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专业教师教学论文

2022-04-16

【摘要】随着高职院校对专业教师岗位技能的要求的提高,迫切需要专业教师丰富一线操作经验,提高岗位实践能力,进而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文章通过调查研究,立足航空物流管理专业教师企业实践现状,分析目前航空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在企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策略。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物流管理专业教师教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物流管理专业教师教学论文 篇1: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开发与建设主要面临两个方面的问题,即缺乏科学的专业开发与建设思路,缺乏有效的专业开发与建设机制。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即缺乏有高职特色的专业开发思路,专业开发指向不够明确,专业开发与建设缺乏原则性和科学性,缺乏专业开发与建设的预警机制、参与机制和监控机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问题与对策

在高职教育迅速发展,物流产业兴起,国家有关物流行业产业政策出台,专业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的生产与发展以及企业物流管理已成为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组成部分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发展迅速,形成了几乎所有具备基本条件的高职院校都在2001年之后陆续开发、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的局面。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开发与建设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历史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开发与建设不过几年,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专业开发与建设的管理制度,基本上仍沿用学科教育专业开发建设的方法与管理制度规范,不适合高职教育专业开发、建设、发展的需要,阻碍着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科学发展与物流业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要。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开发与建设中,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缺乏科学的专业开发与建设思路,二是缺乏有效的专业开发建设机制。

缺乏科学的专业开发与建设思路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开发与建设中,专业开发、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及物流管理职业岗位的发展相脱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尚未形成符合高职特点的专业开发思路。高职教育的属性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根据地方经济发展与职业岗位变化及时开发“适销对路”的专业,而不能仅仅按照既定的专业目录设置专业。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开发要针对地方经济发展与现有物流管理职业岗位,并针对未来物流管理职业岗位的发展趋势。但是,当前许多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开发只是通过对网络、新闻等二手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或参考其他学校进行一些局部的企业调查,专业开发的依据主要是物流业对国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而没有真正对物流管理职业岗位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

2.专业开发指向不够明确。专业开发目标是指专业开发的指向与结果,这是专业开发必须明确的首要问题。普通高等教育专业开发的指向是明确的,是为承担学科人才培养职能而设置的,专业开发指向学科领域,并以学科发展为导向设置专业。高职教育专业开发的指向则不同,是为培养高技能人才而设置的,专业开发指向技术应用领域,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然而,目前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开发与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开发没有明显的区别,专业开发指向物流管理的哪个职业技术应用领域并不十分清晰,缺乏对物流管理岗位的切实剖析,缺乏明确的针对职业技术应用领域与实际人才需求的专业开发指向。

3.专业开发与建设缺乏原则性和科学性。相对于学科专业而言,技术专业具有更大的可变性和开放性,更容易受到市场变化的影响。这就决定了高职专业开发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同时,必须考虑市场规律的作用。但是,目前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开发普遍缺乏原则性和科学性,基本上是跟着感觉走,存在较大的盲目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开发缺乏对社会发展状况的敏锐洞察力,不是在对区域经济结构、物流产业结构和物流技术结构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开发专业,不适应物流产业发展变化,及时调整专业与课程结构的速度不够迅速。许多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仓促上马,教学设备、实训基地、教师队伍诸方面缺乏保证专业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第二,没有切实解决专业口径宽窄的问题。职业岗位体系是一个动态系统,口径过窄的专业不利于受教育者的职业迁徙或工作方向转移。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开发与建设尚未形成通过拓宽专业口径增强专业适应能力,根据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及不同部门对人才培养要求的特殊性进行专业开发建设的思路,尚未形成以宽口径专业为平台设置有针对性的专业方向的思路。第三,没有形成既有相对稳定性,又有高职教育灵活性的专业开发建设思路。第四,没有形成与科技发展速度相适应的具有一定前瞻性的人才培养思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开发建设的适应性和有效性问题没有真正得到解决。

缺乏有效的专业开发与建设机制在高职教育的政策环境方面,缺乏专业开发建设的预警机制,没有形成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参与机制,缺乏有效的监控机制,难以保证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缺乏预警机制。高职教育专业开发与建设根据市场变化对专业进行“预前设计”、“预后诊断”和及时调整,建立完善的专业预警机制十分重要。政府、劳动和教育主管部门还没有建立专门的人才和劳动力市场变化及相应对策的研究机构,对市场所需要的各类人才没有年度的和中长期的预报机制。高职专业开发与建设缺乏预警数据支持,使得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开发与建设具有较大的盲目性。由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属于新兴专业,物流产业与岗位的边界模糊,物流产业的结构不够清晰,更需要根据政府和相关部门准确、可靠的信息,及时调整专业指向与专业发展思路。

2.缺乏参与机制。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开发建设缺乏科学合理的专业建设参与制度和机制,既缺乏企业界的参与,也缺乏研究决策人员的参与。在专业开发与建设中主要依靠专业建设人员和主管领导,虽然强调企业界的参与,但是实际很少能够真正实现。同时,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开发与建设缺乏科研部门和学术界的参与,专业的内涵与外延不够清晰,缺乏科学性,专业口径很难做到宽窄有度,课程结构缺乏科学性,这些规范性工作,都离不开学术界的参与和合作。因此,在强调企业界参与的同时更需要注重科研部门与学术界的参与。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中丢弃产学研当中的“研”字(包括丢掉教研),只强调企业参与,抛弃研究决策人员的参与,就难以保证专业开发与建设的规范性、科学性、合理性。

3.缺乏监控机制。目前我国高职专业开发与建设只是学校的事情,缺乏有效的政府监控机制,只有国家专业建设目录,并且专业目录难以适应职业岗位的变化,尚未形成真正有效的国家层面的专业开发与建设的引导和监管专门机构,也没有地方层面的专业开发与建设的专门机构。现行的高职教育水平评估只是事后评估与评价,对专业开发与建设缺乏事前、事中的引导和管理监控,缺乏全过程的引导和监控机制。这种状况必然影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开发与建设。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开发与建设对策

上述问题的解决需要学校、教育主管部门与政府多方面的共同协调努力。学校层面在明确专业开发与建设思路的基础上,应建立完善的专业开发与建设程序;教育主管部门与政府应建立专业开发与建设的信息资源系统和完善的机制,引导高职专业的开发与建设。

明确专业建设思路针对当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开发与建设方式,高职院校及其基层单位应正确理解高职教育的内涵和特点,明确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开发与建设的思路,在高职院校内部建立规范、科学、合理的专业开发制度和程序。专业开发与建设的实施单位要真正确立根据地方物流产业发展、物流产业结构、物流管理岗位的状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资格与标准为依据、以区域物流为服务对象的专业开发与建设思路。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就是根据物流产业发展和物流管理岗位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发与建设专业,专业设置要满足物流市场和物流技术发展对物流管理人才规格提出的要求,要适应物流企业、企业物流及用人单位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

2.以职业资格与标准为依据就是物流管理专业的设置必须以国家承认、国际权威部门认可的物流职业培训为依据。我国的物流标准和职业资格认定制度已经初步形成,其他与物流管理密切相关的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也已经基本具备并不断完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开发与建设,必须根据这些职业资格与标准设置专业和确定专业方向,保证物流管理人才的指向性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3.以区域物流为服务对象就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开发与建设应主要面向当地,满足地区物流发展、地区物流企业与企业物流的实际需求,以地方物流产业与市场为服务对象。因此,需要对物流管理职业岗位的现状、未来以及职业岗位进行调查和研究分析,建立专业开发与建设制度,成立专业设置委员会,完善专业开发与建设人员的构成机制。

建立专业开发与建设的信息渠道高职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的匹配程度,关键取决于对人才市场供求信息的准确把握和预测,为此,需要建立准确、及时、公开的高职专业建设信息资源渠道。

1.建立本专业人才需求调查系统。已有毕业生的高职院校需要建立毕业生追踪调查制度和机制,通过给毕业生寄发追踪调查表或定期深入到用人单位听取对毕业生的反馈意见,了解毕业生的岗位适应与个人发展情况,定期对本专业的人才需求情况、毕业生就业状况、专业对口率进行调查了解,以作为专业建设与调整的依据。

2.建立本专业媒体、中介的间接信息系统。利用我国的中介服务机构,在政府与主管部门的推动下,建构能够充分利用媒体、中介的间接信息系统。充分利用咨询型、认证型、行业协会型等官方与非官方等各类中介公司,取得信息资源,作为专业开发与建设的依据。

3.政府与主管部门应积极支持中介机构,建立高职院校各类专业的评估排名,包括对高职院校声誉和师资力量、经费情况、生源情况等学校基本情况和专业设置基本信息的信息系统,以此作为高职专业设置的重要参考依据。

4.从工商企业和物流企业取得人才需求及其规格的信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要与工商企业、物流企业建立长期的互利互惠合作关系,据此获得专业开发与建设方面的人力资源供需情况、发展趋势、人才需求规格、人才能力与素质要求的信息。有了这些信息系统,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开发与建设才能具备准确、及时、充分的信息来源,专业开发与建设才能做到真正针对物流管理人才市场需求,才能符合企业和用人单位的人才规格要求。

完善专业建设程序物流管理专业具有较大的可变性和开放性,容易受到市场变化的影响,需要建立教育规律与市场规律有机统一的高职专业开发与建设规程,从程序上保证专业开发与建设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为了保证教学效果,使学生与用人单位满意,新专业的开发、旧专业的改造与调整,都要严格地按特定程序进行。可以借鉴加拿大社区学院的专业设置程序(如下图)。该程序注重两个方面:一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开发与建设包括九个步骤、一个循环,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并且专业建设工作由专业开发、建设或设置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具体操作由专业设置小组(包括教学人员、教学设计者、专业设置人员、学术领导人、现场专家)负责。专业开发与建设经过以上程序,可以有效地避免专业设置的盲目性,使专业设置更贴近市场的需要,满足专业人才需求,培养出满足物流岗位需要的人才。二是对人才需求的重视体现在专业开发与调整的程序中。在专业设置程序的第二阶段,即对新专业设想进行基础研究时,负责该项研究的专业设置办公室要对可能开设该专业的其他学院及可能的生源情况进行调查。在进行需求评估时,还要求专业设置小组成员提供调查对象团体或个人的通讯录,主要调查用人单位的需要与学生对该专业的兴趣。第一步是概况了解,第二步是落实到具体单位及具体个人的调查,把可能的生源情况调查以及学生对所设专业兴趣的调查,用文字写入专业设置程序中。

建立专业开发与建设机制为了建立科学合理的专业开发与建设的制度与机制,需要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1.完善全国性专业目录、地方性专业目录、专业简介的功能,及时反映职业岗位的需要和变化,使专业的调整与停办由事后性质转变为事前引导,构建对专业开发具有指导性意义的制度与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专业建设的重复性、短期性等问题。

2.国家与地方政府应建立专业结构中长期规划,使专业建设指导科学有序,要规范专业划分的基本方法,制定专业设置的基本原则,确定专业设置的基本依据,规定专业设置的基本程序,建立专业设置的评估体系。

3.政府、行业协会与教育主管部门协调统一,确立科学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开发与建设的基本制度,建立有效的专业开发与建设机制。

4.建立专业开发与建设的三个机制,即预警机制、参与机制、监管机制。通过预警机制的建立,使专业由“预前设计”向具备“预后诊断”与及时调整功能的机制转变,建立完善的专业预警机制。政府劳动部门应建立专门针对劳动力市场变化与相应对策的研究机构,对市场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做出年度的和中长期的预报,使高职教育专业开发与建设获得预警数据支持。要建立有企业界、各方面专家参与的国家层面的专业开发与建设引导和监管机构以及地方层面的专业开发与建设的专门机构,完善高职专业开发与建设机制。

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开发与建设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专业开发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解决上述问题至少需要三个要素,即正确的思路、科学的制度与合理的机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潘维琴.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05,(10).

[3]谢勇旗.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4.

作者简介:

索德拉图(1957—),男,达斡尔族,内蒙古海拉尔人,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专业建设、实践教学、物流教育、教材建设、教学方法。

敖淑清(1957—),女,达斡尔族,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区域物流、物流经济、物流教育、农村客运。

作者:索德拉图 敖淑清

物流管理专业教师教学论文 篇2:

高职航空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问题与对策

【摘 要】随着高职院校对专业教师岗位技能的要求的提高,迫切需要专业教师丰富一线操作经验,提高岗位实践能力,进而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文章通过调查研究,立足航空物流管理专业教师企业实践现状,分析目前航空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在企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航空物流管理;教师企业实践;师资建设

1 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问题的提出

高职院校教育突出能力本位,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这对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具备专业领域完整的知识储备,又要能够进行现场操作、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等。然而反观我国高职院校现状,大量从企业一线引进专业教师根本不现实,大部分教师还是从学校到学校,普遍缺乏一线生产实践经验,更缺乏对高职教育的职业体会。鉴于此,比较可取的方法便是教师到企业实践——利用节假日或正常教学时间派专业教师深入企业一线,了解一线的操作流程和生产技术变化并及时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当中。

从本国实际情况出发,加之学习和借鉴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家成熟的高职教育经验,《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简称《规定》)便应运而生。《规定》明确肯定了教师企业实践对高职院校“双师”教师培养、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高和专业能力提升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对教师企业实践的形式内容、保障管理、组织协调、考核制度等做了具体规定。

随着我国民航货运的快速发展,航空物流管理专业应运而生,近几年发展迅速,旨在培养掌握运输、仓储、配送、航空货运、航空配载、地面处理等专业知识的专门人才,实践性较强、综合性较高。高职院校航空物流专业教师也多是从校门到校门,没有在航空物流企业工作的经历,缺乏对整个行业的宏观把控,因其专业特殊性,亟待具备专业特点的个性化教师企业实践策略的出现。

2 高职航空物流管理专业教师企业实践的问题分析

自《规定》颁布以来,各高职航空物流管理专业均拟定了具体的教师下企业实践的具体实施方法,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部分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对自身的教学和科研带来了启发,但问题也同样存在。

2.1 院校对教师实践目标和工作安排不合理

(1)目标不明确。从走访和问卷调查中发现,高职院校为航空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安排企业实践时,未结合教师担任不同课程的实际教学需求和研究方向,安排的实践内容多为地面服务和仓储流程操作等,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即缺乏针对航空物流岗位技能要求和岗位群的工作內容的分析,导致航空物流专业教师去企业实践流于形式,目标并不明确,只是为了完成任务。现今,航空物流领域不断涌现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尤其国际货运方面,新的标准不断出现,外界环境的变化对相关岗位技能要求和工作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更需要专业教师保证深入企业一线实践的效果和质量。

(2)安排不合理。通过走访发现,多数高职院校航空物流专业的教师下企业实践都安排在节假日或者寒暑假期间,加之生师比超标,教师均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尤其是青年教师还有辅导学生参加专业竞赛和科研任务等,课外时间所剩不多。同时,调查发现,高职航空物流专业教师里中青年教师占比达一半以上,他们的家庭责任重大,在工作和生活中都是顶梁柱,更加剧了他们在实践与教学间的矛盾,不利于保证教师企业实践的效果。

2.2 企业积极性不高

航空物流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经营与航空物流相关的航空公司、机场等企业数量有限,能够提供给教师企业实践的机会更少,哪怕能获得去航空公司、机场的货运部门实践的机会,因其工作的专业性和保密性,也很难保证实践过程和时间的完整性。

多数航空物流教师进入企业实践时,航空物流企业或者货运部门很少会安排专门的工作岗位给老师,多是看一看、听一听,现在航空物流发展逐步朝智能化发展,教师很难通过某一具体岗位的实践了解全部作业流程,不利于教师积极性的提高。同时,航空物流企业作为盈利单位,对教师的实践通常只是因领导层之间的关系而完成任务,并不会对实践教师进行管理和考核,有的也只是带着教师到企业走马观花地转一转,让教师根本无从下手。

航空物流专业岗位本身就需要一段时间的认真学习才能掌握,加之智能化已经成为航空物流发展的趋势,对航空物流管理专业教师掌握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切都需要航空物流企业的积极协助,共同保证教师企业实践的实际效果。

2.3 不重视教师的个体差异

学校在给教师安排企业实践机会时,往往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并未考虑教师的个体实际所需。不同职称、专业背景、性别、年龄等的教师所需要的实践项目、组织、方式、期限等也不同。只有密切结合教师的个体差异性,才能有效地提高实践的效率。比如,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他们对实践内容就会有截然不同的要求。具备初中级职称的航空物流专业教师更愿意去体验的是不同环节的操作流程,思考如何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高级职称的专业教师则更会关注深层次的流程优化、技术革新等方面。反观实际情况则不然,更多的高职院校面对航空物流专业教师的企业实践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只是把任务分配下去,甚至照搬其他同类院校的方案,很少会考虑教师自身的个体差异,实践效果很难保证。

2.4 产教融合程度不够

航空物流产业属于新兴产业,具有一定的专业化技术要求和岗位要求,并不像普通的物流管理专业那样岗位要求不明确,专业技术并不复杂,对人员要求没有那么高。大多情况下,教师短时间下企业实践并不能让企业产生即时的经济效益,企业属于盈利单位,也就导致航空物流相关企业缺乏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多的航空物流管理专业都是靠管理层之间的人脉关系建立起来的合作关系,这种关系不利于教师企业实践的可持续发展,缺乏约束。健康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应该是一种市场行为,是在利益驱动下产生的,有配套的可操作性的政府政策支持,有完备的约定条款、组织框架。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教师企业实践仍面临严重的发展瓶颈。

3 高职航空物流管理专业教师企业实践的改进策略

3.1 搭建教师企业实践发展平台

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一定程度上可以摆脱实践过程中自身、企业、院校多方面的局限,提高教师实践的质量和效率。在美国,为了给教师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和帮助,有一项关于教师发展的决议案——提议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该平台可以促进同行教师间的沟通交流,针对性地对教师实践教学中的问题、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帮助,促进整体教师水平的提高。

借鉴美国学术委员的做法,在国内,可以联合多家院校搭建航空物流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发展平台,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约束机制,重要的是要有合适的激励机制,能让更多的教师加入到教师企业实践发展平台中。在这里,各大高职院校的航空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师和同行专家可以形成学习共同体,交流企业实践经验,探讨实践技能和知识革新,针对面临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助力航空物流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2 重视教师间的个体差异

根据教师的需求、能力、阶段等个体差异性安排設计航空物流专业教师的企业实践方式、内容等是改进教师企业实践现状的出发点。具体实施时,在调研不同教师的能力水平和能力差异的基础上,结合教师所讲授的专业课和需求差异有针对性地选择实践项目、设计实践目标和实践具体安排。比如,讲授不同课程的航空物流专业教师可以分别设计“掌握航空配载与平衡的操作技能,具备航空配载业务能力”“航空货物运输流程与航空货运代理岗位要求”等企业实践项目,同时还可以设计不同难度系数的梯度岗位“实践项目池”,方便专业教师选择相应的企业实践项目。

3.3 落实教师企业实践评价考核体系

一方面,采用将教师企业实践的过程性考核和成果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在对过程性考核评价时,可以对教师在实践岗位上的学习态度、出勤情况、技能进步、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打分,即学分式评价体系。对教师企业实践完成后的成果性考核进行评价时,可以综合评定教师的总结、论文、报告等成果,作为教师企业实践能力是否达标的依据。只有将过程性考核和成果性考核以合理比例计入最后总评,才能使教师企业实践评价考核更科学。

另一方面,采用多主体评价方式。首先,对教师个人反馈制度进行完善。既要重视航空物流企业在教师实践结束时出具的相应反馈报告,分析企业对教师企业实践中的直接考核评价,又要关注教师自身实践反馈,从中可以研究出教师企业实践的侧重点和实际收获;其次,重视教师彼此之间的互评结果,采取返校后互相听课评价的方式;最后,完善学生评教制度。学生作为教师企业实践成果在课堂应用效果的直接见证者和受益者,高职院校可以采取访谈或网上评教方式对学生进行调查,间接实现了对教师企业实践成果的考核。

3.4 优化航空物流专业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应竭力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以院校作为主体、航空物流企业参与的多方合作办学机制,促成由院校、企业和地方政府形成的理事委员会,将各方的权利、职责以法律形式明确下来。一方面,提高了教师企业实践的质量和频率;另一方面,推动了航空物流管理专业教师企业实践的有序开展。航空物流管理作为新兴行业,知识技能更新速度加快,这就需要更多的航空物流管理专业教师积极深入企业实践,学校应充分利用自有的人才和知识储备优势提高校企双方的合作深度;同时,企业应更新观念,配合教师的企业实践项目,利用他们的知识储备提高现有员工素质,更新企业管理模式,为企业技术注入新活力,借助与高校的合作,助力企业提高在行业综合竞争力。

参 考 文 献

[1]张培.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构建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6):15-17.

[2]宋时雪,高忠明,倪山山,等.职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师企业实践问题与对策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7

(7):39-42.

[3]张慧.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践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11):34-35.

作者:张卫卫

物流管理专业教师教学论文 篇3:

供给侧改革与应用型高校专业教师队伍培养

摘    要: 教育的供给侧改革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教师的成长提出了新要求,本文界定了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应用型高校专业教师培养的目标维度,梳理了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期间教师队伍建设的共性问题。并以武汉商学院为研究切入點,探索供给侧教育改革背景下专业教师队伍的培养。

关键词: 教育供给侧改革    应用型高校    专业教师培养

在供给侧改革过程中,社会经济转型发展促进了高等教育的转型发展,尤其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一定要从供给结构上与地方经济结构相匹配、相适应,对地方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在教育供给侧改革中要牢牢把握内涵建设的本质,即减少“基础性、学术型”人才的供给,增加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多规格、多样化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有效供给,使地方本科高校培养的人才与劳动力市场有效对接。这样的内涵改革不仅需要从应用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改革,还需要大力培养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的应用型双师教师队伍。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专业教师队伍培养不仅涵盖新入职的青年教师,还包含需要吸收新技术的老教师;培养目标不仅涉及教师个人的职业发展需求,更需要结合学校发展趋势;不仅要注意培养方式的改革,还要注重应用型科学研究与技术转化。因此,研究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应用型高校教师的专业培养,要弄清方向、找准问题、探索新路。

一、理清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应用型高校专业教师培养维度

1.提高专业教师教育水平。

应用型高校要适应教育的供给侧改革趋势,首当其冲的是调整专业设置和重构课程体系,其中要充分考虑行业转型和商业发展模式的转变,必然要求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不仅要自觉丰富专业知识,还要强化自身实践教学能力。

2.促进专业教师队伍的教育情怀更高尚。

教师队伍的长远培养需要关注其教育视野、教育理念、精神气质和教育信念的引领和激励。应用型高校对专业教师的培养,除了专业知识外,更注重围绕信念系统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心智模式。培养教师的教育信念、价值观和自我效能感,激发专业教师自我发展的精神动力。

3.促进专业教师队伍培养成效更显著。

目前,教师培养供需存在结构性矛盾,高质量的应用型本科教育要求更多“适销对路”的教师。因此迫切需要加大对专业教师的学科布局、知识更新、技术创新和激励机制改善力度,不断增强教师进行教学科研的主动意识,鼓励教师立足于学科的热点、焦点和难点勇于创新。只有在人力、知识、信息、技术、机制、模式等要素上实现升级,才能真正实现教师培养供给侧改革的质变。

4.保障专业教师队伍培养机制更长效。

随着行业需求的转变,高校教师培养路径离不开学校和企业的深度融合。高校和企业行政管理层应积极建立教师培养的长效机制,专业教师队伍要增加企业导师的比例,提高在岗教师“双师”比率,同时完善教师评价机制;校企双方要努力实现互聘互助、协同共建、共赢共进。

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应用型高校专业教师培养中的共性问题分析

1.入职后部分专业教师再培养质量不高。

教师的在职培训偏重专业的学术性知识而缺乏企业工作和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没有创新;部分专业教师入职后继续学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不能主动及时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缺乏终身学习和教学研究并重的目标。

2.部分教师的信息化程度不高。

教育的供给侧改革对专业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提出新要求,创新培训形式。但教师群体尤其是中老年教师主动利用信息技术的观念不强,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有限,只会计算机基础操作,忽视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整合。同时,我国目前尚没有标准统一的教师教育网络学习课程、资源技术、质量标准,难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共建。以上造成专业教师培训的信息化程度不高、创新力不足。

3.教师培养缺乏团队协作。

以往的教师培养方式较单一,缺少教师群体之间的交流、研讨和合作,学校层面缺乏有效的专业教师团队合作机制。导致教师的情感和人际关系相对孤立,专业教师科研方向分散,青年教师缺少系统的引领帮助,年长教师难以适应教学新技术、新技能,不利于知识技能的传播和积累,更不利于增长教师培养效果。

三、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优化应用型高校专业教师的培养

1.与市场行业发展转型相结合,促进教师专业知识内容更优化。

对接产业需求设置应用型专业是高校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根据专业群对接地方(区域)产业群的发展原则,不断深入推进应用型特色专业建设,密切结合地方支柱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增设新的专业。专业教师要加快知识结构更新,高校要积极引导教师进行知识拓展、不断自我优化。例如我院市场营销专业根据武汉市打造新零售之城的发展趋势,新申报了零售业管理本科专业。围绕新零售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开设了一系列为适应新零售发展需求的专业课程、建设了智慧零售实验室等新兴项目。传统培训市场供给目前难以满足老师们对新零售相关培训的需求,因此,老师们可通过跨专业交流、参加行业展会、与企业沟通合作、借鉴国内外高校经验等方式自我补充新专业知识、尝试编纂面向新兴行业的校本教材。

2.与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相结合,促进教师专业培训形式更多样。

以往教师培训多是教师按学校培训计划被动地学习,学习内容系统性不强、学习形式比较单一、学习内在动力不大。在大力倡导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下,可以利用“互联网+教育”的契机,引入大型合作企业的培训平台课程,引导教师利用业余时间选择与企业岗位需求和职场发展密切相关的内容在线学习。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整合多方资源,协同企业高层、著名学者及行业专家到校内为学生老师举办讲座,并形成常态。通过这种“大讲堂”的形式,让在校师生从多个渠道了解目前市场与社会的最现实需求、地方经济发展转型及其他高校的宝贵经验。不仅使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更清晰,还为师生创造与企业、行业、其他高校进行交流和沟通的机会,激发师生对地方经济、行业背景、地方社会和职业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兴趣。

3.与适应地方行业企业的发展需求相结合,促进教师科研更具成效。

教育供给侧的发展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師在完成科研任务的过程中,不再以“学术性科研成果”为导向,而应转向“应用型科研”导向。倡导教师积极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应用在育人质量的提高和更好地为地方企业服务中。例如,针对武汉市地方中小微企业对“电子商务运营技巧培训”的迫切需求,武汉商学院积极鼓励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财务管理等专业教师,帮助其进行员工企业培训600多人次;每年为湖北省中小企业提供绩效测评服务、企业调研级咨询服务;为企业的创新创业项目提供智力支持,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0项;成功申报社科类课题10余项;协助本土企业建设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带领学生下乡实施精准扶贫等。这些举措切实促成教师把自身长期教学和研究方向紧密地与企业真实需求相结合,并带领学生在“做”中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取得企业的广泛好评。

4.构建教师发展生态系统,促进教师培养供给侧改革更具可持续性。

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生态系统是高校面对新的教育供给侧改革环境谋求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的关键手段。为适应日新月异的教育环境动态发展,需要采取措施和策略创造更适合教师发展的生态环境,让教师的发展向着高校预期方向进行。积极尝试构建包括师德导向、学习内容、教法改革、政策保障、创新实践在内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系统。基于教师培养过程中的团队协作,实现跨专业交流、观摩与共建结合、师傅带徒弟机制和项目的协同创新。

应用型高校要提高育人质量,必须增强自身对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适应性,这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专业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发展是关键环节,正面临各方面的转型和探索。不论是培养导向、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培养机制还是培养环境,都要不断树立新理念、不断尝试新做法、不断反思新教训、不断进行新突破。

参考文献:

[1]杨刚要.供给侧改革视阈下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6(20):154-155.

[2]朱有明.以供给侧改革引领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J].教学与管理,2017(6):51-52.

[3]张军.系统化、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警务人才培养为例[J].公安教育,2014(3).

[4]岳娟娟.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生态模型的研究——以军医大学为例[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2013.

[5]龙宝新.论教师培训供给侧改革的依据与思路[J].当代教师教育,2017(3).

基金资助:本论文是武汉市市属高校教学研究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育人模式改革研究——以武汉商学院为例”(项目编号201709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夏黎

上一篇:篮球选项中的赏识教育论文下一篇:小组讨论法中仓储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