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会计学论文

2022-04-18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会计工作人员的要求发生了变化。高职院校是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重要阵地,加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对于新一代会计人才的培养质量提高有重要影响。高职会计学教学应当从自身的培养目标、方法及思想等多个角度进行全面改革,使培养出的会计人才能够满足社会需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学改革会计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改革会计学论文 篇1:

经济管理类(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教学改革

摘要:会计学课程是经济管理类(非会计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与会计专业教学不同的特征。提高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应从会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会计学;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经济管理类专业主要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具有管理学、经济学、现代企业管理及营销等方面知识,具有一定创新和分析能力的高级管理人才。在现代市场环境下,一个管理者必须具备一定的会计知识和财务知识,因此,我国每一所高校都会将会计学列为经济类专业的必修课。但是,许多学生不清楚会计学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联系,在学习过程中认为会计太难,学习态度消极,学习缺乏主动性。笔者认为,这些都是因为经济类专业的会计学目标定位不清,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等因素造成的。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经济管理人才,顺利完成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会计学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经济管理类专业会计学目标的定位

经济管理类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的高级管理人才,开设会计学的目的不是要培养会记账、算账的一般会计人员,而是培养懂会计、会利用会计信息为管理服务的高级管理人才,他们是会计信息的“利用者”。掌握必要的会计知识对非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是“兼营”而不是“专攻”,学生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应概括地了解和掌握会计信息生成的基本过程,了解会计信息所代表的经济含义,认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中的重要作用,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成为会计信息的主动使用者。因此,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会计学教学目标应定位为:能够利用会计信息化技术获取会计信息,并能够利用会计信息进行预测、决策;提高经济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的管理和决策能力[1]。

在确定经济管理类专业会计学课程的目标定位时应该把握以下两点:一是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配合,使之成为一个更加科学完善的学科体系;二是会计学课程本身既要保持完整的知识体系,又要突出重点,从该专业的专业特点出发,选择讲授详略得当[2]。

二、经济管理类专业会计学教学内容的确定

非会计学专业的会计学的教学内容较广,既涵盖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的内容,也涵盖了成本管理会计的内容。受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学时的制约,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会计学的教学既要达到专业培养目标又要达到会计学的教学目标,必须要科学合理地确定会计学的教学内容。

如前所述,经济管理专业会计学的教学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而不是会计信息的生产者,因此教学内容不应该特别强调会计核算方法,应在兼顾会计基础理论上,侧重掌握会计与经济活动的联系以及会计信息的分析技能。具体而言,基础会计部分只需要介绍会计的基本概念、复式记账、会计循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至于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内容可以简单说明即可。基础会计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直接影响到后面财务会计的学习,所以对于基础会计部分的内容,特别是记账方法部分的内容一定要讲清楚讲透彻。

财务会计的内容可按会计六大要素来介绍会计确认和计量的教学方法,按照会计要素涉及的经济业务流程来介绍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的方法,使学生从某种程度上了解企业的会计实务流程,这样更易于理解。企业的经济业务主要包括资金的筹集、生产准备、产品生产、产品销售和财务成果及分配等。在主要经济业务流程中应结合上市公司的案例介绍会计核算与会计控制的基本要求、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并将内部控制概念和内容贯穿始终,使学生了解经济管理活动中哪些是应该控制的关键点。如何运用内部会计控制来保证业务活动的有序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及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以提高经营效果,尽量淡化一些抽象、技术性强的会计核算。

在报表部分应详细介绍会计报表整个项目的含义以及如何利用附表和附注,阅读和分析会计报表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能够看懂财务报表,能够从会计报表中获取他们需要的信息,而不是过于侧重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3]。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让学生掌握会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是会计学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但对于经济管理类非会计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具备运用会计信息进行决策分析、评价考核的相关综合能力更为重要。考虑到授课对象的特点和会计学课程本身的特点,在会计课程教学中,我们可以实行以下方法:

(一)“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即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设问、提问、反问、询问等形式,将会计教学内容化成一个个简单的问题,使问题经常存在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例如学习“应收账款”内容时,在给学生作具体讲解前,可问学生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应收账款、产生了应收账款后企业应该怎么办、应收账款追不回来怎么办等问题。通过“问题”开路,层层深入,步步入扣,以此集中学生的注意,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诱导学生自己发现并独立掌握知识。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问题”教学法的运用能营造师生互动的教学情景,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引导了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变灌输式教学为吸收式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使原本枯燥无味的会计课变得生动活泼。

会计学课程在运用“问题”教学法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复杂问题简单化,设置的问题应该是学生熟悉的,容易回答的;二是问题要环环相扣,逐层深入,讲究问题之间的逻辑性;三是因势利导,点拨启迪,讲究启发性;四是形式要多样,因人而异,讲究针对性;五是要新旧联系,层层递进,讲究连贯性;六是要巧设悬念,引人入胜,讲究趣味性。

(二)案例教学法

所谓会计案例教学法即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会计与理财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剖析会计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会计与理财的实践活动中,并通过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会计学课程中运用案例进行教学的方法,是对传统会计课堂教学的一次革命。教学实践证明,会计案例教学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决策能力,使学生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案例教学法运用应注意一定的步骤,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进度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收集和整理会计案例的背景材料,讲解和剖析会计案例的相关理论知识,然后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认真阅读案例,查阅相关资料,对相应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建议。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学生是主角,教师只需对案例的重点、难点问题作一些必要的解释。当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和评价之后,教师最后进行归纳总结,点评案例分析的重点和难点,提出学生分析评价中的优缺点,同时提出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促使学生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自觉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重新进行认识,达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的效果[4]。

案例教学法的突出优点在于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主性的发挥。它的基本思想在于引导学生在了解案例背景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基本概念、对案例的本质问题(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推导和论证,从而从自身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这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和运用基本知识、概念,学会收集和分析各方面相关的背景资料和信息,还要能够适当地论证自己的想法,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全面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不仅培养了学生思考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无形中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首先要对案例及其背景有深刻的认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全面的知识结构和熟悉相关领域的行业背景。虽然在整个案例的讨论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配角、一个引导者,但教师在对案例进程整理加工、运用的过程中,锻炼了教师在复杂的实际环境中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组织学生思考、讨论、总结的过程中,又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组织和互动的能力;在各种不同案例的研究和讨论中,无形地提升了教师的科研能力。

(三)仿真模拟教学法

目前非会计专业的会计课程教学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误区。在这种教学指导思想下,很多高校非会计专业的会计课程基本没有模拟实习这个环节,即使个别高校有这个环节,分配的学时也非常有限,这就导致很多学过会计的学生,根本没有见过会计凭证、账簿。由于缺乏会计实习的具体操作环节,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只能通过想象来理解会计实务,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常反映凭证和账簿部分枯燥难懂。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倡应在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过程中开设会计仿真模拟实验。

财务会计仿真模拟实验,是以某一企事业单位在一定会计期间发生的经济业务,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要求,使用真实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进行会计实务的演练,使学生对会计工作有直观、系统认识的一种教学活动。财务会计仿真模拟记账由专门的教师负责指导。实习前,教师应首先向学生演示怎样填写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怎样登账、做报表等一系列会计核算程序,同时提醒学生在填写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可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分工负责,轮流负责每一个岗位。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是指导者和组织者,学生起主导作用。最后教师对学生的模拟实习报告进行分析、评分。

通过一到两个星期的会计模拟实习,不但使学生进一步学习了课堂上所学的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使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条理化、系统化,而且补充了解了会计实际工作中必须掌握的业务知识,为其以后利用会计信息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在模拟实习的过程中,同时也培养了学习的组织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了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加深了学生对财务会计的感性认识。

参考文献:

[1]战子玉.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6):150-151.

[2]朱中平.工商管理专业会计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91-92.

[3]肖华芳,万文军.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设想[J].当代经济,2009,(1):130-131.

[4]吴海燕.财务会计教学方法探讨[J].决策与信息,2010,(2):130-131.

作者:谢 华,尹建中

教学改革会计学论文 篇2:

高职会计学教学改革初探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会计工作人员的要求发生了变化。高职院校是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重要阵地,加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对于新一代会计人才的培养质量提高有重要影响。高职会计学教学应当从自身的培养目标、方法及思想等多个角度进行全面改革,使培养出的会计人才能够满足社会需求。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会计学 教学改革

近些年来,社会对于会计学人才的要求不断变化,高职会计学专业的教学情况也在变化。但是,社会对于会计学人员的要求与高职院校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培养不尽相符,使得学生的就业率无法提高,社会的需求量还在增加。社会要求会计学人员不仅具有专业资格证书,了解专业的会计学知识,还具有各项综合素质,这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讲,要求过高。因此,加强高职会计学教学反思与改革,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会计学人才势在必行。

1.高职会计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1会计学教学目标多样化

会计学教学的具体目标不一致,高职院校培养出的会计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不同。不同的高职院校,对于会计专业教育水准有不同要求。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会利用高等院校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作为自己的教学目标。他们以将学生培养成为专业的会计学师或者高级专业人员为目标进行培养。还有一些高职院校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差的问题,只希望学生可以学会基本的会计学核算知识,没有考虑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所以,综合来看,我国的高职院校并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加强统一、科学的教学目标的制定是非常重要的。

1.2会计学教学与工作实践相差较大

在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中,会计专业教学的条件不足,并没有达到实践工作中的标准。教室设备不足,加上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内容,使得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学有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单一的教学方式及落后的教学设备,无法调动学生会计专业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独立自主的思考。一些高职院校的教学经费较为紧张,没有办法对教学硬件进行更新,多媒体课件也不能发挥积极作用。另外,高职院校缺少专业的双师型教师,不能将许多会计学工作实践问题引入教学活动中,使得高职会计学教学质量不高。

2.高职会计学教学方法分析

2.1规范会计专业课程与教学目标

让学生可以满足企业与单位的用人需求,是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能够胜任实践工作的人才,才是社会需求的人才。每一个高职院校都要建设专门的专业指导工作组,工作组从企业需求出发对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调研与设计,以此为导向明确会计专业的发展方向及具体的课程设置问题。当代会计专业人才的幅度应当以技能培养为主线,只有技能水平达到了,学生才能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工作实践中,发挥专业优势。

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思想,将最新出台的会计学制度及审计法规融入日常教学活动,让学生的学习内容具有时代性,不要因为学校的学习而与社会脱节。学校更要加大会计专业的培养投资力度,根据企业的需要及社会需求的变化,定期对会计专业的教材进行更新,随时调整学校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学校要对会计专业学生学习过程中会用到的财务软件及办公、数据软件等进行采购,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使会计专业学生更加专业。

2.2加强会计学专业教学思想的更新

当代高职院校的教师应当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论,将教学活动当成学生与教师之间互动的活动。单向的教学活动已经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只有现代化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成为活动中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多思想,多创新,发表个性化看法。

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引入企业会计学案例,让学生感受会计学人员的工作内容,促使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在学习中提出看法,预见未来的工作不足。

2.3提高会计学教学的实践性

会计专业,是一个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专业,且实践性偏强。只有实践操作能力强,职业素质高的学生,才能成为会计学行业中的佼佼者。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学校的现有资源,组织学生进行会计学工作环境的模拟,利用实训活动提高学生的会计专业技能。比如在学习核算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扮演成某一企业的核算小组,给学生布置小组任务,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企业的核算工作。这样的训练方法有利于学生强化会计学意识,促进实践能力的提高,加强高职会计学教学改革。

3.结语

会计学人员是社会与企业中掌握财务的重要人员,提高会计学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通过强有力的改革,促进会计学专业教学创新,解决会计学专业教学中的问题,是会计学专业学生个人发展的福音,也是响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希望高职院校关注会计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整体提高会计学专业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原和平,余爱云,徐宝勤.高职电算化课程体系建设[J].新西部(理论版).2013(Z1).

[2]徐琪霞,赵蕊芬.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经济师.2012(10).

作者:范小华

教学改革会计学论文 篇3:

高校基础会计学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会计早已成为公认的“国际商业语言”。作为会计学专业的入门学科,基础会计学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本文从剖析目前高校基础会计学教学现状入手,从教学方法及教师能力两个主要方面探讨了改革措施。

关键词:基础会计学;多样化教学;实践教学

基础会计学作为会计学的基础入门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掌握了扎实的基础会计学理论和方法,才能进一步学好后续的其他专业课程,并有利于日后形成良好的专业素养。总体来看,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仍然存在一些迫待解决的问题:如教学方法陈旧单调,与实际工作联系不紧密;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缺少实务经验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深入分析原因,并找出行之有效的对策。

一、高校基础会计学教学现存的问题

(一)未区分会计本专业及非专业的教学方法

根据培养方案,在能力目标培养上会计专业和非专业学生应该不相同,但在实际中,只有个别教学知识点上的区别,教学方法和手段还是一致的。这样带来的后果是非专业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课堂上师生互动不足,课堂效果较差;专业学生仅仅掌握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但缺乏与实际工作岗位技能的对接。

(二)教师教授偏理论化,缺少实务经验

目前仍有较多从事会计学教授的教师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到学校任教的,由于自身缺乏企事业单位的实际工作经历,无法真正的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只能照本宣科,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只会纸上谈兵。同时在高校里,长期以来会计教师只重视理论深造,往往忽视了最重要的实践补充。

(三)教材编写与实务工作联系不充分

目前市面上的高校基础会计学教材编写过于理论化。哪怕有案例,也只是举出简单的经济业务活动,然后给出相应的会计分录。从而使得学生无法将会计记账方法与账务处理流程联系起来,导致在课程学习结束的时候,他们也仅仅是知道一些常见业务活动的会计分录如何编制,却仍旧不清楚真正的账务处理流程。

(四)多媒体教学流于形式,课程考核体系不全面

原本多媒体教学是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计算机来控制和处理语言、符号、文字、声音、图形、影像等信息,并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和显示出来。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基本上教师只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PPT,并且PPT的内容也只是罗列出本节课的内容框架及主要知识点,体现不出丝毫的创造力。这样一来势必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下,教学互动效果差。同时,由于期末该课程的考核主要采用闭卷书面形式,也使得部分学生抱着应付考试的心态来进行日常学习,从而缺乏对会计专业知识的深入了解。

二、高校基础会计学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教学相关方面

1.转换传统的教学目标

大数据时代下,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不再是简单进行业务核算,更需要既有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人才。这就需要我们在基础会计学教学中实施多样化教学,除了传授基础会计理论和方法以外,还要融入成本,风险及战略管理知识,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信息化技术知识,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岗位需求。

2.丰富传统的教学方法

基础会计学是一门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学科。传统的偏理论性教学方法已不再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我们应从教学方法上入手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如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结合网络课程资源进行翻转教学。学生的学习状态自然会从被动接受转变成主动思考。通过教学和实践的结合,自然引导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提高学习热情和兴趣。

这里以案例教学法为例:案例式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参与讨论。该方法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化抽象为具体,消除专业学科本身的枯燥性,使學生充分理解所学知识。例如:在讲述“四柱结算法”时,如果单纯告诉学生“旧管+新收-开除=实在”这个等式,学生肯定一时接受不了。但如果将四柱与学生自身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效果会大为不同。我们可以讲述:假设上个月你有没用完的剩余生活费,那么到这个月开头我们可以称之为期初结存,也就是旧管;这个月你父母又给了一笔生活费,可以称之为本期增加,也就是新收;如果这个月你有了生活开支,那么就是本期减少,也就是开除;到了这个月末你手上如果还有结余的钱,那就是期末结存,即实在。很显然,旧管、新收、开除及实在之间存在“期初结存+本期增加-本期减少=期末结存”的等式关系。讲到这里学生会豁然开朗。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讲解贴近实际生活的案例,让他们明白抽象的概念和公式,这才是案例式教学法的精髓。

3.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

现代会计学教学应将传统的课堂多媒体教授与课外网络学习平台互动结合起来。首先,除了在PPT中罗列课程教学内容和要点外,应引入有关会计账务处理流程的相关动画,加深学生对实务工作的了解,并为实践教学奠定基础。其次,在网络快速发展的大数据环境里,可以将超星学习通平台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加强课外学习互动,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随后,可以引入微课形式,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方法进行单独教学。微课形式是在传统的教学手段上发展起来的,其以教学视频为核心内容,兼顾练习,测验及反馈等。学生在课前可以通过这种形式对将要学习的课程内容进行总体的把握和了解,在课后他们也可以通过这种形式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复习和巩固。虽然这种“碎片式”教学总体上不具有全面性,但每组微课都是一个独立的整体,非常有利于解决教学重难点。

4.更新传统的教材书籍和教学内容

传统的教材内容过于理论化,早已不再适应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需求。我们应该适当加入财务分析,税法,经济法等相关内容,以满足新时代企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同时,还应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以及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让学生学以致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加强实验室的建设,积极拓展校企合作的渠道,引入校外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实务授课。

5.转变传统的考核形式及评分结构

一直以来,传统的考核形式主要是单一的闭卷书面考试,且以考试成绩作为科目得分。尽管部分高校会将平时成绩纳入评分结构,但实际往往流于形式。这样是无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多维度评价的。分析原因,主要是缺乏统一有效的考核标准。结合该课程的特点以及教学目标,笔者认为考核上可以采取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形式。针对基础理论知识点采取闭卷笔试的形式,针对实践性知识点采取面试开卷的形式。由笔试闭卷和实操面试成绩按一定比例组成最终的综合成绩。该成绩才能一方面考核了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也考核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务工作能力。

(二)教师能力方面

1.发扬创新精神,体现实践经验

身为会计学教师,如果只有相关理论知识的根基,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也是不可能把课上好的。因此,除了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便更好的传授理论知识,还应加强与事务所和企业的合作,沟通,真正的走出去才能掌握更多的实务工作经验及方法,并应用到日常课堂教学中去,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会计人才。

当今社会各行各业都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技术人才,会计行业也不例外。如何在日常教学中融入创新思想,培养学生的主动创新意识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无论是从教学方法上,还是从教育理念上,都应该有意识的进行研究和创新,并在运用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从而为今后的课堂教学提供参考和依据。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教师的自身水平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2.培养法制意识,重视职业道德教育

虽然我国一直都在建立健全会计法律法规体系,但仍然有部分会计从业人员由于法制意识淡薄,导致会计信息造假事件时有发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危害。这说明会计从业人员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及方法,还应该对会计等相关法律法规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因此,我们在教授会计课程的同时也必须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这就需要会计教师关注相关法律法规的发布动态,及时参加有关法律法规的讲座和培训,不断更新自身的法律知识储备。

参考文献:

[1]胡莉铭.论高校基础会计学教学改革[J].商情,2016

(32).

[2]鄧凌峰.“互联网 +”时代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17).

[3]赵杰.《基础会计模拟》实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以“学”为中心“解”为导向[J].高教学刊,2018(18).

[4]黄静.大数据背景下的基础会计教学改革实践研究—以开放教育专科基础会计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2).

作者:胡莉铭

上一篇:新时期企业会计论文下一篇:生态生产力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