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后勤管理论文

2022-04-16

摘要:后勤管理和服务实际上也属于高职院校的重点管理内容之一,为实现全面提高高职院校的管理水平及办学竞争力的目标,传统的高职院校后勤管理和服务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教学管理的整体要求,这就需要对后勤管理和服务进行创新和发展。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高职院校后勤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职院校后勤管理论文 篇1:

节约型高职院校后勤管理新模式的构建初探

摘要:高职院校后勤部门是一个学校的资金使用大户,建设节约型的高职院校后勤管理模式是提高高职院校办学效益的重要因素。本文从构建节约型高职院校后勤管理新模式的必要性谈起,论述了构建节约型高职院校后勤管理新模式的方法,旨在为高职院校的后勤管理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 后勤管理 节约型 模式

1 引言

高职院校后勤部门管理着学校许多方面的工作,包括物资管理、校舍管理、基本建设等方方面面,这些管理工作都需要资金的支持,因此后勤管理部门使用资金在整个学校的资源配置中占有的比例是非常大的,所以强化后勤服务管理工作,建设节约型高职院校后勤管理新模式是非常切实的任务,其对于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效益有重大意义。

2 构建节约型高职院校后勤管理新模式的必要性

2.1 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构建节约型高职院校后勤管理新模式

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之一就是建设节约性社会,其对推进经济的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使资源供需的矛盾得到缓解,从而保证国民经济平稳发展。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正在往大规模化发展,许多院校都兴建新校区,设置新专业,购买最新的硬件设备等,这就使得高职院校的资金变得非常紧张。高职院校的后勤管理部门负责的方面非常多,资金的使用量也非常大,是消耗学校办学资金的主要部门,因此节约型高职院校后勤管理新模式的构建对于减缓高职院校的资金紧张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建设节约型后勤管理新模式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要求,对于实现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2 提高办学效益要求構建节约型高职院校后勤管理新模式

因为高校扩大规模使得学校必须投入大量的经费,这样就很难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效益。想要提高办学效益,就要开源节流,尤其是对后勤管理部门实行开源节流,因为后勤部门使用的资金量是非常大的,所以后勤部门在日常工作中,要从细小之处抓起,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减少资金的无益使用,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职院校经费紧张的问题,对于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效益也是非常有帮助的。构建节约型高职院校后勤管理新模式可以为高职院校的发展与稳定作出贡献。

2.3 构建节约型高职院校后勤管理新模式能够体现育人功能

高职院校后勤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自身的良好素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后勤部门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提高自身的节约意识,为学生树立榜样。比如,有的高职院校保洁员把几把坏的拖把进行拼凑,修成好的拖把,使得学生受到了教育,也感动了他们,增强了他们节约资源的意识。由此可见,后勤职工潜移默化的教育对学生的作用是很大的,可以使学生形成建设节约资源型校园的责任感。同时,高职院校还要建立相关的制度,来约束学生的浪费行为,使他们形成节约意识,养成节约习惯。这样可以充分体现校园后勤部门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宗旨。

2.4 构建节约型高职院校后勤管理新模式是厉行节约的需要

因为高职院校后勤部门是学校资源耗费的大户,后勤部门的正常运作需要学校提供大力支持,但是因为高职院校的资金紧张的情况普遍存在,这就要求后勤部门能够厉行节约,减轻学校的资金压力,并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因为后勤部门的资源消耗基数很大,所以日常各个环节的浪费积累在一起也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高职院校后勤部门应该做好资金使用规划,用最少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力,保证学校正常的发展需求,并为学校减轻资金负担。

3 构建节约型高职院校后勤管理新模式的方法

高职院校想要构建更节约的后勤部门,需要从很多方面扎实做起,比如在做后勤服务的时候要本着开源节流的意识,尽量地控制水、电等能源的消耗,要定期对教学设备进行维护,还要尽量避免一些不要的开支,控制学校的成本支出,进而提高学校的效益。高职院校建立节约型高职院校后勤管理新模式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程,需要高职院校各部门来配合后勤管理部门的工作。

3.1 树立科学理财观,使集约化管理模式在后勤管理中应用

3.1.1 加大节约资源的宣传力度

高职院校的节约工作要从细微处做起,要从小的方面抓起,在学校内,要开展节约资源的宣传活动,使节约意识深入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内心,使他们在校内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注意节约资源。要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电和水的习惯,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如果每个学生每天都浪费一点水或电,而每个高职院校都有为数众多的学生,长久下来,浪费的数字会非常庞大,这会浪费学校的大量资金。所以,要提高学生们的节约意识。学校的领导和老师要带头厉行节约,从自身做起,为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使整个高职院校都能形成一股厉行节约的良好风气。

3.1.2 开展后勤工作时要精打细算

高职院校在进行后勤工作时要做到精打细算,因为只有在细微处做好,才能构建节约型高职院校,比如进行水电维修、伙食供应、物品采购、校舍维护等工作时要加大重视力度,注意细微之处的节省。在进行物品采购或者校舍维护时,要先做好计划,避免采购过多材料造成浪费。

3.1.3 将节约落实到实际行动上

构建节约型高职院校后勤管理新模式不仅仅要有规范的制度、响亮的口号,还要将节约落实到实际行动上,没有实际行动,一切口号都是白搭,都只能流于形式。比如后勤管理部门应对学校内陈旧的水电设施进行维护,避免浪费情况的出现,对于没办法维修的水电设施要进行更换,杜绝这种隐形的浪费。只有将节约落实到行动上,及时对浪费的情况进行处理,才能减少学校的损失。

3.1.4 借鉴经验,完善节约制度

构建节约型高职院校后勤管理新模式,就必须学习其他高职院校的经验,根据本院校的实际,总结情况,通过分析和创新来完善本院校的节约制度。想要建立更符合本院校的节约制度,就需要订立制度的相关人员熟悉后勤工作的各个环节,具有很强的管理专业知识,并根据其他高职院校的成功经验,来完善节约制度。对于高职院校后勤管理的全过程都要有相关制度来规范,包括校舍的管理、食堂的管理、安保工作的管理、校园环境的管理、维修设备管理等方方面面,这样才能够对学校的后勤工作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管理。

3.2 提升后勤管理员工的人文素养,建设节约型后勤文化

建设节约型后勤文化是为了使职工能够更爱岗敬业,提升自己的服务意识和水平,对全校老师、学生、职工更好地进行服务。只有建设有文化内涵的节约型后勤管理模式,才可以使节俭之美更好地被诠释,才能够提升高职院校的节约水平,构建有特色的节约型后勤管理模式。

3.2.1 提升后勤管理员工的人文素养

高职院校想要真正在后勤管理工作中实现节约,主要因素是后勤职工,只有他们具有很强的节约意识,并将节约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才可以实现后勤管理的真正节约。如果后勤职工素质不高,无论高职院校开展多少培训和宣传工作,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却不能真正做到节约,那么一切口号都是空谈,想要实现构建节约型后勤管理模式更是难上加难。可见,后勤职工在构建节约型后勤管理模式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因此,高职院校要招聘有一定素质的人来后勤部门工作,并对他们定期开展培训工作,宣传节约意识,提升后勤管理员工的人文素养。

3.2.2 创新后勤文化的建设体制

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各高职院校都在扩大规模,不断地进行改革,这使得后勤的服务领域也更大,更多的高新技术设备被高职院校引进,对这些设备的引进和维护保养工作也都是后勤部门的职责。在这种情况下,后勤部门的管理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因此,应该建立一种节约型后勤文化来指导后勤工作。在建设节约型后勤文化时,要创新模式,对后勤职工进行调查,探索适应后勤员工的文化活动,在建设后勤文化的工程中,也要促进员工积极参与,献计献策,贡献自己的力量,建设更符合后勤管理发展的新文化。

3.3 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来更好地实现节约型后勤建设

构建节约型高职院校后勤管理新模式的时候,在保证管理制度完善的基础上,还要更多地体现出人文关怀。后勤员工在服务的时候必须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更好地实现对教师和学生的服务,并不断地进行自我学习,掌握技能,这样才可以为高职院校构建节约型高职院校后勤管理新模式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高职院校也要对后勤职工的待遇更加关心重视。优秀的教师每年都可以得到表扬和丰厚的奖励,而从事琐碎繁杂事务的后勤职工却一直是在岗位上默默奉献,其劳动价值很少得到认可与表扬,这是由于高职院校对后勤工作不重视造成的,这种态度并不符合构建节约型高职院校后勤管理新模式的要求。高职院校应该以人为本,提升对后勤工作人员的关心程度,提高他们的待遇,对于表现优秀的员工要给予奖励,对于有管理能力的人才要适当地进行提拔,这样才可以让后勤职工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的辛勤付出没有白费,他们才可以对高职院校构建节约型后勤管理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彭国南.创建节约型高职院校后勤管理新模式[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2]李仲.加强后勤管理 构建节约型和谐校园[J].中國冶金教育,2008,(1).

作者简介:张庆(1977-),男,辽宁营口人,讲师,从事高职院校后勤管理方面的研究,营口职业技术学院总务处,辽宁营口 115000

作者:张庆

高职院校后勤管理论文 篇2:

创新高职院校后勤管理和服务模式的有效对策分析

摘要:后勤管理和服务实际上也属于高职院校的重点管理内容之一,为实现全面提高高职院校的管理水平及办学竞争力的目标,传统的高职院校后勤管理和服务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教学管理的整体要求,这就需要对后勤管理和服务进行创新和发展。文章从高职院校后勤管理和服务的内容及理念原则出发,阐述了创新高职院校后勤管理和服务模式的必要性,并且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后勤管理和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继而提出了創新高职院校后勤管理和服务模式的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后勤管理;服务模式;创新

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高校的差别就在于其更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这就说明对于高职院校的管理模式应该更加具有针对性。高职院校的后勤管理对校园环境建设、教学设施维护、校舍环境的建设、校园安全的保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后勤管理模式只是停留在对于校园基础环境的维护上,难以适应当前教学管理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对后勤管理与服务模式进行创新。

一、创新高职院校后勤管理和服务模式概述

(一)高职院校后勤管理和服务的内容

高职院校后勤管理服务所包含的内容较为广泛,主要包括对于学校物质资源的管理、对学校的教学环境以及教师的办公环境的建设、对师生住宿环境的管理、对校园整体环境的维护等。可以说,后勤管理与服务所涉及到的是全校师生在校园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由此可见,加强高职院校的后勤管理服务水平是创建优质校园生活环境的必然要求。

(二)创新高职院校后勤管理和服务模式的理念原则

创新高职院校的后勤管理和服务模式,最重要的就是要牢牢把握住以下三个基本的理念原则。

1. 以人为本的原则

后勤管理与服务面对的主要对象就是全校的教师与学生,所有的工作内容也是紧紧围绕着服务主体而建立的,所以就要求在创新发展高职院校的后勤管理和服务模式时,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原则。所有的创新内容都要与教师和学生切实相关,满足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立足于他们对于后勤管理服务的要求与建议,从而制定出于具有一定针对性的创新计划和措施。

2. 勤俭节约的原则

学校可用于后勤管理与服务的资金投入毕竟有限,所以创新高职院校的后勤管理和服务模式就必须要与学校的整体发展水平相适应,对于资金的投入和使用进行合理的分配,优化资源配置,并时刻奉行勤俭节约的原则和理念。节省不必要的开支,依据师生的实际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发挥出价值的最大化利用,为学校未来的发展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积累。

3.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对于高职院校后勤建设,绝不可以只着眼于一时的需求,应该将眼光放在更长远的未来发展上,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制定长久的规划方案。对于后勤工作的建设并非一两天就可以完成,这是一项长期性的建设工作,所以在进行创新发展时,要结合学校未来的发展计划,从而进行与学校整体发展相对应的后勤管理与服务的创新战略的制定。

二、创新高职院校后勤管理和服务模式的必要性

(一)是学校开展各项活动的重要保障

各个学校除了教学环节之外还会定期开展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尤其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这类学校的学生都是以专攻职业技能为主要的学习目的,所以高职院校会经常开展各项技能竞赛,以产生对学生进行激励的目的。为保证学校的各项活动的顺利举办,就需要后勤部门对整个活动的场地、道具、设备等方面的实际需求进行统计,并且积极做好前期准备的各项工作,还要在活动结束之后进行场地的恢复等工作。

(二)是衡量学校综合管理水平的要素之一

一个学校的后勤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该学校的综合管理的水平,尤其是在当前各大院校积极开展个性化培养的教育环境中,后勤管理与服务的水平逐渐成为了衡量学校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这是因为后勤管理所涉及到的内容涵盖了学校硬件环境、软件资源等各个方面,这些方面的发展水平也是由学校的经济实力以及教学理念等共同决定的,从学校的后勤管理与服务就能够看出学校领导对于师生校园生活的重视程度,而从后勤管理制度的完善程度也能够看出学校整体的管理制度是否具有全面性。

(三)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高职院校的后勤管理与服务在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方面的体现,主要就表现在对于校舍的规范管理上。校舍管理是高职院校后勤管理的重点内容,因为高职院校的学生真正能够在课堂上的时间只能够占整个校园生活的三分之一,其余的时间大部分都是在校舍的环境当中度过。严格规范的校舍管理能够塑造学生的集体意识,对于学生言行的管理也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实现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的目的。

三、当前高职院校后勤管理和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人力资源的支持

在传统的观念里,对于后勤管理人员的普遍认知就是学历不高,工资水平偏低,没有十分可观的前途发展空间,这就使得许多高校毕业的管理人才对于高职院校的后勤管理工作提不起兴趣,甚至避而远之。这就使得能够在后勤岗位工作的人员的极度短缺,有些岗位只能聘用短期合同工或者返聘退休的教师职工来进行后勤工作,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后勤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

(二)管理的手段较为单一

正常来说,高职院校的后勤管理服务的管理模式应该与学校的整体发展模式相适应,应该更加具有先进性。但是目前来看,许多高职院校的后勤管理手段依旧较为单一,仍然采用传统的形式化的管理模式,这与现代化发展的创新要求是严重不相符的,也不利于进行更好的后勤管理与服务。

(三)服务意识较弱

高职院校的后勤管理还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较为淡薄,没有认识到后勤管理服务对于学校的整体发展来说起到的重要作用。在很多情况下,后勤管理的人员的思维重点只放在了管理上,以一种较高的姿态来面对师生,却忽略了其所应该具有的服务性质,这就是一种角色定位上的错误。

四、创新高职院校后勤管理和服务模式的对策

(一)更新后勤管理与服务观念,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

创新高职院校后勤管理和服务模式,首先要进行的就是要在思想意识层面进行創新,并且加大力度进行高素质管理人才队伍的培养。高职院校的后勤管理与服务工作要想进行创新发展,就需要一批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管理人才的投入。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对于后勤管理人员的身份定位更加明确,对其工作性质的重要程度有更为准确的认识,学校也应适当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待遇水平,为吸纳高素质人才创造条件。

(二)创新管理模式,完善管理制度

创新高职院校的后勤管理模式,融入具有时代化气息的管理气息,进一步完善后勤管理的制度,为创造更良好的校园后勤环境提供条件。学校应将后勤管理工作的考核纳入到学习管理工作的日常考核范围之内,对后勤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产生促进作用,并采取一定的奖励机制,为提高后勤管理的整体水平创造有利的环境。

(三)全面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

当前各高职院校应该着力提升后勤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使其扭转以前那种高高在上管理者的错误的身份认知,强调其应当具备的服务意识。后勤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目的就是为师生创造良好的校园学习、生活的环境,而这本质上就是一种服务的性质,所以,后勤管理人员应该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充分发挥为师生服务的职能。

(四)创建智慧化后勤,做好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高职院校后勤信息化建设是后勤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今后应以校园局域网为平台,构建专门的后勤管理网络体系,搭建后勤服务平台,利用技术手段融合现有的软硬件资源,提升后勤管理服务的效率,为全校师生提供更优质、更高效、更便捷的校园学习生活后勤保障。也为今后的管理工作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高职院校的后勤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内容较多,各个方面所能够运用的管理服务的方式也都各不相同,这就需要高职院校的相关管理人员创新管理思维,采取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对策来进行后勤管理与服务的工作。当前的高职院校后勤管理服务在意识形态、管理制度、管理人员结构上都存在着较多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从这些方面进行发展和创新,从而提高我国高职院校的整体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卞宝瑞.观念创新:高职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关键[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0).

[2]王燕雅.如何创新高职院校后勤管理服务模式[J].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3).

[3]林碧聪.高职院校后勤管理文化创新机制探究[J].知识经济,2014(14).

[4]王国强.浅析高职院校后勤管理的现状及改革对策[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04).

[5]林胜华.高职院校后勤服务保障创新浅论[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22).

[6]许闻君.高职院校后勤管理现状分析[J].企业导报,2012(12).

(作者单位: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杨莉丽

高职院校后勤管理论文 篇3:

建设特色高职院校后勤管理模式的探讨

摘要:后勤管理是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后勤管理模式日趋完善对高职院校的进一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文章从分析我国高职院校后勤管理的现状入手,提出了建设特色高职院校后勤管理模式的建议,希望能对高职院校的后勤管理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职院校;特色;后勤管理;模式

一、引言

我国教育事业正在快速发展,使得高等教育大众化不断地推进,在这种形势下,对于高校的后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必须改变原先的包办式后勤管理模式,以满足高校不断的发展与前进。高职院校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高职院校的后勤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对推动高校后勤管理模式的改革有重大意义。高职院校的后勤管理改革包括环境、卫生、安全、健康等各个方面。通过这些方面的改革来创建具有特色的高职院校后勤管理模式。

二、我国高职院校后勤管理的现状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高职院校的规模越来越大,但是其后勤管理模式并没有随着院校规模的变大而进行改革,导致了后勤管理不能完全跟上学校的需求。比如,许多高职院校重教学轻后勤的问题普遍存在,管理的理念和方法都很落后;有的高职院校对后勤管理采取外包政策,只是雇佣工人,但是因为工人素质普遍不高,导致了服务不能到位的问题出现;有的学校没有一套完善的后勤管理制度,导致后勤工作混乱。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有:

1.忽视后勤管理部门的教育功能,认识不到位。高职院校的后勤管理部门受社会导向的影响只重视其经济功能,不能很好地认识到它的教育功能。许多高校都存在着对后勤部门认识不到位的问题,不重视对后勤部门的管理工作,对后勤部门的投资也比较少,使得后勤部门的重要职能——服务育人被忽视。后勤管理部门不能只看重其经济效益,还要对其教育职能进行深化,应兼顾两者的存在,既做好经济工作也要做好服务教育工作。

2.缺乏完善的后勤管理制度。目前,我国许多高职院校的后勤工作采取的是混合管理模式:对后勤管理部分工作采取外包模式。比如,学校将校内商店的经营管理权、食堂的管理权等外包给个人,将绿化工作外包给专业队伍,将学校的安保工作外包给保安公司进行管理,但是学校对宿舍、实验室、运动场所等由内部进行管理,对于各高职的这种混合管理模式需要一套完善的后勤管理制度进行规范。但是现实的情况是,许多高职院校只注重经济方面的利益,对于后勤管理制度的建设并不重视,导致制度缺乏科学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因为学校的这种混合管理模式,使得后勤部门的许多工作人员都是由社会上招聘来的,其中部分人员素质较差,且不易受学校制度约束,这样影响了后勤部门的服务质量,不利于学校提高其综合水平。

3.由于社会化程度低,使要素配置存在不合理性。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办能让群众满意的教育。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这就使高职院校后勤管理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因为学校重教育轻后勤的观念普遍存在,于是各种要素优先配置在教育方面,维持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提高教育硬实力;而对后勤管理工作的支持力度不够,要素在教育与后勤的配置上矛盾比较突出,使得高职院校后勤管理工作的水平提不上去。比如,缺乏对后勤管理部门的资金支持,实验室缺乏仪器设备、实验药品等,图书馆图书量比较少,人均占有量更是非常低。学校将许多优质的资源投入到教学中,缺乏对后勤部门工作的支持,这使得后勤管理工作的完善受到了严重制约。

三、建设特色高职院校后勤管理模式的建议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后勤管理工作存在的各种问题,我认为可以通过建设特色高职院校后勤管理模式来解决这些问题。

1.树立职教化、社会化、和谐化的管理理念。对高职院校后勤管理理念的改革是建设特色高职院校后勤管理模式的第一步。通过创新模式来改变传统的、落后的后勤管理模式,这对于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首先体现职教化。后勤工作人员的定位不仅仅是服务者、管理者,其实他们也是教育者,他们表现出来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对于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发挥他们在高职院校的教育职能,提高办学效益。同时,因为高职院校办学的特殊性,使得许多专业的学生都符合后勤管理部门岗位的要求,所以高职院校可以安排相关专业的学生到这些后勤岗位进行实习,并可以给予一定的工资来减轻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这样做既解决了部分学生实习的问题,也使得学校可以少聘用社會人员,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实习工作认识到员工工作的辛苦,从而更加尊重员工的劳动。

其次体现社会化。想要使后勤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就要建立开放、高效的后勤服务理念。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加宽融资渠道来使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到后勤市场的建设工作中来,这样就可以节省学校的资金,用社会资金来改善后勤的基础条件,使后勤部门能够更好地服务于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学校要发现新的增加经济收入的方法,开设新的项目服务于学生和职工,从而增加经济收入。

第三是体现和谐化。在高职院校后勤管理工作中,要体现出人与人的和谐和后勤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和谐。后者对于建设特色高职院校后勤管理模式是非常重要的,改革的目标就是要使后勤管理能够权责分明、产权清晰,建立科学管理的现代化制度,这也是高职院校后勤部门想要更好地融入市场经济必须经过的改革之路。

2.完善后勤管理制度。因为学校的许多资产都归属于后勤部门管理,没有完善规范的管理制度是不可能管理好的,不管是对食堂、宿舍、实验室的管理,还是对安保、环境卫生、服务设施的管理,都需要有科学的现代化管理制度进行规范。比如对于一些特殊的岗位需要24小时有人员存在,如锅炉房、变电室、校门口保卫室等,必须建立严格科学的交接班制度,不能使空岗的情况出现。后勤部门进行固定资产的购买和报废以及其他物资的购买与使用时必须进行严格的登记,否则会使高职院校的资产蒙受损失。对于食堂物资的采购和管理制度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报纸上时有报道某个学校因为食品存在安全问题而导致学生食物中毒的消息,因此,高职院校后勤采购食品时必须通过正规的渠道,杜绝因为个人原因采购私人食品情况的发生,对于过期变质的食品必须扔掉,不可以卖给学生。这些都需要建立完善的后勤管理制度。

3.合理配置资源要素,体现集约化的人力资源配置。学校要改变重教育轻后勤的观念,要认识到后勤工作质量的提高对于提升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性,要加大对后勤的资金支持,配置高质量的硬件来服务于学生。要调节教育和后勤资源配置的矛盾,在提高对教育的支持力度时,也应该提高对后勤的支持力度,这样才可以使学生有更好的环境进行学习。

集约化人力资源的主要特征就是建立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因为后勤人员的素质对于后勤服务质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直接关系到后勤管理是否科学化,服务质量是否高效,老师和学生是否满意,因此,在选择管理人员时,要着重考察其思想素质、业务能力、服务意识是否符合要求,要选取那些综合素质高、服务热情且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的人员。对于后勤管理层人员的选择更要谨慎,一定要选取综合素质高、管理能力强、有敬业精神的人担任管理层领导,这样才可以引导后勤走向更好的道路。还要建立相应的编制,提高待遇,留住那些后勤工作表现突出的人才。对于后勤部门普通职工素质不高的问题,高职院校也可以对他们定期进行思想道德、规章制度、安全卫生方面的教育工作,从而提高后勤人员的素质。

四、总结

要想建设特色高职院校后勤管理模式,高职院校就必须下大决心改革后勤管理工作。从管理理念的改变、管理制度的完善、合理配置资源要素、体现集约化的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做好改革工作,使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后勤管理内涵得到深刻的诠释。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优良的环境,为教师的工作提供相适应的硬件配置,使职工和学生有一个良好优质的后勤保障,是提高学校综合实力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有利于学校吸引更多的优质学生的进入,有利于高职院校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齐小萍.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后勤服务与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5).

[2]林胜华.当前推进高职院校后勤社会化管理创新的主要内容[J].高校后勤研究,2007,(1).

作者简介:张庆(1977-),男,辽宁营口人,讲师,研究方向:高职院后勤管理。

作者:张庆

上一篇:医疗服务后勤管理论文下一篇:初中音乐审美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