成效不明显,主要原因在于实践教学缺乏创新,主要问题在于:首先,传统保守的教育遏制了创新的步伐,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当前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未能形成独立体系和突出特色。其次,陈旧的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技能的培训模式仍处于探索发展期。再次,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创新激励机制尚未建立。此外,由于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就业选择以及求职范围都有所不同,当前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高职学生个性化的教学要求。

(二)培养方向、培养目标与社会人才要求相脱节

一项调查显示,超过73.3%的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认为高职实践教学与社会发展要求脱节。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中重视学生创新能力、操作能力的提升,忽略了学生人际关系沟通能力的提升以及协助企业管理人员加强工作的基本技能。同样,当前实践教学内容和教材设计与现实不符合,工商管理专业学生需要提升管理思想,需要了解企业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工具,这些知识都无法在现阶段的实践教学中获得。

(三)实践教学资源匮乏,教学模式陈旧

实践教学基地资源缺乏、师资力量缺乏成为了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资源缺乏的重要问题。根据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教学规律以及专业特色,教师必须具备相当程度的职业素质,一般高职院校建立了兼职、专职教师结合的师资队伍,在引进人才时,重视学历,关注职称,对教师的专业实践经验要求较低,部分教师甚至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经历,这部分教师教学重视理论知識灌输,忽视学生实践能力提升。

二、高职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探析

(一)课程目标定位是关键

工商管理专业主要是为了培养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能够在各企业或部门独立从事管理工作的人才,注重对人才“实用型”的培养。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更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应该要突出其“实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目标要求,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为目标。在课程组织过程中,理论知识是基础,但更要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注重具体管理方法、技巧等的传授,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二)实践教学要深入

由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性较强,因此进行实践教学是很有必要的,针对目前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深化实践教学。首先,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主要指在进行实践教学之前,使学生有相应的理论知识储备,这样才能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理解,并融会贯通。第二,选择合适的实训基地,实践的内容必须是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而不是为实践而实践。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与相关企业签订“教学实习基地协议”,作为长期合作发展对象,同时,可选择企业内部业务水平较好、综合素质较高的员工作为学生的指导老师。第三,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学生单纯的“观摩”课堂,而是要使学生真正的参与其中,要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最后,可适当邀请企业家或者校外专家走进校园、走进课堂,与学生近距离接触、交流,以帮助学生了解企业管理的前沿和热点问题。

(三)探讨合作办学

从实践教学可以看出,高职院校要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建立相对稳定的专业实践基地是基础条件之一。根据这一思路,可深入探讨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办学问题。与单纯的签订实习基地不同,合作办学将从课程的培养目标、方式等方面,影响学校的教学。具体来说,第一,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求,拟定所需要的人才类型,学校则根据这一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人才培养,并将人才直接输入给合作企业。第二,加强教师进企业实习锻炼的机会,这主要是改变目前高职院校教师知识结构过于理论化的倾向,使教师增加关于企业管理的感性认识,提高其教学水平。第三,充分利用企业各种资源,企业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很多课堂无法预设的问题,学生也会由此接触到更多,这不仅能够开阔学生视野,丰富知识储备,还能很好地训练其思维能力,对将来进入工作状态大好基础。第四,建立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也是很有必要的,通过评估,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及时改进,以促进专业课程更好的发展。

(四)建立实践教学质量考核和评价体系

实践教学要严把学生成绩考核这一关,尤其要注重对学生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的考核。为此,必须加强实践教学考核和评价体系建设,完善对整个实践教学过程的控制,建立规范的制度保障,客观、全面地反映实践环节教学的水平及效果,避免成绩考核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各院校应根据国家制定的《评估体系》,同时根据实践教学目标,对每一个指标据其重要性赋予相应的权重,最终构建学校评价、企业评价、社会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的多元化实践教学考核和评价体系。

三、结语

实践教学开展得如何,决定着高职工商管理类培养的质量。因此,实践教学应成为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应加大专业办学的投入,加强专兼职师资队伍建设,满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要求,以提高实践教学水平为重点,打破传统办学思路和模式,注重团队建设,改革考核方式,走出一条立足高职院校实际、体现高职特色和专业要求的专业实践教学之路。

参考文献:

[1]左芊,龙昱.高职工商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湘潮月刊,2010(10):47-48.

[2]欧阳琳.浅析高职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改革[J].教育,2016(8)

[3]官灵芳,王锋.高职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人力资源管理,2009(Z1):82-85.

[4]喻荣春,雷静华.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工商管理教学中的应用[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5(4):85-86.

作者:陈晓芳

上一篇:学历和职业教育相互结合论文下一篇:基于生命教育的体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