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制度设计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2022-04-29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税法制度和会计制度的完善,各方对于会计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会计人员能够熟练掌握财会专业相关知识与技能,也要精通税法知识及纳税实务操作;本文对目前中职财会专业税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了中职财会专业税收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会计制度设计课程教学改革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会计制度设计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篇1:

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一体化教学研究

我校是从事职业多年且有一定影响的一所学校,在职业教育形式大好的今天,根据《开展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指导思想,开展了一体化教学的探索与改革。

我们认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必然要突出理论与实训教学相结合,将教师的角色由讲授变为引导,将学生的角色由接受转变为主动,实现“准备——探索——共同结论”的三段式教学方法。

通过一段时间对“一体化教学”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探索,我想谈谈会计课程的一体化教学。

一、会计课程实施的现状

1. 我校设置的专业,多数都会设置会计课程

“市场营销专业”“电子商务专业”“药品营销专业”“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烹饪专业”“物流专业”“交通工程”等专业中都设置《会计基础》等会计专业课程,在这些专业将来实施的过程中都会涉及到如何来预算成本、编制成本计划、控制成本的内容。

2. 近年来,由于就业单位的需要,我校根据商场、药店的需求,新开发了“会计电算化”专业

对于该专业,我们开设了会计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会计电算化为核心的课程系统,还包括成本会计、财务会计及药学、商品陈列等相应课程。

3. 自2009年起,我校还开展了在校学生的创业培训教学

学校在教学中安排了对于“记账,算账”“财务分析”,并对盈利结果进行计算和展示。

二、针对不同专业的会计教学和学生的反馈,发现现有的教材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1. 对各专业教学,都以《会计基础》为教材,学生学到的知识缺乏针对性

不同专业采取统一教程授课,从科目设置到核算每一过程全面学习,导致学生学习面广而不专。

2. 教学过程与专业学习缺乏关联

学生认为该课程与自己将来从事的专业没有任何联系,将来也不会从事会计专业,学到的东西与自己从事的专业没有联系,不符合职业学生学习的“必学够用”的原则。

比如:学习某专业的学生,最需要的就是报价,报价包含哪些方面,哪些应该计入产品的成本,可以进行一些准确的估算,但对记账、做账方面的内容就没有很高的要求。

3. 从事相关专业的学生认为学习缺乏实用性,校内学习与工作实践相脱离

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是先讲述理论,在实习过程中也没有专业使用的凭证、账簿、报表,导致学生虽然知道但从未谋面,更谈不上熟练应用。

根据以上问题的探讨,必须对教学实施改革。

三、确立会计专业一体化建设基本原则

会计一体化建设的基本原则为:

1. 注重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要具有可持续性

具体地说,既注重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又兼顾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发展作好准备。

2. 以工作过程为基础,具有可操作性

课程实施中,充分考虑工作过程特点和教学过程特点两者的有机结合,

四、以不同行业为基础,以岗位设置为前提,进行一体化改革

1. 对于非会计专业,但需掌握会计方面知识的,应调查市场需求,确定就业岗位

以药品营销专业为例(如图1):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药品营销专业的会计学科的学习主要定位在熟悉药品代码、正确的输入、卡机的使用、票据的整理等。

以收银员的能力要求分析(如图2):

2. 对于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要求知识体系完整,在设计教学进程应由浅入深,使学生的发展有可持续性

我们在教学中以考取“会计资格从业证书”为核心开设课程,并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于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中应设置:会计基础、会计法规、会计电算化、珠算等公共课程,根据企业需求设置企业知识与管理、成本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拓展课程,课程设置要与企业需求相结合,使学生学习一个模块,必须达到模块要求的相应能力,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

五、对一体化教师、教材和场地的要求

1.对教师的要求

(1)为了上好一体化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更新知识。①在会计理论成熟的基础之上能达到教师讲授与实践相结合。②会计专业课教师除了加强自身专业的学习,还要学习新会计制度、会计法规、计算机操作等,更新知识结构。③职业学校的会计教学应与行业特点结合,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教学。

(2)掌握教学方法的应用。授课过程中根据每一工作任务,有针对性地采取“头脑风暴法”“行为式引导教学方法”等教学方法,也可以有重点地选择或组合,使课堂教学达到形象生动的目的。

(3)驾驭课堂,提高综合能力

要求教师在全面了解相关课程的基础之上,有选择、有重点的备课,将教学方法融入到课题之中,提前设计,将组织、实施、监督、评价体系完整结合,实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主动的结合。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以启发性教学活跃的教学气氛替代了安静的教学课堂,通过组织引导,教师深入到学生中去,不仅使学生开拓了思维,还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构建了和谐的大氛围。

综上所述,中职会计教学改革不仅关系到中职会计专业的办学是否有发展前途,也直接关系到未来会计人才的能力和整个会计工作质量,甚至关系到我国职业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是否有发展和竞争的能力。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要不断地探讨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有针对性地做好教学改革工作,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学校真本领,社会真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学元.浅谈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育

教学改革[J].教育论坛,2009(16).

[2]吴越.案例教学法在会计课教学中的

尝试[J].教育论坛,2007(11).

(新疆兵团高级技工学校)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作者:巨红

会计制度设计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篇2:

中职财会专业税收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税法制度和会计制度的完善,各方对于会计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会计人员能够熟练掌握财会专业相关知识与技能,也要精通税法知识及纳税实务操作;本文对目前中职财会专业税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了中职财会专业税收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中职 财会专业 税收 实训 技能

1 目前中职财会专业税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中职税收教学内容涉及面广,重理论轻技能,重难点不明确

中职教育主要是以强调技能、应用为主,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为基础;要求财会专业学生不仅学会相关会计理论知识与实务技能,还应掌握相关的税务理论与报税技能。但是,目前中职财会专业税收课程内容只是税法的缩写,主要以理论讲授为主,过分重视原理和结论,缺乏实务操作与技能应用性。纵观教材遍布税收知识点,缺少与实际相结合的实用知识,使学生觉得学习税收的目的就是要进行税务专业理论研究,与会计专业无关。学生在学习中只记住了原理和结论,并没有与实际联系起来,碰到实务还是不知所措,也不能与所学会计知识联系起来,简单的把税收与会计划分为两个不相干的课程。

1.2 中职财会专业税收教学中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僵化

中职税收课程教学中目前还或多或少受着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学中分为教与学两部分,重视结论性知识,课堂训练量总体偏小,教学效率低下;也不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智力、能力等方面的培养。税收理论原本枯燥再加之教学方法单一、手段僵化,更使得课堂教学中矛盾突出;税收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如果单靠教师一味的说教,根本无法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参与学习,掌握税收相关知识,实现教学目标。

1.3 中职财会专业税收教学中与现实脱节,实践性教学严重不足

中职税收教学目前缺乏实际操作教学环节,未建立模拟实验室进行实际的操作训练。在实际工作中,纳税业务一般由会计人员通过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归集整理数据,从而进行税款的计算和申报缴纳,把纳税真正融进了会计业务;但是由于学生在校期间没有接受过相关的学习、接触过类似的电子报税软件的培训,当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网上申报时就产生了极度不适应感。事实上,大多数职业学校都没有配备这类实训设施,也没有进行过类似训练,忽视了学生纳税实务技能的训练,从而造成与现实需求相脱离的现状。

2 中职财会专业税收教学课程改革思路

税收作为一门理论性、应用性、针对性很强的学科,必须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中心来设计课程内容。教师可以不必拘束于教材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可以灵活调整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参与课堂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引导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把实际案例引进多媒体教室,让课堂面向企业,面向社会,加强税收的实务操作训练,注重培养提高学生的税收专业技能;并把德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形成正确的思想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3 中职财会专业税收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3.1 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调整教学内容,适应社会需求

中职财会专业税收应明确将提高学生税务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作为一项教学目标。在中职财会专业税收教学中,应贯彻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不用讲授过多的抽象理论知识、以满足实际需求为核心来讲解理论知识,把重点放在税额计算、纳税实际操作方面,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税收制度的实质及涉税实务操作能力。在教材的选择上应该以实践应用为基础,以理论为辅,只要是符合当前教学的特点,就可以采用。教师自己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授课内容和本校学生的特点来编写教材。

3.2 教学中充分运用各教学方法和资源,提高课堂效率

中职财会专业税收教学中广泛采用案例教学法,结合讲授法、启发式教学、分组教学、分层次教学,并灵活运用多媒体与互联网。适量的案例结合灵活的教学方法会使教学内容不仅丰富而且生动,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税收法律条文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表达的能力;此外,将教学方式由单向转变为双向,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跨世纪的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另外,利用课余时间邀请校外税收界知名人士讲学,丰富学生知识储备、了解实际需求。加强跟税收实际工作部门的联系,重视培养学生的实务能力,聘请税收实际工作部门的人士承担相当部分课程的教学工作,把税收理论教学和税收实务结合起来。

3.3 注重教师综合素质培养,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目前中职在校教师具备系统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相关经济学科的知识,但实践技能方面欠缺。学校应当侧重培养税收专业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这样才能更好地组织、指导学生实践。学校应当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结合教学进行教师培训,要积极创造条件让税收教师经常到第一线深入实际,接受前沿专业知识的培训学习,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教材的选择、教案的组织和准备以及实践课程的操作和指导,才能有的放矢地组织税收实践教学,更好地指导学生。

3.4 加强实训硬软件建设,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中职学校应当建立税收模拟实训室或实训基地,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实践性教学场所。学校应当加大实训经费投入,建立仿真性强、能全方位模拟税务工作流程、工作环境、职能岗位的税收模拟实验室,同时把税收工作有创新、有成果的注册税务师事务所、民营企业作为首选目标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走校企合作办学的道路。

3.5 改变传统考试方法,完善学生评价体系

目前多数学校对学生考核仍采用笔试,这种考核评价方式不利于全面评价学生。中职财会专业税收可以改革常规卷面考试内容,加大对技能的考核,如要求学生填制纳税申报表、对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等;增加探讨抽题考核的办法,鞭策学生去全面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另外,最终的成绩可以将平时的考核和期末成绩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平时主动学习,避免临时“抱佛脚”。

参考文献

[1] 李晶.基于税法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3):89~91.

[2] 尤谊.税务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11):118.

[3] 陈明,雷芝峥,王彩燕.课程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28(2):163~166.

①作者简介:宋娜:女,1980年10月出生,济南信息工程学校,中教二级。

作者:宋娜

会计制度设计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篇3:

《税法》《税务会计》《税收筹划》课程整合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税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企业对税务会计人员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高校税法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内容等三个方面对《税法》《税务会计》《税收筹划》课程的整合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满足企业需求的复合型财税人才。

【关键词】税法 税务会计 税收筹划 课程整合

目前,高校财会专业税法相关课程设置、教学安排主要分布在《税法》《税务会计》《税收筹划》《纳税实务》等课程中,而与税法联系紧密的课程,也是高校常设课程则集中在《税法》《税务会计》《税收筹划》三门课程。与此有关联的教材更是层出不穷、五花八门。已经公开出版发行的有《税法》《企业税务会计》《税务会计学》《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纳税申报与筹划》《税收筹划》《税务筹划理论与实务》等。但是,课程体系的交叉、教材的繁杂,造成了学生学而不精、知识架构混乱的局面。这与培养兼具税法和财务管理、会计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相冲突。因此,整合《税法》《税务会计》《税收筹划》课程刻不容缓。

《税法》《税务会计》《税收筹划》的教学现状

1.课程设置方面

现行国内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会计学等经济管理专业对《税法》《税务会计》《税收筹划》等税法相关课程的教学计划安排主要有三种方式:(1)分属于不同学期,先后开设《税法》《税务会计》《税收筹划》三门课程;(2)将《税法》作为先修课程,再将《税务会计》与《税收筹划》整合后作为一门课程选修;(3)《税法》《税务会计》选其一设为必修课或选修课,《税收筹划》作为扩展学习,设为选修课。

2.教材建设与教学内容方面

《税法》《税务会计》《税收筹划》三门课程中,《税法》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以18个具体税种为主的实体法和以税收征管法律制度为主的程序法。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课时紧张,加之程序法内容枯燥繁琐,往往只重点讲授具体税种的相关概念、构成要素、税额计算等,其他内容则一带而过。

《税收筹划》教材的编排基本有两种方式。一种以18个税种作为筹划对象,比如增值税的税收筹划、消费税的税收筹划、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等。这种方式以《税法》中的实体法作为编写依据,有利于学生对《税法》课程内容的巩固和深入理解。另一种则以企业的经营活动作为筹划对象,比如企业筹资活动的税收筹划、投资活动的税收筹划、企业收益分配的税收筹划等。这种方式以企业涉税事项的资金流向作为编写依据,便于学生对企业具体业务操作的理解。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税法相关选修课程的内容体系安排、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的接受程度等方面的因素,因地制宜地选用合适的教材。

《税务会计》教材的编写体系主要囊括了具体税种的计算、账务处理及税收筹划。与《税法》《税收筹划》等课程相对比,容易发现,“具体税种的计算”属于《税法》的重点内容,“税收筹划”是需要单独开设的一门课程,而“账务处理”则是《财务会计》中强调的内容,比如所得税会计。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税务会计》课程的边缘性、综合性,导致无论如何安排《税法》《税务会计》、《税收筹划》三门课程都会造成课程内容的重复或缺失。

(1)《税法》《税务会计》《税收筹划》三门课程同时开设时,由于三门课程的边界很难划分清楚,内容存在交叉,势必出现两种教学效果:一种情况是重复讲解,造成课时浪费;一种情况则是“踢皮球”,认为其他课程中有类似内容就省略讲解,造成学生学习内容盲点。(2)先修《税法》,再修《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的整合课程,无法突出《税务会计》的重点,同时由于课时紧张,容易将《税收筹划》变成摆设。(3)《税法》《税务会计》选其一,再修《税收筹划》。只修《税法》,无法让学生理解财税关系,涉税事项的会计处理欠佳。只修《税务会计》,如果不给予足够的课时,则使学生无法熟练掌握税额计算,进而不能理解涉税事项的账务处理;如果给予充足的课时,内容的繁多同样不利于学生对税法相关知识的吸收掌握。

《税法》《税务会计》《税收筹划》的教学整合

1.课程设置方面

目前,有关《税法》《税务会计》《税收筹划》课程整合研究方面的文献相对较少。姚爱科(2009)最先提出将《税法》与《税务会计》整合为一门《税务会计》课程,以税种作为主线,将基本税制要素与会计处理联系在一起,并指出整合后的课程安排有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苏强(2011)强调采用“多元立体化理念”的教学模式,设计整合后的《税法与税务会计》课程。胡春晖(2014)认为《税法》《税务会计》《税收筹划》三门课程应合并为《税法、纳税筹划与会计综合(一)、(二)》,提出以18个具体税种为纵线,横向讲解每一税种的税额计算、账务处理、税收筹划的内容。整合课程加大课时后,分两个学期进行讲解。但考虑到教学内容的分量和学生的接受水平,笔者认为,将三门课程整合为一门课程,有其不可避免的弊端:其一,内容面面俱到,易使学生对税法相关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杂而不专;其二,学习周期长,容易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消磨与学习内容的遗忘;其三,内容繁冗细碎,无法使学生对税法相关课程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综合来看,《税法》《税务会计》《税收筹划》三门课程的整合思路并不是将其简单合并,而应合理划清界限,突出各课程的重点。即《税法》《税收筹划》的内容不变,主要以税额计算、具体税种的筹划为主,而《税务会计》则应取消与《税法》《税收筹划》重复的部分,加入《纳税实务》的实践内容,并强调其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如此整合可以使学生在《税法》《税收筹划》中掌握税法相关知识,在《税务会计》中理解财税关系,锻炼实务操作能力。

2.教材建设与教学内容方面

(1)教材建设方面

目前,已经出版发行的税法相关教材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考试用书,比如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的应试指导书;一种为高校的教学用书。考试用书由于其应试用途,理论性较强,与本科院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不符,而教学用书因其编写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需求刚性等因素,导致权威性、时效性欠佳。另外,本科院校的学生对教材的依赖性较强。鉴于此,会计教育界、企业实务界、税收征管界的税务、财务管理、会计人才应联合建立教材编写团队,以高校教育建设为平台,从教学目标、教学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环节入手,设计、编写与培养目标相匹配、适应学生理解程度的教材。

(2)教学内容方面

整合后的《税法》《税务会计》《税收筹划》三门课程中,《税法》侧重对法律条文的解释,《税收筹划》主要针对不同税种的案例进行筹划分析,《税务会计》则强调涉税事项的会计处理。在具体教学操作时,《税务会计》可加入仿真实验课,比如采用与《财务会计》相同的资料,将其中税法与会计准则处理方式不同的涉税事项进行调整,让学生理解税法规定与会计制度的不同。也可以将“纳税申报”部分的实务操作案例转换为更为直观的会计账册与纳税申报资料表,同时练习“电子报税软件”,让学生掌握手工申报纳税、网上申报纳税的具体操作过程。

综上所述,《税法》《税务会计》《税收筹划》课程的整合思路应以人为本,从合理划分《税务会计》与《税法》《税收筹划》课程的边界着手,辅以实务操作内容,区别于《财务会计》,最终达到高校培养复合型、应用型财税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姚爱科:《试论〈税务会计〉课程与〈税法〉课程的整合》,《会计之友》2009年第6期。

[2]苏强:《基于多元立体化理念的“税法”与“税务会计”教学模式设计》,《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7期。

[3]胡春晖:《〈税法〉〈税务会计〉〈税收筹划〉课程整合研究——以财会专业为例》,《财会通讯》2014年第28期。

作者单位:榆林学院 陕西榆林

作者:边琳丽

上一篇:农村金融现状以及趋势透视论文下一篇:会计专业英文双语课程布置论文