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案例教学的会计学论文

2022-04-25

摘要:文章基于独立学院的特色背景,以中山大学南方学院为例对独立学院会计案例教学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案例教学效果是多方面因素的合力作用,其一,有目的地选择合适课程实施案例教学;其二,选择高质量的案例;其三,教师因素对于案例效果的促进作用非常显著。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基于案例教学的会计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基于案例教学的会计学论文 篇1:

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

阐述了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内涵和特点,并以太原市财贸学校为例,介绍了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的内容。

工作任务课程体系改革太原市财贸学校一、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内涵

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是指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建立以职业定位为专业培养目标,并以职业活动为中心,以职业技能为主,以职业的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课程开发和组织教学。教学上采用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模式。

二、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的特点

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与传统的课程体系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1.独立性。在一个职业领域内,将一项工作划分成符合实际工作程序或规范的、有清楚开头和结尾的若干部分,每一职业(工种或岗位)所要求的综合职业能力通过职业分析、工作任务分析而开发出来,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2.针对性。每个模块、每个单元都有一个可测量的学习目标。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完成每一个学习环节将要达到的目的,这样就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适用性。学生每学完一个单元,就能掌握一种技能(或知识),学完一个模块就能掌握一组技能(和知识),学完若干个模块就能掌握一项综合技能。

4.创新性。模块式教学体系中相当一部分内容是需要学生自己去收集资料、自己去实践,以解决问题作为评价标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

(一)统一认识,构建指导课程体系改革的战略思想

太原市财贸学校从领导班子到广大教职工,都非常重视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改革工作,校长亲自主持课程体系改革工作研讨会,统一认识,制定战略思想。指导课程体系改革的战略思想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体系,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相关职业能力。

2.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3.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4.全面推进教学改革,实现“五个对接”,即推进产教结合与校企一体办学,实现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推进构建专业课程新体系,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教学过程与艺术生产、文化服务过程相对接;推进建立和完善“双证书”制度,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推进构建人才培养立交桥,实现艺术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二)明确职责,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改革的组织机构

1.课程体系改革实施领导小组。该机构主要全面负责课程体系改革工作,负责督导和检查课程体系改革的成效。

2.课程体系改革办公室。该机构主要负责制定课程体系实施方案;组织实施指导、经验交流,成果推广验收;建立网络平台,与上级课改管理机构保持联系,接受指导并获取信息;制定“双师型”教师培训计划,负责对课改材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总结。

3.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课程体系改革实施工作小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校企合作的企业相关技术专家组成,课改实施工作小组由全体专业课任课教师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和专业课改实施工作小组在学校课程体系改革实施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每月一次定期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员委员会及实施工作小组研讨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全面开展对课改实施小组的专业指导,并参与专业课程标准修订活动。

(三)精心部署,分阶段、分层次地实施课程体系改革

太原市财贸学校在课程体系改革实践中,精心部署,分阶段、分层次、分步骤有效实施了课程体系改革的各个环节。按时间顺序来看,太原市财贸学校把整个课程体系改革工作分成了如下三个阶段:启动宣传阶段、市场调研阶段和开发与设计阶段。

1.启动宣传阶段。这一阶段,太原市财贸学校多次组织教研组长、专业带头人座谈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确定布置课程体系改革任务。同时,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思路,选派专业骨干教师到高职院校参加国家、山西省课程体系的教学模式的培训学习,邀请专家、教授来校作基于工作任务的专业课程体系的教学模式专题讲座。为了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学校还在在校园网页中建立了模块式课程体系改革项目专栏。

2.市场调研阶段。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必須要深入实际工作的现场,获取关于职业活动的第一资料。太原市财贸学校对相应行业、企业背景、发展状况及近五年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深入广泛调研,分析相应行业的人才结构现状、课程现状、专业发展趋势,现有岗位、岗位变化趋势及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明确专业的定位和就业岗位和岗位群,确定各专业的培养目标。

3.开发与设计阶段。这一阶段,太原市财贸学校以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过程等为线索,确定课程结构,以专业核心技能和成熟的先进技术为主线,整合知识、技能,确定课程内容和教材,以典型产品(项目、案例)为载体,设计教学组织形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同时,按照职业活动过程和职业教育规律设计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实施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和岗位教学等情境化教学活动,将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融入专业教学全过程,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协调发展。具体内容如下:

(1)行动领域的设计。首先,该部分要求对工作过程要有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其次,才能按照工作过程的实际需要,去进一步的设计、组织和实施课程,进而突出工作过程在课程框架中的主线地位。

(2)学习领域的设计。在对专业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技术人员或工人完成典型工作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来设计学生要具备的职业能力,设计够用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遵循职业教育的规律,将知识点、技能点组织起来,形成主干课程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依据由简单到复杂的工作过程来设计专业教学计划,对各学习领域的描述。

(3)学习情景的设计。学习情景是学习领域课程的小型课程单元,根据学习领域中提供的可选择的学习情景,按照学习情景名称、专业名称、学习时间、职业行动能力、专业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建议等方面,在内容上进一步具体化,开发出基于学习领域的学习情景。

四、结束语

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改革,是一项巨大而繁杂的工程,它的实现不仅需要观念认识上的转变,而且需要以组织机构的改革及调整为基本前提。更重要的是,作为一项工程,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改革需要分阶段、分层次、分步骤循序渐进地推进,不可能一蹴而就。太原市财贸学校一定会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创建符合中国国情、符合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职教课程体系的目标。参考文献:

[1]任玲,陈丹.地方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优化[J].商业会计,2011,(15).

[2]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精品课程建设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8,(27).

作者:魏敏

基于案例教学的会计学论文 篇2:

基于独立院校的会计案例教学效果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

摘 要:文章基于独立学院的特色背景,以中山大学南方学院为例对独立学院会计案例教学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案例教学效果是多方面因素的合力作用,其一,有目的地选择合适课程实施案例教学;其二,选择高质量的案例;其三,教师因素对于案例效果的促进作用非常显著。文章研究同时指出会计案例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生参与度不足和考核机制不完善。

关键词:独立学院 会计 案例教学 效果 影响因素

一、案例教学的界定

哈佛商学院曾将案例教学法定义为:“一种教师与学生直接参与,共同对工商管理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这些案例常以书面的形式呈现出来,它来源于实际的工商管理情境。学生在自行阅读、研究、讨论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全班讨论。因此,案例教学法既包括了一种特殊的教学材料,同时也包括了运用这些材料的特殊技巧。”

我国教育学者郑金洲教授认为“案例教学以教学案例为载体,是基于一定的教学目标,选择一定的教学案例从事教学的一种教学法;它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特征,强调师生对案例素材共同进行探讨,并写出有关案例报告;它与案例为本课程的关系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由于我们研究的是案例教学在会计学课程中的运用,所以本文中将案例教学限定在工商管理类课程范围内,在此前提下,我们对案例教学的认识是:

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内容,选择合适的工商企业的真实案例作为教学材料,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重现现实场景,学生站在企业经营者的角度,通过讨论、问答等生生、师生互动的方式,运用相关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目的是引导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独立学院开展会计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会计学发展到现在,已成为经济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学科,也是很多高等院校的热门专业,在独立学院专业设置上也受到热捧,近40%的独立学院设置了会计学专业以及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等经管类专业(安存红,2014)。基于独立学院和会计学教学的特点,以及案例教学法的优势,独立学院开展会计案例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1.会计学课程和教学自身特点的需要。首先,会计学概念和理论是在长期的实践积累和理论研究过程中提炼出来的,已经高度抽象化和理论化,学习和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其次,由于会计学科比其他很多学科具有更强的技术性、实务性,要求培养对象具备较强的会计实践运用技能。会计学的上述特点,使得会计学的部分原理、知识,以及相应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无法通过单一的课堂教学进行传授,因此,有必要对会计教学方法进行改善。而案例教学法对于锻炼学生实际会计技能、分析能力以及巩固和灵活运用基础理论知识,都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2.符合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独立学院是近几年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模式与社会力量合作,采用市场机制运作,相对于母体学校独立自主办学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是高等教育发展到市场经济时代,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的产物,是高等教育寻求办学模式和管理体制创新的产物(何叶,2008)。独立学院教学区别于公立本科教学和高等专科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也有所区别。案例教学法通过提供逼真的实际环境,与理论紧密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在培养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独立思考和分析的能力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教学方法注重教学过程的启发性、实践性,以提高学生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这与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一致,同时契合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

3.符合独立学院学生素质和要求。独立学院作为办学历史只有十余年甚至不足10年的新办高校,一般在三本批次招生,由于招生批次不同和招生规模的扩大,使得三本学生与一本、二本学生在生源质量和学习能力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邹少军,2014)。案例教学法颠覆传统的以教师为核心,理论教学为主的模式,利用团队合作、课堂展示、实战模拟等手段,为学生创设逼真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进行思考,既让学生发挥操作和沟通特长,更多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又能够在案例学习过程中弥补其理论知识的不足,完善会计理论知识结构。

4.符合社会对于会计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会计学教学应以会计基础知识和原理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专业应用能力、沟通协作能力。而案例教学以问题作为切入点,教学过程围绕问题的讨论、分析和解决展开,学生通常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案例讨论和分析,这个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对某个问题形成不同观点,相互沟通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既加深对知识的全面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因此,将案例教学引入独立学院会计学教学过程,能满足目前以及未来市场对于会计人才需求,增強独立学院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三、会计案例教学效果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一)研究设计

1.调查对象。本次问卷调查,选择中山大学南方学院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财务报表分析》作为调查对象,向该课程2015年1个学期开展案例教学法的202名本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对该课程的案例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此次调查实际发放问卷202份,收回202份,回收率100%,剔除不完整信息的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198份,有效率98%。

2.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查阅大量文献,结合教师访谈,经多次讨论明确案例教学法教学效果的评价因素,主要从案例质量、教师能力、学生素质、考核机制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来设计案例框架。根据设计的框架,提出19个适合有效评价案例教学效果的具体项目进行调查。本研究问卷主要采用量表和文字叙述形式,其中量表采用五分制李克特量表(1分表示最低分,5分表示最高分)。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

(二)实证分析

1.会计案例教学效果影响因素分析。根据有效问卷的调查数据,我们将案例教学效果四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即案例质量、教师能力、学生参与度以及考核机制的统计数据列示于表1。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在案例与理论的密切程度、教师组织能力、教师的案例点评深度3个方面,学生的打分很高,超过60%的学生打5分,表示他们在这3个方面满意度最高。其中教师组织能力、教师点评深度属于教师因素,由此可以说明学生对《财务报表分析》这门课程的任课教师的认可度很高。

在案例的启发性方面,有170位学生打了4分或5分,占全部样本的85.8%。其中打5分的占比为52%,这说明教师在案例的启发性方面应给予重视,主动挖掘、选取更有启发性的案例以使学生受益更多。

在考核机制方面,48.5%的学生打了5分,相比教师因素、案例的启发性因素,非常满意的学生比例较小,但是整体来看大部分的同学还是比较满意的。因此,任课教师在考核机制的设计制定上要加以重视,制定一套更加完善、更能激励学生的考核机制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非常重要。

除以上因素外,其他因素包括学生课前准备充分程度、学生课堂参与度,这两个因素代表了学生对案例教学的配合度,案例教学最重要的是师生互动以及学生的主动性,案例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受学生配合度的影响。但是这两方面的学生打分都很低,只有19.2%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够做好案例准备工作,38.9%的学生认为准备工作做得非常一般,而案例准备不充分势必会影响学生课堂上的主动性。在课堂参与度方面,只有23.7%的学生认为自己较好地参与了案例课堂讨论,34.8%的学生认为自己课堂参与非常一般。结合这两个因素可以说明,部分学生既没有做好案例准备工作,也没有积极参与案例课堂讨论,基本可以认定这些学生在“搭便车”,也有可能部分学生没有机会参与课堂发言,这其实体现了独立学院合班上课的弊端,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考核机制存在缺陷。

2.会计案例教学效果评价。表2是根据学生对案例教学效果的打分情况所作的统计分析表。

从表2可以看出,超过90%的学生对案例教学效果总体评价较高。具体而言,在强化理论知识理解、提高搜集和组织资料的能力、提高分析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培养实务分析思维、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对未来的职业发展的导向性、提高团队合作能力这7个方面,学生打分较高,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在案例教学中是有所收获的,多方面的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这说明案例教学这种模式相比传统教学模式在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方面确实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培养全方面发展的本科人才,尤其是通过案例教学,学生在今后的职业发展方面更有方向性。

在提高沟通能力、提高表达能力、个性发展三方面,学生的打分较低。只有30%左右的学生认为自己在案例教学中可以较好地提高自己这三方面的能力,20%左右的学生认为非常一般。由此可见案例教学在这些方面发挥的作用很小,没有达到理论上预期效果。换个角度分析,说明一部分学生并没有较好地参与到案例教学中来,缺少主观能动性,在案例准备阶段和课堂讨论方面,没有很好地展现自我。这一结果也对应了案例教学影响因素中的学生参与度不高和准备不够充分这两个方面。因此要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就需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两个问题。

四、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文以中山大学南方学院《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为例对独立学院的会计案例教学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分析可见,其案例教学效果整体比较理想,学生对案例教学效果认可程度较高,案例教学对于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实务分析思维、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等都有非常好的提升作用,说明其案例教学已达到期望的效果,这主要是源于案例教学过程多方面影响因素的合力作用。其一,有目的地选择合适课程实施案例教学。不是所有课程都适合采用案例教学方法,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法有其自身优势,一刀切反而不利于一些理论性强的课程教学开展,因此,应该选择实务性较强的课程实施案例教学。其二,源于高质量的案例,《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所选择案例与所涉及理论知识密切相关,与教学内容相匹配,能针对性地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同时,所选案例的素材对启发学生思考有一定的作用,也促进了案例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升。其三,教师因素对于案例效果的促进作用非常显著。《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由具有丰富实务经验的教师承担,这能保证案例教学的有效开展,在案例选取、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案例教学点评等环节发挥教师的作用;同时,教师对整个案例教学过程的组织和设计,则是更为重要的因素。

但是,我们不能忽略的是,独立学院会计案例教学还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特别是对于学生沟通能力、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个性发展方面的提升效果还存在不足。这可能与案例教学本身的特点和局限性有关;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案例教学过程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生参与度不足和考核机制不完善。因此,要切实提升会计案例教学效果,我们需要思考:

1.全方位提高学生参与度。首先,需要从提高學生自身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入手,通过加强会计专业主干课程教师的沟通和配合,及时监控学生对于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促使学生打好专业理论基础。同时,将学生总体学习情况反馈给案例教学课程任课教师,这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案例教学难易程度,使学生更有能力参与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其次,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关于如何参与案例教学的指导。第一,提前给学生提供案例教学的计划和说明书,并对案例教学的准备工作和实施计划进行清晰的指导和说明,让学生尽早明确如何准备案例讨论;第二,设置三到四个详细且具体的问题,促使学生有目的性地进行重点准备和课堂讨论,同时设置详细的包含课前准备和课堂讨论的评分细则,也有助于学生更积极的参与案例教学;第三,需要教师具备更强的案例教学组织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适时对学生的思考和讨论结果给予认可,鼓励所有学生积极表达观点;第四,独立学院应加强对于案例教学的支持,对于采用案例教学的专业核心课程,应明确规定采用小班上课,给予课室、课时以及经费等方面的支持。

2.进一步完善案例教学考核机制。笔者通过调查及研究发现,会计案例教学的考核机制仍不够完善,这在很大程度影响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以及案例教学效果。因此,需要建立更完备的综合考核机制,以有效激励学生参与案例教学。其一,改进案例教学评价模式。采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相互监督和评分,小组内部分工应明确,实行“谁负责谁报告”机制,教师根据报告的内容、难易程度和现场表现等方面确定小组综合成绩。同时,小组成员在对各项评分细则有明确认识的基础上,针对课前、课中讨论情况进行相互评价和打分,教师结合小组成绩和相互评分结果确定个人成绩。这样,既可以监督学生自觉参与案例讨论的完整过程,又能够全面真实反映学生对案例教学的掌握程度;其二,完善教学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为了促使学生更有效地参与案例教学,学校应在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中明确案例教学的课时、学分,并提高案例教学在学生成绩中的比重,要求每位学生必须参与案例教学并应取得相应考核成绩,以引导学生更重视案例教学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 C.C.Langdell.A Selection of Cases on the Law of Contracts[M].Boston:Little, Brown&Co, 1871

[2] Mary R.Sudzina.Case study Applications for Teacher Education[M]. Boston:Allya and Bacon,1999

[3] Leenders, M.R.&Erskine,J.A.,Case Research:the Case Writing Process[M].London: Univ. of Western Ontario1978

[4] 余凱成.中国企业管理案例[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

[5] 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 许汉友,汪先娣.高校会计案例教学中的困惑及校正[J]. 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07)

[7] 刘彦文,管玲芳.案例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08(04)

[8] 张晓岚,邬展霞,沈路.高校会计学课程实验教学体系思考[J].财会通讯,2010(25)

[9] 何叶.独立学院《管理学》案例教学面临的障碍及对策思考[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20)

[10] 安存红,郭薇,高祥晓.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课程教学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09)

[11] 邹少军,李娇丽.独立学院学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23)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广东广州 510970)

(责编:纪毅)

作者:陈莹 李三杰 王玲

基于案例教学的会计学论文 篇3: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培送”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摘要:目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都开办有会计专业,各院校都基于不同的角度建立了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通过比较研究,各高职院校建立的人才培养模式都没有把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生学习作为重点进行思考,存在一定的缺陷。本文准备基于培养期限的角度,紧盯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生学习方向,来探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并在本院校进行深入实践,以期对各院校进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二元制;模式创新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在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还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重视职业技能的培养,轻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塑造;重视目前职业的需要,轻视学生终生学习的考虑。高职院校应该把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融入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理念,贯穿整个职业教育的始终。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目前,关于什么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讨论很多,没有统一的定论,都是从自己认为的侧重点来下定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就其内涵来说,一般认为应该由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质量规格、系统设计和培养方式等构成。只要把这几方面的问题探讨清楚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就应该是科学的。

1.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是“现代职业教育理念”。高等职业教育不能像传统教育一样开展,应该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理念,更应该注重学生情商教育、创新思维的教育,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化的特长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等,要用现代教育思想来思考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2.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培養目标和质量规格”。任何专业都应该思考,我们准备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的人才才是合格的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回答的就是人才培养目标的问题;怎样的人才才是合格的人才回答的就是培养规格问题,这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问题。

3.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是“系统设计”。要实现培养目标和达到人才培养的规格,我们必须对人才培养进行系统设计,包括:目标规格体系(培养目标和质量规格);内容方法体系(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质量保障体系(师资队伍建设与保障、教学运行与管理、实习实训环境建设与实施、教学质量控制与评估等)。

4.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是“培养方式”。长期以来,我们习惯的人才培养方式是“课堂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方式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做三位一体”的培养方式,这样的培养方式应该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加以思考。

二、国内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综述

(一)国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国外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很多,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

1.“CBET”人才培养模式。CBET模式的主要代表是澳大利亚和英国等国家,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基于“能力本位”的教育与培训,首先由国家资格委员会制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确定能力标准;然后,由国家各方制定全国通用的资格证书,学生参与考试,学校进行学习成果的认可。

2.“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主要是德国的高职院校采用,该模式的根本标志是学生一方面在学校接受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的教育,另一方面在企业接受职业技能教育。

3.“CBE”人才培养模式。CBE模式的主要代表是加拿大和美国等国家,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采取“模块式”教学,由行业专家委员会和学校专业委员会根据教学目标和岗位能力确定教学模块,制定教学大纲,并组织实施。以上是国外高职院校具有代表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各有特点,但是也有其共同之处,比如:培养目标非常明确,主要是培养中高级应用型人才;教学模式主要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灵活、手段多样;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注重“校企合作”,开展课程改革、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质量评估等。

(二)国内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国内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有很多,侧重点都不相同,以我国首批28所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为例:基于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代表学校主要是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等,他们的各专业构建了“能力本位”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培养途径的人才培养模式,代表学校主要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和天津职业大学等,他们的人才培养模式不管怎么进行表述,都是注重对学生的培养途径,通过有效的培养途径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基于培养期限的人才培养模式,代表学校主要是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等,他们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分布到大学三年的时间内,按照不同的阶段进行不同的教育与培训;基于课程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代表学校主要是山西财税专科学校等,他们把课程体系划分为很多个领域和模块,进行有机组合,形成科学的课程体系;基于全方位的人才培养模式,代表学校主要是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四川工程职业学院等,他们根据现代职业教育思想,把关键因素融合进入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表述。

三、“培送”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及特征

评价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主要看学生是否能够在离开学校后继续学习国家的经济类法律法规和不断变化的会计技术、会计制度等,活到老学到老;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会计实际工作、解决会计工作的突发事件,并且能够不断进行经验积累和知识积累、从工作中获得协调工作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在职业职位上和待遇上不断提高,最终获得职业发展。这种现代的职业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着眼于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沟通与协作、学会创新,养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其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表1统计教师与学生建立毕业后继续联系,对学生进行跟踪指导,督促其继续学习,辅助其不断成长的情况。表2统计教师与学生未建立毕业后联系,由学生进行“散养式”成长的情况。表1和表2对比分析:

1.学生毕业时的起点都是一样的。都是取得了会计从业资格,其中50名学生还取得了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我校是2007年升格为高职院校的,第一届学生是2010年毕业,2009年的学生取得的是中专学历,2010-2013年为大专毕业生。2009年是中专学生、2010年是第一届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取得初级资格的不多。

2.分析毕业后0.5年到4年的工作情况(为了便于比较,按照5年的统计数合计分析)。建立联系的学生从事会计及相关工作的比例分别为88.80%(其中2013年统计的100名学生从事会计及相关工作的是92%,他们毕业时的专业对口率为97%,说明到12月时,有部分学生离开会计及相关岗位。全校会计专业在毕业时的专业对口率为85.12%),比未建立联系的学生从事会计及相关工作的比例77.00%,高出11.80%;通过1到4年(2009-2013)的不断成长和教师的辅助,学生成长为会计主管或经理的比例为5.50%(2013年的毕业生只有半年时间,扣除这一届不算),比未建立联系的比例1.75%,高出3.75%。以上分析,说明建立联系比未建立联系,学生在会计及相关岗位上更加稳定,并且职业更有发展前景。

3.分析学生目前的状态及为未来所做打算。对于毕业时未取得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的50名(或者90名、80名)学生来说,建立联系的学生通过努力取得初级资格的比例为33.37%,比未建立联系的比例9.52%,高出23.85%;对于取得初级资格后参加或正准备参加中级资格考试的学生来说(按财政部规定,高职学生属于大专毕业,应从事会计工作满五年,但是部分地方要求不是很严,通过一定途径是可以参加考试的),建立联系的学生参加中级资格考试(或者已取得)的比例为13.00%(甚至有3名学生已取得资格),比未建立联系学生的比例2.80%高出10.20%,甚至在教师的引导下,很大比例的学生正在为参加考试做准备(或者正在参加,只是还一科也没合格而已)。同时,建立联系的学生有7.75%参加了注册税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等执业资格的考试(扣除2013年的毕业生,他们还基本没这样的打算。部分学生通过了部分学科的考试,有1名学生已经取得注册资产评估师资格),还有14.75%正准备参加考试,比未建立联系学生的1.50%、2.75%分别高出6.20%、12.00%。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有教师引导下,学生会更加积极地参加相关职业(执业)资格考试,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储备资本,职业方向更明确,职业规划更清晰。

4.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分析。建立联系的学生毕业后继续学习的比例为94.80%(有一部分学生没有找到会计及相关工作,从事一线生产工作,基本上就不再拿书本了,状态就是上班挣钱,下班看电视、逛街、打牌等),学习专业知识的比例为87.00%,比未建立联系学生的比例84.60%、58.60%高出10.20%、28.40%。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学生毕业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继续保持比较好的学习热情,并且对自己的专业很是热爱,并不断地学习进步。

五、研究结论

财经类高职院校在建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时,应将培养期限延伸至毕业后,将对毕业学生的引导和辅助作为学校和教师的一种社会责任。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会保持其应有的学习热情和对会计专业的热爱,会用在学校养成的学习方法继续进行学习。教师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能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指明方向,为他们在工作过程中遇见的疑难问题出谋划策,促进他们为了职业发展做好各方面的准备。这样既有利于保持學生终身学习的热情,又有利于学生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成运花.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和启示[J].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12,(05).

[2]成为.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和发展趋势及其启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06).

[3]张荣娟.邢学鹏.“三为一体”“三师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辽宁高职学报,2012,(14).

[4]李国志.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特征及选择原则[J].职业技术教育,2008,(19).

[5]魏小瑜.中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及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11,(04).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2012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培送’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1203181)阶段性论文成果。

作者简介:王平安(1969—),男,重庆江津人,重庆财经职业学院副教授,经济学硕士,中国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研究方向:会计学、税务学。

作者:王平安

上一篇:煤矿安全生产档案管理论文下一篇:课堂教学创新之会计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