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审计论文

2022-04-16

摘要:审计实训课程对于审计及会计专业学生来说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实践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能把课堂上的抽象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对于学生日后走上审计工作岗位至关重要。然而审计实训教学课程的设计开展颇具难度,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对策。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高职院校审计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职院校审计论文 篇1:

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审计专业竞争力提升策略

摘 要:  未来是以智能为核心通过数字化实现万物互联的时代,应用型高职院校的教育应深入研究市场审计需求,结合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时代背景,通过深度融合审计技术与教育,开发与建设审计实践仿真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深度学习需要的资源与环境,培养学生战略思维、数据分析逻辑思维能力,探索智能审计办学模式等方式,有效地提升高职院校审计专业竞争力。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审计专业 竞争力

会计行业本身有门槛,但会计信息的生成包含大量重复标准化的业务,因此一定会被AI替代。审计数据涉及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主要数据,同时审计数据具有跨行业、跨领域、跨层级等特性,因而利用大数据技术来对审计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分析挖掘等已迫在眉睫。

一、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审计专业面临现状和挑战

社会各行业都在大数据驱动下开始改革创新,在大数据环境中,传统的审计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信息时代的审计要求。

(一)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的发展速度较快

首先,人工智能的研发和应用正在逐步推进。其次,就目前的应用和实践而言,我们正处于数字时代的环境,未来可能还需要较长时间,让财会智能化管理真正进入决策阶段。最后,未来会逐步接近或部分实现财会管理的决策目标。在人工智能和智能财会方面,财会人员面临着许多非标准化的不确定性问题,这些不确定性问题怎样能够通过智能化的手段与方式来处理和解决,需要我们进行更多的探索。

(二)大型企业工作IT环境发生了变化

由会计电算化的时代走向了会计及财务管理的全面数字化和智能化时代,具体分为两个方向:

1.很多基础性的工作会被系统和人工智能取代。

2.有大量的更专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要借助新的技术手段来予以支撑。

(三)大型企业对智能会计人才产生三个需求

1.应用型人才。需要懂数字化的基础技术,精通软件系统的逻辑及功能,同时又具备良好的会计及财务管理知识和实务知识的人才。

2.财务类的专业人才。这类人才是中高端的会计和财务管理人才,需要懂企业的战略管理,懂企业经营管理理论和实践,具备体系化的管理会计知识。

3.财务和管理会计领域里的技术专才。现在企业的会计和财务管理工作对技术工具的使用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借助相应的技术产品、数学模型、大数据算法等完成工作,所以现在企业需要既得懂会计和财务管理的知识体系,又懂数学模型或者AI技术的专才。

(四)人才培养转型中理念是前提,师资是基础,课程是核心载体

1.高校应该转变教学总体思想。将会计、计算机、管理与审计进行实务融合,在教学、实践等方面做出一定的创新。

2.加强会计逻辑能力培养,打造复合型的师资队伍。培养人才要有专业逻辑、通用技术逻辑、门槛知识和专业知识。

(五)企业管理由“野蛮生长”向“内外兼修”转型

1.审计技术、方法和工具必须不断进行更新换代,这样才能满足现今大数据审计的需求,提高审计效能,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作用。

2.商业逻辑重构,如共享共赢、人工智能领域的“赢者通吃”等。

3.未来管理的变化有使用信息化平台、数字化管理与智能化决策的重要特点。

4.战略决策与精细化管理并重。对中国的企业来说,逐渐由外部资源的争夺转向内部精细化管理的比拼。

二、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提升审计专业竞争力教学改革思路

“大智移云”时代,数据成为配置资源和创造财富的核心要素。针对目前的审计人才需求与教育变革要求,需要不断变革与创新审计教育思路。“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强化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与生产实践对接”等,是审计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结构性对应调整的依据。

(一)大数据时代给审计行业带来挑战

1.大数据分析对审计抽样、分析程序和审计报告产生影响,也会影响审计过程和审计需求,这些问题给高职院校审计教学带来了诸多挑战。

2.高职院校应当分析研究大数据对审计行业的影响,顺应大数据时代要求,注重产学研结合,加强审计实践教学,尤其是专业和技术相结合的场景化教学。

3.审计专业应当结合“互联网+人工智能”的时代特征进行研究,从师生思维理念、教学模式以及考核方式三方面对“互联网+”背景下的审计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索,为审计学课程的教学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二)IT审计、风险导向审计、环境审计、绩效审计等领域和技术不断拓展

首先,内部控制测评、审计抽样、重要性水平确定、IT审计技术等现代审计技术将更多地得到运用。其次,这些发展趋势要求审计类人才未来转型为复合型专业人才。最后,审计人员要会分析宏观经济政策,懂得会计数据的判定和分析。

(3)明确互联网+大数据审计人才培养目标

1.课程设置应当依据互联网+大数据审计人才培养目标确定。

2.强化审计专业学生的审计软件操作技能,同时要求学生了解掌握计算机数据处理 、数据采集和数据整理分析等技能。

3.注重学生Acces、SQL和Oracle数据库查询能力培养。

(四)对当前审计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的制约因素进行探讨

首先,将会计师事务所纳入审计实践基地,聘请事务所的审计师进行真实环境授课,利用审计软件,从会计电算化系统采集数据,导入会计专业学生做的套账数据。其次,由审计专业学生进行內部审计,模拟外部审计环境,利用未修改的会计专业真实账进行审计,执行审计程序,获取审计证据,编写审计工作底稿。最后,通过深度融合的教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行为判断准确性。

(5)改革审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适应人工智能时代发展

1.形成“嵌入式审计实践教学模式”,加大管理信息化、计算机融合力度,从教育理念、师资队伍、课程资源、激励机制等方面,完善现有教学培养模式。

2.“嵌入式审计教学实践模式”可以实现学校与社会资源最优化配置的共享模式,弥补审计教学重理论和业务处理重经验的缺陷。

3.前后密切衔接的多赢的低成本教学模式符合审计专业人才的成长规律,可以实现学校、社会和个人各取优质资源。

(6)高职院校应当增加数学统计类课程及难度,大量植入计算机和机器学习课程

1.建设适合本校学生的互联网+大数据审计专业实训教学数据库,加大对建设实训教学数据库和编写互联网+大数据审计实训教材的奖励力度。

2.课程可以包括数学/统计课程(含机器学习原理,计算机与大数据基础、程序设计与python应用、自然语言处理与数据可视化等)。

3.增加顶石课程,进行融合贯通。比如会计信息系统(AIS)、大数据与智能财务决策(方向课,内容模块包括数字货币与区块链、财务共享、智能财务决策)、实习实践与模拟仿真(内容模块包含RPA模拟教学)、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大数据智能系统设计、模型与算法开发)。

三、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审计专业竞争力提升策略

审计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必须紧跟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步伐。基于“互联网+人工智能”背景,审计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是审计教育领域的一次“教育革命”。本文从以下方面为审计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发展提出建议。

(一)基于多元混合教学模式的设计理念,将计算机、管理、会计与审计进行深度融合

1.采用案例教学、角色扮演、 微视频,VB虚拟视频等多形式的趣味教学,使学生更好了解审计执业的全过程。

2.帮助学生强化审计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其全面了解主要审计的性质、时间与范围,掌握主要审计程序。

3.要求学生学习最前沿的审计技术方法,通过了解和学习人工智能审计技术,培养审计人员与时俱进的知识结构和能力。

(二)基于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背景,开发与建设审计实践仿真教学

1.建立审计实践仿真实训室,把握审计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方向。

2.聘请企业相关从业人员或者审计实践专家作为兼职老师,共同商讨人工智能时代审计技术方法的转型问题。

3.以实践为主线,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与技能,创造审计实习条件,实现学校与会计师事务所、公司的良好对接。

(三)为学生提供深度学习需要的资源与环境

1.把MOOC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设计更精致、小众的在线课程。

2.在学习平台上开设审计学课程,允许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3.通过教学资源平台建设、学习任务设计、教学软件使用等教学手段实现课堂翻转,设计混合式教学方案。

(四)培养学生战略思维、会计逻辑、数据分析逻辑和计算机编程逻辑思维能力

1.增加核心课程的开设,少开其它可以自学的课程。

2.计算机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并非以培养技术专家为目的,而是加深审计人员对于技术逻辑的了解,从而能够提出需求、加强互动、学以致用。

3.数据分析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则是加强审计人员对数据的分析运用,即使未来数据分析软件趋向傻瓜式,但不懂分析逻辑也很难有效利用。

(五)探索智能审计办学模式

目前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嵌入式”模式,它是指在原有的课程教学体系中或课程大纲里加入相关的知识内容、技能内容和教学案例;而另一种是指新建一个智能财会专业方向。高职院校可以考虑采用第一种模式,探索并改变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中设置智能财务的相关课程,包括大数据和智能分析、数据挖掘原理和应用、财务共享等方面的课程;其中有些课程需要涉及到其他的相关学院,如计算机学院和电子学院等。

在大智云时代,产品将会被场景所替代,行业将被生态所覆盖。工业互联网已经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我们必须转变审计学人才培养模式。由传统型向智能型,管控型向赋能型,流程驱动向数字驱动、守护价值向创造价值全面转型,将新技术融入会计课程,运用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的教育。高校课程教学改革是教育领域研究的重点,如何将审计学與大数据更好结合,成为审计学教育改革创新的关键,教学改革的思路将对课程教学、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应用与创新能力等产生重大影响。

作者:张春梅

高职院校审计论文 篇2:

高职院校审计专业实训教学问题及对策

摘 要:审计实训课程对于审计及会计专业学生来说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实践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能把课堂上的抽象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对于学生日后走上审计工作岗位至关重要。然而审计实训教学课程的设计开展颇具难度,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 审计 实训教学

一、开设审计实训课程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审计是一门必须通过实践过程才能够准确掌握的学科。通过对一些会计师事务所的调研,了解到事务所一般要求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国内会计、审计准则及相关的企业法规及税务知识;理解审计程序的目的、审计基本操作流程,能在指导下完成部分简单科目的审计工作,对电脑操作、财务软件的使用要求较高。通过审计实训课程学习,使學生进行企业财务报表审计实务操作,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审计基本理论的理解、基本方法的运用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审计学专业学生发现线索、查找错弊问题、综合分析判断和做出评价及提出建议的综合能力;而且通过互相学习督促、团结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对以后的学习工作意义重大。总而言之,审计实训课程以培养审计职业应用能力为目标,将应用能力分解为不同行业背景下的会计核算能力和审计监督、鉴定、评价能力,引导学生发现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迁移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高职院校审计实训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难以找到合适的审计实训教材,实用性不强。纵观市场上大多数审计实训教材,其实训内容主要是严格按照理论知识部分逐项进行,甚至有点类似于一本习题集,一般就是错账的更正,找出内部控制缺陷,以及一些舞弊案例分析等,这使得实训教材缺乏综合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在进行审计模拟实训时,被审计单位年度会计报表以及编制会计报表依据的一个会计年度全部财务资料是必不可少的。然而不论是从外部企业获取这些资料还是教师自己亲自编写难度都比较大,要保证数据的相关、连续和勾稽关系,以及难易度等等。而且审计的操作思路及程序选择没有唯一性,需要审计人员根据情况进行职业判断,这也导致实训教材较难提供参考程序和参考答案,如果指导教师缺乏足够的审计实践经验,可能难以提出指导性意见,增加了审计实训教学的难度。

2.专业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对于审计实训课程来说,相比专业理论水平,指导教师的审计实践经验更加重要。然而很多高职院校中的审计实训教师大都是毕业后直接走上教学岗位,没有实践工作经验,更谈不上熟练的实务操作技能,因此教师在实训课中不能很好地把真实的审计操作流程传授给学生,以及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难以站在实务角度进行,这会导致审计实训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也影响了学生的审计实践能力。

3.校内外实训基地缺乏,实训安排难。实训课程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应该有专门的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但多数高职院校并未仿照审计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的硬件要求配置实训室装备,而是简单地把审计实训课程安排在普通教室或者会计实训室来进行,更谈不上购买或与软件公司联合开发适于学生实训的审计教学软件。校外实训方面,由于学生人数相对较多,合作的会计师事务所数量少,一次能容纳的实习学生也不多,还要兼顾时间安排、学生安全等问题,造成校外审计实训安排难度比较大。

4.学生基础差,课程安排不合理。审计实训课程是以会计实务、审计实务等相关专业课为基础的实践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以及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渗透性,这对学生的专业基础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一般较差,很多学生甚至会计知识都没有完全掌握,再加之审计课程安排的课时偏少,一个学期下来教师可能只能上完前面的理论部分,后半部分的实务审计没有课时讲完,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再去上审计实训课难度比较大,不容易掌握,进一步使得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动手能力弱,不愿意独立思考,实训的最终结果往往不佳。

三、提高高职院校审计实训教学效果的应对措施

1.重视调研及校企合作,开发出实用的审计实训教材。编制出一套完整的审计实训教材,能够指导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审计实务操作基本技能,适应将来的审计工作。开发教材之前要做好专业调研,充分把握审计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审计实务操作过程,取得第一手实践资料;实训内容应以被审计单位会计核算资料为前提和背景,模拟某公司全年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编制相应的凭证、账簿、报表,作为审计的对象;编制教材应严格依照审计准则和实际审计工作过程,并利用 Excel设计一套完整的审计工作底稿,电子版和纸质版都要有,方便学生进行手工或计算机操作;将编制的教材试点应用于高职会计与审计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对实践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价,以发现其存在的不足,并不断完善教材。

2.提高实训指导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实训课教学效果的好坏关键在于指导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对于审计实践经验欠缺的专业教师,学校应该积极组织他们定期利用假期时间甚至脱产到会计师事务所挂职锻炼,尽量能够亲自参与多个审计项目,来积累实践经验,同时进行专业调研和一手资料收集;学校还可以为这些教师提供参加培训、进修等机会,比如安排这些教师参与本校及所属企业的审计工作,使其更多地接触审计实际工作;同时学校还可以聘任事务所、企事业单位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师担任审计实训的教师,定期到学校授课或进行指导,给学生答疑解惑。

3.完善校内审计实训室的建设,做好审计实训与其他课程实训的无缝对接。校内实训室的建设应按照审计机构格局布置,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一旦开始实训,可以尽快实现身份转换,以执业审计人员的心态完成实训。在审计实训的组织实施上,让学生轮流扮演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的角色,仿真模拟年度会计报表审计情境。校外实训基地如果难以满足学生批量实习的要求,至少应提供实训所需的财务及其他资料信息,辅助审计实训资料的建设及完善。审计实训电子数据资料,应购买或与软件公司联合开发适于学生实训的审计教学软件。同时,为了锻炼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院校可以尝试进行审计实训与会计实训、VBSE综合实训的无缝对接,例如会计实训成果作为审计实训的审计客体,而审计实务中的各个业务循环的审计也可以跟VBSE实训很好地结合起来,注意各课程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拓展性,重视学生各种职业技能的培养。

4.调整课程设置,适当增加审计课程课时。学校最好在大二下学期开设审计实训课程。 这个学期学生距学习财务会计、审计基础、财务管理、税法等课程的时间间隔较短,学生对这些课程内容记忆相对来说比较深刻,因此开设审计实训课的效果会理想一些。同时大二学生的心态没有毕业班学生那么浮躁,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较高,注意力也比较集中,能够更好地配合老师的教学要求完成实训任务。另外最好能适当增加审计理论课程的课时,不仅能够让学生充分掌握审计原理,而且让学生对以业务循环为基础的审计实务也有要点上的把握,这样学生的审计实训基础才能更牢固。

参考文献:

[1]潘玉萍,赖秋萍.高职院校会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J].价值工程, 2013(12).

[2]陆迎霞. 综合性设计性实训项目建设研究——基于会计学专业审计实训课程[J].国际商务会计,2012,(06).

[3]马春静.审计模拟实训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4]彭东生,袁红萍.高职会计实训和审计实训教学的无缝对接[J].财会教育,2013(10):115-116.

[5]吴丽玲,周彩节,徐恩景. 基于审计实训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3(9):275-276.

作者:邓倩兰

高职院校审计论文 篇3:

高职院校审计实训教学浅析

摘 要:201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提出“工匠精神”,而高水平的工匠正是实践中的高手。这是从国家的层面上体现出对操作性人才的需求导向,也意味着人才培养进入重视实际操作的转型时期。审计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从业人员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是鲜明的行业特色。本文通过研究审计实训课程的重要性,具体分析当前实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而对审计实训课程的系统设计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审计人才 实训教学 高职院校

1 审计实训教学的性质

审计实训课程是审计学科的一门专业课程。在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等专业学生学习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审计学原理》等课程以后开设。审计实训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审计技能和实践能力,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促进学生就业,也为就业后能尽快胜任实际工作提供帮助。

2 审计实训教学的重要性

2.1 政府人才培养规划

从2005年起,国务院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首次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加强课程实践性写入中央文件,从而肯定了实践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2014年10月27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部署了进一步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这意味着对我国审计人才的职业素养和实际工作能力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作为人才的培养主体——高等院校,必须紧紧围绕政府对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人才的培养模式,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2.2 市场人才目标需求

目前,在对大学生毕业求职情况的有关调查中发现,70%以上的用人单位都指出应届毕业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是一大缺陷,具有实际操作能力能够立马“上手”的新人非常稀缺,也是用人单位眼中的宠儿。因此“人才紧缺”和“人才过剩”的情况在各个行业普遍存在,这个情况表现在审计行业尤其突出。我国当前从事会计行业的人员已经超过1800万,但是全国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的人数还不到25万,社会审计行业人才紧缺是业界的共识。同时,大部分在岗的审计人员都是从会计人员中选拔出来的,并没有进行系统的审计知识的学习和审计经验的积累,从而导致自身能力不足,无法满足工作的需求。因此,系统的知识和熟练的实践技能,是目前审计行业最需要的人才素养。

3 审计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3.1 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审计基本被并入会计专业教育的范畴(审计大学除外),各院校的专业设置中,审计单独作为独立专业的院校屈指可数。因此,审计专业的实训教学大多是在会计专业的架构下进行的。主要的模式是:完成一套会计模拟账,或者将会计实训课程进一步延伸,把会计实训的完成的会计模拟帐查一查,出具一份审计报告。甚至于很多高校没有设置专门的审计实训课程,直接用会计的实训课程代替。这种依托会计学习审计的理念,并没有真正体现审计专业的特点,无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也无法学会如何进行审计程序、如何收集审计证据、如何进行循环审计分工协作,这完全不符合学习实际操作能力的教学目标。

3.2 教学模式固化

在当前的审计教育过程中,大部分院校还是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师大多数采用“讲授原理——案例分析——模拟案例——教师解答”的方式进行实训课程,整个过程仍是教师长篇累牍地教授,学生被动地接受,案例答案也通常是教师固定的。整个过程学生都没有主动参与进去,和正常课程相比,仅仅是把教室改为实训室而已。这使得学生觉得乏味无趣,教师也缺乏激情。对于审计工作中所需要的“职业判断”几乎没有培养,这使得学生在完成审计实训课程之后仍然无法了解审计真正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更不可能满足与就业单位的“零接轨”。

3.3 缺乏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

当前高职院校的审计实训教师大部分由“学院派”出身的教师担当,这部分教师本身没有审计实际经验,并不熟悉审计实际工作中的流程和审计小组各成员中的协作,也没进行审计实务操作系统的学习。在教授审计概念时,没有能深入浅出的解释,使得学生对概念的把握很模糊;在教授实训时更没有办法“代入式”地引用真实案例解决实际操作中的困难。这使得审计实训课程的实际效果欠佳,不能达到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预期目标。

4 改进审计实训教学的建议

4.1 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

为了提高审计实训的效果,高职院校在审计实训课程的安排设置上应当考虑课程安排的时间和实训针对的就业方向。在时间的选择上,尽量考虑和会计实训安排在同一学期但是晚一些的时间。此时学生已经完成会计实训课程,对相关的概念掌握比较集中,对知识的记忆也较为深刻,同时对整个会计帐薄也非常熟悉,更容易使审计实训达到预期效果。在实训的方向上,选择社会需求更广泛的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的范畴,使得学生掌握的实际技能更贴近市場就业的需求,提高学生的求职优势。课程设置如图1。

4.2 反转课堂的引入

采用反转课堂的理念,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借鉴ERP会计沙盘竞赛的模式,开设以“审计小组”为单位的团队讨论,将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按照审计实际业务,分角色模拟整个审计流程。教师在审计各个阶段提醒学生需要考虑的因素和相关的概念知识,组织学生发起小组讨论,但不直接参与。这种模式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下完成整个审计程序,强化相关知识概念的理解,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对审计的实际操作性。同时,通过分工协作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审计工作的特点和需求,有助于学生真正融入工作岗位,掌握市场真正需要的实践能力。反转课堂各阶段的要点如图2。

4.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从上述审计实训课程的反转教学模式可以看出,教师的主要作用是起到启发和引导的作用,因此,教师的水平决定了实训课程的效果。对于目前的“学院派”现状,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师培养计划。具体措施有两个方面。

(1)针对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建立长效培养计划,提供参加培训、进修的机会,借鉴学习国内外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师自身水平。加强高校与企业的联系,创造条件让教师利用寒暑假或课余时间到会计师事务所挂职锻炼,亲自参加审计实际工作。鼓励教师经常进行实际调研,提高科研水平,促进专业教学。

(2)聘请政府审计、民间审计和企业有丰富经验的专业审计人员兼职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或者进行指导,为师生及时传递审计实务中最新的问题和动态,弥补审计实训教学环节中的不足。

参考文献

[1] 刘国常.审计专业教育综合改革问题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2014(10).

[2] 李岩,梁平,李航.高职院校审计实训校本课程开发探析[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2(19).

[3] 段丽娜.浅析独立院校审计实训教学的难题及解决对策[J].财会教育,2015(9).

[4] 缪喜玲.审计实训教学研究[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13).

作者: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