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毕业论文

2022-04-16

[摘要]构建相对完善的高职院校治理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刻不容缓。文章通过论述构建高职院校治理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标准的演变以及考核评价方式的基本视角,指出应立足于高职院校治理实际状况,以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为指向,以高职院校、政府、社会为根本内容,不断完善相关体系,逐步构建高效的高职院校治理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高职院校毕业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职院校毕业论文 篇1:

基于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成长调查的高职生职业素养教育探析

摘要:高职生要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能力,就应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通过对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成长的调查,结合高职学生的实际,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应认识到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性,突出“四个一”建设,即:完善一个体系——高职生职业素养培养教育的体系,提供一个借鉴——优秀高职毕业生的成功案例借鉴,搭建一个平台——校企融合造就准职业人的平台,探究一个办法——科学合理的高职生职业素养量化测评办法,来强化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提高高职生的职业素养水平。

关键词:高职院校;高职生;毕业生职业成长;职业素养教育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已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高职院校学生能否在职场取得成功,需要结合毕业生职业成长调查情况,把职业素养教育贯穿于高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高职学生在学校接受知识获得技能的同时,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以提高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高职生职业素养教育的内涵

中国知网将职业素养定义为: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1]高职生的职业素养是指高职生具有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素养,具体表现为遵纪守法意识、敬业与责任意识、抗挫折意识等诸多方面。高职生职业素养教育应是基于职业生活需要的良好职业意识和良好职业行为养成,和其在校期间的日常行为养成有着直接的关系,因而要把高职生职业素养教育与日常行为养成紧密结合起来。

二、高职生职业素养教育符合现实的要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职业素养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是社会评价毕业生质量的主要指标,培养大批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人才,是践行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高校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的内在需要。最近,我们调查了近几届毕业生的职业成长情况,了解了毕业生的职业成长与职业素养的情况,共发放问卷520份,收回498份,回收率96%。调查的总体情况显示,职业素养教育符合现实的要求,具有重要的意义,能促进毕业生的职业成长。

1.职业素养教育对毕业生的职业成长影响大。①基于你对周边同事和校友的了解,再结合自己的成长历程,你认为高职高专毕业生成为技术骨干或者部门、项目主管需要几年?

②你认为在校加强职业素养教育、提高综合素质对他们成长的影响如何?

调查显示,高职毕业生成为技术骨干或者部门、项目主管大多需要3~5年时间,占69.9%,在校期间加强职业素养教育、提高综合素质对他们职业成长的影响大的占83.1%,影响较大占13.8%,共计96.9%,说明职业素养教育对毕业生职业成长的影响大。

2.在校期间职业素养的培养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同样重要。学生需要加强哪些方面的培养?你认为学校在人才培养上应做哪些改革?

调查显示:在“学生需要加强哪些方面的培养”上,毕业生认为需加强综合职业素质培养的占82.1%,加强专业技能方面培养的占81.7%;而认为需加强专业知识与理论的学习只占32.5%。在人才培养上认为学校应加强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占83.1%,加强个人道德和修养的占80.1%,加强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组织和写作能力的培养的占60.4%,加强人生观、敬业精神和工作态度方面的培养的占47.0%,加强专业知识的培养的占43.4%,加强基础知识的培养,拓宽知识面的占32.5%,加强外语能力的培养的占18.1%。说明高职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与专业技能的培养都同样最重要。

3.职业素养培养可提升高职生的就业竞争力。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我们调查了毕业生在毕业工作单位时何种因素起的作用最大:

调查显示: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在毕业找工作单位时起的作用最大,都占71.1%。职业素养教育已成为高职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三、突出“四个一”建设,强化高职生职业素养教育

当今时代的要求和高校的就业压力对高职生的职业素养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应顺应要求,突出“四个一”建设来强化高职生的职业素养教育。

1.完善一个体系——高职生职业素养培养教育的体系。当前,有很多企业反映高职毕业生缺乏敬业精神,对企业忠诚度较低,工作中的自律性较差,缺乏吃苦精神等。不到30%的高职生会在初次就业的企业里工作2年以上,频繁跳槽令企业非常头痛。[2]这些都提示毕业生的职业素养教育还很缺乏。职业素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贯穿在教学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和过程中,努力构建理论课程—实践锻炼—文化建设为一体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教育体系。首先应将职业素养教育纳入课程教学体系中,以课程学习为载体,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一是注重在专业课程中渗透职业素养教育,将人文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渗透于专业课程的教学之中,提高职业意识;二是重视思想道德修养课,加强职业道德和养成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行为等素质,增强职业情感;三是开设应用写作、文化礼仪、沟通技巧、心理健康等课程,提高高职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心理素质,增强社会适应性;四是开设职业指导课,由职业指导师和职业素养专家授课,通过专门的学习实践,帮助学生提前认识社会和职场,增强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形成正确的职场价值观。其次是大力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锻炼,增强学生职业适应性。高职生的职业素养培养要重视通过职业活动来实现,要增加专业实践锻炼时间,在专业教学实践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入企业的工作要求,让学生在准职业教育环境中进行做事、做人的教育;重视组织学生到企业公司的生产劳动锻炼,在人才培养计划中体现;依靠校企合作平台,完善顶岗实习制度,让学生充分进行职业体验。这些锻炼可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培养职业情感和养成良好职业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性。同时,还可通过到社区、农村等开展社会实践锻炼,让学生感受社会的要求,加深感性的体验,为适应今后职业发展做好准备。再者要把职业素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高职院校应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教育,强化高职生的行为养成教育,突出责任感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教育,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蕴育良好的人文素质,在环境熏陶中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2.提供一个借鉴——高职优秀毕业生的成功案例借鉴。对于高职的优秀毕业生,应通过认真细致的毕业生职业成长调查,汇总整理出特色的优秀毕业生资料,编印优秀毕业生的成功人生或创业历程的案例集,强化宣传教育效应。每学期有目的地挑选有代表性的优秀毕业生,请其回校与在校生和应届毕业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开展“优秀毕业生有约”活动,使在校高职生能与毕业生直接面对面,进行零距离沟通。通过优秀毕业生在校期间的成长经历和职场中的奋斗经历,给在校生一些好的提醒和帮助,这对在校生是很好的教育和启迪,为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提供良好的借鉴。当然,高职生自身的主体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高职学生应正视自身的不足,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向优秀毕业生看齐,主动去获取职业素养培养的信息,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3.搭建一个平台——校企融合造就准职业人的平台。高职生在学校接受的职业素养训练是有局限性的,按照时代和社会的要求,高职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并不是学院单方的职责,不能仅仅依靠学校和学生,它需要学院和企业的合作融合,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持。当今社会,很多企业都希望毕业生能够直接胜任工作岗位。学校应积极与企业联系,搭建校企合作融合的平台。通过校企合作,企业参与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提供实习实训和科研基地并给予指导,为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保障,让学生能够在大学期间就感受到实际工作的氛围。学生通过在企业实习实训基地锻炼,充分融入企业氛围之中,可以受到优秀员工良好的职业精神的熏陶,感受独特的企业文化,传递企业的效率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团队意识等,让大学生在走入社会前就能够接受职业素养的训练。[3]同时,加强校企文化之间的融合,把企业文化移植到校园中,要求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培育守规矩、讲标准的意识、敬业和诚信的品德、团队协作的精神等,增强学生对职业精神、职业规范和职业素质的了解,全方位地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努力造就准职业人。

4.探究一个办法——科学合理的高职生职业素养量化测评办法。目前,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的实施,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等方面素养内容的评定缺乏合理有效的量化项目指标,还没有真正建立起科学合理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评价办法。经过实践摸索总结,我们制定了高职生职业素养的量化测评办法,测评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素质、品德修养、法纪观念、职业态度、劳动观念等五个项目指标,每项最高分为20分,总分100分。每个项目指标的评分由基本分和加扣分组成,基本分有A、B、C、D、E五档,可按照日常的记录情况给每位学生一档基本分;每个项目都有对应的加分和扣分项目及加扣分标准,可通过日常的记录来对应进行加扣分,基本分和加扣分之和得到最后的职业素养总分,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实施高职生职业素养教育与测评工作,各班要组成以辅导员和任课老师牵头、学生参与的5-7人的测评小组,测评小组要对每位同学学期期间的职业行为养成情况进行完整的日常记录,期末对照职业素养的量化测评办法认真地对每位学生的五个项目指标都进行量化测评,得到学期职业素养分,比较科学的反映本学期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实际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情况。通过高职生职业素养教育与测评工作,强化了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跟踪教育,体现对学生的职业思想教育贯穿全过程,有利于营造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使学生做到知行统一,切实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高职生职业素养教育意义重大,我们应切实加强高职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并将其贯穿于高职教育的全过程,促进高职生职业素养水平的提高,努力增强高职生适应社会和职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魏景荣.论隐性职业素养与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J].职业教育研究,2009,(3).

[2]李飞,李立新,冯庆媛.高职生职业素养与就业竞争力的调查与思考——基于常州科教城五所高职院校的调查[J].人力资源管理,2010,(7).

[3]叶菊珍.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实施的途径与方法[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福建省教育厅B类社科项目“基于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成长调查的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研究”(项目批准号:JB11527S)的成果

作者简介:陈辉(1964-),男,广东大埔人,副教授,系党总支书记,主要从事高职教育和思政教育研究。

作者:陈辉

高职院校毕业论文 篇2:

高职院校治理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摘要]构建相对完善的高职院校治理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刻不容缓。文章通过论述构建高职院校治理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标准的演变以及考核评价方式的基本视角,指出应立足于高职院校治理实际状况,以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为指向,以高职院校、政府、社会为根本内容,不断完善相关体系,逐步构建高效的高职院校治理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 治理 考核评价 指标体系

[作者简介]孙云志(1975- ),男,江苏泗阳人,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江苏 南京 21118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高职院校教育质量治理路径研究”(课题编号:15YJC880072,课题主持人:孙云志)、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高职本科的发展定位及路径研究”(课题编号:14YJA880068,课题主持人:王明伦)和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课题“高职院校治理中社会参与研究”(课题编号:B-b/2015/03/049,课题主持人:孙云志)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发布之后,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开始进入民众的视野。按照面向人人、校企深度融合、知行合一的方针,不断推进专业课程建设、创新校企育人机制、改革教学模式、提升技术服务能力、强化社会力量参与、完善章程建设、健全治理结构成为提升高职院校治理水平的内容,毕竟它事关我国高职院校治理能力能否服务“中国制造2025”“ 互联网+”“一带一路”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求。而要达到上述目标,应不断提升高职院校治理的规范化、精细化和科学化水平。当前,在高职院校治理建设过程中,虽然教育部颁布了诸如《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等高职院校治理考核评价办法,但与现代化高职院校制度建设相配套的考核评价指标尚待建立。基于此,本文试图在总结现有高职院校治理考核评价得失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国高职院校治理的实际,探讨构建高职院校治理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问题,以期对高职院校治理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实践有所裨益。

一、高职院校治理考核评价标准的演变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高校制度现代化”成为高职院校治理建设的关键要素,并且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现代职教体系的构建而内容不断丰富。

1.“高校制度现代化”是《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的核心部件。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最大亮点就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与建立现代化高校制度。其中,针对我国高校存在的政府对高校管理缺位、职业教育发展缺位以及教育管理内容与方式相对陈旧等问题,提出基于教育体制进行系统改革以及扩大教育事业投资。具体到职业教育方面,明确提出:“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优先对口招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以及有本专业实践经验、成绩合格的在职人员入学,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为了破解政府对高职院校事无巨细的管理体制,明确要求扩大高职院校办学自主权,指出高职院校“有权在计划外接受委托培养学生和招收自费生;有权调整专业的服务方向,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编写和选用教材;有权接受委托或与外单位合作,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建立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这些都表明国家对提升高职院校管理水平的重视,赋予“高校制度现代化”新的内涵。需要注意的是,从20世纪末期开始,我国高职院校进入规模快速发展阶段,但大部分高职院校仍然保留着升格前中专管理体制的影子,导致“高校制度现代化”标准“有名无实”,高职院校治理建设处于原地踏步阶段,或者说是小修小补阶段。

2.《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拓展了“高校制度现代化” 标准。进入21世纪,我国高职院校从规模式发展开始向内涵式发展转型,为了破解办学管理体制有待创新、教育质量亟待提高等问题,2005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在办学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明确指出办学管理体制改革并非是高职院校独自能够完成的,而是需要高职院校、政府、社会三者间进行有效的互动,为高职院校实施多元化治理制度奠定了法理基础;同时,提出“依法保障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招生规模确定、学籍管理、教师聘用及经费使用等方面享有充分的自主权。有条件的职业学校可以跨区域招生,可以与本地、异地职业学校联合办学。职业学校要建立由企业、行业等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的咨询委员会或理事会,为学校重大问题提供咨询或参与决策”,为提升高职院校自主办学与自主发展能力提供了保障。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指出高职院校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问题,认为要培养服务于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与实用人才,强化专业建设的社会适应性以及课程建设的时代性,把实践教学放到应有的位置,大力提升专业教师专业素质以及促进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让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驾齐驱,并探索构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在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方面,提出“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各类企业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和职工培训,承担相应的费用”“利用金融、税收以及社会捐助等手段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等方面的措施。相较于《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不仅在办学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有所突破,同时在教育教学改革以及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等方面也进行了创新,体现了21世纪初前十年对高职院校“高校制度现代化”探索的创造性发展。

3.《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在新常态下提出了高职院校治理考核评价的“高校制度现代化”新标准。2014年,国家相继出台相关职业教育发展的文件,其中《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在我国社会经济新常态下,为高职院校治理考核评价标准添加了新的内涵,在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以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都提出了新要求。在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部分,明确提出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院校转型发展,探索建立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学位制度,构建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层次结构,这为我国高职院校层次结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部分,创新了高职院校办学方式,提出利用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委托管理、购买服务等方式来兴办高职教育,并通过使用资本、知识等要素享受应有的权利;同时,还从法律角度明确了社会力量相应的地位,指出“制定多方参与的支持政策,推动政府、学校、行业、企业联动,促进技术技能的积累与创新”,使高职院校多元化治理从“有名无实”向“名副其实”迈进。具体到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治理,该文件要求发挥企业在高职院校办学中的主体作用,给予企业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并通过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方式来考核评价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状况。而对高职院校内部治理,该文件提出要“扩大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人事管理、教师评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完善体现职业院校办学和管理特点的绩效考核内部分配机制”。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点,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标准联动开发机制以及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则成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亮点。

纵观以上三个时期三个不同的考核评价标准,虽然关注的焦点有所差别,但其考核评价的轨迹是一脉相承的,都要求提升高职院校治理水平来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实现“高校制度现代化”。因此,把握与彰显“高校制度现代化”成为高职院校治理考核评价指标能否体现实践性与可操作性的关键。

二、构建高职院校治理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1.强化高职院校治理建设是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点。20世纪末期以来,我国高职教育进入发展快车道,高职院校基础建设能力显著提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深入,社会资源参与度不断加强,体系建设呈现良好态势。与此同时,不容忽视的是,当下高职院校治理建设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具体表现在高职院校社会吸引力较差、高职院校治理理念尚待加强、政府高职院校社会三者关系有待统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有待突破、体制机制建设相对落后、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水平相对薄弱等。当前,随着全球新型工业化的步伐加快以及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欧美发达国家以及不少发展中国家都把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将其作为提升本国国家竞争力以及巩固本国经济发展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在此背景下,强化高职院校治理建设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能否培养出大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并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承担起相应的职责。因此,为了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人才与技术优势,把我国建设成为高职教育现代化强国与人力资源强国,强化高职院校治理建设成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关键中的关键。

2.不断完善考核评价是强化高职院校治理建设的基点。要强化高职院校治理建设,首先应将完善考核评价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毕竟只有建立完善考核评价,才能够对高职院校在治理建设过程中的得与失进行精确的评价,否则只能是“轰轰烈烈”的开始,“悄无声息”的收场,所存在的问题“涛声依旧”。因此,要想强化高职院校治理建设,必须让高职院校治理考核名副其实。为此,教育部分别于2015年8月与10月颁布了《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和《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前者详细列出了该行动计划的重点任务名称,并对责任主体以及完成时间进度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为了使高职院校治理有章可循,该行动计划还对办学理念、体制机制、章程制度、教师队伍等10项高职院校治理内容提供了相关参考点,可以说是对高职院校内部治理进行了全方位考核评价。后者则着眼于高职院校外部治理的考核评价,在形式上不仅延续前者在重点任务名称、责任主体以及完成时间进度上的体例,还具体列出了各个项目的名称、责任主体以及完成时间进度。因此,要严格执行这两个行动计划,并适时进行必要的监督,从而保障高职院校治理建设顺利开展。

3.构建高职院校治理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是完善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着力点。鉴于考核评价在院校治理中的核心地位,实现高职院校治理考核评价的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已刻不容缓。如果高职院校治理建设的考核评价结果与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背道而驰,则必然影响高职院校治理建设进程,进而影响我国经济升级版的打造。当然,考核评价指标并非是“万能药”,不可能从根本上杜绝高职院校治理中出现的各种误差,但其出现必将有效降低各种误差的出现率,必要条件是该评价考核体系科学可行并在高职院校治理考核中得以真正实施。为此,应对构建高职院校治理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给予足够重视。

三、当下高职院校治理考核评价方式的基本视角与存在问题

经过一段时期的探索,我国已逐步建立了比较有效的高职院校治理考核评价方法,一系列相关文件的出台就是明证。仔细研读这些文件,不难发现考核评价的中心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高职院校政策法规落实的考核。国家颁布的相关政策法规及标准能否顺利落地,事关高职院校办学行为是否规范。如果高职院校在诸如课程教学、实习等方面不强化现代化治理建设,则必将在社会发展与同行竞争中成为时代的弃子。纵观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在部分高职院校的落实度,有些高职院校往往是“这耳听那耳出”,导致错失大好发展机遇。面对这种状况,国家通过国家示范(骨干)建设工程、省级示范建设工程来强化政策法规在高职院校治理考核评价中的核心位置。通过这种示范引领,提升高职院校积极执行相关政策法规的热情,从而实现提高高职院校治理水平的目标。

2.对高职院校管理能力的考核。高职院校能否提升其治理水平,管理能力是关键要素。要想实现管理能力的突破,高职院校应该遵循其制定的章程,通过不断完善治理结构与信息化水平来达成。另外,高职院校还应找出其薄弱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全面改进,最终使办学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具体而言,高职院校应不断去行政化,避免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上同位竞争,使管理队伍走向专业化方向。对于管理能力较差的高职院校,应给予相应惩戒。

3.对高职院校服务能力的考核。服务能力是高职院校的生命线。国家曾多次发文要求高度重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契合度,提高研发与服务社会的水平,并把技术技能积累创新作为与行业企业合作的基本要件,不断强化服务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的能力。如果服务能力缺失,则必将导致高职院校产出严重不平衡,进而对我国社会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产生负面效应。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非常关注服务能力建设问题,凡是被认定为有助于提升服务能力的议题都能给予足够的关注,这种做法深受社会赞许。

4.对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考核。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能力是高职院校治理考核评价的核心,只有符合现代职教体系与新常态要求,并在实际探索中有所突破的高职院校,才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有所作为。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受固定思维的局限,部分高职院校在可持续发展探索中有“走过场”的现象。为此,应建立健全公办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打通职普升学立交桥,不断完善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的外部政策环境,提升产教融合与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

5.对高职院校发展质量提升的考核。目前,对高职院校发展质量提升的考核范围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已从对专业为载体的优质教育资源的数量与覆盖面的考核延伸至国际一流的高职院校的创建、多元质量保障机制的完善、东中西部高职院校基于发展能力的合作、一体化育人文化的创建等方面。凡是在发展质量提升过程中忽视其应有内涵的高职院校,都会在当下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失去优势。

当然,高职院校治理考核评价指标还应涵盖其他方面,上述做法与视角只是搭建起当下高职院校治理考核评价指标的基本框架。从实践效果来看,其在完善高职院校治理制度、提升高职院校治理水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还需要不断改进。第一,系统性有待加强。目前,虽然国家颁布了一些考核评价指标,但这些指标都是比较松散的,尚未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并且指标的主次与比例没有明确的标准,主观随意性比较明显。第二,制度性有待加强。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高职院校治理考核评价制度体系,《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制度通知》等相关文件只是粗线条勾画出轮廓,还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三是程序性有待加强。目前对高职院校治理考核评价的顺序、程序、结果呈现形式与反馈以及争议仲裁等诸多方面尚无明确的程序性规定,这使得高职院校考核评价出现规范化缺失。四是强度有待加强。发挥高职院校治理考核评价指标的威力取决于高职院校的执行度与敬畏度,那种“打折扣”考核或者是“有名无实”的考核对高职院校治理考核评价指标的构建有百害而无一利,最终只会损害我国高职教育的整体利益。

四、构建高职院校治理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1.坚持现代职教理念。构建高职院校治理考核评价指标应建立在遵循现代职教理念的基础上,这就要求对高职院校治理考核顺应现代职教发展趋势。要在“高校制度现代化”的指导下,对那些在高职教育现代化、社会化、产业化以及终身化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高职院校给予更大的发展空间,使其能够在我国高职院校治理实践探索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而对那些不顺应发展趋势的高职院校或者只追求表面轰动效应的高职院校则应限制其低效发展。只有这样,我国高职院校治理考核评价建设才能够与时俱进,使现代职教理念落到实处,较好地适应我国社会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的要求。

2.坚持高职院校治理考核科学化。为了全方位、多维度考核评价高职院校治理状况,必须不断完善高职院校治理考核评价指标。那些在实践过程中勇于探索的高职院校,由于其“触犯”了高职院校治理的习惯性思维,再加上目前探索结果尚未有定论,必然会导致各种版本的评说出现。针对这种情况,能否客观公正地评价这些高职院校治理探索,不仅事关高职院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事关高职教育探索精神的培育。因此,在设计高职院校治理考核评价指标时,应将科学性奉为设计体系的指示明灯,综合考查各个方面的因素,从而争取给各个高职院校治理一个恰如其分的评价。

3.坚持高职院校治理考核程序化。所谓高职院校治理考核程序化,就是严格按照国家对高职院校治理考核的要求,保证对高职院校治理考核不走样。在构建高职院校治理考核评价指标时,对相关程序内容应该有严格的规定,要包括确定评价体系主体、界定治理涵盖范围、选定考核评价指标次序以及明确相关评价活动程序等方面。可以说,高职院校治理考核评价指标程序完善与否决定其考核评价结果的准确度与民众的可接受度。诸如在《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和《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基础上,教育部同时还相应颁布了《重点任务分工及进度安排表》《职业院校管理工作主要参考点》以及《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任务、项目一览表》等相关附件,这些程序性规定表明国家对高职院校治理考核程序化的关注度不断提升。

4.坚持高职院校治理考核动态化。目前,对高职院校治理考核还停留在是否执行相关规定层面,对于执行的效果则较少关注,这使得高职院校治理考核评价效果大打折扣,并成为亟待改进的重要部分。为此,高职院校治理考核评价指标应该包含事前、事中与事后整个监督体系,使高职院校治理从开始到结束都处于严格的评价监督之中。另外,必须指出的是,高职院校治理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应该是开放式监督制度体系,高职院校、政府、社会都可以随时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

五、构建高职院校治理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设想

由于高职院校治理是多元主体治理,涵盖高职院校、政府与社会三个方面,同时高职院校治理又可分为外部治理与内部治理,因此本文将以高职院校、政府与社会这三个治理主体为基础,并将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作为构建高职院校治理考核评价指标的切入点。

1.考核评价高职院校自身,即对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的考核评价。考核评价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主要看高职院校治理的理念、制度、能力、文化以及组织结构等方面,特别是通过对高职院校治理制度、高职院校治理组织结构等方面的考核评价,初步勾勒出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状况。可以说,高职院校内部治理是高职院校治理考核评价的核心部件,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状况如何影响着政府与社会参与度,进而影响高职院校整体治理运行状况。由于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绝大部分是可以量化的,因此其考核评价可通过办学理念、体制机制、章程制度、教师队伍、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财务管理、后勤管理、安全管理以及科研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

2.考核评价政府,即政府对高职院校治理外部环境营造方面的考核评价。对政府的考核评价主要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增强院校办学活力、加强技术技能积累、完善质量保障机制以及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等方面。其实对高职院校本身与对政府的考核评价有共通之处,应将具体化与量化贯彻于考核评价全过程,通过政府的具体实践结果来评判其在高职院校发展中是否真正承担起高效有为宏观指导者的角色,力戒对高职院校发展事无巨细的直接干预。

3.考核评价社会,即行业企业等社会资源与高职院校融合度的考核评价。就是指通过董事会、理事会、职教集团、专业指导委员会、社区与高职院校联席会等校企合作的现代高职院校治理机构,使社会资源全方位深度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教育质量评价、知识共享、协同创新、生产实训、专业课程更新、“双师型”教师培养等方面。考核评价行业企业等社会资源与高职院校的融合度,应采取辩证眼光去看待,既不能用过于超前的评价标准来衡量目前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治理水平,同时也不能用惯性思维搞“小修小补”,要保障考核评价与时俱进、实事求是。

六、构建高职院校治理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应关注的问题

要想构建较为完善的高职院校治理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应关注高职院校在治理过程中遭遇的共性问题,将影响高职院校治理的重要因素囊括其中,防止重要因素与次要因素的本末倒置,从而使高职院校治理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体现较强的普适性。

1.确立高职院校治理考核评价主体。谁来承担高职院校治理考核评价的“裁判员”角色,对高职院校治理考核评价成效影响重大。传统由政府主管部门单一评价主体的考核评价方式只会造成高职院校对政府主管部门“言听计从”,高职院校沦为政府主管部门的执行工具,其办学自主权受到严重侵害,更不要说社会评价主体的缺失。因此,必须改革过去单一评价主体的模式,将高职院校、社会纳入其中,建立起多元化主体评价模式。具体而言,应在政府、高职院校、社会三者间建立一个平衡点,从而使三者的利益诉求都能够得到充分表达,形成兼顾各方要求的评价指标体系。当然,构建动态平衡的高职院校治理考核评价体系还处在初步探索阶段,必须加大研究力度使其明晰化。

2.明确高职院校治理考核分类评价。高职院校治理基本分为政府、高职院校和社会三大系统,每个系统由多个层次组成,而每个层次又有不同的权责。高职院校治理考核主体的不同,必然会导致其考核评价标准的迥异:对于政府而言,高职院校治理外部环境的营造是考核评价的重点,及时颁布相关政策引导与资源支持是重点中的重点;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完善的治理结构与高效的治理运行机制是对高职院校考核的重点;对于社会而言,校企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和社会参与高职院校治理的权益保障是重点。针对以上各个系统与各个层次的内容标准存在不同的差异性,灵活对待不同系统与不同层次考核对象成为决定高职院校治理考核评价指标科学性的关键。

3.借鉴其他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当前,西方高等院校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治理考核评价体系,另外在我国其他领域中也存在较为丰富的治理考核评价体系。这些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共同特征是指标量化度高、分类比较详细。由于国情与区域行业状况都有所不同,原封不动的“拿来主义”并非是构建我国高职院校治理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所需要的,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仍是在构建我国高职院校治理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时必须遵循的。

4.创新高职院校治理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创建具有我国高职教育特色的高职院校治理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应将高职院校、政府、社会都纳入到这个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特别是对政府、社会的考核评价将成为我国高职院校治理考核评价的最大亮点之一。为了体现这些亮点并使其成为可操作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在目前尚无现成的经验可做参考的背景下,应加大研究力度与强化创新精神,早日探究出符合高职院校治理特点的考核评价方法。为此,既不能对高职院校、政府、社会三者间的差别熟视无睹,也不能“拣了芝麻丢了西瓜”;既不能过分强调政府、社会在高职院校治理中的功能,也不能搞政府、社会“虚无主义”,这样才能够保障政府、社会在高职院校治理过程中成为“最佳主体之一”。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Z].1985-05-27.

[2]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6]12号)[Z].2002-08-24.

[3]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Z].2014-05-02.

[4]孙云志.高职院校教育质量建设路径创新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

[5]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作者:孙云志

高职院校毕业论文 篇3:

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时代背景、标准与逻辑主线

摘 要 优质高职院校建设是贯彻《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重要举措。在当前“新经济”崭露头角、社会发展步入“新阶段”以及“新矛盾”逐渐显现的背景下,实施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推动优质高职院校发展,需要明确建设标准,厘清逻辑主线,在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基础上找准着眼点,在高职教育转型发展的趋势中找准发力点,在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中找准落脚点。通过优质高职院校建设,提升高职教育质量,满足人们对优质高职教育的现实需要,更好地支撑国家战略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 优质高职院校;新时代;内涵发展;国家战略;建设标准;逻辑主线

2015年10月,教育部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正式提出了优质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并阐释了“优质”的内涵,即“办学定位准确、专业特色鲜明、社会服务能力强、综合办学水平领先、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契合度高、行业优势突出”[1],这既是教育部对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内涵的权威解释,也是我国高职院校下一阶段的建设重点和方向。优质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的提出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是我国高职教育面对国内外社会形势、经济形势、教育形势变化所作出的科学决策和必然选择,对提升我国高职教育水平和质量、加强高职教育内涵建设、丰富优质高职教育资源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行动计划》实施两年多以来,全国各地的高职院校做出了许多努力,进行了积极探索。但与此同时,教育界关于优质高职院校的核心内涵、主要定位、建设目标、工作重点和发展路径等重大問题始终未能形成共识,使得部分地区的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工作陷入盲目和被动。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除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工作本身具有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因素外,更为主要的是学术界对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时代背景、标准和逻辑主线缺乏深入、系统的梳理和分析,为此,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研究,为下一阶段优质高职院校工作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一、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时代背景

时代背景是优质高职院校建设所面临的客观环境,也是《行动计划》提出的现实基础。准确分析和清楚阐述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时代背景,是制定优质高职院校建设标准、确定优质高职院校建设逻辑的前提条件。

(一)“新经济”的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已成为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的制造业大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伴随着国内市场经济体系的健全、工业体系的完善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经济增长进入了以提质增效为主题的“新常态”,新常态最重要的表现是经济增长方式的变革和经济驱动因素的更新,其本质是“新经济”的孕育和发展。“新经济”是一种智慧型经济形态,也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经济,其主要是建立在制度创新和信息技术变革的基础上,创新性知识贯穿于“新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在“新经济”中,“人”超越“物”成为经济系统中最为活跃的生产要素,因此,要推动“新经济”的发展,人才培养就成为了“第一要务”,而“新经济”的持续发展也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首先,在传统产业方面,我国的制造业尽管体量大,但面临大而不强、“制而不智”的瓶颈,以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快速发展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创造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同时也为传统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传统产业要突破自身的瓶颈,转换产业发展模式和动能,就必须改变产业原有的发展理念和模式,运用“新经济”的思维重新寻求发展路径。在此过程中,人才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因为不论是更新发展理念、运用“新经济思维”,还是研发应用新技术,其主体都是人才,尤其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因此,传统产业领域的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格转向“高素质”已成必然趋势,这也对高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其次,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布局上,2016年12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明确提出,将高端装备与新材料产业、信息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等作为我国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无一不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对从业者的知识水平、技术技能、创新能力、综合素养都有很高要求,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就必须培育一支优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大军,这同样是“新经济”对高职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二)“新矛盾”的显现为高职供给侧改革指明新方向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入全新阶段的历史宣言,也为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明确了历史方位。新时代,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在职业教育发展领域集中表现在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高职教育需求与高职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解决高职教育新时代的“新矛盾”,关键在于深化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

第一,高职教育办学机制不灵活、社会服务能力不足与社会对高职教育需求多元化之间的矛盾。由于当前国内高职院校的招生对象主要是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面向社会劳动者的招生规模很小,导致大量有强烈培训需求的产业工人缺乏接受职业再教育的机会,制约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第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用人需求之间的矛盾。长期以来,由于我国高职教育领域的产教融合程度不深,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理论知识教育与实践技能训练脱节的问题,这使得大量高职院校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层次不深、动手能力不足,毕业以后难以实现高质量就业,同时也使得企业难以招聘到适用的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不得不对刚入职的高职应届生进行二次培训。第三,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滞后与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专业是高职教育的载体,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2]。当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盲目化、跟风化、随意化的现象,专业设置未经科学论证和市场调查,导致高职教育专业布局与产业链脱节、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内容与产业实践发展脱节,加剧了我国技能型人才供给与需求结构失衡的矛盾[3]。因此,高职教育亟需从创新体制机制、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专业建设等方面深化供给侧改革,解决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矛盾”。

(三)“新阶段”需要高职教育更加注重内涵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总体上经历了起步、调整和快速发展三个阶段。我国高职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初步建立起了中高职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健全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为国民经济建设培养了数以亿计的技能型人才,也为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已然由外延式发展进入了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其重要表现就是高职教育规模告别了持续多年高速增长,开始进入缓慢增长的稳定期,与此同时,高职院校之间的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由传统的规模竞争转为内涵质量、品牌特色的竞争。与外延式发展相比,内涵式发展是一种新型的发展结构模式,它不是以外部因素作为发展的主要依赖条件,而是强调以内部因素和资源作为主要发展动力[4]。因此,内涵式发展需要高职院校转变办学理念,积极挖掘院校内部资源的潜力,通过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和教育结构的优化,全方位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

高职院校的内涵式发展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要凸显办学特色。长期以来,由于我国高职教育一直处于规模扩张的状态,扩充人才培养数量是高职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因此全国各地的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教育模式上差异不大。如今,高职教育规模已经基本能够满足全社会的职业教育需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取代增加人才培养数量,成为高职院校适应发展“新阶段”的主要任务。全国各地区的高职院校只有立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找准自身的教育定位,突出办学特色,才能满足社会日益个性化、多元化的高职教育需求,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第二,要树立教育品牌。高职教育是高度市场化的教育,随着国内高职教育市场由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过渡,品牌辨识度已经成为高职院校能否赢得良好发展空间的关键性因素。高职院校管理者要树立品牌意识,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持续提升教育质量,来确立本校在高职教育市场中的地位,真正实现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必要性

(一)实施优质高职院校建设是提升高职教育质量的内在要求

我国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提升职业教育发展质量。教育部、财政部于2006年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遴选了100所高职院校进行重点建设,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高职教育领域的办学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建立,社会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引领了全国高职院校的改革发展方向。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高职教育办学水平的提升,2010年,教育部、财政部在原100所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基础上,新增了100所骨干高职院校,将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作推向新阶段。如今,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和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都已进入尾声,从成效上来看,经过重点建设的高职院校在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方面都有了明显提升,对我国高职教育改革起到了一定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不过,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和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院校布局结构不合理、办学特色不突出、办学效益不高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高职院校重点建设的实际效果与理想状态还存在一定距离,社会作用发挥得还不够充分[5]。在这样的局面下,为从整体上提升我国高职教育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进一步扩大优质高职教育资源的覆盖面,让高职教育改革红利惠及更多地区和人群,同时巩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和骨干高职院校的建设成果,教育部适时推出了优质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可以说,实施优质高职院校建设计划是新时期提升我国职业教育质量的内在要求,也是深化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成果的必然要求。

(二)推动优质高职院校建设是满足人们对优质高职教育的现实需要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的持续繁荣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社会对高职教育需求稳步增长的同时,也呈现出新特点。第一,对优质高职教育需求旺盛,低端高职教育需求萎缩。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逐渐提升,截至2016年已达到42.7%,很大一部分高中毕业生都有进入高等院校就读的机会。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当学子们拥有更多上学选择权的时候,压力便来到了学校一方。实际上,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已经出现了分化的趋势,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优质职业院校在招生时择优录取,中西部地区的部分高职院校却陷入生源不足的困境,这说明社会对优质高职教育的需求旺盛,建设优质高职院校是我国应对职业教育需求变化的必要选择。第二,对多元化、个性化高职教育需求持续增长,同质化高职教育需求萎缩。现代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领域的广泛应用,引發了社会整体面貌的加速变革,层出不穷的新经济形态、新商业模式催生了一大批新职业和新就业岗位,这为劳动者的个性化职业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和更加丰富的机会。在这样的形势下,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逐渐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的特征,具有办学特色的高职院校普遍更受学子们青睐,而专业设置大而全、缺乏办学特色的高职院校在招生方面则面临更多困难。建设优质高职院校,突出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和品牌,正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元化高职教育需求的必然举措。

(三)强化优质高职院校建设是国家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支撑

作为一种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教育类型,高职教育对国家战略的顺利实施起着重要支撑作用。自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国际秩序和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革,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为了应对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挑战,从2014年至今,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实施了“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制造2025”“精准扶贫”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向了新高潮。在这些国家重大战略决策的贯彻落实过程中,高职教育都不能缺位,建设优质高职院校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对国家各项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支撑。第一,“一带一路”建设需要优质高职教育。“一带一路”是一项惠及全球的超级工程,沿线涉及到众多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不一、文化形态多元的国家和地区,“一带一路”建设要顺利推进,需要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理解国际事务、拥有国际思维、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提高我国高职院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6]。因此,建设优质高职院校能有效支撑“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第二,“中国制造2025”需要优质高职教育。“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是推动国内制造业的技术升级,用当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武装中国的制造业。“中国制造2025”所提出的三大战略目标要顺利实现,离不开高端技术技能人才队伍的支撑。高职教育要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的社会功能,高职院校就必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这正是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第三,“精准扶贫”需要优质高职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遵循“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的精准扶贫思想,而扶智、治愚就是要教技术、授知识、变观念,通过职业教育从根本上培养贫困群众的综合职业素质,提升其脱贫致富能力。高职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教授、传播实用型专业知识和技术,通过优质高职院校建设,进一步增强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一方面,能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提供更高质量的职业技能培训;另一方面,能更有效地对接农村职业院校,帮助其提升办学水平,从而为“精准扶贫”战略实施贡献力量。

三、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标准厘定

优质高职院校建设是一项涉及高职院校管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多方面水平提升的系统性工作。要判断一所高职院校在办学水平上是否达到了优质的程度,就必须有一系列的标准。从与高职院校发展密切相关的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可以将优质高职院校的建设标准分为外在标准和内在标准。

(一)优质高职院校的外在标准

优质高职院校的外在标准是指高职院校办学在满足经济、文化、政治等社会领域职业教育需求时所达到的程度。高职教育社会功能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是否满足了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技术研发需求以及社会劳动者的职业培训需求等[7]。因此,一所高职院校办学是否达到了优质水平,需要外部的利益相关者来进行评价,由此便形成了优质高职院校的外在标准。

1.社会认可度高

社会认可度集中反映为行业企业、社会劳动者对高职院校教育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的评价,这是高职院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体现。首先,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职业能力满意度高。高职院校核心教育职能之一就是培养企业适用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优良的教育质量正体现在毕业生拥有优秀的职业能力上。其次,行业企业对高职院校的科研能力认可度高。高职院校通常都是行业内的重要科研主体,其师资力量以及办学实力强大的体现之一就是拥有雄厚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第三,社会劳动者对高职院校提供的职业培训满意度高。提供职业培训是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体现,优质高职院校理应为社会劳动者提供优质的职业再教育。

2.办学特色鲜明

优质高职院校应当在高职教育市场中拥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和品牌影响力,而这种竞争优势以及品牌影响力的建立通常来自于鲜明的办学特色。优质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拥有特色专业。特色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特色专业建设能力反映了高职院校对行业发展趋势的理解程度,也反映了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8]。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社会认可度高的专业群是优质高职院校办学实力强的重要标志[9]。另一方面是办出专业特色。办出专业特色指的是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善于挖掘优势,打造亮点,塑造出专业教学中优于其他高职院校同类专业教学的优秀品质,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精”的效果,优质高职院校不仅能建设特色专业,也应当在常规的专业建设中办出专业特色。

3.产教融合程度深

产教融合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规律,是高职教育迈向高水平的必由之路。产教融合需要政府部门、职业院校、行业组织、企业等各方主体分工明确、协同配合、共同推进。除需要高职院校创新教学管理体制机制以外,还需要高职院校拥有较高的管理水平。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程度的高低,不仅反映了其办学水平的强弱,还反映了其与多元主体沟通协调的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这是高职院校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优质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程度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院校教育、科研活动与产业实践联系紧密,“产学研”一体化发展走向深入,总体形成了多元开放的集约化办学和发展格局;另一方面是校企合作程度深,企业充分参与到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日常教学等工作中,真正形成“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态势。

(二)优质高职院校的内在标准

优质高职院校的内在标准主要指高职院校办学在满足师生群体需求时所达到的程度。优质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除了满足外部利益相关者主体的职业教育需求以外,也应当充分满足院校内部师生群体的自我发展需求。因此,一所高职院校办学是否达到了优质水平,也需要内部利益相关者来进行评价,由此便形成了优质高职院校的内在标准。

1.先進的办学理念

优质高职院校理应拥有科学、先进的办学理念。具体而言,高职院校办学理念的先进性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以人为本。高职院校要从外延式发展真正走向内涵式发展,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优先满足院校师生的自我发展需求,把人才培养摆在办学工作中的突出位置,这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第二,终身教育理念。高职院校在教授和传播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必须把培养师生群体的终身学习意识和持续学习能力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

2.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是决定教育质量优劣的关键因素,师资力量的强弱,是高职院校办学水平高低的直接体现。优质高职院校必须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首先,师资队伍结构合理。优质高职院校的教师群体既要有合理的年龄结构,也要有合理的职称结构,教师队伍应当是“老、中、青”三结合,形成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年轻教师相结合的完整人才梯队。同时,教师队伍群体中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的数量比例关系要合理,能很好适应高职院校专业课及公共课的教学要求。其次,教师专业能力突出。一方面,优质高职院校教师的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修养和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优质高职院校教师要有较强的教学能力,能够把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充分传授给学生。

3.卓越的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是指某一类社会组织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就高职院校而言,组织文化也是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质高职院校应当注重组织文化建设的整体性、协调性、兼容性和开放性,以促进高职院校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确保师生保持良好的道德风貌。优质高职院校组织文化的卓越性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校园文化主流价值观明确,文化形态丰富多元,能够满足师生群体的不同文化需求,且能发挥充分的正面导向作用;第二,社团能力强,能够借助社团的作用引领和激发校园文化的活力,提升组织文化的层次;第三,充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发挥网络优势,塑造贴近师生学习和生活的组织文化,实现全校师生精神理念、行为能力等的统一。

四、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逻辑主线

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工作的系统性、复杂性决定了其必须遵循一条科学、严谨的逻辑主线,在找准自身定位的基础上,抓住重点、以点带面地推动整个优质院校建设工作,确保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平稳、高效、有序地进行。在优质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关键是要把握好三个逻辑主线。

(一)在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基础上找准着眼点

前文已经讲述,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实施至今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这一时期,国内高职教育规模持续扩大,高职教育的整体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也有了较大幅度提升,在这样的形势下,高职教育已然进入到了一个全新发展阶段,那就是以内涵建设与质量提高为重点的优质高职院校建设阶段。从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与优质高职院校建设两者的关系来看,前者是后者的铺垫和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承接与递进,从前者发展到后者是一个合乎逻辑理路的必然过程[10]。随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工作的收尾,高职教育的下一步发展进入到显特色、树品牌的高水平发展阶段,朝着“建成世界一流职业院校”新目标迈进。因此,推进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先要厘清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历程的内在逻辑,在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基础上找准突破口,通过持续深化和固化(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工作成果,最终实现全面提升高职教育办学品质与境界的目标。为此,首先,要全面深化高职教育示范性建设阶段的成果和经验。尽管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但该计划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主要集中于全国200所院校中的重点专业上,典型性强而覆盖面不足。优质高职院校建设是在更大规模上推广和应用(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经验和成果,需要及时将示范性高职建设所取得的先进成果和经验进行推广应用,在更大范围上惠及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其次,要着力固化高职教育示范性建设阶段的成果。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探索出了大量有价值的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材开发模式、教学模式等,虽然其中有一些具有局部性,但更多的是整体性、全局性的,优质高职院校建设作为其承接和递进,就要把那些经过实践验证是成熟的、可复制的、有成效的办学成果沉淀下来,通过建立健全高职教育办学机制,优化完善高职教育制度和模式,将示范性建设阶段的成果固化下来,最终形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范式。

(二)在高职教育转型发展的趋势中找准发力点

随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为了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和国家多项重大战略贯彻落实对技能型人才培养所提出的新要求,高职教育发展也需要进行“转型升级”。在教育功能方面,高职教育需要从单一性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教育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转变;在教育体制方面,高职教育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褪去计划经济体制的遗存,加快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进程;在办学模式方面,高职教育需要从封闭性、单一主体办学走向开放性、多元化主体办学。总之,高职教育的发展正面临着三重转型:一是由过去的外延式规模扩张转变为内涵式质量提升。高职院校内涵式质量提升的关键在于转变发展理念、深化教学模式改革,通过突出办学特色、树立教育品牌提升教育竞争力[11]。因此,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学校规模与办学质量的关系,改变过去一味发展教育规模的做法,在坚持规模适度的基础上关注院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升,坚定不移地实施以质量、效益为核心的内涵发展战略。第二,由原来的要素驱动促发展转变为创新驱动促转型。在过去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人、财、物等资源要素的驱动是院校发展的主要动力,在高职教育发展的新阶段,优质高职院校要及时将工作重点转移到挖掘院校现有资源潜力的点上来,通过管理机制创新、教育制度创新、教学模式创新来为院校发展注入新动力。在具体实践上,一方面,要改革管理机制和工作方式,充分整合院校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通过集约化管理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和教育效能的最大化;另一方面,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的建立和课程的开发要紧紧围绕“能力培养”这一核心目标,强化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等方面的综合素质。第三,由过去的立足国内转变为国内国际并重。改革开放至今,我国高职教育发展一直是以满足国内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为主,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化以及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加快实施,高职教育迎来了国际化的“窗口期”。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应当把握好这一时代机遇,努力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积极寻求与国际职业教育机构和境外企业的合作,丰富办学内涵,提升我国高职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三)在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中找准落脚点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既是高职院校理应承担的基本功能,也是其自身内涵建设的价值所在。地方经济发展为高职教育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创造了机遇,同时,也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支撑,为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创造了条件。因此,优质高职院校建设要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不仅有其合理性,也有其必要性。在建设优质高职院校的过程中,院校管理者要自觉树立大局意识,把院校建设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安排。

第一,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大力推進产教融合发展,走校企一体化发展战略。产教融合不仅是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高职院校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同时也是国家大力推进的职业教育发展战略。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应当引领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努力拓展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积极探索新型办学模式和教育模式,如推动职业职教集团化发展、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等。第二,优质高职院校建设要着重强化自身的社会服务能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和技术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愈发凸显,越来越多的劳动者需要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优质高职院校要努力提升自身的社会服务能力,为企业的技术升级提供研发支持,为劳动者学习技术技能提供培训服务。第三,优质高职院校建设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为地方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重大战略决策贡献力量,为地方社会经济加速发展注入动能。近年来,中央层面做出了多项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决策,如“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乡村振兴”等,在这每一项战略规划的实施过程中,都有高职教育的用武之地,优质高职院校理应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在充分领会相关政策文件精神的基础上,调整人才培养规格和教育模式,以适应国家战略实施的需求,为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通知[Z]. 2015-10-21.

[2]肖静.面向2030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挑战与应对[J].教育与职业,2018(1):10-16.

[3]郝天聪.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必要性、价值标准与行动框架[J].职教论坛,2017(22):5-11.

[4]欧小凤,罗琴.新常态下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战略意蕴、核心诉求与路径选择[J].教育与职业,2017(18):7-13.

[5]郑小明.建设优质高职院校的背景、内涵与标准[J].江苏教育研究,2016(3):57-61.

[6]李玉静.从示范建设到均衡优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路向选择[J].职业技术教育,2017(22):1.

[7]黄兆牛.基于供给侧改革的职业教育转型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7(4):5-10.

[8]刘韬.产业转型升级视阈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抉择[J].职业技术教育,2016(10):15-19.

[9]李智水.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优质高职院校建设[J].当代职业教育,2017(1):27-30.

[10]郝天聪,石伟平.从示范到优质:我国高职院校发展模式的反思与前瞻[J].高校教育管理,2017(4):25-30.

[11]高志研.高职创新发展扬帆起航 行动计划落实后程可期——《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2016年执行情况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3):17-23.

作者:任怡平

上一篇:弯道施工研究论文下一篇:心理辅导医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