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医药卫生专业论文

2022-04-25

摘要:为了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与教学的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也就成为了当前重点关注的问题,此次我们着重分析了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为我国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了细致的发展思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职院校医药卫生专业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职院校医药卫生专业论文 篇1:

“十三五”江苏省高职院校绩效评价及“十四五”投入优化研究

摘要:基于《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开展江苏省83所高职院校区域、层次、专业3个维度的绩效评价研究,得出:高职教育综合绩效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呈显著正相关,苏北地区高职院校师资、声誉、人力资本质量产出相对不足;高职院校层次与综合绩效无显著相关性,“双高”院校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有待强化;教育与体育等专业大类综合绩效较高,装备制造等专业大类相对较低。以期为“十四五”期间地方政府和高职院校优化投入提供依据。

关键词: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包络分析;绩效评价;结构优化

“十三五”以来,各地对高职教育投入力度显著增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高职高专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为12 751元,到“十三五”中期的2017年,这一指标已达15 455.13元,与本科差距逐步缩小。2019年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优化教育支出结构,新增教育经费要向职业教育倾斜”的经费投入目标,要求各级政府建立与办学规模、培养成本、办学质量等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但在高强度投入的背后,高职教育仍然存在着区域发展水平不够均衡、专业结构不够合理、社会服务能力不强等诸多结构性矛盾:发展水平方面,“十三五”期间,北京、上海、广东等东部沿海地区高职院校生均拨款水平已经超过2万元,部分中西部省份该指标尚未达到1.2万元;专业结构方面,各省第一产业布点不足,第二产业与行业结构不匹配,第三产业布点过剩现象较为普遍[1-2];社会服务方面,《2020年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列入统计的517所高职院校中,年科研社会服务经费超过1 000万元的有96所,占比仅为18.57%。

“十四五”期间,高职教育需要通过投入结构的改善,进一步补短板、增效益,以适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3]。江苏省高职教育发展水平位于全国前列,除日常经费投入外,江苏省在“十三五”期间还先后投入专项经费10亿元,立项建设8所卓越高职院校、22所省高水平高职院校、300个省高职高水平骨干专业、100个省高职产教融合实训平台[4]。但与全国相似,江苏省高职院校发展也存在区域发展水平不够均衡、专业结构不够合理、社会服务能力不强等诸多问题,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5]。

本研究以江苏省83所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依据“十三五”期间各高职院校《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了高职院校投入—产出绩效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基于区域结构、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的绩效评价,为“十四五”期间地方政府和高职院校制度改进与投入优化提供依据[6]。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基础数据:2017—2019年江蘇省83所高职院校《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另一类是招生、就业数据:从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教育考试院、阳光高考网、麦可思、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等网站提取了江苏省高职院校招生、就业数据。由于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对“十三五”期间江苏省83所高职院校进行投入—产出绩效评价,因此对2017—2019年相关数据进行了平滑处理。

基于上述数据,初步构建了本次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可分为投入、产出两个层次。投入层包括人力投入、物力投入和财力投入;产出层包括声誉、人力资本数量、人力资本质量、科研与社会服务[7-8](见表1所示)。

(二)数据处理

由于初选指标有一定相关性,因此将绩效评价指标极值标准化[9]。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指标精简,进而得到相对独立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原始因素层指标体系精简后,因素层指标体系共计8个,其中投入4个,分别为物力投入、财力投入、师资规模投入、师资质量;产出4个,分别为声誉产出、人力资本数量产出、人力资本质量产出、科研与社会服务产出。在精简后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计算江苏省高职院校区域、层次、专业3个结构的绩效得分。

数据包络模型中,分为综合绩效、投入因素、产出因素3类数值,综合绩效值越大,绩效越优;投入、产出因素为0时,效率最优;偏离0越远,表明投入越冗余或产出越不足,效率越低。

二、江苏省高职院校综合绩效评价

(一)区域结构评价

江苏省按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可分为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地域,其中苏南包括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等5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较高,2018年人均GDP为160 747元;苏中包括扬州、泰州、南通3个市,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居中,2018年人均GDP在115 360元,为苏南指标的71%;苏北包括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盐城5个市,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较低,2018年人均GDP为70 369元,为苏南指标的44%。按照高职院校所在地域,分为苏南、苏中、苏北3种类型,其中苏南地区共计53所,苏中地区12所,苏北地区18所。

高职教育综合绩效区域结构的意义在于通过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与高职院校综合绩效相关性研究,分析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综合绩效相对较低的原因,进而通过差异化的区域针对性投入,提升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产出水平,强化高职院校对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全省高职院校区域结构综合绩效平均值为0.84,其中无锡、苏州高职院校综合绩效最高,两者均为0.90,宿迁、泰州综合绩效较低,分别为0.71、0.73。就区域而言,苏南高职院校综合绩效最高,为0.87;苏中次之,为0.83;苏北最低,为0.81。若以2018年各地级市人均GDP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替代指标,发现两者Spearman相关系数达0.75,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对高职院校综合绩效提升有显著推动作用(见表2)。

通过投入—产出指标可知,师资质量、声誉产出、人力资本质量产出是苏北地区综合绩效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第一,师资质量的主成分为教师人均实践机会,苏南地区这一指标平均值为0.15,而苏北为2.71,说明苏北地区高职院校教师人均实践机会投入不足,双师素质相对较低。师资质量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相关机理在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越高,教师参加企业社会实践机会越多,技能水平也将相应提高。第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对声誉产出也有显著影响,苏南地区声誉产出平均值为5.66,苏北为7.25,说明苏北高职院校产出不足,其机理在于:声誉产出是高职院校进校分数、报到率的综合反映,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越高,城市美誉度、毕业后收入水平也相对提升,使得苏南地区高职院校进校分数、报到率显著提升,而苏北地区城市美誉度、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由此影响了高职院校的声誉产出。第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还与人力资本质量有显著关联,其中苏南地区人力资本质量平均值为3.65,苏北为6.63,说明苏北高职院校人力资本质量产出不足,其机理在于:人力资本质量指标是毕业生收入、专业相关性、就业率、就业满意度、当地就业比率、骨干企业就业比率等指标的综合反映,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越高,高职院校毕业生收入水平、就业机会、当地就业比率也会明显提升,由此导致苏南地区较高的人力资本质量指标水平。

(二)层次结构评价

江苏省高职院校按发展水平和财政投入可分为四种层次。第一类为“双高”院校(含高职本科试点),共计21所;第二类为“双高”院校之外的国家、省示范(骨干)院校(下文简称骨干院校),共计21所;第三类为除第一类、第二类之外的公办院校(下文简称公办院校),共计20所;第四类为民办院校,共计21所。四类院校发展水平和财政投入依次降低。

高职教育综合绩效区域结构的意义在于揭示各类院校特别是“双高”院校综合绩效的薄弱环节,进而可通过差异化的层次针对性投入,提高“双高”院校的产出水平,为其他高职院校结构性投入调整提供示范和借鉴意义,推动高职院校由追求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促进其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

全省高职院校层次结构综合绩效平均值为0.87,其中民办院校综合效率最高,达0.90,其次为公办院校,为0.89,“双高”院校位列第三,为0.87,示范院校最低,为0.82,如表3所示。可见,高职院校发展水平与综合绩效无显著相关性,或者“双高”院校的高投入并未有效转化为产出。如何优化“双高”院校的投入结构是优化综合绩效的首要问题。

对“双高”院校综合效率进行归因分析,发现“双高”院校在声誉产出、人力资本质量产出、科研与社会服务产出3个关键指标均未表现出明显优势。第一,声誉产出。与本科高校的“985”“211”或者“双一流”相比,“双高”院校的知名度、认可度均相对较低,导致其进校分数、报到率并未占据明显优势,由此说明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相比,专业建设比院校整体实力更为重要。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上不能面面俱到,而是要強调特色专业的发展。第二,人力资本质量产出。人力资本质量指标产出偏离值高达14.67,说明相对于“双高”院校的高投入,毕业生就业优势不够明显。一方面在于高职院校学程较短,“双高”院校的高投入难以形成有效的人力资本积累;另一方面在于“双高”院校的高人力资本积累优势并未转化为就业优势,校企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第三,科研与社会服务产出。“双高”院校科研与社会服务产出值为1.88,而全省高职院校平均值为0.57,说明“双高”院校科研与社会服务产出相对不足,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十一五”至“十三五”时期,“双高”院校财力投入方向有一定偏差,我国高职院校多由中专院校升格而来,“十一五”至“十三五”时期我国高职院校以数量扩张为主,校园基础建设投入较大,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相对缓慢,其中“双高”院校较为突出。二是由高职院校教师评价考核体系所决定。相对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工作量比重更高,教师科研和社会服务投入相对有限,由此导致科研与社会服务产出相对较低[10]。

(三)专业结构评价

江苏省高职院校多由中专院校升格而来,具有明显的行业属性,其专业结构可参照《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按其核心专业分布分为13类,有2个以上核心专业分布的列为综合类。目前,在19个专业大类中,财经商贸大类和装备制造大类分布最多,均为6所,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水利大类、新闻传播大类、公安与司法大类、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无相应高职院校分布。

高职教育综合绩效专业结构的意义在于揭示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匹配程度,分析高职院校专业分布的结构性问题,进而可通过差异化的专业针对性投入,提高高职院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推动高职院校的特色化发展。

全省高职院校专业结构综合绩效平均值为0.87,利用K-Means聚类方法将13个专业大类进行绩效分类,将专业类型按综合绩效分为A、B、C、D类。其中教育与体育、电子信息大类综合绩效最高,平均值为0.96;土木建筑、交通运输、农林牧渔、旅游、医药卫生、财经商贸、综合类次之,平均值居中,为0.89;生物与化工、轻工纺织、食品药品与粮食、装备制造大类较低,平均值为0.82;文化艺术大类综合绩效最低,为0.72(见表4所示)。

第一,A聚类为“十三五”期间人才需求量较大的教育与体育、电子信息大类。教育与体育专业大类综合效率达0.99,其机理在于:随着国家生育政策的放开,婴幼儿人数快速增长,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师资需求量明显增加,导致其声誉得分相对较高;同时教育与体育大类专业多为国家控制专业,国家对该类专业审批较为严格,办学质量也相对较高。电子信息类专业综合效率达0.93,位居第二位,其原因在于:江苏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历史时期,信息化是该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导致电子信息类人才需求量相对较大,但相对而言,该类专业办学门槛相对较低,因此人力资本质量较教育与体育大类相对下降。

第二,B聚类可分为两类:一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特征的土木建筑、交通运输大类;二是以第一、三产业为特征的农林牧渔、旅游、医药卫生、财经商贸大类。土木建筑、交通运输类综合绩效较高,这与江苏省城镇化加速的大背景紧密相关。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以房地产及交通运输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两大类专业人才需求量急速提升,工资水平、就业率均相对较高,由此导致较高的人力资本质量产出。但值得注意的是土木建筑大类综合绩效低于交通运输大类,这是由于相对于交通运输大类,土木建筑类大类办学门槛相对较低,开办高职院校相对较多,人才培养质量良莠不齐,导致人力资本质量相对较低。同时土木建筑类专业劳动强度更大,报录比不足,导致其声誉产出也相对较低。农林牧渔、旅游、医药卫生、财经商贸大类,这类产业与江苏省现阶段产业结构有较大关联。该类专业绩效相对较高,机理在于:一是与江苏省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相关。以2017年为例,江苏省第三产业比重已达50.3%,第二产业退居第二位,为45.0%,第三产业社会需求量明显提升,由此导致人力资本质量指标相对较优。二是在生育率下降背景下,相对自由、轻松的第三产业岗位成为学生报考专业的首选,由此导致其声誉值的提升。

第三,C聚类主要为以制造业为代表的生物与化工、轻工纺织、食品药品与粮食、装备制造大类。4类专业的声誉产出为13.59,偏离0值较远,这是由于制造业类专业学习难度较大、工作岗位相对枯燥,难以适应90后考生个性需求,导致近年来报录比相对较低。同时由于制造业类专业对师资、实训条件相对较高,而现阶段高职教育难以满足制造业专业的高强度投入需要,人才培养质量良莠不齐,由此人力资本质量值相对较低[11]。

第四,D聚类为文化艺术大类,其综合效率值为0.72。从产出端而言,文化艺术大类主要表现为声誉产出、人力资本质量产出相对不足,其中有两个因素:一是文化艺术类专业开设成本较低,实训条件相对简单,而生源较为丰富,各高职院校纷纷开设藝术类专业,导致学生质量差异较大。二是工业化、信息化仍是现阶段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仍居于主导地位,加之省内艺术类专业本科教育相对发达,无形中挤占了专科层次文化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就业空间,导致其综合绩效值相对较低。

三、“十四五”期间江苏省高职教育投入优化建议

第一,通过加大苏中、苏北高职院校师资力量的投入以优化区域结构。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与本科教育相比,具有实用性强、收效快等特点,对助力脱贫攻坚、提升经济薄弱地区人力资本积累具有巨大作用。与苏南地区相比,苏中、苏北高职教育的关键短板在于师资质量相对薄弱,特别是教师实践能力相对较低。下一步应从以下三点加强苏中、苏北地区师资水平建设力度:一是大力推进国培、省培计划,并在名额分配方面向苏中、苏北地区倾斜,同时在国培、省培计划中进一步增加实践类课程的比例。二是推进产教深度融合,鼓励苏南企业赴苏中、苏北高职院校开展跨区域“校中厂”产教融合试点,给予试点企业税收、土地优惠政策。三是参照义务教育跨区域轮岗制度,鼓励苏南高职院校教学名师赴苏中、苏北开展结对帮扶,或组建跨区域职业教育集团,共享优质师资资源[12]。

第二,通过创新具有高职特色的科研评价体系以优化层次结构。“双高”院校作为高职院校排头兵,科研设备、师资力量最为丰富,但与本科“985”“211”院校相比,“双高”院校科研与社会服务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够明显,其原因在于缺乏资源的科研、社会服务转化机制。目前,本科院校基于国家、省级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形成了较为科学的科研评价、资助体系,但由于上述基金项目主要针对基础科学,高职院校由于基础薄弱,参与竞争难度较大,导致高职院校科研、社会服务转化机制的缺失[13]。高职院校科研与社会服务评价应有别于本科院校。一是在数量上淡化论文、纵向课题等理论研究指标,强化专利、知识产权、横向课题到账金额等应用技术研发指标;二是在质量上,引进企业人员,将企业对教师应用技术研发质量与能力作为职称评聘的依据,从而激发高职院校教师参与企业生产实践的积极性;三是进一步降低生师比,给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工作量“松绑”,使之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到科研与社会服务中[14-15]。

第三,通过加大对工科类专业的投入以优化专业结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9)》指出“工科专业大类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下降”“工科类专业学生对工作岗位认同度低”两大专业结构问题。培养工科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不仅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核心使命,同时站在国家核心竞争力角度,工科类高职专业也是“工程师红利”的重要支撑,工科类高职毕业生的流失将引发产业空心化和转型升级人力资本积累不足等诸多问题,因此需进一步强化工科类专业的投入强度[16]。目前,随着产业转型升级进程加速,生产设备的更新速度远快于实训设备,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代际差,这种高投入一是导致高职院校开办新兴工科专业的积极性下降,二是学生所学非所用,导致学生就业质量有所下降。“十四五”时期,一方面应加大实训设备的投入,探索建立高职院校共享型实训基地,努力提升实训设备利用率,最大程度节约资金,使实训设备与生产设备保持同步[17];另一方面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出台基础上,进一步制定细则,强化企业责任,使高职学生更多参与到真实生产过程,进而加速人力资本积累,提高高职学生的核心竞争力[18]。

参考文献:

[1]唐树伶,岳颖.河北省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契合度探究[J].教育与职业,2020(24):47-51.

[2]罗薇薇,蔡晶晶.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的协调发展研究——基于东部五省的实证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20(27):56-61.

[3]平和光,程宇,李孝更.40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回顾与展望[J].职业技术教育,2018(15):6-17.

[4]刘晓军.江苏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的目标、任务与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7(24):28-33.

[5]曹方方,刘国瑞.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公平、正义与效率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J].江苏高教,2021(1):20-25.

[6]袁金宇.突出职教服务特色构建“三面—四层—五维”教师绩效评价体系[J].职业教育研究,2014(11):65-68.

[7]张德力,许正中.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财政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11):17-19.

[8]王丹,邵汝军.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区域差异及成因分析——基于质量工程数据[J].职业技术教育,2013 (7):47-54.

[9]蒋然,王丹,王剑.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高职院校投入—产出绩效诊断研究——以江苏省宁镇扬地区24所高职院校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9(34):33-38.

[10]蒋然,王丹,王剑.基于匹配原则的高职教育资源分配绩效评价研究——以江苏省质量工程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7(14):60-64.

[11]宾恩林.加强应用性研究:“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之路[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1):33-42.

[12]韦庆昱,吴玉剑.高职院校提前招生政策的实施成效、现实困境及对策建议——基于江苏22所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样本的分析[J].职教论坛,2019(9):80-84.

[13]肖凤翔,肖艳婷,于晨.立足区域的高职教育治理:关系向度、基本特征及改进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9(4):103-108.

[14]徐源.高職院校教研活动创新机制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9(7):82-86.

[15]丁帮俊.基于质量与贡献导向的高职院校科研分类评价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7(35):12-16.

[16]沈陆娟.适配与滞后:区域高职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对接效应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6):25-34.

[17]郭雪松,李胜祺.混合所有制高职产业学院人才培养共同体建设[J].教育与职业,2020(1):20-27.

[18]张晓冬,史京娇.我国《职业教育法》:现实问题与完善展望[J].职业技术教育,2018(30):25-29.

(责任编辑:张宇平)

作者:王丹 蒋然

高职院校医药卫生专业论文 篇2: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研究

摘 要:为了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与教学的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也就成为了当前重点关注的问题,此次我们着重分析了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为我国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了细致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 体育课程 改革 发展 研究

高职院校是我国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培养的是一线的技能型专业人才,而我国的高职院校起步相对较晚,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之间对接不上。再就是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方法缺乏职业性和针对性,而且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教学评价还非常单一,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一方面在极力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模式,而另一方面,也暴露了体育课程教学体系凌乱等问题。只有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行为,才能够真正地促进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

1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现状分析

1.1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目标并没有考虑到人才培养特色

目前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目标始终停留在中等教育教学的目标上,除此之外,在高职院校的办学过程中,体育教学依旧向着普通高等体育教学看齐,这样一来也导致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培养目标变得非常模糊。总体来说,我国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发展已经进入到了重新探索时期,但是这种探索是在传统的体育教学基础上进行的,并没有对其进行任何的创新处理,而且这种探索目前还是停留在少数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实践中。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目标主要涵盖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首先,增强学生的体质,对学生的身体及心理状态进行全方位的发展,不断完善学生的心理素质,从这一点来看,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在完善学生的身体状态阶段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及身心的协调发展。这一点也是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最主要的目的。

最后,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中的体育基础知识、技术能够发展学生的竞技体育才能,为我国培养优秀的体育人才。

从上述目标来看,这与我国普通院校体育教学课程的最终目标基本上是一致的,也就是说,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我国普通院校体育课程的目标没有什么区别,而且也没有真正体现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教学优势。健康的体魄与岗位适应性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而高职院校体育运动技能与岗位要求的强度、身姿等之间的关系都没有被提及。

1.2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资源严重缺乏

在我国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中,体育文化建设意识不强是主要的原因,再加上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资源设施相对比较缺乏,导致体育课程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开展的相对比较困难。从目前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情况来看,体育课程教材如果单从数量和品种上来说还是比较多的,但是大部分都是编写性质的,而且绝大多数的体育教学内容与我国普通高校的体育教材还是相同的,对体育课程的体系梳理也不是很明确,很多的高职院校体育课都是自行编写的,这样一来体育课程教学的整体质量也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在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教学中,除了要获得运动技能以外,还要保证促进学生的体质提升,再就是还要承担着对我国文化的传承。而体育文化不仅代表着体育教学領域的固有文化,还代表着一个国家的体育素养,是当前社会公民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公民的整体素质都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是从目前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情况来看,很多的高职院校学生对体育文化、体育与健康之间的关系等这类概念完全不清楚,体育知识也是了解的非常少。这样的一种教学现状也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兴趣都没有了,那么最终的体育教学效果也就无从谈起了。

1.3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形式单一

这种单一主要体现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过度地强调学生体能和技能的培养判定,对学生真实的学习态度以及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等能力的评定基本上是忽视了。所以我们会看到,在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进行评价的时候基本上都是采用单一的总结性评价,用相同的方法来衡量不同的学生,这样就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问题。

除此之外,对体育课程考核内容不全面也是当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的一个漏洞。不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所有学生的体育考核都是采用相同的标准,缺乏充分的研究和调研,身体素质好的学生不需要学习就能取得好的成绩,而身体素质不好的学生即便是学习也不一定能取得好的成绩,这就是当前采用统一体育考核的弊端。由此可见,现阶段实行的教学评价体系已经适应不了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

总的来说就是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评价形式过于单一,不能全面有效地体现学生真实的体育学习情况。

2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及发展

现如今,我们要从本质入手,把握好高职院校的根本性质,由于我国的高职院校除了要为社会各个行业的生产、建设以及管理等一线技术培养人才以外,还要承担文化传承的艰巨使命。再有就是要把握好高职院校人才发展的适应性,对人才进行培养不能急功近利,要循序渐进地进行,突出技能培训与职业能力的培养,我们的高职院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建立社会联动机制,这样对于培养高职学生的适应能力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2.1 创建三位一体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目标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不仅带有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特点,而且还具备职业教育的相关特点。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年龄、知识理解上都比中职学生强很多,所以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虽然很多都是借鉴了大学体育的课程内容,但是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职业教育特点是非常明显的,让学生能够非常清晰地知道,自己所学习的就是高职院校教育的教学模式。所以说一定要将其在目标定位上把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和大学体育区分开理解,不能照搬中职体育的教学内容,要制定符合高职院校体育发展的教学内容,更好地为学生服务。除此之外,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目标还要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紧密的结合,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关系,只有二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够真正促进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长久发展。

2.2 对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进行职业类型分析和身体机能分析

只有进行上述分析之后,才能够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体育教学内容,因为职业病是学生毕业之后在岗位上一定会遇到的身体问题,职业病是可预防的,做好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各项分析工作,未雨绸缪才能够更好地提升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整体质量和效率。而为了有效避免职业病的发生,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教学中,不断增强自身的体质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预防职业病的措施。

3 结语

我国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改革起步相对较晚,所出现的问题主要是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目标与人才培养特色不明显,教育教学内容陈旧,评价方法单一,高职院校特色的体育教材相对比较缺乏,体育教师的文化建设意识非常淡薄。针对上述问题,此次提出了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重新构建体育课程的内容,开展多元化的评价,不断丰富体育课程资源,通过这些方法来进一步提升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整体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于武文.浅谈农职学院体育教学改革[A].农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

[2]章文春.再论形气神三位一体的生命观与气功修炼[A].中国医学气功学会第四届理事会2010年年会暨医学气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

[3]谷磊,刘毅.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体育教师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研究[A].第6屆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

[4]徐兴国.中小学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对社区体育、家庭体育影响的研究[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

[5]王淑英,吴畏.从我国学校体育发展进程看高校体育课程模式的演变[A].第3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

[6]戴路,陈湘文,赵群忠,等.健康教育与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115.

[7] 栾奕.高等院校开办医学编辑学专业的可行性分析[Z].卫生部新闻办公室2005年全国医药卫生报刊主编和编辑岗位资格培训班讲义,2005.

[8] 中国高等专业音乐教育发展之我见——高等音乐教育扩招后带来的若干问题思考[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

[9] 但昭彬.简析中央苏区高等教育的办学特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1)——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研究[C].2009.

作者:王垚

高职院校医药卫生专业论文 篇3:

论高职院校社区化的路径选择

摘要:社区化是高职院校发展的一条重要的路径,高职院校社区化有三种模式,即政府主导模式、市场主导模式和社区主导模式,社区主导模式是高职院校社区化的最佳选择。

关键词:高职院校;社区化;路径选择

高职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无疑是一个薄弱环节。长期以来,众多学者对高职教育应该如何发展进行过深入探讨,也取得了一些成果。笔者认为,社区化是高职教育的有效发展路径,并拟以办学主体为切入点,探讨高职院校社区化的三种模式,对高职院校社区化过程中的问题加以分析,以期为高职教育管理部门和高职院校提供一些启发。

相关概念的解析

“社区”是社会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学术界对其有不同的说法。据有关统计,对“社区”概念的界定不下百种,一般认为,构成社区的要素主要有人口、地域界限、共同的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及满足人们需求所必需的生活设施等。据此笔者认为,社区是指集聚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根据一套规范和制度结合而成的社会实体,是一种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

就社区的界限而言,从国内外社会学界对社区研究的实例看,绝少有人把一个国家乃至一个省份、一个地区(诸如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胶东半岛地区等)界定为一个社区,一般是将一个村庄、一个城市或城市中的某一个街区界定为社区。应该指出,社区界限的确定具有一定的操作化色彩,并无统一规定或标准。由于笔者以高职教育为研究对象,所以本文讨论的社区界限必然不同于一般的街道办事处或乡镇辖区,而是必须具备满足高职院校发展的各方面的条件。由于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所以本文所确定的社区界限是一个范围,特指集聚人口在50万~150万的区域范围。

由于“社区”这一概念的复杂性,所以对“社区化”的界定就更不容易了。应当说,社区化是高职院校发展的一种指导思想,是高职院校办出特色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使高职院校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区,以服务求得社区支持。实践证明,高职院校只有立足社区办学,才能够具备更强的生命力。值得指出的是,“社区化”与“地方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高等教育地方化主要是指改变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由中央集权化管理,实行中央与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管理、两级负责。

高职院校社区化的现状——以厦门为例

高职教育是以专业设置为中心的,专业设置关系到高職教育的生存及特色建设。笔者认为,厦门市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厦门市经济结构的匹配度能够很好地反映高职院校社区化的状况。基于此,笔者选取了厦门市13所独立高职院校中的12所(厦门康桥学院除外),其中公办的2所,民办的10所。通过对这12所学校2007年招生专业的统计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专业设置数量少,涉及面小根据12所高职院校2007年的招生计划,统计得出了厦门市高职专业布点为193个,涉及教育部2004年10月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中19个专业大类中的15个,总共开设了84个(自设4个)不同的专业,只占《目录》中专业总数(532个)的15.8%,如表1所示。其中生化与药品大类的专业布点只有1个,仅占专业布点总数的0.52%。电子信息大类和制造大类专业布点数分别为34个和15个,开设的专业分别只占《目录》中此类专业数的31.0%和21.9%。电子信息大类的专业布点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和通信类则较少涉及,此外,医药卫生大类根本没有涉及。现行专业设置的覆盖面明显不符合厦门市“重点发展以电子信息制造业、机械制造业、化工制造业为主的三大支柱产业和以软件产业、光电产业、生物与新医药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并培育物流和旅游两大服务产业”的“十一五”规划。

专业设置趋同,服务方向错位就目前设置的专业来看,财经、电子信息和文化教育三个大类的专业布点数达109个,占61.1%,如表2所示。同一专业设置学校数超过6所的涉及4个专业大类、7个专业,其中属于财经大类的专业就有3个,电子商务和物流管理专业有9所院校开设,而市场急需但必须大量投入资金的制造大类专业设置很少。

专业结构不合理,与经济结构配合失衡高职专业按产业结构可以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三种类别。属于第一产业的主要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矿产业等国民经济基础行业;属于第二产业的主要包括工业、交通业、建筑业等国民经济主导行业;属于第三产业的主要包括商业、服务业、旅游业等行业。就厦门市区12所高职院校设置的专业看,属于第一产业的专业点只有1个,占0.52%;属于第二产业的专业点有24个,占12.4%;属于第三产业的169个,占87.0%。这与厦门市优先发展第三产业有一定的关系,但就目前来看,这种专业结构与厦门市的生产总值构成(如图1所示)是极不相符的,突出表现在服务的失衡上。也就是说,第三产业的专业布点确实需要多一些,但所占比例太大,远远超过第二产业的专业布点,而第一产业的专业布点却仅有1个。

高职院校社区化的模式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高职院校社区化是不容乐观的。鉴于此,笔者以办学主体为切入点,从高校的管理体制和投资体制两个角度,深入剖析了政府、市场和社区主导的高职院校社区化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并分别提出了应对策略。

(一)政府主导模式

政府主导的高职院校也就是公办高职院校,一般而言,由当地政府开办和投资,管理权限亦由当地政府行使。毫无疑问,公办高职院校在我国高职院校中居于主体地位,在服务社区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但在实践中,此模式存在着让人诟病的弊端,阻碍着高职院校社区化的进程。

在管理体制方面,由于长期受高度集中统一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统辖,使得高职院校管理缺乏弹性和追求地方特色的办学自主权,逐渐形成了“等、靠、要”的弊病。在这种管理体制下,高职院校倾向于墨守成规、不思进取,市场机制很难被引入。一些高职院校主要依据现有的师资、设备进行专业设置,很少对本社区的人才需求和行业特色进行调查研究。不仅如此,这种体制还造成一些高职院校校长的不作为。一般而言,公办高职院校的校长都具有行政级别,与国家公务员一样,拿固定工资,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因此,为了使公办高职院校能够积极主动地适应市场需求,设置与社区经济结构相匹配的专业,更好地服务社区,有必要建立一套健全的人事激励竞争机制、约束机制和调节机制。

在投资体制方面,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经济穷国,养老、医疗等各个方面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财政资金,因此,短期内政府投入教育的经费总量的增加潜力有限。在教育经费总量的分配中,无论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高等教育所占教育经费的比例之高都是不正常的。可以相信,在今后的教育投资总额中,高等教育所占的比重将会出现下降的趋势。在教育经费总量不变,而高等教育所占教育经费比重呈下降趋势的情况下,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投入很难有大幅度的提高。据统计,1983~2001年19年间,中央财政对职业教育的专款投入仅为9.7亿元,且主要用于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用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并不多。所以,为了使公办高职院校能够立足社区办学,在增加高职教育投资的基础上,要避免“撒胡椒粉”,与民办高职院校“争生源、抢市场”。公办高职院校应该集中有限的资源,开设紧缺、但又需要大量投入资金的专业,这样才能与其他院校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二)市场主导模式

民办高职院校的兴起和迅速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但在社区化过程中,这种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

从管理体制来看,民办高职院校实行的是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一般而言,高职院校设立校董会,对于增强办学活力、加强学校与社区各界的联系、开设与社区经济相匹配的专业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民办高校的法人治理还只停留在形式上,离《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这主要表现在董事长往往以出资人、投资人的身份行使权力,从而将董事会变为一个咨询机构或顾问机构,或者董事会为家族所垄断,陷入“家族化经营”模式。因此,政府管理部门必须尽快健全和完善董事会制度,使董事会发挥多元筹资、推动高职院校更加开放和密切联系社区的桥梁作用。

在投资体制上,据1999年华东师范大学的伊丽博士對当年具有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22所民办高校及其所在的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进行的调查,大部分民办高校主要靠学费支撑办学,走的是一条以学养学的道路。也就是说,高职院校的举办者大多仅在学校初办时有一定的资金投入,在办学的中后期走的是一条“学费滚动”的发展道路。办学经费的短缺使得民办高职院校的举办者在力争加大基本建设投入的同时,千方百计地降低办学成本,突出的表现就是尽量少开或者不开需要大量投入资金的工科类专业,而是大量开设财经、文化教育等文科类专业,以增加学费收入。因此,政府在鼓励民办高职院校举办者继续加大投入,举办社区急需专业的同时,有必要与民办高职院校以合作开办急需专业的形式,适当地对民办高职院校进行必要的资助,以最小的投入办最大的事情。

(三)社区主导模式

社区主导模式的高职院校是社区基于自身需要,秉持为社区服务的理念,并由社区参与管理的一种真正非盈利性的高职院校。

与市场主导的高职院校一样,社区主导下的高职院校同样也实行董事会制度。所不同的是,在这种模式下,社区贤达和具有法律规定资质的教育工作者及与学校发展利益相关者能够进入董事会。笔者认为,社区主导下的高职院校董事会的一部分成员可以从当地知名人士中推选,首要条件就是要了解社区,并能及时反映当地居民的愿望和需要,但切不可有行政化倾向。近几年,在我国沿海发达城市出现的一些以“社区学院”命名的教育机构就是对这种模式的尝试。但这种通过重组、合并成人高校的尝试,由于受成人高校固有的办学理念、设施的限制,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必须指出的是,这种模式的实现需要居民具有很强的社区参与意识。

社区主导的高职院校一般通过多元筹资的方式举办,带有很强的公益性,任何自然人、企业、政府等投入的创办资金,一经投入就自然归社区所有,不得凭借任何理由分享其中的盈利。我国在财富方面的成功人士是很值得挖掘、吸引的办学潜在资源。据著名财经杂志《福布斯》推出的“2003年中国百名富豪排行榜”,第1名拥有价值10.76亿美元的资产,即便是最后的第100名也拥有价值1亿美元的资产。上榜的100位富人的资产总额为225.12亿美元,平均每人拥有2.25亿美元的资产。此外,据《新财富》杂志评出的“2003年中国500富人榜”,第500位富人也拥有价值2.4亿元人民币的个人财富。但我国捐资助学占高等教育经费的比重很小,如表3所示,我国慈善捐款和集资占高等教育总经费的比重与我国富人的富有程度是极不相称的,与一些发达国家捐资助学所占办学经费比重的差距更大。因此,政府应尝试逐步建立向高等教育事业捐资倾斜的收入税和遗产税制度,完善教育捐赠机构的资金管理运营机制,并注重社会监督工作,最有效地鼓励捐资助学,建立更多的立足社区办学的高职院校。

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社区化是高职教育获取强盛生命力的一条重要的发展途径。通过对厦门市12所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厦门市经济结构匹配度的分析,不难发现,高职院校的社区化发展前景不容乐观。通过对政府、市场和社区主导三种模式高职院校的分析,可以看出,高职院校社区化发展的三种模式各有利弊,应多元并举,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的社区主导模式应是最佳选择。目前,高职院校管理部门应注重高职院校的市场主导模式和社区主导模式的发展,并应针对社区化的不同模式发挥不同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陆学艺.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210,213.

[2]王进富,等.高职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适应性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6,(1).

[3]张新民.论高职发展中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4,(34).

[4]张剑波,杨炜长.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5]张亚珍,夏江峰.我国民办高校融资渠道及国际比较[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3,(1).

[6]陈志琴,等.影响中美高校募捐的社会因素比较[J].高教探索,2005,(5).

[7]孔喜梅.高等教育经费短缺现状及解决途径[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作者简介:

刘志忠(1982—),江西余江人,硕士,云南曲靖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助教,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理论。

作者:刘志忠

上一篇:移动学习基层远程教育论文下一篇:高教课程企业网站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